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元1874对恐怖片这个片种我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是喜欢这种现实生活里不常见的血腥快感,另一方面则恨各类恐怖片的大同小异。
以血腥类的恐怖片举例,基本剧情都是一堆人困在一个地方,然后被怪物袭击,然后有人死,有人逃出去,卖点就是那些死相各异的可悲配角们。
这种套路看得多了,偶尔也会觉得烦闷,所以到后来,很多恐怖片我都是快进看的,更别提那种一惊一乍的,慢动作和长镜头多得要死,女主角的背后总是有邪灵,总是主角以为自己脱险了转头就发现怪物……谁来拯救恐怖片呢?
《兽餐》是当年马特·达蒙和本·阿弗莱克搞的“绿光计划”的获奖剧本,说来这个绿光计划也有点意思,一个真人秀节目,目的旨在选出优秀的电影剧本来将之拍摄,这个构思不错,可惜由于收视率惨淡,商业卖点低,最后被砍掉了,而这部《兽餐》在拍摄完毕之后也没找到发行商愿意大面积发行,最后只能匆匆上映几天就下线,变成DVD流水线的产品,一拍就拍了三部,投资一部比一部低,而制作也只能往粗糙的CULT上靠。
作为首部曲,《兽餐》还是有着它足够多的特点。
例如每个角色的定格特写和解说字幕,就充斥着主创人员别具一格的恶趣味,这字幕上有名字,有能力,有职业,还有“寿命”,只是作为观众的你千万别被这字幕给骗了,例如上面写“他会拥有一个美丽幸福的生活”,20分钟后这个角色就挂掉了;写“凌晨凄惨的死掉”的,结果却活到了最后。
本片出场角色众多,以致于影片前10分钟全是在交代这十多个角色,当交代完毕之后,随着貌似男主角的英雄端着散弹枪走进酒吧里,故事就马上开始杀戮情节了。
当然主创的恶趣味并没有停止,这位英雄很快挂点,长达一个钟头的酒吧攻防战开始了。
虐杀过程很有趣,也很好玩,碍于投资所限,怪物并没有几个全景,不过这样也使得片子更抓人,看不清的永远比看得清要让人恐惧。
影片里有不少让人恶心反胃的镜头,例如那个胖子满身的蛆,还有怪物的绿色汁液,以及身体皮肤逐步腐烂的过程,这些都是一部优秀或者不优秀的血浆片必不可少的段落。
《兽餐》的故事中规中矩,无甚惊喜,不过鉴于主创的恶趣味一直坚挺出现在影片里,所以会让好这口的观众有看得过瘾的感觉。
说起来,《兽餐》比起《僵尸脱衣舞娘》这些同类讲述发生在酒吧的血浆片都要好,颇有点《杀出个黎明》后半段的范儿。
热爱这类电影的观众,值得一看。
对口味重的人来说,Feast就是一部披着horror外衣的喜剧。
对传统的欧美恐怖片来一次恶搞,或者说得装逼一点,一次颠覆。
用恐怖片的标准来看它是不正确的,影片情节的冷冷的黑色幽默,才是本片的亮点:片头的角色介绍,调侃的语气,特别是角色命运这一条,很有意思;男英雄一号短暂的出场;女英雄一号可悲的死亡;被血浆搞到崩溃的小甜甜最后却因为自私和贪生怕死而成功逃离;按片头角色命运预测本应短命的胖子却令人厌烦地唠唠叨叨地活了那么长时间;男英雄二号因误杀人而蜕变成英雄;恐怖片中生存率相对较高的小孩被残忍吞食;片尾汽车发动中的突然熄火(想想其它影片此时是不是该奏起令人感到安全的曲调甚至胜利的进行曲)……等等等等。
或许本片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不可否认它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当然,对血浆四射、黏液乱喷、蛆虫横行极度反感的人请不要碰它!
晚上一个人看,本来是想找兽餐2的,居然下载来是1,因为第一部在很久前看过,但没留下太深的印象,现在再看,真心发觉很好看,我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觉得不好?
有必要每部电影都要给你什么小故事大道理还是什么领悟觉悟么?第二次看这部电影,我从头笑到尾,这就是好看的原因,真的很娱乐放松,或许是我笑点低,如果看了没笑那说明你和导演tone不合咯。
是一部速度感很强的恐怖片,怪物的攻击接踵而来,由不得丝毫的喘息。
影片衔接还是很到位的,没有繁冗拖沓,毕竟这种小成本的B级片宗旨就是血浆和死人,给观众直观的感觉就是最直接的表达。
影片中也不乏搞笑的桥段,别说还真把我逗乐了,大家可以亲自去找找看。
影片血腥恶心但看惯了其他题材的电影,再看看这部《兽餐》,做个调剂,也是不错的选择。
异形恐怖片,感觉很一般,有恶搞情节,比如冲进酒吧的英雄最早死,最后幸存者驾车离去时车抛锚了。
只是有几个疑问:最后高潮PK异形时感觉楼上的异形只是手被钉在了楼板上最后不知道怎么死的,没交代;还一个是一直喝酒的老太太不知道最后去哪里了;总体上片子没有什么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生还的那个单亲妈妈是Krista Allen演的,感觉还挺漂亮
将horror和comedy融为一炉的feast光凭海报就能赚来不少目光,更有意思的是整部影片的主题是由feast的海报揭示的而不是feast的片名,人与monster的对弈.导演John Gulager并不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影片本身的精彩度却与导演的名气成个反比.影片讲述的是一群龙蛇混杂的陌生人被困在一家阴森的客栈,以食肉为乐趣的monster觊觎着他们,他们只有设法团结求存才避免成为monster的口中美餐,这个剧本可能显得不是那么有新意甚至先天不足,但是导演往里面添加的各式佐料让这顿兽餐风味别具,monster现场交配和影片结尾等comedy桥段令人捧腹,大小悬念接踵来,如此等等不再一一道来.可惜结局留了个传统的horror系小尾巴太煞风景,如能是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结局就妙绝啦.feast有着公路电影的粗砺特质,分镜错落生猛,horror电影就要这样拍!如果你不吃Shaun of the Dead那套英国人自娱自乐的冷幽默,如果你对Slither象狗屎一样臭不可闻的烂剧本和自以为是的“黑色幽默”感到作呕的话,来尝尝这部生猛的feast吧!
