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两年了,今天终于看完了BBC2019圣诞特辑(于2020元旦播出)——白马酒店(还是习惯旧称呼)。
Sarah Phelps我对你很失望。
别祸祸了,真的,你搞原创吧。
小说超级经典,itv改编成马普尔小姐的翻拍也很好看,偏偏你bbc拍的就……标新立异到本末倒置。
先是拙劣的悬疑感。
非常明显的看得出来是模仿自希区柯克的电影。
行吧,也许这是部惊悚悬疑片(其实不惊悚也不悬疑)。
然后,服道化,完全无法看出年代。
宴会上像是镀金时代的美国,偏偏大家说英式英语;有三层豪宅的古董商,居然没有佣人,就妻子一个人忙前忙后。
每个人的服装都可以无缝衔接到如今的时代。
所以看到之前的被害者的卒年,1960?
非常大的代际感,感觉“这是不是考古挖掘旧案件现场”?
包括各种非裔角色、现代化的交流方式……你无法相信故事里的“当前”就是六十年代,非常出戏。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剧情的改编。
离谱,就特么离谱,竟然有比当初的控方证人还离谱的改编?????
古董商妻子出意外死了,难过之后他另娶别人,快结束了才知道后妻是妻子的朋友,还出轨。
以为是出轨了一个娼妇(。
)其实是有钱人家的白富美。
然后,白富美在一夜激情后也死了,古董商醒来,吓跑了。
推销员的死带来意外纸条,纸条上的人都死了,只除了古董商、小商贩和古董商教子的姓。
随后,古董商的有钱亲戚(教子的姑妈)也死了。
古董商发现了妻子留下的名片,找到了白马酒店。
小商贩很害怕,不停说是女巫作祟。
古董商去了两次白马酒店,都被吓到。
除了觉得很巧合、每个死者都和古董商有关实在是太“主角”了,也还能接受。
改编嘛不是。
我想着,只要不是是前妻去白马酒店去算婚后丈夫的命结果被以为是下单杀夫,我都能接受。
这时候出现了神经质的、台词暗示她有病在吃药的疯女人后妻。
想了想如果是后妻太爱古董商而下单杀友,虽然俗,但是也还行。
没想到是………全员恶人。
小商贩怂恿古董商烧酒店,教子贪财杀姑,古董商嫉妒杀妻,然后觉得是后妻杀自己,下单了后妻和督查长?????
hello??????
控方证人强行把爵士住院,然后弄了个老律师好心办坏事,女仆枉死沉冤不得雪;到了白马酒店,没了夫妇诈凶手情节不说,还给督查长发便当直接下线????
就离谱………既然这样,何必改编,你原创好了啊。
结尾竟然是古董商去撬小商贩的门,看到交易文件,点出小商贩的破绽。
小商贩毫无原著那种幕后大boss感,不是为了陈述或展示自己无法言说的成就,而是如同一个劣质模仿犯一样,得意洋洋的炫耀给他以为的弱小羔羊看。
结果被一撬棍打爆头,整个铺子被烧掉。。。。。
超级无语。。。。。
甚至“推销员”并不是完全无辜被蒙蔽来给这出生意来干活的。
结尾是古董商看着自己已死的报纸又一次回到杀妻的梦里。
后妻在医院醒了,在床头见到了那三个白马酒店的算命人。
算命人们总是出现在葬礼上,总觉得是知道点什么,而不是真的相信自己会巫蛊。
她们和后妻交谈了什么?
是否真的是后妻下单杀夫?
不得而知。
作为改编剧,乱改;作为原创剧,无趣。
bbc这几回改编,在我心里排名如下:第一是无人生还,跟着原作拍就是弔。
第二是无妄之灾,跟着原作走加上一些饱含人文关怀的改编。
(“鸟类学家”那里改的太棒了!
