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饮食男女2012,好近又好远,Eat Drink Man Woman II,Joyful Reunion

主演:霍思燕,蓝正龙,归亚蕾,张孝全,曾江,蒋梦婕,李沁,杨洋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剧照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2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3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4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5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6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3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4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5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6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7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8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19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 剧照 NO.20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剧情介绍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生只有一次的爱,便是一种纯粹的感情素食主义。 唐士哲(曾江 饰)是杭州城内远近驰名的大厨,不仅做得一手好菜,对两个女儿的要求也非常严苛:每周末家庭聚餐必不可少,而且餐桌上摆的一定是素菜。两个女儿唐瓦儿(霍思燕 饰)、唐小兰(蒋梦婕 饰)崇尚一切现代文化,无肉不欢的她们从来对这种家庭仪式都抱着敷衍的态度,对自己各自感情生活也一知半解。 唐瓦儿是典型的都市白领,经营着一家高级会所,跟游戏设计师张全(蓝正龙 饰)谈着一场姐弟恋。张全是一个典型的宅男,他所熟悉的世界是一个“一加一肯定会等于二”的程序世界,但这种简单直接的游戏规则在感情中却到处碰壁,让他不知所措。 张全的大妈白苹(归亚蕾 饰)外表风骚、讲话口没遮拦,但其实内心寂寞空虚。把张全视为亲生儿子的她,一心想谈成张全和瓦儿的婚事,因此自告奋勇去杭州撮合,没想到过程有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正事没谈成却吹皱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经常请吃饭的理事大人溶解跟世俗说再见班纳路北岸疑云哈亚特拉·巴里斯伪肉食女的恋爱处境超新约全书她留下的混乱神秘博士第二季RedEyes监视搜查班白宫管家攻壳机动队:崛起3青之文学双世白蛇梦魇疯人院我家娘子惹不起北极的圣诞老人兄弟高良同学与天城同学荒野逃生誓不遗忘合并不朽的名作两对冤家一张床拜托不要见那个男人悠然见南山花谢花飞花满天屋顶上的吉列尔莫当她恋爱时怒江之战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长篇影评

 1 ) 如果再见面

电影一般,年轻人的戏份不值一看,缺乏铺垫,缺乏可信力。

倒是两个老戏骨的爱情让我感触颇多。

是的,你是在看了开头就能猜到唐老先生等的萍儿就是大妈,但是你能猜到开头,猜到结尾。

但是你猜不到过程,猜不到唐老先生时隔几十年,再见萍儿第一眼,是萍儿和一个外国男人暧昧跳舞。

呜呜,想想下,你暗恋几年的女神,第一次见面,她在和别的男人调情。

我想,如果有配乐,这个时候应该响起医生的好久不见,不如不见-_-#连唐老先生都会感慨造化弄人,想像下,如果唐第一眼见萍儿,萍儿是含辛茹苦,培养宅男的孤独妇人,唐老先生再淡定估计也会热泪盈眶,难以自控,拥抱萍儿,然后和谐大结局,不好意思,我庸俗了。

