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冰雪奇缘2

Frozen II,魔雪奇缘2(港),Frozen 2

主演:克里斯汀·贝尔,伊迪娜·门泽尔,乔什·加德,乔纳森·格罗夫,杰森·雷特,埃文·蕾切尔·伍德,斯特林·K·布朗,玛莎·普林顿,圣蒂诺·方塔纳,阿尔弗雷德·莫里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冰雪奇缘2》剧照

冰雪奇缘2 剧照 NO.1冰雪奇缘2 剧照 NO.2冰雪奇缘2 剧照 NO.3冰雪奇缘2 剧照 NO.4冰雪奇缘2 剧照 NO.5冰雪奇缘2 剧照 NO.6冰雪奇缘2 剧照 NO.13冰雪奇缘2 剧照 NO.14冰雪奇缘2 剧照 NO.15冰雪奇缘2 剧照 NO.16冰雪奇缘2 剧照 NO.17冰雪奇缘2 剧照 NO.18冰雪奇缘2 剧照 NO.19冰雪奇缘2 剧照 NO.20

《冰雪奇缘2》剧情介绍

冰雪奇缘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历经严酷考验,阿伦戴尔王国终于回归往日平静。艾莎女王(伊迪娜·门泽尔 Idina Menzel 配音)、安娜公主(克里斯汀·贝尔 Kristen Bell 配音)以及他们的好友雪宝(乔什·加德 Josh Gad 配音)、克里斯托弗(乔纳森·格罗夫 Jonathan Groff 配音)、驯鹿斯文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艾莎总会被一段神秘的吟唱所困扰,为了追寻真相,她义无反顾踏上了征途。担心姐姐的安全,安娜和雪宝、克里斯托弗他们紧紧跟随。在那座常年被浓雾所笼罩的森林里,不仅藏着神秘的自然力量,更隐藏着关于阿伦戴尔王国、艾莎的魔法来源以及两位公主父母丧生等一系列的秘密。 艾莎开启了一段寻找自我的旅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第四面墙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虽然是公会的前台小姐,因为讨厌加班,所以打算自己讨伐boss虫林大作战杨光的快乐生活3双食记嘿!真不是闹着玩的奶奶的最后愿望僵尸刑警天使的印迹:苦难俺物语主角光环加载失败了黑暗资产霓虹声梦水果硬糖警笛妖怪传内在美一不小心恋爱了东京太阳雨申城异闻录干物妹!小埋兵出潼关奈绪子深漂之深圳湾恋人乐高蜘蛛侠:缠人的毒液偶像宣言绛红雪白的花瓣木乃伊战士我的梦中情人

《冰雪奇缘2》长篇影评

 1 ) 冰雪奇缘2细节大合集(二刷时发现许多忽略的细节,欢迎补充)

第一次看的时候完全在关注情节,而且有主观带入的想法,第二次看就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

1.歌词:每次词唱的都有人物心理递进。

选几个重要的艾莎:into the unknown那一段前面先说自己有妹妹过得很好生活很好不需要探险-精灵呼应-想要探险安娜:山洞歌唱心如死灰-没有姐姐和雪宝无法生活-陷入迷途-想起戒言“当未来未知的时候,先做好眼前的事情。

”当艾莎在“记忆殿堂”想要走到最底端看祖父和北方人的秘密时,安娜的告诫音乐响起“不要走太远”。

2.四大精灵在开头父亲的回忆里全数出场在艾莎城堡里歌唱的时候,黑暗里舞动的那段全数出场召唤艾莎,有飞跃的马,大石怪,还有小蜥蜴。。

结成冰晶落地后,起大风,路灯里的火灭,瀑布消失,大地涌动,艾莎用魔法控制的城堡岌岌可危,表示艾莎唤醒了自然之灵。

雪宝在森林里唱歌的时候全部出场(雪宝照镜子:水里的马吓坏了雪宝)火精灵和艾莎同时听到了呼喊,艾莎就知道火精灵可以带她找到源头3.水的记忆:冰雕的来源很像第一部最后安娜冰封后的样子艾莎是第五元素的设定,个人猜想冰是魔法的源头,冰是水瞬间冻结而成(冻结的水里就有生命的记忆--源头为冰川),而艾莎拥有冻结水的能力,就相当于人能透过记忆看到生命。

4.魔幻森林的介绍,开头两姐妹小时候在堆雪人的时候有说。

5.船:在船上找地图时,妈妈的笔记暗示艾莎来源于冰封之河。

雪宝分析:爸妈其实进不去迷雾森林因为他们进不去,所以船上可能没有人--艾莎用水的记忆发现爸妈在说明妈妈有魔法,可以带爸爸进来大胆脑洞:导演俗套的话完全可以将歌声归结为妈妈还活着,在记忆殿堂里利用神力召唤艾莎。

艾莎得知真相的时候,其实有心里反应,觉得爸妈为了自己牺牲了,当时猛一跺脚,捂脸哭泣,安娜一秒钟安慰了她。

7.记忆殿堂:四元素集合在一起她站中间形成了一个雪花图案。

艾莎引发大雾突然清澈的时候,殿堂穹顶上全是过去的片段,第一副好像是北方人还是妈妈的记忆。

8.场景呼应:开头四人大合唱的时候,有一个站在广场旗子下的画面,那个墩子后来变成结尾做雕塑的地方开头雪宝和安娜躺在城堡旁的绿地上聊天的画面,雪宝平躺看天的镜头,在第一部中出现了。

而且铺在地上的方巾和第一部一模一样。

(参考第一部雪宝歌唱:老子也要过夏天!

那段;安娜第二部问他也是你现在享受过夏天的生活嘛。。

hh)四人歌唱结尾部分:阿伦黛尔里有个夜晚小镇镜头画面中出现的钟楼,在第一部汉斯和安娜唱情歌的时候出现了。

9.小细节:黑人守卫在开头国王回忆的时候出现了。

前男友大吐槽就不说了。

艾莎在冰宫看到记忆时里面有汉斯,姐妹小时候,爸妈一起乘船,北方首领。。。

第一部大地之歌竟然是源自北方人,当时听感觉震慑,后来想有点随意。

雪宝结尾s脱伴郎装,还说“不热嘛,为了真爱牺牲成这样”,哈哈哈,笑话蛮冷的。

暂时想到这些,欢迎补充。

 2 ) 《冰雪奇缘2》谜团解析,艾莎魔力真相,安娜是否有魔力?

你们知道吗,《冰雪奇缘》这个故事,早在上世纪华特.迪士尼还在世的时候,就想把它拍出来了。

你们是否又知道,《冰雪奇缘》最开始,是想把艾莎,也就是那位冰雪皇后做成大反派,然后艾莎冰封阿伦黛尔,建立雪人大军队。

不过最后让《冰雪奇缘》艾莎人设和故事发生转变的,却是因为红遍全球全宇宙的《let it go》。

当初克里斯汀.安德森夫妇为这部电影写了主题曲《let it go》,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充满了对自我的委屈和矛盾,从而让主创改写了艾莎的人设。

而《冰雪奇缘》故事除了《let it go》主题曲的现象级,影片的故事在很大程度上也反了迪士尼的套路,比如再也不是王子拯救公主,甚至王子还是个渣男,公主也不需要别人成全也能成为皇后。

于是,阔别6年,带着《冰雪奇缘》的巨大光环,《冰雪奇缘2》在万众瞩目中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先说观感,《冰雪奇缘2》前半段歌曲有点满,虽然我清楚这是典型的迪士尼歌舞音乐动画。

当然,视觉特效一定是会更上一层楼,虽然我们都知道迪士尼在特效上不差钱,但在抱着视觉特效高期待的同时,影片中有几场戏还是到了令人啧啧称赞的地步,尤其是那匹水马,非常水,水到不能再水,我这里是称赞的含义。

