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公使》又是一部奈飞出品的猛片,既然是猛片就有它猛的地方。
奈飞在东亚的主要的市场地就是韩国再加上日本。
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奈飞的制作重点也不一样。
在人比较“狠”的韩国,奈飞的重点偏向于“血”字;而在相对开放的日本,奈飞则频频在“色”字上做文章。
作为在韩国制作的《地狱公使》自然在血腥程度上也是不遑多让。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近未来,题材属于属于惊悚片。
利用牛头马面的第二代地狱公使和邪教,挖了一个大坑,而且底料十足。
目前只放出了第一季,只有六集,每三集一个阶段。
三集的时间正好接近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所以每个阶段的故事都比较紧凑。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角色们,他们的命运都会有一个干净利落的交代。
这样的剧情的发展可以用一个“狠”字来形容,所以观感还是挺爽的。
只是原来不怎么看韩剧,所以不了解里面的演员。
但是也没有为他们的演技担心过,因为他们的外形和化妆就自带实力派的风格。
作为幻想题材的剧集,《地狱公使》里面的特效其实不多,也称不上精致,但是效果配合着剧情就刚刚好。
个人认为电视剧的特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OK了,本身就没有电影那么多的预算,何必满屏都是电脑CG。
最后除了色彩斑斓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韩国灾难片有个传统套路。
先来一个引人瞩目的灾难作为整个影片的背景,然后主要表现各种的人性在灾难中的选择,以这些选择引发的极端行为制造冲突:善良与邪恶、乐观与悲观、积极与麻木……。
这样的套路的确更适合电视剧,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探讨人性。
说句题外话,这样的套路尤其适合大逃杀类的影片。
可以把各种类型的人物轻松的集中在一起,然后让冲突在一个个生死之间爆发,最后引爆剧情的高潮。
但是这样的套路下,如果情节的发展不够出彩,缺少合理的反转,很容易让人猜到剧情的发展,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地狱公使》无疑也使用了相同的套路。
就第一季的表现来看还算可以,也还是有一些脸谱化的人物,预示了情节的走向。
从第一季的结局来看,主创又把坑刨深了许多,准备在新的一季让故事迎来巨大的反转。
因为前面的情节编排,我想编剧应该不是福音传播者,所以现在比较担心这个坑能不能填的上。
这时候想起乔治.马丁老爷子当年对《迷失》的寄语。
大意是他希望《迷失》在最后填坑的时候,不是所有人早就死了。
我就当个跟屁虫,希望《地狱公使》最后填坑的不是虚拟世界的一次关于人性模拟实验。
前三集看完,觉得可以给四星,确实精彩刺激,很有想象力,有深度。
如果把某些不合理的部分改进一下,甚至可以五星,比如恐怖直播,箭镞的那个主播,公开宣扬邪教思想,公开展示伤人视频,还可以一直进行直播,在哪个国家都不可能,警察会第一时间给封掉。
再就是政府的影响力太小了,地狱使者这么严重的事件,丝毫看不到政府的力量,也看不到政府和宗教的对抗,仅仅四年,真理教成了韩国的主宰,没有半点阻碍,太轻松了。
环顾一下世界历史,宗教和政府的权力斗争,或者就看看基督教的发展史,就知道剧中的这部分很扯了。
前面还算精彩,后三集就开始崩坏了,特别是结尾,父母都被烧成渣了,夹心婴儿一点事也没。。
我晓得编剧的用意,无非是赞扬爱,无非是证明所谓的宣告审判,只是个错误,但能不能稍微地动下脑子,用更现实一点的法子救下婴儿,前后都烧透了,孩子还能活?
咋滴,孩子是外星生物,不怕烧的?
还有,就最后这么一个孩子宣告演示的视频,还没有传播开,真理教的祭司就被警察铐走了,我晕,真理教控制韩国那几年,一点权威都没有形成?
这是控制了个寂寞啊。
仅仅一刹那,人们就都纷纷醒悟了?
