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沙赞和兄弟弗莱迪整部《雷霆沙赞》看下来,最让我喜欢的一个角色其实还不是沙赞(他排第二),而是他在收养家庭里的那个沙雕兄弟弗莱迪,先说说这个人物,因为很少有超级英雄电影中的非大反派角色能够刻画得这么好。
他一出场是在比利刚来收养家庭的时候,妈妈对弗莱迪说“你可别说那些奇奇怪怪的话吓到他”,可是妈妈刚关上门,弗莱迪就开始“吓唬”比利了,他说自己的腿是爸爸推自己下楼时摔的,吓得比利还以为自己进了个贼窝。
接下来,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里,弗莱迪这个人物的性格不断被丰富起来:他是个超级英雄迷,他收藏了蝙蝠侠飞镖、哥谭日报、还有子弹等等粉丝纪念品;虽然他并没有什么坏心,甚至还有点正义感,最终是他教会了比利去做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超级英雄,然而所有人连学校看门的都觉得弗莱迪看上去不像好人;他到处胡说八道其实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因为他才想成为超级英雄,但没这个命,所以他会在学校里吹嘘说自己会请沙赞来吃午饭,结果没实现被揪着内裤丢出去;连学校里小混混也要欺负他。
他做梦都想成为超级英雄,他连宣传语和名字都想了许多个,然而,他不是。
他只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被人欺负的、每天做着英雄梦和武侠梦的小男孩。
这个孩子不是电影虚构出来的,而是千千万万超级英雄漫画和电影忠实粉丝少年的真实日常,他们需要梦想,需要超级英雄,去支撑他们的生活,去面对成长的烦恼,和日益逼近的成人世界。
这让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1948年,一个小男孩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普通家庭,父亲是个装卸工,所以家里可以说是穷人,他每天的生活就是从第一街区的家到第五街区的学校,两点一线,他所有对冒险和世界的渴望,只能通过阅读漫画来实现。
他受到那些超级英雄故事的影响,在自己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无比精彩的王国和世界,并且也开始试着写超级英雄的故事,还卖了钱。
他成名之后,在接受采访时坦承:超级英雄对我的影响,甚至远超过了托尔金和莎士比亚。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写出了奇幻文学界鸿篇巨著《冰与火之歌》的作家乔治·马丁。
由此可见,超级英雄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独特的位置,尤其是在少年心中。
所以这次DC大胆改变了以往的暗黑风格,用一个内心始终只有14岁的沙雕少年来做主角,而且贯穿全片充满了非常轻松、毫不费脑细胞的自嘲式幽默,让人觉得超级英雄终于回到了它本来属于的地方:带来欢乐、满足梦想。
所以全片看得我最开心的有两个桥段:一个是比利忽然间获得了超能力之后,他和弗莱迪像两个“刚刚偷到了父母酒柜钥匙的孩子”(美国影评人语),各种搞笑玩耍,他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凭借超能力去战胜邪恶成为英雄,他们想到的是买酒、看脱衣舞秀、合影赚钱、在油管当网红。
超能力对他们来说就是多了一种玩的方式,这才是14岁少年的真实心理,他们还是初中生。
另一个看得很开心的桥段,就是最后沙赞顿悟,单凭自己是无法战胜反派的,于是他把收养家庭的兄弟姐妹都变成了超级英雄。
考试不及格的胖子,满嘴跑火车的弗莱迪,话多收不住秘密的达拉……弗莱迪变身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能飞了!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超能力,他之前很多次问过比利,假如有超能力你选能飞还是能隐身,这对于比利来说或许听着摸不着头脑,但是对于弗莱迪来说那都是他想要的,因为再也不用拄着拐杖挨欺负了。
一个普通小孩的梦想,被实现了,他不再需要仅仅是远远看着超级英雄,就像看超人、蝙蝠侠或者海王那样,永远是小心地遮掩着自己的自卑和幻想,然后对超级英雄五体投地。
而是从一个走路都不利索的瘦小子,毫无征兆地就梦想成真变身超级英雄。
许多人用“可爱”来形容这部电影,比如沙赞的蠢萌形象,而我觉得最“可爱”的设定就是弗莱迪梦想成真这里,它似乎在告诉每一个像弗莱迪一样的孩子,总会成真的,就像乔治·马丁一样。
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沙赞这个超级英雄的诞生过程就有点特别。
对比DC旗下的其他超级英雄,超人本就不是地球人,是自带超能力的氪星人;海王是人类父亲和带有超能力的海公主生的孩子,也算是遗传自带超能力属性;而蝙蝠侠是为了报血海深仇,苦心孤诣谋划多年,利用科技、金钱、智慧等方式去打击黑恶。
他们成为超级英雄都是有着某种意义上的前因后果的,不是随机的。
然而比利却是真的像中彩票了一样,他不过是在兄弟被混混欺负时挺身而出了一下,就被巫师觉得是“至善之人”,估计也是巫师有病乱投医,因为反派那边已经找到接班人了,他也要赶一下进度。
所以,比利在成为沙赞超人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吓得不轻,因为没法回家了。
这种设定再度暗合了片子的用意,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超级英雄,你不必是氪星人,也不一定要背负血海深仇,更不用是人类和海神的混血,只要做点好事就行,哪怕是小小的好事,出手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就有可能成为超级英雄,当然,你还需珍惜身边人,还有现在的家庭。
尽管这些道理浅显到不能再浅显,但依旧动人。
因为我们之所以一把年纪了还会走进电影院去看超级英雄的爆米花电影,不恰恰就因为我们还依旧相信英雄战胜邪恶的童话么?
