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没有一个人看《末日孤舰》,网上也极少有人讨论这部剧,以至于我差点错过这样一部堪称上乘的佳剧。
也幸亏是这样,我得以一口气追了16集,爽歪歪\(^o^)/。
这真的是一部合格的好剧。
我看美剧也十几年了,很多剧看了前面就能八九不离十的猜到后面,很多时候我追剧追的是编剧的思考水平。
这剧演的是末世,地球上绝大部分人都被病毒感染吞噬了,这剧的核心就是对抗病毒,拯救世人。
这剧的每一点基本都踩在节拍上,只要编剧保持这思维逻辑能力,再除开编剧罢工之类的天灾人祸,此剧拍个十季八季不成问题。
就比如说,讨人厌的配角会在观众最忍无可忍之前痛快死去,并在死前做出一点贡献,令这个渣渣的死有了一点价值;还有,这剧的基调不会跑偏。
就比如在演副线“舰长找家人”的内容时,主线还是“制药救人”,副线的找人戏份分配得非常恰当,不会一直玩“错过”、“失之交臂”这种戏码,也不会找家人一找80集还没找到。
舰长找家人虽然有波折,但比较顺利,找到了家人,安置好,随之马上展开后面的剧情。
大副配角等找家人就拍得更简略了,有时仅仅通过对话来带过,详略得当,必须点赞。
这剧每一集或几集就会产生一个新危机、新变故、新Boss,每次的变故都引人入胜。
但故事并不是凝固在这样的循环里原地踏步,在“制药+救世”这条线的发展也挺快的,这一点我尤其喜欢。
看得人充满了希望,因为看到了进展——哪怕它只是科幻。
从最初女主科学家在舰长的帮助下,终于研制好了疫苗/解药,到之后坏人想抢药,再到主角们想办法大批量生产解药,现在又抛出最新的疑问:该怎样把解药粉尘化通过无人机让人们吸入?
这是小制作科幻剧,小BUG也是有的,但是这剧的节奏在我看来真的非常完美,会让人忍不住随着新的进展或变故而忧心、而思考。
并且迄今为止出来的16集里,完全没有产生拖戏、注水等情况。
16集,每一集都看得不白费,每一集都很紧凑。
还有主角的性格也被编剧写得极好。
男主女主都是中年人,外形不算特别出挑,全凭气质能力取胜,他们各有缺点,但他们不会把观众气个半死——就是那种梗着脖子死不听劝非要犯错再来悔恨,他们不这样。
哪怕女主使命感过强,有点不近人情,但女主也始终游离于“被观众讨厌”的临界点之下。
狗血呢,也是有的,舰长中年丧妻的设置明显是编剧为女科学家誊位置。
但充满痞子魅力的男二TEX又浪得让人心痒。
可是这一切狗血都像撒葱花那样,少少一点,不但不烦人,还有点意犹未尽。
看这样的剧真的很舒服。
开始追第一季。
总体感觉可观性较强。
大家评论也看了。
后续还要跟很长一段时间,一集一集记录,防止老年痴呆了,忘记情节。
第一集的冰面战斗比较刺激,评论里有人分析可能性或战斗力值,就没必要了。
导演的意思就是把舰上武器挨个展示一遍,让大家看看威力,顺便讥讽下老对手俄罗斯。
本来就是虚构电视剧,非得较真就无趣了。
第二集是船上和监狱里的夺取食物和补给,应该是铺垫下长期海上漂的可行性。
船上还比较简单,监狱那个地方,就是战斗恐怖分子。
你说人类都多数灭亡了,剩下几个活人,不报团生存,还要再战斗,非得只剩下跟自己信仰相同的人,是不是也很无趣。
当然,这种病毒,在室内传播,室外一定范围内应该也会有啊,门窗肯定不能隔开啊,所以舰上的人下去不带面罩,不太合理。
那个恐怖分子,啥也不带在监狱里生活,更不合理,应该活不下去啊。
或者至少得带个面罩啊。
第四集,智斗俄罗斯核潜艇。
靠着假投降摆脱了。
还经历了船上故障停水断电的威胁。
靠降落伞和风力带到了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淡水。
第5集,抓猴子时,把岛上靠着有枪作威作福的黑老大剿灭了。
解放了那个小岛。
看来还是生物学家毁灭世界。
第六集,疫苗研制的失败和登革热的虚警。
那个科学家坏男人始终在污蔑舰长的决策,也不知道图个啥。
疫情面前,大家不应该更同舟共济吗。
互相怀疑斗争都不利于解决疫情啊。
16人受蛊惑要退伍,舰长坦诚疫情现状,腔调了失败时更需要信任。
使得团队更加团结, 看到现在,忽发奇想,这就是一个拯救人类的游戏背景啊。
那个女博士,驱动着整条船的人,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做任务,最后完成疫苗研制,拯救人类。
第7集,救基因独特的小女孩。
正如后面网友说的,为啥非得舰长去呢?
