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 I see i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eople in the world: bad ones, ones you follow, and ones you need to protect.You're not that man. I am that man.I'm no help, but I also don't judge.He was good company. He was my best friend in the whole world.Okay, I'm gonna need that gun back.
1.第三类第四类接触的题材永远值得开脑洞,这一季更是加入了很多哲学意义上的探讨。
2.稍微觉得最后三集节奏有点崩。
3.冷酷如我,不喜欢爱情戏,希望第四季更多更多“无垠的太空”!
4.最爱的火星妹子应该要常驻roci了!
衷心希望其他主角们(对 就是男女主)性格、处事能前后统一一点,一时是想拯救世界的圣母,一时又是高高挂起的浪子,服了服了。
5.结局编好大,美剧一贯的烂尾作风让人担忧第四季能不能圆回来,其实就这样的结局也算完整啦!
6.不能忘记的继续表达对片头的喜爱!
唯二不跳的片头!
we are the belt !!! oye Beltalowda listen up this is your captain and this is your ship this is your moment you may think that your scared but you're not that isn't fear that's your sharpnes that's your power we are Belters nothing in the void is foreign to us the place we go is the place we belong this is no different no one has more right to this none more prepared Inyalowda go through the ring call it their own but a Belter opened it WE ARE THE BELT ! we are strong we are sharp and we dont feel fear this moment belongs to us for Beltalowda ! Beltalowda ...! Beltalowda ...!
1.这剧里看的顺眼的到成了副秘书长了,看起来老奸巨猾,其实很正直且善良,这种最初并不讨喜,但随着剧情越来越有人情味的角色却最让人印象深刻(更深刻的例如斯内普教授)这个诬陷疑点太多,女战士的终端交给地方破解去了,说和商人勾结,并没有直接证据.不是,大哥,这怎么人性一季一变?上集还是女主是偏善,男主偏恶,这季开头换过来了?总体这季的引子还不错,只讲副秘反击叛徒一条线就足够看了.2.全宇宙都知道他们俩伙要凑一起,宇宙真是太小了.3.想先发制人,但是地球也被攻击了.4.小男孩被原分子感染.5.兵变这里有点扯,不到一分钟就被反制,然后又同归于尽?只剩总指挥.6这集终于有点好转了,种地哥这个角色还是很成功的,没有什么情绪引起的脑残行为,始终符合一个正常角色的行为.7.进入第二部分了,地球火星联合起来,准备应对原分子-星环.8.冲进星环.9.进入星环,阴魂不散还来个女儿报复罗西号.10.进入核心.11.再次被减速.12&13开头有些墨迹,霍顿自带嘲讽buff,还有那个愣头青越来越恶心人了,傲慢总是生存的障碍.向核心发动攻击试图将其摧毁,关键时刻被疯女人给救了,星环逐个开放,并且有上千适合居住的星球.下一季怎么演?
电视剧对科学细节的关注简直令人瞠目结舌,零重力下的火焰燃烧,以前从来没有在影视中表现过这样的场面。
内出血需要重力才能治疗和进行愈合,零重力下内出血是致命的伤害。
蒂莉的眼泪也在她的眼睛里涌出,而不是自然流出。
对科学细节的展现简直令人拍案叫好!
—————————————————本文原写在人人评论区,后贴在这。
这集虽然因制片方当时不确定是否会有第四季,而压缩了第三本书中大部分内容的缘故,造成有大量细节剧情需要填充,但是没想到竟然是最让人惊喜的一集!
下面含有大量剧透,阅读请当心!
下面含有大量剧透,阅读请当心!
剧集对细节的关注超过了太多的预期,在零重力下,外伤处可以很容易地用吸力来促进愈合,而内伤处血液会凝固,内脏出血非常可怕,如何进行伤口引流?
如何在零重力下消除水肿?
如何进行手术?
