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惊声尖叫5

Scream,夺命狂呼(港),惊声尖叫(台),新版惊声尖叫,新惊声尖叫,Scream 5

主演:大卫·阿奎特,内芙·坎贝尔,柯特妮·考克斯,梅丽莎·巴雷拉,詹娜·奥尔特加,梅森·古丁,迪兰·明奈特,玛丽·谢尔顿,杰克·奎德,贾思敏·萨沃伊·布朗,索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惊声尖叫5》剧照

惊声尖叫5 剧照 NO.1惊声尖叫5 剧照 NO.2惊声尖叫5 剧照 NO.3惊声尖叫5 剧照 NO.4惊声尖叫5 剧照 NO.5惊声尖叫5 剧照 NO.6惊声尖叫5 剧照 NO.13惊声尖叫5 剧照 NO.14惊声尖叫5 剧照 NO.15惊声尖叫5 剧照 NO.16惊声尖叫5 剧照 NO.17惊声尖叫5 剧照 NO.18惊声尖叫5 剧照 NO.19惊声尖叫5 剧照 NO.20

《惊声尖叫5》长篇影评

 1 ) 严重怀疑剧中角色偷看了我的微博

前几天刚看完德州电锯杀人狂2022就立马在微博上写了总结,当时我还没看惊声尖叫5,结果我想着现在的软重启电影都是这个套路,昨天本来找到这个电影想着又是经典复刻恶意没想到,编剧竟然自己调侃了起来,那黑妹总结了我的总结,我真的要笑死了!!!

我觉得用心程度惊声尖叫5真的要比前面几部恐怖片要好很多!

 2 ) 粉丝的欢呼,路人的折磨

我在看完《scream5》之后,第一感觉是遗憾。

不是电影不好,而是它注定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因为《scream5》的观影门槛太高了,太高了。

如果你不是前4部的粉丝,观影体验下降50%。

如果你不是恐怖片影迷,体验再下降30%。

,否则你完全不明白里电影里各种致敬梗:例如【1】没看过《我们》《逃出绝命镇》,你就不知道为什么“恐怖片不需有深度,但乔丹皮尔可以”。

【2】没看过《精神病人》,就不知道电影为什么要在角色洗澡时提及这部电影。

【3】没看过《十三号星期五》系列,就不知道杰森沃赫斯是谁。

【4】没看过《月光光心慌慌》1974和2018,就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杰米李的万圣节不叫万圣节”,迈克尔迈尔斯是谁。

【5】没看过《鬼娃回魂》旧版、新版、电视剧版,《电锯惊魂》《捉鬼敢死队》,就不知道为什么“经典ip绝对不能重起炉灶”……并且这些梗并非打着“致敬”的名义蹭前辈的热度,而是与剧情的走向息息相关,是否懂这些梗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这样的观影门槛,真的太高了。

我没看过《美队》《雷神》《钢铁侠》,丝毫不影响我看《钢铁侠3》的体验。

但你若没看过上述恐怖片,对于《scream5》的体验真的大打折扣,更别提这类砍杀恐怖片是小众中的小众,跟《招魂》《潜伏》这种火出圈的没法比,更别提跟漫威比了。

总结来总结去,还是一个词:遗憾。

一句话:粉丝的狂欢,路人的折磨。

 3 ) 电影里的彩蛋

1.电影中女警察Judy的儿子叫Wes Hicks,《惊声尖叫》系列前4部的导演叫Wes Craven

2.电影开篇Tara在接电话时随手摆弄刀的动作,1996年《惊声尖叫》第一部开头德鲁巴里摩尔饰演的角色也有相同的动作。

3.首先我看的这个版本翻译有误(因有豆友质疑翻译错误这一点,故重新修改一下,下方放上完整的对话截图),Sam和Richie二人此处谈话中的Halloween实际上指的是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也直译为《万圣节》)。

Sam所说的“上一次是发生在2011年”,指的是2011年上映的《惊声尖叫4》的剧情。

有关翻译错误片段的完整对话▲此处对话正确解读:女:“一个叫比利·卢米斯”的人和他的朋友捅了很多高中生,戴着个万圣节鬼面具。

”男:“就像电影《万圣节》/《月光光心慌慌》里那样吗?

