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过这部,情节早已经淡忘了,只记得郑宇成那招回马枪。
昨儿看《剑雨》,想起来男主不就是武士里的帅哥嘛,于是乎跑来温习,才发现原来这片子这么长,再看还是那么的惨烈,虽然好几伙儿人都死得有点不知所谓,但其中的细节还是有温暖有情义有豪气的。
导演是卯足了劲儿冲着大片儿拍的,场面调度,气氛营造都挺像那么回事儿的,初生的婴孩儿喻示着希望,最后仅剩的武士乘一叶小舟横渡海洋代表着归乡的夙愿或许能够实现。
但还是缺乏一些历史的厚重感,三个民族的人们,彼此语言不通,但其实都长着黄种人的看似一样的脸,蒙古帝国的没落,大明王朝的兴起,朝鲜彼属国即将变作此属国,也许是我只能从中国人的眼光看待历史吧,不知在鲜族人眼里这段历史是个什么样子?
人物方面,帅哥有,大叔也有,还有对于那个时候的章子怡,还是很喜欢的,虽然说当时的历史是不可能有这么一位公主的,而且凭老朱的样子,也生不出这么漂亮的闺女哈。
最让人感动的除了郑宇成的眼神儿,还有那些小人物,低级士兵和普通百姓,导演想要表达的烽火中人性的闪光也就在他们身上吧。
故事的起因是高丽使团被明军埋伏流放为背景的。
一开始便塑造了崔政刚毅(tie)猛(zhi)男的形象,随后遭到小股元兵的袭击,使官死亡、国书不在,崔政认为任务失败,决定回国。
并在途中使用严刑峻法处罚偷食的属下,导致一人身亡。
逆我者亡随后遇到公主,许多人认为崔政和黎帅是因为喜欢公主。
但实际上是公主向崔政求救,给了他一块姨妈巾,激发了崔政无限的想象。
姨妈血而黎率则是用副使给他的遗物换取了长枪,斩杀对副使尸体吐痰的人,结果花式装逼,光速被捕。
被蓝不花看中,而公主以为是救她。
呦呦呦,这小伙子我喜欢第二天崔政决定埋伏蓝不花夺下公主,手下包括副官都反对,而陈昱因为喜欢黎率而赞同,结果所有人又都同意行动。
(表明陈昱更得军心)
但是她都把苏菲给我了
后入战斗中黎率追到公主,打倒了蓝不花,展现了非凡的武艺和武德。
在公主中的心目嫣然成为了一个神秘的大英雄。
崔政迎接公主时,公主没过多搭理,反而更关心黎率。
【崔政心里不平衡了,当初是谁给他姨妈巾的?
】公主随后要求黎率做保镖,结果黎率不答应,被胖揍一顿后,崔政表示要杀,被公主阻拦,崔政很愤怒,给他划了一剑。
结果——瞧瞧公主那心疼的小眼神。
居然把我的小哥哥的脸搞花了随后蓝不花带兵追上来,崔政说要以驾车为诱饵,拒绝副官驾车的请求,委派忠义骑的小年轻去送死【众人不服】。
随后黎率要求加入,崔政表示很高兴,去(死)吧。
临别的时候公主又送了黎率她的姨妈巾做为信物绑在了枪上。
(此时崔政心中一万个草泥马)
沃日!?
什么情况?
蓝不花识破了计谋,派了几个兵去给黎率送人头,让黎率升级。
而崔政这边,因为崔政对公主百依百顺,又不想等黎率。
所有人包括副官都不听话了,没人听他的了,搞的很是尴尬。
卧槽?
然后升了级的黎率回来了,公主就急切的看枪上的姨妈巾,结果没有看到,在一边愁眉苦脸。
待黎率过来把姨妈巾从裤裆里掏还给公主,结果被一旁妒火中烧的崔政夺过来扔到了地上。
呵呵这就体现了一个对女神百依百顺,救她百次,奋不顾身并且得罪别人也要帮女神的直男老好人,和一个偶尔救你一下,爱搭不理的高冷男神。
女生对这俩者的差别待遇。
随后公主提出要抬,崔政说好的,被和尚骂“蠢货!