你的心里,有没有一个爱过却无法在一起的人,如果多年之后,再相见,你如果思念如潮,那么你希望以什么姿态出现第一眼。

是孤独的潇洒,繁华后的心痛,还是一尘不染的思念,还是,就此,不如不见

 2 ) 老回忆

最美不过老回忆,在光影交织之间。

老爷爷的最后印象只记得自己的“苹儿”,他们没有组建家庭,没有山盟海誓。

只保存着当时对对方最美好的印象。

时间一晃六十年,老爷爷彻底变成了老爷爷。

可是“苹儿”还是犹如那个十五岁的苹儿。

相思岁月催人老,她只有在不停的旋转中才可以追忆起当时自己的那份悸动,那种冲动是追着军车的不甘心,是哭倒在雨地中的绝望。

是时光间隔那么多年,一口茄羹就能唤起的回忆。

故事的最后,老爷爷找到了自己的苹儿。

小女儿卸下了防备的伪装,大女儿终于放慢脚步去追随自己的爱情。

剧中以素食为主线,以一些简单的食材来探寻做人的道理。

做人当如简单的素食,只保留最纯粹也最为朴实的部分。

影片开头会容易使人联想到“爆米花电影”般的烂片,但是仔细的揣摩。

每一个环节自是有其中的道理。

从绽放的莲花盅,再到堪比真材的素东坡。

每一样自是有其出现的原因,绽放的莲花盅象征了和谐与甜美的祥和,莲花放置于汤盅内,缓缓绽放,像极了当年老爷爷老奶奶的爱情。

而素东坡用料考究,在各种高汤的浸泡下,依然保留了属于豆腐的香醇。

最最精华的最后一道茄羹,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它不仅唤起了老奶奶的回忆。

也让在场所有的见证者都感受到了原始纯粹的正能量。

到了末尾,可以看见本来造型摇滚的小兰卸下浓妆,与相恋的男友拥抱在一起。

老爷爷和打扮朴素的老奶奶在菜园踩摘,虽然,老爷爷忘记了自己的女儿。

但是,苹儿,成为了他永久的记忆。

也许我们的生活之中少了一些值得刻骨铭心的东西,但是不久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可能只是一样简单的东西,都可以唤起自己最初的回忆。

浮华过去之后,保留在心中的还是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我懂得。

哪怕无法为你心爱的人素手做羹汤,无法为他插上钗头描眉上妆。

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最真实的心,去爱人,去被爱。

岁月长,衣衫凉。

但愿经年过后,你不会成为我的老回忆,而是我的枕边人。

 3 ) 得不到和已失去

前后看过两版的《饮食男女》。

内容比较类似,也都是用饮食当主线串起人生的诸多变故和情感。

李安的拍摄手法自是高明很多。

但是把电影当成一个作品,探讨其故事的完整性,结构的逻辑性什么,对于我这种普通观众来说实在无聊;相反,看每部电影之后,我倒是想超脱于电影之外,看看它哪些细节触动了我哪些条神经。

这种偶然性和随意性才是更有意思的。

对于探讨情感的电影自己是些许有些排斥的,因为它容易被拍得沉重,演地沉重,让人看起来不轻松。

更推崇的是深入浅出,能够轻松地把那种情愫表达出来才更显高明。

李安那部故事原委已经模糊,倒是记得两部电影里的父亲都是极固执的,整天闷闷不乐的,心事重重的。

新版的《饮食男女》,老人把遗憾的记忆背了一身,在他被壮丁与师傅师妹失散之后,就从来没开心过了。

虽然之后结婚生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他却一直沉重地活在回忆的阴影里。

餐厅是为初恋所开,菜是为初恋所做,健忘也是为初恋所得吧。

最近看徐铮拍的《搞定岳父大人》知道了一个契可尼效应,觉得非常有道理。

契可尼效应,简要概括就是:越得不到的东西,越难以忘记。

“例如,你在数学考试中要答20题,其中19道题你都完成的很好,就是剩下的那一道题把你难住了,到考试终了时仍未得出答案.事后,你与同学对答案,那19道题都是对的.从此以后,那未完成的一道题被你深刻而长久的记住了,而那19道题却被你抛到九霄云外。

” 但事实很可能不是其他19道题就比起那一道题来得简单。

人们总是对于自己未能完成的事情念念不忘,或是遗憾,或是恐惧,或是敬畏。

他们会想尽方法挽回,或者弥补,或者挑战,或者超越。

这种欲望导致的行为有好有坏,在工作学习上可能促成你更上一层楼;在不可控的感情上却常常会让你变得后悔不能自拔。

在所有情绪中,后悔可是伤害力最大的啊。

人们常常觉得初恋最美好,并不是因为那个人最美好,而是因为初恋这件事情并没有继续发展成更完整的婚姻,就变得残缺,未知,而美好。

买东西也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就是因为越容易得到的东西你是不会去珍惜的,只有你千辛万苦淘来的才值得珍藏。

所以片中的老头不幸福,因为他永远活在得不到的初恋里,这个包袱背了一生。

去过美国这么多国家公园,印象中觉得最好的总是鲍威尔胡,后来发现,并不全是它吸引人,而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深入腹地,把几十个湖上的峡谷都玩下来,是我想象中的美好填补了太多未知的东西。

