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在Cinequest看到了如此高质量的小众电影 看完许久脑袋里还是那无垠星空以及那个纯净的少年 白日里马蹄信步在原住民悠扬的歌声中 1870的西部甚至有了点梦幻意味 而夜幕降临时 在满眼星辰大海里你会暂且忘了这是怎样无秩序的荒蛮地 像少年一样天衾地席半梦半醒中只有和那女孩的过往 法鲨的闷骚frontiersman形象和少年的skinny pale设定有种撞色般的和谐 如果两人就这么一直游荡下去也不错 咳咳有人想太多影片的层次渐进的总比你想的更深一点 从诡异的黑色幽默过渡到对峙杀戮到最后的尘埃落定 引发自然的深思 相信在座每个观影人都心情复杂 奇妙的镜头转换和情节推进让整部片子下来的情绪堆积就是来不及 来不及哭 因为接下来是极狡黠的诙谐 又来不及笑 因为下一秒就是死亡的苍凉 你害怕么 可是就会这么发生 来不及惊讶 你期待么 也许都是空 来不及难过感伤 只是最后会忍不住说一句 这真是部好片子对于这一场爱情 是一个人的追寻 一个人的勇气 一个人的声势浩大 少年你真是让人悬心 但世事往往是这样 你若是不知道 想必还幸福些
从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西部开拓史》到塞尔乔·莱昂内的《镖客三部曲》,无论是前者所代表的传统西部片还是后者创立的通心粉西部片,在我们的印象中大凡「西部片」的类型特征不外乎蛮荒苍凉、黄沙漫卷、金戈铁马、以暴制暴,并因而诞生了以约翰·韦恩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所饰演的角色为代表的经典西部片形象。
依照上面的标准看,约翰·麦克林的这部《西部慢调》完全是个另类,不说它颠覆了西部类型片,但至少打破了之前的固有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仿佛有一条宿命论的黑暗河流在美丽如画的摄影镜头下暗自涌动,同时它也是一部将欧洲气息带入到美国故事中的迷人影片。
」美国《综艺》杂志的这句评论相当到位地概括了《西部慢调》的独特风格。
在我看来,别致的镜头和画面,加上无处不在的无厘头和黑色幽默,几乎就是韦斯·安德森、昆汀·塔伦蒂诺与科恩兄弟的混合体。
或许,用这四位大神来形容麦克林有些过誉,但对于一部处女作而言,给个高分并不为过。
风格化的画面和构图是这部电影给观众最直观的第一印象。
导演不厌其烦地用缓速的移动摄影来捕捉两大主角骑马前行的画面,这个时候更吸引我们的显然是明信片般的背景。
曾经是《魔戒》外景地的新西兰麦肯齐盆地立下了首功,作为国际星空自然保护区,这里广袤无垠且自然景观壮美多变,以假乱真地冒充了一把科罗拉多。
而在构图上,导演则多次调皮地使用了低位镜头,比如那只硕大无朋的蘑菇。
也许这些对剧情的推进并无作用,但却增加了趣味性,颇能调动起观众的观影热情。
另一方面,麦克林来自欧洲,不可避免地在影片中融入了文艺和浪漫气质。
当电影的开头,杰伊用手枪依次点亮猎户座腰带的三颗星时,浓浓的文艺气息便肆无忌惮地弥漫开了。
这种文艺还包括了杰伊和罗丝之间不断闪回的恋爱游戏、荒原上突兀地出现的三个说法语的黑人歌者、甚至还有杰伊异想天开的那条通往月亮的铁路。
当然,一个苏格兰青年单枪匹马地到美国西部寻找爱人,这一设定本身就包含了极大的浪漫。
本片最大的看点无疑就是柯蒂·斯密特-麦菲的小白文艺男遇上了迈克尔·法斯宾德的糙哥老司机。
一个天真无邪,一个套路满满,如同塞勒斯在旁白中念叨的那样——那小子是个奇想家,他看待事情的角度与众不同。
对他来说,我们生活在一片充满希望和善意的土地上。
而在我眼里,这世界充满艰难险阻,更像是一个暴徒,只要有一点点利益可图,它就会蠢蠢欲动,一刀一刀切割着你的心脏。
然而,就是这么两个看似格格不入的人,反而带出了一路悲喜。
在这个角度上,可以将《西部慢调》看作是骑着马的公路片。
老司机向文艺男言传身教在蛮荒之地的生存法则,文艺男向老司机不断灌输生命在生存之外的意义。
