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内特拉姆

Nitram,恶的序章(港/台)

主演:卡莱伯·兰德里·琼斯,朱迪·戴维斯,安东尼·拉帕格利亚,Phoebe Taylor,肖恩·基南,Conrad Brandt,Jessie Ward,Zaidee Ward,Ethan Cook,Kyan Hugh Mana Walters,埃茜·戴维斯,Lucas F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语言:英语年份:2021

《内特拉姆》剧照

内特拉姆 剧照 NO.1内特拉姆 剧照 NO.2内特拉姆 剧照 NO.3内特拉姆 剧照 NO.4内特拉姆 剧照 NO.5内特拉姆 剧照 NO.6内特拉姆 剧照 NO.13内特拉姆 剧照 NO.14内特拉姆 剧照 NO.15内特拉姆 剧照 NO.16内特拉姆 剧照 NO.17内特拉姆 剧照 NO.18内特拉姆 剧照 NO.19内特拉姆 剧照 NO.20

《内特拉姆》剧情介绍

内特拉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不受欢迎的青年尼特朗,坏脾气的他就像个不定时炸弹,在公众场合任由行为失控,母亲为了管教身心俱疲,宠溺的父亲会在闯祸后出面收拾残局,让尼特朗变本加厉。他没学可上,成日在街头游荡,社区的孩子总是戏弄嘲笑他,直到遇见年华消逝、古怪却富有的海伦,他认为自己找到了朋友,母亲却觉得这位“新朋友”另有所图⋯⋯。 以犯罪电影见长的澳洲导演贾斯汀克佐,再度携手《血教育》编剧尚恩格兰特,这回收起形于外的暴虐,用冷静自持的角度,重新检视震惊全澳的真实社会事件。画面虽不见血腥,不言而喻的冷暴力,却让恐惧更深入骨髓。茱蒂戴维斯所饰演的母亲,表面虽强硬,但面对智力受损而不受控的孩子所产生的爱与恐惧,诠释层次分明。性格小生卡赖伯兰里琼斯令人不寒而慄的演出,也让他成功拿下坎城影帝。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浩哥闹县衙面包,巴士和第二次初恋骇人命案事件簿第八季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浮生若舞暖男记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毒蛇王后第二季超萌特攻恰帕克樓上樓下一周的朋友怪兽大学九龙笔之神兵觉醒网红狗目视朱丽叶细毛家屋场甲申阴阳界恶名莱斯博丹的《科西嘉岛的恩奎特》乱世老少疯狂的求婚希望丛林之地特种人员天堂岛疑云第十三季贪婪爱情敏感地带暗杀女仆冥土小姐霓虹恶魔萨巴亚影院

《内特拉姆》长篇影评

 1 ) 马丁VS内特拉姆

内特拉姆的成长是存在的问题的,当然与他自己本身的心理疾病有关,但这种有关本在一对好父母的关怀下是可以向好的,但是父亲因热切希望的海边小屋被别人抢购后一病不起,母亲近似于苛刻的纠正与陪伴却让内特拉姆渐行渐远,其实他是有一根底线的,就是不要伤害爱他的人,好不容易 一个除了他父母愿意接受他的海伦,也在车祸中逝世了,那么当身边的人都消失后,他能做啥?

静静地等待着死亡?

还是重新去接受这个社会亦或是被 这个已经遗弃他的社会继续遗弃?