其实后来想想,黄石、Bryce Canyon、Deadhorse,哪个会逊色呢,只是因为它们在我眼前一览无余罢了。

事物的未知性和未完成性,才真正是勾起人们前进和继续探索的动力啊。

人性如此,很多男女关系的把式,正是有效的利用了人性这一点。

什么女生一定要男生追才在一起啊,什么欲擒故纵啊,什么回眸一笑啊,什么女王什么公主啊。

神秘感变成了恋爱里很关键的要素,女孩子一直在抑制把自己的真心全盘托出,男孩子也总是会被那种主动示爱的女孩子吓跑。

但是如果真的了解了人性,真的能够稍微跳脱出人的欲望逻辑,也许你会幸福的多。

面对初恋,你也许该这么想,鬼知道她和你在一起久了,是不是会原形毕露,满身长刺呢;对于得不到的事情,没有必要把它虚构成最完美,仅保留一份美好的回忆就可以了。

看清人性的你也许更能以旁观者的心情看清楚孰是孰非,谁好谁坏。

事物呈现出的状态容易让人混淆事物的本质,把握住现在,很多幸福不是不存在而是我们没有感知到。

另外影片中很看不惯的是两辈人之间的关系。

女儿很懂事,厨艺也很好,想接管父亲的餐厅,但老爸的嘴里却总是小孩子懂什么。

父女间是有阶级的,是不平等的;父亲的言语太少,爱藏的太深,两代人的交流是如此匮乏。

东方人的父亲还真的是得好好学学西方人的家长,懂得放下,学会放松,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自己的往事,好好的和女儿谈一谈,好好的听听晚辈的意见。

固执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放下过去,放下身段,人才能活的自在,这应该是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吧。

不要老是回头看,也不要觉得未来是更美好的,且行且珍惜。

 4 ) 不知所云,卖弄情调失败的一塌糊涂

因为我家电视误导看错了版本。

挖空心思也没明白凭什么能有九分,哦,原来版本错了(附一个满满讽刺的微笑😊) 归亚蕾在我心中的形象一去不返,愚蠢无知刻薄😊 那个爸爸谁来着,就,没明白他在演什么,想表达什么😊 霍思燕,在演什么?

张全的演员,在演什么?

妹妹,这个妆是十八线城市发廊小妹吗?

你和你男朋友怎么回事?

被劈腿??????

嗯???

把话说明白好不好?

黄轩,不,这不是我的黄轩,我拒绝承认 整个电影卖弄情调,卖弄演员。

剧情烂,情节烂。

烂烂烂烂烂。

不知道在讲什么,狗血肤浅。

浪费我时间!!!!

 5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半夜想看电影。

翻出来饮食男女,点进来却没想是这个赝品。

陆陆续续看了一小时,总觉得不对胃口,直到看到摔在地上的ipad才反应过来这不是1997的电影。

只能说这导演功力不足。

影片充斥这各种所谓的上流社会的场合。

所构筑的矛盾与冲突也是极其幼稚的。

比如说暴发户买餐馆这一段,对白苍白无力。

接近俗套的剧情,看得我尴尬症发作。

再到后来父亲变老后强行煽情。

再如分手前男主手机放桌边却听不到女友的电话,分手时男主用游戏画面安慰女主。

这几个场景很能让我怀疑人生啊。

恐怕是导演想让你分手,你就不得不分吧。

就算如此,剧情进展到分手这一段时,已经拖了一个小时。

前半段很大程度上是各种可有可无的铺垫。

题目中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那么我们和李安那部对比一下。

李安那部前二十分钟的家庭聚餐,直接抖出数个矛盾与冲突。

同时又刻画出了老厨师、女儿们等多人的性格特点。

相比半天不知道讲什么故事的这部电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没有李安的功力,又想借这个名号营销一把,半夜把我恶心一番。

这个一星我是给定了。

 6 ) 评论饮食男女:好远好近——略吐槽

没那个水准就不要翻拍,拉低了原作品的名声不说,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也是够了。

我是在爱奇艺里搜索饮食男女的,点进去是李安的放出来是“好远又好近”,单看只是一部一般般给人留不下太深印象的篇子,“好远又好近”感觉牵强,剧情有缺陷,比如那个外国帅哥刚跟老太太跳舞刚混熟了老太太就重逢了曾经的少年,让人家外国帅哥怎么办;小兰跟男朋友吵架时男朋友的反应分明显示出两人没有很深的感情,后来不知怎么又突然和好了;瓦儿所在的会所管理严谨,凭会员卡才能入内,凭什么老太太轻而易举就能住进去;唐氏餐馆对于每道菜的介绍华而不实很空泛。。。

