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片子,首先想说,日本人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实在令人惊叹,至少非常能够打动我,非常的写实,写实的残酷。
也许是因为我最近的心境和北町很相似吧,那种世态炎凉,我最近也体会过,所以才能有所共鸣吧。
影片开初,两个单纯的19岁高中生,成为了好朋友,这种友情是很纯洁的。
但这种友谊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北町父亲因为性侵犯而坐牢,剩下北町在青春年代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和心理负担。
在日本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家族名誉的毁灭,会给个人的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北町辍学,成为搬运工,因为没有收到良好教育,无法很快在事业上突破,再加上贫穷,导致其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感觉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最后总爆发,和北町、康子友情破灭,交不起房租,人生走向最低谷,被人群殴,人生真是悲惨到无以复加。
其实何止日本,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社会何尝不是如此。
社会各个阶层、圈子泾渭分明,人们通过你的收入、家境、工作、穿着、谈吐、女友等等在潜意识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也不能免俗。
儿时,老师和同学们依据成绩而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你会看到成绩优等的学生只和优等生玩在一起,差的和差的玩在一起,很少有看到“越界”的现象,即便越界,成绩也相差的无多。
至于小说和电影中,优等生和差等生成为情侣、铁哥们的情况,在我身边,几乎没出现过。
而这种人人心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才是造成北町最后悲剧的真正原因。
试想,即便正二和他的女友,没有瞧不起他(其实正二虽然潜意识里瞧不起她,但做的不算过分),北町也会因为自己无休止的要求被无数次的拒绝、正二事业起飞自己却原地踏步而和正二友情破灭。
他的心结没有打开,所以,总会感觉周围的人在瞧不起自己,其实,是他自己瞧不起自己。
当他面对康子时,羞涩胆怯到像一个认错的孩子,当康子答应他做他的朋友时,那种被人认可的狂喜,都可对他的心理形成印证。
当然,穷则思变,北町的心结,也只有自己能解。
所以到后来,他感谢正二、康子,感谢他们曾经的友谊,放下心结,不再怨恨他们,则是他走向人生起飞的一个暗示。
之后他偶然在餐馆里看见电视机里的高桥,他的那份执着,深深打动了他,以至于他不惜以和两个陌生人打一架的方式,验证着自己对理想的执着。
“我想写”,而他也最终在人生潦倒的最低谷,开始了对自己梦想的冲击。
到此,影片戛然而止,我们无法知道北町最后如何,但可以肯定,凭他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坚定,他一定会看到生活一点点的变化,甚至起飞。
那时的他,再见到正二和康子,也一定会坦然的微微一笑,毫无怨恨与责怪。
不知当二位在电视或者书籍中惊讶的看到北町或者其名字时,会作何感想?
则只有他们俩知道了。
不能更屌絲了- -所謂‘不顧一切拼命掙扎’也沒看出來..是我沒文化..........嘛去看前田就是了..這角色也無所謂演技不演技了== 萌就是正義xD
声明:非专业影评人,就是写着玩儿,喜不喜欢您随意就好。
近期阿duang准备推出【看电影●读小说】系列,梳理下自己的观影历史。
当然,并不奢望能整理多少,毕竟阿duang是个很懒的人,有一部是一部吧。
本片改编自日本小说家西村贤太的同名小说《苦役列车》,荣获2010年日本文学芥川奖①。
电影上映于2012年,入选当年日本电影旬报②十佳。
影片讲述了一个很丧的故事。
主角北町贯多(森山未来饰)上五年级时,父亲犯下性侵罪,全家自此分崩离析。
自暴自弃的北町贯多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了工作,没有学历的他只能靠当搬运工卖苦力为生。
没有朋友,家人也不在身边,每天下班后,贯多就靠买春和喝酒打发时光,唯一的兴趣是读书。
在工作中,他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日下部正二(高良健吾饰),这个名字,嗯,的确很日本。
活泼外向的正二像一束阳光照进了贯多的生活,让他对生活重新产生了希望。
