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星空

星空,Starry Starry Night

主演:徐娇,林晖闵,刘若英,庾澄庆,桂纶镁,蔡淑臻,曾江,石锦航,李烈,陈玉勋,黄诗涵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法语年份:2011

《星空》剧照

星空 剧照 NO.1星空 剧照 NO.2星空 剧照 NO.3星空 剧照 NO.4星空 剧照 NO.5星空 剧照 NO.6星空 剧照 NO.13星空 剧照 NO.14星空 剧照 NO.15星空 剧照 NO.16星空 剧照 NO.17星空 剧照 NO.18星空 剧照 NO.19星空 剧照 NO.20

《星空》剧情介绍

星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人生最最纯然且充满想象力的几年里,13岁的小女孩谢欣美(徐娇 饰)都与爷爷(曾江 饰)在深山里度过。古朴的小木屋和静寂迷人的夜空,是她记忆深处最遥远和笃定的依恋。可是终于有一天小美要离开这里,她随着爸爸(庾澄庆 饰)妈妈(刘若英 饰)回到城市生活。繁华的都市五光十色,却无法带给她些许的归属与感动。与小美有着类似地感受的是频繁随着父母搬家与转学的男孩周宇杰(林晖闵饰),相似的境遇与心境让他们走到一起,成为最要好的朋友。某一天,小美的爸爸妈妈选择分手,而她也终于决定回到深山,带着她的好朋友小杰,一同去仰望那久违已久的星空…… 本片根据著名绘本画家几米的同名原著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猛虫过江绝机迈克尔·杰克逊的万圣节离开天竺葵绝代商骄铁血武工队陌生人:第一章拉字至上第六季红宝石戒指阿波罗男孩佳酿之恋阴阳路7:撞到正鹰眼皮革先生虎头要塞之电流无罪之日天线生死黎平午夜0时的吻他们住在灰色地带小黄狗的窝京都寻声你在我心上骸骨之地水落石出葬礼之王孤独的野兽美女总裁与特种兵公主小妹

《星空》长篇影评

 1 ) 遁逃,寻找内心幼小自我之旅——《星空》影评

我想说,这并不是关于小萝莉与小正太的早恋故事,不是青少年校园暴力研究,也不是挑唆少年偷窃或者离家出走的反面教材,更不是家庭问题对于少年成长影响的写实报告。

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十三岁的孩子所看不懂的。

它的主题,与爱情无关,与成长无关。

或许一个脱胎于稚纯,经历过些许世事颠簸,但棱角尚未打磨殆尽、内心尚存净土的成年人,坐在电影院里,能够体会到电影所想传达的某种普适的审美与共鸣。

这是一场关于每个人的自我的童话。

十三岁是稚嫩美好的年龄。

十三岁的感情是知足的、纯粹的不参杂任何情欲的感情。

梵高莫奈雷诺阿是感情热烈的纯粹艺术家。

艺术是感情纯粹集中的表达。

法国是所有人心目中有关艺术的世外桃源。

爵士乐、红酒和地毯是上等阶级的代名词。

没有蚊虫叮咬的森林,摆满蜡烛的废弃教堂,森林里干净隐蔽的小木屋,平静湖面上的小木船……导演用尽一切手段,布景、环境、室内、室外、音乐、特效,来渲染一种“唯美”的氛围。

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生命中“美好”事物的代名词。

故事要建立在这种“美好”之上。

一双幼小的主人公,是观众窝藏在内心身处的自我,是心里那块净土。

那个幼小的自我很容易感动,会在心里感激对窗传来陌生的音乐;那个幼小的自我很敏感,会因模仿关注对象的一举一动而快乐;那个幼小的自我很易怒,会躲在楼上捶打汽油桶宣泄;那个幼小的自我很自尊,会拒绝一切外来的关心;那个幼小的自我也可以很勇敢,会为了想要保护的东西奋不顾身大打出手。

拼图,是幼小内心一种完美主义倾向。

拼图缺失的一块代表着生活出现裂缝,不再完美。

“爷爷”是疼爱和保护幼小自我的意象,爷爷的逝去代表着幼小自我失去了庇护。

需要独自面对外界的风暴。

父母的离异代表着一切成人世界里所要面对的破碎和无奈;而校园比赛以及后来引出的暴力事件代表着来自同辈的竞争和压力。

一个是远虑,一个是近忧。

面对这些,每个人内心那个幼小的自我,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逃避,而最佳的避难所则是曾经为自己提供庇护的,爷爷的住处——一所远离成人纷争、同辈倾轧的隐世山林中的木屋。

这次逃家的目的只有一个:看星星。

而为什么要“看星星”呢?

因为辽阔的星空会让人觉得自己的烦恼都变小了。

一种自欺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以生存。

逃逸,和躲藏。

是在污浊纷扰人世中,保留内心幼小自我的唯一方式。

然而,幼小的自我实在是太羸弱了,以至于一场雨就淋坏了身子,不得不提前结束这场旅程。

这也是暗示着某种纯粹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短暂性。

为什么说与爱情无关?

因为没有性。

只有灯照剪影的一点点浅尝辄止的性暗示。

像甜汤里加的辛辣作料,用以吸引观众。

一双小儿女之间,只能说是,寒冷中相互依偎着取暖的一对小兽。

牵牵手,吻额头。

只是温暖。

为什么说与成长无关?