此外艾莎的几场独角戏演出,场景之间的炫丽转换,追光主角和神秘黑背景的运用,主角艾莎随着音乐舞蹈歌唱,都让人错觉看到了电影版的百老汇歌舞演出,迪士尼也把这些美轮美奂的时刻很动人的展现了出来。

好,如果说视觉特效只是外衣,那让我们来看看《冰雪奇缘2》的内在故事,我很明显能感觉到迪士尼想在续集玩得更神秘,更深沉,更暗黑。

从年初《冰雪奇缘2》第一支神秘的预告就能窥探其用意,预告一开始就放出艾莎面对漆黑无边的大海,似乎在抗争着什么。

还有《冰雪奇缘2》名字LOGO,从第一部的晶莹剔透的冰晶,到了第二部下半边是石头。

但是呢,迪士尼毕竟还是迪士尼,没办法玩得跟华纳一样,哦我说的是哈利波特系列,从当初鲜亮活泼的标题,最后变得跟惊悚恐怖片一样。

所以在《冰雪奇缘2》能看到影片试着想玩得更成人思维,但最终还是不想放弃儿童市场这块大肥肉,所以这也造成影片某些情节玩得很神秘,但在大部分却还是偏向儿童,尤其是偏向小少女的心态。

为了让大家更能深入探讨《冰雪奇缘2》,我不得不短暂开启高能说故事模式,把《冰雪奇缘1和2》都给大家捋一遍.以下均涉及剧透分析,3,2,1。

在遥远遥远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王国叫阿伦黛尔,那里住着两位小公举,一位是有着冰雪魔法的艾莎,一位是傻白甜小口耐安娜。

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艾莎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魔法,甚至还伤了安娜。

而安娜一直被蒙在鼓里,只觉得艾莎越来越高冷,并且在安娜和渣男王子一见钟情要结婚时,还被艾莎极力反对。

也就在这时,艾莎过于激动冰雪魔法不小心曝光,把整个艾伦黛尔冰冻住,民众看了惊慌失措。

艾莎出于保护大家,远离艾伦黛尔,在山顶建起了自己的冰雕宫殿,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艾莎建冰雕时唱了《let it go》。

接下来就是误会解除,安娜亲自上冰山找回艾莎,还顺便遇到了真爱克里斯托弗,当然还遇到了大家都爱的雪宝。

最后艾莎重新回到艾伦黛尔,把渣男王子干倒,还了王国一片安详和平。

第二部《冰雪奇缘2》,影片开头先立了一个谜题基石,据艾莎父亲描述,在他小时候,艾莎的爷爷率领军队曾经去神秘魔法森林,和当地的原住民闹起了矛盾,结果引起森林神灵愤怒。

在对战中艾莎的父亲意外获救,成了新的艾伦黛尔的国王,神秘魔法森林被封印,变成迷雾森林。

现在进行时的艾伦黛尔王国,女王艾莎时不时听到远方的女高音呼唤,于是艾莎也跟着这声音对唱飙歌,发现声音来自北方的迷雾森林,而且当初封印森林的水,火,土,风也跟着来肆虐艾伦黛尔。

为了寻找真相,艾莎他们一起前往迷雾森林,并发现原来当初救下父亲的人,其实就是母亲,母亲也正是北方原住民。

而森林的魔法除了四大护法以外,中间还有第五个神灵,联结万事万物,不用猜了看到这里我知道是艾莎本莎了。

之后艾莎顺着父母当年殉难的沉船,找到了解答自己身世魔法谜团的地方,艾莎在一片歌舞声中,发现了破解森林封印和解救艾伦戴尔王国的办法。

影片处理得高级的地方,是用到安娜本人,最终真正意义上完成解除封印任务的,不是艾莎,而是安娜。

《冰雪奇缘2》里面还有一些更反转的剧情,在这就不一一复述了。

如果说第一部艾莎,是从偏见中挣脱做自己,那么第二部的艾莎,则是摆脱恐惧找自己。

第一部的艾莎对外,第二部的艾莎对内。

相比较于第一部,《冰雪奇缘2》的故事节奏更紧凑,这也更好的发挥动作视觉特效的场景戏份。

但或许因为前作的光环太强大,也就造成了续作不管怎么编,都无法达到第一部的高度,目前的国内外评分,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对于我来说,第一部因为是开山之作,在剧情和人设上都能保持很高的新鲜度,而且也没什么姿态包袱,但第二部让忠实观众期待了六年,影片自己也想寻求新的扩展和突破,但往往越是这样,就越变得保守和带着沉重包袱。

所以《冰雪奇缘2》这次在故事上,又回到了极为传统的迪士尼画风,没有主角新角色加入,只是填坑了艾莎父母出海的原因,艾莎魔力的真相,除此之外,也没太多新意可谈了。

影片隐喻方面,其实也非常直接了,最后毁掉大坝解除封印那一幕,就是在暗示人类这种巨型工程,会间接造成自然界的破坏。

据科学家分析指出,大坝的建造,甚至能影响到地球的自转,也正因为如此,美国造完了胡佛水坝之后,就再也没有大兴土木建过更大的水坝了。

至于女性崛起和独立的含义,第一部已经非常浓墨重彩的表现过了,第二部也只是在这基础上,再继续完善和发扬而已,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关于影片一些讨论度很高的疑问,我用Q & A的方式来回答,以下都是我的浅薄理解,不喜勿喷。

1,在森林里明明是艾伦黛尔的先王耍阴招,但为何魔法神灵却用迷雾困住原住民,让他们终日不见阳光?

不是应该用迷雾困住艾伦黛尔王国吗?

关于这点不如反过来理解,魔法神灵不是要困住原住民,而是要保护他们不再受到外来人的侵害。

但如果神灵去用迷雾困住艾伦黛尔,那对艾伦黛尔的民众又太不公平了,毕竟挑起战争的不是那些民众,而是艾伦黛尔的先王。

2,艾莎母亲为何当初不直接告诉艾莎和安娜自己的身世?

这里的理由很简单,艾莎母亲连自己和神灵之间的关系都没整明白。

当初艾莎母亲也是稀里糊涂用魔法救了王子,而且是凭借了森林神灵的帮助,也就是说,艾莎没有出生之前,艾莎母亲被赋予了联结神灵和人类之间的桥梁,也就是第五神灵。

所以在第一部中艾莎父母发现艾莎的冰雪魔力越来越强时,他们决定去那条神秘河流冰川,找出魔力真相,从而找到解决艾莎魔力的办法。

但好死不死翻船了,那这一寻找真相的秘密,就留给了艾莎。

3,艾莎为何是第五位神灵?

影片解释的第五位神灵,是神灵和人类之间的魔力承担者和桥梁。

在当初艾莎祖父侵占森林修建大坝后,和原住民起冲突之前,我认为此时还没有第五位神灵。

但在冲突发生时,森林四大神灵把第五神灵的神圣责任,交给了艾莎的母亲,所以艾莎母亲救下艾莎父亲,于是代表着森林魔法的原住民(艾莎母亲),和代表着人类的艾伦黛尔人(艾莎父亲)结合,生下来的小孩,自然就更象征性的称为第五神灵的后代了。

4,既然都是第五神灵的后代,为何安娜没有魔力?