两个人从单纯的雇佣关系(或者说塞勒斯想利用杰伊)慢慢转变,甚至还建立起了友谊的小船,这一点从开始时骑马位置的一前一后到后来的并辔而行便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杰伊和塞勒斯的关系可以类比《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姜戈和舒尔茨医生,不仅人物设定有某些相似之处,且都在旅途中对彼此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塞勒斯和舒尔茨医生最后舍身取义的行为在性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当然,导演到了最后也不忘玩一把黑色幽默。
当我们都以为塞勒斯能救罗丝父女于水火时,没想到居然被一枪撂倒,接着就一直躲在墙根抽烟;当我们都以为杰伊挣脱绳扣能力挽狂澜时,没想到居然被心爱的姑娘误伤致死,甚至中枪好一会儿也没人搭理。
更无厘头的是,搁板上的盐罐被流弹击中,散下的盐正好洒在了杰伊胸前的伤口上。
最终,文艺男死在了爱人的枪口下,老司机学会了爱与正义,还得到了罗丝。
这样的结局,既像是一个玩笑,却又似难以改变的宿命。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结尾处的群战,导演仍冷静地保持了一贯的「慢调」,使得这个高潮依旧不疾不徐,一枪一弹都交待得仔仔细细,影片的节奏遂得以善始善终。
看罢电影,我回味着杰伊说的:「对于生命而言,仅有生存是不够的。
」突然想起了晓松老师的那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
文艺青年看完此片可能会大失所望,起码我这场是这样。
本片在北京电影节进行展映,是实实在在的新片,之前只在圣丹斯电影节放映过。
今晚这场,基本80%都是姑娘,一水儿豆瓣相册里的小清新范儿,估计都是冲着法鲨来。
散场时,姑娘们你一言我一语“什么剧情啊,太扯了”、“还好有法鲨”。
看来剧情挺让文艺青年姑娘们不满意,那剧情讲了什么呢?
就是法鲨饰演的赏金猎人装做好人帮男孩儿找男孩儿的恋人,恋人和她爹因为过失杀人逃到了美国西部,法鲨想通过男孩儿找到他恋人父女,拿到奖赏的事。
其实事情挺简单,主题看上去也很美,风景如画的西部、淡淡忧伤的情调、追寻真爱,还有男神法鲨。
但是呢,导演看上去是在拍一部好像《杀死神枪手》的文艺片,其实是拍出了一部堪比昆汀·塔伦蒂诺的黑色喜剧,非常的极致,有趣。
影片很多有意思的点在于,导演打破了很多规则,有时让角色犯二,有时安排很离奇的情节,有时甚至让观众的情绪复杂起来,些许悲伤的同时开怀大笑(伤口上撒盐的梗),让这部看似文艺极致的片子,其实是黑色幽默到极致。
文艺青年可能抱着的期望是看一部绝美西部片,可谁曾想看了一部有些荒诞的黑色幽默喜剧,这可能是对他们最大的打击了吧。
但,法鲨穿了秋裤,《羞耻》里让众多男人自叹不如、让众多女人为之向往的那活儿露了一个轮廓,那时,影院里有轻微的惊叹声,女生发出的。
也许,这部片子应该翻译叫《西部蛮屌》
约翰·麦卡伦在他2015年的新片《西部慢调》中所表现出的致敬好莱坞西部片“黄金时代”的意图昭然若揭,当然不同于昆汀创作的痞子式的赏金猎人,麦卡伦将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的塞勒斯进行了反英雄化的处理,甚至让他消失在了最后的高潮片段中,这不能不说是对弗雷德·金尼曼那种无力感英雄的回应,枪林弹雨之间,他们仍然不忘的是没落的忧伤和无法消隐的情怀。
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完成西部电影最华丽的挽歌之后,这种曾经叱咤风云的好莱坞类型片模式逐渐变成了导演们的怀旧之物,就如同抽屉中父亲留下来的老怀表,早已丧失了使用功能,仅仅当做追溯历史的窗口。
《西部慢调》中的西部既缺乏萨姆·佩金帕那种荒蛮的野性,也缺乏约翰·福特的唯美与大气,更与霍华德·霍克斯的男性主题背道而驰,最后的影片主题倒像是对科恩兄弟版《大地惊雷》的重复,年轻人的成长,老人的褪去,时代变革不可避免,文明与法制终将到来。
