军旅剧就写军旅生活,士兵突击看过吗?
亮剑看过吗?
看爱情戏为什么要打着军旅的幌子,不三不四。
在军营里谈恋爱让我槽多无口。
再说感情戏,为了投军不给青梅希望也就罢了,既然那么想当兵为啥下了火车就跟女兵产生感情,还在军营里恋爱,真为青梅不值,就不能一起去当兵吗?
还有,恋爱都谈了,也确认过眼神了,怎么最后就为了照顾战友的女朋友娶了人家?
啊?
啊?
啊?
我不理解啊?
一个大院子弟,天天谈理想写情诗的,怎么未来老婆是农村大妞,对不起,我真的接受不来这种设定,只觉得编剧脑子有泡,诚心气我。
当然没有播到顾一野的感情转变现在吐槽还为时过早,我期待编剧给我一个充分的理由打脸,但是看这几集的剧情希望不大。
再说演技,就一句话概括我的心情吧,从未觉得黄景瑜演技这么好,全靠同行衬托。
我是肖战颜粉,要求高的颜粉不适合看剧,恐脱粉
他是王牌部队中的精兵锐将,他是身着戎装的军中的小白杨,他是最野的顾一野,“本人一腔热血,如今国家需要,本人不敢自留半滴”!
真的被顾一野这个角色深深的吸引和佩服,因为自己当兵强国,科学强军的信念,放弃高考,提前就做好各种军事知识的储备和军事体能的历练,自己只跟自己较量,不因为自己高知家庭身份为起点,(他从不自诩的一点,后面反而成了他的拖累点),各种严格要求自己,比别人双倍努力。
就算被因为自己优秀而放弃被不公平对待也没有妥协,他没有金手指,没有卖惨,而是更加把自己放在泥潭里狠狠打磨,用实力和毅力突破自己,朝着自己的目的坚定不移。
不过他也有柔软的一面,是遇到心仪的女孩也会调皮,会照顾人,在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抄诗集写信,多么浪漫又细致纯情大男孩,这样的顾一野谁能不爱。
最后想说肖战的演技真的绝了把顾一野这个角色演绎的如此有血有肉,我爱了,会继续追下去,希望这样好看又写实的军事题材据能让更多人看到(因为顾一野想起来爸爸讲给我听得他当兵时的故事)他坚定当兵的念头,就绝不退缩,有勇有谋,有担当,有责任!
“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铮铮傲骨!
是精神是领袖!
肖战的角色演绎很到位,有新蛋子的勇莽,有大局为重的胆识,更有智慧!
期待后面的肖战顾一野!
顾一野在禁闭室中想象的那段关于英雄和赢家的父子对话(其实是重温父亲教过他的,以指导他当下的行为,所以可以视做真实的),是全剧的关键(题眼)。
顾衡说:“你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还是做好看的事情?世人眼里所谓天大的事,无非是爱情、友谊、义气、情面,但所有这一切,在战略家眼里都可以放下。
你是要当乌江边自刎的项羽,还是忍辱偷生、复仇的勾践?你可以不当一个英雄,但你必须做一个赢家。
因为你是个军人。
走对一步棋并不难,只要想对就能对。
但要在几十年里,走对每一步棋就很难。
因为他要求你对抗天性,丢掉所有正常人所拥有的情感及软肋。
”英雄,是一种气概、气节和情怀,成功的、失败的都可能是英雄,既有以胜败论的,功成名就的英雄,也有虽败犹荣的悲情英雄。
“难酬蹈海亦英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失败的英雄,毕竟壮志未酬,空留遗憾。
军人,在战场上,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必须获得胜利,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人生的战场上,也一样。
顾一野有强军梦,想当上将军,指挥部队,如果出局了,那是无法实现梦想的loser。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英雄,是峣峣者、皎皎者,可是如果折了,那就不是赢家。
要有韧性不易折,要出淤泥而不染,先适应环境,让自己强大、有话语权,才谈得上有能力改变环境。
始终坚守初心,灵活采取策略,才能做赢家。
英雄和赢家,对立统一,有时矛盾,有时一致。
英雄,要姿态漂亮,可能意味着牺牲自己。
赢家,为了胜利,用的手段不一定都那么光彩,可能要忍辱偷生,可能要牺牲局部、短期利益获得全局、长期利益,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可能需要忍辱负重,而不能逞一时意气。
英雄,可能输了战斗赢了人心,赢家,可能赢了战斗输了人心。
如果既赢了战斗又赢了人心,那就既是赢家又是英雄。
从新兵到将领,顾一野的人生,经常遇到英雄还是赢家的选择。
举几个例子。
