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报还以为是《兰博》那样的动作片,但实际却是讲真正捕猎动物的故事。
整部影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威廉·达福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有些难为他了。
塔斯马尼亚虎的噱头很不错,但编剧的处理方式过于草率了,把老虎杀了就能阻断人的贪心了?
如果我是红叶公司,肯定继续派人过来,有一必有二嘛~
猎人的剧情简介 · · · · · · 从监狱出来之后,难以为社会接受。
去郊外的打猎是自己放松的方式。
却不料某天的一个意外让妻女离开了自己的生活。
面对现实的不满,借由一个出口开始了猎人的行为...写剧情简介的脑子被驴踩了吧,看过没有啊,瞎写!
在信息话时代到来后,不可否认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发展速度和反战成就。
但是,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一些负面的东西,既然人类好的思想能够乘上信息化这条高速通道,那么人性的弱点同样能够在这条高速通道上快速的聚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成果和恶果同时壮大自己势力的时候,它们都走在自己的路上,都在走向天平的两端,离中心越来越远。
在这样的世界中,有时候我们为了遏制一些恶果蔓延的时候,同时会销毁我们所创造的一些成果,我们必须为其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副作用付出代价。
很难讲,我们在这样的社会中究竟比以前进步在哪?
如果说你可以衣食无忧,你可以长命百岁,或者你可以整天无所事事,这些就算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话?
这些只是让我们变得更加的自私,更加的自我,那我想说,先进的生产力其实是在让我们的社会在倒退,因为我们只是“行尸走肉”。
所以说,自然的生活有什么不好,我们得到了电脑,得到了iphone,但是我们却失去了“塔斯马尼亚虎”,我们失去了真正的自然,无所谓正进步,如果我们不能再精神层面有所突破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我要去看风景”呢?
风景异常秀丽的地方,画面上充满的绿色的植物与白色的石头,远处刀山,近处小湖,大量的主角布设陷阱的镜头,各种乡村环境让人耳目一新。
神气的动物,难忘的眼神,剧情虽然一般般,但是威廉达夫的演技还是很赞的,利欲熏心无处不在,从制药公司大财团到地处偏僻的工人。
那家子好像就像全镇上唯一的正常人,孤独美好的东西是不是注定要消失,人类才知道珍惜。
我一向更偏好喜剧或者皆大欢喜的结尾,但是这不妨碍我对这片子的哀赞。
环境、人性、社会的全景微缩画。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给三星或更低。
嫌剧情冗长的同志们,就请你们别再看完这种片子,再毫不吝惜地给个差评了。
显然《变形金刚》更适合你们。
William Dafoe表演很赞。
澳洲的风景暂且不提。
光最后的两大悲剧,就已足够。
整个片子从开始就有了一种基调,这个基调已经很昏暗了。
女主一家的生活渐渐走出低谷,也许是整个片子唯一一条积极活跃一点的线索。
但就是这样的一点点积极,最终还是被无情抹杀。
塔斯马尼亚虎的最终命运,也许,早已确定。
但这样的两个悲剧,最终呈现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心头一凛。
同时,由于整体的基调早已奠定,所以,结尾的悲剧,又显得没那么悲。
其实,并不是不够悲,只是稀释在了整个片子的过程里。
原来,悲情也可以如此缓释,但却让人愈发难受;原来,悲哀也可以这样舒展,但还让人历久弥新。
一个为了利益而来小镇的猎人,却伪装成为一个科学家,那些小镇的环保人士同样如此,在音乐party时候他们都心知肚明那只老虎的存在都想找到它赚一笔大钱。
随着剧情的发展发现女主人的老公也不像前面说的那么伟光正,同样是假环保人士。
最后,真实的为自然为环保而来的女主却成为这场围绕利益角逐的牺牲品。
男主最后痛心杀死最后一只老虎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对为了这只老虎无辜而死的人来说),可对于塔斯马尼亚虎来说是真正的灾难,对于大自然同样如此。
可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如果男主真的没有把这只老虎杀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猎人前来送命,与此同时更多无辜的利益圈之外的人只怕也不能幸免。
语出《春秋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
弗献。
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
’乃献之。
”但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和氏璧的故事,卞和发现此璧向楚王献宝,两次被诬为石头,左右脚皆断,最后一次他痛哭了三天三夜,新继位的楚文王也终于证实此璧确实是绝世珍宝,命名之为“和氏璧”,成镇国之宝,战国时期和氏璧辗转到了赵国,秦王想要所为己有才有了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故事,但最后赵国也没有保住此璧,秦始皇统一六国改和氏璧为传国玉玺,秦亡归汉,代代传承……上面废话这么多,只是要说电影中的塔斯马尼亚虎——即袋狼——与虞玉和和氏璧何其相似,袋狼本身兼着“璧”和“匹夫”的双重角色,它本身就是稀有物种并且他体内有公司需要的资源,因此也就有着这双重角色的双重悲剧。
做为世界上最后一只袋狼,她面对着的是自己注定的死亡和种族的灭绝,她要在旷野中面对大自然的艰苦环境捕食求存,还要躲避猎人们的追捕陷阱,而最后她还要承担由她而起直接或者间接被杀的人的部分责任。
为什么?