于是惨案就发生了,似乎没有去根本地说明惨案的原因,那是因为这种片子永远是当时民众最不愿意提起的一切,可是这个事件的影响 力又特殊到可以让所有的人去重新观察到当年的事件,去或多或少的思考各种公共政策对人以及人对社会的互相影响,克制成为这个片子最大的优点,男主这个演技真的让人在某时感到那种阳光下的冰霜,好可怕的感觉,不愧影帝之封啊。

除了男主外,喜欢 那个无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办的母亲,包括母亲和海伦的对戏时,完全占于上风的表演,难怪镜头始终怼着母亲那充满苍桑的脸颊和那种说不明道不清不知道未来在何方的眼神。

 2 ) 《内特拉姆》影评: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澳大利亚枪手

贾斯汀·库泽尔(Justin Kurzel)的这部电影讲述了塔斯马尼亚州亚瑟港大屠杀背后的男人,它从来没有背叛过它本身的严重性。

尽管目前影院里有很多逃避现实的大片,但今年的电影并不缺乏情感上的冲击。

加斯帕·诺伊尔的《漩涡》凝视着老年和死亡;完美的游乐场以校园欺凌为中心。

现在尼特拉姆证明了自己更令人头疼。

这部电影描绘了塔斯马尼亚州亚瑟港大屠杀的黑暗道路,1996年,一名枪手枪杀了35人。

片名来自杀手马丁·布莱恩特(Caleb Landry Jones饰)童年时的绰号:尼特拉姆是马丁的倒过来。

导演是贾斯汀·库泽尔,一个迷人的人物,他把威尔·法瑞尔的喜剧《继兄弟》列为他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但他的电影却非常简朴。

《内特拉姆》是他自处女作《雪城》以来最深奥的一部电影,这是对另一段可怕的澳大利亚记忆的平淡无奇、不可动摇的研究。

(第一部讲述的是连环谋杀案。

)

当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见到十几岁的科比时,疲惫已经刻在了他父母的脸上(安东尼·拉帕格利亚和朱迪·戴维斯,都是一流的)。

第一幕是紧张的神经,这对夫妇的儿子身体强壮,脾气暴躁。

然而,当他偶然发现当地一处摇摇欲坠的房产时,预示着未来不会那么荒凉。

在这种只有现实生活中才会出现的巴洛克式的扭曲中,居住者是海伦·哈维(海伦·哈维饰演的艾西·戴维斯(Essie Davis),也很棒),一个50多岁的近乎隐居的人,对吉尔伯特和沙利文充满了热情。

她原来是彩票继承人。

一种奇怪的、未定义的纽带形成了。

库泽尔提到了传说中的纪录片《灰色花园》。

虽然两人都不知道这部电影,但你会觉得这对夫妇似乎和电影中古怪的母女很相似:不合群的连体体,在一起快乐而无害。

渐渐地,希望突然消失了。

冷动量开始出现。

在海岸线上,我们看到科比渴望成为一名冲浪者,这是澳大利亚男子气概的自由精神象征。

在水面上毫无希望,他把自己锁在自己的脑海里,这个地方的空气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足以让他不断感到不安。

(和他的搭档一样,兰德里·琼斯也配得上最高级别的评价。

)

《内特拉姆》很容易成为一种侮辱——至少,是一种考验。

但库泽尔走了这条线,创造了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可怕的引力。

他知道同情可以延伸到一无所有的人身上,人类恐惧的哪一部分是不可知的,哪一部分不是谜。

在一个比其他任何镜头都更能证明影片存在的长篇中心镜头中,我们看到科比参观了一家枪支商店。

即使在他最流利的时候,他的举止也是如此的不得体,以至于他的好老板也能看出来。

不用担心。

也没有枪支执照?很容易解决。

你几乎错过了最后一句不经意的台词:“谢谢你的生意。

 3 ) 悲剧的内核,浪漫瑰丽的外衣

私以为母亲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有力。

从形象上来看,母亲的下半张脸沟壑纵横,饱经沧桑,但是她的眉毛却总是那么整齐端庄,这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女士。

