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一直被誉为战斗民族。
在我们的印象中,俄罗斯的女人和男人一样彪悍。
在这个女性普遍自嘲“男人会的,女人更会”的时代,我们逐渐接受了“女人不需要男人也可以过得更好”的观念。
那么,俄罗斯的女人需要男人么?
电影《花滑女王》给出了它的答案。
这是部体育题材的爱情片,在豆瓣上有个不错的评分——7.2。
虽然从3月30日上映到现在,它的票房也不过一千六百多万。
但是,这部俄罗斯年度黑马情感励志影片曾经打破过俄罗斯影史首周票房纪录。
它有哪些看点呢?
1.前花滑冠军亲身经历改编,满足了人们的窥私欲。
2.反鸡汤,反玛丽苏,反套路。
主角一定要经历过各种挫折,才能看到一点曙光。
既真实,又热血。
3.不煽情,对于亲情、爱情都点到为止,不过分渲染,却能引人深思。
4.接地气的情节,男女主的相爱有一定的铺垫、转折。
不一上来就霸道总裁爱上我,一上来就傻白甜也有春天。
5.爱情片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主角颜值在线!
否则怎么让观影的人有代入感,主动意淫自己就是其中的某某某。
从故事线来看,《花滑女王》是个很平淡的爱情故事。
当然,体育题材嘛,一定要有励志的成分在。
比如《破风》。
而说到励志,就要从主角的小时候讲起了。
小时候的娜佳是个热爱花滑的少女,可惜她天资不好,无法在冰面上保持平衡。
她的妈妈找了很多次教练,述说她对花滑的热爱,都被教练直接拒绝了。
为了不让她伤心,也为了不打击到她的兴趣热情,妈妈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慰她。
说让她自己练一段时间,教练就会收她为徒了。
后来,娜佳和妈妈就经常找一块无人的冰面练习滑冰,但是,有一天,妈妈倒在了冰面上,再也没有醒过来。
这一段也是影片的第一个泪点。
倒在冰面上的妈妈面对惊恐的娜佳,还在一直安慰她:“你看,每个人都会摔倒。
”妈妈死后,娜佳跟着婶婶生活,婶婶并不怎么管她。
孤独的娜佳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一遍一遍地练习着花滑,甚至跑到教练住的小区里滑。
终于,教练感动了,收了娜佳为徒。
同学们都练习了很久,也很熟稔。
娜佳刚去,总是垫底。
吃饭垫底,训练垫底,就连蒙着眼睛系鞋带,她也是最后一名。
每天晚上,她都抱着滑冰鞋睡觉,训练也似乎无休无止,然后,娜佳长大了。
她滑得越来越好,渐渐崭露头角,成为教练的心头宝。
后来,娜佳的第一任男友里奥纳夫出场了,一个世界顶级花滑选手,想要冲刺世界花滑冠军,必须找个女搭档。
娜佳靠实力胜出,不仅在滑冰技巧上征服了里奥纳夫,还征服了他的心。
俩人的合作越来越契合,获得的奖牌也越来越多,里奥纳夫渐渐有些膨胀,认为世界花滑冠军唾手可得。
于是,在一次商业演出中,里奥纳夫一定要表演难度很大俩人又没有练习过的一个项目,最终导致娜佳半身不遂。
此时距离花滑世界杯只有几个月,里奥纳夫等不及娜佳康复,抛弃她找了另外的搭档。
娜佳日渐消沉,她的教练为她找来了第二任男友萨沙。
萨沙是个打冰球的,因为误打了娜佳的教练被她抓来陪娜佳。
谁知,娜佳和萨沙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吸引,产生了爱情。
当然,娜佳最后康复了,又重新开始了滑冰。
抛弃她的里奥纳夫回来找她,她陷入两难。
教练也希望她权衡好,“要么青史留名,要么平庸到死”(大意)。
而萨沙为了成全娜佳的梦想,喝醉了酒,跑来跟她讲,他对她的感情,仅仅只是同情。
伤心的娜佳回到了里奥纳夫身边,也顺利参加了世界杯,可她对花滑有了阴影,全俄罗斯的人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就连里奥纳夫也不愿意陪着她继续参赛,怕丢脸。
最后,是萨沙奔到莫斯科,做了她的男搭档,帮她克服了心魔。
至此影片结束。
其实距离看这部影片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到现在还是很清楚地记得:当娜佳恢复知觉,为了让萨沙继续陪伴她,她忍着疼痛狠狠地被萨沙拧了两下;萨沙醉酒后去找娜佳,娜佳颤抖的手指,却强忍着眼泪,微笑着送别萨沙,又在萨沙走后痛哭流涕;以及,娜佳的教练在被萨沙误伤时爆出的那句金句:俄罗斯女人不需要男人扶。
可是,女人真的不需要男人么?
