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一路朝阳》开播,王菊格外抢眼,她把普通人演活了。
演普通人,她比很多科班演员都强。
不少观众说:看别人是在演戏,而王菊是在回放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部剧描写两个“北漂女孩”的奋斗历程,没有名校光环,全凭野蛮生长。
《一路朝阳》整体写实,没有做作的翻白眼表情包,市面上那种投机取巧、矫揉做作的国产剧陋习,它没有。
女性群像戏很质朴,这很难得。
这样才能成就“戏捧人”。
王菊饰演的田蓉,山西女孩,不讲究吃穿用度,过得质朴,活得务实。
田蓉家境不错,父母在08年那个周期能拿出60万给她北京买房做首付款,算蛮好了。
田蓉不娇气,她人格底盘坚挺,与家庭成长环境分不开。
两件厚羽绒服轮流穿,一件暗红色,一件黑色,不修身,还很显老气。
她的服装很不精致,都是笨重的羽绒服,黑色中介服……与影视剧服化道标准格格不入,但非常真实。
田蓉没有精致妆容,皮肤也不白皙,脸是圆嘟嘟的。
有观众说,圆嘟嘟的脸有福气。
这倒符合田蓉的人设,努力赚钱,旺财体质。
她从“恋爱脑女孩”到“中介女王”,靠着这些土气十足的衣服撑满全场。
越来越多的观众也不以貌取人了,在如今这个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田蓉是普通人奋斗的基本盘。
最开始的恋爱脑田蓉,确实活得卑微。
男友势利眼,马屁精,处处看不起田蓉,还好为人师,擅长说教,只因自己在职场活得卑微,必须在生活中给自己垫高,找个死心塌地的仰慕型女孩,满足自己受人瞩目的虚荣。
田蓉在恋爱脑里越陷越深,做好全能型免费保姆。
男友的各种鄙夷,她视而不见。
男友后面提出多次分手,田蓉被迫接受现实。
这个阶段,她整个人都怯生生的。
说话没有底气,低着头。
也不敢有理有据地做长时间沟通,被人怼一句,立马泄气。
缺乏自信,自我管理还没有启动,多说两句话,就自己露怯。
王菊不是科班演员,她不是那种字正腔圆的表演路子。
她演普通人,就很有代入感,仿佛就是我们身边认识的那个谁。
这可能是非科班演员的好处,科班演员有时候容易把角色演成“话剧”,观众就觉得这样的角色很有距离感。
王菊这次一出场,说话的调调就很生活化,那种怯生生的气息,拿捏很准。
很多演员台词说得太精准了,是按照那种表演理论去衡量的精准,而不是生活的标准。
田蓉也是从小白一路成长的,最开始被店长狂骂,指着鼻子骂的那种,毕竟中介这一行,业绩为王,菜是原罪,就是这么残忍现实。
前面还是恋爱脑的时候,她说话细声细气,带着一点撒娇,语音语调有些小层次,底气很不足,毕竟那个阶段是讨好型人格,容易被人拿捏,被人PUA,尽可能去活成别人的那个标准。
后面从中介小田到金牌田姐,她整个人都蜕变了,但也不是那种张牙舞爪、气场强大的蜕变,就是普通人循序渐进的成长。
普通人的成长没有秘诀,第一靠时间去熬,第二靠聚精会神、分散注意力往前冲,没有高光,风过无痕。
王菊的表演也是如此,没有痕迹。
田蓉蜕变后,把大智若愚发挥到了极致。
做中介,也是要各种讨好,但和讨好型人格不同,过去的恋爱脑小田是一门心思给人做嫁衣,自己就是燃烧的蜡烛,什么都不留。
金牌中介小田,讨好是一种技术手段,她要抓准客户的需求,搭载眼睛里有活儿,懂得抢占先机,目的是赚佣金。
这是有效讨好,是基于专业服务思维,利他也利己。
她做事踏实,完全不挑活。
新人阶段不出单,她就靠着热诚走到底,客户小孩突然生病,她不顾一切抱着孩子跑到医院,感动了客户。
本来客户只是想找小田询价走个过场,早就找好其他中介了,最后被她真诚打动。
房东卖房,她能顺带着把人家家里保洁、各种杂活儿全部做了,增加点吃苦耐劳印象分,就是先机。
做服务,这种附加值体现就是加分项,可以抓到以小博大的红利。
田蓉自己的赛道抓得很准,08年那个周期,房价暴涨前的最后红利期,她瞅准了房市走势(估计小姑娘认真看过《创世纪》),立志早日实现包租婆人生。
这个赛道,比传统型白领赛道,回报率高太多了。
她极力说服父母,凑足60万,作为北京买房首付款,原计划在市区买一套就算了,她敢搏一把,换成在远郊买三套,地段现在不好,但未来可期。
自己省吃俭用,每天只吃泡面来努力还贷。
过日子是把好手,省钱天花板就是咱田姐。
办一堆信用卡,把各种优惠最大化。
做中介就是社牛体质,脸皮厚确实有优势,站在超市门口,就能把办卡送的超市卡转手卖出去。
