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评价说是挺好的,专门下了来看,结果还是挺失望的。
一本正经时候是很知性的,是很有魅力的。
当疯狂的时候真不了不得啊,我难以想像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那么离谱,那么随便,那么神经。
我还是觉得憨豆好看,还带一点的真实,
问女王有几个老公,几个父母,几个孩子的人,也太较真太教条太无聊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抓狂的时候,都想过在听老板唠叨时掀桌子甩他巴掌,也想过孩子哭闹不停时把它扔了,也对父母固执地用他们的思维来限制自己感到愤怒,身为一个女人,想要勾引男人时碍于矜持还要百转千回。
面对这些惹人心烦的事情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忍。
吊丝女王给了大家一个发泄的机会!!
看完真是过瘾啊!
我也想对着某个人疯狂地发飙,也想拿跟线牵着小孩出去遛!
也想肆无忌惮地用最原始的方式对某人表示好感!
只是看这电影有后遗症,回到现实生活中也想荒诞一把时,又被理智给拽住了。
啊呜!
没有连续情节、没有固定配角、没有整体故事,只有一两个演员在单一场景的镜头前,只使用台词或者肢体语言,占据几秒到1分钟的不等时间来竭力耍宝与恶搞,或趣味或疯狂或讽刺,以极具舞台感的表演方式达到喜感上的高潮。
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情景喜剧,而是一种更大胆更肆意更戏剧性的喜剧形式,有人称其为小丑剧,顾名思义就是在屏幕上看着一个不需要交代来龙去脉的小丑,蹦来蹦去刺激你的大笑神经。
如果说美国人擅长炮制长篇累牍的情景喜剧,那么这类不管不顾的“小丑式”剧集则多数出现在欧洲。
以《憨豆先生》的珠玉在前为例,他满身上下的冷笑话足够表达英国人的笑中带傲和内心疯狂,而最近随着德国“女憨豆”《炸弹妞》在国内网络剧迷间炸出的新局面,人们才发现:我们已经被这种近乎荒谬又简练复古的小丑剧征服了很多很多年了。
《炸弹妞》:女憨豆耍贱 一部本是在德国深夜播出的微型小品剧近来席卷国内,借着网络文化和译名噱头一炮而红。
《炸弹妞》由德国女星玛蒂娜·希尔主演,成功模仿并吸收了《憨豆先生》的笑点模式:20分钟、一位大主角和三两只小角色、一个一个单场景以及简单的生活细节,每个场景代表一则笑话,每则笑话均带着舞台感,用夸张疯狂和充满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形形色色的女人们在生活中的尴尬,对白不多,情境和笑料各异,尽得小丑剧之精髓。
该剧整体没有任何剧情衔接和前后呼应,女主角玛蒂娜·希尔演绎的也不是固定角色,她像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代表着各种身份的社会女性,一会儿是母亲、一会儿是单身、一会儿是主妇、一会儿是职员,偶尔还是狼狈的新娘,共通点就是她所代表和演绎的角色都很猥琐、神经、犯二。
很多观众在看第一集时就被女主角各种出格的行为震惊了,她着装性感,在一个男人旁边爬上爬下,旁若无人地寻找内裤,接着又出现在超市,把火腿肠当做双节棍一样在耍。
在第一季的8集中,玛蒂娜不介意形象的重口味与无厘头,用各种夸张、荒诞、神经质的表情和举动完成了“动作型搞笑”,比如在求婚时候打嗝、在约会时候被烫到出格、用婴儿擦地、用接吻来治疗咳嗽,骑上自行车就能把后排的孩子踢走还浑然不觉,或者起床时候电击自己。
她浑然不觉理直气壮的天然表情,成为大众最忍俊不禁的笑点,更为人们提供了活出别样人生的风采,展现了在琐碎平庸的人生中,自High和犯二青年依然快乐多的人生准则,其乐观的天然呆萌迅速得到了网友众口一词的感叹和追捧,国内影迷对刻板德国文化的固有认识也被这部气质独特的小丑剧所颠覆。
《小不列颠人》:荒谬戏满目 英国简直就是冷笑话的出产故乡,就算是正剧如《神探夏洛克》或者《唐顿庄园》多是满目的尖锐讽喻,就更别提他们特意来刻薄社会的小丑剧了。
BBC的《小不列颠人》早就盛名在外了,不少中国剧迷也给出了“不看小不列颠,就不算看了英剧”的好评。
同样,《小不列颠人》也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由一个一个不同的生活片断构成的,各片段之间联系不大,却统一充满黑色幽默。
全剧主演只有两位怪型男马特·卢卡斯和大卫·威廉姆斯,他们同样也是本剧的主创,剧中无论出现多么不同角色,请注意看,都是由这两位强大“小丑”通过更换服装、道具和化妆来完成的。