当然,麦卡伦无心也无力将这些主题统筹于赛尔乔·莱翁内式的宏大之中,最后四组人马的决战也是传统西部片的经典模式,全然没有《被解救的姜戈》中肆意挥洒的血腥之趣,法斯宾德更是与福克斯不同,一个窝囊地任人宰割,一个勇敢地掌控一切。
《被解救的姜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部片,它只是昆汀个人情怀与传统西部的一次相遇,就像之前的当代日本和纳粹时代的德国。
但《西部慢调》就显得太过平庸,完全看不出导演自己的个人痕迹,倒像是对传统西部电影各种元素的拼接。
《西部慢调》在赏金猎人、青涩恋情与孤独杀手的元素包裹下显得头重脚轻,既想面面俱到,可是却厚此薄彼。
法斯宾德饰演的塞勒斯比起乔治·史蒂文斯创作的那些被往事和痛苦困扰的男性主人公来说实在太过肤浅,而对乔的爱情故事表现同样没有达到预期,这个一厢情愿的爱情故事像是直接从维多利亚时期的三流小说里照搬过来的。
《西部慢调》在对个人小情感的刻画中不忘对时代进行宏大叙事,就像影片中突兀的两场对印第安人的追杀戏,没有实际的叙事价值,对环境的表现也只能是蜻蜓点水,真正悲剧的是在枪战的高潮戏中居然出现“文明终将降临在这片土地上”之类的造作台词。
在影片短短的80分钟时间中,导演看似放下了野心回归传统西部的电影语法,但实质却受限于繁杂的剧本,不得不隔靴搔痒般刻画众多出场人物。
塞勒斯在出场戏中给观众一种掌控局势的错觉,就像其他西部片英雄一样,他爱财却严守信仰,时不时流露出恻隐之心,但在之后却再没见他开过枪,甚至枪也被抢走。
从西部类型片的传统符号来看,枪的失去是男性尊严的缺失,而乔在接触塞勒斯不久就强烈地感觉到了他身上散发着的孤独气息,导演隐藏了人物,我们根本无从知道塞勒斯的过去,影片那些倒叙场景的插入完全是服务于对乔的那段浪漫化的跨越阶级的英国式的浪漫爱情的叙述。
塞勒斯的角色既然请到了大牌明星的加盟(法斯宾德算是这部小制作电影吸引观众的唯一噱头了),但却让大牌明星在最重要的场景中消失,这是麦卡伦的一次赌博,也算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
在影片中对印第安人和女性的角色塑造是带有极强标志性的符号角色,但不同于尼古拉斯·雷那种激进创新,麦卡伦电影中的女性和印第安人之间有着暧昧和相互的身份依存。
在这片荒蛮的土地上,女性和印第安人,他们都是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在身份与标签来归结同类的法则下,他们同样被猎杀,而赏金猎人看似是这里的主人,但实则仍然被命运作弄,通缉令在掌控一切,这代表着金钱和欲望,是生存的使命和野蛮的信仰,只有利益才是指引一切的最高标准。
麦卡伦在对几组赏金猎人的刻画上同样体现出太多的刻意与设置,深埋情感的塞勒斯和冷酷无情的皮衣佬,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英雄并没有像很多西部电影中一样,身骑骏马,在落日的余晖中走向远方,而是安静地过上了普通家庭的生活,这在塞勒斯这个角色本身就刻画肤浅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故事增加了不确定色彩,让观众一头雾水,搞不懂导演究竟是想要做减法还是在拼命地塞入他感兴趣的元素。
《西部慢调》节奏并不慢,也就显得那几首民谣的突兀,不管怎么说,致敬的意味出来了,但也仅仅是止于致敬。
要不是这部电影,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会为穿秋裤的法鲨尖叫。
没办法,颜值高就是任性。
(准确的说应该是屌值高羞羞)好吧,下面让我们回归电影本身。
首先,它不是一部西部片,看过的人应该知道,其实可以把它归类为公路片。
电影中虽然有枪战,但与传统西部片不同,一点也不血腥不暴力。
而且我发现它与《后会无期》颇为相似,以至于我开始怀疑公路片是不是都有这样固定的一套模板。
两位都是新人导演,还都是自编自导,都选择公路片这种形式,会不会是因为这比较好拍呢?