” (注:该系列电影中的杀人狂便是戴着面具,持刀在万圣节杀人。

《惊声尖叫》多次联动这个系列。

)女:“不,不是《万圣节》/《月光光心慌慌》里那样。

”男:“听着很像《万圣节》的电影剧情啊。

”女:“好吧,的确有些像《万圣节》”▲字幕组的翻译把此处的Halloween理解成了节日,故翻译成了时间状语,指的是男角色反问女角色所说的事件是发生在万圣节吗。

不再多加解释,一读就能体会到。

4.Sam和Richie抵达目的地后,开车驶过的那条路叫Elm St.,这是在致敬前4部导演Wes Craven的经典作品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猛鬼街》)

5.凶手在给女警长通话说要杀害她的儿子时提到了希区柯克1960年的电影《惊魂记》,《惊魂记》中一个女人在旅店洗澡时被杀的那场戏很有名,而女警长的儿子此时也正在洗澡。

此外,《惊声尖叫5》还致敬了《惊魂记》中非常有名的那个仰拍淋浴喷头的镜头。

《惊声尖叫5》(2022)

《惊魂记》(1960)6.Chad在驱赶跟踪狂时骂他是“Uglier Michael Myers”,Michael Myers是经典恐怖系列电影《月光光心慌慌》中的杀人狂。

7.电影中Sam和Tara俩姐妹都姓Carpenter,这也是故意设定的。

《月光光心慌慌》之父是和Wes Craven同时代的恐怖电影大师John Carpenter。

Wes在《惊声尖叫1》中就直接引用了《月光光心慌慌》的影像,而且出现了一次“Wes Carpenter”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经常有人把他俩人搞混。

——其他——8.

这个女演员在《惊声尖叫3》中出现过,没想到这个配角还在这一部里露了一面。

该演员曾经与安妮海瑟薇一同出演了《公主日记》,但之后没有大红大紫。

不过喜好美国R级血浆恐怖片的朋友可能看过她参演的另一部电影——2007年伊莱罗斯导演的《人皮客栈2》,她在里面饰演被割破身子放血供买家血浴的那个受害者,全luo。

9.

女警长Judy在第4部中出现过。

该演员曾出演过2007年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指导的《恐怖星球》,在片中饰演一个女护士,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2007《恐怖星球》中饰演的护士——以及最后的

纪念韦斯全名韦斯 克雷文(《惊声尖叫》1-4的导演,2015年去世)

1996年上映的《惊声尖叫》第一部拍摄现场,韦斯克雷文(左1)在给女主(全系列5部女主)和另一位演员讲话26年过去了。

 4 ) 导演教你如何拍惊悚片

惊悚片恐怖片就是冲着爽去的,当然惊声尖叫5也有一些诙谐幽默,如果想看那种开膛破肚的砍杀可以去看月光光心慌慌、致命弯道等;如果想看千奇百怪的死法儿可以去看电锯惊魂、死神来了等…惊声尖叫是砍杀片,比起虐杀片儿多了一些斯文,所以期待值要适中奥。

今年看的第三部惊悚片系列作品,可以说是惊喜满满。

片里进入黑暗的地下室、水汽氤氲的浴室里沐浴以及打开一扇充满未知的门…什么都不会发生,只有被恐怖片玩儿坏了的观众提心吊胆。

还顺带致敬了一波《惊魂记》,希区柯克真的可以说是日后铅黄电影等各种恐怖片惊悚片(或者说cult片?

)的鼻祖了主角们吐槽自己的处境就像是恐怖电影里的情节(月光光心慌慌),也因为人设都是看过恐怖片的人,所以主角们会相互提醒不要单独作死,也出现了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吐槽:规则一 不要相信你的男朋友(一般是男朋友害女朋友,别提男凝啥的)规则二凶手的动机跟过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规则三砍杀片的凶手就在你的好友当中

来自系列幸存者给没出新手村的主角建议规则四不要自己单独一个人!

规则五不要做爱!