爱出风头爱上镜啊。
救也可以,舰长还得亲自断后掩护?
就没必要了吧。
结果被俄罗斯人抓住了。
当然,换个别人,作为主角的舰长也不会抛弃不管,一样能推动剧情发展,为啥非得事事亲力亲为呢?
当然,众多求救声音中,偏偏听出那个小女孩的声音,15天后还能记住那个声音,那个声呐兵也是奇了怪了。
可以说是我老乡的声音,我印象比较深刻。
或者因为普及过,15天还活着的人重点关注下,也可以啊。
就这么机缘巧合的找到了抗体人员,也是奇怪。
不过可以理解,连评书都说无巧不成书吗。
第8集,奇袭俄罗斯舰船。
就更例外了。
从前面看,俄罗斯舰船的战斗力侦察能力都是远胜美军,所以第一次见面他们逃跑了。
结果抓住舰长之后,他们还能小分队奇袭俄舰,还捎带救出来三个女人。
甚至炸毁了俄舰。
有这本事,第一次直接干掉多好。
也不知俄舰是个啥型号,能让小分队的人不知不觉上去还下来。
居高临下也打不住美军,最后导演都不好意思了,让一个人受点伤。
那个尼尔斯说,只要打破他那块布,舰上的人都会死。
那个女博士为啥为以此威胁俄国人呢?
或者直接打破,反正自己回去有疫苗,俄国人自然就死光了。
看最后镜头,尼尔斯跑出来了,那舰上的人都很危险了,后面应该没有这艘俄舰啥事了吧。
虽然我不断吐槽这个电视,但还是很好看,看到舰长下令停止救援,和救回舰长后,我居然还感动的掉了几滴眼泪。
真是煽情宣传的高手。
第9集,疫苗试验。
击败了俄罗斯舰,猴子成功了。
转到人体试验,会对尼尔斯基因产生抗体,选定试验志愿者,志愿者煎熬的过程,很感人,给6个人告别的场景我又掉眼泪了,那个小黑女兵牺牲了。
确实是为人类做出牺牲。
每一个疫苗的产生都是有人牺牲换来的,所以人类尽可能不应该研究生物武器,应团结一致抵抗各种传染病。
但是,看看电影里,再看看周围的世界,有的人即使明天死,今天也要压迫剥削别人。
严重的疫情面前,众人决裁的民主制度不会起作用,独断专行正确决策时会有效,但不可能总是最优化选择,所以疫情面前,人类生存的概率微乎其微。
很少有人像像书生一样单纯希望世界和平,人类大同。
第十集,登陆。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就有利益争夺,人与人之间这种争夺与疫情无关,相反还会增加这种争夺,因为政府溃败了,人类社会更加混乱,更加趋向于原始社会。
先说下直升机的问题,你们军迷想用俄式直武来拍,我想问你家是走私军火的吗?
你身在美国你一个剧片方你倒是有能力搞到再说,用运输机当成武直拍确实说不过去,但是本国的武直又太明显不合理;其次说下接熔断器的问题,电压不变时,接入人体,以增大电阻,减小电流.......应该是保护最后一个熔断器,防过载熔断,一般电压是220,短时间通电人体不会受多少伤害;还有就是为什么用驱逐舰的问题,女主说过派她来北极还是花了3周时间来游说的,在这个局势危机你还指望能给她派个战略核潜艇或者航母?然后说下去船上取物资的问题,灌装食物可以看生产日期判断有无被病毒污染,士兵暴露了肯定不能回到军舰上了,因为身上沾上了血,而军舰那么大的地方只有实验室是完全隔离的,如果病死在军舰上对其他人都极度危险,而士兵也不想死的那么痛苦,开枪反而是最不痛苦的方式。
然后说一下糟点,雪地上武直搞不定几个大兵,但是主角光环又来了,女主角在下面啊,死了还玩什么。
舰炮短距离炮击武直命中率台太神了,难道是为了省弹药钱所以来个一发必中?