她是把茶米油盐的那种钻研精神,转化到买房卖房中。
过日子是门大智慧,把生活的边边角角钻研透彻了,思维转移,到哪里都是一线市场的生意经。
说到房子,她眼睛里都是光,放在那个黄金周期,这些都是保值增值的投资。
做中介,让她非常务实,生活可以从简,各种仪式感都不保值增值,她的心思都在做业绩上。
生活对自己抠抠搜搜,工作上对客户绝对的大气大度。
三套房贷确实很辛苦,她准备卖掉一套,给自己缓冲缓冲。
自己急需用钱,价格只能让步,和李叔这单交易,田蓉就相当大气。
市场瞬息万变,前面还稍微有点短暂遇冷,后面又开始活跃了,她价格卖亏了,买家李叔呢,理财赎回时间算错了,全款钱不能按合同规定交齐,田蓉原本可以一石二鸟,房子可以不用贱价卖出去了,还能白拿一笔定金。
最后她还是把定金退回去了,她做事看长线,这个做人的格局和底气,让对面老江湖李叔相当震撼。
最后沉思的镜头,看得出她有做人性的挣扎,谁不爱钱呢。
她的表情余温里,有挣扎的痕迹,更多的是释怀的勇气。
处理自己房产的过程中,她该让利的时候会让利,放在那个周期,时间就是增值项,节约沟通成本,让的都是小利,后面都会成倍回来的。
处理自己的柴米油盐,她是能省则省,苦自己无所谓,关着门都是过自己日子,不碍谁,出了门,做业绩做生意,不能塌台,做中介,小格局注定了这条路走不远。
很多观众都说王菊就是把小中介的那股憨厚与精明演绝了,没有表演痕迹。
你要观众去说表演的条条框框,他们说不出,但只要有人能演到观众戳心,他们就能叫绝,就能共鸣。
难怪有观众说:王菊按文艺界说可能不算最亮眼的演员,然而演技砸入普通人的心里,让人深深感到这是我们身边人。
真诚朴实毫无做作感,可以说是演艺圈的一面镜子。
现在的演员很多都是按照大明星的标准去定制的,演技里尤其包括表情管理、微表情一条龙输出,表情首先要美,上镜,然后行业吹捧出清一水的“演技炸裂”,就像生活里那些“活在摆拍”里的表演型人格一般。
这么看,王菊就是输出最生活流的表演。
她没有炫技,就是用质朴,去给角色增光添彩。
王菊早年做过幕后经纪人,积累过丰富的生活经验,知道生活里的路人是如何说话,如何走路,如何拿捏眼神的。
普通人精力很有限,每天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已经够劳心劳力了,没有那么多“炸裂表情”,情绪释放的时候都是润物细无声的。
普通人过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多余的粉饰,能免则免。
王菊就是把这种可贵的生活经验,移植到表演里。
生活储备是最好的表演素材,世界上多少神坛级别的演员,都是把生活当表演教科书。
哪怕是表演学院的老师,都是一直鼓励大家去观察生活,看到路边有人吵架,敦促学生赶紧去围观路人情绪,这些都是最好的表演素材。
现在很多演员,与生活是断层的,星光璀璨意味着被保护太好,周围都是好听的话,也就慢慢浮在半空,但表演是要贴地的。
以前的演员拍戏之前,会腾出几个月去体验生活,先让自己沉浸到角色语境里,以前的创作流程必须有“体验生活”这一环。
现在都没有了,都是流水式工作,很多演员只能交行活儿,说着精准的台词,情绪都是按照套路输出,成为了一种交活儿公式。
久而久之,荧幕上都是脸谱化的脸,观众也看不清这到底是谁了。
模仿生活里的情绪,再反哺到表演,这才是王菊的可贵之处。
她还坚守了初心,作为演员,她作品不多,但每一次都有惊喜,稳中有进。
————我是行业总结碎碎念分割线————都说国产剧配角更容易出彩,这真的是本周期的定律。
贴地的角色,交给配角,从做剧角度来说,很实惠。
面对市场,贴地角色能有共鸣,反而能成就一个剧的卖点,能迎合观众,也能在宣传上带动自来水热度。
普通人角色,才能快速冷启动路人盘。
现在经济下行,田蓉这样的角色,更有代入感。
那种省吃俭用的过日子、求生存,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这么看,《一路朝阳》做足了市场洞察,也敢于尝试。
王菊也能闯出自己的独特赛道,之前《爱很美味》就看到了不一样的女强人,职场女强人不是靠那种“情绪爆破”,不靠披头散发和张牙舞爪,靠的是内核。
毕竟生活中的女强人,都是如此。
关于“北漂”的故事,在以往的影视剧中常能见到,此类题材归根结底讲的是奋斗,根本矛盾在于来自各种小城市的青年男女们如何在快节奏的大城市立足。
无高学历的职场萌新挤进排名靠前的大企业,就一定是有过硬的后台吗?
同样在大城市打拼,职业还分贵贱吗?