男主故意躲起来让她找不到,等到母亲崩溃大哭的时候,男主笑着出来了。

母亲说:“(他)嘲笑我的痛苦,笑得好像这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

”这时的母亲十分的难堪,因为她当众出丑且被自己的儿子嘲笑。

这个抑郁症的儿子,简直是对母亲的一种羞辱。

而且开头男主在外面放烟火,母亲却说邻居讨厌他们,这说明母亲是一个优雅端庄的女人,可是儿子却这样折磨她。

母亲接受不了自己的儿子,所以母亲和儿子之间关系才如此紧张,儿子才闹着要搬出去。

父亲对母亲说,你总是这样逼他。

母亲没有说话,因为儿子何尝不是在逼母亲呢。

母亲是一个坚强冷漠又麻木的女性。

她的儿子精神有问题,而她的丈夫软弱无能,两个男性都无法依靠,可想而知,母亲对生活的无望,她痛苦且无奈,她强撑着走过来。

父亲受不了打击淹死了,母亲在岸上离的远远的,在大风中扯紧衣服保护自己,她的傻儿子还一副懵懂的样子,母亲已经麻木了,甚至没有流下一滴泪,因为母亲早早地就彻底失望了,她不过是在苦熬。

男主是一个怪胎,与周边格格不入。

开头就是他小时候被烟花烧伤,结果长大后还是放烟花,被邻居吵,打扰邻居睡觉了,从这个动作来看,男主行为怪异,而且不懂得体谅别人。

然后男主不穿衣服吃饭,站在燃烧的烟花中间,和小朋友们做同学,说明他可能留过级,跟不上学校的课程,开篇种种说明男主是一个怪胎,没有人和他玩。

唯一关爱他的是自己的父亲。

男主遇见一个老女人,这个老女人接受他给自己除草,还不怪他的除草剂坏掉了。

男主觉得这个老女人特别好,所以和女人成为了类似恋人的关系。

老女人从形象上来看,首次出场穿着邋遢,眉毛都没了,她独居,且孤单,所以养了很多只狗,而且脾气好,因为车店里的员工叫她好心的海伦。

海伦和男主可能确实是恋人,虽然剧情中没有明确的表示,但是海伦曾经头戴鲜花脸上擦着粉穿着红裙子站在窗口,独居的海伦如此打扮可能是为了悦己者容,这个异性只出现了男主。

男主是没有人分寸感的,他对危险没有感知,对别人也无法做到体谅,他觉得擅自动方向盘很好玩,结果海伦死了,他自己没死。

对他好的海伦死去了。

他再次孤独。

但是他还有唯一关心自己的人——父亲。

父亲看上一套房子,结果房子被人买走了,父亲很伤心。

男主拿着钱去抢房子,他并不通人情世故,被拒绝了。

父亲受不了死了。

男主还记得当初父亲说买下房子就可以养牛,对男主和父亲来说,买房子就是一件很重要且美好的事。

但是父亲自杀了。

唯一关心男主的男人也没了。

男主还剩什么呢?

男主曾向杰米祈求友情,但是杰米第一次见色忘义,第二次被杰米吓到了,男主获得友谊失败。

这个时候男主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他生气的时候就喜欢打枪,从假枪玩到真枪,也越来越愤怒,最后酿成惨剧。

从整个剧作结构看,这个剧本很完整。

每一个人物塑造都很饱满。

而且导演拍的浪漫又悲壮,就像一朵开在血泊中的玫瑰。

 4 ) 图他什么呀?图他不洗澡?

1、该电影虽注明为惊悚类型,但是看了这部电影,让人感到更多的不是惊悚,而是恶心!

2、电影中,男主作为一个天生智力有缺陷的人,从小到大受到了周围人的一些嘲讽、戏耍,他的母亲或许有一丝丝嫌弃他。

但是这些能成为制造大屠杀(35人丧生,23人受伤)的理由?