因此也相信,沙赞和弗莱迪这对好像周星驰和吴孟达一样的黄金CP,会在接下来的《雷霆沙赞》续集里有更搞笑的冒险之旅。
第一,不要去看imax,观感极差,动不动一惊一乍,我一年imax观影在12部往上,这是我观感最后悔的一次,全程捂耳朵,不是怕,是真的很聒噪。
第二,名过其实,和dc世界格格不入,剧情跟漫画相差无几,最后集体变身,真的,美术用点心吧,我第一次看超级英雄电影尴尬。
第三,重复下第二点,服装用点心吧。
给三星是小演员演的不错,男儿卷发小男孩演的真的挺讨喜
聊超英电影,怎么能不说彩蛋。
不过片中弗莱迪在每个场景,换一套超级英雄T恤衫的小彩蛋,大家就慢慢去享受其中的乐趣吧,就不作为讨论范围了。
永恒之岩永恒之岩在5000多年前被打造,岩石来自天堂和地狱之间层面的永恒之岩,同时永恒之岩是一个老英雄剧集的地方,目的是抑制住古老的七宗罪,但随着巫师沙赞的兄弟姐妹都相继死去或离开,他的力量越来越弱,因此他需要找到一位继承人。
在影片最后,永恒之岩也成为了沙赞的秘密基地,就像蝙蝠侠一样,城堡下有着巨大的装备基地。
在影片中也有提到,沙赞最初想买一栋房子作为秘密基地,最好靠近悬崖,车从瀑布下面进出,之类的。
在漫画中,永恒之岩主要和地球的出入口,是福西特市,福西特市名称的由来,其实就是当初沙赞角色创造的福西特漫画。
但在影片中,改成了费城。
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中最后集结了6位超级英雄,组成沙赞家庭,正好永恒之岩又是他们的秘密基地,但永恒之岩的座位有7个,称为永恒议会,这也就说明,沙赞家庭会在续集中,有可能增加一位新的家庭成员,以凑成7位成员。
沙赞家庭沙赞家庭在影片中一共有6位,除了沙赞,其他五位都简单介绍了他们的超能力,他们分别是弗莱迪,马丽,佩德罗,达拉,尤金。
除了这些成员,在漫画中,沙赞最后在动物园还相中了一只老虎,作为魔法的守护者,所以永恒之石的七个宝座,可能就由他们坐上了,也正好对应了七宗罪的七个恶灵。
或许因为影片预算成本有限,老虎作为超级英雄需要很多特效,于是把第七名沙赞家庭成员,延后到了续集上。。。
吧。
七宗罪七宗罪算是沙赞的老宿敌,具体每个恶灵对应的,和大卫芬奇的《七宗罪》是一致的。
在漫画中,七宗罪是单独的反派成员,并不会和希瓦纳博士合二为一,希瓦纳博士也是单独有自己的魔法和超能力的。
希瓦纳博士希瓦纳博士在影片里,如果没有七宗罪的帮助,就只是一位普通的光头大叔,这位大叔在小时候,被巫师沙赞选中,最后因心术不正,才走上了研究黑魔法咒语的不归路。
不过在漫画中,希瓦纳博士则反过来,他是因为要拯救自己身患绝症的家人,在现代医术没办法救治的情况下,去钻研黑魔法,从而学会了各种咒语。
个人觉得,这个版本的希瓦纳博士人格,应该更能打动观众,不知道为何影片要改成希瓦纳博士仅仅因巫师沙赞说他不好,他就黑化成了反派。
在漫画中,有一天希瓦纳博士去到了一个古墓,突然一道闪电击中他的右眼,让他升级可以看穿所有黑魔法并为其所用。
于是他利用这个技能,释放了古墓中被巫师沙赞封印的黑亚当。
巫师沙赞巫师沙赞原来不叫这个名字,他叫玛玛拉冈,他出生于九千年前的迦南(NEW52后)。
巫师沙赞几千年来都和邪恶作斗争,最后他有些精疲力尽,想找一个接班人,也就是影片中那种招募制。
在埃及法老时期,巫师沙赞选中了特斯亚当,后来特斯亚当黑化,拿着拥有沙赞的能力,到处祸害人类,改名为黑亚当,黑亚当同样也是沙赞最强的敌人。
后来巫师沙赞把黑亚当封印,但力量越来越弱,必须继续找继承人,于是就找到了比利。
早在2017年,巨石强森就成为黑亚当的扮演者,原本我还以为根据漫画的人物设定,能看到黑亚当的出场,不过这应该要等到沙赞续集以后了。
甚至在DC扩展宇宙的计划进程中,《黑亚当》的独立电影,也在其中,而且编剧,导演都已经选好。
结局彩蛋最后超人来客串了一下,但因为目前DC扩展宇宙的演员有些分崩离析,就目前为止,超人和蝙蝠侠的人选,最终都没能确定是谁来出演,所以影片用了一个讨巧的办法,让超人不露脸,只秀出超人服。
片尾彩蛋1:冥思螨第一个彩蛋是希瓦纳博士在监狱写着黑魔法咒语,最后一条类似于毛毛虫进来和他对话,它是冥思螨(Mr Mind),DC漫画的超级反派,来自金星,拥有很高智慧,并可以控制别人大脑,也是沙赞的老对手。
新52中,冥思螨和希瓦纳博士,还有黑亚当联手对抗沙赞,在漫画中,冥思螨也是诱惑希瓦纳学习黑魔法的声音。
冥思螨还组建过怪物邪恶协会(Monster Society of Evil),召集了DC旗下众多反派,其中就包括希瓦纳博士和黑亚当。
在影片中,冥思螨在影片开头有给过特写,这其实也暗示着,希瓦纳在孩童时期进入永恒之岩时,是被冥思螨用魔法安排的,并非巫师沙赞在选人时咒语出了问题。
冥思螨的出现,续集估计会联合希瓦纳博士和黑亚当,一起对抗沙赞。
片尾彩蛋2这纯属是一条娱乐彩蛋,弗莱迪在测试开发沙赞新技能,看看沙赞能不能和鱼对话,但这个技能,还是留给海王比较好。
影片解析《雷霆沙赞》的人物和设定,甚至是剧情的结构,基本是根据DC漫画NEW 52改编的。
影片把比利设定为从小走失的小孩,一直寄养于各个家庭,逃跑23次,因为他从来不认可寄养家庭,同时也没能认清自己是谁,他一直想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回到属于自己的家。
成长变成了比利内部冲突,变身沙赞则成了外部冲突。
两者并行,塑造比利从男孩变成男人的蜕变。
在永恒之岩的岩洞下,巫师沙赞坚守控制着七宗罪的恶魔,他正在找寻下一位继承人,但由于法力计算不准确,先找到了小时候的希瓦纳博士,种下了祸根。
最终巫师沙赞找到了比利,让一位15岁的男孩,成为守护人类和平的继承者,只要比利喊出SHAZAM,比利就会由一道闪电变身成沙赞。
影片有趣的地方也就在于此,一名15岁的男孩,阴差阳错具备了超能力,但比利却不知道这些超能力如何释放和使用,因为巫师沙赞在让比利变成沙赞后,并没有给他一本说明书。
于是比利在挖掘超能力的过程中,出现了沙赞的经纪人(小跟班)弗莱迪,弗莱迪绝对称得上最佳配角,不逊色于主角,弗莱迪利用自己熟知DC宇宙超英的知识,慢慢拓展和挖掘了沙赞的超能力,影片中最有乐趣的地方,也就在于这一块。
甚至可以说,如果少了弗莱迪这个角色,《雷霆沙赞》的评分可能会低一个档次。
沙赞变身年龄的反转带来的乐趣,也类似于汤姆汉克斯的《长大》,还有2017年的《勇敢者游戏:丛林决战》。
其中影片沙赞和希瓦纳博士在商场打斗时,两人踩到地板钢琴,就是致敬汤姆汉克斯的《长大》。
这两部作品都是由十几岁小孩变成一位大人的样子,但心智依然还是一个小屁孩,比利在变身沙赞的过程中,满足了小孩变成大人想要做的所有欲望,还能满足每个人想要拥有超能力的想象。
但在当沙赞遇到希瓦纳博士之后,沙赞(比利)选择了逃避,变回了比利的样子,我们对比利这样的逃避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毕竟只有15岁,他也没有想过要做超级英雄。
这也是我觉得影片最值得思考的地方,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我们都盼望着有一天长大成人,但当然我们都变成大人时,却怀念起曾经肆无忌惮的少年时光。
影片用这样的剧情,影射了我们对于成长错位的一个比喻,非常有意思。
之后比利在寄养家庭兄弟姐妹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亲生母亲,结果却发现亲生母亲当年其实能找到自己,但却没有能力和勇气继续带大比利。
我们经常说成熟起来,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知道真相的比利,也终于明白自己一直寻找的家,其实早就已经找到,寄养家庭给予的爱,让他燃起保护他们的斗志和责任。
这一段从侧面也比喻了,我们曾经年少时,所深信的叛逆和正确,其实在一夜长大后,才明白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比利获得了超能力,成为了沙赞,但却没有真正用好自己的超能力,去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成为DC超级英雄题材价值观变迁的一种尝试。
影片在最后决斗时,沙赞没办法面对七恶灵和希瓦纳博士,所以沙赞把超能力分配给了其他兄弟姐妹,从而组成漫画中的“沙赞家庭”(原先应该叫“惊奇家庭”)。
这也很好表述了传统的齐心协力的电影主题。