然后就把祭司铐走了,警察一脸正义,声音平静。。。
没有半点波澜,你好歹整个信仰崩塌,纠结着的模样啊。
宗教,特别是邪教,有那么容易推翻吗?
于我而言,有太多逻辑上的不合理之处了,可惜了,可以成为一部好作品的。
最后的最后,很烦那些成天神神叨叨的一群人,但凡有点事,但凡剧里面有些政治隐喻、社会纠纷,就开始反思我国了,文革是他们的最爱之一。
大哥大姐们啊,不要一副世界黑暗,我一个人举着火把照亮光明的模样了。
天没那么黑,不需要你的光。
(PS:建议大家不要打开本剧的小组讨论,很多“反思”党。。
)
实话说看完真觉得这个剧荒诞至极,完全get不到这样的设定到底是为了嘛,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刚好最新买了岳麓书社新出版的聊斋,看到蒲松龄先生写聊斋的自志,里面蒲先生对自己身世遭遇,自己写聊斋中的各种离奇故事,对世界因果的反思让我对此剧有了新的思考,原文是“每搔头自念,勿亦面壁人果是吾前身耶?
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长达一生对仕途的追寻而无果,让找不到原因的蒲先生对自己的身世因果报应起了怀疑的心思,这很好理解当我们对现实的不幸在从此生找不到原因的,就会退而求其次的以为是前世有因今生有果,而最让我和本剧联系在一起的是“藩溷之花”。
虽然蒲先生是想让世人相信因果,但只看“藩溷之花”的出处,因果到底存不存在其实很难定论。
《梁书·范缜传》:“缜在齐世尝侍竟陵王子良。
子良精信释佛,而缜盛称无佛。
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
何得有贫贱?
’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同一棵树的千万朵花,风一吹有的落在了富贵人家的座垫上,也有飘到人家厕所里的,同样的因却有不同的果,喜马拉雅上的一片云,落下的雨山这边的就进入了印度洋, 山那边的就进入了太平洋,同源不同命,如何就说这是因果导致呢?
近期又听同事说孩子一个挺好的同学,得了白血病几周时间人就没了,一直感叹那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让我脑海中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些年离开的那些熟人,他们又有什么大罪呢,但不是被车祸就是被病魔带走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生命的逝去和剧中那些被判死刑的人何其相似。
此剧的很多人都是没有大罪,就像是飘落在厕所旁的那些花瓣,被告知生命即将终止,不仅终止还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还会被教会强行贴上是罪无可恕的人渣,连带着家人也抬不起头,被牢牢定死在受害者有罪论的十字架上,无法翻身。
就是用三头大黑扮演地狱公使的角色,人类无法解释超自然的现象,实现这样荒诞设定的探讨研究,一群角色不同,目的不同的人纷纷踏上舞台,开始属于自己的表演。
这样对人生无偿的探讨,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课题,但不得不说剧拍的是真的很拉,尤其是这三头黑鬼,一生黑,洗不白。
如果韩国没有黑白无常这样公认的人物传承,也请不要用三头黑鬼执行这样的任务,而且是三头毫无感情毫无判断力,一味的出场就是用凶残的手段折磨无辜的人,而且前期我是真的没看出来律师是主角,我以为是警察,再不济是邪教的首领,诶!
谁知道演了一半一个消失一个挂了,律师是九死一生,只能躲在背后处理这些事情,最终也没有在我期待中破解那三个黑鬼是怎么回事,怎样拯救这三个黑鬼手下的无辜人,让我看剧的时候把目标就搞错了,看不到我想看的,我所期待的没有得到解决,这样就让结局中父母的爱拯救了无辜的婴儿,也像儿戏一样不能得到我的认可,有些我明明痛的是脑袋,结果在屁股上抓了一把,完全不知道导演在讲什么样的故事一样,太难受了。
棒子这几年真的是被宗教入侵的太深,居然能把欧美对中世纪宗教的恐惧记忆复刻到如此,话又说回来,没有现实中的邪教群魔乱舞,也很难激发这种创作,这也算是韩国去掉儒教一统路线,走欧美的宗教路线的一种补课。
想想欧美宗教改革都是十六世纪的玩意了,欧美都思考烂了都。
也就搁这个忘了儒家怎么立心,又没欧美宗俗共识的地方,这种题材才算个现实需要了。
导演展示其价值观的方式如同黄执中的演讲,通过构建其对立面世界,然后一步一步告诉你这样的世界有多么多么糟糕的点,来逐步瓦解这一理论的合理性。
这个剧覆盖了很多社会中尖锐的问题追求正义(每个人所理解的正义并不一样)是否可以不择手段?