1.设陷阱抓猪的责任承担英雄和赢家的选择,第一次就出现在这里。
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赢家。
很多人其实没完全明白这段的意思。
事实是:高粱挑头,顾一野和牛满仓参与。
这是一个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部队要抓反面典型,大概率是挑头的(责任最大的)一个人会被作为反面典型,承担被退兵的严重后果。
也不排除两个人都说自己挑头,或都说自己一半责任,被一起退兵。
但一般来说部队不会愿意为一头猪退两个好兵苗子,这种退兵两人的概率较小,更大可能是两人一起处分,并不退兵。
还有一种可能,两人都说是对方挑头自己参与,但在高和顾这里可以pass这一可能性。
结果是:高粱先帮牛开脱了(说自己逼牛去的,这事和其他的事,让牛成为他的死忠党)。
高按事实承认的,即承认自己挑头。
顾一野说两人一起,这基本是事实,而且他没说高挑头自己参与,已经是承担的比事实责任还多了。
从顾一野角度看,他觉得事情是大家一起干的,高粱说是他挑头,而自己说自己是参与,虽然这是事实,但会显得不仗义、难看,高梁在大家心目中会显得敢作敢当,为大家谋福利,自己承担后果。
宋建设想要高和顾都承认是参与,哪怕这不是事实。
他故意让顾一野听到高说是自己挑头,和自己对高的劝说,是一种心理战术,想让顾有歉疚感,改口说自己挑头。
顾衡是怕顾一野为了有英雄气概,为了友谊、义气,说自己挑头,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风险就是万一高不承认自己挑头,说是顾一野挑头,顾一野可能被退兵(但顾一野更了解高粱,相信高粱不会);或者两个都说是自己挑头,也不能排除两个人都被退兵的风险。
他并不是教儿子不择手段、歪曲事实,只是让儿子有战略家的格局,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不要逞匹夫之勇。
万一出现被退兵的后果,那就是输家了。
你要赢,要成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就不能冒这种无谓的风险。
这是堂堂正正,只是教儿子有这种底线思维,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顾一野也立即领悟:从情感上,相信高粱,从战术上,永远留有余地。
顾一野仍然坚持自己是参与。
幸亏师长出现解救了他们。
如果高粱真被退兵,顾一野可能还是会歉疚的,虽然他没有错,但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够仗义,有难同当。
2.娶阿秀,放弃江南征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英雄。
剧本里,顾衡第一次和顾一野对话时(就是顾一野刚进军校和父亲谈话,父亲说他的问题更严重不是因为软弱是因为敏感那次)是不同意的,他说“如果你挺身而出了,那么你就是第二个受害者,你的后半生会因此变得面目全非。
所以,作为父亲,我不希望你站出来。
这个选择,会毁掉你。
孩子,不要当英雄,要当赢家。
”第二次对话是五年之后,这五年每年顾一野都去跟阿秀一家过年,看到顾一野不是一时冲动,是坚定的选择,顾衡理解和支持了。
他理解这一选择从历史的角度都有其合理性(同袍故去之后代他照顾妻子千百年来就有,这是道德,也是责任),何况是人民军队,人民子弟兵,阿秀是人民的代表。
“什么是人民子弟兵,为什么是你?天塌下来,你就是个子高的那一个。
这就是舍我其谁的使命。
”父亲甚至对儿子说,“有许多选择是我想做而不敢做的。
我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是我没有,因为太难了,所以我很佩服你。
”剧里,省略了第一次顾衡的反对,顾衡直接就同意了。
各有好处,前一种处理更细腻,更符合一般父亲的常理,要提示儿子这种特殊婚姻的后果,看到儿子用长期的行动表明不是一时冲动,再归于理解和支持,后者处理更简洁,显示顾衡的大格局,在电视剧里这样处理稳妥。
一直要求儿子可以不当英雄、但必须做一个赢家的父亲,这次放手让儿子做了英雄。
在父子俩的格局里,这不是输。
这里的英雄,比赢家更值得人钦佩。
他和阿秀能否幸福,观众有争议。
我是相信顾一野有能力让自己和妻儿幸福的,后来看到采访中刘岩导演说和肖战探讨,肖战认为顾一野能爱上阿秀,他们一起将两个人的感情基调调整为从“责任”到“真爱”的转变。
就是顾一野开头是把自己当作代价去代老班长尽到对他妻儿的责任,却在这种情况下经营好了自己的婚姻家庭。