他们从2003年开播起就保持亢奋与精湛,用极端的夸张演绎和讽刺了各种英国人,从首相助理到同性恋者,从异装癖到减肥者,从假残疾人到教师、学生甚至精神病人。
剧中离奇、荒诞的情节展现了肆意想象力,意图用出格的恶搞手段讽喻和浓缩真实的英国生活。
《一个小伙,一个姑娘》:造就影帝让·杜雅尔丹 今年奥斯卡影帝让·杜雅尔丹早年在法国本土出演过一部喜剧剧集,名为《一个小伙,一个姑娘》,也是一部单场景、短时间、充满笑点的小丑剧。
这部剧一演10年,让杜雅尔丹从路人甲变成法国的大众脸。
同样的,本剧主要演员也只有让·杜雅尔丹和其现任妻子亚历山德拉·拉米饰演的一对男女朋友,在每集的20分钟里,两人在各种如商场、试衣间、厨房、街边等小场景中行走、打趣、吐槽和搞笑,展现不同的冲突、零碎的夸张和值得趣味化的关系自嘲。
和《炸弹妞》、《小不列颠人》对比,微小的区别在于,这部作品男女主角饰演的角色与关系是固定的,且法式幽默并不癫狂,而是更倾向用絮絮叨叨的台词来达到效果,精准抓住了男女生活中一个个可以玩味的点,用细节记录的手法对其进行变形和吐槽,进而清新自嘲达到娱乐和自我娱乐的境界(原载《新闻晨报》)
说真的,一开始我看到冷兔推荐的这部片子,看到这个名字,屌丝女士,我就不抱有好感,但还是看看吧一开头她扇路边那个男的屁股的时候我就开始讨厌这部电视剧了感觉她像是精神有问题那样子冷兔推荐的那一集是女屌丝趴在一男的身上找东西的,然后我默默地把视频给关了。。。。。。
后来我发现最近大家都在聊这部片子,他们的评价很高,说她是女版的憨豆,我个人觉得憨豆先生给了我很多的欢乐,既然大家对这个片子那么高的评价,这部片又在中国走红,而我没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又看了4集,好了,对不起,我还是看不下去了。
我觉得这部片毫无内涵,我不知道有没有和我的看法一样总的来说,我认为:她就是在装傻,好刻意的做作,她在剧中装傻,我在电脑前毫无表情地看完这4集。
笑点全无,跟憨豆先生完全没有可比性可能有豆友会认为喜剧当然要有点夸张,说的也是,只要让大家笑了,就达到了它作为喜剧片的价值。
你真的笑了吗?
一开始是因为自己学德语,所以终于有一部能当做练习听力的德语剧了很开心然后看了第一集之后觉得尺度大而且没意义,想弃剧今天不想学习不想做听力阅读,又重新开了这部剧,瞬间看了4集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邪恶想法和念头也许没有这么出格但是也曾经想过在公众场合大出洋相会是什么样的在KTV的时候硬是要挑一首自己并不擅长但是就非想唱一下的歌会是怎么样的也想如果没有空调,开着冰箱的门是不是会很舒服(当然了科学告诉我们不是- -)偶尔在酒吧的时候也曾经想,不如勾搭一下邻座的帅哥?
也有别人无意中说一句话,并不太重要,但是自己在心里抓狂久久不能平息都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心里想一想,在闺蜜圈子里偷偷的聊偷偷的笑Knaller在德语里有疯子的意思 Frauen是女人的复数形式我始终不喜欢类似屌丝这样的网络用语不过如果翻译成疯狂的女人们,也就太过无趣也许生而为人,无论是高帅富白富美还是穷矮丑的屌丝总有一些在心里的,不被人所知的疯狂的念头只是我们都不表现出来,力求做一个翩翩公子和优雅的姑娘es ist egal(无所谓)这么想也许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反正能让你笑出来,管它的题材是不是高尚的,是不是严肃的生活已经很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早就听过这部片子,昨天打开,看了几个片段。
实在觉得笑不出来。
以下有剧透。。。。
zzzzzzzzzzzzzzzzz一集,她听着音乐打了路人的屁股。
一集,她为了找内内爬到陌生男人的头上。
一集,她把汉堡拍到儿子的头上。
一集,她在约会的时候吃到很烫的肉。
表情很夸张,动作很夸张,有点憨豆的感觉,但是憨豆是那种他肯定脑袋有问题的感觉,而这位女士有点装傻的感觉。
而且那些笑点都让我深深的真心的觉得无聊。
所以,我看不下去了,转投谢耳朵的怀抱,马上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证明不是我的问题。
笑点比较低,冷的比较少。
要的就是疯狂,可能这位炸弹妞反应了,现代大众内心深处在大庭广众下恶搞一下的意淫。
满足了有些时候的疯狂想法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慰藉而已。
汪汪。
很多片段都让人会心的笑,很多场景都是内心想过却不会去做的。
女主身材很棒!
