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让成百上千的平民瞬间殒命。
一部很悲伤的电影。
什么是恐怖主义袭击?
影片借英国官员之口总结为“针对无辜人群进行杀戮的,无任何预示的暴力行动”。
不过,这句话更像是官员们推脱责任的借口。
这部电影确实拍的很英国。
就连袭击事件的发生地点都是英超球队阿森纳的酋长球场。
而日期正是著名的伦敦德比:阿森纳vs切尔西的日子。
最后想说,如此悲伤沉重的电影,实在没必要拍成限制级的。
真是不禁要问一下导演,何必“戏份不够床上凑”呢?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当在本片中第N次的看到女主人公回忆起儿子在海滩上玩耍的样子,第N次听到来自虚空里的“妈妈”把主人公从昏睡中惊醒,我不能不联想起了祥林嫂的故事。
虽然影片结尾其实还说得过去,终于点题讲到了要战胜失去孩子的痛苦,重新站起来生活——就像古代曾浴火重生的伦敦一样。
本来影片可以拍得更细腻深入:当主人公的丈夫儿子在足球场被恐怖分子炸死之际,她正在和另一个男子偷情,这种错位对她产生了极大刺激,多么好的一个切入点来反思生活的荒谬和不可捉摸的恐怖啊;本来影片也可以拍得更流畅紧张:警方(丈夫的上司)居然事先知道这一切,为了钓大鱼却宁肯牺牲百姓,这完全可以拍成一个紧凑的故事。
结果这位《BJ单身日记》的女导演却把影片拍得乏味绵长,陈腐无聊地反复用回忆试图表现主人公的痛苦,打动观众。
真是可惜了米歇尔•威廉姆斯等几位的演技——她几乎是片中唯一的看点了。
这个片子下在电脑里很久了,当年下来是因为看了简介以为有点类似惊悚片,结果看了十几分钟,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就停手了,因为最近没有啥片子可以看,所以开始翻库存了,就把这个片子找出来了。
片子开始是一段很温馨的母子情,还让我以为是单亲家庭的成长故事。
而后看到了记者男,才发现原来是个熟面孔,才发现原来还是有大牌的。
片子1/3的时候看到了一点香艳场景,不过这个恰恰衬托了内心的失落以后接下来的巨大悲痛。
后面的故事都是很平淡了,当然女猪的演出还是很尽力的,足够展示了怎样才是一个母亲。
这样的片子虽然没什么大场面和特技,不过依然是挺有味道的,特别适合有孩子的人去看去体会,因为不管人有没有钱,不管是母亲在海滩的陪伴还是父亲陪伴孩子去球场,对待孩子的爱那都是一样的,会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那个爱的本质是没有不同的。
片中的母亲因为在孩子离去的时候自己在偷情感到愧疚不已,但是如今的现实中,为了所谓的感情,抛家别子的女人亦不在少数,至于搞婚外情或者婚外性的那就自然更多了,不知道是所谓的文化古国已经失去了传统的道德呢还是西方国家逐渐的开始注重了家庭概念,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追求所谓的人性自由,我看到的知识现象而看不到内在的原因。
当然片中的女人似乎对丈夫也没有任何愧疚感,或许是因为在婚内已经感受不到太多所谓的爱了,这个就是给自己的借口和理由了。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和快感的权利,但是追求的过程中要想不伤害别人是不可能的,无非就是看故意还是客观,以及有无愧疚,自己的良心是否安宁罢了。
换言之,就是怎样才算是心安理得的面对另一个人?