情节进展慢且不完整,槽点太多,单纯用作打发时间还可以,细思并不是一次能弥补时间成本的观看体验。

片中的老太太除去捣乱的部分让人觉得有些不耐,还算蛮可爱的霍思燕饰演的瓦儿刚看的时候老是给人心机有点重的感觉,可能是表演有点生涩吧,但看到后来才发现是个很懂事让人喜欢的女孩子有比较才有鉴别,本来评分能打高点,但是在接着看完李安版饮食男女之后对“好远好近”的印象又低了不少。

果然大师还是大师,导演继续加油

 7 ) 好远又好近

好远又好近,两代人的情感,相互交织。

世界上其实有着很多记忆的载体,一种味道,一道菜,一根发簪等等。

命运使然,让亲密的你我分隔异地,但无形中会有一双手在我们畏葸不前时,推着我们向预定的路走去,最后触发这种承载记忆的酶触,在时光里酿出香醇的酒,那么陶醉,那么迷人。

既然岁月已经把过去带走,但只要感情还在,那么就让我忘却没有你的日子,从你离开我的那一天重新过活。

最后那一对话:--你还记得我是谁吗?

--苹儿。

让人泪目。

(好喜欢这部片子的场景,就是演员有点杀马特。

呵呵。

 8 ) 霍思燕真不够文艺!~SHIT

整部电影最精彩还是在美食这里,那种把素食做得这么鲜美的感觉,就像日本寿司一般的精致和细腻。

曾江和归亚蕾演得极好,果然是老演员,很精彩,最大败笔是霍思燕,我就觉得真TMD假,做作,真不适合演一部这么文艺的电影,她就是比较适合那种急功近利的拜金女角色,这种如果换桂纶镁来演,我肯定给足5颗星星啊!!!

蓝正龙感觉就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男“花瓶”。

看着是可有可无的!!!

其他角色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还是很狗血的一个怀旧故事,N年前的恋人又在异地重逢了啊思密达!

 9 ) 还是掉下几颗泪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其实是不知道我看了一部假的《饮食男女》的,只是依稀觉得,诶 和朋友说的大致剧情好像不太一样。

看完准备在豆瓣看看影评,一搜,最先出来的那部是李安导演的,才明白过来。

最想说的是,看到有好几个影评在吐槽导演给归亚蕾饰演的大妈的特写镜头,说到下垂的眼袋、脖颈横纹、松弛后背以及“导演有恶趣味”??

而我在看的全程,都是在佩服还有羡慕作为一个“老女人”的她,还有臭美的勇气,穿艳丽的衣服、化妆、跳舞💃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

就算在机场里,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就算她的侄子三番五次的劝她“多大年纪的人了”,把她带到一群广场舞大妈面前说“你就应该在这里跳舞。

” 我在想 为什么女人老了就不能爱美了,为什么只有光滑细腻的皮肤才是美?

“老”在心境,不在皮囊吧,希望自己在上了年纪的时候,也要有如此勇气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才好。

另外想说是老一辈演员曾江和归亚蕾的演技真的好,也为剧中他们二人饰演的角色的爱情掉了几颗眼泪。

结局真是温柔啊,两老过上了归园田居的平淡生活。

老太太褪去伪装的华丽外衣与浮躁,在爱的人面前变得温柔,得了健忘症的老爷爷唯一不忘的就是老太太,那一声“萍儿”唤得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

对于年轻一辈的两对,只是觉得“果然是电影”啊,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呢?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虽然爱看电影也看过很多,但是发现好多剧情都记不清了。

不希望当时的感动和感触转头就忘。

写不了多全面多专业,只写写自己的有感而发,保持记录的好习惯✌2019年一定要过的清醒一点呀!