演技也很好,各种角色各种年龄段表演起来游刃有余!
很喜欢的一部剧!
“我不知道中国人是这样翻译的。
在德国,‘疯狂女士’是很坚强的女性。
她们能够抬头挺胸闯世界,虽然有时比较滑稽可笑,甚至很‘二’。
但她们都有非常强大的个性,毫不软弱。
剧中的这些角色虽然很滑稽,但她们不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需要帮助。
她们中的许多人像大部分德国女性一样,对生活充满信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编剧\主演 玛蒂娜.希尔(Martina Hill)这部超级爆笑的德式喜剧,看似无厘头爆笑,实际上,却能从中看出在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化与女性的改变和觉醒。
一、女性主角,女性视角毫无疑问,本剧的成功与第一主角玛蒂娜.希尔功不可没。
和别的剧集不同,本剧完全可以说是玛蒂娜.希尔的个人表演天赋展示剧集,窈窕的身材,姣好的面容,柔软的肢体,和剧集的神经质气质南辕北辙,观众很难想象充满想象力和爆发力的她在下一个街角会作出怎样的举动、她的下一个表情往往让人惊异与捧腹。
因此,她也被人和英国常青剧集《憨豆先生》男主角“憨豆先生”相提并论,被誉为“女版憨豆”。
和《憨豆先生》以憨豆先生深居简出的大男孩角度不同的是,本片是完全以女性视角展开,且更加摩登及社会化,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女主角的癫狂与尴尬被加上了社会化背景,这些事就发生在卧室里、咖啡馆、夜店、街角、办公室,主角常常在工作、度假、约会、带孩子,观众很容易在女主角身上发现自己、朋友、同事的影子。
《炸弹女》与《憨豆先生》的另一区别在于,《憨豆先生》自始至终主角身份设定是一致的、贯穿的,而《炸弹女》与其说是一部电视剧,倒更不如说是一部笑话集锦,二十分钟一集的篇幅中,每一分钟相同面容的女主角可能会有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名字,且导演为了故意加深这种碎片化的印象,有意识的将个别笑话故事剪开,穿插在其他小故事里。
二、家庭生活的束缚:长不大的女儿和充满愤怒的母亲女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也只有在父母面前,炸弹女才算稍有收敛。
与其说在父母面前她叫“炸弹女”,不如说,在她面前,他们是她的“炸弹父母”。
虽然已经三十六岁,可是炸弹女坐车时仍然要系上儿童安全带,吃饭时忍受父母的指指点点,被父母干涉交往的对象。
甚至父母会在中途停车抱女儿在草丛里方便。
看到年迈母亲抱住长大的女儿那吃力的样子,女性们不禁扼腕,为什么她不愿放开手呢?
“不愿放手”是父母对女儿监护权拥有的满足感,他们否认自己的女儿已经成年,否认她可以体验这个世界,否认自己的衰老,始终认为“她”还是自己心目中那个穿着公主裙、搂着洋娃娃的“社会属性”。
在孩子面前,炸弹女颠覆了传统定义中的“母亲”形象。
这与孩子无关,是她对自己“母亲”身份的不认同。
无论孩子男女、年龄,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她都对孩子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漫不经心,有的时候甚至会有发泄式的恶作剧。
怀孕时抵制那些虚伪赞扬她子宫的朋友;生育时恶毒的诅咒;喂奶时找不到自己的婴儿;让婴儿穿上抹布擦地;恐吓手淫的儿子;将女儿的头按在土豆泥里。。。
也许这一切不满与束缚都可以用她对兴高采烈地向她形容今天在学校一天愉快生活的女儿的话来解释:“你今年八岁,抓紧时间吧,高兴不了几个月了。
之后你就开始长痘,他们跟你说成年之后就会好都是骗人的。
当你对你的第一个男朋友示好,他就凑到你的鼻子跟前来了。
之后的操蛋男朋友会让你意外怀孕,事业没开始就结束了,生活灰暗一团糟。
”三、工作中的局限:女性员工的苦恼描述炸弹女在工作中的片段,通常顾左右而言他。
在工作场景中,她很少认真的工作,不是百无聊赖的和女同事讨论新来的同事,就是万念俱灰的玩文具。
她出现在咖啡机前比出现在办公桌前还要多。
女性在事业中,不仅要面对工作的挑战,也要提防同事的性侵扰,不仅要兼顾事业与家庭,也要时时关照同事感情。
如此严肃与无趣,难怪炸弹女要时时抓狂。
四、两性关系的迷局:永远的被动者比起在办公室的萎靡,在两性关系中,炸弹女似乎更得心应手。