很多人对此片的评价都是“差劲”。
我却很喜欢这部电影,虽然其中的怪物设计很粗糙,情节也看似有些杂乱,但其中某些小情节却很让我感动。
1.那个失去了儿子的妈妈变成了女英雄所表现出来的镇定和冷酷,而非很多电影里失去孩子的妈妈只知道悲伤哭泣;2.开着卡车逃走的小女人和躲起来的老女人,这是所谓的人性自私的一面;3.不按常理出牌:看似断腿死去的女人其实没死,看似能活到最后的女英雄却速度的一点也不壮丽的死了,结尾那个妈妈杀死怪物的方法;4.杀死怪物後,黎明的光亮现在女主角的身后,拿着棍子的她从导演设计好的低角度背面看去就像是拿着手杖的女神一般;5.活着的男人问“我们去哪?
”女主角说“去接我们的小女儿”这个"小女儿"是那个死去的女英雄的女儿,而台词中的那句“我们的”小女儿让我很感动,这也是一种人性。
6.汽车发动又停又发动看似什么都不是,但似乎还有些什么...平静後终于现身的老女人还是被怪物吃掉了,导演是个很记仇的人哪,呵呵也许是制作经费和其它原因,不然加强制作班底的话这会是一部相当好的被人看好的电影。
真是我见过的最能杂揉的拼盘!
血腥?
——开头没几分钟男英雄被爆血浆,接着群众演员被剥去面皮。
科幻?
——长的像异种的(就应该是个异种,繁殖能力超强)怪物到死都不知道哪来的,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智商——看不出有计划的攻击,除了没啥大脑的给自己化妆——非披着个牛尸体——这不闹呢吗,批这个也能爬2楼,也能神出鬼没。
恶搞?
——小怪物和”诈尸还魂”的独腿女大嫂来“咬”;男英雄来提醒大家,威武形象就保持1分钟就被爆,真是身体力行的说明怪物的迅捷和嗜血啊!!
黑色?
——两白痴为用早就该死的“活人”做饵争执?
——断腿的时候可是猛喷血浆,也没有人给急救,这样的也能活20分钟?
她自己是异空间血库吗?
错了,是在20分钟后苏醒过来。
如果大家肯定这是有道理的,那十面埋伏里小张挨4刀撑了7、8分钟太失败了。
咋也要挺个1小时才行啊;还有女英雄在外边兜好几圈后“瞬移”——因为镜头里没有交代,我就理解为瞬移——2楼不幸被狙的事实,也在探讨人性吗?
啊?
……且不说剧情的空洞。
光是怪物的无脑造型和举动:1.忍者神龟似的3指,看不出他怎么能剥去脸皮;2.尖牙,牛蹄?
我没看错吧——肉食动物有蹄子?
不用爪子?
;3.开场时的迅猛无比,爬进2楼追人的默默唧唧——难道你就是靠镜头摇才快的吗?
而且直接造成4.弟弟被门夹住!!
——谁家怪物会用生殖器,就一个软管来追捕猎物?
我靠!!
导演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了?!!!!
片子里面的怪物造型太无聊了,战斗力又不行,最后一只被两个人就按在地上,用枪托就打掉了牙,还被女人伸手进喉咙给噎死了。
美国人的恐怖片除了流汤滴水和突然的音量加大就没别的招了。
整部电影在更多的时间中,集中描写了一群人在对付怪兽杀虐时的反抗,性和暴力被重点描写了出来。
影片的主线展开的很快,一段人物介绍后立即将恐怖引入影片。
英雄的出现,立刻给人们提了醒,怪物就要来了,封锁整个酒吧!
不过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个英雄的角色并没有出现多久立刻将视线转移到怪物的身上。
从英雄被杀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这部影片是将恶心发挥的凌厉精致,英雄的头颅被割下后倒下的那一霎那,用从颈部喷出的血帮对面的美女来了个全身的染色,随着酒吧中的人一个一个死亡和受伤,人们也因此更加团结。
恶心的从头贯穿整部影片,里面用的红漆估计可以直接开一个商店来卖了。
本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就是并没有真正的英雄,其实每个人只要能战胜恐惧都可以是英雄,性和暴力的描写可以对于某些人不适合,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却描写的那么贴切。
好看
摘取赫尔豪森职业生涯里最高光且最悲壮的生前一年时光,演绎他彪炳的人生。触觉敏锐、眼光超前、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如果有幸不被日本赤军的衍生恐怖组织、德国红军派暗杀,他生命的延续,目测将会成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的伟大政治家。赫尔豪森、CIA和红军派的三线叙事并最终闭环,清晰交代了暗杀事件的来龙去脉,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