从来没有想过在零重力下内出血会是致命伤害。
这是以前科幻片从来没有想过表现过的场景。
Naomi的飞船在零重力下的燃烧火焰看起来很震感,是这几集中很喜欢的科学片段。
由于没有对流,火焰是球形的,氧气对流不畅,所以燃烧和地球上的很不一样,这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蒂莉的泪水全部汇聚在她的眼中,并没有从眼睛里掉下来,在零重力下是非常美丽感动的场景。
这几集看后蒂莉竟然是我最喜爱的角色,她喝醉酒时的坦率,直爽的本性……我真的希望她会因为疏散而幸存下去。
Roci的船体被撕开了,外面就是梅尔巴飘向Roci的时候手里面拿着的那个能制造临时气闸的装置,气泡气闸之类的。
所以Naomi在里面不会觉得缺氧。
关于28 m/s和7个月是怎么来的:在第十一集,速度限制到28 m/s,然后它们说要离开星环需要7个月时间,书中没有出现28 m/s和7个月这些数字,很好奇电视剧中是怎么得出来的,于是重新翻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具体是这样计算的。
我想电视剧是先设定了28 m/s,然后以7个月来算,28*3600*24*210/1000= = 508032 即50万公里的距离,这个50万公里是电视剧中核心到星环外面的距离,对比书中,书中给出了具体的距离数字:“慢速地带是一个直径达100万公里的球体,核心位于中央”,所以,这两个数据都是有意义的。
再进一步,当时有人评论说直径0.5公里宽的Behemoth号要产生1/3G的重力,表面的转动速度是否会超过限速值?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计算:v=√(1/3*9.8*0.25*1000)表面的转动速度刚刚好是28m/s,刚好小于限速28.997m/s,编剧太太太严谨了。。。
(切不管星环是否会把旋转的行为视做威胁而进行限速。
)由此可知,28m/s应该是这样来的,毕竟书中外行星带人都是采用1/3G的重力来进行长途旅行的。
新的限速为28 m/s,刚好相当于一个优秀的投掷手投掷手榴弹的速度,而星环核心也是因为火星人的手榴弹而重新降低了限速。
有了这个数字,逃离星环需要的7个月是有意义的。
接下来,我们考虑电视剧中第一个限速18000kph,即5000m/s,按照这个来算,不考虑他们昏迷和减速的时间,从霍顿进入星环到他们开始被火星人抓住,至少过了一天多的时间。
电视剧编剧对细节的关注简直丧心病狂!
只凭这些,本剧就足以担当得起新派硬科幻电视剧奠基之作的称号。
The Expanse 就是这样,越看越爱,越看越有料。
每周的一个小时过得太快了,不过下个星期,大结局将会有两个小时,然后……我们还要等漫长的一年时间,才会有第四季。
优秀的电视剧值得期待!
推荐大家观看,也推荐大家领着小朋友观看,哪怕他们只能学到一点关于物理学的、天文学的知识也好,毕竟,下一个一百年是他们的,他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医学等“硬科学”为基础的,以严格技术推演和发展道路预测,以描写极其可能实现的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
———摘自百度硬科幻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硬科幻的共同特点是故事情节依靠技术来推动和解决。
作者也会尽量让故事中的科技与出版时已知的科学保持一致.这是科幻界尤其是读者对硬科幻的主要看法。
2.太空歌剧这个名称初创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是对一种末流低级小说的蔑称,意在将次等科幻作品与较好的作品区别开来。
到了七八十年代,当时的一批新生代作家(洛伊斯·比约德碰巧也是其中之)为这个名称正了名,赋予它新的含义。
如今,太空歌剧指的是一些以人物为主线,推动情节发展的探险故事,这些故事的背景通常设定为想象中的银河系,场景千变万化。
在近来的各种科幻文学流派中,很多最有生命力的作品都以太空歌剧的形态呈现。
太空歌剧的题材并非只有探险,还包括诸如战争,政治斗争,犯罪侦探,爱情,宗教等载体。