这里我有个很大的脑洞,其实第五神灵的魔力,艾莎和安娜都有,但毕竟这才第二部嘛,按照《冰雪奇缘》这样的势头,怎么可能迪士尼仅止步于第二部。

所以安娜还有很深的秘密可以去挖掘,而安娜到底有没有魔力,就成了很好的扩展点。

在第一部的时候,安娜小时候不小心被艾莎用魔力击中头部,差点没了命,好在石头精灵把魔力封印,说不定这个操作,也把安娜自己的魔力给封存了。

当然,作为安娜到底有没有魔力这么热闹的讨论点,主创们不是没有想到,所以为了反套路,可能主创们就偏让安娜是个正常女孩,也是有可能的。

总的来说,《冰雪奇缘2》依然算是一部极为制作精良和考究的作品,虽然没办法超过前作的巅峰,但影片依然有好几场套路的煽情戏打动了我。

最后,我给《冰雪奇缘2》7.6分。

如果你是《冰雪奇缘》系列的影迷,如果你想看片中对冰和水充满想象力的特效视觉冲击,那么《冰雪奇缘2》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3 ) 是女王,不是公主

作为两个女儿的妈妈,我太欢迎在这个时代,女孩儿们的“偶像”不是灰姑娘不是睡美人也不是白雪公主了。

在那些典型的童话故事中,女孩的前半生总有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父亲和一个邪恶的女性,而后半生的命运则必须依附在一个不知底细只爱美色的王子身上,最后面对一个苍白的happy ending。

每次给女儿讲述这类童话故事,我都要费尽心思改编和解释,不想给她们灌输错误的价值观。

而艾莎和安娜是女王而不是公主,她们有自己的使命也能够担负重任。

不需要王子的“拯救”,她们有能力保护自己,只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和相互的扶持。

无论自由的路有多艰难都还是靠自己。

第二部里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老地精说的“我们一直担心,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艾莎的魔法太过强大。

现在,我们则希望这些魔法足够强大。

”我想到其实现实社会里,女权就时常遭遇这样的困境,经常有声音“害怕她们太过强大”,实际上我们的“魔法”还远远不够,不够到都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一个在婚姻或关系中遭遇家暴的女性或如何面对职场和社会中总总的不公。

我希望我的女儿,看到的不仅仅是艾莎和安娜的“漂亮”,而是她们坚韧的勇气,以及她们姐妹之间的爱与扶持。

另外,我喜欢第二部中美丽的秋天和“万物有灵”的设定。

打开感官,感受大自然,真的会发现很多“魔力”。

 4 ) 浓妆艳抹下的平庸皮囊

抱着极低的期待下看的冰雪奇缘2,但实际的观感却出奇的好,甚至在很多的方面体感比1更胜一筹,但细细回味下总觉得缺失了一些什么。。。

首先单纯从电影本身的角度,这部电影虽然缺少如冰雪奇缘1惊艳全场的Let It Go一般的神仙曲目,但每一首歌都算动听。

相比于1,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自然在于技术的全面革新。

这不仅仅表现在细致到每一位角色衣服的纹路,一根根发丝的朝向,面部的斑斑点点,以及各类场景的逼真与精细。

更体现在艺术感十足的美术设计。

诸多画面的构图与镜头设计都十分美观,搭配上绝佳的场面控制,让每一首歌曲下角色的舞蹈和场景安排都十分精致华美,堪称享受。

个人非常喜欢艾尔莎来到冰岛这一段,单单从实际演出效果来说,个人观感不亚于Let It Go时的建筑城堡。

另外,这部剧情相比于第一部而言,世界观更加宏大,增添了更多的冒险元素之后,场景的五彩缤纷和千奇百怪的魔法元素也得以有更多的展现,再加上华美服饰下美艳爆表的艾尔莎和全程卖萌打趣的雪宝,让观众全程都能充分享受电影。

雪宝模仿艾尔莎时扭动的步伐,雪宝速讲第一部内容,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等台词,也能让喜欢第一季的朋友们看到了会心一笑。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观感绝佳的动画,视觉享受十足,音乐动听场景唯美,对于喜欢音乐剧的朋友们更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但,为什么总觉得缺失了些什么呢?

这一部的剧情,比起简单,我更喜欢用保守来形容。

整体虽然没有特别大的毛病,但实在是过于套路。

以至于开场大坝一出现,我就已经猜到了最后肯定要炸大坝的程度。

姐妹吵架分开的理由极其强行,男主堪比工具人的典范,存在几乎毫无意义。

不过,作为一部整体受众年龄偏低的童话故事,这些毛病尚且可以接受。

最大的问题还是要回到音乐剧本身。

为什么第一部Let It Go的那一段内容能成为动画史上的经典片段?

这绝不仅仅是由于这首歌本身好听,更多的是它在剧情中起到的作用。

在第一部里,艾尔莎因为意外被百姓发现了自己会魔法的事实,魔法失控下在雪地里逃跑。

随着歌曲开头时的悲伤与不知所措,在一句Well Now They Know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她在冰天雪地里大唱Let It Go,多年来,她第一次毫无压抑,尽情地释放自己的魔法与情绪,这是人物的转变与成长。

随后第二段,歌声明显更加高亢和自信,搭配艾尔莎尽情地自我释放与搭建冰雪城堡,That Perfect Girl Is Gone。

随着音乐落下,艾尔莎完成了角色转变,一座冰雪城堡得以建成,观众也充分融入到了这个角色的觉醒过程之中。

在音乐的带动下产生情绪唤醒,这是音乐剧独有的魅力。

那么紧接着回到第二部,单单从演出效果来看也许每一段音乐都不错,但第二部的音乐更像是为了唱而唱,为了美而美,这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本末倒置的效果。

其中最为明显的自然是男主唱歌的那一段,显得刻意又强行。

以至于第二部更像是一个个大型MV剪辑现场,单挑每一个MV都不错,但连起来却没有一部音乐电影的感觉。

就像经常和朋友聊天所说的,好莱坞目前的商业片,过于保守,啃着老本,用着过去的IP蹭着热度,敢于创新尝试全新IP的导演少之又少。

冰雪奇缘2就像是一个空洞的灵魂住在陈旧的皮囊下,但搭配上了浓妆艳抹的造型和精致华美的衣裳,不过在今年一堆只知道蹭老本,平庸的皮囊下连妆都不画的辣鸡衬托下,冰雪奇缘2反倒显得可圈可点,至少还称得上有诚意。

总的来说,如果单纯从享受一百分钟的电影来说,绝佳的演出效果和行业顶尖的视效和美术设计,都能让绝大多数观众眼前一亮,但究其灵魂,终究是归于平庸。

 5 ) 當公主們再度扯上政治《冰雪奇緣2》

影院好读版「政治好噁心」「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不要扯到政治」如果你這樣想,或許你該好好看看《冰雪奇緣1》,這部迪士尼帶來奇蹟的公主電影,以不到兩億的成本賺取了十二億,你說發大財有什麼了不起?

好的,那它可是打倒了《風起》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長片,其他一籮筐的獎項就更別提了,然而它卻政治到不行,而此次續集也是。

如果說《冰雪奇緣1》有什麼政治的地方,你可以先從電影主軸看起,一個王國的國王王后失蹤在海上,兩個女兒缺乏社會經驗,大女兒被迫擔起女王責任,二女兒天真爛漫無法理解姊姊的雙重煩惱,無論是作為女王的責任又或者是作為冰雪魔法使用者的責任,妹妹是典型的迪士尼公主,就是那種唱歌小鳥會飛過來到她肩膀上的那種,很不迪士尼的部分來了,周圍的國家都覬覦這對姊妹所掌控的國土,而缺乏社會經驗的妹妹還被帥哥詐騙, 迪士尼藉一個全新的反王子角色,會挖鼻屎,還會跟馴鹿說話的野男孩阿克說出了以前只會在螢幕外觀眾或者女性主義者做的批評,他對著外出來找姐姐艾莎,天真善良的妹妹安娜說:「妳是瘋了嗎?

居然要跟第一次見面的人結婚?