虽然有不能和学识层次能和他比肩的女性结合的人生缺憾,但是仍然是既求得心安又获得幸福的无悔选择,这增加了顾一野的人性光辉,让人心疼又敬佩。
他从牺牲自己的英雄变成获得幸福的赢家。
对军中其他人,知道顾一野这选择的,谁不钦佩。
从功利和现实的角度,倒成为了对他的加分项,虽然这并不是他的目的,只是by-product。
3.因为陈大山偏袒于思哲而辞职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英雄。
因为没拒绝掉陈大山安排的关系户,毁了优秀士兵黄天威,他做不到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迎合上级歪曲事实。
他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愿意再在陈大山手下干,心灰意冷,打转业报告,宁愿痛彻心扉地放弃这么多年的奋斗,放弃自己的“命”。
尽管转业,是出局,是中途退场的悲情英雄,绝不是赢家,父亲再次提醒了他,“只要你不想走,没有人可以让你离开部队。
只要你不认输,没有任何人可以打败你。
”虽然刚好是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使军队再次认识到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军事能力才能维护我们需要的和平,对现代化战争研究这么深入的优秀军人不能离开,但也许即使没有此事,经过父亲的点拨,顾一野也会重燃斗志,明白不能逞一时意气,不能轻易放弃,可以再向上级据理力争。
我相信即使没有炸馆事件,郑源师长也知道顾一野的价值,会留下顾一野。
4.湛蓝行动中的计策手段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赢家。
因为这是战场,必须做赢家。
顾一野这次是无所不用其极,智计百出,海陆空三军、电磁战,正大光明的手段,还有投毒,扮渔民,对老战友和前女友的心理战,“腹黑”招数。
为了胜利,正如顾衡所说,“爱情、友谊、义气、情面,所有这一切,在战略家眼里都可以放下”。
顾一野,都放下了。
5.解救人质中的舍身忘死顾一野这次选择做英雄。
在最后一集解救人质时,他作为富有经验的老兵,最早发现了炸弹,他和老班长一样,选择了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其他同事。
他已经是这么高级的军官,他奋斗了这么多年,他知道自己的价值,可是他还是下意识就冲了上去。
他应该完全理解了老班长只会为救下战友而幸福,再来一次也会这样选择,他不用再有歉疚和负罪感。
顾一野始终是个战略家,善于排兵布阵、调兵遣将,知道什么是可以付出的代价,研究怎么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全局的胜利。
很多领导说“不惜一切代价“都是牺牲别人,在湛蓝行动这种军事行动中,他作为指挥官当然要承受一定的战士伤亡去赢得胜利。
但在解决阿秀的困难上,他没有人可以派,只能派出自己完成这个任务,把自己当做了代价。
在解救人质时,他同样是迅速权衡,他穿着防弹衣,能比被解救的人质平民有所防护,他也来不及采取别的措施,只能靠自己扑上去。
这就是闪着人性光辉的大写的人。
想起肖战成为顶流的角色魏无羡,和顾一野都是理想主义者。
但因为时代的不同,所处环境的不同,两个理想主义者,命运完全不同。
魏无羡的一生,由于大反派当道由于小人陷害,虽然立志锄奸扶弱,但江家家破人亡,温家仅余一脉,自己长期被世人误解,毕竟是悲剧英雄,不是人生赢家。
而顾一野的一生,胸怀对祖国对人民的大爱,在波澜壮阔的我军发展改革史、强军大潮中建功立业,虽然经历坎坷挫折,最后成为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将军,实现了自己让军队更强大的强军梦。
他有亲密的在竞争中共同进步的战友,有欣赏他的领导,爱戴他的士兵,有温柔的妻子和优秀的儿子。
猛兽独行,也有同行者追随者。
虽然他因别人难以企级的高度而孤独,但因他的温度和光芒而吸引、照亮别人,是一代军神,军中传奇。
顾一野既是赢家,也是英雄。
感谢肖战塑造了这么精彩的角色,演员和角色互相成就。
@路茜亚Phoenix:在可以选择当赢家的时候却选择了当英雄,而在可以选择当英雄的时候又选择了当赢家,这样的决绝与果敢本身就说明顾一野是一个在精神上高度自由的人,所以他选择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选,也敢选!
