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令人狂暴的病毒被人从英国的研究所里释放出来。
这种携带于动物和人类体内的病毒迅速地在全球传播开来。
28天以后,几位幸存者在伦敦陷入困境,他们绝望地想保护自己能幸免于难。
但他们在拯救自己的过程中,发现最致命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其他的幸存者。
一天,一群动物保护主义者冲进了伦敦灵长类动物研究所,发现黑猩猩们都被链条锁在铁笼子里,而在它们面前的屏幕上正放着极为恐怖的画面。
虽然动物专家们警告动物保护主义者们:这些黑猩猩都感染上了病毒。
但他们全然不顾,开始将这些动物释放出来。
随后,这些动物保护主义者就立即受到了暴怒动物的血腥攻击。
28天后,快递员吉姆(Jim,西连-墨菲饰,Cillian Murphy)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伦敦一家空荡荡的重病特别护理所里。
迷惑之中,吉姆在病房和走廊里寻找着有没有其他人。
最后,他来到了大街上,大声呼救。
随着夜幕的降临,吉姆来到了一所教堂过夜,结果发现地板上堆满了死尸。
突然,一位牧师大喊着向他扑过来,来人闪电般的速度、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恐怖的叫声,吓得吉姆转身趔趄地跑到大街上。
更多的“被感染者”也被这喊声所惊醒,吉姆慌不择路地跑进了黑暗的大街,感到身后有越聚越多的魔鬼在追赶着他。
突然一声爆炸使得塞尔娜(Selena,内奥米-哈里斯饰,Naomie Harris)和马克(Mark,诺厄-亨特利饰,Noah Huntley)也成了幸存者。
他们艰难地将吉姆解救到了一个安全地方,并开始向吉姆解释病毒感染的实质:这种感染是通过血液传播的,几乎瞬间之内就遍及全身。
目前,英国已失去了控制,他们也不知道这种病毒是否已在全世界扩散开来。
塞尔娜和马克勉强同意帮助吓坏了的吉姆,带他回到德普特福特(Deptford)老家去见他的父母。
3人在恐惧中走来十分艰苦,他们在黑暗的大街上辗转前进,塞尔娜和吉姆偶然发现高楼上有一盏孤零零的灯光,决定去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幸存者。
他们在楼上发现了看上去并不象父女的弗兰克(Frank,布兰登-格利森饰,Brendan Gleeson)和汉娜(Hannah,梅格安-伯恩斯饰,Megan Burns)呆在一起,家里已几乎没水了,正急着想找另外的住处。
这群人在高楼里安顿了下来,突然收音机里传来讯号,曼切斯特基地的士兵们在亨利-韦斯特(Henry West,克里斯托弗-埃克尔斯顿饰,Christopher Eccleston)少校的带领下,声称已找到了对付感染的办法,希望任何幸存者们都可到他们的基地去避难。
事实上,这群人也没有其他出路,只得开着弗兰克的黑色出租车,开始一路北上。
其实他们怎么知道,去那里才是最坏的结果。
这部影片一开头还是挺有感觉的。
只是有些地方我不太明白。
就算没有太长篇幅描述惊变是怎么起源的,也不能研究基地这么容易就被人闯入吧,治安这么差还是因为这研究是秘密进行的不能太招摇所以人手不足?
比如一开始研究人员已经说明这些猩猩有高度传染性,看起来暴躁得很,身为一个至少该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不能这么轻易地就打开笼子放它们出来吧?