电影《花滑女王》告诉我们:需要!
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够拒绝爱情。
有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同样是花滑题材,好莱坞拍出了走位百变的《我,托尼亚》,将那段辛秘用黑色喜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的俄罗斯,又推出了《花滑女王》,唱起了对台。
如同《我,托尼亚》取自花样滑冰史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悬案,甚至用用春秋笔法将肇事者哈丁洗白之嫌;《花样女王》同样有原型,而“战斗民族”则用看似三角关系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将原本令人心有余悸的过往轻描淡写。
叶莲娜.别列日娜娅:1977年10月11日出生,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双人滑金牌得主(并列),此外还有98年长野银牌,94年利勒哈默尔第八,以及两届(98/99)世锦赛金牌。
职业生涯有两任官方男伴—第一任奥列格.舍里霍夫(96年以前)、第二任安东.西卡鲁里泽(96之后)。
娜佳与里奥纳夫稍微对别列日娜娅的竞技生涯以及两任搭档所起到的作用有所了解,就能明白她即是女主原型。
而剧情简介中“娜佳意外受重伤,人生跌至谷底,里奥纳夫也选择了离开”,则是将这段原本已经随着22年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忘的过往再度摆上了台面。
与舍里霍夫搭档时,别列日娜娅还是一个刚从距离莫斯科791公里西南边疆小城来到首都的姑娘,全新的训练环境、更高水平的教练,让14岁的她倍感新奇的同时。
年长一岁的后者,却在为有了第八任女伴沾沾自喜。
随后发生的事,让此前在相对单纯环境长大的别列日娜娅,对复杂的社会和人性黑暗面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
有着强大控制欲的舍里霍夫,很快将别列日娜娅牢牢掌控,不仅殴打辱骂,还做出了在托举时将她摔到冰面的举动。
虽然教练看在眼里,但舍里霍夫才是冰场上真正的王。
94年代表拉脱维亚参赛的他们,显然不满意第八名的成绩。
95年改投传奇教练莫斯克维娜之后,与此前还是对手的西卡鲁里泽从对手变成队友。
虽然当时,受到身体和精神双重虐待的别列日娜娅在比赛时,看施暴者的眼神依然情深意切,可在被问到两人场下是否仍有交流时,说出了“他狂怒的对待莫斯克维娜和冰场上的每个人,甚至有时包括他自己。
”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话。
原来,舍里霍夫有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控制欲强大不说,还有施虐甚至自残行为。
据透露,他曾割破自己的手,就为了欣赏血液滴落下来绽放的那一抹鲜红!
在拉脱维亚那几年,人生地不熟的别列日娜娅只能任由摆布,但回到了祖国,她终于能找人倾诉。
里奥纳夫和萨沙剑拔弩张将一切看在眼里的西卡鲁里泽很快就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开始各种出谋划策,发现自己掌控者位置受到威胁的舍里霍夫,自然怒不可恕。
甚至在备战96年欧锦赛前夕,已入魔怔的舍里霍夫发现手下羔羊居然开始反抗自己。
有意无意间,在练习单人联合旋转时,舍里霍夫的冰刀结结实实的砸向别列日娜娅,深入了颅骨2厘米!