《一路朝阳》虽然讲述的时80后的北漂生活,但却是所有北漂们的生活缩影。
北京的生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涡轮机,会将加速度不同的人甩在不同的跑道上。
在这种境遇之下,立志扎根在北京的李慕嘉和田蓉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变化呢?
该剧主打的是“真实”的北漂生活,虽然残酷,却足够刺痛。
看过的观众纷纷表示“真实”、“有代入感”、“意外的不悬浮”,可见现实主义题材“去偶像化”才是有望破圈的唯一出路。
写实主义的北漂生活现实主义题材要以现实作为底色,《一路朝阳》采用了爱情与职场双线并进的结构方式,全方位展现了李慕嘉和田蓉两位女孩的真实北漂生活。
在以往的现实主义职场剧中,观众常常会诟病这样的题材过于偶像化和悬浮化,批评此类题材“挂羊头卖狗肉”,打着职场剧的旗号看男女主角谈恋爱。
但是《一路朝阳》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这部剧是以人物作为情节推动力的,无论是职场线还是爱情线,根本上都是在塑造两位主人公,都是在展现两位主人公的真实生活。
李慕嘉和田蓉刚刚在北京的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学习法律系。
律师这个行业在北京这座大城市中生存不易,整个北京有几百家律所,几千个律师,除了985、211等国内名校毕业的律师以外,还有许多海外硕博在竞争同一个岗位。
而李慕嘉和田蓉只是普通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她们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为从自身条件来看,编剧就没办法给这样的人开“金手指”。
很多人在看了剧后仍旧觉得李慕嘉具有女主光环,因为她凭借自身的努力挤进了在北京赫赫有名的金达律所,就连剧中田蓉的男朋友范华鹏也猜测李慕嘉是有后台的人。
但实际上,李慕嘉明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但还是敢想敢拼,她提出不要薪水不要工位,也想留在金达跟自己的顶头上司吴律师学习。
这样的拼搏精神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具备的,事实证明,李慕嘉的确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公司加班,上一秒和男朋友闹分手,下一秒就可以去公司赶文件。
所谓的“后台”,不过是她的执着和拼搏而已。
反观田蓉,她是一个更加普通的女孩,她甚至在毕业后都没有从事相关的法律专业,而是去了售楼中心、房产中介这样的销售岗位。
在所有人都指责她工作不稳定,劝她好好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时,她却倍感委屈,因为“只对房子感兴趣”的她确实在房产中介这一行找到了快乐,而她也对李慕嘉说,工作不分贵贱。
在两个人的爱情线上,似乎观众也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李慕嘉的向上精神让她很快在职场立足,在律所转正,而她的男朋友虽然家庭条件比她好,但是工作并不如她努力,想要给她更好的婚后生活,就选择了投机炒股。
在这部剧中,主人公的命运与首都的经济形势也紧密连接在了一起,2008年北京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李慕嘉的男朋友小丁就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被股票套牢,将婚房的钱都赔了进去,从而与李慕嘉分手。
股票的危机只是一个导火索和催化剂,但导致二人最终分道扬镳的原因是李慕嘉忙碌的工作节奏和两个人的聚少离多。
二人谈恋爱的时候,李慕嘉刚刚上大学,学生时代的李慕嘉遇到事情都会与小丁商量。
但是步入职场,不同的职业和工作环境让两个人越来越远,一心向阳的李慕嘉和只想着投机摸鱼的小丁必然会成为不同路的人。
那么田蓉呢,自身条件较差让她充满了自卑,身为教授和律师的男友小范使她奉其为偶像,每天洗衣做饭、端茶倒水,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给男朋友熨衣服。
但是男友却每天都在PUA她,催她上进,而恋爱脑的田蓉却一直没有认识到这段不对等的感情意味着什么。
《一路朝阳》写的是人物的成长,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阻碍,人的成长往往与一些人带来的伤害有关。
目前该剧更新了7集,两位女主角分别经历了与挚爱分手,但在事业上却逐渐走向正轨。
10年跨度书写北漂青年成长史《一路朝阳》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年,但该剧的主创并没有想要将其写成史诗剧,而是关注了小人物的成长奋斗史。
该剧所书写的成长并非只是简单停留在性格变化的弧光,而是两位主人公在北漂过程中逐渐被挫折滋养,逐渐清晰了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这部剧的核心在于寻找自我价值,就像两位女主角从校园走入职场时,也经历过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几斤几两。
田蓉被男友PUA,让她越发不自信,她找工作经常被辞退,却一直在纠结是否是自己的问题。
但是在委屈之中,她也会鼓起勇气地告诉男友和李慕嘉卖房子就是她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天赋所在。
即便再痛心,田蓉在男友逼迫她辞职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懂得说“不”已经是田蓉成长的开始了。
而李慕嘉进入金达律所也面临了巨大的猜忌,她的同事小范,也就是田蓉的男朋友,一直都以为李慕嘉是靠和吴律师的关系才进入律所,甚至明里暗里讽刺她,说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仰仗李慕嘉了。