因为没有拔节。

小姑娘所有的青春只凝结为一句话,请温柔的对待我们。

成长的只会是我们的身体、心智和阅历。

这个幼小的自我,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要么躲藏,要么死亡。

永远不会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喜欢这个结局的原因。

即便桂纶镁如何美丽窈窕,我扔不愿见苍白无辜的小女孩换了面孔。

本来与爱情无关的电影,非要加上一个言情的结局。

最后的相遇,更像是一种狗尾续貂,用以取悦观众的补丁。

为了故事而故事,为了圆满而圆满。

这种“圆满”是通过每一幅拼图缺失来表达的——女孩作为最后缺失的一块,最终回到了男孩的心上。

也暗合了圣经里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的一种回归。

缺憾,一直是几米漫画的几大主题之一,他一直企图用一种完美的方式来诉说不完美的存在,好让这种教化看起来不那么残忍。

成人童话,应该是。

整场电影下来,两个小时,就好像跟着小女孩坐着火车到星空减遨游一番,完成了一场舒适的心理按摩。

我只记住了一句话:虽然,一切都会过去,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这次遁逃,那么美,美的让人无法释怀。

这部电影汇集了所有十三岁的我喜欢的元素,朦胧唯美的故事线,青梅竹马的伙伴,偶像明星的主题曲,考究的画面转帧。

电影里的小女孩,都像极了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妹,尖尖的下巴颔,清丽干净的脸蛋。

她的家庭,装潢消费、梵高莫奈,优渥的生活,精致的器物,优雅时尚的父母。

甚至刘若英举着红酒坐在桌前的端庄举止都像极了年轻美丽的婶婶。

是的,蔓延了整个童年的向往、艳羡,关于幸福的幼稚定义,都在这部电影里。

但我只给了它四颗星。

因为我不再是十三岁,不再憧憬羡慕那样的生活。

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缺少一种优秀电影所具备的精神内核,一种对现实的关怀。

电影只做出了一种形而上学的陈述,并没有探讨女孩的成长问题,没有解决幼小自我的生存问题:是任其死亡还是建立起强大的外壳将其深锁?

纯善敏感的自我与风雨交加的外界之间的冲突,绝对不是一场遁逃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的矛盾。

就像是,灯亮了,散场了,不管在电影院再坐多久,观众们还是要回到现实中去。

电影够美,但不够真。

所以离开的一刻,愈发显得残忍。

 2 ) 人生若只如初见

(1) 《星空》拼成了,但却少了一块拼图,那是 一颗星星的心。

“两个人之间的爱,会消失吗?

” 身处感情破碎的父母之间,十三岁的小美提出了她的疑惑。

小美的爸爸妈妈也曾有过花前月下,也曾有过如胶似漆,也曾有过海誓山盟,也曾......可是,那一切都只是曾经。

“我们来一起完成它吧。

”看着吵架的父母,小美捧着《星空》的拼图盒。

可是她的父母拒绝了她。

拼图也许可以拼出一幅完整的图画,但,支离破碎的感情呢?

《星空》拼成了,但却少了一块拼图,那是 一颗星星的心。

(2)当你拼出的心上人只存在于你的心上,那也许,你就陷入了自己所创造的幻象之中。

也许,我们在不知不觉之间,都在玩着拼图的游戏。

当你恋上一个人,你也会不知不觉的在心中拼成一幅恋人的模样。

“你翻阅他的人生履历,追寻着他的足迹,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并为着他的开心而开心,为着他的忧郁而忧郁。

你以为这就是爱了。

你读他的文字,欣赏着他的才气,喜欢听他的言谈欢笑,喜欢贴近他的感觉,甚至为着他愿意与你说话,而欣喜异常。

你以为这就是爱了。

   你对自己说你是愿意做他的新娘的,愿意与他携手百年,愿意为他置一处温暖的家,让他从此不再漂泊,愿意为他生儿育女共享天伦。

你以为这就是爱了。

不可否认,你的确对他动情动心了。

   只是,某一天,当他离你而去,最开初,你有过思念,有过失落,甚至有过惆怅与痛楚。

但是,随后的日子,你忘记得很快。

另一处风景闯入你的视野,代替了先前所有的思念,你觉得相形之下,你更爱眼前的风景。

你欣赏着眼前这个他,喜欢着眼前这个他,并时常幻想着与这个他共结连理。

亦如当初对先前的他,感觉是惊人的相似。

这个时候,偶尔想起先前的他,你只是笑笑,笑自己当初的幼稚与天真,你说,那不是爱,那只是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情网,你喜欢垂钓爱情,钓的是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血肉。

...."我们必须明白,我们是爱我们恋人的本身,还是爱恋爱的感觉。

当你拼出的心上人只存在于你的心上,那也许,你就陷入了自己所创造的幻象之中。

(3)真爱,是全然的放下 也许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内心里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无论他做什么,在你眼里,他都惹人讨厌。

而当你在内心里对一个人有好感,那无论他做什么,他都讨人喜欢。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当你心有已成之象,那你根本无法与他人交往。

而这种被称为“成见”的心象,即是你在心中为他人完成的拼图。

只有当你完全放下心中的成见,以一种全然开放的空灵心境去接受他人的时候,你才能享受到交往的真正乐趣。

恋爱亦然如此。

因为恋爱亦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处之道。

试着闭上眼睛,体会一下回忆的感觉:当你回忆一件事的时候,你回忆的不仅是事情本身,还有那件事带给你的感觉。

恋人们在随后的生命中会一起经历很多事,这些事也许很美好,也许很痛苦。

美好和痛苦交织着,拼成了很多“欢喜冤家”。

无论什么事,都会在你的心中烙下一片恋人的拼图,我们姑且称这幅图为“恋人印象”。

小美的爸爸和妈妈貌合神离,彼此的眼中再也容不下对方,无论对方做什么都是错,那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心中都拼成了一幅灰暗的“恋人印象”。

在这种氛围下,一些痛苦的陈年旧事往往会浮现,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强化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再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你和恋人在一起的美好感觉: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们似乎忘记了一切,在你们的心中,似乎纤尘不染,可是,你们彼此之间,却体味着幸福的感觉。

当你们的心中,完全没有对方心象的时候,你们却仿若一体。

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那种消弭了彼此的感觉。

是那样的感觉吗?

当你们一体的时候,你的心中却没有了她。

因为,她就是你。

记得:真爱,是全然的放下。

(4)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

曾经,我以为这句话是说人心无常。

渐渐的,我才明白,人生若能始终如初见,那是人心的常。

你还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悸动吗?

你还记得,第一次吻她的感觉吗?

......小美第一次见到小杰,小美第一次拉小杰的手, 小杰第一次吻她的前额....世事变迁,那份初心,是否依然?

