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过年的时候也不怎么会去看这种香港喜剧片,感觉去电影院的话简直是浪费钱。
不过最近失恋,去电影院看看这个电影倒也觉得还好。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原因,笑点并不多,整部电影也没笑多少次。
但是至少还是挺开心的吧。
过年的时候看看这个电影我觉得倒也不错。
吴君如的上海腔听着奇奇怪怪的不太好受。
曾志伟还是那个样子,虽然很老了,但是语速啊 精神气什么的都还不错。
郑中基嘛不多说了 还是这样。
薛凯琪我觉得看着很舒服,虽然喜剧好像演的很作,但是她和郑中基唱歌那一段还是很温情很感人。
我的杨千嬅女神现在真的很老了,感觉也没有以前的风采了 满世界只剩下浮肿。
但是她还是那么搞怪,还是那么可爱。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单说喜剧当然不够经典,不够好笑。
笑点都乱七八糟的,最大的笔墨在于黑了我的王家卫,还有他辛辛苦苦拍了那么多年的一代宗师。
不知道章子怡和梁朝伟看了这部电影没有。
还有甄子丹不知道他做何感想。
我其实挺喜欢在一部电影里看到另一部电影里的场景,感觉就像穿越,所以他们黑的倒也挺漂亮。
宫小姐带毛毛的旗袍,宫小姐一个人生活好多年,宫小姐打斗时穿过的火车。
总而言之,都让我想起了在一代宗师里那个高冷的宫小姐。
不管怎么说还是想谢谢这部电影,给我亲爱的宫二小姐找了个不错的归宿。
是黑也是致敬吧。
但是单作为一部消遣的电影来看,还是挺不错的吧,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找找笑点,不那么苛求的话倒也是挺开心的。
大过年的希望大家都开心吧。
全片下来,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黄段子➕老梗➕致敬。
黄段子就不说了,那个手指上舔奶油的实在是不敢恭维。
老梗有很多处,大鹏的娘娘腔貌似是在模仿家有喜事里的哥哥、“不是当医生就是当律师”和“踩脚趾”是《功夫》里的,其他的有些忘了,总之挺多的。
还有就是对《一代宗师》的致敬加恶搞。
这一点处理得还不错,看过《一代宗师》的还是能乐一下的,很多场景都模仿了原版。
作为一部合家欢电影,差不多能及格吧,剧情也比较流畅,逻辑没什么漏洞,曾志伟和孙女说话的时候能看出演技。
黄百鸣和吴君如的CP被拆了,突然很怀念第一版的《家有喜事》,那个时候还有英俊的哥哥,搞笑的星星,现在只剩下他们还在荧幕上频繁出现了。
P.S.吴君如保养得很不错哦!
《六福喜事》成黑马 华语电影排第一 作为档期内唯一一部星光璀璨,热闹开心的爆笑贺岁喜剧,《六福喜事》不仅在强片如云的贺岁档收获了不俗口碑,更是在竞争中取得了不错成绩。
据悉,在1月11日上映当天《六福喜事》便收获800余万票房、次日又斩获700多万,仅首周末票房就超1500万,按此上涨势头影片上映三天可收获两千万的票房。
2014年贺岁喜剧《六福喜事》自上映以来,便遇到了《安德的游戏》、《神偷奶爸2》两部好莱坞大制作的夹击,更何况还有保持良好上涨势头的内地贺岁影片《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的突击,这部由乐视影业、天马电影联手打造的贺岁喜剧《六福喜事》仅上映三天能便表现不俗,无论是排片量还是上座率目前都稳居华语电影第一,尤其在华南地区,备受观众喜爱,大有突出重围的“黑马”之势。
“《六福喜事》真是一部笑到怀‘运'的影片,家里有待产妈咪的赶紧去看。
” 作为一部汇集了黄百鸣、曾志伟、吴君如、郑中基、薛凯琪、吴千语、熊黛林、林峯、于波、大鹏等中港两地众多喜剧大咖的贺岁定制喜剧,《六福喜事》凭借群星百变的搞笑形象,鬼马恶搞的经典桥段,“生育、亲子”的热门话题,自正式上映起就引来了观众的热议,这样的五星级的观影效应势必是《六福喜事》票房继续上扬的根本保证。
2014.1.13
比起大陆层出不穷的圈钱“喜剧片”,我更喜欢在闲暇时刻慢慢欣赏一部这种纯港式喜剧片。