 10 ) 味 爱 而 生

2012年3月份,由电视剧导演曹瑞原执导的《饮食男女2:好远又好近》,在内陆和台湾同时上映,借助李安的《饮食男女》的余热和提前预售,《饮食男女2》再次成为人们所热议的“事件”电影。

本文试图从两者的对比和比较中,揭示在商业大潮和娱乐至上的消费文化背景下,当下中国人对于以“情”为核心的东方式价值观和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生态理念的回归。

一、家庭伦理剧的当代改写电影《饮食男女》是李安“家”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他以家庭为核心,讲述了大厨郎雄,在妻子去世后,独立承担起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逐渐长大的三个女儿,性格迥异,从事着不同的工作,与老父亲郎雄之间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矛盾。

年华逝去的郎雄也越感力不从心,只能靠自己的厨艺,每周天晚上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来维系家庭的和睦。

电影反映了九十年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变迁,以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的冲突、对立与和解,是一部典型的家庭伦理剧。

而曹瑞原执导的《饮食男女2》,则是围绕唐世杰一家人展开,讲述了老父亲唐世杰一段尘封五十多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的两个女儿,瓦尔和小兰的现代爱情故事,通过两代人的爱情故事和父女情深呈现了对家庭情感和美好爱情的回归,并将中华饮食中的素食文化穿插其中,传递出浓郁的人文哲思,可以说是时下流行的爱情片中的亚类型都市爱情剧。

从李安的《饮食男女》到曹瑞原的《饮食男女2》,电影类型上的转变意味着爱情主题的生成和伦理观念的淡化,爱情成为了电影的重头戏。

影片的卖点不再是李安视域中微妙的家庭结构的变化,从解构到重组,而是当下社会所流行的以“情”为基础的感情消费。

在电影中,曹瑞原改变了以往美国式大片中爱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而是将美式的浪漫揉入中国式的含蓄当中,结合中国饮食中的素食文化,成功的宣扬了情感上的素食主义。

唐世杰那段跨越五十多年,仍然刻骨铭心的初恋,以及两个女儿的现代爱情故事,都成为影片展现的重点,以素食文化隐喻情感上的专一,是中国电影所特有的文化特质,也使这部新版的《饮食男女2》放弃了李安式的挑逗味蕾的荤菜展示,而成为一道典型的中国素食文化的大餐。

在影片中,时间和年龄都不在是情感道路上的障碍,反而因为有了时间的沧桑味道,而历久弥香。

相隔五十多年,唐世杰在内心仍然保留着对小师妹白萍那份纯净的爱,在回忆的镜头中,明媚的光线中,小师妹白萍编着两个小辫子,穿着色彩艳丽的花格子上衣,在满眼黄色的油菜花地里,跑着、闹着。

她纯净笑容的特写镜头,让人仿佛又看到了《我的父亲母亲》中,章子怡穿着色彩鲜艳的棉衣冲着镜头微笑的青涩模样;《山楂树之恋》的大远景中,静初站在开满花儿的山楂树下,微笑着向老三招手。

电影的宣传语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所以在唐世杰的回忆式镜头中,爱情也不会褪色,它永远是那么明亮的色彩,温暖的阳光。

曹瑞原给了我们一个物质时代的爱情标本,在时下流行的物质、金钱至上的感情消费中,他以一种温情的方式触摸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心灵净土。

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一切都在以时间计量,物质上的极大富足,使得工具理想主义盛行,感性的匮乏,精神世界中的情感缺失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个文化症结,外表光鲜亮丽、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消费文化背后也难掩人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饮食男女2》正是迎合了中国人骨子里对于传统价值观中以“情”为核心的心理诉求。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情感仍是中国人价值观中的重心,在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氤氲下,朴实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只要拥有了真挚的爱情,就有了美满婚姻的基础,只要拥有了个人幸福,就有了家庭和睦的前提。

真挚的情感,素食的文化,纯真年代那份含蓄、内敛、不夸张、不张扬的纯净爱情,离我们好远,又离我们好近。

中国古人所讲的“孝”、“悌”之义,“从一而终”之情,在现在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意义。

二、东方诗意特征的人文关怀《饮食男女2:好远又好近》不同于李安的《饮食男女》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都市爱情电影中洋溢着浓郁的东方诗意特征的人文关怀。

时下流行的都市爱情剧大都沉浸于都市景观的罗列展现或是趣味盎然的讲述三角式的无聊爱情游戏,很少有像导演曹瑞原那样固执的用大量的景色空镜头,来呈现大自然的神奇、神圣的客观审美性,并承担叙事上的功能。

在绿色诗意的桃花源般的景象中,用一个裹挟着亲情的爱情故事,来阐释中国人心中“家”的含义,传达的仍是以“情”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