就连李慕嘉男友小丁和他的家人也对李慕嘉的“背景”产生了怀疑,在多次询问之后,李慕嘉却开玩笑地说自己的背景是“老天爷”。
但实际上,李慕嘉在律所比任何人都努力,刚刚成为实习生的时候,她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助理。
但是作为“人生导师”的吴剑秋却让她摆正了自己的价值。
因此,剧中两位主人公的成长在于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就像李慕嘉所说:“这一路走来,所有的功都是奖励,所有的坑都是经历。
”这不仅是北漂人的生活,也是所有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的生活。
从“她”力量到“家”力量关注北漂生活的电视剧往往以女性作为一号主人公,以此来展现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女性是如何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立足的。
《一路朝阳》也借两位女主角展现了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力量感,但与此同时,“她”力量却并非是这部剧想要展现的全部,“家”的属性在该剧中也不容忽视。
北漂从自己的家乡来到北京,本质上已经失去了“家”的庇护,《一路朝阳》则从各个层面上,展现了“家”对北漂的重要性。
首先是“家人”的温暖与呵护,李慕嘉的父母虽然极少展现,但是她的男朋友小丁一家却给了她家人般的温暖。
尤其是逢年过节,小丁的父母会给李慕嘉包饺子,即便是李慕嘉和小丁分手以后,小丁的母亲仍然让小丁将饺子送给李慕嘉,还说“如果以后想吃,阿姨还给你包”。
田蓉的家人虽然远在千里,却也给了田蓉足够的安全感和勇气,在田蓉失恋后,她突然意识到“房子比男人更加可靠”,于是打电话给父母,他们则二话不说来北京给田蓉看房子。
出门在外,家人给了他们绝对的安全感,这也是这部剧想要传达的温暖之处。
除了真正的家人以外,同为北漂的田蓉和李慕嘉又何尝不是互为“家人”,在两个人失恋后她们彼此安慰。
吴剑秋作为李慕嘉的顶头上司,除了承担起李慕嘉“人生导师”的职责以外,也同样是李慕嘉的家人。
在李慕嘉加班后,吴律师看到李慕嘉的脚踝受伤以后,贴心地带她去医院包扎伤口,又把她送回家。
同为北漂,在这样冷漠的大城市中生活,需要抱团取暖。
除此之外,“家”也被具象化了,即“买房”成为了北漂人的最大话题。
田蓉意识到了房子的重要性,尤其是2008年是北京房价疯涨的一年,她决定扎根于房产行业,并且马上联系家里人买房。
李慕嘉如果不是因为小丁炒股,恐怕早就和小丁结婚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了,“房子”也成为了北漂人依傍的港湾。
总体看来,《一路朝阳》并没有刻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北漂话题,却选择了扎根于普通人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
扎根于现实,善于发现现实话题与现实温暖的剧集,才能对观众保持持续的吸引力。
一开始看觉得不错,那个时候我打了四星,被王菊的演技和反套路的职场剧情惊喜到,那个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主讲女主事业的剧,更别说还有我喜欢的高叶姐姐。
第二天,我知道黎光居然是李慕嘉的CP,我觉得我三观被震碎了。
因为我原本以为黎光和吴剑秋是一对。
这是什么ex的父女恋?
于是我改成三星。
后来,。。。
这是什么垃圾,黎光的“四十岁时间宝贵”言论让我大开眼界ex地吃不下饭,女主的嘴上独立实际一直不买房天天和老男人谈纯爱更让我觉得离谱。。。
最后田蓉和李慕嘉变成了经济独立的老妈子,一系列男人们没有一个好东西,女主表妹成了生育机器。。。
我想说,编剧你改的是坨什么?
有一种又当又立的既视感,还不如原著真实。
我原以为原著三观炸裂,后来发现原著的龌龊百态才是真实,女主和各个男人各取所需,坏的真实,而电视剧把男女主的各取所需包裹上名为“真爱”的屎味糖衣,试图规训女性,既要经济独立叱咤职场,又要和男人恋爱和和美美当老妈子,生儿育女照顾家庭。
可怕,太可怕了。
恶心,太恶心了。
越看越喜欢李慕嘉,她是真诚的,清醒的、聪明的、理性的、善良的、独立的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用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增加自己的底气,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学里有和小丁在青春年华里最美好的恋爱,有田蓉这种彼此可以倾囊相助的闺蜜,步入社会饱受挫折却也最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她从来都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小丁父母拿出钱买房子的时候,她拒绝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扎进职场拼命提升自己,她和小丁因为聚少离多产生争执,小丁炒股赔掉首付,并不是房子没了要分手,而是两个人的圈层差异太大,两个人奋斗的意义不再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哪怕六年的感情,哪怕仍然深爱着小丁,但也只能分手,因为她清楚的知道,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
她能在高手如云的大律所站稳脚跟,与她个人本身的聪明、乐观、真诚,冷静的解决问题的个人素质分不开,加上超于常人的努力付出。
她作为新人被财务总监刁难的时候,自己去准备水果来讨好,她会在把黎光误认为是饭店经理帮忙递资料的时候给人家20元做为酬劳,她会在努力方向跑偏被吴剑秋提点的时候果断改纠正,她能在自己学历背景低别人一截的情况下与同事搞好关系,她能在被尾随后打倒坏人远离危险后第一时间回复甲方的电话,能在分手后极度悲伤的状态下回去加班,这都是这个人物身上的闪光点,用吴剑秋的话说:这是优秀!