当然这一切必须要在当前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加以想象。
大家所熟悉的太空歌剧类的作品有:星球大战系列,基地系列,异性系列,星际迷航记系列,光晕系列,萤火虫(被砍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以及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苍穹浩瀚系列。
3.谈谈The Expanse第一季思路就是引入一大谜题——寻找朱莉毛。
在过程中多线并进,Miller线和Holden线以及地球联合国线和火星线,一个负责破案感情线,另一个负责逃亡打怪救人线,联合国线和火星线在这一季并不突出,各线交织前进。
把角色背景和世界观在一个接一个的悬疑中逐步展开,好像在玩一幅巨大的拼图。
第一季着重介绍故事背景,所以整体剧情稍显平淡拖沓,第一次观看的朋友可能会感觉有点枯燥。
第二季相比第一季节奏就明显快了,剧情也渐渐波澜起伏,冲突感和悬疑度加深,宏大太空场面也比第一季要多。
这一季Miller和Bobbie的表演最为出彩,Miller虽然第五集就领盒饭了,但是他从迷失到找到生命意义的过程却升华了整部剧,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对Julie Mao未曾谋面的爱,当Miller摘下太空头盔,身处蓝色原分子病毒中,深情吻向Julie Mao的时候,是整季最为激动人心令人动容的时刻,那种飞蛾扑火,义无反顾的决绝给了这冰冷漆黑的太空一份温柔。
Bobbie则是这季冲突的核心,她态度的转变引导了之后局势的变化,她很好的表现了火星人坚毅,不放弃的那份倔强,体现了一个女兵应有的样子,剧中Bobbie只身一人偷跑到海边的那段令人印象深刻,一个从小在火星长大的人,从未体验过真正地球1g重力,从未亲眼看过大海,当双脚踏入地球,当静静独自坐在海边时,我想她的心境与态度已悄悄发生改变,这是母体或故乡对她的影响。
毫无疑问,这两个人的塑造是成功的,反倒是男主,我觉得表现稍显平淡,可能与男主超正三观有关吧。
第二季整个视觉镜头语言更上一层楼,比如Alex靠着引力弹弓效应和助力器环绕整个木星卫星体系。
整段镜头令人震撼,扣人心弦。
我个人很喜欢剧中诺伍号飞船,它是一个宗教星际远征飞船。
除此之外,小型在任探测器在飞向金星去探测载有原分子病毒的谷神星时,被原分子病毒解体的场面同样震撼。
第三季剧情达到了高潮,感觉再续一两集会更好一点。
砸到金星上载有原分子病毒的谷神星缓缓飞离金星,所有人都不知道原分子病毒到底有什么目的,战争一触即发,地球人,火星人,小行星带人都想拥有这样一个武器,但原分子病毒并不是真正的病毒,它是具有高度智慧的文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不受人类所控制的,相反,是它在主导走向。
星环—由原分子病毒变成的一个通道,有点像星际之门,穿过星环,里面的物理规则与我们的大不相同,里面飞船的速度被限制,由此可见原分子病毒是具有智慧的文明
星环里面有一个核心,可以说是决定太阳系命运的重要场所了
当Holden面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艰难抉择时,他相信了Miller,追随Miller的脚步,渐渐明白了原分子病毒最终的目的,不是谁要亡谁要生存,它只是给人类一个选择,就看人类能否做出选择,做出的选择能否配得上拥有万千星辰大海,庆幸的是人类最终看到了眼前的无垠太空,但谁又能保证前方一定不是黑暗森林呢?
人类是否会向一千个星系前进,我觉得会,从该剧的片首曲可以推测一下,In the light of morning the sun climbs upon the shoulder of the sky, I yearn for the tender darkness.晨光里太阳爬上了天空的肩膀,我恋慕那温柔的黑暗。
总的来说,这部剧在细节的追求和整体剧情的把握很不错,可以说是目前同类型最好了,没有之一。
可能是科幻剧受众较小,以致收视率并不高,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亚马逊接手了第四季,可以说是倍感欣慰了,静等第四季的到来!