)第三是ABC谋杀案,没必要的隐喻太多,以及做作的人文关怀。
至于控方证人和白马酒店哪个垫底……我想了很久,觉得,嗯,还是控方证人吧。
起码白马酒店还以暴制暴、活着的凶手永远活在内疚中如同行尸走肉呢,呵呵。
BBC改编了一系列阿婆的作品,年年必看。
除了觉得abc谋杀案有点刻意引导之外,其他的都比较喜欢。
白马酒店没出资源之前就期待了很久,两集连看,果然没有失望。
随着名单上的人一个个死亡,大家肯定都在猜谁是凶手。
一般有点经验的都知道这种悬疑剧凶手一定是最不可能的那个。
但最不可能的男主一直在调查,似乎又说不过去。
于是重新挨个理一遍谁有嫌疑。
女巫:女巫戏份仅次于男主,贯穿了整个剧集。
开篇便是她们。
一个个诡异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
之后的每次出现仿佛也和案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尤其是商店老板的诉说再加上前妻的确去过,所以女巫有很有可能。
小镇老者:我们回顾一下和他有关的剧情。
前妻手提包里的地址和电话,小镇上砍杀稻草的人,不让男主跟着,男主询问前妻他说的确和他接触过。
这一系列的事情不仅会让男主怀疑他是不是女巫背后的指使者,也会让观众陷入怀疑。
现妻:对现妻的怀疑始于她对男主怀疑后的疯狂举动(用刀把枕头扎的羽毛满天飞),以及与看似风平浪静的外表下强烈情绪化的巨大反差(想象用食物砸烟灰女)。
大家会想会不会是由于知道男主出轨而暗起杀心(毕竟致命女人我们都看过,情杀的作品我自己就看过许多)或者单纯是为了钱呢?
因为毕竟好多点正面或侧面描写男主有钱(家的装修,对阿拉丁的资助)以及两个继承人(阿拉丁或者继母)那个如果是为了钱的话这个也很有可能不是吗。
但女主有理由杀男主,但死亡名单上的其他人呢?
难道凶手不止一个还是女主是终极大boss,没有给太多剧情我们不得而知。
侦探:在我们不知道真相之前,侦探也是我们的怀疑对象。
他到底是扮演着破案的类似于马普尔或者波罗的形象还是故意贼喊捉贼想以次来避开嫌疑呢?
但结果证明都不是。
虽然侦探足够认真也比较敏锐,但最终还是挂了。
看剧不像看原著,后者会有足够的信息点供我们推理和参考(否则就不会是一部逻辑缜密的好作品)商店老板:商店老板也是贯穿整剧的关键人物,所以也不能轻易“放过”他。
虽然他看似最不可能,一直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反倒是男主虽然自己内心对整件事无比怀疑,表面上依然故意与商店老板划清界限。
虽然眼镜男也一直收到恐吓物,但正面表现他私下生活的镜头并不多,他的出场几乎都伴随着找男主商量对策。
单从外貌上看,眼镜男似乎总给人一种年轻研究者的形象,与他一直给男主灌输迷信的行为是不符的。
况且他看起来怕的要死却总是一个人出场,去警局,去找人等等,起码正常怕的不行也该有个亲信跟着。
这些都是让人怀疑的点。
男主:最后再来说说男主。
从剧集给的信息,我们知道男主的妻子死了,他又续娶了现任,然后瞒着现任出轨了,出轨女也是名单上的并且和男主睡完被男主早晨起来发现已死。
从尸体来看,似乎死了好“久”了,并且脸上局部发黑结合掉头发应该判断是中毒死亡。
至于是谁害的她?
除了男主和现任,都有可能。
随着剧情深入当我们看到继承人的字眼,我们会怀疑是被继母雇人所害。
至此我们可能也更加坚信,害人的是一波人雇人害的背后每个都另有其人。
直到侦探上门质疑男主可能与前妻的死有关时,我怀疑了,大家可能也一样怀疑是不是不止一个人的死与男主有关,甚至侦探说的不对,男主可能在害人的过程中与他人亲人或朋友结怨?
前边说了,剧集推理不像原著后者只能根据画面呈现出来的点来推理,所以我们只能跟着剧情走。
这也是好多人diss名著翻拍尤其是推理作品不够严谨被绕来绕去的原因。
在我看来,如果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之前有理由怀疑的,演员演技在线,呈现场景有设计感,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这部作品就是合格甚至如果喜欢就可以给高分的。
毕竟事件我爱之物有限,遇到喜欢的怎能吝惜赞美。
后边我们都知道商店老板是始作俑者。
用女巫做幌子来敛财。
但我也觉得他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变态杀人狂一样,内心变态,觉得杀人过瘾。
最后关于男主的死,我觉得很可能他就是中毒死的。
因为慢性中毒嘛,头发一点点掉,其实身体的各部分早已被侵蚀损害不可逆转。
现妻虽然梦到了一些事,但是以现妻不得证据不罢休的做法,前边把西服翻找出来才和男主对峙,她虽然恨男主,但距离直接杀了他应该还能往下写一个故事,包括先妻与男主之间的博弈等等。
男主从商店里出来回去后虽然知道了真相,但应该也绝不会再信任女主,因为原本就不爱,后来都翻脸了,而且男主经历了这一系列之后应该很难相信任何人了(被关系很好的阿拉丁欺骗,加上自身遭遇等等),所以用不了多久被ko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为啥说用不了多久呢?