结果其中一个女的还真就这么简单粗暴马上就把笼门打开了。。。
这部影片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一群自认有心之人,因为过度自我,好心办坏事,引起了全球异变。
还有,弗兰克的感染,只觉得是为感染而感染,太富戏剧性了。
开头不久被自己女同胞几刀out的男角色,挺悲催的,救了一个人,却因他被咬,结果女同胞二话不说,举起刀就砍过去了。
我开始还以为是把手臂劈了,结果不是,这个让我有点意外。
我承认之前对此片的排斥是因为一直以为它就是一部俗烂的僵尸片。
自从听说它的导演是David Boyle之后,就觉得应该值得一看,看过之后便认定不看很可惜。
充斥着英腔的电影似乎不会出现类似《生化危机》中那种恶心的丧尸或怪物,它并不是一部视觉恐怖片,而是彻底放大了人心对杀戮的渴望,互相间的不信任及背叛。
被感染的人类并没有成为传统上的行尸走肉,他们更像是夸张愤怒的人,眼睛血红如暴躁的野兽,尽管如此,这些变异的人所带来的恐惧也只是表象上的。
这正让人感到绝望的,是看不到未来的生活(如果能称之为生活的话)。
一觉醒来发现整个城市被遗弃了只剩自己孤身一人,首先感到的是无比的好奇,接踵而来的便是无比的空虚,仿佛掉进一个时间空洞,再也出不来。
而电影在环境描写上相当文艺抒情,好像一部自由快乐的公路电影,伴着英式小调。
如果一直是一个人,会疯掉吧。
好不容易遇到幸存者,好不容易克服了不信任,好不容易找到了军队的庇护所,一个令人心惊胆战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从这一刻,人性在绝望境地的残酷面才一层层剥开,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
然而,同样是在此种境地,人性的光辉踩在黑暗中也才能更加闪耀。
被死亡洗礼过之后,人才会获得真正洒脱乐观。
虽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被救走,但又何妨?
虽然是很久前和外教一起观摩的英国电影,当然外教是英国人多多少少会有点本土情节,但还是忍不住写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可以说是胡扯)发觉这几年英国人也开始拍写恐怖灾难片了。。。。。
无疑都是病毒感染,然后英国人成批成批的变丧尸。。。。。
还好英国人的电影绝非是美国好莱坞的翻版,也绝非是是烂片。
但是表达的都是一个主题--灭亡,人类本身对灭亡的恐惧。
特别是英国人那种岛国孤立于欧洲大陆更加有深刻的孤独感和被欧洲大陆排斥的感觉所以才会拍出这样的片子。。
男主角醒来走在空旷无人的大街上,看着皇家监狱,满地垃圾,纸币。
那种凄凉的感觉,真的能让自己感到世界末日的来临。
这点也是我最深刻的地方。。。。
虽然结局还是主角们的幸存?
又代表了什么?
希望?
刚刚看完了这部“28天后”,太恐怖太压抑了。
不是那种血浆恐怖片的恐怖,而是那种孤立无援,随时都有由人变鬼的恐怖。
电影从三个人,像是动物保护主义者,去营救做实验的大猩猩开始。
谁知这些猩猩感染了“Rage”的病毒,解救它的人随即被感染。
28天后,全英国死气一片,死的死,感染的感染,男主角Jim因为出车祸在医院的特护病房而幸免,但他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大本钟下,街道上,没有一个人。
到了教堂,发现里面堆满了发臭的死尸,在躲避已经感染病毒的神父时,他遇见了另外两个幸存者。
Jim和他们回到自己家,却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服毒自尽。
晚上,三人又受到感染者的攻击,其中一人不幸感染,Selena二话没说将其砍死。
剩下两人在一间公寓里找到了另两位幸存者,父女Frank,Hannah。
四人听到收音机里播放着有关曼彻斯特有军方救助站的消息,决定前往。
Frank在不幸受到感染,在女儿面前被“军方”乱枪打死。
受到救助的三人随后发现其实这帮人根本不是什么“军人”,而他们发布消息的目的仅仅是想找到女人,因为“有女人才有希望”。
