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迷失:消失的女人

미씽: 사라진 여자,Missing

主演:严志媛,孔晓振,金熙元,朴解浚,金善映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6

《迷失:消失的女人》剧照

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2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3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4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5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6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3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4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5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6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7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8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19迷失:消失的女人 剧照 NO.20

《迷失:消失的女人》长篇影评

 1 ) 这个片子是讲底层女人和母爱的,单拿悬疑片说事的,结局得是外星人入侵以及有情人都是兄妹估计才能满足某些人

我感觉这个片子挺深刻的,情感什么的刻画也特别好,说一般悬疑片的可能是男人吧,就和片中冷漠的男人们一样,说什么一贯的疯女主……让我想起欧洲以前的歇斯底里症,就是说女人情绪太多,极端的情况要割掉子宫的。

而这些情况,大多是要求平等和尊重。

两个女主都尽力演,特别是一些极端的剧情,演出了很多情感,特别是作为女性无助和压抑的情感,让我感同身受。

这个片子并没有黑中国而是黑韩国啊。

结局有一点不喜欢,不过是因为我不喜欢悲剧结局。

现实中比这惨一万倍的也有,希望艺术作品能多给点安慰,勇敢的表明立场,而不只是激发思考而已。

但这已经是很不错了,特别是亚洲地区,围绕底层女性的生活和现状的并不多,我觉得值得高分啊,看到评论对这个的恶评,就可以看出人们并不珍惜关心女性和底层人们的作品,重点都是在够不够悬疑,也可以看出冷漠了。

另外就是剧情也很流畅,插叙或者叫回忆做的也不错,既不会觉得拖剧情,也给了观众也就是我足够的空间去串联起剧情。

总之,值得四星,结尾的合理性稍微有点不够饱满,但是冲那么多恶评,我得打5星匀一下。

这个片子选择中国女人做背景本身就是一个背景,没有黑任何国家。

剧情本来就是描述的一个极端的情况,那么离韩国最近的国家,同时穷人也特别多的,那不是中国么……如果是个韩国女人的话,那么她的无助得配合大量台词,而且可能就不那么无助了。

如果不能求助警察,而且又是最底层的,那求助黑帮妓院什么的也十分合理呀,不知道觉得黑中国的人是觉得中国没有坏人和妓女么……重男轻女是整个亚洲地区以及全球的问题,但是虐待女儿为了要儿子的在亚洲,不论是中国还是韩国都屡见不鲜。

保护妇女儿童,特别是保护女童这件事真的需要更多的关注。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便宜的国家,9亿农民,底层人民特别特别多,但是描述他们的作品又特别特别少,而且现有的零星作品也都是特别单一的角度。

所以,我觉得这个角度的作品挺良心的。

这个片确实差最近的《摔跤吧,爸爸》很多很多,但是这种东亚的面孔和作品值得鼓励,也值得赞赏,更何况本身拍的也不差。

本片那种压抑的感觉更符合儒家文化下女性被逼迫,无助的感觉。

在宗教国家,有很多仪式,所以可以特别凸显弱势群体受压迫的情况,当你反抗的时候,可以通过反抗仪式本身突出焦点。

但是在中日韩这一片区域,对女性的压迫和歧视是悄声无息和理所当然的,甚至女性自己也被洗脑成为男人的帮凶。

女性不是弱者。

更多的时候是习得性无助。

比如说女生不认路,我自己一点障碍都没有,而且一群人里面即便有男生一般也是我最认路。

至于我为什么认路,因为一个人上街比较多,自然就认路了,练习几次很快就会掌握了。

但是,我让周围女生学看地图,教她们我认路的小窍门的时候,很多人会说女生是路痴啊,其他女生也会附和说我是路痴,她也是路痴什么的,然后大家都觉得女生是路痴本身很有认同感,同时又莫名其妙的有点萌,所以大家就直接不学……这种情况发生在生活上的小事其实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不是个例,见微知著,在生活,在工作,在交往,在学习上,这些都在发生。

