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源
Quellen des Lebens,生活的根源,生命的源泉,Sources of Life
导演:奥斯卡·罗勒
主演:于尔根·福格尔,梅雷特·贝克尔,莫里兹·布雷多,拉文尼娅·威尔森,丽莎·斯密特,伦纳德·施彻,Sonja Kirchberger,Margarita Broich,Alexandros Gehrckens,科斯蒂亚·乌尔曼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3
简介:影片由奥斯卡·罗勒根据由他自己创作的小说《出身》改编成电影。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二战结束后的1949年一直延续到80年代,讲述了联邦德国一个家庭祖孙三代人的故事。罗伯特·弗赖塔格(雷纳德·施莱舍)的祖父埃里希(约根·沃格尔),一个战俘,在逃亡中将自己的妻子托付给另一个女人。罗伯特的父母,作家诺拉和罗尔夫,因一场桃色事..详细 >
有趣的灵魂
老夫妇最后恩爱了,真令人惊叹。
完整版3小时,所以我看的可能是阉割版?再黑一下boyhood,确实只有这部作品一半的水平。
总有一个想法坚持着你活下去。想法纯真的人生活规律,思维跳跃的人离经叛道。 而一个家庭的生命之源是爱的互补。无论表达方式多么不被认可,总有一刻能让对方感觉到有一份深沉的爱。 外祖母的叛逆基因影响了战后两代人的生活。男孩的叛逆可以被女孩治愈,女人的叛逆却毁了一个家庭。
将近三个小时的电影,静静看完。希望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源,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
或许我们会从生命之源看到黑暗,但更多时候我们从生命之源得到的是关爱、支持与陪伴。找到一个对的人,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之源。
在这部电影中我首次发现了西方文化的道统。另外电影中的音乐非常棒。还有我希望拍一部一对情侣的片段作为结婚视频。
Special
终于明白为什么叫做“生命之源”了,爷爷奶奶最后那段拍得那么平实但最动人。小孩妈妈所谓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神经病
德国版的我的少年时代...就是那种今天看不完明天再看的电影,好像没那么好看但又很想看下去
欧洲电影都爱搞文艺,掺点哲学,显得深度,像艺术片。但德国和意大利的电影跟法国又有不同,德意的表演方式夸张,而法国的含蓄温柔很多。三代人的爱情各有特点,关键还是讲搭配。读书人和当兵的搭(第一代),读书人和嬉皮士也搭(第三代),读书人跟读书人就不搭(第二代),如果是读书人中的作家,那更不搭,如果是读书人中信奉萨特的作家,那必然造成家庭悲剧。不过,读书人是贯穿这电影中这三代的主线。看来,德国人爱读书是爱定了的。
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生长经历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但是这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
不知道在讲什么,原生家庭还是怎样,反正2小时40分钟絮絮叨叨地结束了,浪费时间。
Love is the source of life, and Nolan called it "the fifth dimension". 只是拍的真的。。。不算好。
最优质的情节在20分钟后就结束了!他是带着羞辱回国的俘虏,不敢进家门!他的妻子被姐姐霸占成为彩虹恋人!后来,他赶走了姐姐,重新成为一家之主!这就是20分钟的精彩内容!之后,是他的儿子,当了20分钟的主角,娶了一个不靠谱的千金小姐,生了个孙子,却又被千金小姐抛弃...之后的情节,就是这个孙子当主角了,拖沓冗长,没有丝毫的精彩之处,就不想说了,就是一直往下掉,以为会超越前20分钟的精彩,却几乎是彻底垮掉,味如嚼蜡!最后这孙子的妈妈说,其实你不是你爸的孩子,是别人的野种...看似是另一个高潮,但很让人崩溃,其实大家都能知道她当时怀的很可能是别人的孩子,但孙子的爸爸竟然没有去思考....编剧当时就强行忽略,直接推动剧情,太可耻了...较差的一部电影!
罗伯特的妈妈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一开始好像漂亮活泼又有趣,生了孩子不管,儿子长大了来看她,一个劲说自己怎样怎样,对儿子如何长大却一句不提。罗伯特爸爸原来也算善良的有为青年,遇人不淑,毁了自己。碰上这样的父母,能够正常成长也算是奇迹,幸亏还有慈爱的祖父祖母,青梅竹马的恋人,期间碰上了不良少年的同学,还好没有走弯路。最后看到罗伯特和劳拉在海滩静静地坐着,岁月静好后面也有多少心酸和龌蹉。
2018-11-08
没有记忆中那么好,但也足够吸引我
dust in the wind 祖父祖母的爱情点题
罗伯特能没长歪不容易,祖父母和劳拉父母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