小美告诉了我们答案。

当她在巴黎看到一幅没有星心的《星空》,她流下了两行清泪。

她知道,她的初心,依然未变。

一切恍若初见。

初心,那最纯粹的心。

千年一瞬,一眼万年。

(5)愛,是无法拼图的愛,是无法拼图的。

因为愛,不可以切割。

“愛”字的中间,是一颗“心”。

心被切割了,愛就消逝了。

也唯有现在,当我读到:“无论生老病死,贫穷富贵,不离不弃。

”这句简简单单的话,才明白了其中的震撼。

有一天,我会对我心爱的人,说出这句话。

(6) “两个人之间的爱,会消失吗?

”真爱,不会消失。

它只是被遮住了。

 3 ) 青春很美好,岁月你别伤害它。

1 灯光亮起,片尾曲里五月天的《星空》伴着几米的绘本一帧帧把想走的脚步留了下来。

阿信的一句“一个人,习惯一个人。

”像是拉落每个人的心中版图的那只手,毫不留情就把所有的美好撕裂,再也无法回归完整。

抖落的碎片,在每一个鼓点爆发以前,撕扯出你内心最简单最朦胧的记忆。

“你多久没有看过星空?

”只是这么一句,便把我们的心都留了下来。

每个人的心中,都曾有一片稻田。

那些参与我们人生的人,用爱在心田里种下一季又一季的的思念。

然后,以最迅速的方式离开,连一句再见也舍不得留下。

儿时抬头可见的星空,什么时候成了遥远的奢侈品。

是为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还是为了品尝醇美的红酒,我们在为了更丰富的物质埋头忙碌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最好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都太容易本末倒置,在终点线上忘记出发的理由。

房子越住越大,车子越开越好,去吃的餐厅越来越高级,可是双人床渐渐变成了单人床,吃饭时说的话越来越少。

我们在去往终点的路上,都选择了放开彼此的手。

画面的下一秒,小美的脸陷在黑暗里,双眸明亮,暖黄色的灯光打在脸上,映衬出她最简单最寂寞的样子。

她想离开这里,父母的吵架已经无法让她忍受。

她像一个局外人,只能接受被赋予的一切。

那张火车票的终点,是爷爷在山上的工作室。

那是承载着真心关爱的地方,是她逃避灾难的防空洞。

可惜,世界上最后一个真心爱她的人,也选择永远地离开。

爷爷的死讯,就像那幅一千片的拼图,最后那片最亮的星辰怎么找也找不到。

就像爷爷没有完成的那只蓝色大象的木雕,那条残缺的腿再也没有办法安上。

就像莫奈的油画,挂在家里却找不到一丝温暖的痕迹。

心中的那块缺口,被猛的一扯,然后瀑布一样倾泄而出。

镜头用了很久的拼图掉落的场面来表达小美的内心,那哗啦哗啦的声音持续了很久,令在场的人陷入一种黑暗的恐慌。

仿佛能身临其境那种毁灭至死的过程,许久,周围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拥抱的情侣停止了交头接耳,爱吃零食的女孩忘记了咀嚼,打电话的人关上了手机,电影的魔力最终让屏幕前的所有人做出了一样的动作:黯然神伤。

我们真的想替小美做点什么,可是,我们无能为力。

2周宇杰的出现,是小美的初中生涯里最好的礼物。

他不爱说话,有凹深的眼廓,双眼皮就像浓重的素描横亘在眉毛下方。

他喜欢画画,总是带着素描本。

就算裸体素描被同学嘲笑,也只是善良地躲在楼道里打墙壁发泄。

他有偷物癖,可是这一切并不能阻挡小美的喜欢。

导演用了很跳跃的色彩来呈现小美和宇杰的相识和相知,无论是印着编号731803的湖蓝色校服,还是路过的天蓝色大门,橘黄色沙发,白色精品屋,红色折纸,这些色彩被青春恰如其份地放在了调色板上,道不尽的赏心悦目。

当宇杰小心翼翼地问,老师让我做教室布置,我做不完,你可以帮我吗?

小美点点头,说好啊。

宇杰笑了,这是他第一次在镜头里笑得这么开心。

那一刻,你是不是想起自己17岁的某天,曾经这样心怀忐忑地征询一个女生的同意,支吾半天才表达完意思,问她的意见,心里像吊着一块千斤巨石。

随时就要压垮脆弱的神经,却在她同意后觉得世界柳暗花明,豁然明亮,你的动力满满,好像所有的难事都微不足道。

这便是青春最好的样子,只是淡淡地喜欢。

无关财富、地位、背景、学历,没有任何的海誓山盟,没有任何动情至深的句子,他们脸上的笑容告诉了我们一切。

得知父母离婚的决定后,小美决定出走,她找到宇杰,“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吧?

”男孩没有犹豫,当他们乘坐的火车在小美的眼里变成飞越星空的美梦,我们的掌心暗自为那年没有私奔的回忆捏了一把遗憾,信誓旦旦说要天涯海角的人,最终也没有拉起你的手,给你一个明天。

我们都太容易自以为是,以为生活是不需要赚钱的流星花园,以为爱情是不需要面包的痴心绝对。

最后鞠一把相思泪,两两相忘。

有人说,这根本不能算爱情片的范畴。

我想说这话的人,压根是没有初恋的。

17岁的心思估计都浪费在打电动和看漫画了,爱情的定义,不是只有大声叫着我爱你才是真的爱情,不是说着我愿意为你去死才是真的爱情。

在我的眼里,在船上等待雾散的宇杰,发现小美发烧后,那样的焦虑,那样奋不顾身地朝前奔跑,那才是真正的爱情。

就算历尽千辛最终在背着小美终于看到了璀璨夺目、摄人心魄的星空,他也没有停下惊叹的脚步,因为他知道,他的背上,有比星空更重的人。

这样的情感,像饥渴的爬山路途中,喝了一口山涧水,久久难以忘怀。

3第一次知道林书宇导演,是因为《艋舺》,这部小制作捧回了满堂喝彩。

堕落的失足少年,也有那样热血的青春,唤醒了多少人青春的岁月。

继而《星空》的出手,更是把几米先生的故事,延伸出一条林荫小道。

你不自觉地被带着走,沿途小荆棘割破你的脚踝,你察觉到痛,可是你没有停下脚步。

这是说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区别。

影片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小美生病躺在爷爷山上的房子那一幕。

小美说,再陪我一会,好不好。

男孩没有说话,只是不由分说地俯下身来,在她的额头留下一个长长的吻。

伴随着电影院里的唏嘘四起,在我们期待还有下一步更深发展的时候,编剧戛然而止地没有再交代这个少年的后来。

他不见了。

像是少年时半路转学来与你同桌的某个小男生,爱捉弄你,在桌子上划三八线,扯着你的马尾辫笑你,拿毛毛虫吓你。

你发誓最恨他,最讨厌他,却在他某天突然转学去别的学校而怀念起你得了不及格时递过来的一根糖果,怀念起你没吃早餐时他放在你书包里的一包牛奶,你怀念起许多,可是他就是不见了。