人们鼓励女生变成弱者,人们都说女生是弱者,以至于没有人需要拿出证据证明每个女生是弱者,而你要说女生不是弱者,却要解释每个现象,每个小事,拿出能够撼天动地的证据。

每个人都说女生是弱者,这已经不是一种观点了,这已经是一种恐吓了。

如果你要证明自己不是弱者,只要出一点点问题别人就说我早说了吧,你就是不行什么的,你不仅弱你还坏,而且你不听劝告我还可以骂你蠢。

反之看社会对男生,犯错的时候大家都会说这正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注意,再犯也没关系到时候再说,以后肯定会好的。

这么说比较抽象,但是你看看不同人出轨的结局,就知道这样可怕的歧视时时发生,然而人们都意识不到这件事,男的几乎都是这样,女的呢也大多都忽略了这明显的歧视。

所以说,这个片子那种发不出声音的无助感其实真的好生动,是其他文化下难以描述的痛苦和压抑。

没人会关心你,因为你这样的女人,疯女人这样的结局很正常,因为有好多疯女人这样,所以她们都没人帮,也不需要帮你,因为这个社会默认你该承受这些,原因是你不够完美,你不能顺了每个人的心意,你不能生男孩,你不能升职加薪,你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孩子哭了是因为你,孩子病了,调皮了是因为你,老公跑了也是也因为你,因为你不能同时做个好妈妈,又同时在不给你机会的职场上升职加薪,又不能同时在明明不比其他同事少干活少加班的时候,干更多的活,因为你不能在别人说黄色笑话的时候做出他想要的反应破坏气氛,因为你加班到吐的时候不够美,即便是一个星期没洗澡穿着大裤衩的男人也可以这么说你,所有所有,你只要出一点岔子就是你的错,别人白养你了,你占了别人的便宜,你不配当妈妈,你不配当妻子,你不配当女儿,你不知感恩,你咎由自取。

然而这些责备和折磨他们用的理所当然,你竟然找不到一个焦点去反驳去反抗,因为歧视它每时每刻都围绕在你周围。

你说你受到歧视就像是在说一门外语,没人听懂,听懂了也毫不在意……你只能在沉默中灭亡,因为你发出的声音都消散在空气中……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作品帮我们找出焦点,帮我们发出声音

 2 ) 不同的母亲,相同的母爱!

微信资源同步更新:这有两个深井冰(zylgsjb)-分割线---韩国悬疑犯罪电影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就像国内八点档电视剧跳脱不开小三撕逼、婆媳战争等等几个常用的槽点一样,”复仇“就成了此类电影中最常见的一个套路。

那种初见韩国悬疑犯罪电影的惊艳之感,在经过了多部如同流水线加工作业出来的电影后,也开始消磨殆尽。

当然在此类高产影片中也会有像”复仇三部曲“这样的经典作品出现。

这部《迷失:消失的女人》可以说是近期的新意之作,但也只能算作是有新意。

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说的更直白一点,这就是两个母亲之间的故事。

影片开始二十分钟后,悬疑片就成了叙事片,整个电影就变成了一个疯了一样的母亲寻找孩子的故事。

影片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这两位母亲的角色设定,一位是离婚后执意要拿孩子抚养权的单亲妈妈,一位是被拐骗到韩国的中国女人,自己的孩子因病去世,都是悲剧色彩的角色。

两个人本是雇主与保姆的关系,关系融洽相互信任。

但这所有的一切只是这个叫寒梅的保姆复仇的一部分。

取得信任,卖掉孩子,这本是寒梅的复仇计划。

但这个本性淳朴善良的女人,她将自身的母爱转嫁到了与她朝夕相处的孩子身上。

而电影中所有阴暗的、仇恨的元素,都在最后两个母亲歇斯底里的对白中化为乌有。

把复仇当作是母爱的载体,在一步步的叙事过程中,逐渐丰满起寒梅这样一个可怜又无助的母亲角色。

影片中提到,寒梅在孩子去世后有很明显的变化,但能看出来的好像就只有发型的变化……孔孝真这个形象可能让人看着就不像坏人吧,而且中国话一出口还真是有点别扭。

应该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影片中这个中国女人的形象到底是不是在黑中国?