3、这种天生智力发育迟缓、不讲卫生、行为古怪的人,本应该是个万人嫌。

但是他父亲一直是宠着他(想方设法筹钱为弱智儿子买海景房),母亲也算是关心他(经常去海伦房子看望他,送吃的),海伦富婆更是关照他、理解他、陪伴他,舍得为他花钱。

4、不过,男主既非低能儿,亦非精神病。

他四肢健全、不瘦弱,生活可以自理,能开车能弹琴能打枪能摄影。

不社恐,能独自进酒吧;不羞涩,能主动搭讪陌生女生(在海边)。

5、评论里竟然还有人指责男主母亲,扪心自问一下,你有这样的儿子,你做得能比这位母亲更好?

整天与这样不讲卫生、行为古怪,惹人嫌(经常放烟花吵到邻居)的儿子相处在一起,除了偶尔口头上的争执,母亲有亏待、虐待过这位儿子?

要换做是坚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你,也许早就撒手人寰了吧。

6、整部电影中,除了父亲,海伦是对男主最好的人,而且是一个与男主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海伦作为一个富婆,能没有老公独自一人生活了几十年。

对于男主,完全是出于善良。

不然是图啥呢?

图他不洗头?

图他不洗澡?

7、再看看男主是怎么对待海伦的:晚上向海伦道晚安(挺好的,男主也关心海伦);两次同海伦坐车时,肆意拉拽海伦手里的方向盘。

第一次是在海伦路上试车时犯病,被销售打了几巴掌,不长记性。

第二次是在去买机票的路上,狗改不了吃屎,再次犯病,直接导致车祸,害死海伦。

8、就这种畜生,怎么跟他爸坐车时不拽方向盘?

怎么他自己开车时不拽方向盘?

就跟海伦坐车时忍不住了?

身上有蚂蚁爬是吧?

这就是对待自己喜欢的人的方式是吧?

出了车祸,不死自己死别人。

9、我要是男主这种畜生,在害死海伦后,我哪怕不自首,我也会选择自尽!

怕痛就吃一瓶安眠药!

不然活着就一直祸害别人是吧?

10、海伦死后,看不出男主有多痛苦,该吃吃该喝喝,该逛酒吧逛酒吧,一觉也是睡到自然醒。

拿着海伦的钱,坐飞机旅游、摄影(为了完成已故海伦的夙愿?

言情偶像剧?

)。

11、纵观全片,导演既没有洗白杀人犯男主,也没有谴责他。

那么这部电影拍了两个小时到底拍了个啥?

拍了受害者的痛苦?

拍了行凶场面的血腥残忍?

拍了杀人犯被绳之以法的大快人心场面?

两个小时呈现给我的是?

杀人犯的传记?

12、该电影全篇用了99%的篇幅展现了杀人犯男主的日常生活,1%的篇幅略带还原了一下犯罪现场。

仅凭电影末尾荧幕上几句“现在澳大利亚的枪支拥有量比1996年还要多”的文字,就能说明这部电影是为了反映“澳大利亚枪支管理混乱”的问题?

画龙点睛之笔是吧?

13、对于一个丧心病狂的罪犯,作为一名群众,我不想了解他犯罪的“苦衷”,也不想知道他是否忏悔,只想看到正义对他的审判!

-刚网上搜了一下亚瑟港大屠杀事件,显示资料与电影剧情大相径庭,不得由衷佩服西方国度对艺术的包容性!

不知道受害家属看了这部电影该是什么感受。

 5 ) 『与众不同的孩子』

漫漫长夜,说我所思,寂寞何以堪。

浑浑噩噩的影子般的“梦游者”,此刻,敲击,字符。

『内特拉姆』是近几年看过的少有的优秀影片。

每过段时间就会为它写上几个字。

上次写忘了是什么时候。

已经写过一回。

犯罪题材,导演硬把它拍成了一部文艺片。

相信你我都能看出不同的感觉。

他sha人,却觉得憎恨不起来。

内特拉姆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放炮仗没有任何问题,他放炮仗不是烧着头,就是烧着胳膊。