或者说几个直武只是无政府状态下小股武装力量为求生存争夺疫苗的冒险行为,本身作战能力就是战斗力0的渣渣,所以雪地上的笑话就可以理解了。
再者就是穿防护服进入感染区一般都要经过汽化消毒雾墙的所有暴露在空气中的东西都要经过一次消毒带过滤。
至于其他的怎么样,有待接下来剧情发展,原著改编立意不错,拍成什么样和原著无关
第一季前八集可以单独出来拍出一部电影。
中国版电影版:主要反派应该是恐怖分子有海上军事力量如索马里海盗,为了平衡力量,可以是恐怖分子劫持一艘美国军舰。
恐怖分子目的是为了要与一艘护卫舰中的在南极偶然发现原始毒株的中国医疗团队,因为中国团队通过无线电汇报被窃听,再加上卫星被篡改,使得航线偏离回国。
主要现场必须远离祖国,但是由于中国价值观,军舰肯定是要奔向祖国,中间经过阻挠,可以远离航线,跑到南美。
遇到中国游轮无线电呼救发现免疫幸存者,前去营救,在海中走散船员借助红外定位敌舰位置毅然拉响光荣弹。
派遣特战队炸沉敌舰,踏上归途。
相比于原剧的舰长英雄主义式人物特征,中国版舰长要体现出果敢坚毅指挥正确沉着自信。
相比于原剧中面对病患无动于衷,中国的仁德之心要提现出来积极救助伸出援手。
相比于原著的16名士兵退出,本版中为了贴近现实肯定也会出现恐慌,可以通过舰长的语言感召信仰誓词来重新唤起全舰同仇敌忾。
中国版着重体现的是中国的爱国主义,党性信仰,仁德之心,而并非舰长个人英雄主义。
最后评价一下本剧,很不错,能很好提现舰长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同时众议长的出现为下一部提供新的反派与新的陆地作战方式。
看到2014年的一些豆瓣评论,其实挺好笑的。
评论都是应该是客观与现实的,那些对本剧中黑种国表示不满的给一星,是因为本剧的主要观众与市场不适合中国;那些骂小粉红给一星,然后自己给满分的,倒是因他人情绪而影响自己判断,并非是由影片情绪而判断的。
再看看近年来,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的蓬勃发展,爱国主义情绪高涨的社会氛围,与2014年对比,倒是可以看出些东西来。
有意思,有意思。
前面都挺好的,虽然有很多漏洞,但是所有影视剧都有漏洞。
说挺好主要是前面的剧情发展都能让人接受,而且不拖沓。
到了第十集,也就是第一季季终集,从他们踏上陆地的那一刻,我就决定第二季是打死也不会看了。
绝对跟穹顶之下一样的脑残,能把看剧的人气得死去活来,剧情肯定也会拖拖拉拉,不知道会被编剧扯成什么样。
其实第一季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在想,这第一季疫苗要是研制出来了那第二季演什么?
估计没那么快研制出来吧?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剧情居然这样发展。
我真是无力吐槽了,不说了,最后一集真是看得我吐血,睡觉。
有创意,黑美国挺狠。
说下本剧的主角:伯克级驱逐舰,配备127mm mk45主炮一门,密集阵近防系统两部。
伯克Flight 2A配置两组MK-41 VLS,舰首仍维持四组八联装,而后部八组八联装VLS则位于机库结构的02甲板。
这样的容弹量与伯克Flight 1/2同级,但由于Flight 2A撤除了原本首尾各一的再装填模块,因此实际可用的发射管数比伯克Flight 1/2多六管,达到96管。
由于这种再装填起重机的最大起重能力为2吨,只能进行标准SM-2舰空导弹与VLA反潜火箭的再装填,对于更重的战斧导弹无能为力。
实际操作经验显示海面上航行中的导弹再装填作业有相当困难性,因此,伯克Flight2A遂把这两组实用性不高的再装填用起重机撤除,再多装六个发射管。
而伯克Flight 2A这种前32、后64管的构型,称为MK-41 Mod 7。
近防方面,删除密集阵武器系统、改用ESSM舰空导弹,一方面是简化舰上的配置,当时美国海军质疑射程短、威力有限且一次只能对付一个目标的机炮CIWS,能否有效对付新一代反舰导弹,认为射程较长、威力相对较大、能主动追击目标且可同时发射多枚的新一代短程舰空导弹例如海麻雀ESSM,才是未来反导自卫的趋势。
不过由于ESSM的开发时程赶不上伯克Flight 2A的服役,因此伯克Flight 2A仍保留前、后各一的密集阵系统安装平台,以增加一种选择。
依照计划,前六艘Flight 2A(DDG-7984)装备MK-15 Block 1B改进型密集阵系统,从DDG-85起,各舰下水与完工进行海试时,都没有装备密集阵系统。
这部剧主线的剧情我是觉得没什么问题,只是一些细节处理烂到无可复加。
从开头五架毛子直升机开始就体现了导演手撕鬼子的功力,两架直升机追着雪地摩托走,火箭弹就在他们旁边爆炸。
每次爆炸我心都要跳一下,然后说你TM怎么还不死?
