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时隔这么多年TVB的电视剧依然保持着一贯的风格,幽默且犀利,在嘻嘻闹闹中聚焦社会生活问题。
最近热播的《宝宝大过天》正是这样一部剧,笑过之后是对生活的反思。
《宝宝大过天》聚焦当下年轻人带娃的现实问题,年轻夫妇康雅悠和游在山以及父母辈之间关于带娃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一家人在带娃过程中逐渐磨合、互相接受的过程正是这部剧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一、妈妈的精致带娃vs婆婆的放养式带娃康雅悠和游在山生的是女儿名叫童童,童童基本是康雅悠在带,婆婆偶尔也会帮着带。
在带娃的过程中关于孩子是该富养还是穷养的问题,康雅悠和婆婆就存在很大分歧。
康雅悠觉得女孩子应该富养,而婆婆觉得自己“放养”长大的儿子现在也过的很好,没必要太过精致。
康雅悠不让孩子吃鸡觉得鸡爪不干净,而婆婆则觉得小孩子太干净会降低抵抗力。
康雅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婆婆则觉得还是小孩子没必要太过在乎。
康雅悠为了做个合格的母亲读了很多育儿书,是理论派。
而婆婆的带娃方式则是生活中锻炼出来的,跟接近原生态。
因为看过太多育儿资料,并且想做个好妈妈的愿望太过强烈,导致康雅悠每天都紧崩着一根弦,只要孩子一刻不在自己的视线中就非常焦虑,自己累家人也跟着一起累,孩子也并不快乐。
甚至康雅悠自从当妈之后几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
相反,在妈妈这种高压的爱之下,童童更喜欢和婆婆在一起,婆婆对待童童的方式基本是怎么开心怎么来,对童童哄着宠着,时不时逗童童开心。
果然,“隔代亲”每个家庭都逃不过的生活真理。
2、 原生家庭对教育观的影响康雅悠和婆婆之所以会产生分歧很大一部分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康雅悠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也都是读过书的知识分子,从小很注重对康雅悠的培养,也属于理论派。
相反的,婆婆对面游在山的教育则没有那么精致,游在山学历也不及康雅悠高,但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生性比较乐观,为人也很粗线条,偏向于生活派,关于如何成为一个爸爸他更多是在生活中成长和摸索。
但即便这样游在山也被教育的很好很优秀,顺利成长为一个能为家庭遮风挡雨的好儿子、好爸爸。
所以婆婆并不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当然康雅悠也不觉得妈妈对自己的教育存在问题。
正是两种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康雅悠和婆婆在教育童童的问题上存在差异。
而这种分歧的根本则源于一个“爱”字,只是大家爱的方式不同罢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童童,只要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就让这种“差异”天然存在下去也无妨。
不同性格和教育环境的人因为爱而走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庭,本来就需要时间相互磨合,相互包容。
争吵在所难免,但正是因为爱才会有分歧,争吵时都从对方的角度想想问题,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妈妈是第一次当妈妈,婆婆也是第一次当婆婆,只要让孩子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下长大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份“付出”。
建议正在养育一个小生命的家庭,都去看看这部《宝宝大过天》,温馨中带着搞笑,每个家庭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本以写实、贴近生活为主题,意在引起观众共鸣。
但是,用力过度引发反效果,过多的“味精”博眼球。
总是将生活描述得一地鸡毛,在压力山大面前无能为力的绝望,夸大再夸大。
就算每集结束前的几分钟出现正能量片段,但是完全无济于事,毫无关联,牵强的过渡。
40分钟的电视剧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核心,显得太苍白,大部分故事内容都是丑恶的,这是增加社会恐婚度吗?