」這是一次迪士尼對自己的對話以及思想辯證,是對「一見鍾情」的老套路的吐嘈,這當然很有趣,因為一直以來教授這套給全世界小女孩小男孩公主王子概念的(當然是童話裡的而非歷史裡的公主王子,歷史的皇室有很多很噁的事情,包括一些兒童不宜的細節與情節。

)正是迪士尼。

所以這次的作品內部對話代表了什麼?

代表了新的迪士尼在跟舊的迪士尼進行政治鬥爭,關於到底該教授給全世界的幼男幼女,什麼樣的性別概念,新的迪士尼狠狠的吐嘈了舊的迪士尼,這是一部指出「公主不該像公主,而如果有人表現的像王子,女孩兒妳該特別注意」的作品,更別說最後(注意要爆雷了)解救凍結的妹妹的真愛之吻居然是姊姊對妹妹的吻,而非壞王子或者馴鹿王子阿克的吻。

(這就是為什麼我看到黑魔女的處裡方式時覺得有點無趣,因為檔期的關係,讓人覺得「哇你這編劇真倒楣,想到的勁爆處理方式卻早就被冰雪奇緣用過啦.」)政治問題最終訴諸親情來處理(姊妹的和解讓覬覦王國的勢力不再能毛手毛腳),而公主王子愛情則成為極為邊緣的伴奏。

就保守的迪士尼而言這是非常大膽的。

(別忘了本片還有疑似同性戀的三溫暖老闆,而且艾莎極有可能是第一位同性戀公主,當然迪士尼是不會明講的,畢竟迪士尼的多元總是一種建立在市場的多元,而非明顯的對傳統觀念的叛逆者。

)當然一個重要的還是這部作品具有能夠繞樑三日,讓聽者三月不知肉味的好旋律好歌曲,唯一可惜的是當初台灣的預告片剪的非常無聊,讓我錯過了電影院觀賞的機會。

所以我這次上映的首日就衝進電影院,當著漠然以為我要看「魔鬼終結者」的櫃檯小姐,喊出了那通往魔法王國的六個字。

「一張冰雪奇緣謝謝!

」首集越是成功,續集壓力越大,所幸《冰雪奇緣2》並沒有讓人失望,無論是故事的主題又或者是帶出的世界觀,都可以看出製作團隊不願安逸的心態,尤其第一集成長完的兩位女主角在一開始會讓人操心是否已經沒有成長空間,使得故事的發展無法帶動角色的變化,畢竟安娜已經不再天真渴愛,艾莎也已經不再獨扛一切。

然而實際的執行還是令人鬆一口氣,因為這集所探討的主題不再只是「兩個迥異的姊妹如何相互理解,相互扶持」那麼簡單,而是「兩個迥異的姊妹如何探索她們的根源,以及根源的黑暗」這是一個秘密要被揭開的故事,無論是關於艾莎的魔法,或者是艾倫戴爾立國的歷史,一切黑暗的秘密都將在此集揭開,而艾莎與安娜,還有阿克與馴鹿,還有吉祥物雪寶,都要一同踏上這趟尋密之旅,在艾倫戴爾王國瀕臨古老的魔法威脅而毀滅之際,進入被封鎖的魔法森林,找出真相與救贖之道。

而在這片森林裡,無形的風靈還有暴躁的火靈到處肆虐,巨大的地靈和化作馬的水靈都敵視著他們,因為他們是艾倫戴爾的後人,更別說被迷霧關在裡頭的原住民們以及艾倫戴爾軍隊,可以說本次的冒險要處理的狀況比以往更加複雜,因為這涉及整個王國的歷史,還有兩位女主在這歷史事件中的角色,事件非由她們所造,然而後果卻必須由她們處理。

本片這次季節設定在秋季,秋季是成熟的季節,也是收割的季節,比起上次黑暗的森林、充滿螢光的石精部落、艾莎的冰雪天地,這次的畫面更加的寬闊且明亮,同時更加的多彩,同時也不時充滿神祕的白霧,如同籠照故事的黑暗,關於何以四大元素魔法精靈要襲擊艾倫戴爾,又為何有個神祕的聲音呼喚著艾莎,以及當年何以能使用魔法的原住民,會在慶祝水壩的宴會上與艾倫戴爾軍隊開戰,導致女主們的爺爺當場去世,而父親被迫登基為王,當一個又一個事實慢慢被挖掘,真相卻更加撲朔迷離。

「我聽說這片魔法森林會使人轉變,我好期待我們會變得怎樣」大智若愚的雪寶如是說,雖然他缺乏人生經驗,但在本片中他卻常在不經意時透漏了重要的資訊,以及問出重要的問題,比起上集純粹的搞笑,這集裡他被賦予他自己都未察覺的智慧,當然諷刺的是作為艾莎永恆造物的他,反而對「轉變」充滿嚮往。

「你不會因為事物有可能不是永恆的而感到恐懼嗎?

」當他問安娜這個問題時,安娜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而只是打發他,她還沒有意識到「轉變」將會再度發生,而這一次,她可能得永遠與姊姊永遠分離。

本次的主題曲《All Is Found》作為艾莎與安娜小時候媽媽所唱的搖籃曲,同時也是片頭的第一首曲子,既溫柔也哀傷的唱出了本次冒險的終點,不只是要找到記憶,還要成長到夠強壯才能夠面對記憶。

這個記憶是什麼?

這個記憶是艾倫戴爾的繁榮是建立在一個民族的消失上的,當年的水壩並不是什麼友好的禮物,而是當年的國王明知會造成森林危機而有意而為的,為的就是先發制人殺死原住民的領袖,並一舉殲滅所有能動用魔法的原住民們。

而其原因我們很清楚,正是第一集裡所出現的「不理解也不願理解所帶來的恐懼與敵視」然而在這樣針鋒相對之中,愛情卻連接了本該相殺至死的兩族,藉由一個原住民女孩與當年稚嫩王子的相戀,歷史被拋在其後,艾倫戴爾延續下去,然而魔法也因此延續到兩族的後代身上,寄宿在其中一個女嬰身上,間接使他們為了解決困擾女兒的魔法踏上遠行之旅,導致他們一同葬身海上。

沒錯,那對戀人就是艾莎與安娜的父母,昔日遭遇船難的國王皇后。

於是最後為了將當年的錯誤修正,安娜為了解放被封印的魔法森林,給他們辜負的這個民族一個道歉,她弄垮了水壩,而其代價就是下游艾倫戴爾王國的毀滅,到了這裡我們可以感覺到這個選項的沈重感,以及身為國家領導人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你必須得替國家的罪孽做出負責的決定,而非大言的不慚的說「過去的就讓他過去,當年又不是我在執政。

」而這也是總是跟在艾莎身後,追隨她,照顧她的安娜所必須獨立下的決定,在這一刻,她不再只是「女王的妹妹」而是「另一個女王」當然最後艾倫戴爾王國並沒有毀滅,因為安娜的選擇而解凍的艾莎即時騎馬救援,將席捲來的大浪消解,說著「魔法精靈已經原諒我們了。

」的迪士尼式話語是有點可惜。

不過看在本集艾莎先是脫了衣,自製漂亮的新泳衣乘風破浪,又在最後換了宛如天仙般飄逸的華服,並換了個成熟長髮造型,身騎白馬美麗又帥氣的英姿,就算了吧。

電影結尾,全劇幾乎沒作為,而不斷在試圖求婚並接連搞砸的阿克總算向安娜求婚(這或許是迪士尼將傳統男女角色,外向行動以及內向劇場對調的嘗試)姊妹各自管理一個王國,艾莎管理魔法森林,安娜管理艾倫戴爾,兩人分離了,卻沒有因此疏離,這便是一個家的姊妹在彼此成熟後必然會面臨的,各據一方,但保持聯絡。