在这样的重创之下,别列日娜娅不仅一度右半身瘫痪,还失去了语言能力。
当时周围人谈论的并不是她能否继续滑冰,而是身体能否复原。
在最艰难的时刻,西卡鲁里泽从莫斯科来到里加(拉脱维亚首都),这种天降神兵的行为,让别列日娜娅终于鼓起勇气,将恬不知耻带着花来再一次求饶的舍里霍夫扫地出门。
甚至将她带回家乡圣彼得堡,让母亲照料。
其间别列日娜娅是如何康复的,虽然电影有戏说的成分,但何尝不是她的真实写照。
97年世锦赛短节目与当时的搭档佩特洛娃(2000年与蒂霍诺夫拿到世锦赛冠军)讲清原委之后,西卡鲁里泽正式与别列日娜娅牵手,96/97赛季就开始参加比赛,欧锦赛就冲到了第三名。
长野长野赛季更是成为了奥运金牌大热门,虽然最终因为短节目失误铩羽而归,但他们终于在四年后的盐湖城成功问鼎。
然而,这样一对冰上所向披靡的搭档,现实中却并没有走到一起,两人曾试图交往,但发现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说是亲人更为恰当—比如为保护别列日娜娅,西卡鲁里泽曾一度挡住了盐湖城男单冠军亚古丁等的攻势,甚至亚古丁自传出版后,大家才知道他连求婚戒指和计划都做好了!
别列日娜娅与丈夫在各自步入婚姻殿堂之后,别列日娜娅也抓住机会,让西卡鲁里泽成为了自己的孩子的教父—两人的关系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亲人”。
舍里霍夫1997年世锦赛值得一提的是,与两人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不同,施暴者舍里霍夫虽然后来又花言巧语的骗到新搭档,但已经盛名在外的他,受到了整个花滑圈子的,97年世锦赛堪堪排在20名后,就悄然退役。
不论健康或疾病;贫穷或富有;永远爱她……。
诺言人人会讲,真的能做到的有几人?
这是一部被名字耽误的电影,花滑女王,很容易让人以为是部传记片,但其实这完全是一部爱情片,应该放在情人节放映才对的。
花滑王子,并不能算是渣男,也曾陪伴,也曾痛苦,也曾关心,但不免就慢慢的淡了,人生总要继续下去,人要向前看,事业总是重要的嘛,真实得让人害怕。
三流冰球运动员,可以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冲动而纯真,自创暴力复健法,竟然把女主折腾站起来了!
其实就是因为他单纯,不会为自己前途打算,才能全部心力都放在女主身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绝对无法如此的。
然而,又有多少女孩子愿意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呢?
这部电影拍的也非常不错,很多段落用MV的方式浮光掠影般的呈现,有感人也有搞笑,如果国内也能挖掘类似的题材就好了。
花样滑冰新人娜佳虽然家境贫寒、天赋不足,却凭借母亲的鼓励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崭露头角,成为了世界顶级花滑男选手里奥纳夫的搭档,两人屡获佳绩,并坠入爱河成为备受瞩目的金童玉女。
花滑世界杯前夕,娜佳意外受重伤,人生跌至谷底,里奥纳夫也选择了离开。
心灰意冷之际,冰球运动员萨沙出现在娜迪亚的身边,二人由互相嫌弃发展出一段暖心的爱情。
娜佳也在萨沙的鼓励下重塑信心再次出发,靠着执着与坚持度过了漫长的恢复期。
当她终于可以重返赛场时,她的伤势再犯,人生面临再次选择......