作为一名社科学生,非常喜欢硬科幻的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
并不懂其中复杂严谨的科学设定,但我知道它是真实的。
吸引我的也正是这种强大的真实性,因为它们描述了人类最讲得通最可能的一种未来。
生命在浩瀚的宇宙长河中转瞬即逝,这种限制使我们无法行至更遥远的时光,感谢这些 作品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看见远方。
这部剧还有一点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在太阳系做足了铺垫,前三季的内容基本上只在太阳系展开。
宇宙惊人的年龄和尺度让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星系间的旅行无能为力,但探索太阳系还是很有可能的。
仅这个系统就有无穷无尽的秘密供我们探索。
1)火星人与海举全球之力致力于将一块没有生命的巨石变成花园,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他们还需要一百年。
出生并成长于穹顶之下的火星人对于海洋有一种诗意的向往。
S1E04.飞船外面枪林弹雨,紧张的战争时刻,火星军人Lopez却问了Holden这样一个问题:“Do you miss earth?” 土生土长的地球人Holden可能对这样的问题早已不屑一顾,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句“如果想念我早就回去了”。
“我叔公从地球移民火星,他特别想念那里。
小时候他经常给我讲地球上那一望无际的蓝天,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气,直连天际一望无垠的大海。
对于一辈子生活在穹顶之下的人来说,即使是海洋这一简单的概念都无法想象。
”
透过这位军人冷峻的外表,我看到了一颗炙热的内心。
都说火星人是没有灵魂四处征服的机器,但没有灵魂哪里来的这份改造这颗星球的强大动力?
Bobbie看海那一段则是全剧目前最感动我的一段。
S2E10. 火星士兵Bobbie想在离开地球之前看一眼真正的大海。
在联合国大厦不远处,眼前的一切令她难以相信。
她没有想到在离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楼仅一墙之隔的地方竟然如此破败不堪,过剩的人口拥挤在这座城市,有人艰难维生,有人流离失所。
因为适应不了地球的重力和广阔的空间,Bobbie走路摇摇晃晃无法平衡,“像是会被天空砸到,像是会被大地吞噬”。
人潮中素不相识的地球人Nico也因此立马就辨认出Bobbie是一名火星人。
Nico的经历可能正是当时大多数普通地球人的缩影:17岁就申请了职业医师培训,等了几十年还没有轮到他,52岁的他不知道还要再等多久。
人口数量与就业机会极度不均衡,靠政府救济的地球人生活的并不幸福。
在这一刻,不再区分地球人和火星人,两个同为生存奋斗的迷茫的人类产生了某种情感上的共鸣。
在Nico教Bobbie如何适应地球上的重力和地平线时,伤感的背景音乐响起,泪点被戳中。
Nico 教Bobbie如何适应地球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异世界的样子:火星上的红色天空,木卫二上的冰冻大地,土卫六上的甲烷湖……但我没有想象过如果孕育我祖先的母星球成为我眼中的异世界时,我该怎样面对它,我该怎样适应我的祖先曾最习以为常的阳光、重力和地平线?
这一场景给了很好的描述。
Bobbie最终如愿看到了大海,亿万年前我们最古老的祖先就从海洋中孕育,他们从海洋走向陆地,从陆地走向太空,走向火星,走向太阳系最深处……如今她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赤脚踩在细软的沙滩上,感觉到那是一种奇妙的连接,像是一个离家太久的孩子终于见到了母亲,海浪的拍打声就是母亲的细语……这里的镜头处理的非常巧妙,我们没有直接看到大海的画面,但却从Bobbie充满敬畏又享受的眼神中想象到了她眼中大海的样子。
Bobbie看到了大海2)Belter与地球火星人透过穹顶就可以看到天空,看到太阳,他们对地球还可以想象,那出生并生活在小行星带的Belter们该如何想象地球?
S1E08.在爱神星边缘城区一家廉价酒店的大厅挂着几幅地球风景图片,图片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和泥渍。
但这普通的图片却吸引了行星带人Naomi的注意,她的眉头微微锁了一下,眼神有一丝微妙的变化,镜头虽然仅有一秒钟,但我似乎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活动,好像是在思考,好像是在想象:这就是传说中的椰林树影水清沙幼吗?
暂时抛开剧情,这幅图也许真的在那一秒钟戳中了我们这位睿智冷静的Belter。
S1E10. Miller与Holden一同逃离爱神星时,有这样的对话:“What does rain taste like?”“I never thought about it.”“How could you ever leave a place like earth?”“Everything I loved was dying”
在剧中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的感受到地球人对地球的不屑一顾,同时看到其他星球人连对地球的想象都是一种奢望。
S2E07,两位Belters Dawes 和Diogo的一段对话也触动了我:“Do you know how old you are?”“Nineteen, I think. Earther years.”“Even our sense of time comes from them. The time it takes the Earth to spin on its axis, the earth to go once around the sun. On Jupiter, you’d be celebrating your first birthday. It’s hard to feel we matter out here, isn’t it? The distances are so vast……” (“甚至我们的时间概念都来自于地球。
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绕太阳一圈是一年。
在木星上你可能才过第一个生日。
在这里我们很难有存在感,不是吗?