然而,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贯多发现了自己与正二的生活的格格不入。
终于,在一次聚会中,酒后的贯多因出言不逊,与正二两人不欢而散。
失去友谊的贯多,鼓起勇气去找自己暗恋的书店女生樱井康子(前田敦子饰),也惨被拒绝。
北町贯多重新回到了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开始了写作。
本片的主角北町贯多大概是少有的那种让人很讨厌的主角,优点没几个,缺点一大堆。
首先是意志力薄弱,猥琐堕落,好吃懒做,却又贪图享受。
贯多初中毕业后,都快十九岁了,一直没有个稳定的工作,由于学历低,只能找些体力活,如果能安安心心的认真工作,虽然薪水少些,倒也可以好好过日子。
却染上了酗酒和买春的不良习惯,所以多年来也没攒下什么钱,经常出现拖欠房租被赶走的事情。
其次是敏感自卑,嫉妒心强。
影片中出现的正二也许是贯多唯一的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他的出现对于贯多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贯多心中的黑暗,唤醒了贯多对于生活的希望。
然而,正二最终跟贯多的分开,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两人决裂,表面是因为一次聚会中贯多不小心酒后失言,用脏话侮辱正二和他的女友,这是意料之外;然而,即便没有酒后失言,贯多恐怕跟正二也会渐行渐远,这是情理之中。
原因是两个人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
一个阳光积极向上,一个猥琐自甘堕落,也注定了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尽管北町贯多这个角色不会讨人喜欢,但阿duang却觉得这个角色最大魅力就是真实。
如果抛去父亲作为强奸犯的极端设定,贯多其实就是一个有着诸多不完美的普通人。
也曾想过改变,只是没有勇气;也曾想过敞开心胸,只是害怕受伤;也曾想拥有友谊,拥有爱情,却早已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也曾想过上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然,阿duang在这里并不是想替贯多洗白,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贯多把一切责任归咎于父亲和命运,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影片中,正二也指出了这一点。
所以,与其说是犯下罪恶的父亲摧毁了贯多的人生,倒不如讲是贯多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只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怒其不争时,也别忘了,贯多也只是个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脆弱和不堪,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哪怕那只是个幻想。
北町贯多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本身一无所有,渴望友谊和爱情,却又封闭自己,只会抱怨命运不公,不去改变自己,不敢面对现实,选择用买春和酒精暂时麻痹自己。
所以,对于他而言,人生宛如一列充满苦役的列车。
所幸,他还有唯一的兴趣——读书。
也许只有在书里,他才能找到对生活的希望和幻想。
影片结尾,贯多拿起了笔,可以看作是开始了对命运的抗争。
这个角色由日本知名演员森山未来饰演,演技相当了得,把贯多的猥琐自负刻画的淋漓尽致。
本片风格写实,镜头大胆,展现了日本底层的灰色生活。
同名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很出彩,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读读。
下期预告: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同名小说,导演陈凯歌。
本期就到这里,回见。
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观影感受,理性探讨,喷子勿扰,谢谢!
注:①芥川奖是为了纪念日本大正时代的文豪芥川龙之介(1892-1927)成立的,要求作品是纯文学短篇作品,是日本文学界很出名的奖项之一,有点儿类似中国的鲁迅文学奖。