所以影片另一个出彩的点,也在于前面花了不少篇幅在塑造的寄养家庭,包括有一个暖心的爸爸,和一位照顾周全的妈妈,还有五位团结的兄弟姐妹。
这一个寄养家庭,让比利真正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找到了自己所要寄托的爱。
当然,说了这么多赞美之词,也并不能说《雷霆沙赞》是一部满分级的超英电影,我发现这几年,DC对反派的塑造很不用心,从《正义联盟》开始,反派就开始作为影片的一个打斗符号,没有任何角色进展和立体的塑造。
《雷霆沙赞》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希瓦纳博士的塑造,虽然有开端有动机,但却极难说服人,不过好在,影片的中心没放在大事件冲突拯救世界上,而是放在了沙赞成长上。
但是,不知道DC宇宙是不是对暗黑风格给搞怕了,这一次的《雷霆沙赞》风格的转变,让人觉得,起码让我觉得,《雷霆沙赞》其实不用把观影门槛,或者说把观影年龄层下调到这么低。
这一点在反派希瓦纳博士的塑造上,就能说明很多问题,影片底子其实想要呈现出希瓦纳博士悲惨的人生背景,但最后影片要更靠向大众,更娱乐化,所以也只能把反派塑造成头脑一根筋想要做坏人的大坏蛋。
真的,我看这个片子时,我一度以为,那个寄养爸爸会不会来个反转,就像《蜘蛛侠平行宇宙》迈尔斯的叔叔,可惜我想太多了。
至于影片中的打斗和特效,显然格局放得比较小,可能会有一些视觉党会看得不过瘾,但如果你知道影片的成本只有9千万时,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了,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把大银幕上的超级英雄按照问世时间排成一排,不难发现一条清晰的弧线:超级英雄变得越来越“卑微”了,无论是DC还是漫威,都渐渐从造神运动的狂欢中冷静下来,赋予角色越来越多的“人性”。
在社交媒体全胜时期,这个人人都能做五分钟名人的时代,超级英雄们甩掉高冷和神秘,卯足了劲亲民。
他们的出身未必高贵,未必背负国仇家恨,哪怕阴差阳错间成了“天选之子”,依旧保留了很多普通人的缺点,并极擅长将这些缺点变成讨好观众的“萌点”。
2018年上映的漫威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展示了一个人人都能当蜘蛛侠的宇宙空间。
而几个月后上映的DC电影《雷霆沙赞》,不但将一个平凡的小孩变成了超级英雄,甚至连小孩的兄弟姐妹也“鸡犬升天”,过了一把超级英雄的瘾。
英雄,是介于人与神之间的存在。
超级英雄们从人转变为救民于水火的神时,通常要经历一次变身。
大部分时间,这场变身仅仅是穿上制服,拿起武器。
而《雷霆沙赞》却在这个仪式上动了点手脚:男主角比利变成沙赞后,不但换了装备,还成了一个强壮的成年男子。
这种设定让主角身上充满反差,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荒诞搞笑的情节,同时影片的主题也更加具象化。
伦敦首映礼影片表面上,似乎是正与恶的对决。
但私以为,比利与反派希瓦纳,更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他们之间的战争,也更像一个少年内心中“选择长大”和“拒绝成长”两种意识的冲撞。
故事发展到二分之一时,比利和希瓦纳才正式碰面。
但此前,两人的经历始终存在对照和互文。
比利幼时与母亲走散,事情过去多年,仍然不放弃寻找生母,始终保留着母亲送给他的小指南针;希瓦纳也自小缺少母爱(至少影片中从未出现甚至提到他的母亲),对父亲心怀怨恨,拥有超能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父亲和哥哥。
比利与希瓦纳,成了俄狄浦斯情结的两条分支。
二人也都经历过车祸。
变成沙赞的比利虚荣心作祟,在广场表演杂耍,无意间导致公交车从桥上坠落;希瓦纳小时候也间接造成车祸,导致父亲双腿残废,本就敏感多疑的他从此愈发被家人排挤。
车祸对于比利和希瓦纳的一生,都是一个里程碑事件,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拐点。
比利面对摇摇欲坠的公交车,起先逃避,最后一刻挺身而出救下乘客,并在之后大大咧咧承认,是自己玩心太重超能力失控才造成这惊魂一幕。
这一刻,少年开始意识到超能力不仅仅是好玩,还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而同样经历过车祸的希瓦纳,尽管年近半百,心理年龄却永远停留在了车祸那天,在不被别人认可的负面情绪中故步自封,人格愈发扭曲乖戾。
比利成长中的第二个里程碑事件,是主动与生母断掉联系。
他终于寻到生母,以为结束了骨肉分离的局面。
想不到生母冷漠推开了他上前相拥的双臂,并承认她是故意遗弃了自己的孩子。
比利很快接受现实,不做纠缠,并归还了那个被他一度视为信念的指南针。
如果说公交车事件令比利懂得了承担责任的重要性,那么主动离开生母,令比利彻底完成了心理上的断奶,从此迅速成长为独立的个体。
反观希瓦纳,他的一生始终被父亲的话语所操控,哪怕杀掉了父亲,老巫师也迅速成为父亲形象的替代,左右着他的人生。
从电影初始得知,被老巫师召唤又否定的人不在少数,但似乎只有希瓦纳像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偏执地渴求魔法。
反派希瓦纳博士近些年很流行一个词——少年气,用来形容成年人不为现实的蝇营狗苟所累,依然对世界保持善意和好奇。
它又区别于孩子气的幼稚冲动,更倾向于承担责任的同时保有纯净的少年心性。
希瓦纳初见沙赞时,挑衅道:“原来这就是传说中完美的人啊。
”相比其他DC英雄,沙赞无论在智商、外形和超能力上,都称不上完美。
但放眼普通人的世界,沙赞显然又承载了现代人对于完美成年人的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不失少年气,远离七宗罪的诱惑;在关键的时刻摇身一变,扛起责任,抵抗困境,成为保护家人的英雄。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变身前的比利还是变身后的沙赞,都是成年人美好品质的隐喻。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收养家庭。
夫妻俩都是孤儿,在收养家庭中长大,结婚后又收养了一群非主流的孤儿——黑人、亚裔、残疾人、自闭的肥胖症男孩、白人少女学霸以及问题少年比利。
这当然是政治正确大集合,但也侧面强化了沙赞的象征意义:真正的英雄,是愿意为了家人挺身而出的人。
此外,DC招牌英雄——蝙蝠侠的符号也多次在片中出现,与沙赞的形象形成微妙对照。
虽都是有着孤儿身世的超级英雄,但蝙蝠侠最终成为独行侠,孤胆英雄,暗夜骑士;而沙赞却更注重与人的关系,在与反派的决斗中取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兄弟姐妹强有力的助攻。
没有血缘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齐齐变身成超级英雄一幕,无疑成为影片中的最高潮。
六个没有血缘的孩子,握住魔杖齐唤咒语后,都摇身变成了令人惊喜的成人形象:非裔女孩成为气质出众的美艳女郎,跛脚的小男孩丢掉拐杖获得了飞行的超能力,自闭的肥胖男孩也成长为自信的肌肉男。
完满得简直像童话的结尾,“从此以后,他们都长成了自己理想中大人的模样。
”因为情节俏皮,主角为孩子,且没有少儿不宜的场面,一些人会将《雷霆沙赞》归于儿童题材。
但私以为,电影讲的既是少年之梦,也是成人之梦。
我们都想拥有一种超能力,可以随时变成勇敢强大的成年人,也能随时穿越回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首先要说一点,这个片子成功与否真的和喜剧文化没有一点关系。
再声明一点,我是漫威粉不假,但我也把dc近几年的电影都看了(大多还都是在电影院看的),并且在看了bvs的导演剪辑版后,也修改了评分,认为扎导表达的已经足够多了,也挺成功的。
我还去影院二刷了海王和正联。
所以我对dc的爱不比漫威少。
基于此,我想说几点我自己的看法。
接着第一点来说,这和喜剧文化到底有啥子关系,难道大卫桑德伯格是拍喜剧出身的吗?