……………规则n还有一些是关于电影系列问题的导演理解(通过片中主角来阐述),系列电影拥有一票儿固定的粉丝(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变化),粉丝们希望看到令人满意的续作,但续作不落窠臼的话很难,很俗套必定也会被喷的很惨。

续作不能直接从零开始,那样粉丝不买账,但是你也不能直接拍续集,你得加点儿新的东西,不能加的太多,否则粉丝就疯掉了,他必须是主线故事的延续,但是主线故事本不应该硬延续下去的。

新的东西由新的主角注入,但是新角色会和老角色有血缘关系或者某些合作关系,不太算续作也不太算重启,就像《月光光心慌慌》、《侏罗纪世界》、《捉鬼敢死队》永远会追溯到原作(对了今年的《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都有老角色的回诶)。

这一段话是片儿里边的人说的,好吧,所以系列作品需要老角色回归,打一打情怀牌,这个观点我接受了。

就是这个姐妹(电影专家)说的,最后狗带了系列的鬼脸面具杀手砍砍砍倒是一脉相承,但鬼脸面具杀手终究不是不死的迈尔斯,所以片中没有单方面碾压的杀手,没有打枪不入的杀手,没有会乾坤大挪移的杀手;但是(elif)有会说话的杀手,有带着脑子会用点子智慧的杀手;但是(else)杀手肯定没有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不然杀人动机问题实在是太大了。

关于砍杀片,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是悬疑,因为不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谁是凶手(推理能力好的人或者直接把证据糊脸上的电影可以不做考虑),到了最后当然也需要杀手来解释一下动机。

鬼脸杀手的动机~~~为了不影响大家观影体验,也不做过多的剧情介绍了,惊悚片恐怖片就是冲着爽去的,当然惊声尖叫5也有一些诙谐幽默,如果想看那种开膛破肚的砍杀可以去看月光光心慌慌、致命弯道等;如果想看千奇百怪的死法儿可以去看电锯惊魂、死神来了等…惊声尖叫是砍杀片,比起虐杀片儿多了一些斯文,所以期待值要适中奥。

 5 ) 还算说的过去吧

恐怖片《惊声尖叫5》话说这个系列我真的没怎么看过,所以,下面我只单说对此部的观感…如果你没有看过前面几部的话,那么看此部的话,多少还是有点门槛的,能看到有许多老演员回归出演这部续集,年轻的面孔表现的也不错!

惊悚和血腥方面还行吧,这个带鬼面具的杀人狂也算是美国经典的杀人了狂啊!

片中的一些剧情上的设定也不错,致敬了一些经典恐怖片,还有一些杀人狂身份分析的设定什么的…也算是有点新意吧!

惊悚,血腥,恐怖的程度我也觉得不错!

除了我个人觉得剧情上让我看的稍微有点不明白(那也是因为我并没有完整的看过前四部嘛)最后杀手的真面目设计的也不错,挺意外的!

所以说,你身边的人,有的时候才是那个最可怕的人哦!

总之,如果你喜欢这个系列,那么此片一定很和你的胃口,反之,看此片,剧情理解上会有点蒙吧,不过,如果你单看杀人血腥惊悚什么的…那么此片也多少能够满足你的!

(女主颜值不错哦)个人评分5.5分(主观影评、不喜勿喷)

 6 ) 《惊声尖叫5》:鬼脸重现,全员回归,爷的青春仿佛也回来了!

好经典的一个恐怖片系列。

这个系列几乎陪伴我的青春直到现在,估计下一部应该在2033年,我们一定能够见证。

第一部是在1996,那时候还在上高中,此片一出,惊为天人,哇塞!

鬼脸面具,利刃钢刀,血浆四溅,暴力血腥。

而且更恐怖的是,杀人就在女主熟悉的人中间,到底是谁?

到底为了什么?

悬疑、推理、惊悚……最喜欢的类型都齐了。

当时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确实吓了我们一跳一跳又一跳。

而全片的节奏把控的又很好,还融入了青春、校园、俊男美女的元素,让观众看着一点也不乏味,可谓从头爽到尾,刺激!