Jim解救了Selena和Hannah。
又是28天后,电影结尾,三人向空中的战机挥手求救,地上是用布组成的巨大“Hello”字样。
Selena在看到男伴受到感染后,抄起砍刀就是一顿乱砍,那架势比仇人相见还恐怖,如果不立刻杀了他的话,自己就有被感染的危险,还有女儿亲眼见到受感染的父亲被杀,如果是你,你身边的唯一朋友是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Jim很不理解,但在被救,救人过程中,他也渐渐明白了,不杀人就会被杀。
也就有了最后他的挖眼,刺人,杀小孩,放了受感染的人的举动。
都是现实逼出来的。
最后,那帮“军人”也都死的死,疯的疯。
电影也反映出一个人性最深层的东西,当人们不受控制时,罪恶,为所欲为的一面就会表现出来,占有欲和统治欲就会爆发。
权利就会无限放大。
就像德国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也有一部相关的电影,科学家让一些大学生去管理监狱,这个实验是完全封闭的,司法等不介入这个实验,一开始还很正常,管理的也很顺利,到了后来,作为管理者的大学生开始对犯人作出出格的举动,随意的体罚和殴打,命令犯人作疯狂的事情等等,最后科学家不得不终止了这项实验。
现实和电影一样残酷啊。
当然,电影里也有明快的情节,四人一起到大型超市购物,真是相当爽,满货架的东西随便拿,唯一和平时不同的就是不用结帐交钱。
最后,草地上用布条组成了大大的"Hell",我还在想,弄这个单词什么意思,随后他们有在后面加了个“O”,组成了Hello。
我这才发现,原来Hell和Hello之差一个字母而已。
虽然绝望始终在电影里,但最后还是给人一丝的希望。
欢迎关注我的电影微信公众号CutIn
我上传的两段OST - 惊变28天:1、吉姆的父母http://guandao.blogbus.com/files/12086228930.mp32、急转弯http://guandao.blogbus.com/files/12086228931.mp3【惊变28天】的OST,到处找不到电影里面的那个版本(网上有其他版本的,但都不如电影里面那个无伴奏的女低音更震撼心灵),只有自己上传一个试试看了。
这段音乐是在片子开始不久21分42秒,说“我们去找吉姆的父母”那句话以后,音乐声音非常轻的在耳边响起,好像一个儿童在无助的呼唤。
然后吉姆看到服药过度而死去的父母,音乐的音量略微增强了,配上主角CILLIAN MURPHY忧郁而茫然的神情,太合适了。
这个片子的原声音乐大多是简单的重复,单独听可能有点单调枯燥,但是看电影的时候这样的音乐是非常震撼的。
当时看了电影就发现这个片子配乐配的太好了,真的很有创意啊。
百度上面给的歌词,好像是另一个版本的,仅供参考:abide with me - 28 days later 歌手:hayley westenra 专辑:celtic treasure Abide with me; fast falls the eventide;The darkness deepens; Lord with me abide.Hayley WestenraWhen other helpers fail and comforts flee,Help of the helpless, O abide with me.Swift to its close ebbs out life's little day;Earth's joys grow dim; its glories pass away;Change and decay in all around I see;O Thou who changest not, abide with me.Hold Thou Thy cross before my closing eyes;Shine through the gloom and point me to the skies.Heaven's morning breaks, and earth's vain shadows flee;In life, in death, O Lord, abide with me.
