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基本摆脱了抗日神剧胡编乱造、过度虚无的问题,能够紧密地扣住时代背景与历史事实,与题材的结合非常紧密,没有出现无底线消费的现象。
里面政治人物、军事人物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是一大看点,层次远远高出了神剧里面的夸张谍战无聊斗嘴。
但是对事实的尊重是在有待提高。
在表面尊重历史事实的背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部电视剧缺乏全民族团结的认识,对抗战全国艰苦性认识不足,中国人之间勾心斗角的情节太多,没有全民族团结正能量,更多是个人英雄主义与主角光环,中国军队之间互相贬低,互相污蔑,在娘子关血战的第三军与十四军团硬是被描绘成出卖川军的逃兵,为了贬低汤恩伯,强行改变了坂垣师团真实的进攻路线(真是历史上进攻临沂而不是滕县),夸大川军战绩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好看归好看,胡编不能容忍。
首先,你就当它是一部晚饭后跟家人一起坐在沙发上打发时间的电视剧看,不用去计较里面的情节漏洞,不用去计较里面的政治色彩,这个年代拍的很多电视剧不都是这个基调么。
对于我,这部电视剧让我获益匪浅,生为四川人,我觉得非常骄傲,看过电视之后简单查了一下川军抗战的真实历史,实际上,川军就是这么伟大,四川人民贡献的力量也是一样的伟大,当战火里四川还很远的时候,所有的官兵市民都已经热血沸腾了,这就是爱国情怀。
成都有抗日无名英雄纪念雕像,找个机会一定得去拜访。
这部电视剧让我渴望更加多的了解故乡的历史还有大好河山,让自己做个优秀的四川子民。
感觉军人确实很有魄力,现在的中国人就需要这样,敢于面对,敢于承担,不畏强权,不欺强凌弱。
拍摄非常真实,战斗的场面一点不含糊,中国就是需要这样的电视剧和演员,鼓舞我们,继续给我们力量,坚持和小日本斗争到底。
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日本人跑到中国来所做的一切,抵制日货。
想要整体理解影视作品,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不能从整体把握,从某一个视角分析也是可取的,起码可以抛砖引玉。
这部电视剧我没有完全看完,看到冯天魁的审判结束被委座接见,当然后面还有很多集,但这部电视剧演到这里,对我来说已经可以结束了,为什么呢?
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可以有多个,但抗日算一个。
冯天魁,一个四川军阀,为什么会如此热衷抗日?
这在很多人看来很自然,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日本并没能进攻到四川,让一只四川本土部队出川作战,显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实际上四川部队在刘湘、冯天魁的带领下,对出川抗日表现了极为高亢的热情,我没有研究历史,历史真相可能没有这么乐观,可能有很多反对声音,但电视剧夸张一点、偏向一点,这很正常。
为什么说出川作战很不容易呢?
有句古话叫做少不入川,也就是说年轻人进了四川就很难再出来,相比川外,大概天府之国是比较安逸的,这在民国那个时候就更显得珍贵了,所以想要让川军出川作战,是什么动力刺激的呢?
这动力显然不是军饷,川军不是为了钱去打仗的,这在电视剧也体现得很清楚,冯天魁为了筹集军饷,把房子都押了,后来一边作战一边为军饷不断跟国府或者地方政府交涉,电视剧也都交待了,如果是为了钱,断不会先打仗再要钱,这自然不需要多解释。
说到军饷,不能不说刚出川作战的时候,驰援山西的事情,山西人是不是真比较抠门我不知道,但电视剧里的阎锡山的确很抠门,既要拿冯天魁的部队当炮灰,又要想办法拖欠军饷,所以不光抠门,而且不道德。
与之相比,冯天魁就正直,也勇敢,不光他自己勇敢,而且手下也勇敢。
蒋介石直接指挥他的一个旅支援中央军,这位旅长很服从委座指挥,也敢于去承担这样一个危险的任务;反过头来看解围之后的中央军,完全不履行布防的约定,就知道跑路,当然,中央军也的确损失惨重,但冯天魁的一个旅损失就不惨重吗?
为什么人家大老远赶来救你,人家就不计损失,你为了保命却不履行协同作战的使命。
其实小鬼子也庆幸,因为如何协同作战,日军的胜率并不高。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川军不惜命?