后来的几部续集,虽然不如第一部经典,但是熟悉的配方倒是一直没变,尤其是女主角一直都在,一直不死,所以26年之后,这个电影系列也成为了“怀旧”必备。

更有趣的是,每出一部《惊声尖叫》,都会有一部戏谑恶搞他的《惊声尖笑》,也算是衍生出来的周边福利。

说回到2022年的第五部,可以说是对第一部的全面致敬。

全片紧紧围绕第一部的剧情、主要人物,一直在探讨好的续集应该怎么拍,虽然有吃老本之嫌,但也能看出编导的认真与用心。

比如一开场,凶手打来电话,问的全都是关于第一部的各种细节问题;当女主妹妹的朋友们聚在一起时,讨论的也是续集到底应该怎么拍的问题。

比如他们总结出来的几条“惊声尖叫”法则:第一,不要相信你的伴侣;第二,凶手就在你的朋友圈之中;第三,凶手的动机总是和以前的某些事情相关。

还有像“不要单独行动”、“关键时刻不要接听电话”等等。

再比如,时隔11年后(第四部是2011年),主创又请回了第一部的“不死”女主,还有第一部的警察和新闻主持人;还让第一部中的凶手的女儿也参与其中;终极屠杀的主场景也设定在第一部电影中的案件发生地。

这些人物、这些场景、这些经典桥段一出现,天啊,仿佛瞬间回到了青春年华,好多美好的记忆也都纷至沓来。

不过,和前几部一样,本片也存在很多难以自圆其说的BUG。

比如凶手1(安波)在女警家中刚刚杀了母子两人,怎么这么快就跑到医院去杀女主的妹妹了?

如果是两个凶手,那肯定是已经呆在医院的凶手2(女主男友)更有时间和地点上的便利啊?

就算是为了掩人耳目,那凶手1在赶到医院并杀人的时候,医院的监控居然没有拍到他,而且偌大一个医院,居然一个人也没有,任由凶手1横冲直杀;包括后来女主带着老警察及时赶到,老警察冲凶手1开了那么多枪,居然没有死,甚至连血都没有流,这是穿了防弹背心吗?

电影中最后也没给出解释啊。

再如最后在安波家中的终极杀戮中,凶手2是后来赶到的,在他来之前,凶手1已经对黑人男孩进行了袭击,可是当时大家都在PARTY聚会,安波作为主人走来走去的,她是什么时间换装,又是怎么避人耳目去杀人的?

她一个人女孩子也太忙叨了,是不是有点扯了?

作者:蓝雨星城

 7 ) 美国以外市场趋冷,续写戏中戏及家族化演进

首先在此纪念Wes Craven(1939-2015)。

1984年他仅用180万美元编导《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制作虽粗糙,但创建了一个启迪全世界的恐怖意念:人将会死于在梦中被杀死。

Wes Craven执导了《scream》1-4集(1996-2011)。

从某种意义上说,借此系列他开创一种全新的类型解构戏中戏叙事结构,含三种形式:1.播放经典恐怖电影,场景同步惊吓氛围。

2.再创基于《scream》的电影《stab》系列。

角色全员影人影迷身份设定,亡命穿梭于两重戏剧故事中,分合无界推进叙事。

颇具逃杀真人秀效果。

3.借用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侦探戏剧结构:全员皆凶。

(ps:现实中真有位美国小哥Joshua Patrick Dudley,应为90后独立影人,受启发并基于《scream》,从2010年开始至今制作了多部fan film《stab》系列,主要投放油管等网络平台。

) 黄金定律之开宗明义首杀:性暗示+stab辣妹+准电影人身份。

恐怖类型要素到齐并暗示本集戏中戏结构再进化。

电影系女教授Samara Weaving为本片开场增色不少,她比Margot Robbie更hot。

话说两人外形相似还同台《巴比伦》,但Robbie已跻身好莱坞一线女星了。

2023《scream6》。

电影系老师被电影系学生stab。

对电影业的讽刺来得如此黑色荒诞,已形成流行趋势。

《scream》系列27年来发展至此,核心的人物塑造发生了演变。

ghostface当然是恐怖类型标配邪恶icon,Billy也演化为正邪模糊的家族精神符号,这一演进应该是受《Halloween》影响更深。

Billy Loomis 与《Halloween》中著名的Loomis医生同姓,绝非偶然。

1996《scream》,还是学生的Billy Loomis被塑造为邪恶无赦,被stab数刀后再被爆头,死状甚惨,是按标准流程被实施处决。

Michael Myers已经彻底挂了。

好莱坞又一条创作金率在此主导:只要为保护家人,无论正邪。

sam开始接受父亲Billy的精神指引,导入《Halloween》的家族式反杀模式。

2022《scream》Billy Loomis趋人性化的演进为本系列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与邪恶的ghostface形成呼应制衡。