难道就因为她太美丽太珍贵?
因为中国人对象牙和犀牛角的特殊偏爱,在捕杀光了中国境内的大象和犀牛之后,非洲的大象和犀牛们惨遭不幸,亚洲狮在英国人的狞猎中销声匿迹,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由于科研需要而被捕掳,棕熊因为其美丽的皮毛濒临灭绝,中国黑熊们则由于莫名其妙的中医药理论被活取熊胆……美丽和珍贵既然带来了不幸,倒不如毁掉这种美丽和珍贵,白璧微暇或者更能长久。
记得《唐朝好男人》里讲的李世明故事,一批完美的瓷器皿,李将其中一个碗敲个豁口留做自己用,却将完好的赏赐给别人。
这种十全九美的哲学能用到为人处事和器皿财物上,却难以用到电影中的这只袋狼身上,所以猎人只得将这最后一只袋狼杀死。
令我惊异的是,袋狼看到猎人之后并没有逃开,而是在长久的对视之后放松了身肢低下了头颅安然赴死,也许她太疲倦了不愿意再逃避也许是她看到了这位猎人的善意。
倒是猎人跪在地上长哭不起,他在哭什么?
这个美丽物种的灭绝,她死前的高贵从容,那一对被烧死的母女,他为此做出的牺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故事还没有完,“(虞公)又求其宝剑。
叔曰:‘是无厌也。
无厌,将及我。
’遂伐虞公。
故虞公出奔共池”,显然虞公最后也没有保住抢夺来的璧玉。
而和氏璧今安在?
据说在唐后这个传国玉玺失传,也许最后持有此璧的人也像本电影中的猎人一样将璧给击碎了吧。
至善!
剧情流水账:红叶公司(类似雇佣马丁去猎杀传说中的塔斯马尼亚虎,并取得各种标本,(关于塔斯马尼亚虎的珍稀,请自行百度之),马丁在塔斯马尼亚联系人介绍下,借口是研究塔斯马尼亚魔鬼(袋獾的外号,“塔斯马尼亚魔鬼”是欧洲人取的名字)的科学家,住在了一个寡妇家中,寡妇家中两孩子,因丧父,对马丁很有感觉,马丁也很有人情的照顾了寡妇,(寡妇的丈夫也是追寻塔斯马尼亚虎而死于非命的,具体是为了不让红叶公司得逞而意图灭杀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而死,还是没找到塔斯马尼亚虎而被红叶公司灭了的,没说明)马丁追寻塔斯马尼亚虎蛮有成就,发现了洞穴和足迹等,没想到塔斯马尼亚方面的联系人觉得马丁和当地人联系太深,被关注度太高,就给红叶公司去了电话,告知情况,可联系人也万万没想到红叶公司心狠手辣,居然派了杀手来灭马丁,还好马丁机灵反灭杀手,但杀手之前已经趁马丁上山之际纵火烧死了寡妇和其中一女儿。
最后马丁终于发现了最后的塔斯马尼亚虎,为了不让红叶公司再派人来追杀塔斯马尼亚虎,侵扰大自然,毅然开枪杀掉了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并将最后的塔斯马尼亚虎焚烧并撒掉了骨灰,然后电话告知红叶公司,他们要的东西永远消失了,最后就去找到寡妇的小儿子,一起离开了!
