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到的还不算什么
Vous n'avez encore rien vu,好戏还在后头,你们还什么都没看见,You Ain't Seen Nothin' Yet
导演:阿伦·雷乃
主演:马修·阿马立克,朗贝尔·维尔森,米歇尔·皮科利,萨宾·阿泽玛,伊波利特·吉拉尔多,皮埃尔·阿迪提,安妮·康斯金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语言:法语年份:2012
简介:本部影片重新谱写经典之作《欧律狄刻》,演绎了一出“戏中戏”的好戏。编著《欧律狄刻》的剧作家安托万(德尼·波达利德斯 Denis Podalydès饰)过世,召集了多年前曾出演过不同版本《欧律狄克》的老友到家中重聚。生前,他录制了一段声明,让这些好友欣赏一部由年轻人重新排演的《欧律狄克》。众人在观影中,不禁想起当年..详细 >
形式即内容,戏剧的魅力通过电影毫无违和感地得以彰显。雷乃宝刀不老,秒杀神圣车行。可惜收尾收的太怂了。4星半。
毕竟希腊人也不再像古希腊人那么希腊了,当年就有点杀马特气质的雷乃却还是那么的杀马特。
演员之魂。这一作也满是遗作感,雷乃自己有心要这么拍吧。
好吧,如果这是一出话剧,我给五星;如果只看演员阵容,我给更多星。可这不是一部电影么。。。这直接用电影屏幕让一群名演员坐在一起演话剧是怎么个想法,要说创新那也有《狗镇》那样的才算吧。。。我还算知道希腊神话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也大概看懂了改编中角色、情节和原著的对应,但这。。。
导演:“今天我要改编一下经典,但是,我颠覆了原来的人物形象!”嗯,理解了,春晚水平的改编,演出尴尬程度也直逼春晚。在表演外再套一层互文呢?没有惊艳,没有提升表现力,只是啰嗦。我们见过的比这好多了。
90多岁高龄的雷乃,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结构繁复精致,先锋中的先锋啊。如果活到现在,还不知道能创作出多么伟大的作品!!
我们认为真实的生活却构筑在巨大的谎言之上,我们公认的虚构(小说、戏剧、电影)却为我们提供了真实(例如包法利夫人)。过往戏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马里昂巴德,我们都作为奥尔菲寻找已死的欧律狄刻(过往),而过往恰恰是我们逃避现实的出路和麻醉剂。只有我们下到冥界,才会知道过往也没有比当下好多少,我们的回望或出于自私而热烈的爱,或出醒悟。只有当梅雅黛伦镜头下的手的影子触到花的影子,我们才能真正得到那朵柯尔律治之花。为内涵加一星吧,影片并不出彩。
每个角色都跟随白鸽剧团的演绎在回忆中穿梭、交流、经历着爱与死,传递着阿伦雷乃退场仪式的火炬,最后这一意志交托到了纳喀疏斯身上——投入水中,带着轻柔地化无的快乐,真是非常雷乃的——多情又古怪的一次离别。
神神叨叨
庸俗的我根本看不下去!
这种形式感的东西还是无时无刻不戳痛我的软肋。但是大师的痕迹太浓,岁月的沉淀太重。戏中戏的设置和叙事,演员演得很HIGH,但观众的我却看得很麻木。大师的挽歌太过沉重,生命,死亡,友情,爱情,他所触及的却是人么一直千方百计呀逃避的。
#这都没拿最佳导演#用极强的形式感指涉了很多电影文化,比如先设置银幕又取消银幕来展现观看行为的主客体关系和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沿用《马里昂巴德》中杂耍式的超时空对接来探讨电影构建时空的可能及对逝去时代的怀恋;主题上则任然延续了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维度上表现爱与死亡。
通畅又精巧。演员进出角色毫无停顿,演员坐定,导演轮番介绍,形成第一幕前的角色表,由此演员进入角色;末尾,从墓地的门框中离开,完成谢幕,回归到演员。剧场与映画在此也牢靠地黏合在一起,景框成为绝对的标点,以此完成影与剧、ABC三组角色的反复切换。
没看过欧律狄刻,不太懂。我看的话就被浪费了
戏里戏外的演绎,导演对形式的执着让人惊叹。
面临死亡,难免不会絮絮叨叨
我真的看不懂吧
魅力十足,太喜欢了!陷入回忆的房间&肮脏的爱情。“我们也是,我们相爱,我们也爱到想把对方杀死,但我们做的是相爱相守,直到老去。”可怜又可敬的伴随。把电影的结构玩到了一个极致。像是电影给希腊戏剧寄去的一封长长的情书。2013年度十佳备选。
看不懂,果断舍弃
2022.12.18@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