”,但崔政还坚持要抬。
随后元兵赶上来,崔政为保护公主探探路,被射个半死。
而黎率救被绑架的公主,耍了一招转体360度飞枪,帅气的救下了公主,然后想问问公主被撩到没有,结果被换来了1耳光。
黎率生气的逮着公主手说,不要任性。
其中黎率还拆了公主的凳子。
老子可是男神最后结局就是为保护公主而被射个半死的崔政不但遭到了手下背叛,连都公主没去照顾他。
他自己一个人流浪了,都没人留他。
(好惨呐)不过后来又与大部队遇到了,公主赶快给他台阶下,让他回来。
你们根本不在乎我是否存在结果到了小土城,蓝不花让人来劝降,大侠黎率二话不说上来就砍死了一个,陈昱也为了他的好基友射了死另外一个。
晚上陈昱表示关键时刻还是要靠钢铁小直男崔政指挥,被拒。
果不其然,第二天直接险些全军覆没。
当晚丹生被射死,男神黎率生气的表示要砍下公主的头挂城门上。
PS【当初是他二话不说杀劝降的使者的】这时我们的钢铁直男老好人,依然站在公主这边,骂众人是懦夫,又指责黎率。
可她关心过你吗结果黎率跟钢铁直男讲哲学,众生平等,男女平等,还挑衅。
叛逆第二天受不了别人的指责的公主无奈的走出去了,高冷男神黎率跟了一段时间后又拉住她的手说你不要出去了(反复无常)。
于是钢铁直男(崔政)赶快跑出来解围。
最后钢铁直男被干翻,副官为救他嗝屁了,男神被俘。
蓝不花要收服男神,可惜这句话用错了对象,只有崔政才是他们不在乎的。
陈昱在乎、公主在乎,你在乎
那你放手吗最后大战之后,就剩陈昱一个人带着男神的遗物回乡去了。
可怜的崔政将军从来都没人在乎他。
完全是冲着戏精朱镇模,才翻出这部01年的片子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首先是超强卡斯,钻石级别:安圣基、郑宇成、章子怡。
在人才上,真是不服高丽棒子不行,你看人家的电影业培养出有那么多的演技、外形、票房兼备的演员,反过来,这些人又支撑着他们的电影发展。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不信你看,香港电影的不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香港演员的青黄不接。
第二,《天地英雄》原来是山寨《武士》。
一样的多国部队,不同的是明朝的高丽使臣换成了遣唐使;一样的人物设置,将军、和尚、地位尊贵的女人,一心想回家的异乡人,情感纠葛大同小异;《天地》里的小孤城一战俨然就是《武士》里土城之战的进化版;比较起来,还是《天地》的视觉效果更好些;但《武士》在精神上更胜一筹,更加清晰有力,安圣基的那句台词“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的人,才看的到归乡的慢慢长路”让人印象深刻。
中韩合拍电影《武士》给人的感觉有点怪,首先在名字上,这样的名称有一种淡淡的日本的味道,不知道韩国对于这样的人设是如何称呼,但是在我国古代,他们叫做将士。
但很明显,韩国人不愿意将使团的将军与战士混合在一起,因此折中后,取名“武士”这样一个稍有怪异的称呼,然而本片并没有单纯地表达武士这种称呼的具体解释,反而是将这个称呼背后的解释扩大化了。
因此,本片在立意上可以分析的点太多了。
《武士》是中韩合拍电影,高丽王朝内部发生内乱,因为,大明王朝的使团被杀,而高丽王朝自知理亏,所以派遣使团前去大明王朝说明情况。
但是他们刚到南京城外,就遭到了明守军的缴械。
且被发配大漠。
在沙漠中的高丽使团无意之间撞上了蒙古军队,蒙古军队挟持了明朝公主。
使团长官决定救下公主来帮助自己洗清冤屈。
于是,一场争斗便开始了。
使团一开始伏击了蒙古军队,不过后来好景不长,重新杀回来的蒙古军队再一次重创了使团,使团经过几番争斗,渐渐的开始体力不支。
他们被迫进攻转防守,最终被困在了海边的一座小城中。
经过激烈的厮杀,两方都伤亡惨重。
这个时候,蒙古后方传来可汗去世的消息,使团能带着公主顺利逃脱吗?