这么近的距离火箭弹爆炸你的雪地摩托会翻到天上去。
接着不知道从哪里又来了一辆雪地摩托,智商不足的直升机于是就被不知道什么玩意轰下来一架,考虑到智商关系我就不问干扰弹在哪了。
然后神勇的美国大兵继续神擦弹神走位,接着坐在直升机上机枪扫了半天连皮都没擦着的两个毛子被两个人两枪打了下来。
我觉得这已经没什么好吐槽的了。
一大串动作镜头后三架直升机就被三辆雪地摩托全歼了。
剩下的两架武直决定玩大的,跑去单挑美帝的驱逐舰。
美帝呵呵一笑,先是用一门射速比打手枪还慢的高射炮两发打下来一架直升机,37手拉机向你致敬(顺带一提,我没注意剧里是什么驱逐舰,我只知道爱阿利·伯克级是没有高射炮这个装备的)。
然后决定装X装到天上去,驱逐舰主炮一炮就轰下来一架武直。
我什么也不想说,步枪打飞机的八路爆你三条街。
再说舰长这个人,这货是典型的靠反射弧来做事,一根筋精神发扬到底。
断电的时候你TM非要自己拿手去摁熔断器,你是舰长,你是指挥官,这种情况死个指挥官和死个小兵会完全不同,你被电死了是电死了,辐射云在屁股后面了还给船员添麻烦。
在意大利的船上那个黑人被感染了,他的朋友叫他别自杀大家都可以理解。
你是舰长,你必须要理智地作出选择。
这种情况被感染的在船上有可能葬送掉人类的唯一希望,于是你毫不犹豫的大喊,你别开枪,大哥罩你。
最后说白宫,舰长老爹原来有关系,能从白宫里发视频过来,于是你非要发个告别视频。
人类可能要灭绝了,你不考虑一下在人类唯一的希望手上保留一点人类的文明遗产吗?
而你非要传个妹子视频。
难道让你儿子寂寞了撸一发不成?
迫于2019-nCoV的肆虐,最近在追一部美剧——《The Last Ship》剧情总是有不能免俗的bug,但故事的设定还是可以的。
一位“科学狂人”——尼尔斯基于自己不被世俗和伦理所理解的科研狂热,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人为编辑修改了一份以鸟类作为携带者的新型未知病毒的基因片段,并将自己的人类免疫调节基因与病毒基因进行了拼接,本意是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该病毒,继而产生抗体,以达到人类对该种病毒免疫的目的。
(联想到2019年南科大贺建奎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双胞胎的新闻,以及当时各大新闻和众人的引以为豪,细思恐极)而试验的结果则是导致爆发全球超级瘟疫,人类几乎灭绝(40亿人死亡)。
因为其将自己的基因植入病毒,继而又将病毒注入自己的体内,从而让他成为了该病毒的Patient Zero(零号患者),并且是对病毒免疫的「超级携“菌”传播者」。
所到之处,只要哈一口气,即尸横遍野,寸草不生。
当然了,这位“始作俑者”并不是本片的主角。
影片的开头是生物学博士斯科特和助手昆西搭乘导弹驱逐舰“内森-詹姆斯”号远赴南极,从极地鸟类身上寻找该病毒的「原始菌株」,并以此来研制治愈病毒感染的疫苗。
为什么要寻找「原始菌株」呢?
因为新型病毒在植入人类基因之后更具传染性和杀伤力,最难搞的是病毒时刻处于变异当中,具有超强的新环境适应性且极其聪明的利用伪装手段骗过人体免疫系统。
需要有原始菌株作为对比参照,找出编辑片段,以及结合能够识别人类的基因片段才能研制出解药(当然了,在自然状态下有很少一部分人天生就对该病毒就免疫),这一点也大幅的推动了后续剧情的发展。
说到这里,以上都不是重点!
本片的看点在于,当面对全人类即将灭绝的大背景下,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对「人性」的拷问,对「信任」的考验,对「信息透明」的思考,以及对如何重新建立「秩序」的试验。
对人性的拷问体现在:1.某国为防止病毒蔓延,对人民使用核弹,一口气抹去6000万人(当然了,作为一名爱国青年,我深刻的以为这是美帝的刻意抹黑!