最近对花滑感兴趣所以来看这部电影。
虽然是一场很套路的爱情电影,可是依然会落泪感动。
女主受伤后一次次追问当时的明星男搭档你会陪伴我多久?
你会跟一个残废一起吗?
男搭档一直回避不谈,只会说空洞的话诸如你会好起来的。
后面一条条短信飞过来,男搭档果然放弃了女主。
你可以说运动员应该内心无比强大啊,可是这就是人性的脆弱之处。
我训练多年吃尽苦头,不是为了守住一个目前看来没戏的搭档放弃比赛。
我可以承受比赛的压力训练的痛苦,可是我真的难以接受人性的深处的自私自我。
我需要快乐,才可以继续前行。
我不知道未来这份快乐还在不在,这种爱还有没有。
此刻,我相信爱是最大的动力和奇迹!
① 如果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体育励志,《花滑女王》应该是你的菜。
在赛场竞技的外表下,它的内核柔软而温暖。
刻苦训练固然振奋人心,冰上表演固然华丽养眼,但让人眼泪夺眶的,还是那些真情流露的瞬间。
② 不像很多励志片,花滑女王娜佳没有天赋异禀,甚至在第一眼,她的花滑生涯就被教练判了死刑。
这不是一碗讲述如何赢取胜利的鸡汤,这是一个展现如何面对失败的寓言——话说回来,所有厉害的励志片不都是如此。
③ 几个配角都挺出色,直到生命尽头仍在用善意的谎言呵护女儿理想的母亲,把“祖宗”和“赐我耐心吧”挂在嘴上、外冷内热的女教练,以及把奖牌和荣誉看作生命全部的花滑大明星,都寥寥几笔,就血肉丰满。
④ 而冰球小伙当然是最让人动容的存在,他脾气暴躁但内心善良赤诚,懂健身会饶舌很幽默,歪嘴笑时有点像哈里森·福特(难怪他喜欢《星球大战》),他甘之若饴当起了成功女人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男人。
当心上人荣登花滑女王,他也成了当之无愧的黑马王子。
⑤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愣头青会头脑一热,为了某个她去拼死拼活流汗流血,但为了她而贬抑和诋毁自己,主动承受巨大的误解和委屈,只有少数真正的男子汉才做得到。
当一个连半句侮辱都受不了要挥拳的男人,能面对她说出“我只是可怜你”的违心话,那需要惊人的勇气,和无私的爱。
⑥ 虽然很清楚故事的走向,我还是在快乐的结局来临前胆战心惊,幸好一切最终如愿:去他的冠军,去他的世界杯,我只想听你大声说出告白,然后我们一起,在众人的注视和祝福下跳完这一曲。
⑦ 最终娜佳明白了:赢本身其实很无聊,意味着你将错过母亲的生日、死党的聚会、妹妹的婚礼,以及深爱你的那个人,回过头看,这些都比赢重要得多。
人生快乐的事,是跟那个愿意陪着你的人一起,走过那条你们坚信会通向赢的道路。
⑧ 每个人都会跌倒,只有少数人有斗志重新站起,这斗志唯有爱才能激发,而这道理,也唯有跌倒过才会领悟。
冬奥会上撒狗粮,花样滑冰尤其多。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就有来自西班牙的花滑组合,日本的冰舞组合,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还有12年后重夺双人花滑冠军的韩聪隋文静组合。
这样看花滑比赛,真是赚到了!
看比赛,也欣赏艺术,还能满足八卦的心。
冬奥会结束,狗粮还没吃够怎么办?