②《电影旬报》是1919年7月创刊的日本电影杂志,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电影杂志,是日本很有权威和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个人公众号:阿duang看电影
看片前了解的信息:这是一部私小说改编的电影,原小说获得了一个大奖。
在此基础上,大概了解了一下什么是私小说。
简单来说就是取材于作者本身经历背景和经验创造的小说。
(原著作者西村贤太也是中学辍学,有过犯罪前科,30多岁开始写小说)即使如此,在看片的过程中,大部分时候还是处于无语和抵触的心里。
因为男主角太让人讨厌了,这描述的都是怎样操蛋的人生啊。
举个例子,就好比你非常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蛋糕,简直爱到不行。
现在有一个有名的蛋糕师傅给你亲在做蛋糕吃。
当你感到无比幸福的时候,却拿出来一坨大便形状的蛋糕,就连颜色细节都极其相像。
唯一庆幸的就是这个蛋糕的味道还是极好极好的。
看这部片片子就好像那时“眼泪止不住流淌的吃完了一坨大便样的美味蛋糕”从一开始,导演就没打算把男主角给掰正过来(只是试着还原一个人的生活)。
像其他大部分电视电影那样,甭管前面男主多让人恶心,至少也会来点励志的情节,翻身一把,在最后透露那么一点光明和希望,让观众看的舒服点。
森山未来饰演的男主角真是本色出演,活脱脱的loser形象,无赖撒谎拖欠房租4个月,临走还要往人家出租屋里拉屎。
爱嫉妒,乱说话,不考虑他人感受,喝多了耍流氓,矛盾,情绪不稳定……而在此基础上,主角那份善良的本性简直被反衬的耀眼,让人多多少少能够原谅。
爱唱歌的配角大叔(自从看过《我们都是超能力者》里TENGA大叔的本色出演,他演的其他角色,我都很难再直视了,总是莫名的想笑)算是小插曲,最后的上电视也多少让影片的基调不那么让人郁闷,好歹励志了一把。
结尾的沙滩坠落是亮点,让人恍恍惚惚,和前面那段清晨的裸奔相呼应,一下子把影片的逼格提高了。
总的来说,即使不那么愉快,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还算有趣的故事。
关于这部电影想说的实在很多,所以忍不住还是写了。
会关注这部电影可以说全是因为敦子,去年一年也看到了各种夸赞,很是好奇敦子在戏里到底突破了多少,进步了多少。
这是我最想知道也最为关注的。
记得当时在2ch看到一个讨论串说关于康子这个角色,原本是原作中没有出现,是导演原创的一个角色,很多人认为是因为要故意排戏才安排了这样一个女主角出现。
沸沸扬扬的一个说法就是山下当时想找的人是由纪,而不是敦子。
只是后来这个角色被“抢”了。
看到这样的话不禁哑然失笑,不过这并不是我想说的重点。
实际上,在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康子这个角色如果真的要有,那么是适合敦子去演的,但是敦子并没有完全把这个角色演活,这是让人很遗憾的一点。
付出了很多努力这是真的,也有很大的进步,但也像她自己所说在AKB内就会想向大家撒娇,还是带了一些偶像气在角色里面,使得电影这个角色也受到了一丝偶像化的影响,康子身上的“普通人”的气息少了,而“神”的气息多了。
这和电影的本意是相违背的。
(我觉得我变成了敦黑= =+真的从想作为一个女优来发展的话,毕业这件事也许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次真的认为当然,看到这一幕和那一幕的时候作为脑残饭看到她被这样那样差点恨不得上去踢死森山。
但也从另一方面对比出森山的演技高明之处。
他把自己几乎是完全代入所要扮演的形象里去,完完全全的屌丝形象是深刻在心里了,我觉得我以后看他已经不能用看待正常人的眼神去看了…单说内容的话,是在日影中已经算是很好的构思了,一改无聊发困的状态,精神十足的看到最后,虽然不排除有喜欢的人在里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想让人迫切的想知道貫多最后的结局。
剧情上没有走偏,紧紧整个围绕着北町貫多进行展开,时间线和故事情节十分合理,穿插着现实生活和讽刺喜剧的元素在内,也开始更深的去体会想要表达的内容。
和日下部正二的关系变化是最主要的描述,也很值得琢磨。
结局对于我来说如果卡在挥手再见的那个地方应该是最好的吧。
(真的打心眼里想看原著
真正喜欢上前田敦子是在看了Q10以后。
很奇怪的是,看阿酱在AKB里面唱歌跳舞,只能算是在喜欢的门口徘徊,不会特别着迷;但是,看她作为女优演戏的时候,和看她在AKB里面的感觉不同,确实是喜欢得不得了。
每看一次,便喜爱多一分。
如今看了这部《苦役列车》,便愈发喜欢阿酱了。
看了豆瓣才知道,原来阿酱饰演的樱井康子在原著里面是没有的,惊讶之余更觉得山下敦弘这一着是神来之笔。
当然,我的想法有酱饭的成分,不过增加了这个角色,电影层次更加丰富,更增贯多此角悲惨色彩。
电影之中,森山未来饰演的贯多背负父亲是性犯罪者的名号长大,中卒,只能通过苦力工作勉强为生。
而且,还经常出入风俗场所,颓废度日。