接下来请允许我来说说《后会无期》与《西部慢调》的几点共通之处:一、两部片子都为小品式段落结构,《西》中为“杂货铺抢劫案”、“假作家骗得我只剩内裤"、"与赏金猎人的一夜"和"最后的枪战”这四个片段。
相对应的是,《后》中也分为“与陈乔恩的故事”、“与王珞丹的故事”、“与袁泉的故事”和“与钟汉良的故事”四段。
它们每个片段都有明确的分割线,比如两个故事中穿插个沿途的风景看看啊,放个小曲啊什么的。
二、两部片子的人物设计也是极为相似,主角都是男男CP,而且都是一个屌气十足;一个傻气十足。
(具体对应谁和谁我就不说了)三、两部电影都呈现出一种文艺范儿,充斥了大量的黑色幽默和WTF剧情。
如《西》中就有“假作家最后留下了个鸡蛋和然并卵的指路纸条”、“途中看到的被自己砍的树砸死的逗比”、“ 炮灰男主死前伤口上还要被撒上盐”等等搞笑片段。
四、两部电影的片尾设计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后》中结尾出现了江河、苏米、周沫和浩汉,基本上有点话剧结束,全体演员上台谢幕的意思;在《西》中则是换成“西部一万种死法”式的闪回,也有点谢幕的意思。
可能它们都是个伤感故事,两位导演想用谢幕的结束方式,外加安排一个圆满结局,来让观众跳脱这份感伤。
所以我想说真正与《后会无期》有可比性的是这部电影,而非《小时代》,毕竟韩寒已经是1.5个郭敬明了。
(不管是电影的豆瓣评分上来说,还是身高上来说)
典型的美国西部片,少了些许的马上枪战,多了些内心的独白。
怀揣对初恋情人的爱的英国少年Jay踏上了走向西部的路程。
Jay是一代美国人的缩影,富有冒险精神,怀揣梦想,探索着世界。
他手中的旅行指南“ho to the west”也是当时美国人向西部进发的象征,不同的是,牛仔们带着的是发财梦,淘金梦,而jay则是为了他的情人出发。
电影中rose的一句话好像已经预示了悲剧的结局,“我把你当做亲弟弟”,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使满怀激情的Jay伤心的呢。
然而当rose离去后,jay依然踏上了寻找她的征途。
塞拉斯的存在是整个影片的推动力,这个满脸沧桑,眼神忧郁的亡命杀手,一路上保护着jay的安全。
或许正是厌倦了没有终点,整日流浪的生活,他脱离了组织,独自开始了路途。
再从美国梦看,发财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整日为了虚幻的东西奔波劳走,塞拉斯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而jay的出现,又让他已经动摇的心,愈发想要改变。
jay的出现使他明白,除了生存之外还有值得追求的东西,他好像又有了新的目标。
电影最后塞拉斯把jay绑了起来,说要去杀了rose,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本意。
但从结局来看,也许是身中的两颗子弹让他清楚了如果拿rose领赏,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这样的生活也永无止境,于是他放弃了。
电影最后,当jay冲入屋子,等待他的却是rose的误射,这是十分荒诞可笑的,rose随手一枪,也没有看是什么人,而jay就一直看着rose开枪的背影,感受着生命的流逝。
jay生命中最后一件事,就是为rose杀了派尼。
jay看见rose后眼泪瞬间就流了出来,而rose直到jay生命最后一刻,尽管悲伤,但却无泪。
我不知道这是导演的设定还是演员的演技不到位,这样的结局令人无奈。
塞拉斯与rose的生活,也印证了jay的梦境,这样的设定更让人无语。
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rose会被通缉,排除了杀人恶魔这个可能后,就只可能是有人重金悬赏要杀了他了,这个人很可能是jay的父亲。
而rose从家乡的出走也很可能是他的促成,这就又是地主与农民的斗争了。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的精华在中间部分,早期美国梦的缩影,结尾不敢恭维。
因为是法鲨的脑残粉,押着朋友一起看的。
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只是单纯舔颜来着,权当收集剪辑的素材。
看完后却不期然有了许多感慨。
作为一只称职的鲨美双担粉(请允许我安利一句鲨美大法好),看到小受男主的时候全程在脑补我那美颜盛世的一美,开启了自动代入的功能(好吧原谅我对小受男主的颜接受无能)。
其实整部剧看到一半的时候我都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大概只顾着舔男神了吧。。
像朋友所说的,我看不出来是什么促成了法鲨演的赏金猎人的转变,从一个杀人只为钱的强盗到保护男主不惜以身试险的侠客,果然如简介所说的一念成佛一念为魔吗?