同时,通过充满灵性的生态景观的呈现,来反省现代社会中不合理的生活结构,其背后蕴含的是当下中国人社会文化生态理念的转换。

1、特有的东方式情感表达。

曹瑞原并没有像李安那样,通过对家庭和父权的解构和重组,来最终达成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上的和解,他用一种更温情,更现代的方式展现来唐瓦儿、小兰与生性固执又是家中唯一长者的父亲之间的隔阂和缺乏沟通,中景镜头中父女三人的相拥而泣,完成了家庭成员在情感上的和解。

在某种程度上,曹瑞原弱化了父女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在东方式的人文情感关怀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渐老去,记忆力下降,寡言少语,感情含蓄的典型的东方式父亲形象。

在电影中的主人公唐世杰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就像中国人内敛、含蓄、不张扬的性格。

父亲唐世杰,在电影中的形象是长者、父辈、家庭权利的核心也是传统的象征,他的一生都在做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悟就像他的刀法一样精准。

电影中的第一镜头是给他的,全景式的画面中,他在厨房内仔细的巡视,教导自己的徒弟,练习刀法就像做人一样,身段放软就不会伤害到自己。

喜好清净、纯粹的唐世杰,像中国的大多数父辈一样,对孩子的爱也并不表达在口头上,在电影中通过两次富于意味的家庭聚餐来展现。

第一次家庭聚餐,在明亮的色调里,前景是迟到的小女儿小兰偷偷溜进家里,景深处是父亲唐世杰端出了精致的素面,及其认真的在女儿的素面上浇上新鲜的麻汁酱。

虽然老父亲唐世杰的话语很少,但是我们却能感觉到父爱在镜像中的流淌。

第二次是父亲缺席的家庭聚餐,雨夜里一双沾满泥土的布鞋的特写镜头,把父亲由于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而被警察带回来的狼狈展现出来,近景式的脸部特写镜头中,父亲依然平静的品尝着瓦儿的白萝卜汤,只是淡淡的说一句“去把湿衣服换了,容易感冒”,然后转身走开了。

虽然只是一句平淡的似白开水一样的话,却将一个看着自己年华逝去,却无能为力,内心坚韧的父亲形象展现出来。

即使是对于自己内心深藏的那份纯纯的初恋,他也依然保持内心的平静,毫不张扬。

尽管在餐厅的外面,他一眼就认出了白萍,但却极力压抑着他那种尴尬与喜悦交织的不知所措的心情,就算在院落中与白萍的再次相遇,在重复的反打镜头和脸部特写中,他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轻轻的问一句,“萍儿,你怎么在这?

”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父辈们的情感总是饱含深意,令人隽永,虽然没有年轻人的情感来的热烈张扬,也不像外国人那样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但却像老酒,留在舌尖上味道是值得回味的,而这就是独特的中国式的情感表达。

2、社会文化生态理念的微妙转换。

李安的《饮食男女》中,虽然也是讲中国的饮食文化,但都是以肉食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荤菜,在影片中,每一次的家庭聚餐,郎雄都会亲自下厨,做一桌的鸡鸭鱼肉来联络与女儿们的感情。

在一道道美味菜肴的特写镜头中,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讲究。

而曹瑞原的《饮食男女2》,中则到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禅”文化的理念,也就是与荤菜相对应的中国人的素食文化传统。

像影片中的“莲花忠”、“素菜综合卷”、“花生豆腐”,均取自自然食材,通过精细的加工,而成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素”常与“禅”相关联,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它已经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就像唐世杰所说的“只有心中有禅,才能做出好菜”。

它既是中国古人追求恬淡、喜好清净、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含蓄,内敛,追求天人和谐统一的性格写照。

海德格尔所谓的人与自然的相处,是诗意的最高境界。

电影中大量出现的景色空镜头,无论是杭州西溪湿地的优美环境,还是素食餐厅里充满禅意的文化氛围,无疑都构成了对当下物质生活的反讽,同时也传达出当下中国人对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蕴含着人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审美诉求。

时尚不再是购买名牌的包包,享受高级会所里的水疗,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

如影片中对于购买餐厅的暴发户式的人物的嘲讽,既揭示出当下社会存在的一种世俗风气,又是对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的极大赞扬,同时传达出时下中国人社会文化心态的微妙转化。