俺是先看的续集28周,后看的这个女主角还挺漂亮啊,性感黑妹第一集没有续集那么血腥,反而多些浪漫的画面,跟‘我是传奇’的部分内容感觉类似,跟着一个电台的声音就去了,然后就……片子的恐怖感还不错,安排的挺紧张在压力之余,也安排了些轻松的画面,很恰当,刚好缓解下气氛,不错的主意后半段,大兵那部分,的确是比重过大了点,有点抢了戏份,男主角在那个时候突然变厉害了,也有点逻辑上的问题不过,还是值得看看
其实导演关于人性的刻画我还是理解到了。
但是剧情上还是有些缺陷,人物性格心态感觉没有把握好,既然要讲人性,人物的心理变化还是要合乎逻辑的。
撇开男主,我觉得在灾难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幸存者应该是更多的迷茫、紧张和强烈的求生欲望,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开始陷入绝对的绝望中。
部分剧情特别不能理解:1、男主夜晚点蜡烛看东西。
猜测三人到达男主家时应该不会那么快就天黑。
如果代入我自己(仅以自身体验与设想),在漫长的昏睡之后面对巨变的世界,我应该是处于一个迷茫、恐惧与头脑空白的状态,从一开始走过空无一人的城市街道到经历了恐怖异常的变异人类捕杀,我应该是强烈地希望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我的恐惧和求生欲望会促使我了解一切可以了解的东西。
因此,在即将入夜之前,我应该会从解救我的二人身上了解一切关于丧尸的事情。
我的父母的死亡会对我造成重大打击,但是这不会终止我对于生存的思考,我认为这是生物的本能。
因此男主在夜晚草率随便的行为在我看来有些不合常理。
2、在男主家三人直接在客厅入睡,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虽然灾难开始没多久,但是从女主与男炮灰在小商店里对男主讲的话来看,他们意识到了灾难的残酷性。
介于片头其设置炸弹截杀丧尸的行为,我们可以得出他们已经较为适应末世的环境了。
因此在第一天到达一个完全陌生的住宅区,没有进行勘查,没有清扫行为(当然我想他们也做不到),在一个敞亮、不拉窗帘、没有蔽体、居然还无人守夜的情况下睡得这么熟(我觉得男主大概率是因为睡不着,况且让一个刚刚出院的病人守夜也不现实)。
与之前的截杀这一种精细的行为所体现出的人物形象不符,更与迅速、冷酷、坚定地杀死可能被感染的同伴的行为不符,这种放松警惕的态度很突兀。
3、父亲坚持开车进入地下隧道,至一车人于险境。
相信丧尸在黑暗中活动频繁应该是基本的知识了。
地下隧道意味着黑暗、无法直接了解的路况地形及大概率存在丧尸,这应该是正常智力的人都能够预想到的事情。
当社会停摆,一切活动都会终止,没有交警,没有汽车维修厂,汽油也是用一点少一点。
保证车子的良好性能和寻找能源应该足够使人头痛,在面对堵塞的隧道,正常的反应应是退出隧道,而非在99.9999%会扎破轮胎,划伤底盘或撞碎挡风玻璃的情况下上演速度与激情。
这简直是这部影片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情节。
4、在超市里大扫购。
其实这个情节只有几个细节让我觉得奇怪,相比以上提到的情节还算流畅。
在停电的情况下为什么超市如此亮堂?
为什么这个超市一切物品都如此整齐有序?
超市应该是一个人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参考电影名称《惊变28天》我们也可以得知这一切发生的时间非常短,因此一个人流量大的场所很难保持末世前的井然有序吧。
另外,超市必定会有许多货架、商品也会摆放堆积得较密集,视线盲区是很多的。
既然白天街道上几乎没有丧尸,那么它们必定会隐蔽在建筑体中。
在进入一个极有可能隐藏丧尸的商店,他们居然一点都不警惕地进去了,并且总要一个人在门口望风吧?
他们挑选商品我就不讲了,太理智反而不真实,但是我觉得基本的警惕一定是要有的。
5、在野外野餐,野外睡觉时服用安眠药。
我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尚有蔽体的时候还危险重重,荒郊野外就开始踏青了?
可能人迹罕至、出现丧尸的概率小一些?