不知是先天还是后天的,母亲说,有一次,玩捉迷藏,他躲得太好,母亲找不着,母亲急哭了,他却在一旁笑。

喜欢射击,当时澳洲持qiang 还没明确法规。

在家有时母亲说他,影片本身把母亲塑造得比较“强势”一些,有的生活小事,琐琐碎碎地挨骂,他是无法忍受的。

母亲总会说他“头发长了”,“衣服上有泥泞”,围绕着这些问题。

『布莱克书店』里有一集,对面开了一家大型书店,伙计男二兴冲冲去干了一两个月,那个主管要他减去心爱的头发,可是男二为他那独特的发型,他又回了。

遇到了欣赏的一个女人,是大亨的孩子,看一些影评上有提到。

在她家担任除草工,草荒芜了才去,一个孤独富有的女人,继承了遗产,澳洲歌剧迷。

他喜欢上了女人。

毕竟是可以做他母亲的年龄,母亲欲阻止,认识他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有次开车出去,哼着歌剧的时候,他闹起来,女人方向盘歪了,撞到别的车上,他伤,女人死了。

他在女人的房子里独居。

但他又极有自己的原则,朋友带他去找女人,威逼利诱,他没有一点兴趣,影片结尾也有对于这个朋友的一种隐隐地“回馈”。

冗长的剧情闷片,溺爱他的父亲,在出去海上冲浪时,父亲的事业、生活一直不顺,”死”看起来也是“意外”。

父亲、女友双双离去,这人世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母亲与他是如此地“格格不入”,怀念松子的鬼脸。

幻灭无常。

在案发前,他活得可以很舒服,可他已经没有“活”的动力,发动了著名的案件。

爱人走了,我亦死去。

人生不过幻梦。

骨灰入海,灵魂飘向宇宙,我不过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时间一到,便是另一趟旅行。

 6 ) 听诊器

电影海报他将DV设置好,放在餐桌上,继而起身。

电视在播着新闻,窗外的椅子上,母亲的烟吸入的轻且缥缈。

青年面对的女人,口吃,极力掩饰,女人站在那,站在窗前,看着青年用力的踢割草机。

相比于《大象》,《内特拉姆》拍的更为浓烈癫狂,抛开代入感不谈,单是那些溢出画面的失控就让人如坐针毡,影片抽丝剥茧,步步深入,把我们完全置身于主角视线范围内的整个世界。

凋敝的家,整洁的中介中心,拥趸的旅行社,衰败中女主的豪宅。

甚至明亮的汽车商行,皆如被开膛的鱼干一般展现眼前。

难言拖沓,更多的是生动到颤抖的帧帧画面。

不单是缺乏共情,主角更像是“忍辱负重”却*终崩坏的“黑莲”。

16亦或更多个无期徒刑是世界予其的回音。

是愚民?

电影里的众人皆不无辜,懦弱,冷漠,刻薄,消极,逢迎,围观。

电影的分秒,血与油污从指针间流淌而下,汇成一滩猩红,主角用刷子调和着它们,终将屏幕涂满。

是教育?

不全是,边缘的主角和他的家庭像是时代尘埃垒成的山,矗立在那,抑或说矗立在小镇边陲,主角走进房间,殴打,踢踹。

在汽车摇下的车窗里,看着父亲穿着潜水衣被救护车拉走。

豪宅庄重破败,如融化中的巨冰,女主角坐在沙发里,电视中,站在星光大道上,一如男主DV里浮夸粗糙的情境。

礼帽被放在棺材上,浅蓝色的西装甚有几分帅气,但他离开了。

是民众?

不尽然,吩咐伙计搞定拥木仓证明,在自己的家里确认木仓没问题,在车行将主角摁在座位上耳语;再来就杀了他,在自己的丈夫被殴打的时刻依旧静默,为了薪水;搞掂主角旅行的全部事宜,在自己房子的阳台上大吼再继续会怎样。

是律法?