坚持程序正义避免主观定罪的必要性是否应通过严法惩戒罪犯来让受害者及其家属获得满足?
追求无罪社会应通过酷刑让人恐惧还是加强自律?
宗教是如何构建威望以及教义解释者的出发点是什么?
等等他是少见的与这些年部分韩国影视作品(如:看见恶魔、恶人传)对法律不满追求私刑的对立作品。
我看了一些差评,有的理由是,有必要让三个怪物来虐杀吗?
直接弄死不好吗?
这个过程是真的有必要的。
因为实际上社会中就是有人在追求虐杀,比如古代的凌迟、腰斩、五马分尸,以及66年-76年发生的事情。
箭镞人的设定既符合这两年的GD份子,打着大义之名,干着欺凌的事。
也符合西安9.15反日寻衅滋事案主犯们的行为。
孩子直播检举父母、罪人家属被社会歧视与66-76年的事如出一辙。
任何企图以暴力、酷刑的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这是一个社会实验流的作品,原以为这种讨论程序正义的问题很像《死亡笔记》,讨论程序正义的议题也很难过蝙蝠侠。
但是都看完了,才发现这是一个社会实验为主题的作品。
并非完全讨论程序正义议题。
尤其是后三集,就是在实践一个实验,假如这样的社会形态生成,是什么样子,会怎么样,会怎么发展。
基于这种讨论和思考,我才发现,那三个怪物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杀人还要揍一顿等等逻辑疑问,在社会实验这个框架之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种超自然现象只不过是借壳下蛋。
核心还是集中在社会道德正义和程序正义这个议题的讨论。
若信与疑、善与恶的选择,源自对罪与罚的恐惧,那么,我宁愿带着反叛者的蔑视,任凭血与火焚尽我身,也要让那不屈的意志,在地狱里嘲笑那恐吓的强权!
因为光明,从不会屈从于外力的压迫,它只会被无限的时空引诱,随自由的心意去填满、照亮、充斥这个暗淡的世界,从不留恋,迷茫,从不停息直到回归黑洞——那万物开始的地方
目前豆瓣3万多人评分,平均计算下来,显示6.9,完美折射本剧最成功也最为讽刺的一点:不少低分评论,给出的粗暴评价是看不懂,故事不行,不知到底要讲啥...这几乎就是剧里所展现的那些组织和人的现实写照,一定要解读出“神”的旨意,如若找不到意义,就无法自处,陷入绝望和疯狂。
习惯了“有序”太久,面对无序,古往今来,人类往往就会内部走向极端,夹在中间的人最理性也最容易遭到迫害。
如果神按照人类来思考,那“神性”和“人性”,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最后一集要素确实过多,略显混乱和强行,甚至有种灭霸打响指的味道,即便化成灰,还能复活...估计是导演为第二季刻意埋的伏笔。
与其纠结本就虚构的故事细节,把精力用在猜测编剧到底想干嘛,不如好好去感受整部剧的大内核:人类这一种族人性上的种种荒诞之处,以及个人与集体的选择与行为。
本剧更像一部社会心理学著作的影视版,亦或一次大型的行为艺术,通过这部剧,来看看所有看过的观众的不同反应。
不由得想到太多人类历史中曾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和事件中那一群又一群“疯狂”的人和集体。
仅仅当成特效或悬疑片去看,无疑是浪费的...补充:刘亚仁演技还是赞,前后三集对比很明显,也算是部分观众的槽点,前后三集割裂感较重,没有他以后,迅速失焦,头重脚轻。
整体剧情很符合韩国国情,本身韩国就是邪教横生的地方。
这部剧想要讽刺映射的东西很多。
荒诞恐怖让人恐惧的新世界,不是神的游戏造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
宗教的精神控制,网络的洗脑,利用宗教造神满足私欲的人类才是真正的魔鬼。