@窗帘与阳光:英雄是他骨子里的骄傲,是战略。
赢家是他头脑中的睿智,是战术。
@SUZHOUNANNAN:无论是做赢家还是做英雄,强军爱民永远是顾一野始终坚持的信念。
明媚的海燕最终成长为搏击长空的雄鹰。
@阿尔卑斯朗玛:英雄还是赢家,做正确的事还是好看的事,他都不是做唯一不变的选择,选择束缚不了他。
虽然个别情节略有不合理,但湛蓝行动总体拍得极其精彩。
一方面,展示了四十年强军路的成果。
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高精尖武器、现代化信息化的强大力量;也展示了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指战员高超的军事水平,这三集,经费在燃烧啊。
不愧史诗级大制作,看得人热血沸腾信心满满。
恕我了解有限,还有哪个影视剧有这种展现?我觉得《战狼》《红海行动》这种大片,都没这里对军事能力展示得全面啊。
这里发挥了电视剧时长容量大的优势。
另一方面,从剧情设计上,首尾呼应,一切伏笔都有了对应。
开篇就是新兵巧遇军演,两个新兵崭露头角,结尾是一次规模更加宏大的军演,当年的新兵成长起来,成为中流砥柱、指挥官,而且他们的作战方式、思路,是老一代军人都想象不到的,一代更比一代强。
部队的成长也是人的成长,人和事业共同进步。
从开篇到结尾的演习,从顾一野、郑源到军区领导,都关心一个问题,实战演习如何更像实战,避免仅仅是走过场的演习,这样的演习才有意义,可以在和平时期自信地说,能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而不是演习漂亮战场无措。
湛蓝行动,双方指战员都非常善于鼓动士气,从心态上制造真实战争氛围,捍卫主权,保家卫国,激发士兵顽强斗志,近乎完美地解决了实战演习“演”的心态问题(甚至士兵们还入戏过深,蓝方真当实战了),做了一次无限接近于实战的演习。
顾衡说的,“世人眼里所谓天大的事,无非是爱情、友谊、义气、情面,但所有这一切,在战略家眼里都可以放下。
”到这里,顾一野确实都可以放下了,真正成为运筹帷幄的战略指挥家。
红蓝两军对抗,可能有人觉得红军全面碾压蓝军,为什么要强行给蓝军挽尊?如果仅从为了平番角度理解,就没有理解其中深意。
抗美援朝时,美军对志愿军的优势,那是比红军对蓝军的优势大得多,为什么志愿军没有被打趴下?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主席用诗意简洁的语言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
海湾战争,让中国军队为之震惊,原来现代化战争是这样打。
现代战争,是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
此后,中国也走上现代化强军之路。
但是,靠导弹北斗空中轰炸,就不需要地面作战了吗?有了钢,气就不需要了吗?仍然需要。
演习情境设定非常逼近现代战争的情况,就是攻方有空中优势轰炸摧毁守方军事基础设施,守方利用地形、地下工事坚守,最后还是需要地面战斗收尾。
湛蓝行动中红军把蓝军逼到绝境,让他们展现的是钢少的情况下仍有气多,单兵作战能力、顽强作战精神没丢。
当然,红军这边也不差。
两边都钢多气也多,但红军更展现的是钢多,是现代化强军路,蓝军更展现的是气多,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下的发扬光大,与时俱进。
这才铸就钢铁长城,真正的王牌部队,有现代化装备更有灵魂有斗志有战斗力的部队。
一个有趣的问题:演习中观察组、导演组偏袒了谁吗?