言过其实徒增负能量。
第一次见岑丽香,还是在《女人俱乐部》里面的“汤嘉丽”,随着时间推移那位“小女孩”慢慢的也变成了“妈妈”了。
这次在新剧《宝宝大过天》也有也有了不俗的表现。
在埋堆堆APP里看了好久的破案剧,现在看到这部都市家庭剧,感觉挺符合我的胃口的。
TVB的家庭题材值得被发现一直以来,我们好像更多看到了港片的“警匪剧”,但是其实TVB制作这种家庭题材的制作的水准一直都很高,从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男主角马国明同岑丽香饰演一对夫妻,两人育有一名两岁的女儿。
故事的主题就是围绕孩子的成长展开,所涉及的剧情都是一些关于家庭的小故事,整个故事内容平淡中充满温馨。
从日常中的生活细节出发容易引起新手父母的共鸣。
《宝宝大过天》是一部爸爸和妈妈一起的成长日记。
在初为人母和人夫的时候,谁都会经历快乐和曲折,我想当过父母的人都懂得其中的滋味。
开篇中规中矩介绍了几位人物之间的关系,马国明演绎这种草根男演绎这种得心应手。
岑丽香在升级为人母之后,略带婴儿肥的小脸蛋和温和的气质演绎一位母亲显的更加亲切感和动人。
育儿路上百般无助有谁知一位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孩子。
连上厕所的时间,也要被女儿敲门打扰,睡眠时间也不能保证。
而爸爸沉迷手机,随意打开电视给女儿看,睡觉的时候让女儿含着糖果睡觉等一系列心不在焉的,惹恼新手妈妈。
一心一意对待孩子,而在老公确是这样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两个人的教育态度和处理态度都存在问题,在后期的剧情发展中,我想每个年轻夫妻,年轻妈妈都会经历这一遭,我们希望看到这对新手夫妇和孩子一同成长和领悟的过程。
再和长辈在培养女儿的方式方法的意见上出分歧,爷爷到餐厅用餐时任由孙子给街坊搂抱、给孙子吃鸡爪等。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各种隔代教育的问题,很多婆媳关系,教育方式而产生的矛盾也这样发生,婆婆觉得这样没有错,妈妈觉得这样比较科学,初心其实都是一样:希望自己的BB能够快乐的成长所以接下来剧情下,更加期待他们怎么处理好这个艰难的时期。
女人好好发展事业靠自己才是硬道理在安排女儿上学前班,母女分离发生焦虑症,和友人在聚餐的同时幻想女儿发生各种恐怖意外。
在最后岑丽香在剧中被女儿气到暴走,在女儿面前发脾气,企图扯断玩偶彻底失控,“有谁真的明白,我在一个人单打独斗,我很辛苦,我快要疯了!
”真的是戳中了我的心。
无数的痛苦和委屈又和谁去诉说又有谁知的呢?
有时候生活真的是一地鸡毛,女性在职业,家庭,亲密关系中牺牲贡献以及矛盾冲突在都有了体现,让我这样婚龄女性,对于爱人的憧憬之外,更多了谨慎。
这部剧还有我最喜欢的陈自瑶,年初她因为那个微笑上了热搜,回看近年陈自瑶来历过的劫、受过的难、得到的果,真的很心疼。
但看到她今年频频出好作品,又拿下《好声好戏》冠军,可见女人好好发展自己事业才是硬道理。
这个剧中她的角色会有很多情绪崩溃的戏份,因为她饰演的角色也是新手妈妈,因为这个角色在小的时候受到过心灵创伤,所以在成为妈妈之后,她并不懂得如何去教导孩子。
看上去还是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角色,比较立体的形象,不过现实生活中的陈自瑶有自己的女儿,应该也很得心应手。
反正作为TVB老粉看到《宝宝大过天》目前播出5集的内容,觉得至少也值个四星。
可能之前看过《香港爱情故事》、《BB来了》、《牛下女高音》,对这类生活气息的港剧,我是真的很喜欢。
《宝宝大过天》这一部剧,我一直是把它看作《BB来了》的续集。
我以为会是以宝宝的成长的不同阶段为主题,从而揭露香港幼儿K12教育的现状。
万万没想到,这部剧除了开头结尾几分钟,香香公主记录宝宝成长记录硬在扣题之外,我看到后面真的是逐渐忘记这部剧叫《宝宝大过天》,可能叫《奶奶和外婆》或《爷爷和外公》更贴切。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并当老师的外婆,可以跟花痴并且邋遢的奶奶成为知己,后面居然还住在一起。
一个坐过牢并且抛妻弃子的爷爷,居然可以和退休保安主管共事。
两对分别称为彼此的好朋友。
黑人问号.jpg 其实男主和女主本来说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女主是硕士,崇尚自由和尊重,想要重回职场,不想被带孩子束缚自己。
男主没上过大学,是一个十足的大男子主义,觉得男人就应该在外赚钱养家。
两个人的世界观、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就在一次一起帮助了一个小朋友的晚上,邂逅了,就恋上了。
要不然就不要回忆婚前的爱情,要回忆的话,能不能清楚的交代下他俩成为夫妻的契机?