其实我觉得也并没有,换成其他国家这个角色也都是成立的,重点不是在中国女人,而是她所代表的在韩国底层的其他国家人的生存现状。

家庭中被家暴,孩子因为母亲语言不通而错过了治疗时间。

不同环境下的两位母亲,在同样面对孩子的问题上,所爆发出来的能量都是同样让人动容。

 3 ) 《迷失:消失的女人》:你能抢注我们的端午节,我就不能抢走你们的孩子么?

据说中国有人将这部韩国电影翻拍成了《找到你》,还被誉为“现实主义题材佳作”

由张艺谋的老同学、国内著名电影摄影师兼导演吕乐执导,姚晨、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在今年国庆档匆匆上映后,没什么票房,倒是收获了“现实主义题材佳作”的好口碑,尤其不少女性观众感慨自己从中找到了共鸣、“难得看到一个男性导演以女性视角的经历展现女性的经历”……但据我所知,《找到你》并不完全是原创电影,在它之前就有韩国原版,即2016年的《迷失:消失的女人》。

当然《找到你》并不是翻拍,更不是抄袭,而是和《迷失:消失的女人》一本两拍,只是中国版剧本改编时间比较久才比较晚拍摄制作完成——很好奇那些“看哭了”的女性观众看了原版,会不会有些反悔,甚至惊觉“中国版那是什么鬼”?

想想就好笑。

《迷失:消失的女人》和《找到你》一样,也是借惊悚悬疑片的框架,讲了一个白领母亲在寻找失踪的宝贝女儿同时,发现了另一个母亲的不幸遭遇的故事,而且前者可是正儿八经的女性创作者编剧兼执导的。

如果真的如其他影迷所述,那么这两个版本大部分情节是相同的,除了《找到你》作了本土化的改编。

《找到你》剧情是不是真的做到了本土化我不得而知,不过《迷失:消失的女人》有一个设定上的关键,是中国版复制不了的。

如果《找到你》可以起到所谓唤醒“女权主义”的作用,那么《迷失:消失的女人》更有资格,但无论在前期宣传还是在成片情节,韩国版似乎都不在乎“弘扬女权”。

其实“弘扬女权”和“破除封建迷信”本质上是相似的,脱离实际喊口号、做行动,今天表面上解决了问题,明天不良现象改头换面出现在社会上,又怎么谈得上“弘扬”和“破除”呢?

《迷失:消失的女人》的矛盾的根基,其实就是韩国的贫富差距,具体体现在在韩黑户外国人的生存困境。

韩国其实和中国一样,也面临着贫富差距的问题,首尔江南区有多富,江北区就有多落后。

经济水平稍微好点的乡镇还好,朝韩边界就真的穷困潦倒了。

可能是受江南区富丽堂皇的景象的诱惑,有不少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国家的人民会通过非法入境的方式到韩国谋生,结果要么栖身于城中村,要么流落于穷乡僻壤。

作为曾经中原的附属国,韩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中国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而在韩国的偏僻地区,这种思想对人的束缚更甚,别说这些外籍黑户人士,连当地人也未必受得了。

生活状态人不如狗的外籍黑户在积压了无数压力后,难免会爆发负能量,就像普通群众长期受分配制度动荡影响后,把怒火向文化界、娱乐界的从业者宣泄一样。

《迷失:消失的女人》中两位母亲的矛盾冲突就这么在那样一个背景下产生了——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白领母亲爱女心切,却不得不和已经分离的医生丈夫争夺抚养权,还要面临婆婆的刁难;来自中国的黑户母亲本身受人剥削,还因为生了女儿更加受冷落,女儿病了没钱医不说,还被撵出医院。

这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夺子战,这是漏洞百出的社会机制下两个负重阶层的相互折磨。