2023《scream6》,以戏中戏模式表现:聚焦封闭的戏剧化舞台,皆为家人而杀。

2022,《scream》新的主创们决心要将Sam Carpenter打造为《Halloween》Jamie Lee 的继任者。

新的大女主sam与一代恐怖宗师John Carpenter(1948-)同姓也非偶然。

2022《scream》近片尾,Sam被父亲Billy附体,整一分钟数机位狂切:狂插Richie20余刀,再对其实施割喉,正邪莫辨。

反杀比杀更疯狂更邪恶又如何?

此乃好莱坞创作原则之一。

戏中戏:1996版当然借用影响力更大的《Halloween》。

可以说本系列开启是受1978年《Halloween》启发。

1996《scream》戏中戏戏中戏:2022版借用1996版,都属借用影史经典。

2022《scream》戏中戏2023版戏中戏:受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影响,引用经典转变为fans自制。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制作电影,电影百年来面临巨变。

2023《scream6》:戏中戏标志性绝杀舞台2023版戏中戏结构的极致呈现:ghostface英灵殿==lll。

和当下诸多好莱坞热门影片保持一致的戏剧性。

2022年大热恐怖《X》《pearl》其实也使用了戏中戏结构(含角色电影人相关身份)。

2023《scream6》英灵殿:杀与反杀齐聚。

可惜镜头隐喻象征性并不隽永。

当下年轻摄影师群体用惯了Steadicam,快速之下,无暇顾及前辈固定镜头深意。

2023版片尾非彩蛋,已经预告:下一部ghostface不仅标配利刃,其凶器将多元化,这也是流行趋势。

2023《scream》《scream》系列电影(六部)平均制作预算不超3000万美元,累计票房近10亿美元,每一部的票房表现都比较稳定,且美国本土占据绝大部分票房,足见美国人对此IP更钟情。

本系列暴力反暴力逻辑契合美国人的拥枪自由观念。

不仅此IP,slasher类型都是滋长于美国梦中。

保持对恐怖类型的解构自嘲,兼备嘲讽好莱坞体制的reality show效果,是《scream》系列别于同类的生命力所在。

Michael Myers已退出江湖,其部分基因已融入《scream》。

本icon知名度比肩《Halloween》,但产量低于后者,再发展至10集无碍。

 8 ) 过多的玩梗,过度的对恐怖电影套路的调侃

2022美国恐怖片《惊声尖叫5》,豆瓣评分6.0,IMDb评分6.7。

这几年翻拍重启经典IP看吐了,但凡几十年前的经典IP都要重启,有的是完全重启,有的则是从原作中找几个没死的角色重演新版,打着正宗续作的旗号。

这些打着正统续作的重启版经常片名为原作原名。

本片正是如此,片名为原作原名Scream,没有副标题,没有数字(中文片名才体现了5),多位老版角色出演,这一做法和新版《月光光心慌慌》、和新版《德州电锯杀人狂》太像了。

第五部为了让人感到是正统续作,煞费苦心,费尽心思,嵌入了很多很多卖情怀的元素,前四部的多个角色出现在第五部中,而且第五部还将高潮戏地点设定在了第一部的屋子里,甚至将女主设定为第一部大反派的女儿。

第五部的豆瓣评分是五部曲中最低的。

《惊声尖叫》系列的豆瓣评分,除了第一部上了7分以外,后几部都是6分出头,勉强及格,而第五部则压到了6.0及格线上。

第五部没什么亮点,还是照搬前四部的套路,老版元素的过多嵌入,过度的卖情怀,使得第五部缺乏新意。

《惊声尖叫》第一部1996年问世至今已经25年了,这25年间砍杀恐怖片多如牛毛,观众审美疲劳,老版重启很难吊起观众胃口。

由于第五部嵌入了大量老版元素,剧情与前四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熟悉前四部的观众不建议直接看第五部,既看不出情怀来,也难以理解剧情设置。