影片的结尾,此时的澳洲木仓比案发时更多。

他敏感,多动,难以自控,在衣橱里拿起听诊器又放下,次次失望,树木上深深浅浅刻满了瘢痕,长发也只是在祭奠父亲前被扎成了马尾。

公园里熙攘热烈,草坪上阳光很足,追逐和谈情的人们没想,木仓的声音你我都没听到。

小小病床上;他一脸的茫然却又难掩紧张。

粗粝的画面消失掉,长发背带裤执拗的点燃烟花。

内特拉姆 (2021)6.92021 / 澳大利亚 / 剧情 惊悚 犯罪 / 贾斯汀·库泽尔 / 卡莱伯·兰德里·琼斯 朱迪·戴维斯

 7 ) 艺术创作与真实社会之间的拉扯

电影的主要事件在发生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是个禁忌,所有人都试图把凶手的名字从历史中涂抹掉。

旅游丛书《孤独星球》中澳大利亚篇会提醒游客,去塔斯马尼亚州亚瑟港的人,不要主动与当地人谈起亚瑟港枪击案,他们或许有亲友在这次枪击案中死去。

这部电影讲述了此案凶手行凶之前的一段经历。

影片名字Nitram是主人公名字的倒序,是他母亲生造的词,暗示她的儿子发育迟缓,与他人不同。

他的名字在电影中没有被提起, 在澳大利亚的新闻中也很少出现。

人们约定俗成把注意力留给无辜的逝者与伤者,不给凶手任何知名的机会。

所以,在2020年底,这部以凶手作为主角的电影开始拍摄的时候,澳大利亚社会广泛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担忧: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不需要这样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会不会美化凶手?

会不会让亲身经历惨剧或失去亲人的家庭再次陷入当日的痛苦中?

因此,很多平台都试图降低这部敏感电影的关注度:这部电影的出品方是Channel 9旗下的在线平台Stan,政府没有任何补贴或赞助(除了基本的税务优惠);拍摄地也在维多利亚州的Geelong而不是案发地塔斯马尼亚州。

主创人员三番四次解释,不会美化凶手,不会出现杀戮的场面,甚至不会说出凶手的名字——他们会尽可能尊重生者与死者。

这个紧箍咒在上,导演与编剧在艺术创作与社会影响角力之中艰难地产出了这部作品。

故事很顺畅,选角很精准,气氛铺垫很到位,但难以避免的缺点就是整部电影主题的着力点很轻很浅。

为什么要有这部电影,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如果表达是主人公的心理疾病与社会福利网络的脆弱,那未免有洗白他主动杀人之恶。

更何况共情是理解的基础,而这种视角必然会让观众与凶手贴近,但这样一来,电影上映必然将引起轩然大波。

不知是不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这部电影对主角的注视是冷漠的,有距离的,并没有将他作为心理病人剖析。

导演所展示的喇叭声、一次又一次的最后时刻才抛出的烟火,痛殴父亲时冷酷的表情,干枯的头发和孩子气的着装,不停在提醒大家他的与众不同。

如果仅仅表达主人公的内心之恶,不谈他生活的环境,那未免有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

他在生活中不是没有平静的日子,不是没有朋友,不是没有自己的情感。

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敌意,不是没有被挑衅与侮辱过。

他就算没有同理心的畸形怪物,那也是人类社会产出的。

导演与编剧有试图创造真实的社会环境,母亲的疲累,父亲的颓废,海滩的搭讪,车里的对话,校长的怒吼,邻居的怒骂,医生的问候……但这部电影的社会性也浅尝辄止,有真诚地描述,但没有深层次对话与讨论。

最后,电影似乎把立足点放在禁枪政策上,但这也是电影被诟病的地方。

从电影的比重来讲,枪支根本就不是描写的重点,更何况澳大利亚已经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全社会在12天通过禁枪法案,执行地也不错。