像小美怎么找也找不到的最后一片星空拼图。

原来许多故事,都没有结局。

就算多年后,宇杰寄来的信里,只字未言,那最后一块拼图,已经说明了一切。

她心中的那片草原,曾有他驰骋在猎猎风里,笑容好像天边的晚星,可是际遇却还是像那片乌云一样,他说不见,便不见了。

就算我们知道他和她平行生活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彼此过得很好。

可是,又能怎样呢?

失去了那一块重要的拼图,你没有说的再见,是属于你的我的不完整。

原谅我。

 4 ) 寂寞是青春的病

【1.】寂寞是青春的病我们都病过,从13岁的那年夏天开始。

从来都没有痊愈过。

阿美跟小杰说:“我6岁的时候,第一天上小学,就发生了一件超糗的事情,就是中午拿着午餐,走错了教室”;“我8岁那一年,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弹钢琴的女生,那时候就觉得女生弹钢琴好漂亮哦”;“我9岁那一年生日,自己做了一个超大的抹茶红豆蛋糕,我做完之后觉得它蛮丑的,可是我把它带到学校,同学就把他抢光光耶”……我们都这样过,极度的自卑,把自己贬的一文不值。

但更渴望有一个人能了解自己,看穿自己的自卑和坚强。

所以阿美看似在暴露自己的自卑,其实更希望得到小杰的认同。

【2.】阿美和小杰没有相爱,他们只是两个寂寞的孩子我相信他们两个是没有相爱的。

他们走在一起,如此要好,是因为他们都寂寞。

阿美的寂寞来自于家庭的破裂,爷爷的离世。

小杰的寂寞来自于单亲家庭的不完整。

再或者,青春本来就是寂寞的。

【3.】阿美偷文具只是发泄寂寞两个相似的孩子,从阿美第一眼看到小杰,她就知道他们是同一类人。

所以阿美才尾随小杰、赶跑殴打小杰的男生、和小杰一起办板报、叫上小杰去看星空。

所以看到小杰偷文具,她也理所当然的跟着效仿。

只是阿美更寂寞,发泄的也更激烈,所以更容易忽视别人的感受。

所以小杰小心翼翼的提醒她:谢欣美,你忘记付款了!

【4.】拼图里面是阿美的回忆阿美的父母又吵架了。

她拿起一盒拼图,乞求父母能跟她再拼一次星空。

她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来挽救破裂的家庭。

她跟小杰在拼图店里说过,她妈妈在巴黎是学艺术的,所以她认识很多名画,以前他们一家也经常拼这些名画。

只是这都已经是存在于脑海中的美好回忆了。

阿美的星空最后少了一块,暗示维系家庭最后一根稻草也不存在了,她想要紧紧抓住的最终还是失去了。

爷爷去世,而她的父母最终把离婚提到了台面。

最后阿美发现她的世界--小杰、父母都破碎成一块一块的拼图,怎么也拼不回去了。

这时她看到了爷爷,她怕爷爷也会破碎,但是爷爷走过来,把她抱在了怀里。

可见,给予阿美家庭温暖了,正是她的爷爷。

而小杰、父母的破碎则暗示虽然他跟小杰是同一类人,但是每个人的寂寞都是不同的,小杰最终会从她的世界消失。

【5.】星空即是寂寞看着星空。

我总是会想起一首歌词。

“繁星点点的夜晚/你的画板涂满了幽蓝/某个夏日不经意的张望/是轻触我灵魂暗室的双眼……”阿美想回去看星空,是想逃避父母的争吵,去追寻和爷爷在一起看星空的回忆。

他叫上小杰,是希望小杰能够洞悉她的寂寞。

【6.】关于小杰的消失我觉得小杰不是阿美想象出来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我更相信小杰的消失,是因为他搬走了。

至少小杰洞悉过阿美的寂寞,在阿美最寂寞的青春里,陪她走过。

不管结局如何,他们都在彼此的足迹里留下了最厚重的一步。

如果小杰是意象,对于阿美,实在太残忍了。

【7.】剪掉刘海,是给成长一个拐点回到学校的阿美,剪掉了齐眉的刘海。

虽然父母离婚了,但她懂得爸妈还是爱着她的。

她开始关注周围的同学,不再逃避,学会隐忍青春的寂寞。

学着勇敢一点的成长。

对于她来说,她的夏天早就结束了,她的寂寞随着小杰的消失戛然而止了。

她想要成长起来,却少了小杰的再见,所以她的寂寞也变得隐忍。

青春总不是那么完美。

【PS.】男女主角都很萌,看着好似一对龙凤胎。

电影透着一股清新风和文艺范,连忧伤都是淡淡的。

像是饮了一杯淡茶。

回味悠长。

还好我已经走过青春了。

 5 ) 星空,就算不对胃口,也必看。

疗伤系、治愈系、纯美系、清新系、恋萌系必看。

老了的庾澄庆和刘若英,大了的徐娇,从齐头帘到偏分的明星成长历程必看。

华谊大手笔投出来的雪花、蓝色的大象、恐龙、火车、小兔子折纸动物必看。

桂纶镁的现在,林晖闵的未来,台湾文艺气质青黄接代必看。

曾江爷爷演的好慈祥,好慈祥,好慈祥啊,必看。

名画拼图随片大卖,是一块块碎掉的幸福,还是温馨讲述拼图的由来都必看。

请温柔的对待13岁,唯一长大的好像只有我自己,13岁周边必看。

虽然一切都会过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要抓多紧,请抓紧必看。

 6 ) 补上你的那块拼图。

严格意义上来讲,《星空》是直戳我点的一部电影,从预告片开始,就觉得说,一定是要看的。

对于几米的作品而言,《星空》并不是最让我觉得最有力量或者说在突然间有感触的绘本,记得我第一次看几米的书是在高中,我的同桌送给我一本《月亮忘记了》,那本书现在仍然放在抽屉里面像新的一样,但也是我小心翼翼翻了很多遍的书。