不惜命的原因显然是两个字:抗日。
中国是一个大国,南北东西都有几千公里,偌大一个国家,当面对日本入侵的时候,远隔千山万水,四川能有和东北、华北人民一样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就说明这个国家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分裂的国家。
川军就是带着这种危机感和使命感出川作战的,根据统计调查,抗日战争对日作战,不算共产党军队和民兵,大概四川贡献的人数最多,这很说明我们的国家的团结和统一。
但这种团结和统一显然不是无限度的,我倒觉得这部电视在团结抗日的大背景下,非常细腻的刻画了不同力量集团、利益集团的矛盾和冲突,这里面最大的冲突显然就是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政府中央和以刘湘为核心的四川军阀势力。
我认为这个视角不管贯穿了整部电视剧,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条线索。
用这条线索可以分析电视剧的很多细节,我最感动精彩和值得回味的显然就是冯天魁审判的细节。
很显然,在蒋介石那里,川军也是要给中央军当炮灰的,这从蒋介石直接跳过冯天魁去指挥他的旅就能看出来,为什么要跳开冯天魁?
显然有所担心冯天魁不服从指挥。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蒋介石是不是命令中央军解围之后就逃跑呢?
我想这显然不会,因为如果这样,那中央军之前的牺牲就毫无意义了,所以逃跑的确是中央军军官的问题,以及阎锡山为了加强太原防卫的缘故。
这从当时的山西中央军总指挥气吐血以及出庭作证都能看出来,多亏这位仁兄,才替冯天魁解了围。
当然,真正解围的的确可能是冯天魁没有真正染共,否则还是难逃一劫,毕竟蒋介石一直想出掉这个地方出头鸟。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去认为,蒋介石在中央军军官对冯天魁的控告上,站在了冯天魁一边,这也的确是冯天魁行的正坐得正,哪怕想杀冯天魁,也需要以理杀之,方能服众。
另外,也不能不认为蒋介石本人跟中央军就完全没有矛盾,毕竟这些中央军也有地方色彩,就算是黄埔系中央军,是不是能够完全履行蒋介石的战略部署也是个问题,换句话说,从中央军军官拿冯天魁当替罪羊来看,目标并非是为帮蒋介石除掉冯天魁,毕竟抗日当前,蒋介石也需要用人,以蒋介石的眼力显然能够看清楚孰是孰非,这一点我估计这些军官也明白,所以这个替罪羊不过是个潜规则罢了,总要来摆平这件事,大家面子上才过得去。
况且这件事的责任也的确无关冯天魁,蒋介石也需要惩治一下丧失战局的军官,而不能包庇自己人了。
但如何惩治呢?
麻烦也很大,蒋介石就这点家底,惩治了就更没人可用了,所以这也是蒋介石的软肋,其实他也是被手下的军官绑架了。
看看陈诚跟蒋介石的关系,也可以明白这一点。
明明是蠢蛋,却不能不用,因为你不用他就更无人可用了。
当然,蒋介石的军事才能可能也是个大问题,这个很复杂,我也知之甚少。
既然说蒋介石跟中央军都有罅隙的话,那么蒋介石指挥下的中央军跟大量的地方军阀又如何能够做到真正的军事化指挥、做到协同作战呢?
历史已经证明了其不可能,这也是国民党中央的败因之一。
川军出川,可歌可泣,共同抗日,英勇无敌,但在那样一样中央控制地方乏力的年代,是抗日把全国的力量都集中了起来,但无论大家的抗日热情多么高涨,都会面对一个自保的问题,谁也不能拼光了老本,这必然导致协同作战的失败,日军也就是吃透我们的这种弱点,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其实有时候多顶一下,可能就扭转战局了。
这一点中共可能好得多,打光了再给你补充,中央军和地方军阀都不容易做到这一点,这就造成了大家打仗不是那么拼命。
冯天魁的那个旅长真算是拼命了,但这在友军保命的情况下,就失去了意义。
孟良崮战役大概也是这么个情况。
电视剧里还存着一个可能,那就是冯天魁的川军加入共产党,那川军必然不再是川军,这也是电视剧前半部分着力描写的地方,就是国民党力图改造川军,当然这种改造失败了,原因很多冯天魁是不是有责任呢?