最后白领母亲向黑户母亲求饶,其实就是较为富裕的阶层的李代桃僵,本质问题终究没能解决。

《怪物》不用对比《找到你》,早在十几年前,咱中国就有一部核心矛盾和《迷失:消失的女人》相似的电影,那就是香港导演郑保瑞执导的《怪物》。

抛去外化的恐怖符号,影片也在讲述两个处境天差地别的母亲的夺子战,矛盾的基础也是类似的“贫富差距+城市发展对底层小人物的损害”。

或者咱们可以说,《迷失:消失的女人》简直就是《怪物》的精神翻拍。

讽刺的是,《怪物》上映时,仅仅被当成一部噱头不够的恐怖片,在内地上映时还被删减;《迷失:消失的女人》仅仅因为黑户母亲是中国人就没被引进,经过了“中国化”的版本却顺利上映,还被誉为“现实主义题材佳作”……能够让《迷失:消失的女人》成为这次的谈资的还有孔孝真的演技。

很多人知道孔孝真是因为她是模特出身的演员,是实力派演员柳承范的前女友,是银幕上的喜剧专业户。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你很难把《胡萝卜小姐》中的傻大姐和《制作人》中的强势PD联系起来。

孔孝真饰演的黑户母亲角色为了对宝贝女儿的爱,不惜铤而走险,影片抽丝剥茧的叙事也让人逐渐看到她诡异神秘的行动下破碎的温情。

而孔孝真刚好同时具有冷酷和温和的气质,颜值不显眼对这个角色而言也是优势。

更别提人家为了饰演这个角色,把中文说流利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孔孝真这种水平的表演对这个角色的诠释,仅仅靠另一个妈妈的饰演者的表演死撑,不知道这部电影还有没有看头。

相比之下《找到你》的马伊琍哪怕是微笑,从银幕效果看,也很难看出这是个会照顾人的妈妈。

说到《找到你》,也许有人说,韩国版中的核心矛盾在中国也存在啊,凭什么说中国人翻拍不了?

你不知道,你不明白,长期的思想压抑已经让国内从业者学会了自我阉割,哪怕官方不吭声,自己还要怕三分,《我不是药神》明明是小人物的自救故事,最后还要靠把小人物塑造成无私的大英雄才有票房,还要让电影里法庭上的青天大老爷开恩才能过审,在这个前提下,还能怎么表达?

还能怎么做到商业性和现实意义的结合?

还是按胡总编说的,多晒晒太阳吧!

《迷失:消失的女人》展现了一对社会牺牲品的悲剧,却在结尾以仓促的大团圆收场。

如果影片在两个母亲对峙结束时戛然而止,或者结尾对这些核心矛盾进行反思,或许影片还可以再上升一个高度。

然并卵,即使是这种水准的电影,或许今后中国电影从业者也很再难拍出来了。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食梦狂人”)

 4 ) 变味的爱 放大的恨

一部影片,就像一面多棱镜。

折射出多重社会问题。

韩国新晋悬疑片《迷失:消失的女人》,讲述了离婚中的妈妈不慎遗失女儿的故事。

一部影片,折射出诸多社会现实。

遥想当年,尚未实施计划生育的七十年代,家里孩子多,一家两三个孩子都不稀罕。

如今,独生子女的年代,孩子的意义“不堪重负”。

本应成为彼此爱之结晶的孩子,却变成精神困乏之尽头、唯一自私的寄托;变成彼此争夺、相互复仇的工具;变成别人眼中可资利用的诱饵……本应存在的阳光责任,被混乱的生活碰撞的、严重缺失、错位。

本应相互的恩宠,变成彼此角逐、相互角力的“法律较量”。

很多国内观众看后,都狭隘的将目光聚焦于“黑不黑”中国人的问题上,继而愤怒的报以低分。

完全没有必要。

谩骂无用,低分无用。

我们何时能拍出如此干脆利落、折射现实的作品,遥遥无期。

更有自诩资深者,时不时冒出一句:流水线上的东西。

有种都给爷来个流水线上的东西。

只怕是都没明了电影各条流水线的分支走向吧。

这就像若干年前在一家爵士乐酒吧看到那位着装格格不入、又随着音乐微微点头摇摆的老爷子。

或许他、还有我、以及很多人,只不过是在略微做出资深的样子罢了。

言归正传,为了不剧透,就简单总结一下本片所反应的现实问题吧!