怡姐推荐一部电影,《花滑女王》这是一部来自俄罗斯战斗民族的撒狗粮电影。
花滑女运动员娜佳,家庭贫寒,她日夜练习花滑终于站在顶尖赛场。
可是一次重伤让她坐在轮椅上几乎失去一切,当她在一个冰球运动员鼓舞下站起来,重返赛场,她开始明白比赛不止输赢,还有别的需要珍惜。
来看看,这部电影里的俄罗斯战斗民族,如何撒狗粮。
1她和顶级运动员,冰场上撒狗粮娜佳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和顶级的男运动员站在世界级赛场上,一阵阵欢呼声和胸前的奖牌都显得不真实。
她和这个帅气的运动员成了情侣,时时刻刻在一起。
人们说,他们是神仙眷侣,金童玉女。
赛场上的他们,在浪漫的音乐中,双人共舞,变换着各种动作。
他们像生活在冰上的伴侣。
娜佳太幸福了,她获得这样的生活并不容易。
深爱她的妈妈忽然去世,她成了孤儿。
这个倔强的女孩,跟随教练日夜练习,终于成为顶尖花滑运动员。
她幸运地被顶尖男运动员选中,登上冰场巅峰。
他们形影不离。
人们被她和舞伴随着音乐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艺术之美,深深打动。
人们向往美好的爱情,也把期待投射到他们身上,兴致勃勃看他们撒狗粮。
可是,人生总是面临考验,爱情更是如此。
一次抛跳动作,娜佳失误,重重摔倒在地上,站不起来。
这个曾无比坚强的女孩,目光呆滞地看着医院的天花板。
男伴再也没有出现,她现在最需要重新站起来,爱情和上冰场都成了奢侈品。
2 战斗民族与众不同,彪悍教练为她找来助攻伙伴娜佳很消沉,她仿佛回到小时候失去妈妈的日子,一无所有。
事业没有了,爱情也没有了,她只能坐在轮椅上。
冷面的的俄罗斯大妈教练出现了,她用一贯彪悍的方式帮娜佳。
她找来一个脾气暴躁的冰球运动员,告诉他,如果不帮娜佳站起来,就不许上冰场。
明明是要运动员帮忙,大妈教练这么理直气壮。
也许这就是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彪悍风格。
更想不到的还在后面,冰球运动员用最粗暴的方式激励娜佳。
面对娇小的娜佳,直男性格的冰球运动员萨沙似乎没有一点同情。
他把娜佳一个人丢在冰场上,自己逃回冰球场。
教练狠狠训斥了他,他只能重新找到娜佳。
娜佳想到一个办法“折磨”娜佳。
他帮她穿上冰球服,然后,用球拍打她,还把她从高处推下去。
萨沙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娜佳拼命站起来。
这种凶悍的方式管用了,娜佳拼命挣扎,看到萨沙差点被撞到,居然站起来了。
她告诉他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和对滑冰的热爱。
同样有着不幸家庭的萨沙,用笨拙的方式让娜佳站了起来。
他和她一起,散步玩耍还有享受美食。
萨沙这个彪悍直男性格的伙伴,让娜佳重新有了生命的活力。
3 抛弃娜佳的滑冰伙伴忽然出现,娜佳有了两难选择她是重上赛场拿金牌,还是和萨沙一起简单生活。
娜佳开始犹豫。
她想起一个画面她不舍得萨沙离开,假装腿还没有好。
萨沙逗娜佳说出真心话,她很想和他在一起。
娜佳又想起另一个让她发笑的画面。
他们一起参加商业演出,一个冰球运动员和花样滑冰运动员用喜剧效果滑冰,观众们被逗得哈哈大笑。
娜佳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她爱萨沙。
萨沙为了娜佳一直以来的花滑梦想,他假装不爱她,选择离开。
不知实情的娜佳,伤心地和原来的滑冰伙伴登上了赛场。
可是她再也不能对曾抛弃她的那个伙伴产生信任,再一次失误摔倒。
可恶的伙伴,再一次抛下娜佳走了。
穿着花滑运动服的萨沙来了,他看见娜佳一个人在冰场上,不忍心。
两个人用他们独有的方式,在冰上撒起了“狗粮”。
萨沙放下直男的面子,笨拙地和娜佳在冰上舞动,他们快乐地笑着,充满爱意。
他们自然没有获胜,可两个人似乎并不介意。
娜佳开始明白,花样滑冰的真谛不仅是为了赢,还有爱和强大的生命力!