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可能多给国民党十几年,就能改造完地方军,这样面对日本进攻的时候,全国就能比较一盘棋了,这都是假设而已。
正者无敌,我们也的确是依靠自身的正气在持久战中拖垮了日军,没有卑躬屈漆,去做奴才。
但这部电视剧的正气不是来自国民党、中央军,而是来自川军、来自地方军阀。
我们知道还有一股正气既不是中央、也不是地方,而是行走了几千里从南方辗转到陕北的红军,正者无敌用在这只力量,显然更恰切。
所谓正,说到底不是一个人的正气,而是从中央到地方一以贯之的正气,也只有共产党才能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今天的局面有些不那么理想。
所以这是这部电视剧给我的最大启示。
最后我们不能忘了这部电视剧的四个女人,分别来自不同力量:川军、日军、国军,以及中共,前三个都是派来监视和暗算冯天魁的,只有最后一个倒是冯天魁主动留下的,这也很说明四只力量的差异。
当然,这也不足以说明所以问题,因为这部电视剧毕竟是在中共的天下拍的。
好久没有追年代剧了,记得上次追年代剧还是几年前的《闯关东》,这部剧的剧情设置还是很有看头的,一环扣一环,还挺勾着人的,语言也很风趣,同类型片子中算是比较特别的。
看到好多人在喷,我想说这是主旋律片子,不渲染是不可能的,再者现在黑党黑政府是潮流了吗,但是放在那个年代你说哪一方算是爱国的,爱国总没有错吧,甭骂了,看剧的时候你就勿忘国耻就行了
难得最近又看起了国产电视剧,当然首选的是最爱的红剧,特别是描写国军的,国粉就是如此这部夹杂着不少喜剧元素的《正者无敌》,的确有些与众不同,描写的是抗战时期地方军阀川军的抗战,以有原型人物而衍生出的冯天魁为首,与中央和日军的对抗。
看到现在,虽然感觉津津有味,但对其丑化中央军的情节实在不敢恭维。
目前出现的级别最高的国民党蒋介石嫡系部队中央军将军就是薛岳了,而就其出现的几次,完全可以说是一胆小如鼠、气量狭小、只知内斗、毫无军事指挥才能的坑爹将军。
我们看到11集中其追击红军,令冯天魁守粮仓重地,自己在附近安全地带,却被冯天魁与红军玩了一把,险些成仁。
这里的薛岳毫无海纳百川的将军胸怀,只有勾心斗角之心。
26集中与中央军其他将领一并川军冯天魁开军事会议,听到头上飞机飞过声音,跑得比谁都快,活脱脱一临阵脱逃的典范。
这样的怂货还能当集团军司令?
刚来此地的冯天魁都能分析出此地不适宜空军轰炸,这帮中央军将领们难道分析不出来?
即使中央军再挫,也是所谓的科班出生,这样的理论知识应该有的吧!
国民党中央军的形象,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向来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勾心斗角的形象,其能想到互相协助的时刻只有到了“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最后一刻。
但是,对于那些抗战名将们貌似还没有像本剧那样丑化过,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等都是中央军,貌似在影视中的形象都还可以。
貌似只有“长沙之虎”薛岳在本剧中被描写成了猪头,堪比刘峙!
围剿红军,追击红军极度卖力的薛岳,能随着红军路线一路平定地方军阀,如果是像剧中那样的蠢货,那地方军阀也太挫了!
薛岳,抗日名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陆军一级上将。
曾参与围剿红军,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以其著名的天炉战法,消灭了大量日军,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
百度百科中的个人评价:第九战区司令长官。
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
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
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
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
在治理湖南方面也颇有建树。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期间实行安民富民政策,使当地经济有了较大恢复。
并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国民党将军中,薛岳素以能战、苦战、善战著称。
抗战期间,更以四次指挥长沙会战饮誉中外。
叶挺曾盛赞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三立,盛名当永垂不朽”。
张治中则夸他是“百战将军”。
他又是一个和共产党部队作战多年的反共将军。
是他,在红军长征时,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八个师穷追不舍,给红军造成很大威胁,可以说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他也长追了两万里。
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有劳伯陵兄远送”。
是他,在解放战争时,坐镇徐州,与陈毅、粟裕部队鏖战华东。
新中国解放初,薛岳在海南构筑“伯陵防线”,毛泽东寄语解放海南岛的前线将领:“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
”在我们的百度百科中就能看到这样的评价,很显然薛岳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解放战争还是溃败,但这是大势……还有一点,薛岳寿命超过百岁,18961998……从侧面又反映了如果是小肚鸡肠,能活到这么久吗?