 6 ) 可以说是相当失望了

五味杂陈,有太多槽点不知道先说哪个好……首先是剧情和发展节奏真的……只能说几乎所有大IP续集都难逃越编越烂的结局。

跟第一部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全程故事发展真的让人一脸懵,云里雾里的,每个人都好像拿了剧本一样,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做什么,这就势必导致故事逻辑性的缺失。

但是观众不是傻瓜,是不是诚心之作一看就知道,用美轮美奂的精致画面也掩盖不了糟糕的剧情。

可能全片最出彩的台词是那句“如果看不到未来,就做好眼前的事”,这句还是很有感触的,但是这句话全片重复多次,实际行动却没怎么拿出来,只能沦为苍白的说教。

音乐也不如上一部让人印象深刻,勉强还算可以,最出彩的服装了,三分都给它。

Elsa变装惊艳,这第二部做了几年,可能全部钱都花在画面和服装制作上了。

可以花点钱在剧情上该多好。

但是有一点还是挺好,人设没有崩,在同一个镜头下,姐妹同框的时候,明显可以从表情就可以看到两个人性格不同,Elsa性格沉稳,老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开始小时候的那幕就是如此,Anna就总是乐观的样子,满脸笑容。

这点我觉得制作人员的把关还是很厉害的。

但让我非常困惑,摸不着头脑的是安娜和男友的感情线,简直像陌生人一样,男友完全沦为道具,全程台词可能不超过二十句,中间一整段全程掉线,不知在哪里,只在安娜受伤,千钧一发之际出现(这点让我非常失望,以为冰雪奇缘系列挣脱了传统的男性拯救女性的套路,其实并没有)安娜也像个小尾巴一样全程要跟着姐姐,可以理解她的心情,因为和姐姐和好实属不易,姐妹之情确实非常感人,但是如果全片是要写姐妹情深的话,为什么还要安排个若有若无的工具人克里斯托夫在旁呢,只能说这部片子的感情线也是重点不突出,没有处理好,一塌糊涂,让人看的非常尴尬。

(中途我还以为克里斯托夫会和那个帮他筹备求婚的小哥哥在一起???

那个小哥哥真的太gay了)不管怎样,我觉得这部片子诚意不大,对它之前报的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质量让人怀疑这只是一部卖情怀,圈钱的电影(片子确实挺多关于上一部的回忆),只能说等了好几年的电影是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应该啊。

 7 ) 很长,无剧透,要有耐心才能看完

爱死Elsa和Anna的衣服,好美,尤其是Anna的bv编制风格斜肩包,好想有同款啊

刺绣贴钻贴珍珠以及锁边……好真实和华丽

连衣服面料的毛绒质感都极其逼真

细腻的头发,多么巨大的运存

看Elsa的头发

给了十分好评

印章截止到30号

挑工作时间来的,完美避开熊孩子Elsa骑冰马的镜头一直让我觉得这是女版夜王,而且Elsa补偿了我对权游夜王千里送人头的不满结局

我拍到的日内瓦湖olaf那段好感动,很多故事里的小人物都让人得到更多的感动。

比如泰坦尼克号里面沉没时甲板上那四个拉小提琴的教堂琴师,那是整部剧我的泪点所在

网上搜到的,川川和我说取景在北欧,但是真的超像瑞士的日内瓦湖,尤其附近的终年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可能因为上帝给我的人设就是个软弱且悲催的不复杂的不起眼的小人物。

大概我是怪胎吧,被广告骗去看前任三的时候电影院哭成一片看着前后左右那些啜泣的女人甚至男人而我心里只有wtf?

反倒是各种科幻、动漫尤其是皮克斯的几乎每一部动画,都赚足了我的眼泪才上映一天川川已经去二刷了,我也要尽快找时间二刷,最好是夜里最后一场,可以完美避开吵闹的熊孩子和前排的玩手机的

 8 ) 我有多讨厌《沉睡2》,就有多喜欢《冰雪2》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神经电影局 这阵子,小伙伴们一直在催更我说一说《冰雪奇缘2》,今天给大家补上。

本来我是带着看MV串烧的心情去看的,结果发现第二部歌曲虽然好听,但并不像上一部,几乎首首歌曲都朗朗上口。

只有《All is found》《Into the unknown》和《Show yourself》出彩,而且小神个人更喜欢后者。

至于《Let it go》,或许注定是永恒的经典。

让我意外的,其实是人物塑造方面,它做得有点深度。

尤其是看完《沉睡魔咒2》的爱洛公主,你会更加认识到《冰雪奇缘2》出彩之处。

这部电影的确塑造出了迪士尼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两位女性角色。

一先来说说艾莎。

艾莎这个人物非常压抑。

她对魔法的抑制,对妹妹的情疏,对父母思念的克制,对陌生人的躲闪……几乎所有人都看不到艾莎情感的外溢。

无论是她最亲爱的妹妹安娜,还是爱宠雪宝,亦或是王国的臣民,他们都很少察觉到艾莎的所思所感。

《沉睡魔咒》中,玛琳菲森也算是一个压抑情感的人,可我们还是能够看到玛琳菲森对爱洛的母爱。

她表面维持着威严高冷的姿态,可内心却关爱着所有对她好的人。

与玛琳菲森相比,艾莎的感情更加内敛,好像迪士尼会玩魔法的女王都是这傲娇性格。

艾莎和玛琳菲森这两位魔女,一个伤过所爱之人,一个被所爱之人伤过,不同的经历,相似的心路,使得她们……越在乎一个人,就越不愿接近。

而艾莎和玛琳菲森最大的不同是,她的自我认同感极其弱,不似玛琳菲森那样洒脱。

爱洛不相信玛琳菲森,玛琳会伤心难过,但不会迷失自己,陷入迷茫。

可如果安娜质疑艾莎,那艾莎基本就自闭了。

艾莎自我认同感弱,早早失去了父母的疼爱,甚至主动拒绝妹妹的关爱,逐渐养成了回避型人格。

到了《冰雪2》,艾莎虽然完全掌控了自己的魔法,但她孤僻的性格并没有得到太多改善。

对于家庭游戏,艾莎也表现得很局促。

可以看出,她不擅长于和人打交道,尤其是家人。

即便她完全掌控了冰雪魔法,她依然害怕伤及亲人。

然而,接近喜欢的人是人之天性,婴儿天生就会想靠近妈妈,需要妈妈的关爱。

小神特别喜欢影片中,艾莎、安娜的妈妈用手指轻刮安娜鼻梁哄她睡觉的一幕,那就是现实中,母亲哄孩子睡觉的方式。

这么好的母亲,如果能陪孩子长大,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只可惜她的早逝,成为了艾莎的心结。

像艾莎这类人,他们很难建立亲密关系,越是面对自己爱的人,越是会紧张和不安。

艾莎之所以变成这样的性格,要追溯回童年。

童年时期,艾莎无疑是幸福的,可这种幸福持续得太短暂,妹妹因为自己受伤,父母为了自己远航,却不幸沉船去世。

这极大地影响艾莎的心理安全感,她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被喜欢。

具体表现就是,艾莎一直略微抗拒安娜的热忱的关心,以至于安娜的成长期也是缺乏亲人爱的。

天知道,童年的艾莎承受了多少痛苦,她压抑自己对爱的渴望和对他人的关心,竭力隔离和压抑自己的感情。

后来才意识到艾莎这种性格,就是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的回避型人格:我不够好,没有人会喜欢真实的我。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听《Let it go》的时候,才会觉得那般畅快。

艾莎终于肯正视真实的自己,尝试去欣赏真我,而不是掩藏。

二然而《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只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她并没有完全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