建议看第五部之前重温一下前四部,会很有利于理解第五部剧情。

直接看第五部,只能说看个热闹,看不出门道和乐趣。

第五部换了导演,前四部的导演为同一人,韦斯·克雷文。

第五部不仅换了导演,而且还是双导演,在片尾字幕致敬了前四部的导演韦斯·克雷文。

《惊声尖叫》系列和其他砍杀片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砍杀片的大反派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而《惊声尖叫》则来源于身边人,每一部的杀手都不同,因此增加了悬疑元素,给观众增加了猜测谁是凶手的观影乐趣。

第五部开篇妹妹遇害后,亲朋好友便开始按照电影剧情相互猜疑,这一情节很刻意,为了增加悬念而生硬设定情节。

《惊声尖叫》系列和其他砍杀片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砍杀片的大反派多是一击致命的强悍型杀手(比如《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而《惊声尖叫》的杀手则是普通人,因此在杀人过程中有激烈的搏斗过程,杀手也经常会被痛扁,这一点使得《惊声尖叫》的真实感明显好于其他砍杀片。

最终的双反派揭示谜底后,非但没觉得惊艳,反倒觉得很狗血,因为编剧将动机设定为了恐怖电影铁粉的疯狂行为,动机缺乏可信度,仅仅因为痴迷恐怖电影就照本宣科肆意滥杀无辜,这是讲不通的。

第五部的暴力血腥尺度很大,有多处不忍直视的杀人桥段,在医院里杀手的双刀杀,很带感。

《惊声尖叫》系列的杀手揭示是影片的高潮戏,不过每当杀手揭示为女性,都显得很不合理,因为影片中杀手的身材和杀人的力道不是女性所为,前四部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第五部也是如此,虽然是一男一女双杀手,但女杀手显然不具备片中彪悍的杀人能力。

角色台词中掺杂了大量的梗,台词中融入了大量对恐怖电影套路的调侃,一开始还觉得挺有趣,但太多了,看到后来都麻木了,并且过多的玩梗和调侃干扰了观众的观感。

老版角色回归是为了情怀并凸显正统续作,这样做法可以理解,不过老版角色非要参与凶案其中就讲不通了,因为这一系列的凶手不是固定的,不是《月光光心慌慌》《德州电锯杀人狂》那样的连环杀人狂,因此老版角色是没有情怀的,是不存在旧怨的,老版角色非要对付鬼脸的动机是讲不通的,因为凶手是物是人非的,不存在非要算清旧账的历史渊源。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主姐姐很像印度女星朴雅卡·乔普拉。

 9 ) 毫无新意 让人生气

1. 不要相信男人。

2. 女主求老警官帮忙,老警官在医院救了妹妹,反转枪中面具人,竟然没有补刀至死,进电梯逃跑前返回想补刀,被面具人反杀,女主就真带着男票和妹妹跑了?

不来帮忙老警官吗?

没良心3. 老警官老婆和朋友求女主加入她们,手刃面具人,女主趾高气昂一口回绝,忘了当初怎么求老警官?

这个女主太差劲了!

自私自利!

老警官为了你们回来提前送了命。

4. 结局反派死于话多,正派一直负伤,双方都没有及时补刀。

当然,最后结局正义,返回欧美套路,女人们反杀了凶手。

老姐妹花和小姐妹花在一起的镜头,仿佛是暗喻。

后记可能小姐妹花也变成老姐妹花一直经历面具人,没有终结。

4. 女主妹妹开头手机和Amber聊天,聊着聊着变成了Amber手机在面具人手里,面具人用Amber的安全威胁女主妹妹。

那一刻起,就猜中了凶手。

女主和妹妹来这栋房子里取哮喘器取了这么久!

让人无语!

最后,女主妹妹武力值第一,年轻身负重伤也给面具人沉重几击,干得漂亮!

 10 ) 情怀满分之作!

情怀满分之作!

本片直接重回第一部大开杀戒的现场!