当然,粉必须申明一句这不是我鲨演技的问题,而是剧本似乎给人一种很仓促的感觉。
小受男主做了什么让猎人男主刮目相看,甚至值得他一路护送生死相随?
小受男主莫名其妙地逃走,莫名其妙地遇人不淑,莫名其妙地行囊被一个看起来很文艺的流浪作家趁他睡着顺走只剩下了一条毯子和一个生鸡蛋,然后略狗血的桥段来了,猎人男主帮他夺回东西后回来搭救小受男主,看到这里我一直在想猎人男主脾气真好,换了我,先抽一顿再来考虑要不要救这个问题。
男主趴在地上对着一株蘑菇流口水的那个仰拍镜头美得一塌糊涂,抬头就出现了牵着两匹马的法鲨,背后是纯净如洗的天空,文艺又浪漫,还带着一点英雄救美的意味,看得人热泪盈眶,往往那些看着最不靠谱的人反而最靠谱。
电影里我们的小受男主不远千里追寻爱人,生死相随,然而他和女主的互动却少得可怜,还没有两个男主之间火花多,我很好奇是什么支撑着小受男主一路勇往直前的。
女主貌似对小受男主并没有多大的依恋,相比之下她更渴望一份安逸的生活。
而男主也不见得是多么深爱女主,也许男主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更多是是爱情本身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女主只是他浪漫爱情的一个具体的载体而已。
就像一位诗人看见一株玫瑰,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传世的诗歌,诗歌里有大量的篇幅在赞美那株玫瑰,然而他爱的只是那份诗意而已。
最后看到结局笑cry,朋友说这堪称是史上死法最蠢最悲催的男主,没有之一。
导演玩的好一手黑色幽默,看到结局只有三个字可以形容→“WTF”,导演是在告诉我们爱情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白日梦我爱你与你无关吗?
我千回百转荡气回肠生死相随而你却是“两块钱,样样只要两块钱,两块钱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买不了上当。。。
” 撇开这些分析,电影中的画面真是美得一愣一愣的,柔和的光线,干净的画面,恬静的慢节奏生活。
誒呀我看完其實是一臉懵逼的,完全不知道這個電影在講什麼。
不過看了一下別人的評論發現他們也不知道它在講什麼,高興。
當然是沖著Fassy和Nightcrawler的演員看的,雖然Jay沒有小藍魔可愛啦但還是個非常清秀的男孩子。
Rose看起來有點老啊別人都能把她當成她爸爸的老婆,但跟她的印第安男友還有Fassy都還蠻搭。
我男神就是該死的喜歡拍文藝片啊,自己做製作人大概是變本加厲,估計他計劃的那部賽車手的也是這個風格吧。
不過這種雖然沒有太過明確的主旨但非常好看,畫面肯定是沒有前兩天隨著豆瓣推薦重溫的墜入好看,但也非常帥氣。
超高飽和度的景象,西部腔調的服裝,角色少導致一個場景裡難得有超過三個人整體非常空曠。
西部慢調是真的慢,一個簡單的少年尋找愛人的故事,除了最後一小段槍戰之外幾乎都是少年在路上的見聞和他新的認識,但那些也都沒有改變他。
Fassy的獨白聲音性感得無可救藥,兩人在路上小小的快樂和信任,木頭下的骷髏,在馬背上背誦彼此都熟知的文字,暴雨中的慌亂,穿著(咚能看得清清楚楚的)秋衣在馬上晾衣服,真是浪漫得無可救藥。
Fassy的角色也是諷刺,從通過保護少年掙錢到想利用他獲得巨額賞金,從想保護少年的「小女朋友」到自己受傷躺著看完槍戰最後只剩自己活著竟然還把到了妹,從認為Jay的觀點可笑到最後接受並指引自己的生活。
這部電影的主角到底是Jay還是Silas?