影片中,艾莎抗拒他人的原因是害怕自己的魔法伤害到他人,就像生活中的我们,之所以社交恐惧是害怕不被人喜欢。

可越这么害怕,越容易适得其反。

因为让他人喜欢自己的能力是不可控的,就像艾莎的魔法。

第一部,艾莎的冰雪魔法算是个被动技能,一个不注意,她就能自动清兵。

安娜来到冰宫,掏心掏肺地请姐姐艾莎回家,艾莎极力拒绝,不小心平A了一下,把安娜冻得一个劲儿掉血。

第二部,艾莎依然犯了这个错误。

她为了寻找真相,打算前往回忆之河,安娜不放心,一定要陪在姐姐身边,艾莎用魔法造了艘小冰船,执意将妹妹送走了。

她以为这样能护妹妹周全,可我们都知道,安娜被姐姐送到了石怪窝。

要不是安娜自己机智,死里逃生。

结局就是,两姐妹一个死在野区,一个挂在敌方水晶,直接GG。

这其实挺细思极恐的。

艾莎性格悲剧的来源不是魔法,而是童年丧失双亲,以至不再敢爱。

这是艾莎的心结,她的愧,她的伤。

只有解开艾莎的这个心结,艾莎才能真正走出来。

而这个道理,只有安娜能够教给她。

三再来说说安娜。

虽说她也很早失去双亲,可让她成为这么乐观豁达之人的动力,就在于父母给予她的美好童年。

所以说,原生家庭真的很重要啊喂!

广大父母请一定要注意啊喂!

艾莎是幸运的,她有个深爱自己的妹妹。

安娜是迪士尼中的“史湘云”,那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个性。

她即便知道姐姐外冷内热的性格,也并不介意姐姐给人的疏离感,因为她喜欢一个人,从来只遵从本心。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自我认同很强的女生,上一个自我认同这么强的迪士尼公主还是《沉睡魔咒》中的爱洛公主。

爱洛也具备同样的豁达性格,若没有这般热忱,玛琳菲森坚硬的心,也不会被爱洛融化。

很多人被《沉睡魔咒2》的一段剧情气得要死,爱洛阻止玛琳菲森杀皇后,结果导致玛琳菲森被皇后反杀。

大家纷纷大骂爱洛公主“傻白甜”,坑母狂魔;与其骂爱洛,倒不如说,编剧的功底没有达到。

皇后的阴谋就是挑起人类和精灵之间的仇视,如果真的让玛琳菲森杀了皇后,那人类和精灵之间的仇恨就彻底坐实了。

爱洛阻止玛琳菲森的行为是明智的,只是编剧编得太儿戏。

相比之下,《冰雪奇缘2》对于安娜的人物塑造,则成熟很多。

安娜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君主,她有责任和担当,有大局观和牺牲精神。

安娜的祖父以建交之名,行奸狡之事,修筑水坝,隔绝了北地人的资源,导致北地生灵涂炭。

安娜为了弥补过错,只身犯险,冒着被石怪砸死的危险,引石怪破水坝,这份勇气和担当,叫人敬佩。

你能发现,安娜这个人物,不仅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爱洛所不具备的品质,也是安娜的伟大之处。

四相信看到影片最后,我们都知道风、火、水、土之后,第五元素就是爱。

而这个爱就是艾莎本身。

这个设定本身并不算新鲜,可却极其适合艾莎这种回避型人格的人。

其实,小神我多多少少就属于回避型人格者,还被身边的朋友戏称是“假笑男孩”。

和讨好型人格不同,回避型人格者主要的心思不在于如何取悦别人,而是避免被别人讨厌。

我们一般会用“假自我”与人交往,而不敢展露自己的真实性格和想法与人互动。

可面具戴久了,我们连自己原本是什么性格的人,都不知道了……

我们有的人成为了工于心计的汉斯王子,或许你学会了很多有魅力的社交技能,但你很难得到真心;我们有的人成为了“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艾莎女王,保持着温和疏离的姿态,只是唯恐被人看穿。

也正因此,当我们看艾莎变身的时候,都会感叹艾莎绝美的姿容和悦耳的歌喉。

那正是影片想传达给我们的,请Show yourself,因为——真实的自我就是最美的。

曾有个朋友跟我说,艾莎让全世界喜欢粉色的小女孩,爱上了蓝色。

与其说是爱上了蓝色,或许我们还可以说,艾莎让所有人都有了那么一点儿展现自我的勇气。

哪怕那点勇气很短,只持续了一首歌的时间,我想,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便已经达到了。

最后小神想说,你可以迎合别人的喜好,但请不要迎合别人的性格。

让他们,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我也是我吧。

 9 ) 《冰雪奇缘2》:错误的环保主义和可耻的刻板印象

时隔六年,冰雪奇缘第二部终于上映了。

迪士尼动画向来少有续集,得益于冰雪奇缘第一部的大卖,第二部依旧是制作精良的合格合家欢大电影。

我一般不对电影做太多政治解读,更何况这是一部童话电影。

所以这个童话里让我忍不住想要多嘴的地方,就是本片,或者说整个好莱坞存在问题的地方——政治正确下错误的环保主义观念以及可耻的族群刻板印象。

联系到最近瑞典小女孩刮起的西方环保风潮,这些问题显得愈发严重了。

所有这些放到最后说,先谈电影。

一、剧情和技术在看过第一部的基础上剧透:北境森林藏魔法,国王祖父起异心。

建坝虚情助北境,实则图谋灭其国。

大战一场精灵怒,封林闭境三十年。

国王夫妇航行远,从此阴阳绝往来。

阿伦戴尔突遭难,姐妹齐心探缘由。

千难万险情更痴,众人分离各其途。

身世之谜终揭晓,父母结缘大战中。

姐姐仙力天赐予,妹妹注定当国王。

毁坝保城神操作,北境解封人团圆。

阿姊北境常巡游,阿妹守土待姊归。

整体剧情平铺直叙,采用了典型的三幕剧:起因(国家遇难)——发展(出发探因)——结局(顺利解决)。

平稳到没有大的波折和真正意义的反转,大概是因为写童话故事给小孩子看确实不能太烧脑,所以在此就不作为其一项缺点了。

这种“祖辈的阴谋和神秘的身世”题材如果按悬疑大片架构进行打造,完全可以轻松超越第一部,然而它被童话的框架束缚,没法做到。

男主角除贡献了一首美国上世纪风格的情歌外依旧全程打酱油。

其他路人甲乙丙丁全是功能性人物,重点剧情都落在两姐妹身上,使观众可以始终关注她们俩,共情体验不会被经常打断。

CG技术上的突破有很多,于是整部电影都很养眼,每一帧截图可当壁纸不是假话。

尤其是对“水”的表现,有一段姐姐在大海中驯服水元素的动作戏,水元素化身为马与姐姐战斗,其动作之流畅、质感之细腻,目前市场上所有动画成片无能出其右者,建议去电影院感受。

在所有黑屏字幕结束后有个彩蛋,意义不大,可以不看。

二、缺点1.歌曲其实本作的歌中规中矩,没有难听的,但缺少“Let it go”那样出彩的。

最重要的还是那四个字——审美疲劳。

六年了,整个迪士尼的曲风几乎没有变化,今年阿拉丁的歌和冰雪奇缘的歌虽然不是一个人写的,但居然能听出同一种味道,只能说迪士尼的作曲家们守旧且同质化严重。

全片最好听的是片头和片中的哼唱,这里做个特别推荐,在原声专辑里分别是“Introduction”和“Iduna’s Scarf(第1分钟到1分40秒的部分)”这两首曲子。

2.错误的环保主义本片剧情其实没什么过失,甚至各方面都小心翼翼的进行着政治正确(比如毫不意外的,这个白人国家城堡里的将军又是个黑人......),所以环保方面的政治正确也混了进来。

毁掉自己祖父为北境建设的大坝就能拯救大自然的魔力这个设定,实在是太糟糕了。

虽说祖父建坝的目的不单纯,但是设定这么简单粗暴,很容易让小孩子错误理解为:大坝不是个好东西,就是它破坏了自然生态,所以魔法四大元素才会生气封锁森林。

如果我所料不错,肯定有小孩子看完要问父母“三峡大坝好不好”这个问题,而很多父母回答不好这个问题(需要的专业知识太多了),然后小孩子们就会直接认定片子里肯定是对的,大坝就是个坏东西。

这样错误的环保主义,糟糕,太糟糕。

如果我来写剧本,肯定不能直接毁了大坝。

大坝在枯水季节能蓄水,多雨季节能防洪,多好啊,干嘛要毁了呢?