本片表面上的意思是在阐述武士精神,然而真正吸引人的是背后的故事,包括但不限于公主觉醒,民众的操守,人性的暴露,以及关于小爱和大爱和故乡的讨论等等。
如果单单看武士精神的话,你会觉得本片很无聊,而且没有将武士精神进一步进行阐述,且阐述的一切都看上去缺了一块等等。
但是结合这几个点来看,本片也就不那么无聊了,甚至还有些惊喜在里面。
公主的觉醒会让你觉得章子怡这个角色并不是太过于空洞,本身对于中韩合拍电影来说,这样的角色一定是要找一个国际巨星来饰演的,但是对于章子怡来说,她这个身份,出演这样的角色本身没问题,但问题是公主这个角色定位上比较空洞。
她虽然是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但是在整部电影中的作用却是不连贯的,甚至于很多时候可以将这个角色的存在感归于第三位。
前两位当然是将军和奴隶。
因为存在感较弱,不论章子怡怎么发挥,这个角色本身的空洞是避免不了的,因此,她虽然在努力地将这个角色进行升华,然而实际效果却不怎么理想。
公主这个角色本身一开始是傲慢的,不过后来在经历了生死之后,公主的大局观以及作为公主本身的大家气质就凸显出来了。
如果你没看后半部分,只看前半部分的话,就会不自觉地认为公主很傲慢,除了傲慢外,没有一点皇家贵族的镇定。
不过后来升华了这个角色之后,一切就好很多了。
民众的操守方面,可说的点很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但是文化的圈层是一样的,中韩两国甚至是东亚大部分国家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因此,民众们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对于大局的认识都是一样的。
这一点体现在片中,我们就能看到老者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老人在当时环境下的大局观依旧是对于阶级的尊崇。
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一种迂腐,然而在当时大环境下,不得不说导演对于这一点明显把握得很到位。
人性方面不仅仅是考虑到了黑暗的一点,更是对于光明的地方也进行了说明,比如说将军后来承认自己贪生怕死,而翻译官面对危险无动于衷也被和尚劝解。
人性从来都是复杂的,妄图用善恶来解释复杂的人性会让我们迷茫,本片并没有黑化和生化任何的角色,仅仅是在面对危难的时候,让这些角色自己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后,一切昭然若揭。
大爱是相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的,小爱则是体现在个人身上。
相对于国家来说,使团为了不辱使命,最终选择了营救公主来为自己洗清冤屈,而对于跟随的民众来说,选择了跟随之后,就默默地承认了自己的仆从地位。
危急关头可能会觉醒,但是在本片的结尾处,公主的身后依旧是站着很多簇拥的民众这就是现实。
归乡的主题有点突兀,但是细看的话,全片中对于归乡这个元素的刻画还是很多的,家乡再不好,也没人愿意客死他乡,即使是奴隶,也想要回到自己的国家,这一点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
本片对于揣摩儒家文化方面,做得确实不错。
将故乡这个概念诠释得非常出色。
如果以武士作为内核,其他的旁支末节也显得不错,反之,武士这个内核稍微有点弱。
但是对于合拍电影,本片确实挺不错。
……你好,再见
充满了暴力镜头的《武士》一片原为200多分钟,为了在中国上映,被迫删改为150多分钟。
平心而论,这部影片虽然长则长矣,却节奏明朗而不显拖沓缓慢——影片中几乎一半的时段是打斗戏,有马战也有步战,有箭雨也有刀光,有单打独斗也有群殴,有攻城拔寨也有丛林追逐,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故事发生在中国明朝初年,由于误会,高丽使团被明皇朱元璋流放大漠,遭遇了被元兵掠来的芙蓉公主,风吹起的她的面纱,高丽将军惊艳于这个“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的女子时,便做出了“救出她”的决定。
从此便揭开了一幅幅交织着情与爱,善与恶,勇敢与胆怯,温情与冷酷的人性图。
男主角之一的高丽奴隶,或许我们直至影片结束也记不住他的名字,但却会被他十足的男人味吸引。
他有着狮子般的眼睛,在他身上,我们会懂得什么是男人的坚毅、倔强、忠诚,我们也会读出他铁性中的柔情与痴心,品味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凄美,也便会明白“武士”的真正意蕴。
许多人喜欢章子怡的清纯,但芙蓉公主却是傲慢乖戾但又敏感脆弱的。
为了保护她,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深爱她的两个男人都死在她的脚下,其中包括她也深深爱着的高丽奴隶。
本是掷向她的长矛被他甘心情愿地挡住,他倒地的一霎,她是怎样地心痛啊!