曾几何时,看见黄百鸣的“喜事”系列,就知道今年的贺岁档来了,也知道不免被很多人吐槽的时候也来了。
但我至少觉得,黄百鸣监制的这一系列港式无厘头贺岁喜剧已经完全奠定了自己的风格,提起它,脑海中能有个大致的轮廓印象,这就是品牌。
“喜事”系列的电影,最突出的几个特色无外乎是很多大牌明星汇聚、有许多经典电影桥段的拼接、无厘头搞笑与戏仿等,如果你对这些都不感兴趣,那么也没必要走进电影院去了解此类型的港式喜剧文化了。
其实很多人吐槽这样的贺岁影片,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大家在电影院观看的是普通话配音版本,get不到港式喜剧语言的魅力,加上大陆观众很多本身不懂粤语幽默的梗,所以最终呈现出一种“鸡同鸭讲”的错位。
不得不承认,香港喜剧的精髓是语言大于表演大于本身,语言不通,很多电影想要传达的幽默也就自然接收不到了。
于我个人而言,看这样一部影片,笑一笑比什么都好,能让你开心,别的无需计较太多。
虽然这部片子我留到了现在才看,完全错过了过年时候看它时候的喜庆心情,但是现在看起来依然还是那么令人欢喜。
片中群星云集,之前从来没有觉得薛凯琪那么性感,看了她在里面的表演简直太性感了,完全没有料到。
片子主要情节是生孩子,这也是一个当今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产子。
中国进入新时代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妇女产子的复杂和娇贵也日益提高。
曾经的小孩不都是在泥里摸爬滚打长大的,现在也很健康,也就是我们的父辈。
再看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的面容惨败,眼镜架鼻梁,神情呆滞,个个都像进了养老院了一样。
教育害死人,时代更会。
里面都是豪车,美女,豪宅。
里面的闹剧就是有钱人的游戏,玩乐而已,其实大家也就是看着玩乐。
但是真正的重点在于,人家是玩乐的挣钱,大家的花钱去玩乐。
其实每个人心中的定义不同,要是真的玩乐到了还尚可,假如觉得没有呢?
大鹏在这一群人当中是个好突兀的存在啊!
标准的普通话也让人想打他。。。
林峰真是好帅了啊!
黄百鸣 / 曾志伟 / 吴君如这三个人是绑在一起了吗?
不过也是老牌笑星不至于反感但是熊黛林我真是求求你了能不能别哪都有你没有演技还要硬上前凑那张脸真欠扁啊!!!
薛凯琪的演技真是哈哈!
或者是导演故意要这样浮夸的?
郑中基永远都是一个模样中规中矩的贺岁片吧图个乐
一年一度的七夕鹊桥会,深圳就是我们的鹊桥。
虽然很不爱上电影院,很不爱看电影时有旁人,但是总觉得应该做点情侣喜欢做的事情——上电影院看电影。
挑来挑去,周六的影院怎么几乎都是动画片,小孩子也比情侣多那么多,剩下的基本就是几部国外的科幻大片,只有这部“上电影院看非常浪费”的贺岁片,觉得排除法后只剩下它了,反正,总得趁机会看一场,那就它了!
坂田广场这家电影院环境还不错,和市区比不差多少,就是放映厅里沙发椅靠头的地方已经磨掉了皮。
今天人出奇的少,估计也就只有10几个人,这个数量看电影,没什么氛围,喜剧片很多时候都是别人笑了才觉得好笑的,跟一股风挠过似的,否则真的没什么好笑。
说回电影,还是那群熟悉的人,每年都是他们,不过倒也变成一种“习俗”。
这一部片子尺度还挺大,我是指语言方面,估计小孩子进去都听不懂吧,这贺岁片,还比不上一部《神偷奶爸》来得老少咸宜、全民娱乐呢。
不过贺岁片也确实是过年一道少不了的菜,不管它将来能不能成为经典。
看完后,果然是觉得“到电影院看贺岁片就是一种浪费”,不过也算为我们的恋爱之路又写下一笔,太珍贵。
纪念我们继《最爱》后一起看的第二部电影,也是我人生中第四次走进电影院。
粗制滥造。
最后随便抱6个Baby出来,就叫六福喜事。
假怀孕被拆穿之后马上转入结尾场景,就是生了三个娃。
然后是所有港式贺岁片必上场景:所有人一起给大家拜个年,看多了真的好麻木好厌。
至于这么粗制滥造吗?
至少也介绍下男女主怎样重燃激情怎样的生娃吧?