因为距离是如此的遥远……”)
Belters生活的小行星是散落在地球轨道之外的一堆碎石,没有统一的中心,没有凝聚的主体,这种散落的状态很难让Belters产生家的感觉,他们要做的只能是从思想上统一,但这终究是一段极其漫长的过程。
The distances are so vast...3)MillerMiller 就是我心目中的悲情英雄,有他的好多场景都能戳中我。
有一段是Miller即将启程去爱神星时(S1E07),他在谷神星的红颜知己Tavi过来道别(不知道算不算是红颜,但至少她是喜欢Miller的),那段对话和配乐都太伤感了, Tavi也许不会想到这一别竟是永恒。
Miller
Tavi4)异世界爱神星码头上的飞船时刻表,出发和抵达的地点都不再是城市和国家的名字,而是太阳系各行星和卫星的名字:地球,月球,木卫四,火星,土卫六。
那一天爱神星码头像往常一样人潮如织,像遥远地球上任何一个机场一样,有人离开有人抵达。
爱神星码头
爱神星码头火星上的场景。
剧中火星场景实在太少了,不过在第一季片头曲部分有几秒钟的画面,红色的天空很美很真实。
火星穹顶木卫三上看木星。
Ganymede and Jupiter5)未完待续....
第一季刚出来的时候,那会翻译过来的名字是《无垠的太空》,当时在人人上面看了第一集,觉得还可以,然后第二集等了两周没等到就弃了。
今年把一二两季刷完,紧接着第三季出来了,S03E01看完后就掰着指头算日期等更新,上次看剧看到这么入魔是《权力的游戏》,可惜权游第六季开始为了进度,剧情出现不少bug,主角光环越发严重,脱离了最初马丁大爷最初你们喜欢谁我弄死谁的设定,跑题了。。。
S03E02再次细致地拍了一次太空战,上次是第二季,还记得那会船长帅哥让穿太空服减压成真空迎战,子弹穿过船体留下很多火星,当时挺惊艳的,虽然不是很懂物理,经过其他豆瓣大神科普的细节,当时真觉得这个剧组很用心。
本集的亮点是金坷垃博士没有锁好工具箱,导致电锤螺丝刀飞了出来,在船长帅哥指挥打仗的时候,飞船不停地通过推进器调整角度位置,金坷垃博士没锁好的工具跟着节奏一起摇摆,还差点要了金坷垃博士的命,很逗也很燃的一段。
星球大战的太空战抛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其实看的很乏味,作为一部美剧,本集的太空战真的是足够惊艳了。
这部剧不止一次细致地描绘了失重、加速、真空各种环境下的太空舱,这可以说是在其他电视剧和电影里很少看到的,能感受到剧组满满的诚意。
再说说火星坦克(说实话超喜欢这种肉嘟嘟的妹子,超想捏她的脸蛋),这两集着重描写了她为克里斯金老奶奶献身,这个角色很成功,最初的她曾一直抱怨火星不发动战争,因为和地球过多的军事战备导致火星环境百年改造计划一直被推迟,甚至在她的小队被杀干净时也不停地问,我们为什么不发动战争?
到她真正记起杀害她队友的,不是地球人而是原分子病毒变种人时,选择了实事求是,跟随事实真相去走。
本集克里斯金老奶奶说感到好笑的是到最后是火星陆战队在保护她,而坦克小姐姐说,因为我们都站了同一边。
是啊,不是地球,不是火星,不是小行星带,是正义。
船长帅哥四人组也正是因为金坷垃博士的加入,而打破了投票决策的平衡,跟随正义的内心,选择了营救克里斯金老奶奶。
最后,因为本人不是高材生,也不是什么文艺青年,不太懂各位大佬所说的天体物理之类的,我就是觉得这部剧他妈的好看,没别的道理了,第一次写长评,也是为这部剧,希望能早日续订第四季!!!!