直接加装改造一个可以控制的水闸就好了嘛。

四大元素不得劲,竟然全赖这个大坝,明明人心才是最坏的啊!

技术无罪啊!

不要用错误的环保观念一直误导小孩子啊!

就算是动画片,也请严肃设定好吗?

3.可耻的刻板印象那些一看就是披着印第安人马甲的北境人民,高喊着他们只相信自然,不相信阿伦戴尔的军人,似曾相识对不对?

又是纯洁善良的土著遇到良心未泯的白人的《风中奇缘》式设定。

迪士尼特别善于一个模式在多部片子里反复套用。

套用没问题,问题在于这些刻板印象早就该过时了。

印第安人就该热爱大自然?

美国人没踏上北美洲前,人家已经烧了几千年的森林,杀了成千上万的当地野生动物,灭绝的物种一大堆。

美国人搞殖民屠杀了许多印第安人不是东西,但为了赎罪,就在文化作品里到处把印第安人设定成热爱大自然的小白兔,还通过强大的文化宣传强迫全世界人民接受这种观点,这根本就是颠倒黑白。

而且事实上,美国还在逼迫印第安人按照古老的方式生活,这样就显得上述“赎罪”行为尤为可耻。

印第安人也要现代化呀,凭什么给别人打老旧过时的标签?

立几个图腾,有着萨满教似的原始信仰就是和大自然紧密联系、一刻也不能分割了?

那最热爱大自然的是我们中国人和非洲土著,甚至是太平洋岛国食人族土著啊。

用一些标签化的刻板印象去定义各个种族,然后把这些标签映射在全世界人的脑海里,这是好莱坞的一大罪状,只是很多人到现在还浑然不觉。

大家都是人类,一些落后的民族住在森林里,只是没有能力现代化而已,求求好莱坞不要再给别人贴什么热爱大自然的标签了。

一旦有机会发展,人家立马大面积焚烧森林,开垦荒地种玉米。

你们没给人家大部分祖先活下来的机会,却要求他们少数活下来的后人继续过这种森林原始社会生活,美其名曰帮助他们维持了热爱自然的传统,我可去你的吧,这种印象就是在阻碍其他民族发展,践踏其他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凭什么别人就要按照你的设定老老实实呆在森林里茹毛饮血,怎么他们就不能和阿伦戴尔人一样建立起大城市?

如果这么设定了,故事会讲不下去吗?

完全不会。

就因为好莱坞主流意识形态潜意识里就喜欢设定这种热爱自然的落后民族。

还敢说不是好莱坞把刻板印象强加给普罗大众吗?

能写好故事的好莱坞编剧们全都被这种充满刻板印象的意识形态洗脑了。

本片没有直接描述这些事情,但是这种刻板印象设定让我无时无刻感受着那个高高在上、不断给每个种族打标签的好莱坞意识形态的压迫。

明明是人心攻伐、不能互信的故事,非要整这种印第安人的幺蛾子。

要我说,大坝不仅该建,阿伦戴尔人还应该帮助北境人民现代化,而不是让人家一直住帐篷。

要传达真正的真善美,不是把别人限制在所谓热爱自然的刻板印象里,而应该帮助人家真正建立美好生活。

神仙姐妹俩,把阿伦戴尔统治着,把北境的魔法元素安抚好了,却继续让北境人民过游牧生活?

妥妥的美式价值观。

我们中国人不一样,我们就是要在蒙古草原上建设大量呼和浩特、包头这样的大城市,让游牧民过上现代化的好日子。

还在把风餐露宿当成美好生活并向全世界散播的好莱坞价值观,希望你们早日和这个世界说再见。

评论里有人告诉我影片中北境人的原型是北欧的萨米人,不是印第安人。

那么,特此更正。

不管他们参考的是哪个民族,我依然保留上述观点:我反感用刻板印象去描述这些落后于现代的民族,并把他们和热爱大自然强行联系起来,还要求这些民族在现代继续表现所谓的“热爱大自然”。

9102年了,还有萨米人在森林里过着原始社会生活,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多么热爱大自然,他们一开始是被其他民族赶进森林的。

有人肯定反对我的观点,为了避免一再浪费口舌,我就直接把已经发生的对话放在下面。

你们认同他或我都行,反正大家心里有数了,多余的废话也就不用说啦。

 10 ) 史诗湮灭,童话美满

《冰雪奇缘》是继《玩具总动员3》之后,第二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的动画电影,影响力巨大。

若说是迪士尼本部动画工作室最成功的作品也不为过。

作为续集的《冰雪奇缘2》自然万众期待。

但看完之后,观感实在不过尔尔。

倒不是说画面普通、特效不行、技术平庸,此类重点项目,必然集行业顶尖力量打造,在视觉上至少是赏心悦目的。

问题就出在剧本上,故事没能讲好。

虽然皮克斯已招至迪士尼麾下,但和迪士尼本部动画工作室仍是相对独立。

说起来很怪,尽管近年来出品了《无敌破坏王》《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这些口碑力作,但本部从头到尾几乎没拍过质量上乘的动画续集。

这和旗下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系列形成鲜明对比。

《冰雪奇缘2》的故事是完全成立的。

前作颠覆了安徒生童话,讲述了一个对内寻找自信、对外建立信任的故事。

续作在此基础上,试图更深刻地探讨其中背景和缘由。

一旦成功,冰雪世界的宏大世界观将自成体系。

可惜的是,整部电影的表达过于简单、讨巧,同时也削弱了情感力量。

影片的故事驱动,可算是闯关类,但缺乏悬念和层层递进的危机感。

这对于故事的表达来说,几近致命。

想想同一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在完美的《玩具总动员3》之后,并不敢过多期待,但成片一出喜出望外,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被述说得波澜迭起、动人心弦。

同样是简单情节,同样是延续经典,《冰雪奇缘2》缺乏太多的氛围营造。

别人闯关,总是先努力拿下第一关,才有了理由,有了线索,然后披荆斩棘,一路到底,最后的结局也更激荡人心。

可《冰雪奇缘2》完全不是这样的感觉,闯关的成功不是主人公拼来的,更像是导演赠送的。

艾莎女王拥有魔力,在其身后,也有一双无形的导演之手,同样拥有魔力。

因为只要艾莎想要什么,导演就给什么。

遇风降服,遇火则灭,完全不需要依靠智慧摸索解决之道。

魔法一出,注定结局。

剧情不是通过剧情本身去驱动,统统是剧本和导演安排好的。

幕后意图过于明显,让人嚼之无味。

电影原声音乐比影片先行,从反响来看,注定不再有前作的火爆。

歌曲与剧情的结合也实在令人失望。

就像酒桌上,人们仍在寒喧,尚未酒过三巡,有人就已大吃大喝、大喊大叫,一副散席之态。

这就是《冰雪奇缘2》中大多唱段强行高潮带来的副作用。

纵使恢宏大气、余音绕梁,仍免不了不合时宜之嫌。

好在,以迪士尼今时今日的地位,强大的宣发能力和品牌号召力自是不言而喻,再加上前作的深入人心,《冰雪奇缘2》势必将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只是, 折煞 了这样一个本该可以拍出史诗气质的故事。

迪士尼动画从2D手绘转型到电脑CG,不过短短十年,却已经拥有了鬼斧神工的功力。

阿伦黛尔那动人的碧海蓝天、锦绣山川,都被技术之手描绘得明丽清新。

然而,华丽的外衣无法掩饰内核的苍白,更无法成就一个新的史诗。

《玩具总动员4》是佳作,是一眼难忘的童话,但注定不是史诗。

《冰雪奇缘2》原本可以是。

因为它跨越天地、种族、时代,有家国情怀,也有感情的牵肠挂肚;有生离死别,也有琐碎的家长里短。

它具备了成为一部史诗的先天条件,却缺失了过多的后天努力。

史诗与童话是必然不能共存的吗?