导演曹瑞原试图用唯美的镜像语言告诉那些沉浸于都市文明里无法自拔的人们,人类的根基是扎根于大地和自然,只有尊重自然,对自然怀有仁爱的精神,才能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就像方东美所说的“自然”是“天地相交,万物生长的温床”;是“宇宙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是“含蕴着理性的神奇与热情交织而成的创造力”;是“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的混溶圆通”;是“生命的讴歌”与“神圣的、幸福的境遇”①。

结语:显然,曹瑞原执导的这部新版的《饮食男女2:好远又好近》,无论是电影类型的的转变,影像风格的时尚化,叙事的通俗易懂,还是生态理念的植入,都更加契合时代的特色,更富于当代都市社会的生活气息。

多变的镜头,灵活的机位,多角度的明星脸部特写,杂糅着时下流行的时尚元素,把表面华丽的都市生活展现的更加精致、温情和充满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

饮食虽然代表着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生活秩序,在都市新的消费文化语境下,也具有了新的文化内涵;男女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接中长大的年轻一代人,也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对文化的读解方式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

文化语境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中国人文化里的传统意识和中国人性格里的含蓄、内敛诗意的东方化情怀。

注释:

《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短评

房地产投资的片子

6分钟前
  • PROMISE921
  • 还行

前一大段都是杭州广告片,杜笃之的音乐还不错。霍思燕真的是太low了……比这乱糟糟的剧本还low……

11分钟前
  • Fundy
  • 较差

。。唯有美食和爱情可以拯救人类。。

15分钟前
  • 西西莉亚 PP
  • 还行

惊天逆转啊。。。原来饮食男女是那对老的啊。。。各种年轻的猪脚都是炮灰啊

17分钟前
  • 吃心不改狮子头
  • 还行

作为《饮食男女》的续集,剧情基本上承接了前作的路数,郎雄味觉消失,后被爱情唤醒;曾江记忆消退,也被爱情唤醒。但是,本片临摹的只是表面,而缺乏前作中父亲与女儿之间强烈的戏剧冲突。PS:《饮食男女》一开场的美食,这集过度包装了。

20分钟前
  • 得一
  • 较差

我觉得好好睇,舒服

25分钟前
  • Santé
  • 推荐

素菜卖相都还不错,剧情混乱的一塌糊涂,归亚蕾扮演的那位大妈,谁去一巴掌拍死她啊!!!

27分钟前
  • 麻油
  • 很差

太一般了

28分钟前
  • ◔.̮◔
  • 还行

这戏就是看归亚蕾跟曾江的。。。

29分钟前
  • 深声
  • 还行

有点乱

34分钟前
  • 瓜没叶
  • 还行

张孝全当男主才是人间正道好嘛!

38分钟前
  • 戏如人生
  • 还行

剧情重心偏得一塌糊涂,前面淡得像白开水,后面十几分钟一段音乐一段回忆猛煽情相当廉价不过好歹能挽救颓势。归亚蕾和曾江都演得不错,年轻的那两对就只好呵呵了。可以把"饮食男女"这四个字去掉别拿来和李安比么,叫《茄子》还更有大众文化气息......

40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较差

杭州旅游宣传片吗

44分钟前
  • Tika
  • 较差

感觉拍的不错,但是内容很随便,不知道具体是想表达什么,不过霍思燕蛮有气质,能撑起整个电影。

49分钟前
  • 米 日光の花
  • 还行

《饮食男女》是李安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而这部《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则只有视觉上的美丽“风景”,再无其他。归亚蕾所饰演的“大妈”让我对其在《大明宫词》里给我的好印象减分不少。

54分钟前
  • zhang 2nd
  • 较差

看完这个我觉得霍思燕还不错,归亚蕾老师真的很棒,另外她保养的真的很不错~

57分钟前
  • elven
  • 推荐

这根本就是一广告片吧,那两家什么什么店赞助了多少钱啊?!

60分钟前
  • 悠翔
  • 较差

正在听曾江感人的独白,然后某女主一句屌爆了的念白 爸!然后呢? 情绪瞬间就变负值了...

1小时前
  • 海德Head
  • 还行

剧情很烂。演员还不错

1小时前
  • 春囍
  • 还行

好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1小时前
  • 烟花四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