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刃剑
Avec amour et acharnement,广播副本,火,爱我还是爱他(台),情虐巴黎(港),Radioscopie,Both Sides of the Blade,Fire,Feu
导演:克莱尔·德尼
主演:朱丽叶·比诺什,文森特·林顿,格莱戈尔·科林,布鲁·欧吉尔,伊萨·佩里卡,艾丽斯·乌里,玛缇·迪欧普,布鲁诺·波达里德斯,萝拉·克雷顿,理查德·库塞,哈娜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22
简介:让和莎拉已经同居10年了,他们初次相遇时,萨拉和弗朗索瓦住在一起。弗朗索瓦是让最好的朋友,也是让之前打职业橄榄球时的仰慕者。让和萨拉是相爱的,一天,萨拉在街上看到弗朗索瓦。他没有注意到她,但她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可能突然改变。弗朗索瓦与让多年来第一次重新取得联系,他建议两人再次一起工作,从此,一切都失控了。详细 >
6/10。这部也可以叫《悲情三角》,克莱尔·德尼将狗血的三角恋拍得好像有点思辨性。女主出轨的诡辩好有一套,换成琼瑶剧刘雪华来演早就泣不成声了。用手机掉水换新来比喻关系的整理,俗套到我翻了个白眼。黑人儿子和疫情口罩的探讨都好浅薄,干脆砍了儿子线吧,另外中间一段是戏仿闪灵吗哈哈哈。
没想到这么老套的故事居然是我的菜…当然观看的时机真的很重要,在连续看了《八月》和《不要再见啊 鱼花糖》之后看这部电影,情不自禁深呼吸了一口气,原来电影可以那么流畅,原来不用模仿谁,不用那么刻意的视听…当镜头捕捉到情绪,情绪下面又暗潮汹涌,一部成熟的电影自然散发着魅力。(没有拉踩的意思)
为了朱丽叶·比诺什看得,拍得完全看不进去。
4.5 摄影机视角是双刃,比诺什是剑,生生拍剑和刃的自体矛盾。
像团堵在生活通风口的碎棉絮,破败且稀烂。虽然确实令人极其不安和心碎,但不掩盖其稀烂的本质。个人不喜欢太依赖配乐的方式,同时倾向认为用这样的东西强行安插社会困境和议题是没有意义的。以及无来由地突然一下子很烦很烦法国片,听法语听得有点恶心……
“爱我更多的人”与“我爱更多的人”……
三角关系就像是一柄双刃剑,常在刀尖上游走就很难每次都全身而退,关系的覆灭自然也会是早晚的事。在那么久的情感纠结过后,对于前任的惦念总是在所难免,可是一旦迈出那一步,性质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双面生活无法成为人生常态,左右逢源便注定会左右为难,只是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避免回到黑暗,似乎总是无解的难题。只能依从内心,适当权宜,方有来日。
「2.5」有些失望,德尼剧本是小说改编,却未建立完备的语境同时缺乏足够文本支撑,她也并非连贯的叙事者,于是只能看到一场三角关系,后面的争吵与欢愉几乎是陈词滥调般的存在,而且林顿那条父子线看起来是为拓宽影片广度,独立主线而存在,真的很糟。配乐重得可以去拍悬疑大片,酒会那段还算成立,之后有些时段成为一种奇怪的存在。对身体缠绵的焦灼表现和特写镜头依然维持了水准。比诺什阿姨吵架从振振有词到倒地卖惨,让我直呼好婊。
迟钝的影像对准了衰老的身体,不愿意承认但确实可能是德尼生涯最差。
和以往的剪辑状态差距不太大吧?仍然是局部观主导的电影。反而是这样平实、简单的情节推进中,情绪张力所承载的危机感、情感症结得到一次次凸显。
情感剧烈的有些不太适应,大概是德尼负责后殖民部分的剧作,《心灵暖阳》的编剧负责写男女关系的部分
@Berlinale72 非常细腻,但是形式和内容都无甚新意,最有趣的地方可能就是剧作中两性关系的twist ——影片前半部分令我们以为是她更爱他,而她是弱者,导演将这种微妙的power dynamic转变处理得非常好。但女性版的「渣男背叛痛哭流涕下跪求原谅」的故事,也并不就更有意思。不过反正,法国人还能再就亲密关系和个体的复杂性拍上一百年。(看比诺什女神的演技还是很值得!)
笑死 開場五分鐘比諾什就在黑暗中離場了,可能她也覺得看不下去吧。放credit的時候有大哥在狠狠罵:’boo!shame on berlinale! ‘ 我同意。但是看到Claire Denis 在哭,很是心疼
+
沉浸的,矛盾的,如果角色年轻二十岁,想必不会有这样的落寞感吧?一段被性欲填满的危险时光,却近乎拖着沉重的身体投入冒险,像风中永远点不着的打火机,在清冷中捕获一丝热烈。配乐时而滑向疑问,时而如迎来终章的答案。德尼依旧着迷于眼神、口吻、语言和身体姿态的错位,同床异梦、口是心非,让自尊与自怜打个照面,然后分道扬镳。她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对观众饱足感的蔑视,stay hunger, stay foolish.
前半段睡得不省人事。后半段突然精神了。。。很难评价,一边犯困一边享受
这哪是短评区 这是贞节牌坊展览区
“我想让你知道,如今我已经......没有我爱的人,我也能生活。”
德尼每次回到巴黎好像总会束手束脚,并非拍的不好,是与现实生活重叠的空间没法去触摸自己的上限——那种在幽闭世界中脱胎而出的纯真情欲,巴黎是不具备的,或者说,巴黎永远也无法成为故土非洲的首都,前者是临摹、后者是幻想。但对比心灵暖阳、荒唐周五夜、甚至混蛋,德尼也总能奉献出令人惊呼的影像:你看,汽车里的窥视者、地铁门的随波逐流、电子商城里的口罩,一笔带过却又反复提及,硬邦邦的城市基建和循规蹈矩的人物运动都被德尼用自己创造的敏感所一一消解。
@HK百老汇电影中心,夜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