得益于自身外在条件的优越,玛蒂娜.希尔三十六岁高龄驾驭性感迷离的角色仍游刃有余。
她时常出现在餐厅和夜店,对着对桌男性钩眉搭眼。
虽然最终总是以出丑为结局,但她仍然逆转了女性的被动地位,以充满侵略性的主动形象表现新的女性形象。
在面对婚姻关系时,以炸弹女为代表的新女性仍然要考虑父母和子女(如果有的话)的意见,选择的余地仍旧受限。
在婚礼场合,她常常表现的闷闷不乐,如果是她自己的婚礼,更糟糕的是,她一定会搞砸。
新郎永远是无言的沉在背景之中,并不突出。
在家庭关系中,她用录音机抗议家庭聚餐中虚伪的赞美、夫妻朋友聚会时,她的丈夫总是赞美她,让她出尽风头、在面对婴儿时,“丈夫”根本就是隐形角色。
五、女权意识的觉醒:身份反转与同性恋如果说本剧含有女权意识,则表现在炸弹女的社会身份反转与对女同性恋的描述上。
在本剧中,女性是坚强的、勇敢的、主动的,而男性是物化的、软弱的、被动的。
最直观体现男性和女性身份调换,被“物化”的,是这样一个桥段:炸弹女拉开衣柜,里面像挂衣服一样整整齐齐直直挺挺站着成排的裸男,高矮、胖瘦不一,一动不动,等待被炸弹女挑选。
炸弹女趾高气昂地一边随意拨弄他们,一边自言自语道:“太苍白了。
”就像在挑衣服一样。
最后实在无可奈何,才叹下一口气,随手抓出一个,勉强带走。
整个过程,自始至终,男性都沉默不语,像一排专属于女性的用品,和衣服没有多大区别。
女性们在公共场所随意挑逗男性,当着不忠的男人的面,和她的老婆耻笑她,最后完全忽略了男人。
在所有的一切行为中,女性充满侵略性、主动性,她们简直和男性的社会形象调转了。
再看片中寻找的几位主演,除了炸弹女,另外两位女性都是身材健康,短头发,说话声线较粗,而且她们常常运动,热爱拳击这种高强度侵略性运动。
而男性角色一个矮小软弱,一个粗壮猥琐,更是人类进化至今的历史调侃。
男性角色在剧中,大多滑稽可笑。
他们常常作为背景或道具出现。
他们是“被“勾引者、“被”施暴者,”被“挑选者。
男女身份的倒转还不够,本剧还大胆体现了女同性恋题材。
虽然片段不多,但是仍然有细致的口头描述和大胆的身体动作。
如同第一集开始,炸弹女抓住一个男路人施以男性化性挑逗,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猎奇效果,《炸弹女》颠覆了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侧面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独立、坚强和幽默感。
原来没注意看,昨晚老公龇着牙在看,然后推荐我看一段……真是相见恨晚啊,虽然我也觉得这姑娘有时候过于神经质,以至于有的地方没看出笑点来,但是畅快大笑的地方实在不少,孩子拖地,ipad菜板,汗味手帕……这绝对是我的菜!
纳入囊中,以后每周准时盯着看!
我的美剧菜单里有加了个新成员!
绝望主妇,生活大爆炸,犯罪心理,犯罪现场调查,屌丝女士!
一开始觉得笑点很ws,后来就淡定了。。
真心没想到德国人可以拍出来这样的片子。真的没觉得哪里好看。。。。
夸张小丑。无幽默感。
无情节,为了恶搞而恶搞。没太多兴趣,口味比较重。这出喜剧居然是出自德国,比较意外,很有法国的疯癫感。
屌丝齐欢乐
完全是靠着女主过火的演技,剧集本身意义不大,笑料方面也完全是下三路,失望。
还行吧,跟不上里面的笑点
真额蛮组得出额,推荐! @白小褂lulu @iceci_lol @抹茶维纳斯 @小笼_包子 @卡内奇沽哈
跟憨豆先生比,会不会太过抬举这戏了?当然,这戏本身还是不错的~~
这家伙被人人炒红了= =但是真的太二逼了此女,夸张到难以接受.................
哈哈哈哈哈 德国人的搞笑
恶俗的德国人。。。
sory, call me old-fashion...
节操碎了一地。。。
看得我很郁闷
这种秀下限的东西算是喜剧吗?
哈哈,虽然很夸张。
明知道看这种毫无节操的下三滥低俗恶搞烂剧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行为可我还是一边指着屏幕骂女主角表情夸张行为傻逼简直是个神经病一边把此剧一集紧接着一集连续不间断地看完后才发现我何尝又不是一个屌丝呢。
看了几分钟,实在看不下去……完全不觉得好看,跟小不列颠都是三俗题材,可完全不是一个等次!
前十分钟觉得这脑残片哪来这么高分,故意找笑料,但看完二十分钟发现自己郁闷了一个礼拜是心情完全变好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