不管那个人是自己法律上该忠实的人还是所谓的情人。
影片推荐指数:四星,看着那沙滩上母子相戏的画面,值得在多加一星,特别适合有孩子的人去观看。
一见到到米歇尔,我就想起万芳的那首——我记得你眼里的依恋米歇尔去沙滩得知真相回到城市的那段一段,拍摄的非常好,那感觉,就像一个身处多年的城市的另一面,好似凌晨四五点,熟悉而又陌生。
一种茫然把握不住却又知道什么在哪的虚空的感觉。
影子写手的伊万迈克格雷格因为揭露而死亡,燃烧里面他会怎么样呢——没死啊。。
有些意外囧
其实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一部伊万同学和已婚少妇的纠缠情事,,开场开的不错,,,漫漫到后面就成给拉灯上课了,凄惨啊。。
恐怖袭击带给人们的伤痛,没有太多的歇斯底里也没有太多的政治元素,就想片中人物只是伦敦城里一个人普通人身份那样,普通平白地展示在电影里。
记得大学时候一个教授推荐过一本书,叫《文明的冲突》,从来很少看那方面接近自己所学专业,或者说描述论述跟政治等利益相关的著作,但是那本书相当好,一直到现在都记着。
记得那本书里就很好的论述过那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无法磨合的问题。
我不知道究竟哪种文化哪种主义才更人道,但我肯定恐怖主义是一种罪。
电影里的妈妈经受的失去丈夫孩子的痛,看得人心里一阵一阵的不忍和难过。
抛开她对婚姻对丈夫的某次身体出轨不忠,她只是个伟大的妈妈。
and '电影里她写给萨达姆的信还是要对萨达姆说的那些话,个人觉得很出彩。
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是啊,只要有爱,就有希望呢。
另外:曾经猜火车的 Ewan McGregor 在电影里饰演那个日报记者,猜火车到现在这么多年,他的身形胖了,脸蛋上肉更多了,貌似头也比以前大了,但还好,那种气质一点没变。
我依旧喜欢。
再另:最近跟猜火车相关的东西很多啊。
貌似这次奥斯卡捧走小金人的贫民百万富翁的电影导演,就是他导演了当时的猜火车吧:)
同样是失去后的悲伤,但表达方式不同。
我更欣赏这种,不依靠眼泪,但是每一分钟都以不同方式诉说着痛的演绎。
让我感动的是,女主角替那个穆斯林恐怖分子的孩子挡住子弹的镜头,在她眼中,那个不同民族的孩子也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很不错,值得一看。
Heath Ledger是女主角Michelle Williams的前男友。
2008年1月22日,当天被人发现死于他在纽约的公寓内,享年仅28岁。
这部电影最早是在2008年2月8日在德国上映的。
所以是在Michelle演完之后,前男友药物服用过量而死。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觉得悲伤。
前半段好像是《爱你九周半》的现代版,只是主视角变成了女性,伊万·麦克格雷格那一出场,站在厨房半含着笑的样子像极了《爱你九周半》中的米基·洛克,米歇尔·威廉姆斯更是比金·贝辛格显的更性感迷人一些,尤其是腿。。。
后面风格完全一转,影片内涵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变成一个西方平民对拉登的一封信,好像是在温柔的劝服恐怖分子,可是在这场说不清谁是谁非的战争中,这个基调还真不太好定位。。。
片子配乐+画面都很美。
整体感觉比较流畅。
只是,题材比较一般,剧情也比较老套。
女主演技还不错,不夸张,真实、内敛。
不过结尾处,孩子是谁的?
没有交代,让我有点疑惑。
生活有时是一部荒诞剧。让你哭笑不得。
个人挺喜欢这种手法的~
看了3分钟的sex片段,演技太差,直接2星
女神一个人撑起整个影片!信的独白和新生的孩子非常好
人才啊
矫情 自欺欺人
Michelle Williams & Ewan McGregor再次合作。如果不是有剧透过,大概会觉得这样的剧情走向挺奇怪的,后面的故事与情感刻画也显得疲乏无力。
哦我爱上你了!!!
7.0
糟糕的生活曾经让你一筹莫展,然而,当糟糕的生活不复存在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糟糕的生活也是一种恩赐。
牛逼
心灵的创伤无法愈合 总会有个更适合自己的世界 在那 会是美好的 当现实不得不打破它 我们也应坚强地相信 现实中的美好是更加强大的
最后!那个!孩子!到底!是谁的!!!!
米歇尔的身材完全打动了我。只是伊万老了。
每天那么多人出轨 不知道那一天有多少出轨的伴侣和孩子遭遇了不幸 不过她完全没怀念她老公呢
Ewan继续卖肉,但是沉重的感觉值得一看。
这是姐很久之前熬夜看的。本拉丹死的时候就想到这片子了。当初还写过观后感呢。我那时多矫情啊!!!PS,我当年是多单纯啊!硬是没觉得伊万特惊人!
剧本没有那些人说那么烂啦。
三颗星全给米歇尔·威廉姆斯。
对电影小失望~不过还是喜欢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