影片最后单薄的文字介绍根本不足以也不应该作为影片情绪的出口。

这也难怪影评人Keva York在澳大利亚新闻电视台(ABC)对这部电影做出了尖锐的批评:不敢主观,不够客观。

一方面假惺惺的不提凶手的名字,一方面仍把他作为电影的主线;一方面事无巨细地刻画他的心理疾病,一方面又难以克制地展现了观察者的傲慢;一方面展示了新闻报道对凶手的刺激,一方面又制作了这部商业作品;一方面强调不同情不理解凶手,但也没有提供情绪的出口;一方面拍了个澳大利亚的故事强调禁枪,但澳大利亚早就做到了:所以说,这部电影到底拍了个什么?但我没有像她这么苛刻。

或许我毕竟是个局外人,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澳大利亚人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一段很多人不敢碰不忍碰的历史。

它曾真实的发生过,现在它被讲述出来,或许导演的情感与视角被现实太多左右,但至少他用优秀的电影语言表达了一个如此这样的人竟造成了如此这样的创伤的故事,仅此而已。

我最喜欢其中母亲角色扮演者Judy Davis,她为平常人提供了参照物,也作为了惨案的倒计时。

她是唯一有可能知道但无力阻止的人,她的疲惫与克制,疏离与母性,麻木与担忧,她的独白,她的漠视,她在等待最可怕的事情发生……这个角色的存在与演员的演绎都太完美了。

最后说一些在搜集资料中的趣味小发现:Ø 导演Justin Kurzel与编剧Shaun Grant之前合作了澳大利亚其他著名凶案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以及Snowtown。

凯利帮的真实历史 (2019)6.52019 / 英国 法国 澳大利亚 / 剧情 传记 犯罪 / 贾斯汀·库泽尔 / 乔治·麦凯 埃茜·戴维斯

雪镇狂魔 (2011)6.22011 / 澳大利亚 / 剧情 / 贾斯汀·库泽尔 / Lucas Pittaway Bob AdriaensØ 主演是美国人Caleb Landry Jones是在疫情期间来澳拍摄,根据当时政策,他只能见到必要的摄制组人员,这种隔离之下的孤立感,也帮助他塑造了这个角色。

Ø 除了男主角,其余主要演员都是澳大利亚人,Helen的扮演者Essie Davis更是来自案件发生地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

Ø Helen扮演者Essie Davis也是澳大利亚知名罪案系列《费雪小姐探案集》主演,且是导演Kurzel的妻子。

费雪小姐探案集 第一季 (2012)8.52012 / 澳大利亚 / 悬疑 犯罪 / 大卫·凯撒 / 埃茜·戴维斯 内森·佩吉Ø Helen的原型Helen Mary Elizabeth Harvey,是澳大利亚博彩业巨头Tattersalls的继承人之一。

Ø Essie Davis与母亲的扮演者Judy Davis没有血缘关系。

 8 ) 一个有着天生智力缺陷的杀人狂,评《内特拉姆》

尽管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使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可能会蓄积着不少影片。

各大媒体网站也都对今年戛纳选片做了各种预测,尽管如此,在记者发布会上依旧出现了很多黑马空降主竞赛,令人始料未及,其中就包括这部出自澳大利亚导演贾斯汀·库泽尔Justin Kurzel的《内特拉姆》Nitram。

当然他的这部影片完全是有资格放入主竞赛单元的,在之前就凭借《雪镇狂魔》Snowtown荣获2011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特别提及奖以及《麦克白》Macbeth入围2015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其大胆而别具一格的视听效果好评如潮。

一、截然不同、超越传统意义的杀人狂形象 《内特拉姆》是一部讲述杀人狂的影片,说起变态杀人狂这个词,我们第一时间会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杀人狂惊悚Cult类型影片,如1974年的《德州电锯杀人狂》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中咆哮着强烈的电锯声,脸上缝合着人脸皮的畸形疯子以杀戮前往德州乡间路途的年轻人为乐、1978年《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中始终带着惨白阴森面具每年都在万圣节期间进行屠杀的麦克、1980年开拍长达12部的惊悚系列《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 13th。