她那除了倨傲再无其他表情的脸也终于流下了爱情的眼泪,只是这爱情却太过凄艳了。
高丽武士与元兵的次次交锋展示了幅幅美丽的人性图。
母子之情,对家乡眷恋之情,让我们相信:爱可以让胆怯的人勇敢,让冷酷的心灵温情,让误会化解,让仇恨冰释,让人们团结,让人性绽放出最华美的光彩。
影片结束时,武士们个个死得壮烈,这是个悲剧,这又不是个悲剧,武士们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他们的心愿。
黄沙大漠,柔情与血腥的交织。
灯光亮起时,我还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痕,身上所带的纸巾已早已用完了。
或许在都市生活太久,心早已麻木;或许看了太多的爱情故事,早已腻味,但这部韩国影片用血腥的柔情大大赚了一笔我的眼泪,让我久久回味。
顺便说一句本小姐超喜欢饰演片中奴隶李帅的郑宇盛!!!
1375年,中国正是元明更替之际,高丽国亦经历了内乱,明朝使臣被高丽所杀。
这一年,高丽使团在龙虎将军崔祯(朱镇模 饰)和州镇兵系统的长官大政(安圣基 饰)率领下出使明朝,却被边境官员以为明朝使臣报仇为由羁押,发配大漠。
使团一行人在大漠遭遇蒙古一部袭击,意外的获得了自由,在返回高丽的途中,使团偶遇被蒙古拉哈木将军(于荣光 饰)一部捉获的明朝公主芙蓉(章子怡 饰),崔祯决定救出芙蓉公主,以便南下南京觐见朝廷,完成使团的任务。
使团中获得自由身的奴隶英率(郑宇成 饰)和龙虎军、州镇兵等人大开杀戒,将公主救出。
拉哈木不甘示弱,返回大营召集部从,誓要将公主带回大漠……
2001年第22届韩国青龙电影奖,安圣基获得最佳男配角奖项,金炯求获得最佳摄影奖项,郑雨盛获得年度人气演员奖项,《武士》获得最佳影片提名,金成洙获得最佳导演提名。
2002年第39届韩国电影大钟奖,金贤获得最佳剪辑奖项,黄宝荣获得最佳服装设计奖项,金成洙获得最佳导演提名,郑雨盛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朴政学获得最佳男配角提名,电影共获得十项提名。
2001年第46届亚太影展,《武士》金贤获得最佳剪辑奖项,章子怡获得最佳女配角提名。
2001年第2届釜山电影评论家协会奖,金炯求获得最佳摄影奖项。
2001年第3届加拿大国际奇幻电影节,《武士》获得最佳亚洲电影提名。
2001年韩国Cine21电影杂志,金炯求凭借《春逝》获得年度最佳摄影师。
电影全球票房收获1411.3万美元。
可能是这类动作的,逃亡的,追捕的,侠骨柔情的看多了。
所以感觉不出什么新意来。
但是其中也有不少亮点。
第一,最大的亮点是郑宇成。
什么时候都带有一种成熟,冷酷,帅到牺牲的外表。
其实就是冲着郑宇成叔叔才看的。
之前那么多都是看郑宇成的电影。
例如《雏菊》的杀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木匠。
郑宇成的胡子。。。
第二,这个故事本来是韩国人自己的事情,但是后来章子怡的出现,是这件事变成了中韩人民的大团结的故事,起先的战士的战争,演变成了人民的战争。
历史书上说,中国的解放战争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是中华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战争(还像是朱德要么就是彭德怀说的,忘了)所以故事的最后,主角都死了,但是人民胜利了。
这就一反中国人常态让主角活着,这种老俗套的电影。
我记得小时候看《天地英雄》的时候就是,大家跟女主角(赵薇)有了感情,大家都被敌人困在一座大漠孤城,最后决战。。。。
太多了还有《百夫长》,相当英国式的电影了(男的特别有风度),最后大家几乎都死了,主角都没有完成自己愿望,虽然没有完成愿望,但却获得了感情。
第三,有一个跑龙套的中国人,就是跟于荣光饰演的蒙古将军一伙的一个兵,居然是新版 三国 里的张飞。
其实,最主要的 还是郑宇成。
章子怡的表演风格于他在卧虎藏龙的表演一样,感觉挺倔强的,但是一看就知道,哎 ,感觉没有卧虎藏龙表演的好
能把任何剧甚至历史剧拍成偶像剧,s.,.,.,b.,.,.