不要票房不好就拿喜剧文化水土不服来说事,那去年海王卖的那么好怎么不说是喜剧文化贯通了呢?
一味的去夸特效啊,剧情啊,人物逗逼啊!
这是通的呀,对不起,我们喜剧文化不背这锅,我没有任何的针对,只是看见这股言论在网上散播不舒服,想说一两句话。
这个片子问题太多了,我先说一个突出的。
编剧在编一个人物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你把一个人物编的那么市侩,惹人讨厌,却突然通过一个强行转折(其实好像也没有什么转折),让他变成一个智商在线,道德感突然爆棚,并且又为了主角两肋插刀,这谁顶得住呀,编剧,你。。。
莫非以为观众智商都下线了不是(((゚Д゚Д゚Д゚))) 还有,逗比不是傻逼,改编不是瞎编(突然用起了六体( ⚆ _ ⚆ )……)14岁快满15的人了,他的心智我觉得也蛮正常嘛,当小孩时什么都明白,怎么变成了大人就成了一个傻子。
抱歉,得罪真爱粉了,但我真不认为那是逗比,那TMD(实在忍不住了)纯粹就是一个蠢货。
他的嘴脸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了,我不是说他测试自己的超能力有错,也不是说他不能用这个赚钱,只是他不用总是一副贱贱的迷糊的表情好不好?
此处无对比,我没说小贱贱就很可爱。
只是他明明不是走贱兮兮这个路线的,明明对自己的目的无比清晰,却又装傻充愣,唉:-( 此外,逗比风格不是稚趣风格,人物的动机和行为稍微成熟点好不,无论是那个巫师还是反派,真的快哭了。
先说巫师,你非要等兄弟姐妹死光了,自己也马上灯枯油尽了,才急着去找继承人,四十多年也就找了五十来个,一年就一个人(这个速度。。。
),如果不是出了意外自己快要死了,我不知道你还要等多久,胡乱抓阄抓到了主角,幸亏主角有光环,一定会是正派,万一巴利又是第一个继承人那种货色怎么办?
反派,更好笑了,整个下来就是杀兄弑父有点主观意向,别的时间里都是在干嘛呢,你就听那几个罪忽悠吧,唉!
最后传授力量的重要时刻,你闭眼干啥,你当这是kiss吗?
你接受了力量再闭眼感受不行吗ớ ₃ờ 此处仅以海王做个对比,那个才是一个逗比角色,逗比,是一种性格的外化,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不是从行为上和动作上向傻逼靠拢,更不是任何时候脸上都摆一副强行搞笑的表情。
再说暗黑化与幽默的界限,我不明白可以把HP后三部调和的那么好的华纳哪里去了?
dc当然不只是暗黑风格,但是既然你决心走漫威幽默的路子,我求求你不要步子同时迈那么大,一方面不肯放弃自己已成体系的暗黑风格,另一方面又加入不好笑的大量笑料。
可谓是两面不讨好,一面比一面失败。
是的,说的就是你,比利,当然是大人模式下的,你以为打破第四面墙就是制造笑料的方法了吗?
暗黑方面还稍有可取之处,就是开头,你说后面的,emmm,好像已经变成什么十四台的风格了吧。。。。。。
我不喜欢恐怖片,也很少看恐怖片,但我也明白恐怖片光靠一惊一乍来吓人那是最低级的。
可这部片,超市处置坏人,“砰”玻璃碎了,杀董事会成员“Duang”砸门,后面好像还有一次还是两次突然这样吓人吧彡( ̄_ ̄;)彡 好吧,你吓人我可以理解,毕竟你是恐怖片出身的导演。
但是,但是,但是。。。
你TMD可不可以换个方式来吓人,连TMD每次镜头位置都TMD一模一样。
就是突然一个爆炸音,把你震一下(* ̄(エ) ̄*)你除了这个还有TMD别的吓人方式吗???
该吐槽的吐槽完了,下面说一下它的好他的那个逃跑不错,我很喜欢,猛遇强敌,逃跑确实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还有他去见他妈妈,也让我有些感触。
后面的打斗,就是他们两个互相喊话却又听不到有趣一点,但这个没有新意,不如功夫熊猫2玩的好。
再有,好像就没了吧。。。
只是我本人啊,我确实挑不出它吸引我的点了。
文 | 京畿部长
在隔壁漫威气势如火如荼的时候,如今的DC简直是一塌糊涂。
有一种说法:超英电影是成年人的童话,但既然是成年人童话,那么起码是给成年人看的吧,那么整个故事剧情想比是能够被广大影迷接受的,但《雷霆沙赞!
》却是一部让我看到中途想起身离开的超英电影,毕竟电影太无聊了,实在让我无法给它点赞。
在电影的制作方面,可以说漫威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电影制作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对于导演是谁这个问题,选谁关系都不大了,因为不会影响到最终的成片质量。
但DC这边就不好说了,从理查德《超人》的经典开端,到诺兰《蝙蝠侠黑暗骑士》的高光时刻,到杰金斯《神奇女侠》的勉强翻身,再到温鬼才《海王》的特效轰炸,DC超英电影的质量,可以说直接和导演的水平挂钩,导演选的好问题就不大,但选错了,电影就真的拍的不知所云了,《雷霆沙赞!