不过,他唯一的兴趣却是阅读,也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认识了康子。
他生活的期待,便是每天在书店隔着玻璃窗,远远地遥望着可爱清纯的康子,终于他通过工厂交上的朋友正二的牵线提出了和康子交朋友的请求。
康子很乐意地接受了贯多的请求,因为贯多经常到书店看书,和她自己一样,都是爱书之人。
康子愿意与贯多做朋友,是出于兴趣的原因,估计没有想到贯多对自己有非分之想。
接下来康子和贯多的另一次接触同样是发生在书店。
这次,贯多发现了一本自己很喜欢的书,可惜无奈价太高。
巧合的是,康子恰恰拥有这本书,纯朴的康子就跟贯多说可以借给他看。
不过她没有想到,贯多竟然借此借口,要到康子的家去。
阿酱这个地方的表演很传神,那种不安迟疑和热心善良之间的矛盾都表现了出来。
而接下来替房东老人接尿一场戏,更是体现了阿酱的演技,少女的羞涩与矜持,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康子的纯洁,令她对男性性器感到避忌,但她的善良,又使她愿意放低所谓贞洁,做这种羞活。
之后,面对失禁的一笑,更是康子的可爱表现的极致。
阿酱羞矜的一笑,倾国倾城。
然后,在分开的路上,贯多询问康子有没有男朋友。
康子回答道,已经有男朋友了,不过是远距离恋爱。
这个答复深深打击了贯多,但却又埋下了贯多死缠烂打的伏笔。
于是,贯多毫无预兆地吻了康子一下。
贯多固然知道这个行为会激怒康子,事实也是如此。
于是他只能低下额头,向康子道歉。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康子很快地原谅了贯多。
康子之所以会原谅贯多,是因为她内心已接受了贯多是自己的朋友。
善良的人对于自己的朋友肯定是真诚的。
不过这也表明康子与贯多的关系仅仅是朋友,好朋友,甚至不是朋友以上,遑论恋人了。
正因为她不把贯多看成恋人,所以她才会不计较。
然而,贯多收获了短暂的幸福。
正二,康子,他三个人无忧无虑地享受冬日的海洋,满载青春的热情。
而这也是贯多所能拥有的最高的快乐了。
后来,贯多与正二友情的破裂。
使他对康子的野心彻底爆发,而这一次康子再也不能原谅贯多。
原本面对着两周没有见面的贯多,康子的心情是兴奋的,但是贯多接下来的行为让她认识到贯多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而是一个一直觊觎自己,想入非非的狼友,这段友情便告终结。
其实贯多真正想要的不是康子的肉体,而是康子的爱意。
他真正需要的是认可。
但他的这一非理性的举动,让他永远失去了康子。
至此,他成为一个彻底的loser:友情,亲情,爱情,他全部都没有。
题外话一句,这一段戏,不得不提一下阿酱这一场戏是一次过的,没有NG。
樱井康子这一个角色,曾经给予贯多希望,也是贯多生活唯一的追求。
所以她的离开,彻底摧毁了贯多对未来的期望。
不过后来,写小说取代了康子,成为了他生活的支柱,这已是后话了。
山下敦弘增加了这个角色,让电影的线索多了一条,使整部戏更有层次,更加丰富,当然,更飨阿酱的饭们的眼福。
最后来说说阿酱吧。
大部分的饭都认为阿酱这部戏有很大的进步,我也不例外。
我认为阿酱最出色的地方是表现了面对贯多非分要求所表现出来的不安与抗拒。
其实这种感觉要拿捏起来并不缥缈,说白了就是遇见色狼时候的表现。
但是阿酱表现了出来,说明她代入了角色,理解了角色,而这点正是作为一个演员最为重要的。
最后的最后,希望阿酱演员的路越走越好,期待你的下一部戏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生活,或者说活着,对北町来说,就是个惩罚,深陷无尽的黑洞之中。
片尾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死了似乎也无法解脱,耳边的催租声仍然不绝于耳,可是你的梦想呢?
也该是身体力行的时候了,别再等了。
男主演技一流。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中岛美嘉的歌,近几年似乎被奉为经典。
但是在2013年它刚刚出现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声响,至少是不像现在这么大的声响。
对于山下敦弘和他的《苦役列车》甚至一年后的《不求上进的玉子》来说,道理都一样,超出或是落后时代的思想,都是不被接受的,特别是消极、晦暗的。
但是时代会忘记,螺旋式上升前进的阶梯,跟时尚一样。
或许十几年前的并不时髦,和二三十年前的,在某一种精神上,却是共通的,会演变成时髦,时尚!
《苦役列车》原作者西村贤太生于1967年,2022年2月去世,他最初发表作品是2003年,也被称作是 “平成时期的破灭型私小说家” ,破灭?
和躺平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吧?
所以在原作者逝世前十年,山下导演恰到好处地把他的代表作翻拍出来,而且找来几乎可以说是完美代表的森山未来演出,这……简直是功德无量!