48小时后郑源等人建议延长时间,有人说是为了让女婿露脸。
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如果按规则,仅从48小时没夺岛成功这结果看,那是红军输了。
当然,演习看结果更看过程,红军已经实施了极为有效的军事打击(我估计演习双方成绩,比如摧毁对方多少重要设施,实施了几次有效进攻和防守,伤亡多少,都算分),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延长时间对红军是有利的,观察组、导演组延时让双方发挥到极致,直至红方夺岛成功,这个结果已经是注定的,关键是这个过程。
而且蓝方只有两天补给,红方却补给比较充足,绰绰有余,打了五天还有多余的盒饭可以给蓝军,自己势必是吃饱了的。
这种设置就是为了更突出蓝军的气多,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这是不是抗日战争时期我方的常见情况?
致敬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的英勇)顽强斗争,虽败犹荣。
有的人觉得导演组偏袒蓝军,蓝军真是觉得冤大了啊!
总体上,导演组、观察组只是为了更好模拟实战情形练兵,让双方发挥最大潜能,领导大体公允,水平也不低,只是架不住红军蓝军指挥员太厉害,越打越成实战,战术多变作风顽强超出领导想象,这不正是我军事业后继有人的体现吗?最后顾一野和高粱的那一架,回应了第一集顾一野说的,如果当作敌人,已经有绝对优势时补枪就完了,当作战友才会打一架,体现尊重。
这时郑源偏向女儿女婿也是人之常情,再让高粱输彻底了,女儿婚期还要拖到啥时去?
所以顾这一架必须故意打输,给友军面子,给老战友面子,把初恋嫁出去,让领导高兴,利于团结。
顾一野总算政治上成熟了,这才是顾全大局、考虑方方面面关系,可以提拔做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的人才。
本来以为我不会对军旅剧感兴趣,没想到《王牌部队》我却看得津津有味。
剧的制作肉眼可见的用心,服化道与场景非常还原,一些细节也尽善尽美。
前半部分围绕新兵的成长,直到上战场,每个人的人生迎来转折,后半部分展现了我国部队现代化强军之路,重头戏夺岛演习看得人热血沸腾。
剧中有好多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并反复回味,顾一野的经历与成长,迷茫与坚守,也牵动着我的心。
新兵拉练,顾一野负重用尽最后的力气追着车跑向终点,气急而笑;顾一野与父亲顾衡在密室的谈心,不做英雄要做一个赢家,光线透过他的眼睛,折射出一种惊人的坚定;战士们奔赴前线,顾一野载着阿秀追火车与班长道别,阿秀手中挥动的红围巾与敬礼的士兵交相辉映;班长牺牲,战士们在雨中送别班长骨灰,秦大炮那一声悲壮的“送英雄回家”;顾一野为完成班长遗愿,带着班长骨灰看电影,周围群众从不理解到肃然起敬,这些看得我热泪盈眶。
顾一野与江南征海边约会,模仿着海燕,让我感受到了少年的青春燃烧与意气风发;快尾声的时候顾一野与阿秀带着小飞,在夕阳下玩闹,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与幸福。
肖战演绎的顾一野细腻又深刻,从一个有点傲气有点理想化的新兵蛋子,经历了困难与挫折,变得更加成熟挺拔;放弃小爱拥抱大爱,把自己毕生投入到部队的建设与发展中去。
这也是千千万万个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中华儿女中的一个缩影。
看完剧后,总是觉得顾一野就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不仅仅是一个角色。
剧中的侦察部队原型,在84年两山轮战时期,我部队从各大军区抽调精英,组建了十五支侦察大队,在边境执行侦察、捕俘、捣毁敌屯兵所、为炮兵做目标指示等艰巨地任务。
他们也是我国现代化特种部队的奠基人。