》就是其中代表。
△温子仁与大卫·F·桑德伯格这部电影的导演大卫·F·桑德伯格,是以拍小成本恐怖片出道的,师从温子仁。
在电影中,部分画面的惊悚效果确实不错,但从整部电影来评价,导演的掌控力是远远不够的,不知道是拍摄的问题还是剪辑的问题,有些地方的处理和角色表现不仅里外不一还弱智,故事本身做不到自圆其说也就算了,角色成长和正反交锋更是凌乱不堪,电影上下段割裂感严重,不说新意了,就是达到平均水平都够呛。
导演,超英电影讲究故事叙事的节奏,而不是恐怖片碎片化的讲述,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不要思考不要故事只要画面,但这一个个尴尬的欢脱场面实在分分钟冲垮了画面的冲击力,这还叫超英电影吗?
拜托,少年向超英电影更多的不应该是表现少年的不靠谱吗?
什么时候沙雕成为了主流词了呢?
漫画新52时期的《沙赞》作品我是看过的,所以我对于故事大概的脉络是有所了解的,而在《雷霆沙赞!
》中,电影和漫画重合度也是颇高,从比利的成长和获取超能力的经过,电影的前半部分基本遵循漫画,在漫画中,巫师给比利超能力是无奈之举,但在电影中,张嘴闭嘴就是天选之人,独一无二。
或许导演想说这一切都是冥冥之间的注定,或者说导演干脆懒得解释这些,直接抓住给扣帽子说就是你了,说你善良你就善良,说你合适你就合适,这一部分多少让人感觉突兀,这能力来源也太不实际了。
当然,沙赞的名字来由也不是如标题所说的那样,在漫画中,Shazam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着一种能力。
S代表着所罗门的智慧;H代表着海格力斯的力量;A代表着阿特拉斯的耐力;Z代表着宙斯的魔力;A代表着阿喀琉斯的勇气;M代表着墨丘利的速度。
凭借着六神的能力,比利变成沙赞,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虽然变身后的沙赞外表是一位超级英雄,但他的内心却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超人的能力加上小孩的心智,让他在行为上表现出幽默与搞笑的效果。
但就这样的设定,在电影的实际表现中,幽默和搞笑被低俗和幼稚代替,这个超级英雄,实在让人无法生出好感,毕竟傻人有傻福,但傻子没有。
反正看这剧电影不带脑子就好了,也不要问为啥会这样,怎么就这样了,跟着笑就行了,问这么多,不好意思,电影就压根就没想说清楚。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就是:剧情设计低幼化人物成长空洞化反派糟糕脸谱化最后决斗像笑话电影最后沙赞和反派的决斗,真的是车祸现场,主角不停地喊沙赞变身,然后飞来飞去,一群人乌七八糟无脑乱窜,几个孩子围着巫师权杖喊一声沙赞就个个都是超能力了,超能力的赋予这么轻松(善良这个要求果然是专门拒绝反派的借口),那这个巫师等个几千年到底图了个啥?
反派费老鼻子劲又到底图了个啥?
沙赞们最后不清不楚的就把反派们打败了,这段无聊透顶的时间算是把电影的进度条给安排上了,最后沙赞看着装着反派们的圆球笑了。
笑容下,真尴尬。
沙赞(Shazam)这个角色最早登场于福西特漫画(Fawcett Comics)于1940年2月出版的《天才漫画》#2(Whiz Comics)。
原名神奇队长(Captain Marvel),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官司纠纷(涉嫌抄袭超人),DC收购了该角色,并更名为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沙赞,而他的原名被漫威注册成为了惊奇队长。
沙赞之力由一位名为威廉·约瑟夫·“比利”·巴特森 (William Joseph “Billy” Batson)的14岁少年所继承,他的能力主要来源于希腊神明,对应着名字的字母。
能力分别为:S-所罗门的智慧(古犹太国国王)、H-海格力斯的力量(大力神)、A-阿特拉斯的耐力(支撑地球的泰坦神族)、Z-宙斯的雷霆(操控闪电的天父)、A-阿喀琉斯的无畏(脚踝是唯一弱点的战场英雄)、M-墨丘利(众神的信使)的速度。
而他的死对头黑亚当的力量则是源于埃及神话。
在最早的版本里,比利是一位年纪轻轻挣钱养家,正能量满满的三好少年,具备强烈的正义感和纯洁的内心,理所当然地继承了沙赞之力。
然而在闪电侠引起的大事件《闪点》( Flashpoint)后的「新52」故事中,比利成了脾气暴躁、愤世嫉俗、喜欢翘家和干架的叛逆少年,于2019年上映的电影《沙赞》中就是采用的这个设定。
电影《沙赞》IMDb评分7.5,豆瓣评分6.5,似乎在国内遭遇了「水土不服」的状况。
虽然该影片和《海王》一样聘用恐怖片类型导演(《招魂》宇宙入侵DC宇宙啦),却没做到后者的绚烂海底世界,也没有热血的肉搏打斗。
这可能跟华纳中低成本的制作预算有关,导致了后半段的打斗疲软,青春剧既视感,除了沙赞家族的登场外没啥亮点了。
所以导演把电影的重心转移到了文戏上,注重「成长」和「家庭」。
然而对于国内观众,寄养家庭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情感共鸣难以取得。
武戏也不讨喜,「老虎玩偶」(漫画里获取过沙赞之力的老虎)这种梗不是漫画迷根本get不到,颇为尴尬。
主角比利和反派希瓦纳博士的身上都带着强烈的原生家庭烙印。
比利在年幼时便被不满20的母亲抛弃(17岁怀孕),生父犯罪入狱10年,母亲的新男友则是无礼粗鲁的货色。
比利的家庭让人想起了剧集《无耻之徒》,类似的底层人群。
这里说的底层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而是精神层面的。
他们无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做事不顾后果,学不会承担责任,信奉所谓的及时行乐和戏梦人生,不干人事。
而希瓦纳博士则从小接受打压式甚至是人格侮辱的精英教育,让他的性格变得压抑而好胜。
上流阶层与边缘群体,像是一个硬币的一体两面。
文戏的主题,不光从人物背景体现,更变现为电影致敬的彩蛋里。
比利和他的好友弗莱迪躺在费城的阶梯上赞叹着「怪不得洛奇喜欢跑来这里」,这里说的洛奇,就是指史泰龙主演的经典拳击系列电影《洛奇》(Rocky)的角色(不是洛基哦Loki),励志色彩呼之欲出。
另外一段是比利被希瓦纳博士追杀,跑到商场去,脚踏钢琴键的情节。
致敬了汤姆·汉克斯于1988年主演的电影《长大》(Big)。
《长大》讲述的是12岁的少年许愿后如愿成为了大人,面对人生压力开始探索成长意义的故事。
跟《沙赞》核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致敬意图溢于言表。
所谓长大,不单单是指力量的获取,更是指内心的强大。
刚获取六神之力的比利去干了啥?