我现在其实也几乎忘记那本绘本在讲些什么,但我可以清晰的回忆起当时看几米作品的感觉,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有点像看情色小人书,虽然是卡通,但深刻又强烈。

很多年以后,我看台湾电影,也爱看台湾电影,写过很多台湾电影的影评,大三那会儿窝在家看杨德昌,看蔡明亮,看侯孝贤,也看郑文堂,阅读了很多关于台湾电影发展和现状的书籍,却没有办法用理论去直接往台湾电影上套,我一直觉得,看电影的人,你跟他说再多理论都没用,感受最重要。

所以,我觉得很多人也应该不喜欢《星空》,因为触及不到他们的神经,于是证明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海角七号》,而我,完全没feel。

如果说《海角七号》是现代台湾电影的一个转折,那么,我想这之后或者那期间的电影就不用谈电影语言了,我讨厌理论,对于一个学电影的人,情结、感知和想象力大于一切理论知识。

但基础当然需要具备,要不然再拍出一部《夏天的尾巴》,也真够折腾观众的,当然,郑文堂老师的《深海》仍然算是佳作。

所以,在魏德圣先生的《海角七号》各种卖座叫好以后,我开始怀疑我看的台湾电影是不是好的电影,或者说,我看的《海角七号》是不是魏导的那部。

当然,之后的好电影当然是有的,我想《父后七日》、《停车》、《带我去远方》是一定能挤进台湾好电影前十的,至于说《九降风》,其实我真没什么印象了,除了海报上的天空和少年,似乎电影语言太容易混淆在一大批台湾电影中,抽离不出,对于没有像《艋舺》这么高辨识度的电影真的很容易淹没在台湾电影浪潮里,傻傻分不清楚。

这部《星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突破。

我到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20分钟了,我很庆幸我能在20分钟以后看懂片子,并且没有被搞晕菜,导演没有玩浮夸,没有玩悬念,平铺直叙,自然而言。

原本我以为内部观摩活动不会有那么多人,殊不知确实就有那么多人,大放映厅座无虚席,我就只好坐在旁边走道上,这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在虽然铺着地毯但也极不舒服的台阶上看完整场电影。

其实《星空》不难理解,讲述的就是两个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为家庭、学校、懵懂的感情而拉扯出来的成长的故事,老百姓的,平民化的,就像你弟弟或侄子的故事。

可能是因为那句“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好不好”,就把我整个吸引住了,这更像是一个被工作、社会压迫太久的上班族内心迫切的念想一样,朴实的一句话却能量十足。

“私奔”的情感总是吸引我的,没有挥一挥手带走云彩的惆怅,多的却是更加直接的内心需求。

于是他们就去了,在脱轨的火车上穿越星空,然后开启了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内心挣扎欲求的秘密旅行。

我觉得人总是希望更强烈的活着的,这在小美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家庭的即将破碎,爷爷的离去,而真正有一个更贴近自己了解自己和懂自己的人对于小美来讲变得很珍贵,小杰便是这个人。

当然,在小杰身上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电影里,小美问小杰,你觉得两个人之间的爱会消失么?

小杰答:会。

坚决得像个经历丰腴的成年人一样,而那种表现也恰恰只是年少的假成熟,对于一个13岁少年来讲,或许他并不明白,爱并不是最重要的,探索爱和需求的过程才最重要。

其实这套用在二三十岁的人身上也依然成立,所以原则上,《星空》更多的,是给那些因为压力和周遭纷繁琐事无法自处的人看的,让他们更有勇气说出那句“我们一起去看星星”,当然,可以不用是原句,也可以换成“我们私奔吧,现在!

”“我们搞一下吧,晚上!

”“我们不要再挣扎了,爱谁谁去。

”之类的。

重要的是放开各种束缚,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和感受。

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在火车起飞以及翱翔在星空中的那些时间小杰是睡着的状态,如果把这个伏笔理解为小美的内心世界或者每个人内心的差异化而变得有距离感是不是正确的。

一开始的旅程是全新的旅程,是了解对方、了解自己的旅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才是消除这种内心差异、情感距离的一个靠近的过程。

在这个旅程中,每个人看风景的眼光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当迷雾退散以后,是否可以一同仰望星空,去寻找更坚定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

其实这部电影也是极具符号化的,拼图、折纸,这些小孩子玩意儿其实本质上也映射了现代人内心的渴望,渴望拉近与别人距离,渴望被援溺振渴,渴望更纯真的情感,而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缺了角的拼图,只看你走过那段看星空的旅程,有没有找到更妥帖的那一块人格,拼凑上去,完善自己,也更懂得与人相处。

虽然说教,但不是没有道理。

镜头没什么好说的,四平八稳,没有耍花腔没有各种晃动到让人发指的所谓的“情感表达手法”,要看晕眩的台湾电影可以选择《阳阳》,要看浮躁的台湾电影可以选择《爱的发声练习》,《星空》有的,就是那些带着小幻想、小冲突和小羞涩却让你更加勇敢的自我更新,轻松又有想象空间。

一部电影,怎么可以没有缺点,对于只独立执导过两部电影的林书宇先生而言,更是如此,以下观点纯属个人感受,敝帚自珍,若有相左意见,望请点拨指导斧正。

整部片子顺下来,发现情感的高潮和爆发点似乎少了一些,一直稳扎稳打,却忘记电影本身的起伏,如果有更加强烈的情绪渲染,可能会更有记忆点,让看客更加深刻和感动。

桂纶镁的出现我对此持保留态度,不予置评就是最好的表态。

其他演员都非常好。

最后,如果结尾法国小巷子的那间拼图店,只有那副《星空》的地图是缺了一块,或许会更完美,更有想象空间。

在放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让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读懂小孩的语言,让每一个小孩,都用自己的方式让成年人知道,他们活得多不强烈。