1、一边职场打拼、一边离婚官司、一边小孩哭闹。

一人面对冷漠丈夫、敷衍律师、疯狂制片、怪异保姆、街头混混……独立女性,着实不易。

2、移民、偷渡带来的异地不平等问题。

3、买婚带来的伦理、道德,精神囚禁问题。

4、爱之天平失衡之后带来的“精神失控”……好了,再也不能剧透了。

近期淘碟的意外惊喜之作。

就是喜欢韩影这种行云流水的流水线。

有空一定拉片,细做分析。

 5 ) 这世上唯有爱能克服一切,然母爱却是一切的开始

晚上闲来无事,点开看这部电影,从剧情简介里知道了保姆偷走了雇主的孩子,然而从头至尾看下来,一段段的倒叙,物件细节的一点一点的解释,让观影的我从不解到震惊直到看着剧中两个女主角为了自己的孩子发自内心的声嘶力竭的演绎,眼泪已不由自主。

整部片子表达的社会问题,人性的弱点与光辉,在两位女主对自己孩子的母爱中一点点释放。

女主作为一位韩国单亲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自己年幼的女儿,辛苦之余却时刻面临着公司老板解雇那些有孩子的女性工作者,这不仅仅是韩国的社会问题,整个世界对于女性而言,其保护女性的同时又在贬低着女性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女性又要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其身上的负担不比男性轻。

而孔欧尼所演的中国女子嫁到韩国后被嫌弃生女儿,女儿生病了婆婆和丈夫却让女儿自生自灭,想着以后再生一个就好,这里又体现了重男轻女的社会问题。

之后孔欧尼带着孩子偷偷跑出来去首尔就医,却因为没有医疗费用还有监护人必须是韩国人而时刻面临着被赶出去的风险。

最后孔欧尼为了孩子进行私下买卖器官交易,然而造化弄人,资金的不到位加上恰巧女主孩子肺炎急需床位,女主前夫以医生之便将孔欧尼的孩子赶出医院,孔欧尼就此记住了女主和她的孩子。

当孔欧尼的孩子去世的时候,孔欧尼撕心裂肺的哭声,以及女主在警察局趴在地上喊要杀了抢走自己孩子的保姆,那些瞬间,让就算只是学生的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母爱的力量,这世上唯有爱能克服一切,然而母爱却是一切的开始。

这是一部很棒的电影,我们要好好的爱我们的妈妈和我们的孩子。

 6 ) 无题。

78/100概况:成本不高,但制作精良,逻辑流畅,用力过猛的地方几乎没有。

韩影生产线上良好的作品。

-着实对小荧幕上精致的小女人孔孝真入迷。

而换到大荧幕中,她秀气的五官竟也非常契合了,一颦一笑都牵动着我、感染着我。

在这里她没有新潮的衣裙,没有首饰,不施粉黛,低吟浅唱,哼的是听不懂的歌谣。

看向孩子的眼神,熠熠生辉。

脸上的几颗痣点得太到位了,叹服,使得她整个人多了一股神秘感。

而影片中她的名字,也十分到位:在按摩室里生涩的她,有如一朵“木莲”;被伤害而绝望的她,又是一枝“寒梅”。

-究竟是可怜还是可恨?

她善良,她美好,但她弱小,她生涩,于是这个世界仗着自己作恶的熟稔去迫害她、排挤她,居高临下,又毫不留情。

悲剧与悲剧总是用一个个“不可思议”相联结,总是让观者陷入两难的境地。

有一幕大概是十分可笑的,母亲在船上终于找到自己的女儿,却发现女儿在“诱拐犯”怀中,沐浴着阳光,展着笑颜。

亲人总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忽视的珍宝,这话是真实却讽刺的。

 7 ) 母爱

奔着悬疑片去看的,却是讲母爱的,有几个镜头为了吓人而设计实在是突兀,孔欧尼的演技点个赞!