像所有小屁孩都会干的事,买啤酒(在国外某些地区青年购买啤酒需要出示身份证),拍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络,跟路人合照赚取小费,坑饮料贩卖机和ATM机,出入你懂的俱乐部。
这类心态,用一个比喻就是「刚学会使用工具的兴奋黑猩猩」,说白了就是力量和心智的不匹配。
力量是人类趋之若鹜的存在:金钱、地位、名望、权力…洞察人性弱点的社交技巧,过渡地追求力量会导致心智的迷失。
比利是幸运的,对正义联盟的崇拜从一开就塑造好了他的底色,让他走在了正道上,他只是对力量还处于摸索阶段而已。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没事多看看漫画塑造三观)
力量,是祝福,也是诅咒。
展现这种题材的影视及动漫作品比比皆是,譬如《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戒指(没有错就是《指环王》中魔戒的原型)、《冰与火之歌》中的铁王座、《死亡笔记》中的笔记、老版《蜘蛛侠3》中的毒液、《鬼泣》中的维吉尔(划去)。
这些优秀的作品,都尽量地削弱了超自然力量的分量,把笔墨着重在人性上。
对于力量,需要保持着警惕的心态以及强大的自控能力。
所以我们才看到了偏执地坚守着「不杀原则」,对自己有着自虐式自律的黑暗骑士蝙蝠侠。
到了最后,我们的小比利,把儿时生母送给他的「指南针」(敲黑板:此处有隐喻)饰品还给了母亲,说着「看来现在你比我更需要它」。
也开始顿悟了沙赞之力,开始去拥抱新生活、新家庭、新自我。
正如我们的好邻居小蜘蛛说的那样,要时刻谨记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电影目前的评分只有6.7,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拜托,请不要对一个儿童片一个童话故事这么挑剔。
我写这个影评,只是想来证明“男子遭雷劈拥有超能力”这个热搜来的不亏,我就是在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什么沙雕的无脑冲动里,购买了电影票的。
一个足够沙雕的电影、无脑沙雕的热搜、吸引来的真实沙雕的观众群体——非常精准的大数据投放了。
所以完全没有看过原著or漫画or前情提要or影评揭秘,对电影一无所知的我,大无畏的买了电影票坐在电影院里的我——是谁给了我这样的勇气?
是DC出品。
我曾经一度是一个没有看过任何一本超能力超人超级英雄的电影的现代人,对的,因为我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痛恨钢铁侠的人!
我是大侦探福尔摩斯的忠实观众!
后来当华生(裘德洛!!!
)也加入漫威电影大世界的时候我已经佛心了,但是那时候已经回不了头了,漫威大电影需要补课的电影太多了,已经变成家庭电视剧了啊,我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啊,我就像是一位一开始就没有去报道,点名表上都没有姓名的朋友,干脆的放弃了这一系列的电影,专心的做一个无神论者了。
DC电影在这方面而言,就比较友好了。
海王、毒液以及这次的沙赞,都是完全不需要知道前因后果、不需要做任何攻略,就可以坐在电影院里坐等开场的超人类电影——作为一个从小童话故事要讲就必须一次性讲完,5点就坐在床上听睡前故事的宝宝,I LOVE IT!
《雷霆沙赞》就是一个童话故事,还是合家欢大电影的那种——假如一个小盆友来不及在7岁被兔子邀请进入兔子洞,也来不及在11岁收到猫头鹰带来的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书,那么在15岁之前都还可以期待一下,就像电影里所演绎的一样,有一天在坐地铁的时候遇到巫师变成龙母,哦不是,是和龙母名字一样长的超能力啦——18岁就真的来不及了朋友,18岁就看看聊斋吧,也是很美好的童话故事呢!
当然了,除了儿童电影的常见弊病脸谱化角色形象这一点,真的很脸谱化,可能是为了儿童小朋友更好的理解剧情,只是沙雕这种脸谱并不常见,所以显得新颖一些(他们甚至连反派的服饰都是非常老派传统的反派必备翻毛领设计,真是让人记忆深刻)。
再除了儿童电影的多主角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的镜头分支故事线混乱这一点,电影整体上完成度和整体的结构感还是不错的,当然后半部分的故事真的表达的不是很好(这部分我甚至一度想给电影2-3星)。
儿童电影里面一般一定也有很多只有成年人才更能理解的部分,更适合成年人观看——比如,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怪兽会设计的如此生动而恶心,真的太真实太恶心了,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流露出了真实的不适应感。
再比如,主人公的养父母所构建的领养家庭,兄弟或者朋友之间共处或者共生关系,所拥有的居然是《小偷家族》似的家庭结构与精神内核;以及主人公本体的一个14岁小男孩,在面对亲子关系的时候所做出的努力和选择,包含全部爱意的努力奔跑以及包括全部爱意的放手掉头就走,这段内容所表达的内容,比10部《都挺好》都表达得更清楚——不是只有父母可以做出选择,孩子也可以。
甚至是一些看似搞笑的片段,也有笑后的感想——"请大声喊出我的名字""比利!
"是的,比利,而不是沙赞,虽然你此刻是超级英雄,但你永远都是那个被爱的比利。
这一次,这一位超级英雄,运用超能力不熟练,没有深沉帅气外表,没有精彩绝伦打斗,但是他是一个被爱的小男孩。
以及最后我一定要强调的是,该男子根本没有被雷劈,我怀抱期待等待了整整两个小时,根本没有看到该男子被雷劈!
这热搜根本就只是一个删选观众群体的大数据调查吧!
《雷霆沙赞》,DC的一部失败的超英电影。
周日和今天在往返广州的飞机上看完了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毫无意外同意它失败真的是无话可说。
片中的主角是个15岁的小男孩,被妈妈抛弃,不得不寄养在别家里。
他莫名就获得了沙赞的神力,而变成了一个高大威武的男性青年。
可是,他的脑子还是15岁啊,导致本片基本就像一部低幼儿童片。
但你又不能怪他,因为这位超英的内心确实只有15岁。
但是,即使如此,这部片的逻辑还是很有问题,这个主角孩子在少年状态下,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阴郁心理,但是变身为大人后却成为了个话痨。
但是,即使如此,全片的情节仍然低幼地令人发指,不适合成人观看。
沙赞的前世今生及名字的含义在最初的沙赞漫画中,比利•巴特森年幼时,他父母被奸诈的助理西奥•亚当(大反派黑亚当,由道恩·强森主演的《黑亚当》将于2020年上映;黑亚当的另一种设定是沙赞的第一代接班人特斯•亚当,他后来黑化成为黑亚当被巫师沙赞封印起来)杀害,之后比利与双胞胎妹妹玛丽不得不分离,他寄养在叔叔家,却不幸被夺取了继承权,并且很快被叔叔抛弃。
比利只好在街头流浪,一开始靠卖报纸来维持生计。
这是旧版漫画的身世设定,在新52重启后也就是这部电影中,比利•巴特森是十七岁未婚妈妈巴特森的儿子,母子俩被父亲抛弃,他一岁多在游乐园玩耍时与母亲走失,先后在23个家庭寄养过,为了找到亲生母亲他都相继逃离这些寄养家庭。