它到底想用歸於平靜的小屋表達些什麼?
或許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我們跟著鏡頭走過Jay和Silas的旅程。
以及,這個翻譯真的是太美了。
年少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用尽力气也不能打动她的心房唯唯诺诺表白的夜里因为你的错误她远走他乡年少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为了她你远跨重洋阔天广地中你数过一颗颗星星等待有一天和她一起奔去月亮年少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走近了才知她的身边尽是豺狼拼尽了力气向她奔去一颗子弹打在你的胸膛年少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看着她的背影血慢慢变凉撒盐的伤口忘却了疼痛疼痛的是过去的时光年少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她依旧住在那洒满阳光的木房那谜一样的男人娶她为妻此刻你已远在天堂……………………………………………………………………………………PS:本来某媛也是为了法鲨来看戏的,姑娘们真是以各种角度都把法鲨赞完了,从老公叫到爱侣,从器大赞到活好(我是说演技好!!!!
)而我,已无话可说。
年少时候爱上了一个姑娘,苏格兰的天映在你的眼上,走遍世界我也不会忘怀,詹一美,希望你永远在法鲨心上。
拿一部片子来做个对比,非常突然!
然后慢西就被完爆了。
一个弱鸡少年为爱走天涯,遇到了孤独的法鲨大哥,然后开始了黑色幽默之旅。
在弱化了法鲨那颗赤子之心以及慢慢被少年感化的心这一线路后,强化“人生无常处处打脸”这一主线才是提神之处,不然这么慢悠悠的来谁看得下去。
在篝火旁讲的那个故事才是本片最好看的地方。
最后那场枪战,除了色调略美一点儿,真没什么可看的。
西部类型的另类解构,别样的幽默,各种小心思的展示,别有趣味,前半段节奏稍慢,但也趣味十足,后半段就是各种样式的“非常突然”啊,男孩的死法怎么还让人觉得有点浪漫呢...
小鲜肉被NTR了,这片子不是看剧情,是看情调的。。
法鲨变奶爸,护送战五渣少年为爱走天涯。新人导演的画面美学和冷幽默感挺有意思的,NZ的风景真是美如画~
好不容易见到了,却被心爱之人误杀,伤口撒盐呜呜呜。西部是用纸糊窗户的,火箭烧麦田最后不了了之。
#A24ChallengewithLily#小而精,最后十分钟尤其精彩。
纯情少年的西部荒蛮之旅
rose慌乱之中向后开了一枪,就这一枪,最后一枪。散落的盐撒在伤口上,伟大的锦上添花。
垃圾垃圾!
英国拍的美西。美西就是要有枪战,印第安人,马镫,背带裤,牛仔帽。风景是拍的好漂亮的,就是故事没起劲,同样的西部,比昨天看的野马好太多了。
还真是另类西部片,除了风景漂亮以外,故事烂的一塌糊涂。美国版王家卫东邪西毒
真·伤口撒盐~连体秋裤那段确实也是偷偷倒回去看了的
大叔和美少年的西部之旅。导演一定看过JOJO第七部吧。
8.0/10 分。2024.01.17,初看,蓝光。导演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得到了圣丹斯电影节评委的认可,获得了评审团大奖。。。小鲜肉堂吉诃德怀着飞蛾扑火般的爱去西部冒险。音乐非常悠扬,很适合片名。画面真的好美,好像油画一样。剧情非常反西部,黑色幽默味十足。。好似一出舞台剧。。。细节超多,值得二刷。
法鲨的连体棉毛衫好性感
本片就是各种往猪脚伤口上撒盐啊
有意思,很带感
今年看到第一部好的独立新片,却和预想的形象完全背道而驰。反差感是主菜,神剧情是中心,摄影配乐绝赞却故意不用在点子上。等到静谧俯瞰众生死相,途中一梦幻觉成真,才惊觉这是情怀和浪漫并驱、骨子里用心逗你的电影。本片的有趣之处恰恰让它局限于有趣,但我就是喜欢。
摄影棒呆了!某些部分感觉有点像20年前贾木许的《dead man》。
色调很美,慢调很好听。新西兰人借用苏格兰人讲述他们心中的西部故事。这世上有很多比只是活下去更重要的事情。西部不再有故事,而变为了一种味道。
medioc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