她是清醒的,她能在面对霸总表白时理性的说出她的想法,很少有人能做到在那种情况下仍然把问题抛回去:我谈恋爱就是为了有一个家,你能给我一个家吗?
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时候,哪怕你是黎光,她也是不留恋的转身离去,她太清醒了,所以她的真诚、好学、聪明、上进,是值得拥有更好机会的,是能被黎光带到大佬们面前一起谈天说地的,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不去考虑外界的看法,她不去考虑年龄地位的差异,她内心是不自卑的,她大方的谈着恋爱,享受着黎光这个有魅力的男人带给她的幸福,努力的一步一步前进。
她也是善良的,会找机会把小丁的那10万的分手费还回去,会化身怼王替田蓉出头狂怼渣男,会陪伴着失意的吴剑秋,会在黑暗里给黎光一丝光的鼓励,会把自己所有的钱借给田蓉甚至低头向吴剑秋借钱。
谁不想拥有这样一个朋友。
她总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向着更加优秀的自己努力前进。
期待着她未来更好。
1、职场部分:你一个红圈所的大所,一个律师,能做并购案【非诉】,墨大和黎明的违约纠纷案,林晓月的离婚案……?
2、男主部分:随时随地爹味说教,包括不限于带女主去吃日料开始“你吃过鳌虾吗?
鳌虾可是在深海某些特定的海域……”、告白时候高高在上:“我一个四十岁的男人时间成本并不比你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低”不提前告知女主就带去满桌都是男人的饭局喝酒【女主在你心里到底是什么定位?
】,还有离异有一娃的这个设定……话说编剧都改成霸道总裁爱上小白兔了,能不能梦幻到底?
你这梦幻里头拌现实真的是不伦不类……3、女主部分:金手指开得太过了。。。
你要说她是个名校毕业生,基础本来就强,成长快可以理解,你一个二本毕业生【没有说二本不好的意思】被破格录用进了金达这种强者环伺的律所还一眨眼就成了尖子?
这到底是什么剧?
一颗仙丹打通任督二脉就此飞升的都市修仙剧吗请问?
女主部分还有,跟男主聊财产公证那里,“我会督促你做婚前财产公证”,男主笑得一脸神秘莫测……这段编剧是想要表达什么呢?
宣扬一种男权认可的独立女性价值观?
不要太媚男好吧?
【未完待续
天天加班,周末加班,手机二十四小时待机,取消休假,只准病假,你受委屈了是因为你不够强大,等你强大了就可以让别人受委屈,国内都市电视剧都在宣扬这种畸形思想,美名努力奋斗。
个个活得像牲口,但似乎以此为荣。
律师这个离法律这么近的行业,尚且如此漠视打工人的权益,何况。
能介绍一部国外的赞美加班的电视剧吗?
看到有人推荐这部电视剧,刷到片段就连着看了,后期有点理想化了,bug有点多。
但总的来说还可以,算是部都市剧并不那么偶像剧,所以职场部分没有那么悬浮。
霸总低调沉稳,没有每天西装革履装精英,也没有大开金手指一切尽在掌握中。
大律所的律师们穿着普通,熬夜加班戴眼镜,没有以往电视剧里妆容精致五彩套装名牌包包加身的都市丽人形象。
剧里最漂亮的是“大嫂”,吴律师真的非常霸气,穿着也很职业很时髦。
女主开始是职场新人,穿的有点学生也很土气能理解,变成执业律师还是土土的就有点… 女主是个二本法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靠自己努力和运气入职一流大律所,靠男主喜爱靠上司给机会也靠自己的能力站稳了脚跟。
努力奋斗认真工作,有些傻气却不蠢的职场新人,和初恋男友三观不合分道扬镳的失恋女孩,没有目的无限包容好友的闺蜜,开始的每一面都很招人喜欢。
和不太霸气的霸总谈恋爱以后也很上进,靠着男友给的机会晋升独立执业律师就感觉有点膨胀了,21集的剧情开始犯倔,上司说她说的对,如果她只是个普通律师,有机会和律所的大金主吵架吗?
怎么就觉得自己比别人都聪明?
仗着宠爱完全不顾自己的职业操守和立场。
两边都是自己的当事人,为了她自己所谓的正义和心安理得,罔顾当事人和律所的利益。
结果她以为的弱者是扮猪吃老虎,等着“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而她的男友不得不改变投资策略亏损3000万,虽然确实尽调有问题,她男友无论如何,最终都要为失误买单且可能亏损更多,但女主表现出的就是不专业。
我爸说这女主有点“丧门星”,初恋男友投资股票把买房子钱全赔进去了,然后分手了。
霸总和她一起就不顺利,资金链紧张面临最大危机又分手了。
我爸说这么大集团咋做起来的呢,之前都挺好啊。
到最后女主“丧门星”人设也不倒,创业公司又因为男四?