电影开始时,比利未满十五岁,流落街头,最后他被寄养在瓦斯奎兹(Vasquez)夫妇家里,玛丽也从双胞胎妹妹变成了他寄养家庭里的姐妹。
在新家庭里,他有五个兄弟姐妹,弗莱迪•弗里曼(Freddy Freeman)、玛丽(Mary Bromfield)、佩德罗•佩纳(Pedro Pena)、达拉·杜德利(Darla Dudley)和尤金·蔡(Eugene Choi),这些人就是后来的沙赞家族成员。
比利还有一只会魔法的老虎,叫大黄,在电影里他有送给躲藏的小孩一个老虎玩偶,跟大黄很像,预计之后的电影系列中会出现。
比利乐观个性,很善良,勇敢又无私。
尽管他努力避免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但又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也不会太计较个人得失。
比利•巴特森身上美好的个性和特质引起了老巫师沙赞(新版本中叫做玛玛拉冈Mamaragan,是澳大利亚的雷电之神)的注意。
一天,比利•巴特森坐地铁,不知何故来到了从未见过的某个地铁站,到处都布满了神秘的象形文字和奇怪符号,他来到一个放置了象征人类七宗罪雕像的永恒之岩,老巫师已经三千岁,为了抵抗黑暗力量他耗尽了心力,即将油尽灯枯,他相信比利的为人,对他印象深刻,选中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让他成为在世间维护正义的巫师。
巫师把自己的所有能力都传给了比利,授予他所罗门、赫拉克勒斯、阿特拉斯、宙斯、阿喀琉斯和墨丘利的各项超强能力,比利只需大声喊出巫师的名字——沙赞,就会变身成为拥有这六大神力的超级英雄。
沙赞的身体并非普通人的躯体,沙赞身上有六种神力,既S(所罗门的智慧;所罗门是古代犹太王国的国王,《旧约·列王纪》称他有超人的智慧)、H(赫拉克勒斯的力气;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A(阿特拉斯的耐力;阿特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擎天巨神,他被宙斯降罪来用双肩支撑苍天)、Z(宙斯的神力;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以霹雳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拥有独眼巨人打造的闪电长矛)、A(阿喀琉斯的勇气;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中最强大的英雄)和M(墨丘利的神速;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众神的使者,脚穿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沙赞集六大神力于一身,是最强大的巫师。
在DC新52重启之后,沙赞名字也有了黄字所示新的含义。
沙赞与惊奇队长的渊源了解沙赞的人都知道沙赞之前还有另一个名字“惊奇队长”,没错,就是DC版惊奇队长。
1929年后的经济大萧条,使得看报纸上的漫画成为一种大受欢迎的廉价娱乐方式,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是美漫的黄金时代。
1939年,漫画家C.C.贝克和编剧 Bill Parker由福西特出版社出版了Flash comic(又名Thrill comic),创作了惊雷队长(Captain Thunder)。
但因版权之故,第二期改名为Whiz comic(天才漫画),在漫画印刷前,画家Pete Costanza建议把主角名称改为Captain Marvelous,后来编辑简化为Captain Marvel(惊奇队长)。
惊奇队长一度非常畅销,销量甚至超过了著名的超人系列漫画。
1941年,惊奇队长由于销量过于火爆,成为了第一个拥有真人电影的超级英雄,漫画甚至也进行了拓展,还有了属于自己的惊奇家族(Marvel Family),但福兮祸所依,就在同一年,拥有超人系列漫画的国家漫画(DC前身)认为福西特出版社抄袭超人侵权,把之告上法庭,初审后福西特被法院判决侵权。
经过漫长诉讼,1951年法院最后认为国家漫画拥有超人的版权,但福西特的Captain Marvel(惊奇队长)并未侵犯国家漫画的超人形象。
1953年福西特做出让步,同意停止出版,并以40万美元进行庭外和解。
此后,由于销量不佳,福西特决定停止了漫画发行。
没想到世事轮回,1972年DC收购了神奇队长这个角色。
只可惜在1953年至1972年间,Captain Marvel(惊奇队长)名字因为版权到期失效,被DC竞争对手漫威公司注册,所以DC无法正式发布和推广惊奇队长,只好把名字改为沙赞SHAZAM!
,相应地漫画中的惊奇家族也改为了沙赞家族。
2010年,漫威公司把Marvel的中文译名固定为“漫威”。
中二少年的超级英雄梦比利大喊一声沙赞就可以变成超级英雄,再大喊一声沙赞就恢复成为少年比利。
第一次变身后的比利不知所措,因为老巫师传神力给他后就化为灰烬飘散了,没人教他如何使用神力,没有人对他进行任何魔法教导。
在寄养家庭兄弟弗雷迪(漫画中的惊奇队长二代)的配合下,沙赞开始一次又一次地验证自己到底有何神力。
弗雷迪把验证沙赞神力的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使沙赞成为了网络红人。
一天,沙赞因滥用超能力导致车祸,最后他又凭着自己的超能力救下了车祸的大巴士,但与此同时他的视频走红也引来马克•斯特朗(Mark Strong)饰演的反派赛迪斯•希瓦纳博士(Dr. Thaddeus Sivana)的嫉恨,希瓦纳博士毕尽其一生功力都想得到魔法,所以用各种方法死活逼着沙赞把超能力传给他,于是两人展开上天入地的各种决斗。
希瓦纳博士在电影中是一个拼命寻找魔法的人,他小时候是喜欢魔法的男孩赛德,曾经一度被老巫师沙赞看上,最后却又因心思不够纯洁而无情地被老沙赞抛弃,他源此造成了父亲的车祸,因此也被他的父亲嫌恶。
在漫画的设定中,希瓦纳博士找到了封印黑亚当的古墓,他在打开古墓时被墓中闪电击中右眼,也因此获得了看穿魔法的能力,他可以看懂古墓的文字。
墓中文字写着如果无人能摧毁黑亚当就千万不要把他放出来,如果要释放黑亚当就大叫一声“沙赞”,希瓦纳博士一看这么容易,于是就释放了黑亚当,所以在本片开始时,黑亚当可能已经被释放出来了。
3月25日提前观看了《雷霆沙赞》电影片段,也见到了沙赞主演扎克瑞·莱维(Zachary Levi),扎克瑞一米九的个子很高,穿一身笔挺的西装,高大利索帅气,跟影片中穿着英雄服的沙雕中二沙赞是存在一定距离的,所以他饰演沙雕中二的沙赞应该主要是靠演技。
扎克瑞看起来像是性格很开朗的美国大男孩,跟粉丝互动非常积极,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还会主动找些笑点,活跃活跃现场气氛,看起来依稀有点中二的影子。
在电影中沙赞虽然有着高大威猛的成人身躯,因为仍是十几岁的少年,所以常常做出不可思议的儿童幼稚行为,这也是电影的主要笑点,早上看电影的时候,两旁的观众一直都在不停地笑,这大概是最接地气的超级英雄了。