在未知的恐惧面前,人们的行为和选择变得扭曲。
人们将暴行和残忍合理化,打着正义的名义去展开暴力,犯罪。
新真理教的崛起过程中,很多人为了寻求所谓的“安全感”和“正义”,盲目地追随并信奉这个极端的宗教组织,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道德判断,展现出了人性中懦弱、盲从的一面。
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有的人发现自己的想法不是大众的方向时,会害怕说出自己的想法,想法不同的发声也就愈来愈小,占据大众的舆论声音就会愈来愈大了。
现在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说上一两句,很多人听风就是雨,逐渐失去了自己的分辨能力,对“真相”毫无考证,甚至不加思考,闭着眼睛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甚至去传播从别人口中听来的胡言,并给其冠名真相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并要坚守ta。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能明辨是非,理性客观,不随波逐流,不要被泛泛的信息迷惑。
剧里呈现了一个概念,叫“无缘由的恶”。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也是对现存的各种宗教所宣导的因果论狠狠的嘲讽。
主角刘亚仁被所谓的“神”警告了他的死亡后,将自己的剩余人生全部用在了撒谎欺骗大众“作恶者将会被神以极端手段惩罚后非正常惨烈死亡”,而实际上,所有死亡者都是随机被选中,这里面甚至有刚刚出生的婴儿。
但刘和他的信众追随者,为了巩固这一虚假的“因果论”,隐藏了真实的死因和无法用因果报应解释的死者,且不断制造更多死亡与仇恨。
这个故事虽然非现实,但几乎呈现的每个角色都很写实。
有为了安慰自己而欺骗全世界的传教士,有借助宗教言论控制他人思想的暴力犯,有为了从中获利假装自己是正义之士的大众,有善良的忠实信徒,也有少数的反对者。
且传教士通过媒体控制话语权的现象也十分写实。
很难不相信编剧不是想借这个剧来讽刺当今的混乱现象但最震撼我的还是那个“无缘由的恶”。
承认无缘由的恶,意味着必须承认人类的无能和渺小,放弃那种因为自我而一切皆有可能的自大想法。
人一定有所不能的。
“有时灾难也会降临在好人身上”
被各路宣传勾引看的,上来就被这地狱使者(大黑猩猩)的设定把我整笑了,这效果这笨拙的动作是十年前乃至更早的水准么?加一番韩国特色的歇斯底里表演和故作深刻的剧情更加减分,那些卖力在各种媒体宣传的不是拿钱了就是没见过啥世面吧?
韩国奈飞剧果然已经打通任督二脉,连这种寓言式人性探讨剧,都可以批量生产了。虽然剧情禁不起推敲,邪教也些许脸谱化,但故事清晰引人入胜。以及,大家的日常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到处都是利用大势或者超自然现象给人洗脑,来实现自己权、利私欲的人,比如职场。最后一集,走势实在有些狗血,不得不连连发出:啊?嗯?啊,这!的感叹。
中规中矩
在六集结束还挺聪明的,短成这样都已经开始重复了。。。没有最后这个镜头的话可能会打2星。最后这个镜头让我产生了好奇心。不过对第二季不是很乐观。这一季视角都挑对了,但人物都太扁平,都没立起来,而且用一整季来讲一个没有任何发展的设定太浪费叙事时间了。
bug有点多,逻辑上也不通畅,仿佛是架空的无政府主义乌托邦
前三集看怪物,后三集看人类
习惯了无脑碎片化的娱乐节目,好久没有认认真真看一部正剧了。看到无助的人性向宗教求助时的急迫和盲目,也看到对人定胜天坚持时的强大和笃定,黑暗的好真实!(急须去阳光下晒一晒