韩国人看了不知道会不会唤起他们对边缘弱势群体—被卖到韩国的中国或东南亚的新娘的关注。

有人说为啥一定是中国新娘的人设,而不是朝鲜族,片里有说啊!

故意不给她学韩语,怕她跑了!!

就是要一个不会韩语的人设,而且不要喷孔欧尼的发音,能学成这样真心很不错了!

最后孔欧尼跳海之后的中文台词,即感人发音又很美!

 8 ) 《迷失:消失的女人》简记

看完觉得母爱真的很伟大,孔的演技一直很在意,严也很不错,喝水那里真的让我心揪了很久,小孩叫妈妈的发音我个人觉得是最标准的中文,最后真的感动到我。

影片里面也有黑中国的地方,我觉得不是在孔演的这个人身上,对于她的经历,该可耻的人是买她的那个韩国丈夫和婆婆。

黑中国的应该是电信诈骗和那个男的(叫啥来着我忘了),里面直白的说有钱各种事都能做,这样一个形象说成是中国人真让我觉得心烦。

总得来说还算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在仁(孔女儿,忘了是不是这个名)死的时候孔的哭戏很不错,不过就是戏份少了点,还好严也很棒。

 9 ) 那些被拐卖到世界各地的中国妇女,你过得好吗?

Missing:消失的女子…我觉得很有必要为这部电影写点什么。

首先,韩影极少见这等规格的女演员对手戏,也就是说,男人群戏不稀奇,而整部电影完全依靠女人来挑大梁实在很难得!

况且对戏的两个女演员都是我女神啊😍严智媛、孔孝真,我必须先给她们献上一束花💐。

严智媛嘛,怎么说,并不是表现得不好啦,而是这种角色设定总容易让我联想到《七天》的金允珍,那我不客气地说句,严智媛和金允珍比还是很有差距的,那种极致的母爱被撞击后形成的濒临崩溃且愈发强韧的固执,这一点严智媛还是缺乏爆发力,总给人感觉偏弱。

这种形象其实也讨巧,前提是戏里有个男性角色做支撑,比如《素媛》里有薛景求的父爱,才能反衬严智媛的母爱,可换成纯粹的女人戏那同样的呈现就显得弱了,缺乏一个立足点去展开。

再来说说孔孝真,其实孔孝真演的电影很少,而且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模特出道的她人气确实很高,长得不算漂亮,但气场是Hold得住任何大牌的(话说她前男友也是这类型,他俩分手让作为外人的我非常心痛[捂脸])。

这片是至今我看到孔孝真演得最好的片子了,包括她所有的电影和电视剧!

人物情感饱满,悲痛、怨怼、愤恨、隐忍、挣扎,直至最后孤注一掷的决绝,都可以说释放得恰到好处,个别“用力过猛”之说恕我不能苟同。

另外还有一个惊人发现,孔孝真的中文说得很好啊,韩国人能说到这水平是真不错,而且还挺流利👏。

说这片黑中国,我觉得太莫名其妙了,这锅叫人怎么背得下去?

跨国买卖婚姻本来就容易造成悲剧,难道悲剧的主角正好是个中国人就说明黑中国吗?

被害妄想症晚期?

被欺负到忍无可忍而反抗,这不是人之常情吗,难道不是个中国人就可以把烧杀掳掠合理化了?

或者说,就因为是个中国人才被人欺负也不能反抗,否则就是黑中国了?

这逻辑也是无二!!!

😓片中孔孝真扮演的角色,金妍,一个被卖给韩国男人当媳妇的中国女人,被婆婆和丈夫打骂成了家常便饭,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这样的婚姻家庭里终于迎来无望生命里的一道彩虹,就是孩子的降生。

可婆家却因为生的是个女儿而不顾孩子死活,生病也不愿花钱医治,坐等女儿死了再生个儿子。

她无奈只能靠自己的身体赚钱,卖肉,继而又卖肾,筹钱给孩子治病!