因为报纸上有日期,结合商店老板给男主看的那一系列死亡名单上死者的日期。
最后,如果还有的话,依然期待下一步阿婆的改编作品~
这个编剧自《无妄之灾》后的改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自作聪明,跟初中生写作文似的,为往文章里面加了个明线暗线沾沾自喜然而大局上经不起一点推敲。
这个改编有优点嘛?
有。
气氛的烘托很有趣,服化道设计精致,Rufus叔的演技我也喜欢,但是这些都跟这个nc编剧没有半点关系。
这个编剧所做的就是把原作里值得人喜欢的角色都改得一塌糊涂,每一个都让人白眼上天。
为什么?
因为这样才能迎合她的家庭狗血伦理戏码呀!
她的伦理可简单粗暴了,简单概括就是男人和他们管不住的下半身。
所以剧里男人一定要改成渣男(这部的Mark和无妄之灾里的Arthur),独立女性一定要写成受到冷暴力还不自知的恋爱脑少女(ABC的第二个受害者的姐姐?
我一时忘了名字还有这部的Hermia)按这个编剧喜欢的伦理桥段,她更应该去改编《回家的诱惑》大英版,而非来改编阿加莎的小说。
她的三观甚至还不配改编《回家的诱惑》,因为她笔下的女性连个自我觉醒加逆袭的剧情都没有。
哦,对了,她还特别喜欢滥用高大上,反战主题塞得那叫一个好,也不管多生硬多毁人设。
她是指望哪个观众为她这种没头没尾,还可能造成肠胃不适的人物背景流下眼泪嘛?
没人会感动吧?
只有她自己吧?
讲道理如果一部改编只能让路人看得乐呵(中学生作文写得好也能上报啊不是?
),原著党看了只觉得喂屎,那这种改编有什么意义?
直接说是原创好了,反正你已经把原作的精华从角色设定到故事纲要通通丢了,就留下个框架,里面塞满了故弄玄虚、自以为是和狗血戏码。
但是不行哦,因为我觉得这个编剧的格局是编不出谋杀案的因果的,所以这个还是要抄原著呢🤮🤮总之,这位编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她对原著毫无尊重可言。
她只觉得自己很聪明,甚至比阿婆聪明,而这在我看来是很可怕的,因为她其实一点都不聪明。
她就是阿婆笔下那种只懂得滥用戏剧冲突的不入流剧作家,就像《清洁女工之死》里的罗宾。
这种编剧,说实话,在我看来,根本不应该改编任何人的作品。
最后亲切问候BBC,求换编剧,因为我受不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書呆子(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276884【Sarah Phelps我求妳放过莎婆吧】真的太糟糕了!
前天看完《灰马酒店》,实在是太好看了!
于是昨天开始看BBC一年一度的莎婆改编剧,卧槽和我看的是同一本书???
明明照着原著拍就是最精彩的了!
真的莎婆、柯南·道尔、金庸、古龙……各位编剧照着原著拍好吗,满分试卷都已经在前面准备好了好吗?!
莎婆地下有知自己的作品被魔改成家庭伦理剧,真的怕不是棺材板要盖不住了。
原著里的戈尔曼神父没有了,探长少了一个而且最后还直接挂了?
可爱的金吉儿被删了,喜欢看话剧的有品位的马克改成了渣男商人,赫米娅感觉更讨厌了,凶手的职业更改了,虽然还是一样蠢。
故宫玄虚的BGM非但没有给剧情增添气氛,反而一言难尽,三女巫的加入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结局不是探长找出来的是凶手自曝的,马克的反应过来也特别莫名其妙,更别说原著中关于中世纪巫术、宗教,还有死亡等因素的探讨全部都没有了!