朝鲜是明朝附属国,电影背景,正是明朝与元朝交替中的时期。
大国的变动,在微小。
附属的小国,都是害怕的,派使团去表示忠诚。
远出的人,离开故土,永远是思念家乡的,回家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愿望,这就是电影的一条线。
公主问将军,卫士说你们是想回国的。
将军回答公主,个人和国家不一样。
在没碰到公主前,武士们落魄的聊天,连南京都没到,任务一半都没达到,是不荣耀的。
朝鲜和中国一样儒家文化,受命于天子,臣服君,有负君托。
回到故国是没用荣耀,是丧家犬,可在这么不济,都愿意回去,因为家里有妻子老母。
碰到公主,只到有一线生机,救了公主,就能为国家完成任务。
三个国家,在沙漠的战斗。
朝鲜武士内部不团结,蒙古人凶残,明朝士官的盲目。
人性一面,公主不放弃自己的子民,中国善良的老百姓,朝鲜人抛弃本身的胆怯和自私,也愿意保卫它国的子民。
这不是韩国人,美化自己,能救赎他人。
他同样放大自己缺点,武士勾心斗角,内部争吵,他们在利益驱动下,帮助中国老弱病残的百姓,可在面对强劲的蒙古劲敌下,能一起抵抗共同的敌人。
也难怪郑斗洪十几年后也要将这部电影视为他武指生涯的最佳作品。此时是他作为武指的第七年,负责调度战争题材电影绝对是个挑战,不过老郑完成的很不错,在兵器对打、攻城阵法、马术交锋和丛林伏击等方面上完成了自己的很多想法,配合毫不掩饰的暴力效果实现了相当的视觉冲击。其他方面无惊无喜。当年的章子怡在卧虎藏龙、武士和尖峰时刻2里演的角色都主打一个不高兴式画风。
大约相当于泡菜版《卧虎藏龙》加《新龙门客栈》,或者说是大韩民族爱国主义史诗片。看看冷兵器战斗场面罢了。
拍的啥玩意,垃圾!
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的人,才看的到归乡的慢慢长路
相当有深度 而且...立场也够中肯...
以少敌多尽忠至死的公路片套路。明初北疆蒙古人抢明朝公主,高丽武士当护花使者。换成江湖人士也行,天地英雄后来就这么拍了,外国使团则多了一层回家的意味。章子怡又演了个倔强命硬心气高的女子。改名叫使团或者一个公主引发的血案比较贴切。剧情简单拖沓了点,但不至于低于7分,送一星。
又是20年前的片子,这和英雄前后脚吧
没有太多新意,不过也没有明显漏洞~~
你对着高圆圆说英语,对着章子怡说高丽语,真有你的郑雨盛。节奏在快点4星,我个人最喜欢的古装韩国电影了,比鸣梁海战强!(于荣光老师还是硬)!
中间的打斗场景太过混乱了,完全没有突出重点人物。造型还不错,够魁梧。
回家路漫漫修远兮。。。
我貌似把朱镇模和郑雨盛的角色记反了。真的挺纳闷为什么韩国导演就是喜欢把100分钟的电影拍成120分钟,120分钟的电影拍成150分钟。
动作场面实在太有质感太有冲击力。郑宇成帅到无敌,高大的身形,飘散的长发,大巧若拙的武艺,坚定不移的跟随,沉默而又霸气的温柔……他就是女生的终极幻想。
我真的就是不喜欢韩国人-。-
多少沾点…
少有的水准上档次的合拍片,忠心耿耿的奴隶、傲慢的公主、维护尊严的将军……个性鲜明,嗜血恰到好处
昏暗又满是沙尘的电影。死了那么多武士,都是因为一个公主。战争片的熏陶我是不能再受了,人死得那么轻易。朱镇模帅,但怎么又一次没人爱()
只有经历过长途跋涉的人,才看得到归乡的慢慢长路。
武士6.8 天地英雄6.6哈哈
郑宇成能不能不要每部片子都装逼装的那么深沉,这样真的很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