重现第一部的一些情节。

依旧是献给恐怖片迷的恐怖片。

距离上一部又过去11年了(4和3之间也是11年),这次智能手机更加进步,可以直接上网搜答案,不怕恐怖片知识问答了。

本片依然秉承着这个系列的优良传统,同时与时俱进的调侃起了“重续片”(半重启,半续集)。

继续自我调侃,把观众想要吐槽的点,先自己来个官方吐槽了。

本片的片名就叫《Scream》,和第一部同名,片中有个主持人说:续集的片名和原作一样?

这是要骗谁?

借反派之口讲出这个系列的特色就是没有会一直复活的反派,叫回原版角色才能大卖,续集电影谁都可以死,这部电影就是这么敢等等。

再次调侃“我待会儿就回来”梗,会心一笑。

还有经典的补枪。

依然是猜不到凶手,人人都有嫌疑。

还是一本正经搞笑的内味!

片中紧张兮兮,全程严肃,观众看着像在搞笑。

在电影中让戏中戏的人快转身,戏中戏的人又让戏中戏中戏的人快转身。

妙啊!

一个小哥洗完澡出来开厕所门,然后开储藏室的门,再开冰箱门,再开大门。

导演搞人心态有一手。

这个系列都还是一直有自己的优点的。

比如:开场秀就是一个反套路。

每集都会问恐怖片相关问题,如果问老片我也答不上来,问一些千禧年之后的我也许能答的上来;铁三角终于下线了其中一个;以为配角一刀杀,这次好多都活了下来;反派最后不装了,直接摊牌大开杀戒;反派打不过马上求饶等等。

顺应潮流,这次是全女性阵容。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拍了这么多集都没人想先扯面具。

作为砍杀片,杀人部分有些蠢,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本片的反派话是真的多,非常主动交代来龙去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最后直接来了一句:都说全了吧。

最后果然死于话多。

本片的第57分15秒有个隐藏彩蛋!

第四部里的短发女没死,看来会在第六部里出现了。

而且,看样子女主有继承下一个杀人狂的潜质。

续集要不来个杀人狂视角?

《惊声尖叫5》短评

为了迷影就是给人一种蠢到家的感觉!

5分钟前
  • 立青映画
  • 很差

一堆讽刺holloween等serial killer的梗不错,看仔细一点,除了一开场的破解安全系统有点创意,其他杀人桥段是医院没人?冲回家被人埋伏在门口?最出戏的是结尾两位前任女主好像完全没伤坐在车尾聊天。

8分钟前
  • Adarkwalker
  • 还行

时隔十年,鬼脸杀手重现,原班不死三人组回归。开场就直接致敬第一部打电话桥段,一边送上熟悉怀旧元素一边又不断安插自我调侃。舞台搬回曾经血雨腥风的犯罪现场,屡试不爽的探索幕布边界,作案动机只为贡献电影素材,吐槽着续集口碑下降的同时又嘲讽了一通黑粉键盘侠。铁打的“凶手就是身边人”的双人犯罪组合,铁打的不死希德尼,铁打的无法自圆其说的bug~整了四季都没挂的小胡子警长死的也太弱智了些,穿上鬼脸服的安柏强到刀枪不入移形换位,没有装备就瞬间变回战五渣。杜威忘漏补刀领取便当,女团极限反杀,又一次政治正确的全新书写。

13分钟前
  • 一壶好酒配热粥
  • 还行

死忠粉必定津津乐道的Requel重启版续集。片中片模式、恐怖片套路调侃、经典猎杀…系列特有元素一应俱全。只言片语中透露着铁粉对原作的迷影热爱,几乎指着好莱坞各大厂鼻子宣讲【什么样的续集才是我们想要的?!】。说得简单点:本片就是《惊声尖叫》系列的《原力觉醒》(与原作频频对应的致敬梗、人物血缘继承、重要传统角色死亡),还阴阳怪气地损了一把《最后的绝地武士》~~~PS:哈哈,谁说没人在乎烂掉的续集?——For Wes