一意孤行回到了原点。
我其实不太理解女主说的只想要个家是什么意思,表妹带着女儿跟随老公去银川时候说仨人在一起就是家,和我理解的一样,“我心归处即是家”。
(ps:表妹也很好看,和老公海外留学回来的,性格很好也很可爱。
)但女主说的家是什么?
房子?
她不买。
男主?
觉得他被资本裹挟暂时不能结婚分了。
和男主求婚时候说她什么都不要,那她想要啥?
看上去只有结婚证了,那就找个普通的踏实点能过日子的,结果又都看不上,既要又要啊。
男主出场时间并不多,感觉就是个特出。
看大叔和小萝莉谈恋爱确实有点别扭,大概是男主爹味儿有点浓,感觉应该是长辈说教的脸却含情脉脉地说着肉麻的情话,有点不忍直视,可能就是所说的没有cp感吧。
另外开始和女主只说了离婚,后来谈话中又蹦出个女儿,是个小bug吧,感觉没交代清楚。
后来又和女主说他40多岁了时间更宝贵,我爸说那70,80岁不是更宝贵?
在一起的第一晚女主就睡过头错过了买房交首付,他作为大地产开发商不说帮忙买房却说女主有得有失…我一脸问号,老男人也太自信了,觉得自己是块宝,这演的是奶茶妹妹和东哥?
分手这段也挺不地道的,先是爽约放女主全家鸽子,什么时候回去一句话都没有,看着就是准备放手了,那又去找女主干嘛呢,解释也很苍白无力,连带责任人有什么关系?
对自己就彻底没信心了?
其实这段感情俩人都有问题,女主初出茅庐,明明都是靠着男主拿到的case却总觉得都是自己有本事,最后却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和莫大打官司,吴律已经告诫她凡事要留有余地,结果她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走,虽然赢了官司但坑了男主,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的印象,再加上离婚案立场问题,导致了投资人的不信任,让男主要么不结婚要么签连带责任。
男主有没有责任?
也有,无底线纵容女主,想让女主活的恣意,结果却没那么大的的能力兜底。
最后“怂了”也是觉得女主每次都能坑他坑的“超乎想象”吧…我是第一次看女二的电视剧,知道她是选秀节目出道的,确实演的很好,很自然,这种就是天赋型选手吧。
前期女二可怜又有点可爱,没什么上进心,就想做贤妻良母,被所谓的精英渣男PUA。
后来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赚钱就开始逐渐扭曲,买房买到走火入魔,为了买房失去了对她掏心掏肺的闺蜜。
女主真的是无条件的信任她对她好,结果就因为没有帮她和刚相处不久的男友借70万,就用那么难听的话伤害和刺激女主,女主是她父母吗?
一件事没有帮她就翻脸,在这之前蹭吃蹭喝蹭住,衣服随便她穿,原价收购她的表,还把自己所有积蓄都借给了她,自己为了省钱给租客安装床被砸伤了腰,一个电话女主就打车到五环外去接她看病买药,还要女主怎么做?
不过必须得说剧中父母真的都挺好的,特别是女二的爸妈。
虽然剧情也在努力展现女二对女主的好:例如折价卖房子给女主妈妈看病(没用上)和女二在关键时刻也没那么在意钱:例如给在看守所里的拆二代男友汇钱(被骗了)但还是不太够,只觉得女二自私。
北京拆二代虽然是个没文化的小混混,但前期确实还挺可爱的,后期也开始走火入魔,最后坑了爹。
剧里最喜欢的角色是“大嫂”吴律师,霸气干练,说话直白一针见血,作为上司鼓励下属且给机会,作为朋友既能倾听也给建议,还愿意无条件地借出70万。
但这样的美女精英在剧中总是要被背叛,仿佛孤单坚强一个人养孩子才是这样独立女性的最终归宿。
不过吴律下线的也有点过于突兀和突然了。
职业剧+霸总:2023年都市情感剧还是这样(有剧透)《一路朝阳》是由曹凯执导的都市励志情感剧,该剧于2023年8月14日在央视八套首播,并在优酷同步播出,目前更新至7集。
该剧根据80后女作家姜立涵的都市小说《大城小室》改编,主要讲述了两个80后女孩李慕嘉和田蓉,毕业后在大城市打拼一路奋斗、互帮互助,遭遇种种挫折最终找到心之所向的故事。
一、以女性群像带动女性成长《一路朝阳》以女性群像展现女性成长、都市情感与职场追梦的故事。
以两个80后女孩李慕嘉和田蓉从大学毕业后的成长故事为主线,辅助以其他女性现实经历为社会背景,全方面展现女性职场、社会以及情感中的故事。
主角李慕嘉和田蓉是刚刚从大学校园迈入职场的“菜鸟新人”。