可偏偏医院又把她们赶了出来,理由就是医生的女儿也生病了缺床位,就理所当然地把穷困寒微的金妍母女强制驱逐出院,她的女儿也随即夭折。

敢问,怎能不恨,换作是谁都要发疯好吧,这跟国籍有关系吗?

是不是设定成个菲律宾人或是越南人就显得合理啦?

剧情方面我觉得很OK,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真相可能比影视作品更加触目惊心,所以才说艺术源于生活嘛。

跨国买卖婚姻由来已久,这种现实情况催发下的社会矛盾愈发凸显,针对这类外来媳妇,拿什么保障她们的合理需求和利益?

工作、生育、医疗、养老…种种都是刚需。

借部电影发声,能够引起重视,我觉得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毕竟中国也有那么多被拐卖到世界各地的妇女,她们也还活着,我们不应该多问一句“你过得好吗”吗,而不应该被漠视和遗忘。

 10 ) 可怜的女人可怜的孩子

金研/寒梅/木莲,三个名字,一个可悲女人的命运。

从中国被卖到韩国,给一个穷苦的韩国家庭当生育工具,语言不通,欲哭无门。

有了孩子想安稳下来,可天不遂人愿,孩子得了罕见的肝炎,丈夫不给钱放弃治疗,自己带孩子逃走,为了赚钱,做了妓女。

无奈没有丈夫签字,无法得到医院同意手术,将自己的钱给了丈夫,满足了他的兽欲,才能继续为孩子治疗。

无奈手术费不够,只好联系中间人卖掉自己一个肾!

在等钱期间,因医生的孩子肺炎着急找病床,而不顾她孩子的死活,将她们赶出医院。

结果孩子不治而亡!

她开始报复,联系中间人杀死丈夫并烧毁灭迹;陷害医生家里保姆没有照看好孩子导致孩子受伤,同时趁孩子母亲急用人之际,又冒充保姆进入医生孩子家里照看孩子,母亲疏于防范,导致她带着孩子逃走…寒梅是想把多恩当成自己的女儿去养大的,结果主线围绕孩子与保姆一同展开,最终找到了她们,同时穿插描述了寒梅的悲惨命运。

寒梅是善良的,只是她被骗被卖被伤害,没有能力保护的了自己的女儿,导致无法解释女儿离开的事实,最后还是带着遗憾跳海离开了这个世界。

女人为什么一定要找男人?

有多少女人找到男人后能够幸福到老?

男人是女人幸福的终结者,是导致女人苦难的开始,就像近期热播的《消失的她》,爱会消失吗?

爱会让你消失。

😮‍💨

《迷失:消失的女人》短评

三星半往上。有啦,有被骗到眼泪!片子里每一个被逼到悬崖边缘的人,都牵系着一个“孩子”。只是有人自以为做了一件“人人都会做的小恶举”,却害死了一条小生命;有人完全背弃了自己身为父母的责任;有人只是将孩子视作可以分割的财产;有人只在乎自己的孩子将他人的孩子视作工具。只有女主,明明下定决心报复却最终因为“孩子”而没有能够成功。她无法背弃身为父母的天性、无法伤害另一个幼小的人类,最终还是只能伤害自己。实际上出彩真的全靠布利欧尼的演技,剧情本身深挖没挖下去,流于表面且后劲不足。

7分钟前
  • 别古居士那那酱
  • 还行

当一个人不能给孩子正常的家庭环境;没有时间甚至没有经济能力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没有常规的养育知识;甚至连自己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搞不定时,请!不!要!生!孩!子!孩子不是你的救命稻草更不是你解决问题的答案,请放过孩子吧!(正牌妈妈被冒牌妈妈演技吊打)

11分钟前
  • 杨素瑶
  • 还行

这部片子逻辑是个大问题,故事也漏洞百出,越往后越是后劲不足的感觉。女主拍这部戏应该会很辛苦的感觉,孔孝真的演技还没到让人夸赞的地步,但是她的这张脸戏路真是宽到不行,而且这部剧真能黑中国,居然把中国人和菲律宾那帮人混为一谈,病的不轻,总体来看,故事不行,人物设定浮夸,逻辑像糊弄小孩,所以这部我叫它一句垃圾可还行?