16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我全程实时吐槽这部电影,Tara被捅了七刀还能活?这凶手一个要害都没捅到?每次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一些嫌疑较大的人给轻易放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改掉这个问题,这次直接明示某人不在场都没证明。 这个比利卢米斯生父的设定很离谱,电影后面大家都察觉到凶手在大家当中居然还能谈笑风生讲电影规则,不愧是兰迪的侄女,所以既然发现就在大家当中,为何不让警察先一个个单独关起来,因为这样就演不下去了。光天化日之下在外面死了个人这么长时间一点动静都没有,警察还在赶来的路上,她儿子一点防范心都没有。 按照时间线设定,她应该在第四部的时候就有孩子了,看人物设定估计还是单亲家庭,角色死的太草率了,两人都像是去故意送人头一样,车里应该有备用的枪才对,应该拿着枪跑,被刺了开枪引起周围居民和她儿子的注意才对。

20分钟前
  • 弦维者
  • 较差

无知青少年的连环杀人游戏。惊声尖叫的系列和其他杀人狂系列确实不同就在于,没有一个固定的大魔王,也就只能靠一些脑残角色来模仿杀人。这次续集的“次元墙”的梗是有点新鲜,但整体还是有点平。

21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还行

高质量的续作带来美妙的夜晚

24分钟前
  • 斑斑
  • 力荐

沉溺于反转,讽刺浮于表面,而不再内化于类型和结构,结尾的抖机灵和存活者设置就像是老去的slasher类型在对属于gen Z的elevated horror举手投降,气息奄奄、彻底过时。有点像新《自杀小队》,本次重启项目想要的效果大概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循规蹈矩”,但这不意味着整部电影要全面降格为(导演水平严重不足且不得精髓的)玩梗和致敬。这个系列从未像这样彻头彻尾地自我重复过,这可是《惊声尖叫》,而不是《月光光心慌慌》《十三号星期五》或者其他什么别的系列!把第一部的名场面挪后半小时就叫“惊喜”了?粗暴挖空原作内核就叫“反elevated horror”了?还好意思打出"For Wes",简直是对此前四部杰作的侮辱,世上《惊声尖叫》的模仿者有太多,哪怕是嫡子嫡孙,也根本不缺你这一个。

29分钟前
  • 字母君
  • 较差

等了11年 这样对老粉真的好吗😭

33分钟前
  • Stone
  • 推荐

对第一部的解构,这个小镇的人都是恐怖片影迷,每一场惨案都是一部电影。只要是影迷就会重蹈覆辙为续集献上新案例

37分钟前
  • Caaater
  • 力荐

黑发妹子粉丝不错,其实还行,吐槽恐怖片

42分钟前
  • The_Mars
  • 还行

粉丝向的深情制作,以及对于「重续」概念提出都是一种近于「电影论文」式的阐述,剧情上的回归首部,以及对于恐怖「元电影」的讨论在当下恐怖类型片中也显得诚意满满,当然成长于20世纪末恐怖片潮流中的影迷们已经错过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44分钟前
  • 451½°F™
  • 还行

Ruin Johnson进来挨打

48分钟前
  • Nul
  • 推荐

Stop!Fucking up!My ending!真正的影迷都是连环变态杀人魔,谁毁了我的电影,我就刀刀捅进去让他血流成河!

5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Director does matter. Wes' Scream is always lighthearted. This one took itself too seriously, too much melodrama bullshit. Leading actress is annoying like fuck, tryhard bitch. Little sis is much better. Super diverse cast as expected, even hard to guess their race. Everyone is hybrid except three white males. Clay还卖了屁眼,哭笑不得。

58分钟前
  • 天王君1/7魂魄
  • 很差

61st 时隔多年重看,竟然还行?

1小时前
  • 93个Aguilera
  • 推荐

一口气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打脸了,大型真香现场!把悬疑恐怖喜剧remix一块儿,各种套路与反套路,拍了五部还能拍出来新东西,确实是属于影迷的乐趣

1小时前
  • 牛奶很忙
  • 还行

7.3/10 很惊喜

1小时前
  • 电锯觉罗炫
  • 推荐

好气哦,不好看呀!另外《惊声尖笑》对我影响太大了,一看这个面具就想笑~

1小时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较差

當代最好的恐怖片續集作,沒有之一。再者這是貨真價實的續作,而不是將前作推倒重來那種「新」玩法。

1小时前
  • 過客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