PS:因为的确男主性格飘忽不定,本来想打四分,怕拉低了总分,舍不得点下去,还是五分吧,希望后面的制作越来越精良,不辜负我们的希望!
两天看完前两季,感触良多,在深夜写下我人生第一篇影评,来开启我第三季的太空之旅。
首先表明态度:我认为该剧是一部神剧,整部剧中充满了思想。
下面的影评主要以我思考的问题为主。
故事太好,感触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个人认为第二部最后的台词能总结一切:原分子病毒改变了一切,除了它无法改变的,我都不记得何时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曾和平相处,有时立场会变,即便我们为之奋斗,即便我们是为正义的一方而战,但仍然战火纷飞,永无宁日,这是人类的天性,人类丑恶的一面,无法改变,科技没有改变,枪支、炮弹和核弹,武器无法带来和平,没人知道原分子病毒想要什么,在做什么,但他们仍然坚持使用,它已经遍地生根发芽,不可能在被斩草除根,现在它的存在无法避免,以后也是,我们无能为力,也出不掉它。
就像上面的所说的,这部剧存在有各种不同的立场:有为了提高整个人类的生命层次,不惜一切代价的军火商,为阻止地球与火星战争爆发的地球政府高官,有想为地球带来神的火种的地球高官,为增强火星实力的火星政府高层,为了把火星建设为另一个地球的火星人民,为了在大国的缝隙中生存的小行星带人民,害怕未知科技(确实可怕)而奔走的科技灭火队(主角的小舰队,人物身份设计很有趣,有地球人,有火星人,有小行星带人,但都是下层人民)。
每个主要角色都很有信仰,都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一直在努力着。
反观现在社会,今日头条系软件的大火,各种综艺大热,整个社会感觉缺乏信仰。
在看这部剧时,我主要思考了了以下几个问题:1. 现在的人类随着科技发展,会不会像剧中出现地球人,小行星带人,火星人的分化的情况一样,出现人类分化为科技人类,和普通人类的情况。
(我喜欢的一本书未来简史在最后预言,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将产生分化)分化后的人类社会将是怎么样的,这部剧给出了参考。
请注意剧中的下层人民的生活,我认为如果出现分化,很可能普通人的生活将像剧中的地球人一样。
未来简史8.4[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 2017 / 中信出版社2. 人类离分化为科技人,普通人还有好远。
是不是有可能已经开始分化了,只是我像剧中的底层人民一样,还在为生活而奔波,为活着而奔波,根本就不知道大时代已经降临,漩涡已经成型。
3. 以现在的国际局势,如果出现像原分子病毒一样的科技,那么地球的局势将会不会变成苍穹浩瀚里一样各班人马上场表演(我觉得很有可能)。
4. 就像台词里所说的一样没人知道原分子病毒是什么,但是大家都在用情况一样,现在的人类并不知科技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但是为了增强人类底蕴,增强国家战略优势,全世界都在疯狂追求科技。
科技究竟会把我们带向何方,是万丈深渊还是美好的明天。
它已经遍地生根发芽,不可能在被斩草除根,现在它的存在无法避免,以后也是,我们无能为力,也除不掉它。
农业革命已经开启了人类的征程,历史的车轮在飞速向前,科技已经到处生根,科技已经无法避免,我们已经无法回到过去,逃避科技。
深呼吸一口自然的空气,看一眼遥远的地平线,喝一口香淳的茶,享受现在,为科技的明天而奋斗。
探索真相的道路真是曲折又漫长!
主人公霍顿有一颗善良的心和骑士的梦,他总是想拯救更多的人,然而又总是有人不断的牺牲。
就当他想抛开人类命运而只是帮一个父亲去救一个女儿时,命运又再一次让他不得不长出来拯救全人类,主人公不断纠结也正式人类寻求真理的过程。
然而一直有一个命题在这三季中总是困扰着我,就是人类的进步,或者是对未知事物(世界)的探索就一定要有牺牲,或者就一定要牺牲部分个体么?
我非常的想说不是(不能),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是,是可以牺牲。
本局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牺牲,最让人心痛和惋惜,也是最凄美的就是米勒为了他心爱的朱莉。
最令人憎恶的就是副秘书长(男),阮司令,朱莉他爸爸和梅的医生。
这些是我们能够很容易去喜欢和憎恶的,但是奈奥米的背叛呢?