未必吧。

《冰雪奇缘2》浪费了一个证明的机会。

当然,影片也借由一句台词喊出了迪士尼的口号——“我就是喜欢大团圆结局”。

其实,有迪士尼还是挺好的,至少在成人世界的残酷和无奈之外,我们能进入一个童话,享受两个小时的纯真美好。

只是,希望下一次,下下一次,同质化、流水线生产这些故事的天敌能被击退。

毕竟,真正的史诗不仅仅要描绘出风火水土、四季交替,更需要解答风中落叶为谁扬起、低头吟唱缘何潸然。

微信公众号:dongguazaibiechu

《冰雪奇缘2》短评

这不是冰雪奇缘,这是冰雪起源。居然从合家欢往万圣节方向走了。

6分钟前
  • Kaito
  • 推荐

《艾莎传说:冰野之息》

11分钟前
  • Rico
  • 推荐

土耳其看的,很难看

14分钟前
  • 一光年
  • 很差

睡了睡了

17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还行

除了核心剧情太简单,太容易预测外没有缺点。但作为大众向儿童向动画,剧情简单也可以理解。视听体验无与伦比,传达的价值观清晰明了,已经是这一类电影中的上乘之作。且剧情简单归简单,还是有很多细节可以回味,甚至是一部可以结合时政深入解读的电影(尤其是如何处理历史积累的种族仇恨,在“后真相”时代如何面对“真相”,如何化解创伤和愧疚等)。甚至于视觉上直接简单粗暴地展现“墙”的崩塌,也可看作在特朗普时代对创伤大众的一种心理释放和疗愈。现实的困境当然不可能如此简单直接,但谁都需要希望,不是吗?

21分钟前
  • 流风揽湖
  • 力荐

1.后座一位老爷爷独自来观影,看到姐妹俩拥抱的场景,发出了:“噢,艾莎和安娜”的感叹。2.看到结局,老爷爷愤然提前离场。3.看的时候我脑内总是跳出奇迹暖暖的换衣现场,出现北地二字时我在内心惊呼:这套我收集过!4.整体剧情温吞,好在第一步为cp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功转移了观众在故事上的注意力。5.女王衣服美丽,同时为女王宣传的‘再美丽也要穿秋裤’这一理念点赞!

23分钟前
  • 芥末侠
  • 还行

艾莎老师的驯鹿王子妹夫可太烦人了。

28分钟前
  • K
  • 较差

姐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3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电影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消费品,而《冰雪奇缘2》则是一部迪士尼生产的半成品, 安娜和艾莎,求求你们俩不要再唱了啦,原地永远在一起才是真正的HE啊。

38分钟前
  • YWCJ
  • 较差

当皮克斯动画越来越有想象力的同时,没想到迪士尼动画已经变得如此平庸、吃老本、不求上进。的确技术更先进了,画面更精美了,但是内核和剧本却严重倒退,华而不实,形式大于内容。第一部中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女性不应该被爱情和婚姻定义、不需要王子也能做公主、正视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在第二部通通荡然无存,竟然变成了一部环保片。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竟然是毁掉大坝。迪士尼动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说教了?又双叒叕是两个王国握手言和的大团圆结局,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俗套得不能再俗套了,甚至上个月同属迪士尼的《沉睡魔咒2》刚刚才拍过。毫无悬念本片票房将大爆,因为它拍得太工整、太华丽了,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种打安全牌的合家欢电影已经看得太多了,我还是怀念以前能看到各种风格、各种类型的电影的日子。

42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特效尚可一看,故事无甚新意,一唱歌我就脑壳疼,所有歌都不及第一部的一首歌。三星不能再多了!

44分钟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还行

不曾想姐姐是仙子下凡惹!

47分钟前
  • 劳勃·拜拉席恩
  • 力荐

6,歌和画面算是迪士尼正常发挥,但其他方面真的没追求,本质上是个卖周边的广告片,第一部女性价值的探索和再定义到这部变成了一个非常传统的冒险故事,人与自然的冲突、种族间的倾轧也都是老梗,了无新意,迪士尼的倒退真是肉眼可见,所幸歌是好听的,画面是炫目华丽,票房和衣服是可以卖的,但也仅此而已了。现在我对疯狂动物城续集的质量完全不看好了

48分钟前
  • мая
  • 还行

冰雪MV:奇缘2,MV太多,少了些原有的叙事,画面依然很美,看来因为上一部let it go的大火在这一部里加入了很多歌曲,这也没什么不妥,只是可以少一些。

50分钟前
  • 对你爱不完
  • 还行

只有我觉得这部更好听?甜乔三分钟solo和Elsa变身之歌全场最佳,冰风雨雪过后,环保少女成了新一代迪士尼女王,你说讽刺不讽刺?雪宝太抢戏了,简直是行走的剧情复读机,苦逼直男克斯托夫在这部姐妹搞姬大片里终于有了姓名,可喜可贺,至于什么是成长,从随它吧到发现真相就是成长,“死”过一次又一次才会珍惜拥抱的温度

51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虽然明显不如前作,可还是想再看一遍

52分钟前
  • helmut
  • 推荐

7.5,我必须承认这部续集让我感到了一丝失望,但肯定算不上烂片,最多就是不及预期罢了。无比精致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一直是迪士尼的看家法宝,在影院的效果更是让我一度忽视了在故事上的种种不足,直到故事进入高潮,突然结束,我才猛然发现些许不对劲。前半段是日常短片合集,中段像是用mv水时长(因为不少唱段对故事推进没什么作用),高潮不高,收尾平平。没什么戏剧冲突,以至于解决问题都没让人兴奋起来。安娜与男友更是沦为工具人。即便如此我依旧被制作人员的奇思妙想与创造力所折服,片中的种种奇观令人赞叹不已,Elsa的扮相也美得不行。一部动画片的美术与创意不容忽视,否则我为什么还要看动画片呢?(Elsa换了那么多造型,玩具能卖到疯。)

53分钟前
  • 玉玉的注水阿龙
  • 推荐

真·大型MV~完全是看了3D动画片的音乐剧嘛。泪点还是有的,毕竟迪士尼煽情是强项。我泪点的地方在于:Anna作死要去当英雄冲进危险时,男朋友骑着驯鹿冲过来接上她只是说what do you need me to do,那真的是不问原因无条件的信任和爱和支持哎。迪士尼对于这种纯粹的爱与勇气的点真的都戳得准准的。突然觉得,迪士尼就是女孩子的漫威、漫威就是男孩子的迪士尼嘛。我觉得世界上存在一些这样的电影挺好的。尤其是想象一下有个小姑娘从小看了Frozen后觉得自己也可以像Elsa一样承担责任拯救世界呀不止是男孩子可以这样做,就觉得很棒。人类永远需要童话

56分钟前
  • 艾栗子
  • 推荐

最后elsa骑白马而来,妈呀!这是什么玛丽苏剧情啊!姐姐娶我!

57分钟前
  • 吱吱吱
  • 力荐

艾莎总能抢先泳有淋淋演唱会最想要的舞台效果厚(下一部要生娃玛琳菲森了?

1小时前
  • CharlesChou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