)2.俄国海军将军对驱逐舰围追堵截,意图抢夺疫苗,称霸世界;3.美利坚某顺位继承女总统滥意行使自由裁量权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对其认为的“无用之人”采取人道主义集中灭亡焚毁,对其认为的“有用之人”采取集中洗脑教育,以保证其所谓的“秩序”稳定(简称:维稳);4.顺位第十二位继承美利坚总统之位的住建部部长与某欧洲狂热恐怖分子团体,因天生具备病毒免疫能力而幸存,故而宣扬所谓的“天选之人”,组建异端邪教,通过主动感染幸存者以筛选出其它的天然免疫者,继而拉帮结派,意图称霸……对信任和信息透明的考验和思考体现在:1.舰长与大副之间;2.驱逐舰核心管理层与300海军船员之间;3.为取得临床实验,受试的6名志愿者与博士斯科特之间。
哦,不对!
是7位!
因为其中一名志愿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已怀身孕……对秩序建立的试验则体现在于一片末日废墟当中,综合意见领袖、资源、信息、规则等关键要素,点燃希望,恢复信心,凝聚共识的各项机制和抉择……结合当前的真实社会现状,本片看起来更是饶有味道。
每当发生广泛性的灾害祸乱之时,总能看到成渣泛起,哀民生之多艰之多不幸的同时又总是“怒其不争”,感慨于民智开化道阻且长。
于剧中,于眼前,最近对「互害」、「民智」、「系统」、「真相」、「举国体制」、「自我纠错机制」、「中央集权」、「愚蠢」、「毁灭」等名词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科学是没有伦理的,但没有伦理的科学是毁灭性的。
那么,「基因编辑」究竟是瓶子中的魔鬼,还是诺亚方舟呢?
“人类从历史中总结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吸取教训。
”
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
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
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恶心,真TMD的恶心。
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逻辑漏洞百出
第一集都没来得及看完就来吐槽了,不知道剧组知道2020年美国的抗疫表现和中国的抗疫成就时是什么心情!
我听到美国疾控中心这个名字的时候就爆笑了!
槽点多到数不清,这玩意儿就是个特效高级点的“抗日神剧”哈哈哈哈哈哈哈什么俄国没政府了,什么天朝向人民扔炸弹吧哈哈哈哈哈……他们剧组敢回头看看这片儿吗!?
这都不只是打脸了,简直是左右开弓抽大嘴巴子!
有点我大中华打鬼子剧的意思啊?!but,那只狗真的不会患病吗?
Andy T. Tran送给你们 不用谢!
近未来某一年,地球爆发毁灭性极大的致命病毒,从而导致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死亡。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似乎成为病毒无法涉足的神域,而汤姆·坎德勒船长(埃里克·迪恩 Eric Dane 饰)所统领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导弹驱逐舰“内森-詹姆斯”号,则成为天罚过后漫无目的漂流并等待赦免的诺亚方舟。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同时确保船上的两名滤过性病原体学者研制出抗毒解药,坎德勒船长违抗了美国临时政府的召唤,带着船员踏上漫漫征途。然而一路上凶险倍至,为了补寄和疫苗,他们不得不停靠港口和陆地,除此之外更有他国的船舰试图抢夺解药。更可怕的是,绝望和恐慌也在船员间蔓延。看不到未来的旅程,何日才是尽头…… 本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神勇美国海军手撕俄国鬼子
美俄儿戏般的掐架…
奇妙的发现有人跟我一样五集弃的~一般吧~但是竟然看到了斯隆医生还是很惊喜的~好久不见变得更大叔了,但还是很帅^_^
美国人民是世界人民的大救星
看不下去......
当时才出来的时候就开始追,真的很帅。
又红又专...
补标。看到一支美国军舰发现新冠阳性病例的新闻互相想起这部剧,这次是生活高于艺术了。虽然首季剧作水平比第二季低很多,开始时情节假,结尾时表演浮夸,但是能得出这么一句话也实属难得:无论你把生活想得多糟糕,现实永远比你想的更糟心。
强行给对手降智,和某些抗日片一样的作风
烂,不多言,肯定被砍。这位同志,超市特工被砍了吗?继续超市特工,还挺搞笑的。
同样的瘟疫,与现在的新冠疫情简直不谋而合。
抗日奇侠
一集弃,套路太深。
弃
美国海军征兵宣传片,四集弃。
开始的两集不错,中间的矛盾冲突比较拖沓,到了快登陆了估计是为了续订,又精彩一些些。
美国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