副秘书长(女)利用火星大使呢?
小行星带约翰逊偷核弹和利用方舟呢?
波比背叛火星呢?
等等,虽然每一个人都能有不同的答案,但思考来思考去,有一点应该是共识,那就是探索真理的路上必然有牺牲,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但是每个人的心中必须充满了爱。
最后还有一点担心,这个剧已经挖了一个大坑,快要延伸到无法控制的命题!
就连制造病毒这么牛X的外星人都灭绝了,我们这个可怜的人类该怎么才能存活下去!
越往后就越拍了,还是尽快把主线回归到可控的范围内吧,也期望大神们和亚马逊能把这个系列一直拍下去!
好期待第四季!
camina不错
男主真的是作天作地没头脑和不高兴了,直接跳过男主的戏份看起来舒畅多了
故事老套 没新鲜感 剧情极差 没有逻辑
科幻神剧
这剧主角和配角和龙套的性格都单调的要死,没层次,也就没了内心挣扎,介绍配角性格经常是一个出场就强行写成好人坏人,太粗暴了
完美的科幻剧集。
第三季挖坑也不小
看的片子多了,发现科幻题材真是烂剧本的最大遮羞布
看困了好几次,总有种不争气的感觉。
整部剧演员的颜值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也是奇了,全员路人。可能再也遇不到吸血鬼日记这种颜值的剧了吧……好好找对帅哥美女当主角行不行?长这么丑还放裸体真的没必要。后半段剧情简直拉胯,磨磨唧唧无聊至极,难怪被砍
集数一长编剧明显力有不逮 人设节奏全面崩 弃
结局是走向什么神秘主义的领域了嘛??
始料未及的,这一季居然完成了一个从罗伯特海因莱因到阿瑟克拉克式的气质转变。到第六集为止,前篇的政治纷争与人性考验被原分子病毒这个麦高芬推向极点,在超越大航海背景的太空尺度中进行独一无二的演绎(尤其是舰队之间数次猜疑链形成!剑拔弩张),已经让这个剧的表达惊为天人。没想到第六集之后的第一类接触才是这个剧憋了两季半的大招——未知天体星环内的阻速地狱,高等文明灭亡后留给人类的、魔法般的技术遗产,摩门教徒的圆柱形空间站……我看到《哨岗》《与罗摩相会》等各种克拉克名篇的影子。上至如此,下至始终秉持的细节考究(引力弹弓竞速、盲人摄影师、太空殖民时代的宗教演变、你知道0G环境下的泪水是什么形状吗)。谢谢SYFY慧眼识珠,虽然我知道这个孩子你再也养不起了——然后谢谢再生父母亚马逊!我会继续跪着追下去的!
第三季水准直线下滑,编剧和导演好像失去了耐心。
男主完全没存在感了,所有配角都超越了他和他的女朋友,就连出场戏份很少的都比他俩夺目
第三季中后部叙事格局缩小后,节奏也偏拖沓,但最后两集的大高潮十分令人满意,尤其是人物布局和最后对星环的解释,和《普罗米修斯》几乎异曲同工。科幻,比任何类型都更拼价值观(而不仅仅是奇观美学),思想缺乏深度和格局,根本无法代表人类和整个宇宙对话。感谢亚马逊接盘剧集后续,期待第四季。
后半段是换了个编剧吧,放弃智商设置了一个紧急时刻牧师还在那演讲荒谬得很抽象,只有最后两分钟旁白是能看的,还有男女主能别硬来感情线了么,尤其男主,love是一点也演不出来还在那尬演真tm受不了
这尼玛第六集我以为大解决了那!!!!布瑞克现在美剧行家导演啊 处处有他 都不差
极其严谨的物理设定很讨喜,然而故事节奏太拖沓,三季下来也就讲了大概三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一周一集很磨人,收视率低被Syfy弃掉是有原因的。人物设定平面化,每个人都苦大仇深脸,没有能让人移情或喜欢的角色,大结局某些人的动机更是莫名其妙。希望Amazon接手后第四季能整季一次性放出。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