缘分?
反正我是想不出来,这样背景不同的两个人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而且结了婚又不能理解体谅对方家庭,是怎么维持婚姻不离的。
有几个迷惑的剧情,不得不吐槽一下。
菲佣Siti的履历表和表现不是很好吗?
奶奶和外婆闹矛盾时,一开始是外婆的眼线,后面居然站在了奶奶一边,最后还因为欠债逃走。
而且工作期间,并没有减轻雇主负担,孩子还是自己家人在照顾。
之后女主报了入境处和劳工处,再后来直接原谅了Siti。
职业操守和专业技能,一个也没体现出来。
与此同时,编剧加了个小鲜肉插足男主和女主的婚姻,让我觉得编剧是不是在复原《三十而已》的钟小芹那段,真的是辣眼睛,而且男主发现女主加班时,小鲜肉给他弹吉他听。
两个人在天桥上吵架,男主一句“算我不对,我误会了”,就没了。
这是不是在纯粹制造矛盾,而且是没什么用的矛盾,因为后面女主怀了二胎,而男主失业在家做家务,也慢慢体会到了全职妈妈的辛苦。
我的感觉是剧里除了外婆一直在为自己的宝宝(女主)着想,家里其他人都是这部剧的工具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制造矛盾。
这么说来,叫《宝宝大过天》好像也没错,谁还不是个长不大的巨婴。
但最后为了强行突出母爱会随着生命,世代延续,居然把外婆写死了。
女主表姐之前因为没孩子被自己婆婆各种PUA,打了排卵针终于怀上,但后来因为原生家庭阴影造成的压力,没了孩子。
讨厌的婆婆都因为自己年轻时候没了二胎,不再责怪表姐没保住孩子。
连这种尴尬洗白剧情都出来了,大团圆结局不好吗?
毕竟最后大家都洗白了。
相比主线的故事情节,我反而觉得另外的几条副线还比较有意思:外公和他前妻与儿子;表姐(陈自瑶)和前任的两个孩子与表姐夫(张颖康)组成的一家;女主上司(车婉婉)和她刁难任性不懂事的女儿。
写了这么多,我是真的想不起来男女主的孩子,潼潼,除了一开始几集上幼儿园要入园考试,患上分离焦虑,还有什么剧情是跟宝宝有关的。
演员们的演技都OK,香香的演技虽然还是一般吧,但也有进步。
剧里演技最跳戏还是上司的女儿,少女演员的演技,还需要慢慢磨。
就当个喜剧看看吧,看完就忘的那种。
全职妈妈悠悠,这个妈妈角色对于已为人母的香香来说可谓是得心应手,但悠悠对囡囡童童百般呵护,时刻关注着囡囡的一举一动,搞到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甚至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不过就有不少人好像我一样认为她演得过份夸张,而且声音比较尖及刺耳,其实现实中很多妈妈的确为了照顾仔女忙到一头烟,剧中的悠悠就犹如新手妈妈的真实写照!
⭕反映家庭问题引共鸣⭕虽然剧中嗌交场面太多,集集都有矛盾,晚晚都听到这家人「家嘈屋闭」,但其实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包括分离焦虑、"Trouble Two"时期、妈妈对女儿无条件的包容、勇敢面对每次失败、学习如何表达爱,正正就反映了一个家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作为一位新手妈咪,对女儿过分紧张,甚至有"分离焦虑";面对最难搞的"Trouble Two"时期,经常会搞到新手父母束手无策;但无论点任性,妈妈都会包容一切,而悠悠亦开始明白为人父母的辛酸,而幼儿园面试、婆媳问题等等,这些题材都源自现实生活,好有共鸣。
⭕两代人有代沟但亦有感动位⭕剧中Diana是一位专制外母,态度强势,插手悠悠同阿山的生活,更要将童童送入贵族幼儿园,令阿山苦不堪言,不断游说老婆悠悠一家三口搬出去自住,逃离外母的魔掌。
虽然悠悠与妈妈闹翻,但回想起妈咪对自己无条件付出的爱,最后两母女更相拥而泣,这场母女戏相当感人!