原著中的马克和金吉儿一起寻找真相,这一部里马克别说设定成渣男,还直接参与了过程???
钢针,照这样情况下去,如果有一天马普尔小姐变更凶手我都不觉得奇怪了。
2015年的《无人生还》爱蛋帅翻了!
2016年的《控方证人》保持水准;2018年的《无妄之灾》中规中矩但是开始家庭狗血伦理剧;2018年末《ABC谋杀案》里的侦探波洛让我开始黑人问号;TMD今年的《灰马酒店》妳是在给我开玩笑吗???
给五星的快去给我看原著然后给莎婆道歉!
【写在看完第一集之后的一部分】BBC坚持翻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改编剧又来了,这次是白马酒店。
阿加莎·克里斯蒂江湖地位应该不需要多说了,不知道的人大概对侦探小说整体还不够了解吧。
白马酒店之前有过至少两轮改编,一次背景挪到了现代,一次作为马普尔小姐探案系列第五季的一集。
本次改编的风格,目前呈现的状态就非常神奇地反而有点像惊悚剧。
男主角是个丧妻的富翁,是那种可以“买个巨型北极熊标本搁办公室”式的富,他的熊还挺栩栩如生的……
妻子在去见过三位女巫之后,很快疑似不幸“死于意外”。
男主角在迅速续弦的同时,还有一个小三,看似齐人之福实则危机无限。
妻子和小三各有故事,妻子曾是他的朋友,想嫁他很多年,直到熬死了男主角老婆才达成心愿。
小三其实是富家小姐,命运多舛流落舞厅跳舞,有个依然住在豪宅的继母。
男主角来见小三,春宵一度第二天早晨,在发现水槽里有死老鼠之后,男主角突然意识到小三也……凉透了,于是匆忙处理痕迹逃走,对妻子谎称自己撞死了猫。
另一方面,有位女子也在去见过三位女巫之后死亡,警方在她的鞋子里发现一份名单,男主角的名字也在上面被警方约见,除了见到对方惊慌失措的老板,其他状况也是让人一脸懵逼。
男主角开始追查名单之谜,除了他自己的名字是全名“马克·伊斯特布鲁克”,后面还有个问号,其他人都是姓氏。
男主角从死者家找到了一张宣传单,去世的妻子也有同款,于是他追到了小镇“马奇迪平”,英文名叫Much Deeping,初看之下别无异常。
名单上的其他姓氏,包括男主角的世交阿丁里家,这家的姑妈是个慈祥的老太太,平时醉心园艺,花园里有长势喜人的百子莲。
结果之前还惊慌失措的五金店小老板姓奥斯本,一手挖掘出了名单之上的小伙伴们都已经去世,小三的姓塔克顿也在上面。
彼时,幸存者只有男主角、世交家和他自己了。
妻子表现得宜家宜室,衣着光鲜,操持宴会不在话下,实则怎么看都有些心思深沉,很快怀疑男主说谎。
完美主妇一般爆发力都非常强,这位的发泄方式也很特别,从厨房拿把刀子就去捅沙发靠垫。
疑团越来越多之后,男主角再次探访神秘小镇马奇迪平,虽然这小镇有个被角色调侃说听起来有点色情的名字,实际上人家走的是诡异风格。
三位女巫常驻白马酒店,日常算命,乍看多少还有点灵异。
此后男主角坚持出现幻觉,总是看到亡妻和去世的小三,继而露出惊恐的表情。
同时男主角开始持续收到各种编织精致的手工,上面还都系红绳。
男主角心中的秘密是扔下小三不管,所以面对警探也有所隐瞒,警探大爷正在精明能干地穷追不舍。
男主角和五金店老板则互通有无,努力自救。
两人的最大差别是对方相信灵异,而男主角不信。
男主角一连三次打卡马奇迪平,得知妻子曾被女巫们预言“丈夫秋天之前就会再娶”,因此伤心欲绝。
男主角展现出来作为科学中年的坚定信念,拒不相信女巫的真实性,但秋天之前就会再娶确实成真了。
这版白马酒店目前看起来惊悚风很盛,毕竟大部分角色生活在迷之脱发当中,写了名单的女死者、小三、世交姑妈都出现了脱发,很快去世。
更重要的是,男主角自己也开始了脱发……
如果不是确定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真的还挺容易怀疑剧集属性的。
毕竟隔壁剧组局外人一个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剧,最开始还被人当成是刑侦剧。