剧中侦察部队的武器装备最大的错误有两处:1. 侦察部队配发的81式迷彩服迷彩样式众多,以大五叶与小四叶为主。
但与常规部队最大的区别是,侦察部队配发的迷彩上衣有兜帽与面罩,可以完全遮挡脸部,迷彩效果极佳。
而且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捕俘组的侦察兵通常不会佩戴头盔,因为太重,不方便。
2. 侦察部队并非像剧中所展现的那样,全部配发79式冲锋枪。
而是干部与捕俘组会配发,普通侦察兵会配发56-1式折叠托冲锋枪。
侦察部队还有一支专属配发武器 —— 64式微声冲锋枪,此枪消音效果十分良好,近距离作战悄无声息。
这是一场离我们最近的战争,也是我们父辈的战争。
愿有更多反映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向老兵致敬!
他们正在老去,我们永不忘记。
这部电视剧结束已经好几个月了,促使我写下这篇长评的原因是我发现依然会被一些偶尔看到的片段所感动,所以交出了我的第二篇长评。
我爱顾一野,不仅仅是外形,真的是在看电视的时候流了太多的眼泪,有太多的意难平。
我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人物都会在我心里有一席之地。
一部好的作品必然有好的音乐来衬托,在这部电视剧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歌唱动荡的青春》(好像是这个名字),从顾一野的从军之初这首歌就一直伴着他,贯穿了他整个的青春甚至是军旅生涯,在最后一集,他听着小飞唱这首歌眼角流下一滴泪,我真的也掉眼泪了。
自此,每当听到“听风雪喧嚷,看流星在飞翔”,我就止不住的眼眶发热。
刷到过一版肖战和战友合唱的“有没有听过一首歌”,配着剧情片段,当时也是真的哭了,这部电视剧很让人动心动情的一部分就是在角色塑造上更偏重人性,顾一野的战友们没有被弱化为背景板,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缺点、不完美,但是在战场上,真的在生死关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铁骨铮铮,他们用生命给战友突围打开缺口,用血肉之躯为部队打开通路,以致遗体都无法收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站出来、冲上去,让人几乎忘了他们也只有十九岁,也是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直面死亡。
因此,与他们一起并肩战斗过的人,才会有那样的战争创伤,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战争后心理问题的展现,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我们的安宁是这样一批年轻人这样拼命挣回来的。
在前十几集,我也曾吐槽过这些新兵太闹腾了,太中二了,可是他们上了战场就没回来,我几乎哭成狗,甚至希望能看他们偷三十集的鸡和猪,只要他们都活着,我跟顾一野一起哭死在战后了。
顾一野的感情我不去评价,他把自己当做了代价,只要他能安下心,我希望他的人生路上负重能够少一点,猛兽独行,他在整部电视剧里都有一种独立甚至是痛苦的清醒,这种无人相伴理解的痛苦和疏离也锻造了顾一野在强军之路上步步前行的强大心理,他真的把自己全身心的奉献给了部队和国家。
同时,作为观众,顾一野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就像真实存在的一样,我希望他真的在军队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在生活里能对自己好一点,他值得一切!
我不讳言我为肖战而来,以上所有感想均围绕顾一野的人物情节展开,希望在未来,演员肖战能够带给我们其他的军人形象,有更好的发展,共勉!