扎克瑞作为中青代演员,他是《超市特工》第一季到第五季的主演,他之前出演过很多电影,但大多都是配角,在《雷神》系列电影中饰演弗兰多 Fandral这个角色,我曾看过几部雷神但对他印象都不深刻。
《雷霆沙赞》是扎克瑞•莱维首次以男主演担当的身份出演超级英雄电影,他的表现可圈可点,算还不错,虽然有点沙雕中二但不会让人觉得做作,没有故意要表演出幼稚的那种刻意痕迹,表演算比较自然,打斗戏也收放自如,算是漫改真人电影中比较成功的选角。
因为有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和暴食等七宗罪的缘故,七宗罪的七个恶魔在故事中的积极参与,沙赞有一点黑暗向,《雷霆沙赞》并不是傻乐的儿童电影。
以希瓦纳博士为首的黑暗势力与神奇家族在游乐场的各种打斗戏,比利在街头流离失所,以及他和弗莱迪在学校被霸凌的各种故事细节,都丰富了电影的质感,仅仅看预告片是无法想象正片是什么样的故事。
国外对《雷霆沙赞》的评价不错,烂番茄给出了93%的高评价,今天看完整部影片后也觉得电影不错,作为漫改真人电影《雷霆沙赞》是合格的商业大片,该黑暗时就黑暗,该搞笑时就搞笑,该打时就狂打,中间穿插的幽默中二气质让这部电影很接地气,电影故事情节也有借鉴了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长大》和《死侍》中的一些桥段,电影中也有很多致敬的彩蛋,如蝙蝠侠的镖,超人的报纸,以及学校墙上写着福西特的字样等等,都是DC漫画迷乐此不彼要寻找的彩蛋。
电影结束后有两个彩蛋,第一个彩蛋暗示着下一部电影马强老师饰演的希瓦纳博士在某种魔法的帮助下又会卷土重来,所以千万别着急走,记得要看啊。
幽默并不等于沙雕,2b也不等于好笑,之前有部Power Rangers看过么?就是一帮小孩子过家家的感觉,却又没有《小丑回魂》那么纯粹。如果做不到该搞笑搞笑该正经正经,没法像银护一样让人发自内心被逗乐,无法像死侍一样完全抛开一切贱到底,沙赞真的有些低幼了。
在我的概念里,理想的超级英雄电影,既要有足够的娱乐性,也得有严肃而内敛的价值判断。DCEU以往的作品大多是端着架子,只是既不好看也不深刻。这部大概是彻底放下身段的一次尝试,确实更有趣了一点,可惜跟我心目中的“英雄”还是相去甚远。
本来想给一颗星的,但是毕竟是个戴眼镜的电影。整部影片幼稚无聊尴尬,第一次看这样侮辱智商的超级英雄的电影……千万不要进影院观影,太不值了
《雷霆沙赞》故事的主题讲的很不错,全片阐述亲情友情,如果一个超级英雄连自己的家人都救不了,那还算什么超级英雄!虽然比利只是十四岁的少年但是他明白了超级英雄的责任!而且影片也是很好带入了这个如何从炫耀自己的超能力到如何利用超能力去保护他人的英雄成长道路!从人设上就很有趣,可以说是“诙谐搞笑版超人”。同样“失去亲情”的正反派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哪个才是真正的有力量?只要心灵绝对纯洁,意志够坚定,认清现实仍然能坚持善良与乐观!整体节奏幽默风趣,适合合家欢,老少皆宜。
蔡国庆和万磁王对打的宝莱坞电影 剧情重大转折处毫无逻辑可言 情节人物都很浮夸 就算归为超级英雄电影也很弱智
导演儿时看过中国动画《葫芦兄弟》,这对他的影响很大。因为语言障碍理解困难,导演只创作出了六个沙赞,唯独漏掉了隐身的六娃。
操你妈,毫无乐趣,就靠一惊一乍DC完了!
子供向。原生家庭猛于七宗罪。
算是个儿童片,大反派在高楼大肆杀戮一段与全片违和,最后的大战如果是兄弟姐妹联手用儿童特有手段打败反派更好
八佰伴看的IMAX。本片不仅有漫威常见的“搞笑”型笑点,还有更在其之上的“有趣”型。比如两个bullies的卡车从天上掉下来时,男二头上戴了个GoPro;还有孩子们快推测出比利就是沙赞时,黑人小妹妹在后面悄咪咪笑。喝啤酒那一段,也特别真实(我第一次喝时的感想:什么马尿玩意,还是果汁好喝)。还有巫师对比利吼grasp my staff,比利接了句gross,喷了,这是给小朋友看的电影吗,太重口了。本片的反派在一众超英电影里也算挺有特色的:正义一方催生的邪恶就不说了;获得力量后,博士立刻向他父亲与哥哥复仇,还顺势杀害了无辜的公司高管;但作为原来社会地位与生活都不差的新生反派,最终也没对孩子们和路人下狠手,简直就像69版《大地惊雷》里的强盗头头:“I'll do what I have to”,这种priceless naïve,很赞。最后姐姐很漂亮加半星,共4.5星
反派那条线看着以为想要往深刻走,结果最后还是工具人,导致原本流畅的主角线因为反派线的三番几次插入而出现节奏问题。最后的群殴我朋友直接吐槽道「超像恐龙战队」……
DC的剧本总是很尴尬,好莱坞商业片及格线之下。这其实是个教育警示片吧,当熊孩子得到强大的力量就是各种沙雕,这个英雄导师的选人眼光真的很成问题啊。浪费了一个好题材,浪费了两个小演员的颜值
有一种美漫,比如说《天国降临》,《致命玩笑》,8开,精装,名家绘制,价格不菲,买在手里,作为一个艺术品珍藏,膜拜。但是还有一种美漫,浩如烟海,就是几十美分的十几页小画册,故事也是十几岁小屁孩的幻想:喊口号就能变成超级英雄,有个超级英雄朋友,天天不用上学,零食吃不完,胖揍霸凌自己的同学……《沙赞》算是完美还原了后者的体验,甚至连这种不明所以的能力,土味的造型,这一些反而让你又变成了那个从报亭老大爷手里买美漫的小孩。相当扎实的儿童向超级英雄电影。但是本身由充满了比《钢铁侠》更加有趣和高级的对超级英雄的解构,怯懦的主角变回小孩逃跑真的是非常精彩的情节。不给五星其实还是因为一些遗憾,因为主要是面向初中生,DC一贯的充满质感的打斗消失了,一切战斗就像电影中那个小孩在玩超级英雄玩具一样,就是过家家。
爱死了这cult片廉价的味道的预告 但是正片真的无聊到爆 甚至等不到一刻的热血沸腾
因为某些意外,给这烂片贡献了6张票房...............................................................................................................
3.5,主打幽默和溫情的超級英雄電影,幽默這塊做的不錯,溫情和劇情銜接感覺可以做的更好,最後結局令全場尖叫o(≧v≦)o 片尾也是一流哈哈 PS大量dc的彩蛋,私心給這部不dark的dc電影加點分吧(˶‾᷄ ⁻̫ ‾᷅˵)
这是谁家一直端着高贵气质突然自嘲起来了啊,还真是打水冲了……
DC英雄内裤外穿紧身衣披风的做派,必须要有自嘲精神。这片子的态度就对了。主要的问题出在主角的成人演员很用力的学小孩疯疯癫癫,少年态却闷得很,很难联系成同一人物。
大人對孩子一棒子打死負面論斷的例子就是成年後弒親的塞迪斯博士;而比利在幼年與母親走失十幾年後輾轉找到她,知道當年17歲的母親不得已遺棄他並沒有怪罪母親,而是告訴她自己很好,也有新的收養家庭👪了。正與邪,善與惡,兒童(變身超人實際年齡15歲未成年)對成人,一個“小超人”對付不了七宗罪七個惡魔👿,唯有團結弟兄姐妹集體智慧才能戰勝邪惡七宗罪,這是一部各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看的電影。
三星半 看得很开心啊 特别傻乐 超人出现还有点感动 最后海王的彩蛋也好笑 还好看了波西米亚狂想曲 Don't stop me now出来效果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