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尔
Retour à Séoul,回首尔后(港),Return to Seoul,All the People I'll Never Be,Sans retour,No return,리턴 투 서울
导演:周戴维
主演:朴智敏,吴光禄,韩古卡,金善映,约恩·齐默,路易多·德·朗克桑,Hur Ouk-Sook,Son Seung-Beom,金东硕,Emeline Briffaud,Lim Cheol-Hyun,Régine Vial,Cho-woo Choi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比利时,韩国,罗马尼亚,柬埔寨,卡塔尔语言:英语,法语,韩语年份:2022
简介:出生于韩国的弗雷迪,自少便被领养家庭带到法国生活。25岁那年原本要去东京旅行,却因遇上台风而转游首尔,继而开展了一段寻根之旅。在法国成长的她,与亲生父母有着全然不同的文化,使这趟突如其来的旅程引发出更深层的身份思考,也将她的人生引领至始料未及的方向。详细 >
(Ruby)
偶尔显现的以女性主义为幌子的后殖民视角让人不适。
评分不值得这么低吧,虽然不是惊艳的电影但是……我真的太喜欢女主了,演技和脸,电影的内容叙事等也不会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几个月前看的现在仍然记忆犹新。Freddie人设丰满(同时有inform/隐藏关于她的内容),人物和环境的渲染/冲突建立也有,慢镜头/整体慢速拍摄真的很对我胃口,本身就是一部注重真情实感的电影,所以「没有结尾」也没有关系。没啥废话、对话、屁话也很契合故事的主题。看简单但不失意义的画面,加上(必须得是的电子)音乐就能实现感官满足,片头的关系建立和首尔地下club场景本片最爱。
女主一个赛一个的难看…吴光禄坐机盖抽烟的特写,让我想起了“我要复仇”,值两🌟
《收件人不详》
文化不断的碰撞撞击 最后那神之一笔 最终告诉我们 就这样了 不会再改变什么了
能看出来和《晒后假日》相似,是戛纳喜欢的风格。但是无论是从故事本身,还是讲述方式上,都比《晒后假日》差远了。
太吵太闹
# 75 Cannes 一种关注# 全片分三个阶段描述如何寻找身份认同,生在韩国却被母亲遗弃,在法国成年后回到韩国,从第一阶段法国人到第二阶段身份摇摆再到第三阶段归属韩国身份,演员诠释的很完美
属于是在“去首尔前”看《回首尔后》了。真就是,千言万语汇聚在欧洲雪山上披着阳光的钢琴奏出的巴赫上是吧……看来稍微占了点法兰西的东西总是忍不住回到过去,然后再用巴洛克和无法传递的邮件来和解是吧lol不过总算是在“欧洲”(虽然是半个)导演的作品里看到东亚特色了。最后的巴赫很有意思,为此加一星;奏出的单声部旋律可以指向任何记忆,但最终回到巴赫,一个不算巧妙但不至于烂尾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返回首尔必要地拖慢了时长,最终并未回到首尔也未回到法兰西;只是在一个说英语的欧洲酒店弹巴赫……越想越觉得这结局有意思,写个日志记一记!
恶臭
一个小时候被法国家庭领养的女孩长大后突然的韩国之旅让她开始寻找她的亲生父母,先是找到了父亲一家在군산,而母亲那边却不肯联络,2年后,5年后,又来到首尔,曾混迹到过酒吧,过过昏噩的生活,也把酒戒掉,带着男朋友去拜访父亲,从事着在tender认识的人介绍的卖子弹的工作,最后母亲那边终于给来联络,女孩在亲生母亲怀里哭了好久影片里的背景音乐会很让人带入,但是这个故事我看的不是很明白
但凡我来看一眼豆瓣评分我都绝对不会去电影院花钱和时间看这部电影,好混乱,各种不明就里,而且夹带无语私货
(就是后面时间线拖太长了
有一星是出于私心 - 非常喜欢这个题材。自我寻找,挣扎。我周边有这样的朋友。看着freddie,我似乎也理解了他们。主角偶尔的静默,与亲人会面时无奈又让人发笑的幽默,本子很有真实感。只是结尾能感受到导演的“残忍”用意 - 我就是要你的自我和解之路每一步都走得艰难。
5.1完成度挺高的哎,音乐很不错,摄影再加把劲儿就好了。以外国人视角看待韩国的话,挺能共情的,也很多小幽默。啊对了,有善宇和珍珠妈!
damn I like this
确实很烂 幸亏没在釜山看。那些蹦迪都不知道在蹦什么。剧情推进只能靠几年后,几年后。女主角有一个妆特别像敏后
没看过燃冬 但看时候想起燃冬 想象中应该是这种调。后来一看周戴维今年还是一种关注评委啊..
#Cannes2022 一直就很喜欢这类领养小孩寻亲的题材… 而且剧本和镜头都也很好;哭了快大半场,眼泪流下来脖子上的防晒霜都变得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