而欢姐这位"乌龙奶奶"先是搞到童童面试失败,之后又与细新抱闹矛盾,离家出走,令阿山深感内疚,欢姐辛辛苦苦凑大两个仔,但最后连容身之所都没有,不过她就讲道:"只要你哋好,阿妈冇所谓。
"这份伟大的母爱相当打动人心!
虽然两代人不时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但同时父母对子女的爱都令观众睇到眼湿湿!
宝宝大过天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女主演技有些过于用力,而马明就是惨惨的样子,岳母大人和婆婆都是咄咄逼人的那种,不过不得不说,两位老戏骨商天娥和龚慈恩互相的斗戏看得让人觉得过瘾,吴岱融的演技也一如既往的稳,这部剧也真真切切讲出了一些作为女人在婚姻之后要如何面对平衡家庭和事业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女强男弱,男强女弱,这都是不正确的,一个家庭想要共同进步,男女平等,夫妻之间就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而不能让家庭的重担都压在男人的肩膀上,兼顾孩子的同时,女人也要有独立的工作,总的来讲,宝宝大过天没有第一部那么精彩,之前女一李佳芯的表演就看得比较舒服,表演的痕迹没那么重(个人觉得佳芯bb好一些,不喜勿喷)还是希望tvb之后出更多很好看的剧,港剧越来越好#剧评#
讲述了育有两岁女宝的现代妈妈康雅悠和丈夫游在山,不断克服育儿生活中的矛盾与难关,最终在学习成长中,完成角色的蜕变,成为称职好父母的成长故事。
首先这部戏是香香公主产后复出的第一部戏,这个角色是为香香公主量身定做的因为生活中她也是两个小孩的妈妈了所以她更能体会带孩子有多么辛苦,可以让她生活带小孩的经验带到戏里面去,剧中的老人带小孩和自己带小孩的问题还有婆媳关系加上双方的妈妈难相处啦一系列问题等待子女去一一拆解。
童童真的好可爱呀,虽然怀孕到生下来的过程比较辛苦但看着每天快乐地成长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每个小孩都是天使,虽然有时候会调皮捣蛋,有时候肚子饿要喝奶的时候会哭闹但当小孩睡着进入梦乡的时候你看着小孩睡着的模样很可爱就算再累都值得,在上班受到的压力和疲劳一看到小孩就什么都消除了,心情会变得更好,这部戏很适合那些新手爸妈学到育儿更多知识,吸收更多的经验将来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小孩!
奉上我最喜欢《宝宝大过天》主题曲:《天使》两句歌词原来人世有天使 缘分来到会出现忘掉往昔有辛酸 来年未尽计算
通篇下来,主线虽然是新手爸妈对育儿生活的矛盾和克服,但是最深刻的还是主角的妈妈,子女永远的父母的支柱,愿意为了他们变成铁人般坚强,关关难过关关过,同时也努力变孩子变成现在生活里的诗意,让生活变得有趣和期待。
每一集的片头总结总是那么深刻有意,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看看,尽情地哭和笑过,生活还得继续
岑丽香: 新手妈妈悠悠对爱女童童非常呵护和紧张,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连去厕所同冲凉都不敢。
严重程度直达「神经质」级别,一听到女儿的喊声就紧张得不得了,而且有「分离焦虑」,一秒都不敢让女儿离开身边,搞到连瞓觉、大便和冲凉都几乎没有时间。
相反,老公抱放养心态,照让童童睇电视、玩手机和食糖,令悠悠嬲上加嬲。
剧集讲述女强人突然要做妈妈,被逼放弃晋升机会,加上身体又出现变化,完全道出职场女性嘅心声。
佢听到个女爆喊,之后返到屋企仲多次被女儿打面,情绪大崩溃。
一班新手妈妈应该好有共鸣,香香演技及表情演得非常好,完美呈现新手妈咪嘅状态又担心又崩溃,表示好有共鸣。
龚慈恩、商天娥: 整部剧不容忽视的是商天娥与龚慈恩,两人在剧中是一对欢喜冤家的亲家,商天娥是“乌龙奶奶”,而龚慈恩是“专制岳母”,两人在戏中拼出火花,商天娥因不智行为,令孙女面试入校泡汤感到内疚,于是向亲家龚慈恩下跪,两人的演技交流,简直是神级火花。
另外,记得有一集好深刻,香香忍不住妈妈的专制,提出要搬走,更大喊:"我一定要捍卫我的家庭和婚姻。
"妈妈听到心灰意冷,女儿不接受自己的好意,一边掩饰自己的伤感,一边责骂女儿,演绎出为人母亲的难受,把这种感受演绎得淋漓尽致。
陈自瑶: 完美演绎全职妈妈辛酸"出汗没出粮"❗️有一集讲述全职妈妈的辛酸,陈自瑶饰演的全职妈妈叶帆和两名儿子吵架,妈妈被儿子斥责没用,还扬言想换妈妈,妈妈冲去后楼梯爆哭。
Yoyo演得非常好🔥,建议应该让Yoyo做主线,Yoyo做到"妈妈多不开心都不会生气小朋友"的感觉!