那我觉得还不如就在公路上把车停下来,就在车上睡好了,即低概率碰见丧尸又能在危险的时候快速反应。
这样其实和之前三人组走铁轨还能呼应一些。
这部电影感觉奇怪的地方还很多。
其实我并非挑刺,倘若一种灾难片想要打动人心必然要先使观众有带入感,否则就像看英雄片一样总是捧着爆米花的看客。
再耸人听闻的灾难也只是一个虚构而已。
这部电影的重点想要讲述的东西我也能够理解,但是由于剧情不够流畅总是让我无法至自身于电影情景中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仅以此阐述本人的观点,倘若观点与我不同也实在正常,看过便罢。
我是BTD,标题有些过分。
但是丧尸的电影确实有不少片子中因为种种感情不可割舍,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这是不争的事实。
个人YY的遇到丧尸活命法则:第一条:面对丧尸时,不管对方是谁,请爆头。
第二条:如果你身边的人不幸感染,请别等到尸变,爆头。
(参照第一条)第三条:如果你不幸感染,请自己解决,向自己的脑袋开枪。
(参照第一条)第四条:如果你的亲人,老婆,朋友刚刚感染或者已经变成丧尸,请爆头。
如果你同情的话,会叫自己和更多的人尸变。
(参照第一条)第五条:面对丧尸,请尽量爆头。
别把子弹浪费在丧尸身体上的其他部位。
(否则会造成不可预知的麻烦。
)第六条:如果丧尸倒地,如果他还有头和四肢,请别靠近。
最后一条:如果以上条件都能做到,将不存在丧尸。
夜里看了这部片子,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英国电影比较注重刻画心理,不像美国大片在视觉上这么震撼。
但是我觉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后那个大大的“HELLO”。
我开始以为是HELP,多少次看到点一种绝望的人声嘶力竭的喊“help~~~”但这里不是,这里是一个大大的“Hello”,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希望的~
在僵尸肆虐的大环境下幸存者们的绝望与疯狂,废柴也能变勇士。
又是英国又是瘟疫又是丧尸 不列颠灾多得跟纽约一样 主角登场跟生化危机真是一模一样 四人众相当乐观,逃余时间还购个物野个餐什么的搞笑的是打丧尸弱得要命,后面抢女人了主角立马强悍……总体还行 就是没什么特点
僵尸出现的时候我居然笑场了。。。。囧
音乐很棒,末日荼蘼,迷幻抑郁,简直让人无心斗丧尸,只愿摇滚永不死。萧瑟的伦敦与公路逃亡途径风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绿色代表文明、希望与自由,似乎逃离伦敦,逃离曼彻斯特才能看到。最后CM光着膀子窜上窜下,如有神助,战斗技能all get,无解,据说导演拍了n种结局。最后再表扬一下音乐
把恐怖片当童话故事来拍 - -!如果不是因为还有飞天之类的电影,我还真想给半颗星。
小成本的瓶颈
下次恐怖片咱找点好演员,行不,导演?···丹尼·鲍尔搞出来这么失败的一部作品,失望···摄影很考究,其它的优点就看不出来了···
所谓的包袱就是男主为了防止那些军人奸掉女主,然后引来丧尸干掉兵团。。有生化危机的影子在。。。
看完只有两个字的感想:血腥……
人類社會從一開始就是人殺人的過程 有比末世親善嗎 / 直到最後 男人們想的還是做愛
额,没啥可看的 英国电影 有恶心 但是小情调还是一点不少 女主实在是。。。。不敢恭维
(7.5/10)男主醒来之后的“孤独城市漫游”,末世景观的营造很喜欢。很明显《行尸走肉》学了不少东西,用丧尸片来烘托人性,制造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感觉结尾撞出铁门的定格会更好。
男主角太没感觉了,另外剧情相比28周也一般,僵尸拍到这份上也不容易啊
剧情太苍白了,很多地方都经不住推敲,僵尸跑酷的配乐加分了。 最后弄个hello是什么鬼。人还以为你活挺好的。 博伊尔这次大失水准啊。
科幻恐怖片,类似某电视剧,男主从医院醒来,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大变样。原来28天前几个熊二误放带病毒大猩猩,造成人类劫难。之后遇到一对男女解救,然后男配感染病毒被女主杀死,之后又遇到父女二人,路上父亲又感染病毒死,然后到了军营,发现军队就是为了畜养奴隶一样,男主怒杀军人,三人逃出后去农村居住,最终听到飞机声,三人就急着要召唤飞机营救,完。
在诡异的对角线上,人挣扎着为了生存,所付出的是爱与自由。未来这个词看起来是如此奢侈。
开篇有俯视镜头下病床上的全裸男主一枚。男主状态和猜火车里伊万的角色很像,脆弱的身体很有爆发力,来自于原始的野蛮生命力。爱了,爱了。全片贡献多个角度奇特,仍不耽误欣赏男主美颜的镜头,谢谢导演,让我能看到墨菲年轻的肉体。顺便问一句,如何才能泡到这里面的基妹?
看的第一部丧尸片子,当时觉得可吓人了
跑这么快还能喷人……这还玩屁啊……
什么都想表现,最后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