至少让作者在迟早会被淹没在书山文海中的自我,有了最有力的代表作!
说起来,我看到这部电影大概是2015年,我一个叫“妖娆”的朋友说,我一定要看看《苦役列车》,因为那几乎就是我的写照!
当时我看了,有所感,也无所感,大概七八年后再看,才明白她的所指,有特别表面的意思(这些我当然早就知道),也明白,其实,她或许并没有明白这部电影,或者说这部小说……这种人生选择的悲壮与无奈!
当时也好,如今也好,我看《苦役列车》最震撼的始终是两段,第一段是贯多和他那个被称作“咸鱼一般臭臭”的前女友,一起被人逼着做野兽般的戏份!
这一场戏至关重要,贯多私人的表现或许是主因,但是这一段才是他突如其来崩坏的前提,也是之后两场和朋友、”爱人"决裂的关键,这是时代性的,是不由个人主观驱使的,假如你要说,在经历了这样的人生观崩坏之后,他还能延续向善和向好的发展,那才是不可理喻,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主观的,事后所有的后悔都无济于事,但是之前每一次的无所作为都是你必然要抵达这个结果的暗示。
据说,这一段是小说中没有,导演加上的,所以我确定山下导演是明白了原作和他想要表达的躺平世代的真正内涵的!
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列下这个“躺平世代电影”片单的必然性!
甚至可能是最基础的前瞻,未来,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关于这种心态和行为,更加光怪陆离的表现!
虽然,或许不会再有真正的影视作品去表现TA!
第二段,是贯多自省前,特别超现实的那段,在垃圾堆,在海边,在大道和房间里的奔忙!
这个,与第一段相对,虽然有断腿同事的激发,但其实还是贯多内心世界的量变累积到了质变。
导演用了一种特别写意的手法去表现,而且其中写意的部分我很喜欢,在宣扬善与美与丑与恶的诱惑对抗,但是贯多最终都没有选,而是自垃圾中 重生,这个意向其实很有禅意。
当然,电影最终的开放式结尾,似乎让观众在相信,贯多走向了成功!
这是导演玩的花活,你也可以理解成!
其实什么都没变,毕竟,再过了十年之后,作者贤太也狼狈不堪的去世了!
是的,人生的选择,只要无愧于己,那就无所谓对错,任何评价你人生的标准,都是错的!
但就是无愧于己这句话,特比难!
或许你们认为的躺平世代的孩子,会觉得这特别容易,但是哪有这么简单?
人世间,谁不是纠葛在自己活得好,还要让别人觉得自己活得好,特别是自己在乎的人觉得自己活得好,然后再想办法让自己在乎的人活得好这个圈子里打转啊?
能够活得像西村贤太这样纯粹的人!
太少了!
他只想要自己的活得好!
你们谁能做到?
因为喜欢前田敦子,所以看了这部电影。
原谅我没看过原著,所以就电影评电影。
故事的发展很流畅,甚至北町贯多每一个出格的行为我们都能从电影里读懂,找出缘由。
比如贯多舔康子的手,很多人都有肮脏,好听点说过格的想法,但只有贯多这么不掩饰的表现出来,这个可以归结于他长期压抑在因为父亲性侵犯而被人唾弃的氛围中,可以归结于他经常初入风流场所,在他的价值观里,已经开始分不清现实和内心欲望,什么该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他已经完全失去概念。
他赤裸裸的渴望友情和爱情,却做着一切会毁坏这些的事情。
就像他在与正二和其女友吃饭的时候,完全不顾正二感受,大声斥责他们“高大上”的虚伪与品味,其实贯多说的都没错,但是绝对不应用这种方式,在这种场合。
还有贯多在请求去正二家住的时候,从他十分坚决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份友谊的期待,他渴望对方能为他付出一切,通俗点说,他希望这个维系并不长的友谊能成为那种过命的交情。
可他又清楚的看到正二比自己优秀,同在工厂,他在搬运东西,而正二却做到个小工头。
正二还又那么多同学,认识那么多女大学生,正二的出路多,爱情的选择多。
这些都是贯多所“羡慕嫉妒恨”的,而贯多并不掩饰这些情感,有时甚至直言不讳,不顾正二感受地批评他不应该和自己“显摆”,以各种假象的方式打压正二的优越感。
友情就此结束,或许没有什么可惋惜的。