我的微博,有兴趣一致的朋友可以多交流哦:http://weibo.com/hirowork2010

 7 ) 『那时候,未来遥远而没有形状 』

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A、小时候的暑假都是在外公家度过的,外公有个花园,还有一棵外婆种的桂花树,晚饭后他们带着我搬椅子在花园乘凉,是那个时候最典型的记忆抬头看星星,低头吐西瓜子,在那时,我会看着飞机亮着灯慢慢飞过,在那时,我会听着外公讲着天上的故事,在那时,我也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不招蚊子咬然后,就是我的长大,和外公外婆的年华老去,然后天上的星星随着时光变迁而变得不再清晰,当外公外婆搬离老宅时,曾经的那些就成记忆,当桂花树被拔起时,童年的那块拼图也一并丢失“长大”是孩子和大人一起需要提防的怪物,它勾引着孩子向往,又让大人们无奈唏嘘,只留纯真的幻想执着的在记忆力孤军奋战,我们总自以为经历的世界越来越大,殊不知美好的留存被现实压榨的所剩无几,自己的方式越来越脆弱不堪所幸,星空永远在天上,你只需不时抬头,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点点繁星虽非耀眼,却足够照亮前路B、第一次听到Starry Starry Night这句歌词,是在高中时,某个晚自习的夜晚,不知哪个班的一位小哥,抱着吉他在走廊上唱着,我问他是谁的歌,他说是Don McLean,他要在学校迎新晚会上弹唱这首歌,为了一位姑娘后来据说那妞没看上他原因是“你没有谢霆锋帅”,但我还是很感谢他让我记住了一首好歌,那个年代正是中国校园乐队雨后春笋般的日子,对于民谣的感觉还在同桌的你和上铺的谁谁谁上面歌词里说:如今我才明白你想对我说的是什么 你为自己的清醒承受着多少痛苦 你多么努力想让它们得以解脱 但是人们却无法理会 那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倾听 或许他们现在会愿意聆听…… 那时候周杰伦还是卷发出道未久,只会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那时候章子怡还是雏儿成名未久,还只是我的父亲母亲和玉娇龙,那时候乔布斯还是半仙封神未久,这个时代还没有iPhone和iPad,那时候的我还没遇到我的前女友,却早已打包好所有的童年和少年时间在日复一日时间日复一日垂直下降, 那些支离破碎的白日支离破碎混声重唱, 黑夜准时降临,天上的繁星却难以再独霸四面八方, 一个,索然无味的年月那时我喜欢爬上家里阁楼在屋顶看星星,那时北斗七星就高高挂在我的正上方,那时我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那时我害怕进入睡眠那阴森不期的冒险 原来那是没发育的梦想,我却被它完全洗劫一空C、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那是大学时才明白的道理,以前总有人说我早熟,后来才发现是熟的不是地方大二开始我很少上课,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老图书馆看电影,一个大耳机,一台电视机,很多录影带,我可以待上一天,直到星星出没的时候我就那样过了好几年,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走进来,没有谁走出去回头看看来时路,回忆、青春、昨天在偷偷陨落,梦想越来越脆弱,而我越来越老,两者之间总有一个要先消失吧我想象是一棵种在迷宫里的植物,从不在乎迷宫的出口在哪里,城市的夜晚再难见晴朗,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大学后去的第一家公司叫李奥贝纳,这位祖师爷曾说,“伸手摘星可能听起来有些天真,但却是我一个热情信念;也许这个世界真该多一点这样的浪漫。

”公司名片背后印着一个伸手摘星的人,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原来在这个世界,星空还能留存在每个人的心里D、很久没去电影院,去看一部真正称之为感动的电影,“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独白轻浮,和一封左支右绌一封不知所云的情书 五月天在歌中唱到:命運偷走如果 只留下結果 時間偷走初衷 只留下了苦衷 你來過 然後你走後 只留下星空 回忆像不变的星空,引领你走进十字路口,一个人,还是一个人,习惯一个人,却会记得某年某刻头上的那片星空,勇敢的独自飞跃月光倾斜的城市上空那时候,未来遥远而没有形状,梦想还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字———————— 献给你我,和所有依旧怀有梦想的孩子们

 8 ) 当失去成为生命的常态

人们常常容易犯一个无心的错误:过分夸大自己的痛苦。

也许在成年人这里,这种无心之过更为常见。

然而我一直相信痛苦是没有比较级的。

成年人的失恋、失业,孩子的失去心爱的玩具,其实都是一样的。

因为失去的这些东西,对于失去它的主人来说,都是百分百。

那么孤独呢?

是不是也一样的?

一样没有年龄偏好?

也许吧。

三个人的晚餐,孩子静静等待父母的离婚决定。

明明是这个决定里最糟糕结果的承担者,却偏偏是最没有主动权的人。

只有用沉默来回答他们实质只是宣判意味的询问。

我想,尽管13岁的孩子在那个时候还不能精确地用“孤独”两个字来总结紧紧攫住自己心脏的东西,但是她一定能听到世界破碎了的声音。

从此自己的世界都不会再圆满了的感觉。

孩子究竟懂不懂得失去的意义呢?

在《追逐繁星的孩子》里,女主角也是在没有懂得承担失去的年龄,失去了男主角,因而踏上一趟寻找之路。

这趟寻找,究竟是向命运举起一面不服输的大旗?

还是仅仅借用寻找的过程,让自己懂得向命运多一些妥协,懂得失去也不过是生命的一种常态?