既然探案的底子不会变,目前表面上看嫌疑最大的是男主角的妻子,毕竟前妻和小三都去世了,她又确实有一张为爱不择手段的脸,但估计应该不会这么简单,毕竟小三的后妈也形迹可疑。
这版白马酒店一共就两集,还是再等下一集发挥吧。
目前看剧情没有那么引人入胜,停留在“还不错吧”这种阶段,不过其他优点还是突出的。
这版剧选了个很有魅力的大叔当男主角,他叫卢夫斯·塞维尔,年轻的时候很帅呀。
当然现在也不错,已经50+,并不显老。
女主角叫卡雅·斯考达里奥,皮囊系列成名,后来演过移动迷宫三部曲,有一张攻气十足的脸,走复古路线看起来也很显身材。
这剧色调很鲜艳,视觉效果非常好。
世交家的女伴穿着很惊艳的改良旗袍,正中某匪的审美。
一集看完倒也是存在感比较强的作品,再期待一下下一集解谜部分吧。
——我是分割线——第二集看得比较糟心,本来神马都不想再写了,后来还是写了个第二篇,接下来纯吐槽了。
欢迎关注57线自媒体土匪撸剧,某匪陪你一起调侃吐槽( ̄(工) ̄)
同步看完了这部根据阿婆小说改编的BBC迷你悬疑惊悚英剧:《白马酒店》,一般,3.5星,剧情太拖沓,推理色彩太弱了,最后结局的反转也有点装神弄鬼,这部剧有点《七宗罪》和《恐怖游轮》合体的感觉,但是剧情上太勉强了,不如同样是阿婆小说改编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等经典!
该剧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讲述一个死去女人的鞋子里发现了一串奇怪的死亡名单,名单上的马克决定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为此他来到了一座“白马酒店”,传说那里有会巫术的女巫!
推理小说的所有再创作,都建立在先把案子逻辑讲明白的基础上。
对于我来说第一集基本等于浪费镜头,以至于为了看第二集,我鼓起了巨大的勇气。
什么样的作品适合什么样的风格,恐怕这位编剧从来没考虑过。
ABC如此,白马酒店亦是。
阿婆粉表示每年都在心碎。
我认为对莎拉·菲尔普斯的最好评价,就是她在《无妄之灾》中写的台词:
又是一部浪费时间的剧,讨厌开放式结局啊啊!
我的理解是abc1.男主必须死,五金店老板下毒了,他老婆也看清他了。
2.赫米娅活过来了,可能和女巫帮助有关。
男主找女巫要求杀妻的时候女巫明显有计策了。
3.女巫有一定能力,比如一眼就看到男主藏身处。
前妻来找她们时,女巫预言了马克的再娶,所以女巫是有点神的,想提醒前妻小心渣男。
最近腐国的剧都有女性主义色彩。
她们肯定不希望警察找麻烦,所以只帮了赫米娅。
后续可能还帮助赫米娅处理马克。
4.杰西写的名单问什么不写凶手的名字,这一点我觉得是bug。
因为改编了。
马普尔里面杰西并不清楚凶手是谁。
5.马克找女巫后他老婆和警官立刻中招了,我觉得是因为他是被五金店老板怂恿去的,去之后马上就安排好了。
所以这部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是推理剧了,因为完全没有推理,全是灵异事件,因为内容的空虚刻意营造恐怖氛围。
阿婆的推理其实是在用严密的推理来解释看似灵异的murder。
这也是让人失望的最大原因。
唯一值得喝彩的大约是在结尾揭露了男主前妻死亡的真相,前面的铺垫都有了答案,这是本剧最像推理的部分了。
自我猜想,支持修正。
#有剧透,想读阿婆《无尽长夜》的不要看这篇#前几天看了最新版的《灰马酒店》,直到看完都没确定我究竟有没有读过原著……当然,阿婆的作品被各种改编并不稀奇,连通篇都是一个杀人犯的喃喃自语的《无尽长夜》都能被编入马普尔小姐系列麾下,那么,the pale horse多掺点故弄玄虚就……不行,还是挺费解的😏说起来,前阵子看的《利刃出鞘》也很阿婆风:“甜甜圈”的意象好似波洛常念叨的拼图碎片,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片尾布兰科侦探那句“voilà~”,简直就是波洛附体了。