放到谁的面前,一个抽烟,酗酒,经常去偷窥屋,没有上进的人,还行为怪僻,经常提出过分请求,还不依不饶,你是正二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再说康子,她能原谅贯多舔手一事已经令人倍感意外,还主动邀约他们出去玩。
着实令人喜欢这个简单,宽容的女孩。
可贯多每次都赤裸裸的表现出肮脏的欲望,甚至直言不讳说想上了康子。
即使他的内心或许并不是这样单纯的想上那么简单,或许他真是一个专一,用心的去爱,可这种表达谁都不能接受。
康子拒绝情理之中。
假象的爱情走入绝境从一开始就可以料想得到。
没了友情,失去爱情,自始至终不曾享受亲情,而且没有梦想,人生苟活而缺少方向。
我都无法给贯多找个苟活下去的借口,但他又确实没有选择死亡,就这样苟苟且且的活着。
靠写故事来逃避现实的生活。
如果从他的角度考虑,他并不是有目的的去写小说,他只是活在自己不愿走出的幻想和渴望中,用故事去满足精神的空虚。
没有现实的支撑,精神上的盲目。
其实他是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只是他懒到连活着的意义都不愿去想,所以他也不会考虑一死百了。
北町贯多人生的苦痛的根源是父亲,是亲情。
而他拼命的去想通过友情和爱情去结束这种痛苦,结果却带来更深的痛苦。
悲剧的命运遇到悲剧的人,就是悲剧的人生。
恨得让人心生怜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看完除了觉得男主太渣让人无法靠近,童年阴影还有父亲是性侵害犯人对男主人生的影响太大了,生活真的太潦倒了,造成的性格缺陷也太可怕了。
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会被狠狠的排斥,友情也更显得难能可贵。
有日下部和康子这样的设定真的很温暖,虽然最终还是无法成为朋友。
拿起笔完成自己的梦想让一直苦闷的电影有了意义。
抱怨自己梦想什么的,还是要去做才会圆满的吧。
男主演技了得 高良健吾也不差 不管怎么样也都是帅啊~ 稍微觉得旁白有点出戏 原声很好听 碰到倾心的女孩子时的清澈弦声最美妙 虽然最后一场戏有点突兀 但也算是清楚明了 另外用光和画面的比例设计都很喜欢
看得心塞………
钱多了找不到地方花的类型,女性角色相当无聊;实在喜欢森山还是多加一星,话说这厮早早结婚半归隐简直是日影界的损失,潇洒的公子哥就是懒得挣事业啊
森山未来先生的脸就透着一股猥琐色狼的劲儿,为什么能进十佳我不太能理解
直率的人~是最原始的灵魂~
又丧又治愈。但有几个地方看的不舒服。森山未来把屌丝演的太到位了。
两秒的温暖
有趣的韧绳,一路黑到底的节奏,喜欢这种被人笑话又苟活下来的人
内容看得我犯恶心,看到一半就弃了
青年电影表演艺术家森山未来。
继《赖皮之宿》后看过的第二部山下敦弘的电影,可以宣布导演成为我的私人电影院俱乐部会员了。
好喜欢森山大叔自杀未果又灰头土脸坐在写字台写文章的背影
男主太屌丝了太屌丝了太屌丝了太屌丝了,因而整体观感很差。几乎所有屌丝想交漂亮女朋友的第一大原因是性,更蠢的是会幻想对方一定特别饥渴吧?一定很想要吧?男主结果也可想而知,并没有真正的尊重对方。男二是个好人,他并没有看不起男主,会借钱给他,也有自己的原则,他最后的做法是正确的。男主活在一个极小的交际圈里,自卑堕落无耻等等缺点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康子温柔善良美丽完完全全是他的对立面。我们喜闻乐见于底层人物的翻身,前提是他有美好的品德,而男主最后从“垃圾堆”里走出来,踏上文学之路,毫无说服力,大可不必花两小时看一个堕落的故事。
毫无共鸣
男主真的太恶心了
真是搬砖的设定啊。作为变态,还是很理解变态的。
从开始愤怒到结尾的影片。原生家庭的影响的确很大,但是十八岁后就是自己的人生了。我讨厌那样的人。
沃靠!森山未来演的真颠覆啊
森山未来你是要为屌丝代言么?loser片。
别去兜售自己的不幸 这很可耻 也别用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来解释一切 这很无赖 愈是能理解他 就愈是要对他不屑 同情什么的 这种东西 他压根就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