不知道导演的表达欲望。

但也有可能这只是一场无果的探讨吧。

但孩子的心一定不会如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的那么单薄。

“十三岁的我们,其实非常脆弱。

十三岁的我们,其实相当坚强。

所以,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前,请温柔地对待我们。

”如果把孩子理解为单薄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太过贫乏了。

孩子当然也会懂,这世界不是等自己慢慢长大的温柔果园,只是在冷雨或者飓风来临之前,还是让阳光多照一会儿吧。

这样余温也能温暖余生。

原来。

温柔,才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

这么说来,大概没有多少成年人是合格的吧,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大概都是以简单粗暴为主流的吧。

以自己的偏见,一厢情愿地把孩子隔绝在自己的世界之外。

当然,这也可能是一场关于存在与虚无的讨论。

尽管有很多人吐槽徐娇的那句:虽然一切都会过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但我依然被这句戳中了某点。

尽管有时候弄不清楚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一切都是虚幻究竟是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的去往更深层次的修行,还是只是没有承担失去的勇气,所以在可以拥有的时候就保持高度警惕,甚至用排斥来取代拥有。

不知道。

但我有一种直觉,一个看得太透太虚无对人生没有任何贪恋的对象,不会成为我生命的同行者,无论朋友还是恋人。

因为ta有勇气面对人生里的一切失去,有勇气把所有的残破看成理所当然与无可厚非,那么如果有一天,我想紧紧抓住些什么的时候,这样的对象完全不能和我拥有进入俗世的欲望。

人总要有那么一些贪恋,才会显得真实与可爱。

而生命的终点究竟是什么,大概远没有那么重要。

 9 ) 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预告片很美,五月天唱的也买力。

可是心底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说可能会失望,就像<向左走向右走>和<地下铁>。

唯一值得称赞的可能都是音乐部分,所以原声我都有收藏。

确实和漫画还差了点。

7排的小厅,选在第三排感觉刚好。

一开场就是徐娇的特写,小女生长开了,不再是记忆中那个和7仔一起的青涩少年。

当年有一个人跟我说:你看,这个小姑娘以后要弯了。

可惜你错了,小姑娘还是长成了一个纤瘦的小清新。

虽然一直跟某人说我有恋童癖,但事实证明我很正常,对于这个13岁真正的萝莉年龄女孩丝毫没兴趣。

整部电影的基调都是平缓的,偶尔给这份平淡一份小惊喜。

第一次出现在文具店,与其说是偷东西不如说是偷一种快乐,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笑了。

为什么自己当年就没这样大胆过,想来也是遗憾。

再一次看到了拼图,这件被我遗忘了太久的东西。

第一次迷上拼图是因为赤名莉香灿烂的笑容,于是拿压岁钱买了一在当时还只有进口货1000块拼图。

开始也曾饶有兴致的拼接,可偏偏选了一副秋日风光,大片大片的相似颜色终于消磨了耐心。

当小美独自带着大象去看爷爷的时候就觉得那是最后一次,半夜骤然响起的电话铃再次验证。

她不愿去送爷爷,可是当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把箱子里的东西乱扔一通,玩具衣服一件件散落,我的心和她一样难过。

这果真是个女权时代,一切皆因小美的主动而起。

她偷偷跟踪这个沉默的新转校生,为了替他解围和男生打架,约他一起去看星星。

而小杰总是跟在她身后,露出一个微笑什么都说好,这一刻我多像他。

网上一直有人问他们之间算爱情吗?

我想应该不是,或许是最美最纯真的初恋但绝对不是爱情。

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爱情是喜欢的升华,是一种历炼和沉淀。

两个人之间的爱会消失吗?

这是借小美之口问出的问题,也是大部分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想消失的是对彼此的承受能力,消失的是最爱那刻自己的热情。

所以最后开放式的结局很好,我并不希望那个小店老板是小杰,而仅仅是另一个能懂小美的人。

虽然一切都会过去,但是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有些灿烂注定只能留在心底。

爸妈还是离婚了,小美选择和爸爸一起生活,改了发型开始和同学一起玩乐。

"我有很多关心我的同学,虽然他们不一定了解我。

后来小兔子始终没有变成大兔子,小象,也没有变成大象,唯一长的大,好像,只有我自己。

"每个从13岁走过来的人应该都会对这一段感触。

每个人都在长大,面临选择,学会承担……

 10 ) 拍電影不是拼拼圖

說實話,我喜歡劉若英,喜歡幾米,喜歡桂綸鎂,所以對這部電影期待了很久。

香港亞洲電影節的時候,沒能搶到《星空》的票還很沮喪。

當然,除了有我喜歡的演員之外,電影的宣傳文案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

電影簡介里寫著“這是一部聽得見心跳的電影”,“看完這部電影,你將想起曾經也有那樣一個人,讓你不顧一切地產生驚人的能量,無論如何,要和他一起去冒險,看看這世界的美好”⋯⋯這些話讓我在film editing的課上思緒一直徘徊在回憶里。

但是,事實證明這是一部完全無法讓人入戲的電影,相當失望。

跟我同去的朋友看到一半忍無可忍提前離場了,而我堅持看完的原因只有一個:如果我沒有把電影看完就來評價的話顯得太不客觀了。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有非常明顯的技術問題,不過這個問題我稍後再說,因為我知道大多數觀眾是不會去關注電影的技術的,大家關注的更多的是劇情,那我就先來說一下劇情好了。

作為一部改編自幾米漫畫的電影,故事原本應該是一個優勢。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正因為原著是以漫畫的形式呈現的,而漫畫和電影的媒介特質差別太大了,因此如果改編不好的話,故事就會走入另一個極端——矫揉造作不自然。

首先,台词真的非常糟糕,这不是生活中两个活生生的“人类”之间会出现的对话,太书面,太刻意了,导演急着想把那些带有人生哲理的话语告诉观众,但是他忘记了,电影最大的特质存在于视觉元素,用我的Film Production课的老师的话说,如果一部电影关掉画面以后丝毫不影响观众理解的话,那就没有必要拍成一部电影了,那就是一个广播剧。

这就是《星空》的最大软肋,影片的主旨不是灌输的,而是借着情节的发展让观众自己去体会的。

影片一开始便出现了那句点题的旁白:当你寂寞的时候,只要仰望星空,世界就会变得好大好大。

那么,我想问一句:然后呢?

我承认这句话本身很有feel,但是影片却没有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仰望星空可以让世界变得好大好大。

其次,电影尽管改变自漫画,有点魔幻超现实主义的意思,但片中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符合逻辑吧。

什么叫符合逻辑?