政治惊悚+当代寓言故事。看得我有点压抑恐惧,生理性不适。其实我们离剧中那个人间地狱不过几步之遥,抑或过去也曾经历过。导演野心挺大的,前四集都很棒,最后两集有点拉胯,尤其结尾,瞬间跳戏到哈利波特……(-。-; 不过彩蛋又埋个坑,倒要看看第二季怎么继续…
没头没尾的,只能说是烂剧噱头多,学到美剧那套挖坑不填精髓了
釜山行导演在用作品证明:我不行,我不行,釜山行火了纯属偶然。。。
这部评分怎么这么低,明明就很好啊!超现实的故事框架包含宗教和政治隐喻,引发观者的思考。讨论宗教本身就很有争议,但这剧尺度把握得刚刚好,不会让有宗教信仰的人感到冒犯。
你相信的神,不一定是神。你相信的正义,不一定是正义。你觉得对的,不一定是对的。都是人们希望相信的,人也一直相信希望。只要开始相信,判断能力就开始降低,判断能力降低就容易出错。活得太累,总想找个依靠,世界太乱,总是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势力来调节和平,但从古至今世界上就没有那样的势力。公平公正,现在的法律,都是人们为了调节这个世界想出来的法则。不断的更新公平公正的法律,不断的更新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流方法,怎么说话才能不伤害到别人的心情,怎么尊重彼此,这些都是人类要不断更新不断去努力的。相信神的存在只是把责任推卸给神,我太累了,我太辛苦了,我做不到,神求求你帮帮忙吧。不断更新自身的素质和修为,不断更新公平公正的法律,才是维护人类世界的正确方法,但这些事情都是人类自己要去做的。
也就刺激那么三分钟/期待这么久,结果这么拉/前三集后三集根本不像一个编剧团队写的,各讲各的故事/一个演职员表过后,前三集的人物基本集体下线了,后面不带提的/真好,邪教终于统治韩国了,也不枉朴槿惠之前那么久的努力/第一季就这么难看,最后还留个第二季的伏笔,我劝团队快收手吧,不然等着被神审判!
有点可笑
集体恐慌之下,对不可抗力无妄之灾的诠释与定性,即权力本身;无条件的爱,来自绝对信任的被需要被渴求;但不容质疑的“秩序”“正义”“真理”,却最容易释放人性最大恶意……史提芬金用《迷雾》里一堆大怪兽来讲明白的事情,本剧用了三只丑丑的屎捞人来替代;又或者更像《死亡笔记》,荒诞设定下,严肃二次元向的社会寓言,导演延尚昊像是变相回归了动画老本行,可喜可贺;结尾这个大坑有点厉害,期待第二季
大猩猩从何而来并不重要,这不是悬疑灾难片,而是荒诞的寓言。前后剧情的割裂感源自于剧集涵盖了漫画两季的故事,1-3是对世界的建立与铺呈,真正的内核在4-6,刘亚仁的缺席也不影响故事的走向。父母牺牲自我守护新生命这样的老梗,作为老母亲的我却完全破防。只是最后又搞复活,所以下一季是要解释大猩猩了吗?自己挖的坑请一定填完啊!
以为是奇幻剧,结果引发了关于信仰的思考,再一次感叹当代国产剧的思维层次。
第三集的转折出来之后发现是cult simulator还挺期待的,可惜整体的节奏和呈现还是差点意思,比如直播的片段真的不用整那么多篇幅啊。
【3.0】我注意到的是剧中两次完全可以扭转局面的个人选择:警察在将真相公之于众和包庇犯罪女儿之间做选择,夫妇俩在利用新生儿直播揭露新真理教谎言和让孩子体面隐秘死去之间做选择。不需要牺牲的观众当然期待他们做出的是深明大义的选择,然而所谓深明大义要么没有实现,要么没有态度坚决地实现。所以这部剧至少认同了人性的弱点。
这导演似乎一拿到高预算就完全不懂得该怎么讲故事了,全剧开篇第一场戏其实相当失败,直接让悬念感大打折扣。对社会反应的描绘也很粗糙,缺乏足够的细节让人相信这一切。角色大多数时候都没采取什么有效行动推进情节,更像是智商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