看了前六集,不得不说,抛去剪辑的问题,王牌算是这几年间最让我耳目一新的军旅剧了。
首先全剧的滤镜让人很舒服,有看电影《芳华》的感觉,这点让人惊喜。
其次在人物方面,三个主要人物个性均很鲜明,肖战饰演的顾一野是个身负傲骨的大院子弟,良好的家教使他博学多识,是行走的百科全书和人间显微镜,他是一个让战友可以托负后背的人,是天生的指挥官和军师,同时他也是我国高素质军人的体现,他的成长也暗喻了中国军队的成熟。
另一个角色高粱,他天性活泼乐观,在当兵这条路上虽是追寻兄长遗迹但仍怀有迷茫,不如顾一野坚定。
他莽撞天真,具有升级流男主的特质:拥有误打误撞的好运气。
不得不说,黄景瑜在饰演这个角色时用力有些过猛,新兵的初生牛犊在他的饰演下显得有些愚蠢和自大,希望这个角色后期能带给人惊喜。
女主江南征则更像是小说中的人物,天真善良的同时透露出不符合那个年代的不知礼数,她一出现就同时获得两个男主的喜爱,这三个人的感情是军旅中的一味调剂,剧中的许多人物也因她是女孩,对她多有照顾和偏袒。
军旅题材中女主难免弱势,希望这个角色在后期能摆托小白花和万人护的设定,走中属于军中绿花的风采。
总的来说,王牌节奏快,剧情紧凑,是部老少皆宜的佳作,其中诸多老戏骨的表演叫人梦回童年,但仍有几点不足:一:剧中高梁回忆兄长镜头太多,回忆镜头过多对剧情发展没有太多意义,也使高梁这个角色变得有些单薄。
二:因为剪辑问题,剧中许多情节被一笔带过,如新兵需要出外勤,出得是什么外勤,都无交代,男主顾一野在许多情节中都以出外勤为由没有出现。
三:剪辑太多关于情爱的片段,女主多次外出同高粱相遇的情节于剧主线并无太大关联。
四:高梁内心情感自述出现频率过高,反而不利于塑造人物。
在他自以为牛满仓告密未求实的前提下就对他大打出手,牛满仓被他打得头破血流向他坦白后,高粱内心自述说牛满仓是他最好的兄弟,但后期高并未对牛有特别,甚至因表事件还误会顾一野和牛。
过多的人物加戏更能体现这个人物的弊端。
新年即将到来,愿王牌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新春记忆!!!
谈谈顾一野的傲“在森林里长成一棵大树,算不得什么本事。
在沙漠里长成一棵大树,那才值得骄傲。
”“如果果实是偷来的,那也没意义。
”从剧开始到现在,顾一野是目标最明确、动力最强的人,他一直要成为一个军人,并且一直为之努力着。
为了成为一名军人,他放弃高考,一直自修军事理论基础,新兵火车站上仍然在拿着理论书学习,在训练中,永远是咬着牙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别人在训练,他自己加重加时训,自己揣摩经验,不会的请教别人,在练习中毫不吝啬教授他人技巧。
顾一野不应该傲吗,他的自傲来自于自己强大的学识,对各种武器连队战争信手拈来,来自于自己优异的成绩,在训练中一直保持第一名,来自于自己对目标的坚定,当兵改变军队的信念从未变更,而不是那位没露过面的父亲。
顾一野从来没有利用家世使用哪怕一点点特权,哪怕是因为退兵感到委屈想要去见首长,也老老实实按照程序站到晕倒,尽管因为家世被别人别有意味地看待,他的言辞也没有因此对家人有所愤懑。
顾一野的规则很简单,最强的兵才能进最强的队,他认为自己强,就在首长面前自荐去更强的部队,每一次都坦坦荡荡,风光霁月。
他没有好运气,没有机缘巧合,只有依靠自身的脚踏实地,老天爱笨小孩,也应该爱聪明的笨小孩!