「昔日的罪恶留下长长的阴影」是阿婆善用的动机推导笔法,十分曲折动人,因此被《灰》剧改编借用进来,倒也不算出人意料。
然而,阿婆作品中最为经典动人的「人性的暖光」,在由原著改编的该剧中却几乎隐没了,反是在致敬片《利》中成为毋庸置疑的破局利刃——这个对比,还真是令人百感交集呀。
“莎士比亚本人若是看到他的剧本如今是这么个演法,也许会有点儿吃惊的。
”“我怀疑伯比奇的公司已经快让莎士比亚原著的灵魂消失得所剩无几了。
”“话剧制作人对作品的诠释永远都会出乎作者意料的。
”——阿婆在原著中对莎翁表达的同情,此次被BBC移接到了她自己身上,这,大概是所有畅销书作家无可回避的一种“不幸”吧😐
我觉得这大姐改什么都能改成Eastenders。
一定要有几个人互相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一定要有狗血家庭伦理剧成分,一定要有事没事故弄玄虚一下。
这种风格去拍肥皂剧也就算了,BBC居然让她一口气改了5部阿婆的小说。
阿婆小说那种表面波澜不惊实际暗潮汹涌的内涵全都被糟蹋了。
结果就是口碑一部比一部差算了不说了,回去复习ITV的波罗系列洗洗眼睛去了
莎拉·菲尔普斯也就长进了那么一点点点吧…没看过这部的原著,看完第一集直觉猜中了凶手,开心。三女巫太容易让人联想到《麦克白》了,就是所有道貌岸然的面具之下,势必藏着不可告人的黑暗阴影,超现实也不过是给了人一个幌子,让人堂而皇之地释放黑暗。虽然是开放式结尾,我还是倾向于男主角还活着,毕竟还有什么比永远分不清噩梦和真实,永远无法逃脱恐惧,更合适惩罚一个罪人呢
莫名其妙的改编+故弄玄虚的结尾,这么看来要是让这位Sarah P来改编《谋杀启事》的话岂不是要把马普尔小姐改成凶手?
好久没看到Rufus的戏了 开心 剧情中规中矩吧
悬疑在哪儿?推理在哪儿?编剧就差拿着大喇叭喊是投毒是谋杀了…BBC和莎拉P可别共存亡了,赶紧解绑吧
演员都没什么魅力,不过剧情还是吸引人的
精致的垃圾依旧是垃圾。好悬疑不是反转多就是好悬疑的,编剧你自己看看你这个故事圆得上吗?补一句在看的过程中就想吐槽的话:你们那儿报警判几年?
……原著精妙的盲杀供应链就这么给拆得支离破碎。这么看来,马普尔小姐版改得真是相当出色了。印象里这本书所运用的流水线杀人法是阿婆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浪费时间
故弄玄虚,改的什么玩意儿。
悬疑气氛做得还是很足的,苦心堆叠的气氛让我对最终的真相揭晓充满期待,但终局缺乏分量,显得雷声大雨点小。BBC+阿加莎,希望明年还能再见。
不知所云
改成了惊悚鬼怪片……
看完留不下印象。
【2020.18】这氛围营造得像是拍鬼片。effy好美,成熟了
阿婆写的小说不会这么烂的吧?神神叨叨的;kaya就打了个酱油,气
第一集拍得还可以 感觉比之前的BBC阿婆系列有进步 然后 第二集是什么鬼????
故弄玄虚,影响了剧情的精彩度
2.5…失望…为什么要这么神神叨叨的?特别是结尾真是叫个什么鬼?阿婆的戏拍出《第六感》干嘛?这些年《无人生还》开了个优秀的好头,《控方证人》男女主演技惊艳,《无妄之灾》中规中矩,ABC风评太差加上马尔科维奇的波罗这种怪异点就根本没敢看,到这部实在让人大失所望了… 感情上说不过去啊,记得马普版的这部还是JJ演的呢
没有阿婆,失去了灵魂。自行玩梗呢,时代感的局限又让包袱显得非常老套。
过份故弄玄虚。即使是在最近这些个改编得很不怎么样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里,这出也是创新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