今天的预告看到另一位中央军著名将领要登场了,就是后期的京沪杭守备区总司令汤恩伯汤司令静待这货将蠢到一种什么高度……
与一板一眼讲剧情的战争剧相比《正者无敌》多了一份幽默,多了一份地气,冯天魁的吊儿郎当荒诞不羁,加上几位姨太太争风吃醋,让这样一部抗战剧显得与众不同。
而整部电视剧的情节紧凑,跌宕起伏。
在前期冯天魁和太太间的荒诞故事铺垫下,到了第二部分,随着故事的展开大部家就能看到一个“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冯将军了。
前半段内战时充满了悬疑、幽默色彩,后半段抗日时,笔锋一转呈现出非常革命非常热血的气质。
无川不成军,而冯天魁正是川军永州守备司令兼66师师长,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一地长官,冯天魁掌握着川东一带的重兵之权,国民党反动势力、日本侵略者等各方势力都对他虎视眈眈。
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冯天魁步步为营,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诡计。
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后,冯天魁率领川军走出四川,在补给匮乏,辗转大半个中国,率领川军坚持抗战,使川军在国军中声望剧增。
台儿庄大战爆发,川军在兵力不足,武器弹药匮乏的劣势下,和日军两个精锐师团战斗了七天七夜,川军全军覆没,而师长冯天魁也壮烈牺牲。
川军的顽强抵抗,为台儿庄大战赢得了时间。
陈宝国一直是我喜欢的演员,冯天魁颠覆了以前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但是看了一集就接受了这种转变,感觉剧中每个人都演的很好,我喜欢这种铁铮铮的军人形象,有血性,有胆识,有人批评剧中太一边倒的好,主流剧宣传的就是正面力量,爱国有错吗?
最见不得有人上来就开骂,有时真怀疑有没有看,还是跟风一味的显摆自己的品味别具一格,不喜欢可以说不喜欢,开骂实在是犯不着。。。
你们这帮S B , 看东西不往深了看,就 瞎 鸡 巴 骂 , 有点大脑行不?
让你们看的是爱国情怀 勿忘国耻 , 骂毛线啊?
的确渲染成分是有的,那个电视剧不浮夸一点 虚假一点 做作一点鸡 巴 毛 的一群 傻 逼 。
记住了。
看东西不要拿表面东西做自己的思想,凡事都得好好想想再加以评论。
对你们那些对评语,只能说 你 就 他 妈 就 是 一 傻 逼 。
到底是拥共还是撩妹 我有点看不透
虽然主题太正义的假了,但演员表演的是在有意思。
向抗日英烈致敬!
勿忘国耻,国人当自强!
《铁梨花》里姨太太们的内讧宅斗、《红娘子》中匪气假扮蠢气的军阀、《番号》里动员各方势力的革命热血精神,以及“英雄无敌系列”一以贯之的谍战戏码,陈宝国全家三口和陈数、唐一菲等主演的《正者无敌》,以“宅斗+谍战、革命+荒诞”的模式见长
拍了觉醒这种垃圾,一星感谢
还行
编剧想说,猪一样的队友是如何败坏掉抗战大局的。。。
绝对搞笑片!!!如果封副官可以换个人就好了!!!NND像在念台词一样傻死了!!!
三位姨太太各怀鬼胎,家里这条线设置成了轻松诙谐确实算是另辟蹊径。
如果有党在的电影电视剧剧情总不合情理。男演员们不错
有人说是神剧,估计这是看神剧的人评的。
越来越喜欢陈数了!!前半部分不错看,几位太太们死了之后没啥意思了,让我想起了远去的飞鹰,高志航和葛莉儿诀别后也不好看了。。。
陈宝国全家上阵呢~
前面很欢乐后面太虐人了啊。。。
给抗日马屁剧跪了,这都什么脑残剧情。。分明是黑我英勇川军啊。。。擦!!!
陈宝国演技太逆天了。
毫无逻辑,前后矛盾,完全侮辱智商,唯一两颗星给川军精神
片子的题材肯定值得抒写,但如此烂的编、导,想把观众当弱智,全在凑戏!前二集还可以,觉得是以轻松的笔触抒写历史事件,方式还可以接受,但越往后看越觉得太烂,尤其4个女人的角色,全是SB!直到耐着性子看到硬生生的将封萍以悲情的方式收场,真的想呕吐了!都想不出二陈怎么会接如此的烂片!可惜
各种以太他们内斗,实在是扎眼,虽然原型是战死在台儿庄的王铭章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