简单地说就是A推出B,B推出C,C推出D⋯⋯以此类推。

这样才能让整部电影看起来流畅自然。

导演林书宇,同时作为编剧,他始终扮演着上帝之手的角色。

他希望主角做甚麼,因此,情節安排相當隨意,整體顯得鬆散不緊湊,即便觀眾遲到了或是中途睡著了,都不至於影響其對故事的理解。

再次,我表示兩個小朋友的演技實在太稚嫩了。

徐嬌表演太用力,極盡誇張之能事,這暴露了她其實根本不了解小美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小潔則是另一個極端,一味地扮酷,樣子太欠抽了⋯⋯兩個主角的對手戲顯得生硬乾澀,完全沒有表現出兩個來自破碎家庭的小孩只見的惺惺相惜,又談何給彼此勇氣和力量去面對這個不怎麼完美的世界呢?

而劉若英、庾澄慶和桂綸鎂又完全沒有發揮的空間。

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戲好,戲不好,一味地追求技術,難免淪為形式主義。

我個人認為“導演”之所以叫“導演”,是因為導演最重要的職責是指導演員演戲。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裡面的所有演員都沒有在認真演戲,如果連演員都是跳脫在故事之外的,觀眾要如何入戲?

好了,講完劇情講技術好了。

簡單地說一下,說多了說細緻了也沒有任何意義,豆瓣畢竟不是適合進行學術博弈的平台,我知道在這裡大家講究的都是feeling,甚至有人說技術甚麼的都是浮雲,feeling才是最重要的。

對此,我百分之一百地不認同,但是我也無意去爭論,畢竟如果隨便哪個觀眾都能把技術細節揪出來,就不存在專業的電影從業者了。

在吐槽以前,先說一下我認為該片也並非一無是處,起碼收音和美術很出色的。

杜篤之不愧是侯孝賢的御用,水準相當穩定。

美術組整個還原了幾米漫畫的氛圍,相當出色。

但是,攝影和燈光就太有問題了。

首先最基本的,居然多處出現out focus的情況,對於一部上院線的電影,這怎麼可以接受!!

其次,光圈開太大了(這是幾乎所有台灣小清新電影的通病),景深根本沒必要那麼淺,深焦鏡頭反而可以做更多調度上的變化。

再次是廣角畸變的問題,幾乎所有室內戲都有這個問題——畫面邊緣出現球面變形。

我不知道是不是導演追求的就是這種效果,如果是的話,我表示無語。

還有就是燈光的問題。

燈光根本就是在醜化演員,庾澄慶的所有畫面都非常難看,光很硬,臉上的明暗對比相當強烈,而且陰影部分把演員的五官缺點都放大了,甚至小美和小傑在樹林里的那一段太有恐怖片的氛圍了⋯⋯剪輯是我最不能忍的地方,以至於在我無意識的情況下我在電影院裡對該片的剪輯暴了粗口。

剪輯非常地跳,連最基本的motion continuum都沒有做到,幾乎所有的動作剪輯點都是不對的。

除此之外,音樂的入點和出點也沒有掌握好,頗有靠音樂就剪輯的嫌疑。

拼圖是電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道具,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是貫穿始終的意向。

但是,我想說的是拍電影不是拼拼圖。

不是說把一個一個零碎的情節片拼在一起就能構成完整的敘事。

電影的每個場景都是彼此聯繫,彼此推動的,否則電影便淪為了生活,談何藝術的再創造?

我想,對於林書宇導演來說,他也丟失了一塊很重要的拼圖。

《星空》短评

很青涩很朦胧 就是不太喜欢频繁出现的动画形象。。。

6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还行

几米的画面!

11分钟前
  • flyingdoge
  • 推荐

对~视觉是不错~但情节讲的就是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幻想与现实穿插最后正常了的故事~哎哟喂~在电影院看的~那个无聊啊!!

13分钟前
  • Maggie啊啊啊
  • 很差

配角完胜~曾江!!!文艺刘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徐娇不是假小子的模样那口音怎么听怎么奇怪。传说中的呻吟吗( ̄. ̄)+估计此片水军也得不少~评分怎么这么高~

15分钟前
  • Dita
  • 较差

我还是回去继续看我的绘本好了==

17分钟前
  • 睡懒觉的cc
  • 还行

全片都很几米风格,那种淡淡的情感却给人不尽的回味,彷如一杯冰拿铁,尽管苦,但是那丝滑的口感让你想不断回味。

21分钟前
  • 立仔
  • 推荐

没看过几米的星空 没有先入为主(有,也是林导之前的#九降风#) 坐定开映起 之前的各种曲折都变成了好事多磨的序曲了 那些梦幻的颜色 那些熟悉的情景 不自覺的会心的笑 不及防落在仍上扬的嘴角的眼泪 正式公映以后我一定会再去看

25分钟前
  • pandora刀刀
  • 推荐

四星是因为拍一个十三岁少女心思的电影太少了,而这部又拍得这么真实。

26分钟前
  • fingcat
  • 推荐

徐娇那么丑却找桂纶镁演她长大以后,导演你让她自己情何以堪啊!

28分钟前
  • 仨门儿
  • 较差

就像荣格心理学派一样。

29分钟前
  • 良吉吉Bee
  • 力荐

我只是想知道臺灣的冲洗廠怎麽可以再一次把膠片冲得這麽差?難道包軒鳴是故意要把35mm拍的好像是s16么?

34分钟前
  • 17950
  • 还行

。。。。。。。。年纪大了。。。欣赏不了。。。。

36分钟前
  • forfaen
  • 较差

请教:刘若英跳的那段舞出自哪部老电影?

40分钟前
  • 走马
  • 还行

改编的很大胆,很唯美很纯净。

41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推荐

我只喜欢那些生动的折纸和爷爷送的大象~

46分钟前
  • Leyenda
  • 还行

在放手之前,想要抓多紧,就抓多紧。

49分钟前
  • 推荐

总觉得有的镜头拍的像惊悚片

52分钟前
  • 憨大仁
  • 推荐

真心的烂。。。

56分钟前
  • 尺素书
  • 较差

我找不到亮点 记的那时候还看睡着了 我果然是没有文艺细胞么 不过那个拼图好像蛮好玩的 那拼完好有成就感啊

58分钟前
  • 晒月亮
  • 较差

徐娇小弟弟

1小时前
  • 巴巴多斯奇遇记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