威廉-达福,说实话是一位长相有点凶恶的演员,所以,我常常想,这样的一副长相---凌厉的眼神,深陷的大眼睛,乱蓬蓬的头发和同样乱蓬蓬的络腮胡子,是不可能去演浪漫爱情电影里的男主角的。
但是,在拉斯-冯特里尔的《反基督者》中,威廉-达福出演了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不过他似乎是给夏洛特配戏的。
唯有在这部《猎人》里,达福担任主演,并且诠释个人英雄主义--用一个人的智慧与勇敢来粉碎公司阴谋的英难。
不过,这位英雄有点低调,也不逞强,他只是顺应自己的嗅觉与本能的原则去完成了一件事。
猎人的剧情不太复杂,只是导演用一种暗线索的手法展现出来。
关于REDLEAF 公司的信纸,暗示前后两人都是在为同一家公司做事;而那个奇怪的小男孩,自始至终没有出声说过一句话,但他却神奇地知道塔虎栖息的地点;本以为男主角会粉碎阴谋,然后带着女主人公一家离开,去某个地方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庸俗的大团圆结局,谁料,到最后男主人公是去看那个孤独的小男孩。
...... 还有那个小镇上的联络人杰克,他的出现与存在,其实也是通过一种间接的手法来暗示,他对女主人公的觊觎,他对男主人公的嫉妒等等。
影片拍摄得并不惊心动魄,每个人物的出现也比较自然,简单的展现一个阴谋与揭开谜底。
最后,男主人公射中塔虎之后的哭泣,的确颇有几分感人,硬汉柔情,不过并不是为了女人。
而是为了动物,为了人类......
威廉达福老了 更有气质了!
面对利益与人性,兽性和尊严,怎么选择!
威廉达福饰演的角色在寻找猎物的同时,也在寻找心灵的归宿!
射向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的子弹,像不像人类的自杀!
影片本身显得很乏力!
猎人来到这找狐狸老虎,租不到房子,住进寡妇家里(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发现了寡妇的丈夫也是同一个东家,后来另一个杀手来了,杀了他,但女主和女孩烧死在屋里,他杀了老虎烧了它,告诉东家别想得到,独自领养了男孩
Mr.David said that "Good Lord", and Mr.Mindy replied that "It's lord in day",诚意之作。
多么珍惜的老虎被打死了,还假惺惺地在那边哭。真的很鄙夷!冲这一点,我只能给两星!
剧情一目了然 看不懂 太慢了 难以忍受的慢 可能作为观众我的心静不够
你要的东西我找到了,味道一般,再见。
澳洲景色真不错。人不太友好,最后为啥就把保护动物给杀了,难道为了防止做研究,还是破坏森林。
看到威廉·达福突然想起,拉斯·冯·提尔的《反基督者》,然后又联想到关于导演回复的威廉·达福的裸替问题,不觉会心一笑。威廉·达福是个好演员。
看了很久,才发现剧情编的不好 实在无法认同
“你要的东西已永远离去,请不要费尽心思找我,我要看风景。”
美剧幕后行家捉刀做这个似乎较常规剧情比较容易流于平淡。Wiliam Dafoe的特立独行的角色演绎很真情加分不少,剧本摄影画面表述流畅,剧情张弛有度。
空白无力
还行 主要还是有男主这个演员的表演撑起来的 剧情没什么
这是人们对袋狼怀念
故事没有讲透彻,主人公的转变有点突兀,周边人物的表现也不是很明确。但茫茫绿野和猎人下套捕猎等还是有些看头的。
环保题材
还算闷的片子~~~~但闷到最后,瞒感人呀~~~~虎最后的那种悲哀的表情,貌似在用考虑你知否值得信赖~~而最后种种证明它找对人了~~~~~最后很感动~~~
太好看了!全片无尿点!
啊。。。睡神的点好奇怪 不知道意义在哪。。。 澳大利亚旅游宣传片吗-_-||
Tiger is silent like a cat.
悲剧。节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