#BB大过天##宝宝大过天##剧评#
一个不太正经的#剧评##宝宝大过天##BB大过天#因为最近都在上班所以是抽空追剧 进度比较慢等于等到宝宝大过天上线啦 这部剧的演员我都很喜欢!
香香公主又变美了 马明还是那么萌!
yoyo一如既往的好看 龚姐不止亿点点的搞笑 李国麟这次又拿到了好爸爸剧本吗 但是 目前为止我看到第七集 真的是要被娥姐这个角色气死了!!!
一个又渣又坏的丈夫 为什么你还要守着他 指望他能浪子回头 明明说好的离婚 被一句轻飘飘的游太永远只有一个打动 而且还要去律师楼拿回那张纸留作纪念 看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笑出来了 😅 那时候我真的很想冲进屏幕跟马明和香香一起摇醒她哈哈哈哈哈“离开错的人 才会有对的生活” 希望剧情的后续发展娥姐争气一点!!!
睁开眼睛👀看看 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好 不止游大浪一个!!!!
#剧评#
补标
结局莫名其妙,照亮所有人的人为什么要be?
有在用心的劇
开始还觉得女主妈妈难搞,看到后面简直疯狂代入她,女主一家子遇上男主一家实在太惨了,全家都是什么妖魔鬼怪啊。10集后其他人物才逐步变正常人,女主妈妈方楚翘这个角色算是全剧最丰满的人物了,但是be的意义是什么?!tvb再也找不到向成珈莹那样的小童星了。
暂时感觉没有bb来了好看
觉得很好看诶 就是大结局强行让外婆去世呜呜呜
挺好的,涉及更多议题,描写更多情感。陈自瑶有些出乎意料,演技挺亮眼
后半段人物转变有点突兀,马国明和香香不太有cp感。一直以为这个系列的戏在女主身上,结果最后是在女主妈妈身上。这一季在关于小孩的教育设置上也没有第一季做得好。
剧情比较贴近生活 无线拍这种还是挺接地气的 就是主角的人设不太讨好 表演夸张了
看了会恐婚恐育。
换了卡司,表面上是升级,其实是全方位降级。卡司演技不如上一部就不说了,最差的还是剧本。上一部被夸的最多的就是够接地气。这一部把这一点直接毁了,人设浮夸,演技浮夸,剧情浮夸,全方位浮夸。浮夸狗血的点最主要还是在马国明这一家的设定上。幼儿园那边太狗血了,害到亲家母快死了的设定也太浮夸了吧,商天娥那角色连磕药都用上了,天啊。剧本每一集都想找些东西感动人,到最后都硬煽情,煽到我都冷漠了。本来最可爱的孩子在剧本里和设定成小恶魔的人设,真的更让人讨厌了。剪辑也有大纰漏,第四集后面从突然来了一大段回忆戏份剪辑,顺序还是从同居到结婚到相遇倒序来剪。我不是很清楚剪辑逻辑是这么想的,回忆都不按时间顺序来剪,很出戏。
生命源於分離,有分離才會成長。生命又是一個循環,這也是生命延續的意義。
我觉得挺好的,剧情看得也很过瘾,挺搞笑的
感覺在講的是大人的親子關係 不是大人和小朋友的親子關係
恐婚恐育片
第一集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母性永远是女人摆脱不了的枷锁”。
好现实好窒息 恐婚恐育教育片🚬 后期强行洗白和解我也是无语了 核心矛盾没有解决
睇完之后真系更加恐婚恐育,做女人做妈妈都太辛苦!
3.5最后一集后半段加半颗星还挺治愈的,除了男女主都演的挺好的
儿童演员选得不错 总体来说很多角色人设过于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