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所有人的脸
Je verrai toujours vos visages,All Your Faces,那些受伤的脸孔(台)
导演:珍妮·亨利
主演:比拉内·巴,莱拉·贝蒂,安妮·波努瓦,达利·本萨拉赫,埃洛迪·布歇,苏丽安·卜拉欣,让-皮埃尔·达鲁森,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吉尔·勒卢什,缪缪,Pascal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加害人与受害者可以共处一室敞开心扉吗?教化和治愈可以同时进行吗?我们需要这种修复式司法吗?因为起诉哥哥强奸而众叛亲离的妹妹在哥哥出狱后要如何面对这一切呢?这是一次充满人文关怀却不煽情的的现代影像沉浸式体验,你不需要相信加害人能够与受害者共情,也不需要探讨加害人 是否真正能有悔过之心,因为对受害者而言,就算是瞬间的..详细 >
挺浅显的,两个小时絮絮叨叨无病呻吟,始终停留在最表层的个人情感上,既没有深入社会层面,也没有深入到心理和精神层面,最忍受不了的是各种以受害者身份站在道德高地的说教,兄妹那条线还比较有意思
人性的幽微莫测能靠几次不疼不痒的圆桌诉衷肠憾动吗?我有点悲观。不过文明社会做“恢复性司法”试图消弥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虽然不治本但能治标也是好的。
受害者的恐惧与自我厌恶,加害者的承担和自我认知,学会憎恨方能学会去爱。两个正面案例的全过程演示,让人感觉是部政策宣传片,但人物情绪捕捉是真心好。这两年是法国的(类)庭审对话戏大年?#北京电影节
通过受害者与施害者之间的交流 理解暴力前后的矛盾与故事 如何走出困境 其实大家都是受害者 放下🫳 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
法国人永远不怕问难的问题!!人性千疮百孔,法国人缝缝补补。就像是全人类都在被科技、被金钱、被权力引得狼狈不堪时,法国人在后面静静地扯扯你的衣角。这样的修复式司法对于加害人与受害者来说确实像格斗,但当人数多起来,更像是结合了“空椅子”疗法的心理团体治疗。“我不会再进去了,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所有人的脸”。视听语言平铺直述,主要靠对白和表演,很适合改编成话剧。但因为演员的表演足够有深度,看得很投入和感动。/无意识间选齐了《阿黛尔的秘密生活》两个主角的电影~(北影节)
不错的社会实验类电影,了解了之前没听说过的“修复性司法”。剧情基本靠台词推动。不知道偏纪实类的有多少 感觉有的情节很理想化。2024.4.23,十四届北影节第16/16场,卢米埃影城长楹天街店。
充满沉浸感的现实主义题材,和解从始至终贯彻在全篇,love and peace虽然老套,但是也直击心灵。明显能感觉到从导演到编剧想通过这种叙述,去弥合社会的裂痕,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人文关怀。我很感动,但是我更喜欢快意恩仇,4变3。另外,还是更喜欢Quenard的小镇青年形象
恢复性司法的实践,让加害者与受害者对谈,这个主题可讨论的空间非常大,但影片中的呈现还是过于理想化和浅薄了,受害者的自我和解未免太容易
很理想的社会实验,第一次接触“恢复性司法”的概念,加害者和被害者共处一室的室内对话让人想起《杀戮》和《弥撒》。双线推进对照也很微妙,一边是互助会一样的,卸下标签和重担近乎“一起包饺子”的温情沟通,一边是沉默、眼泪和无法弥和的伤痕和不解,一场场anatomy,切入列维纳斯关于“面孔”的伦理。
看得挺吃惊,也开阔了思路。当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在关怀层面可能更细致更多面,受害者/施害者都应该被关注
7
Moyen 无实物表演/ Alain attal制作人之一
第一次接触“恢复性司法”这个概念,感觉还是拍得理想化了,和解和拥抱可能仅限于轻型罪犯,大部分还是一场格斗。但这样的耐心和思考基本上可以说只属于法国了
白左
从影厅出来听着同场观众对电影的种种挑剔,路过大幅《志愿军》海报,胸闷到无以复加。
越是超越常人理解的内容,越需要演员具有说服力,全员演技在线,几乎每个角色都立住了,导演出色地完成了目标
电影展示的应该只是通过一次活动暂时的理解。受害者的心理状态很熟悉,而且观看后我更相信“找到同类”是化解创伤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星半/镜头与情绪渲染还不错 过程太冗长 如果是90分钟就刚好/阿呆一如既往演的好 我好喜欢她 谢谢她让我看到这样的片子/受害者与施害者的对话 太重要了 好多年 我都想知道 为什么 为什么是我
加害和受害是一对一的,不管看没看到,那张脸是不可置换的,我拒绝抽象的化解。但是羡慕嫉妒恨,法国人在自由的大道上已经找不到解放的对象和对手了
讲述了有关法国实践恢复性司法,场景不多,但让罪犯和受害人见面的几场对白设计张力十足,主线和解结局偏理想化。副线由阿黛尔出演,在她身上可以看到那个曾经支离破碎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