从看到第一版预告的时候,就觉得这部剧一定要看,因为给人很热血的感觉,整个战争场面给人的感觉很有冲击力,很想感受我国军人奋力冲击的那股劲儿~目前追到第八集,整个给人的感觉是很轻松的氛围,新兵们,包括领导,都有自己可爱的一面,人物性格很饱满,各有特色,台词很有趣,让人追剧真的很快乐。
第八集,因为那个情节:顾一野太优秀,他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我不选择他这点让人心里有点心酸,优秀不是他的错误,他比别人更努力,付出更多,拿命在训练,他是真的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顾一野有勇又有谋,思维逻辑异常缜密,个人非常喜欢这样的角色,肖战演绎得非常棒。
看到李幼斌老师,很惊喜很亲切。
女兵们长得真好看~赵红缨挺神秘的,她身上肯定有故事,很期待~这部剧一定会继续追下去,希望后面能够越来越精彩。
看了两集看不下去了,剧情太弱
滤镜好评,挺真实的军旅剧。剧情推进超快,前几集喜剧情节出乎意料的好笑,后几集开始又燃又热血,值得一看。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八集,感触还是挺深的,作为一部军旅剧,绝对是合格线以上的。两位男主角在竞争的时候,针锋相对。节奏非常好。感情目前是甜的感觉,但是一般越早甜后面就会越虐。群像的设计处处设置对照组陆平凡和顾一野;宋股长和高粱。人物表达上面,我觉得高粱其实略有肤浅,目前看不出他这个人设是怎么立,这个到底强在哪里?期待后期的成长吧。顾一野其实很容易演成一个比较悬浮的形象,但是他高冷而又温度,理想主义却又埋头刻苦。那股力气那头热情很好地被表现出来了,为肖战演技点赞。
演员、画面、节奏都不错,原以为是正剧,但还是谈恋爱……有些许……
两条主线挺有意思,一个精简但几乎没有一秒镜头是多余,一个琐碎冗长,还有旁白辅助,人设还不讨好。希望这是对后面宏大叙事的铺垫。后面看情况会考虑改不改分。
是喜剧么 .黄也太逗了吧.代入感很强.把想念哥哥.的思念之情 .转变为报效国家.让人看了热血沸腾.肖这次的转变很成功 .台词也很棒.把从小大院长大的那种优越感.拿捏的恰到好处.其他演员也都超棒. 每个角色演绎的都很好
这剧情太狗血了吧,一点逻辑都没有,挺好的主题能不能好好编剧啊。
肖战黄景瑜杵在这不会播不好,超S级,内容轻松有余,营养不足,也没什么可以品评的,快销的热播剧,但不是爆款剧。军旅剧偶像化轻喜化,不知是喜是悲。
剧情台词很尴尬,看到什么女兵是风景线就看不下去了,有点侮辱女兵形象了吧。而且特效看火车构造真的好尴尬,演技也很差 ,看的像是披着军旅题材外衣谈恋爱的剧。。。多加一星是给剧的色调
恭喜国产军旅剧开辟新赛道: 军训剧!
不管怎么说,在现今条件下,能播出来就是胜利。以及,没有演技就没有演技吧,爱豆们有这个意识,总比每日花天酒地欺男霸女要好。
本来没抱希望,以为会是偶像剧那种军旅剧,看了十多集结果真香,剧本节奏、演员表演都很棒
第一次看这么有趣的军旅体裁电视剧,男帅女美演技也在线,很推👍
看了11级了,真是超出我的想象,挺好看的,有点欲罢不能了,剧情很紧凑,场面很大,画面也很美。真是真人肉搏啊,很真实。让我体会最深的还是把我军当年的矛盾问题体现出来了,非常期待怎样把我军的进步变化万一出来
以前的国产军旅剧Da师,突出重围,士兵突击真的好看。每个男人心中燃起的军人梦想。为啥这剧那么多的笔墨搞2男抢1女的戏码。如果我国的军人都是那样的恋爱脑,国防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没头脑和不高兴😂
看了前八集感觉还不错,跟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每一个角色都很鲜明,但就怕剧情是前面欢快温馨,后面虐到哭,希望后面的剧情不会让人失望吧。
肖战把顾一野的每个阶段都演得很好,
我爸说挺好看的 他喜欢李幼斌 我整个当喜剧看
就看了6集,感觉像是在致敬芳华吧,说是年代军旅剧,结果就这,天天谈恋爱不训练,看的想把人气死,这编剧以后一定避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