写在后面你也许好奇,为什么花样滑冰比赛中,总有人撒狗粮?
因为双人滑和冰舞运动员常常从小在一起训练,青梅竹马十年以上。
他们有共同的梦想,枯燥的环境,携手滑动舞步,彼此会有由内而外的情感和肢体交流。
花滑双人组,有些动作非常危险,就像电影里的抛跳动作,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严重失误重大身体伤害。
这需要有战友把后背交给你一样的强大信任。
战友的深度信任加上情感表达,花滑伙伴很容易成为情侣,至少是有特殊信任的伙伴。
电影中的娜佳,就是这样和冰上伙伴建立起深厚情谊。
《花滑女王》,并不是一部高分电影,但电影里流露的,俄罗斯战斗民族特有的生命力,和鼓舞士气的方式。
电影中的故事,还为我们展现比赛很重要,但比赛之外的爱和生命力,还有充满幽默气息的生活,也是值得珍视的。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今日话题:俄罗斯式样的幽默加彪悍版撒狗粮你喜欢么?
留言互动写你感兴趣的话题。
@怡儿话书影,用故事力,给生活加点能量。
男主激励女主克服胆怯、重拾勇气所用的原力觉醒疗法:让激励你成功的人和事物寓意在一个护身符上,一直陪伴你左右,它便会给你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这看似非常中二,但其实是有心理学研究基础的,也即启动效应:“我们的所做所想会受那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事件的启动”。
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我们意识到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了。
男主把女主妈妈给她的滑冰鞋的鞋带,绑在她手上,正是要告诉她,无论她跌落到了多深的谷底,妈妈总会是第一个支持她、给她勇气和力量的人。
正是这些勇气和力量,启发了她,鼓励她要克服胆怯,勇敢地站起来重回赛场。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一点启发是:用一些代表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特质的实物,摆在自己生活空间的可见之处,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时候给自己力量,是治愈日常中emo的好办法。
这个小小的结论,在感觉和情绪上也是可以互通的,比如在触觉上的应用:过年的时候,给拜年的客人端一杯热茶,客人会因为手的感觉是热的,而更加觉得这家人款待非常地热情。
更多的启发:1. 个体意志受群体的影响程度。
为什么最后观众席上,当女主的家人站起来为舞台上的她唱歌伴奏时,会有胆怯心理。
但当他们克服了胆怯时唱出来时,其他观众们也会乐意站起来一起唱。
2. 群众和演员的角色定位。
群众是不是仅作为局外人在观赏比赛,人们是怎么相互影响的。
为了促成某些双方期望的结果,双方可以做出一些怎么样的努力。
3. 体育精神更应该强调快乐还是奖牌。
影片根据俄罗斯前花滑冠军真实经历改编,展现了家境贫寒的娜佳一路蜕变为花滑巨星的成长历程。
是人物传记片,也是爱情片。
故事很传奇,一波三折。
先是娜佳从无名小卒到成为顶级花滑男选手里奥纳夫的搭档,两人陷入爱河。
但在一次冰雪秀中意外受伤,人生陷入灰暗。
此时,乐观但鲁莽的冰球运动员萨沙出现在她生命中,帮助她奇迹般康复,并重返冰场。
片末,娜佳又一次受伤,但萨沙及时出现,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在全场观众的歌声中完成了表演,即使因违规被取消资格,他们的爱与坚持依然捍卫了俄罗斯的旗帜。
影片很鸡血,很玛丽苏,很战斗民族。
今年上映的俄罗斯电影花滑女王,讲述了女主娜佳从一个没有天分的小女孩,成长为站在奥运会场的女王的故事。
因为对花滑不太了解,所以片中的花滑专业镜头还是能够唬住我的。