李慕嘉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世界五百强律所金达进行实习,遇见上司吴剑秋,在自身努力与他人帮助下,逐步从助理律师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律师。
初入职场,李慕嘉面对能力不足、情侣争吵与恋爱分手,她一步步过关斩将、披荆斩棘,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蜕变,她成长的路上有一直陪伴着她的伙伴田蓉,也有人生导师上司吴剑秋,周围人的温暖与帮助,成为她成长的情感支撑。
与李慕嘉的稳定成长不同,田蓉毕业后面对的情况更加的真实,寻找不到目标方向,在工作中屡次受挫,男友的pua与分手,接二连三的打击更使她丧失信心,“恋爱脑”“不上进”“土”是她的标签,她的普通代表着大多数,她真实的境遇也是社会现实,房产销售、保险业务员的失败,她不顾众人的鄙视,成为一名房产中介,她的经历一方面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大家更会期待她的逆风翻盘与绝处求生。
剧中最出彩的一段是田蓉失恋后李慕嘉的陪伴与清醒批判,让田蓉决心好好工作,放弃恋爱脑,积极销售二手房,并决心自己买房。
除这二人外,剧中高叶所饰演的上司吴剑秋是“人生导师”的角色,在帮助菜鸟李慕嘉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展现了中年事业女性的人生困境,事业有成、清醒独立的律师面对丈夫出轨后坦然面对背后却有无尽的心酸,在李慕嘉失恋后暖心安慰,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她。
吴剑秋这一角色不仅是李慕嘉的导师,也丰富了该剧的人物类型,展现多样性的女性成长。
该剧中女性人物扎实,人物故事线索丰富,通过不同的女性群像来展现女性成长,从人物类型上突破传统大女主职场剧类型,其目的旨在展现都市生活中的各类人物的情感境遇与人物成长。
二、传统恋爱cp的变形该剧中的情感线也非常精彩,李慕嘉本应与大学男友买房结婚,却因男友炒股、工作步伐不一致而被迫分手,随后李慕嘉在职场上升级打怪,在情感上也遇见事业有为的总裁黎光,形成最大年龄差cp,“灰姑娘只有一个技能就是等着嫁王子。
但你不一样,我想看你实现梦想”,与传统的灰姑娘王子不同,这次灰姑娘专注于事业实现梦想后遇见了王子。
虽然与灰姑娘有所不同,但是仍然难逃窠臼,落入俗套。
依旧呈现的是女主遇见霸道总裁的传统情节,但是王阳的演绎增加了情节的可信性(王阳真的帅)。
三、现实主义与都市悬浮目前为止,最真实的还是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困境,尤其是田蓉毕业后屡次碰壁以及成为房产中介后周围人的不理解,连房产中介的负责人都说“你是我招的第一个大学生”,普通本科生李慕嘉进入顶尖律所后自身的不足与努力,24小时随叫随到、996等也展现了普通人工作的努力与拼搏。
尤其是面对当下社会议题,该条线索更加的真实。
在现实主义的人物设定下,总要有一些都市悬浮的情节在,如职场菜鸟解决重要工作、霸道总裁一见钟情,该剧中有一段需要李慕嘉去获得授权书,且不论律师这一职业工作范围是否需要去拿到授权书,就只说她打亲情牌打动刁总拿到授权书完成工作任务,真的没有展现出她的业务能力。
乍一看还行,细思极恐。
两个女孩子,一个漂亮一个不漂亮,两个都没特别好的学历,一个金手指进律所,一个做卖房中介,两个人的目标都是住进哪哪哪的房子,两人一个霸总爱,一个拆二代爱,一个租一万一个月的房子,注意,年代是08年,搁现在23年也没几个一线城市的女孩子能租得起,你就说悬不悬,浮不浮吧,她妈给她的十万块她还没还吧。
一个凭借自己省吃俭用还有家里帮扶在北京买了三套房。
还在继续加杠杆。
[捂脸][捂脸][捂脸],上帝视角炒房呗,她来18年试试嘞。
这剧想表达什么?
诶,年轻漂亮的姑娘看过来诶,拼命消费吧,钱花光了怎么办,没有关系,会有总裁来娶你的,然后总裁配不上咋办,你嫁够老的就好了。
总有你配得上的。
(这真的不是消费主义+白日做梦吗?
)女孩不漂亮咋整?
得自强,得节约,得抠,得加杠杆,得加到可以进局子那种程度,得带上父母捎上闺蜜一起加杠杆,万一你成功了,局子没进去还暴富了,那么好的,你就配得上拆二代了。
(这真的不是赌博吗?