14分钟前
  • 十六
  • 较差

在你们还在抵制韩国的时候,在你们认为说中文就是黑你囶的时候,在某消失很久的ID突然更新感恩组织的时候,这是一部能让人清醒的作品

18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虐心,两个都是苦命的女人

19分钟前
  • Roseash
  • 推荐

太过沉重的社会问题!

20分钟前
  • 远方的风
  • 推荐

本来期望很高来着。情感缺少了一些真挚,就很难有代入感。

25分钟前
  • summer
  • 较差

比中国版还差得多。这版独特的探讨是外来者的命途,这里的保姆的遭遇更惨,她甚至都没有母亲的合法性。

30分钟前
  • 居无间
  • 较差

韩片,还黑中国人,不提倡!

31分钟前
  • Klok
  • 较差

不出生最平安(吃鼻涕的画面真的受不了)

33分钟前
  • 较差

看了《找到你》之后来看的。两相对比,各有优长,中国版把很多逻辑BUG以及细节加以完善和填补,同时中国本土化完成度很好。韩国版则依旧是煽情类型片的套路,一切按照起承转合稳稳的进行下去,整体悬念感中间之后就没有了。尺度上的扩宽和现实的残酷性要比国内版大很多。

38分钟前
  • 一匹马赛克
  • 还行

想暴露的社会问题太多了:在职女性独立抚养小孩的巨大压力、国际买卖外嫁女、医疗问题、器官买卖、色情服务~没有一个讲清楚了,叙事也乱七八糟不合逻辑,最后可以煽情毫不感人。孔孝真里面演一个中国人,中文说得也真是烂得可以(我知道她很努力了!)。

43分钟前
  • 平平一点都不平
  • 较差

女性视角的悬疑与追击,叙事节奏得当,故事讲得条理通透,惊险被抽丝剥茧,哀恸被步步放大。深海中的攥握与阳光下的拥抱,两种迥然的结局,都在证明母爱是超越科学常识或社会阻隔的存在。孔晓振的戏真好啊。

47分钟前
  • 小瓣生☕️
  • 推荐

保姆就该杀绝她老公、婆婆和女主的医生老公,苦不能我一个人受,男人,主体民族,特权阶级,要为他们面对弱者时的傲慢付出惨痛代价。朴海俊可以嫖我(不是,玩笑)

49分钟前
  • FWSWU-LLDAF
  • 推荐

看完感到每个角色都很生动,很有特色。

50分钟前
  • 顾俏乜
  • 还行

考古原型韩国电影剧情

55分钟前
  • 六月。喵
  • 还行

一直很喜欢孔孝真 不做作 总是一副傻大姐的模样 此剧剧情跌宕 情感的升华丝丝入髓 让没有为人父母的人也能感受到孩子在母亲心中的份量 失去后的那种无助、痛苦与绝望无一不表现得自然与透彻 看完这部剧后才去看的《找到你》不知道是先入为主还是什么。总觉得韩国的感情表达更为细腻,剧情片段衔接上也更为合理流畅

56分钟前
  • ♛Angel.A.兔兔♛
  • 推荐

双女主。忙碌的妈妈演的非常标准诠释了什么叫歇斯底里。孔孝真演的可怜妈妈非常标准的诠释了什么叫惨绝人寰。母性光辉依然闪耀。那个菲律宾还是越南妈妈演技的局限就是菲律宾或者越南妈妈之类的了。

59分钟前
  • 梦行40
  • 还行

找虐我又看了韩国版,情节代入感不太强,可能中韩两国情感表述方式有差异吧,但孔孝真演技炸裂

60分钟前
  • 王癫儿
  • 还行

除了节奏紧凑并没有出现什么精彩的部分 只是在专心叙事 人物性格干瘪单调 拐卖妇女儿童确实是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是因为现实才不吸引人吧 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看完这个差点不喜欢孔布利了 并没引起什么共鸣 可能是还没长大吧

1小时前
  • kona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