笑点就只有几个黄段子,但真的笑不出来,好没新意。
黄百鸣的“喜事”系列又来了——这回的《六福喜事》依旧沿袭了黄百鸣监制的一系列港式无厘头贺岁喜剧的熟稔模式,如明星汇聚、桥段拼接、噱头与戏仿等等。
“喜事”如一场银幕春晚,尽管越来越有炒冷饭的嫌疑,却几乎成了年年必被端上桌的一道贺岁菜肴。
黄百鸣是一位成熟的类型片运作者,在喜剧片、功夫片的体系化建设上功不可没;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电影人,监制、编剧、导演、表演样样拿得出手,经营公司、发掘新人更是业界传奇。
在80年代的“开心鬼”系列之后,90年代黄百鸣开始创立“喜事”系列,成为中国最早的贺岁片领军者之一。
进入新千年以后,黄百鸣紧随北上潮流,将“喜事”系列推向内陆市场。
《家有喜事2009》、《花田囍事2010》、《最强囍事》接连登场,群星贺岁屡试不爽,三年之内票房便增长到三倍(《最强囍事》成功破亿)。
“喜事”系列无疑是最切合年夜气氛的命题影像,它的落脚点永远是家庭团圆、幸福美满,而外在包装可以千变万化。
比如《花田囍事2010》尝试了古装(但故事依然是现代语境下的),《最强囍事》讲艳遇,2012年的《八星抱喜》讲成家,最新这部《六福喜事》就讲到了生子。
它们的核心情节都是好莱坞浪漫喜剧的变奏,欢喜冤家终成眷属;人物性格俏皮蛮横,崇尚奢靡物质生活。
如此有点“空中楼阁”的电影,恰恰适合劳顿了的一整年的工薪族观看,满足过年放松身心的需求。
影片结尾一众明星直接“出戏”,面向镜头作揖拜年,则更加说明了贺岁电影的实用功能。
“接地气”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但拿来形容“喜事”丝毫不为过,这也是该系列能在大浪淘沙的残酷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原因。
以《六福喜事》为例,片中出现了“土豪金”、“李雷和韩梅梅”、“打飞机游戏”等诸多热点词,就连刘德华要生二胎一事也被拿来调侃。
尽管这些笑料不算高明,但在电影院里的确有挠人腋下的功效。
此外,恶搞经典桥段也成了一道常见的港片贺岁工序,这次吴君如饰演的“宫三”与曾志伟饰演的“杨阿伟”便搬演了一把《一代宗师》,甚至背景处也安排了一辆火车驶过,令人会心一笑。
现在“喜事”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贺岁喜剧品牌,有相对固定的明星阵容、可控的拍摄成本和庞大的观众基础(尤其在南方)。
《六福喜事》从片名起就有广告植入,收益应该也很可观。
所以仅从系列和类型两个角度来讲,这都是年近古稀的黄百鸣一生中的卓越功绩。
【中国电影报】
电影显然用了一个很惯常的故事套路,就是老辈人渴望儿孙满堂的夙愿。
在满足这个愿望过程从而引发众多笑料,当然影片唯一的亮点就是戏谑•一代宗师,剧中角色杨阿伟是咏春武馆馆长,而另一个角色星级月嫂宫三,这两个角色明显就是借用梁朝伟演绎的叶问和章子怡演绎的宫二角色进行另类搞笑增添影片噱头。
其实黄百鸣此招在内地喜剧片中没少被狗血过,如此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借用给人的感觉就是黔驴技穷的窘境。
如果不是曾志伟和吴君如的超常发挥,该剧很有可能会被口诛笔伐。
简单开心有爱。
笑点烂左D
HK贺岁片每年必看!
各种耍宝
哪有那么差,专门逗人开心の,看得也挺开心の!
只看薛凯琪 其余的都没兴趣
能搞笑的只剩下吴君如了~
粤语。 台词真抵死!
2014-04-02看过,代入感
其实很好笑啊不过有点烦 杨千嬅出来那一嘢眼前一亮好开心 好久没有见到她了好开心啊 依然是那么给人正能量 Fiona也太靓啦!!!好精灵以前她取代了杨千嬅演新扎师妹好讨厌佢最近两年每次睇佢噶戏都觉得天啊好靓又好古灵精怪永远是大亮点 发型百变好想学T^T
贺岁电影一贯的混乱搞笑没底线~不过目的就是博大家一笑嘛~倒是觉得郑中基演技虽然浮夸,但是还是蛮厉害的一个人诶~
看过的蛮不错的喜剧片
很废、很搞笑!我是有笑,但是就觉得普通了点,来来去去还是那几套,缺乏新鲜感。
好看好看
我一直觉得黄百鸣的贺岁片很热闹,很多熟人,很有过年的感觉的
F小姐。
老式港式贺岁片,拼凑笑料,明星友情客串,大烂片,吴君如越老越精神,保养得真不错!
每年看hk贺岁片已成习惯。
弃
生娃娃,吃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