)对女性恶意太大了。
说好的独立自强,结果还是婚姻托底,说好的多元价值观,本质还是金钱至上。
编剧是房产中介派来的吧。
虽然人性是复杂的,但是整个剧的设定就是别别扭扭。
爽剧的扯淡内核非要包裹虚幻的现实励志女主角人设逻辑过于跳脱很难用普通的电视剧舞台空间呈现出共鸣。
女主想要的太多太矛盾,谈名利不对等的恋爱要有婚姻结果要大佬一往情深要自己爱物质享受又文艺清醒。
各种自私的男性角色倒是还算人间真实,公平点说男人作为掌握社会权利的一方也有不少压力,大家活着都不容易。
掌握权利的压力让许多男人长期迷失自己,独断专行的为自己总会认为是为了女人在牺牲。
任何没有民主讨论通过同意的决定,请不要冠以牺牲奉献之名,对方都没说需要。
年龄差让男女主的亲热戏画面确实看着膈应,女主长相娃娃脸显小。
总而言之,整个剧本就是很要啥都想要,但是啥都搞不好。
像是搞了多重国籍想到处都占坑,但是又没啥突出亮眼的实绩。
田蓉的故事线其实真的还行。
女主的造型上完全看不出人物都成长,很失败。
从大学到毕业10年就一直同款发型,演员演技也普普通通,还不能通过造型实现明显视觉上的变化。
大嫂的配角不错。
整体就是想走《一帘幽梦》的言情狂爱童话定位,也想要《大长今》式的绝对女主成长戏,又想要隔靴搔痒蜻蜓点水地模仿《蜗居》的现实批判。
但是啥也没搞成,整个像是捞女用错力要扮演高知就很尴尬😅像Mr.Miss 在乐夏的大野心低输出猛烈表演一样尴尬😅虽然整体不太成立,但是选角还算贴合本来想打2星。
多一星给至少有个剧本愿意讲讲房地产题材吧?
虽然这个题材的核心在我有生之年可能都是公开文艺作品[不能说的秘密]
最起码导向是正面的,起步低的普通人不要去做够不着的事,会踏实地一步步来,未来就不会出大问题
一个为结婚魔怔一个为买房魔怔,实在无法共情
是不是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你我的影子,胖胖的女孩,你的大红羽绒服都那么似曾相识!
高叶和“狼性”上司的适配度太高了,干练又不容拒绝的样子好帅
典型的高开低走,为了人设,剧情逐渐离谱
剧虽然是好看,但果然还是逃不过烂尾的命运,希望国产剧多改进吧!
还没看到王阳的戏份,不过已经hin好看咯看反馈还好10集差不多弃了
最可恶的地方是披着自由独立的外壳给女性套上新的枷锁,以及用包装过的父权制来迷惑和诱惑女性。请反复背诵: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完美,但事实上我们总是一错再错。我们必须保持苗条,但又不能太瘦。我们不能说自己想减肥,必须说为了健康而不得不减肥。我们需要有钱,但不能张口要钱,否则就太俗气了。我们需要往上爬,但不能使用手段,必须具备领导力,但不能压制别人的想法。我们必须喜欢当妈妈,但不能整天把孩子挂在嘴边。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事业,但同时也需要无微不至地照顾身边的人。如果男人干了荒唐事,就是女人的问题,这太离谱了。但如果你公开谴责他们,他们就会骂你是怨妇。你需要为男人而美丽,但不能过度,以免让男人产生非分之想或让女人感到危机。为了融入女性圈子,你不能过于突出,必须懂得感恩,但也不能忘记这个系统是受操控的…
看到男主表白女主那里,女主想说点啥,他来一句“你先听我说完”,真的ptsd了,还嫌爹不够多?主要是没看演员表看第一集,还以为是高叶和王阳谈恋爱😅
男女主在一起后剧情瞬间落入俗套
格外喜欢慕嘉,田蓉还有吴剑秋 黎明从角色到演员都毫无说服力且做作
这极致的暧昧拉扯啊,爱上慕光cp是我的宿命我了解
在看蒋雯丽和明道、李一桐和王健斌的时候各种辣眼惨不忍睹,但看这部剧的时候却能意外的磕下去!除了全员演技在线,主要每个人物都很灵动,女主三观也在线,目前追到23集,如果最后真的男女主在一起了,只能说还是过于梦幻,但艺术创作嘛,总是梦幻的~
坏起来了,来看热闹但好像有点上头了,有点想看李慕嘉和丁之谭的xql日常(bushi
开篇即把普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职场困境以及女性在恋爱中的各种烦恼讲述得真实细致、很接地气,两位女主角在职场中努力的剧情丰富、不悬浮;当然问题也不少,音画不同步几乎贯穿全剧,即使前期职场戏份相当优秀,也因为男女主之间相差二十岁的爱情实在难以继续,十六集弃
好久没有一倍速追过剧了,演技是好东西,李兰迪王菊王皓王阳包括各个配角演技都配享太庙。女主人设是我最喜欢的清醒聪明,兰迪真的和谁都能嗑诶。编剧也写得很有趣,除了职场一些地方都很妙!
王阳和高叶的职场推拉看着很带感,看戏骨飙戏就是爽,每个眼神都有不一样的情绪和信息传达,两个人八百个心眼子
首先资本市场没有这么好的老板,其次男主对女主的动心来的非常突然好吧也许这就是一见钟情,最后但凡男主换个人来演,一个40岁的甲方老板对一个20岁刚大学毕业的女生表白,换个人我都会觉得不寒而栗!还有,女主在楼道唱歌是什么鬼?
好难看啊,谁想和老男人谈恋爱啊。。。真会pua
哪个北漂不是为了梦想留下的呢,李慕嘉说自己想成为一名厉害律师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