娜佳花滑被前搭档男二失误,脊椎受伤,可能一辈子也站不起来。
男二站在床边,握着娜佳的手,深情款款地说,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再尝试别的方法。
这时的女主,眼神里没有一般言情剧的感动,也没有泪水,这是异常冷静的问,你会和一个一辈子都站不起来的人生活吗。
男二嘴唇蠕动,想说什么但还是咽了下去,只是逃避的回答,我们再试试别的方法。
娜佳又重复了一遍,眼神已经带着冷气了。
这时的娜佳已经异常清醒了,男二要放弃她。
这样的清醒和镇定在国产剧里是不常见的。
但清醒不代表着不痛苦,丧失了斗志的娜佳更没有希望站起来。
这时男二退场,男主萨沙出现,在打打闹闹中得到了娜佳的信任和爱情,在最后关头当萨沙被车撞到时,娜佳情急之中站了起来。
最后两人携手参加了奥运,虽然被取消了资格,但两人找到了爱和信念。。
电影的剧情走向并不新颖,前半段娜佳热爱花滑,以斗志打动教练,克服天资不足。
后半段无非也是受伤后遭到抛弃,相遇不离不弃的男主的故事。
可为什么这样的剧情还是很能够打动我呢?
可能无非是我从片中看出了一种观念,就是在你的时区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时候你失去一样东西,你以为是上天给你的惩罚,也许恰恰是上天给你恩赐。
如果没有那场失误,没有那涅磐重生的康复训练,也许娜佳永远看不清男主的真实面孔,得不到一个真正不离不弃的人,中文译名也很有意思,是花滑女王,尽管影片最终她是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但她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女王。
CCTV6,冰上的小芭蕾实在太美了~
既然是拍体育竞技,就应该尊重起码的比赛规则,而不是纯粹煽情。
剧情也太胡闹了
太浪漫了,剧情挺魔幻的,和竞技体育也没啥关系,有的地方还蛮像mv。
少女成长与蜕变之路总会让人很有代入感 加之强大而残酷的竞技体育题材,可以算是不可多得的成长激励电影。人生需要取舍,想要成功需要付出代价。
俄罗斯人治瘫痪的方式真他妈牛逼,男主性格超好玩,但要我选还是选男二,穿白衬衫西装裤再配上那邪恶眼神滑冰太苏太苏太苏了!
如果能照列日娜娅的真实人生来拍,可能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可惜导演选择了最省事的拍法,变成一个玛丽苏故事。
3.5 狗血酸爽的好看
看得我都要呕吐了。娜佳从前的男朋友是顶级影帝,后来她和一个饶舌歌手在一起了,他们快乐地创作自由探戈舞步。她在自由创作中找到了自我。
印度歌舞远渡重洋传到俄罗斯了!原理觉醒疗法,有喜剧向,其实更多不是传记类题材,而是爱情片,单就电影来说不如花样女王了。
常見的俄式悲劇走向,大合唱是魯斯基國族精神的呈現,即便悲劇環繞和人生不順遂是日常,但總要找到出路在臨界點繼續活下去,獎牌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結果,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俄羅斯。天行者路克的橋段出現也是隱喻了男女主兩人生長背景的相似和共鳴,佩特羅夫表現十分搶眼。
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一样爱好把所有片子都拍成爱情片
画面真美,情节太狗血了,看之前没做好突然歌舞的心理准备,感觉像在看宝莱坞
越到后面越扯
关于梦想和爱情的励志小品,最爱教练的口头禅“上帝啊,多赐给我一点耐心吧”。
两颗星,给演员的颜值~励志标签是哪来的?!
萨沙像个天使,太暖了。
竞技体育神片,说实话感受不到有多励志,最后20分钟简直在搞笑
前半部分还行,小时候好可爱!后半部分急转直下,变为浮夸爱情片,跟花滑没有半毛钱关系!
预告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