在这类影片中都是以受害者为视角,也就是一种内视角的方式,我们观众与主角在不知情下逐渐踏入杀人狂所设的陷阱,沦为等待被宰杀的羔羊。

充沛着各种血腥屠杀镜头,五花八门的杀人手段、陷阱……电锯、割喉等各种令人不寒而栗的刑具和生活常见的物品也成为其杀人道具。

这类影片都是从电影情节上来说,可能不太具有层层深入的惊悚性,但大多都是从画面、声音上营造恐怖氛围。

而我们今天谈到的《内特拉姆》却是从杀人狂自身讲起,或许可以说如同片名所意,就是讲述他的一生。

内特拉姆Nitram这个名字其实就是Martin倒过来的写法,而这个马丁则是发生于1996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亚瑟港大屠杀的事件中那位致死35人,23人受伤的Martin Bryant马丁·布莱恩特。

其电影也是改编于这个悲惨的案件,这也不是库泽尔第一次拍有关杀人狂的影片了,在2011年的《雪镇狂魔》中就是细致而深刻地描绘了1990年代一位臭名昭著的澳大利亚连环杀手的恐怖。

这部电影有些两极分化,让许多人怀疑令人印象深刻的导演技巧和风格天赋以此让角色无情地潜入最黑暗、最深层的堕落是否合理。

在那部影片里给予了许多强烈的暴力特写镜头,当时让许多影评人与观众都难以忍受。

二、库泽尔重回澳大利亚,重现这个泥泞般没有出路的桎梏小镇 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为《卫报》(The Guardian)评论了这部电影,并给它打了四颗星(满分五星),称它“是一部制作精良但令人毛骨悚然且经常令人难以忍受的暴力电影。

”[1]但在《内特拉姆》里一次与母亲的谈话中内特拉姆讲述了他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他观察他人的嫉妒,希望他能更像他们,变得正常,融入大家。

那一刻这种刺耳的悲伤和渴望本身就使它与《雪镇狂魔》区分开来了,后者描绘了纯粹的操纵性邪恶。

并且我们会发现导演在这里开始克制、收敛了镜头语言,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Nitram的心理变化与周围环境周遭对他自身的无形影响。

与上面的杀人狂电影与众不同,导演试图从杀人狂自身叙述起,内特拉姆是一个从小就显得古怪,并且令人反感、难以忍耐,专横、暴躁、行为有些幼稚、痴迷于鞭炮。

学校的同学给内特拉姆起各种嘲笑的花名,因为他的幼稚古怪行为将他当作一个天真的傻子来嘲弄,尽管他本人清楚他们在嘲笑他,但他仍会和他们愉快地玩在一起,在课间休息玩弄烟火。

三、放大化的急促不安、毛骨悚然的表演 电影通过大量关于内特拉姆与周围人相处的镜头,试图让我们能够站在他的立场、能够理解这位杀人狂行凶的动机和成因。

但是在这一点显然并不成效,和《雪镇狂魔》一样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忍受、甚至去理解这位杀人狂。

银幕中的内特拉姆由新晋戛纳影帝卡赖伯·兰德里·琼斯Caleb Landry Jones(本片荣获第7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饰演,电影里是一个拖着澳大利亚英语口音,留着一头看起来有些肮脏,如同拖把的金色长发,现在依旧会经常在院子里不顾邻居的辱骂与厌恶,放着各类焰火、鞭炮。

当然CLJ这种看起来没有丝毫虚荣心的表演,从不试图弱化这个角色本身令人毛骨悚然的令人反感、咄咄逼人的行为或者在一方面让他在本片中收获到了令人赞叹的演技好评,但这样一个看似是在家中无所事事、令人讨厌的懒汉形象显然没法博得观众的同情。

卡赖伯·兰德里·琼斯

《内特拉姆》中的Nitram四、给予他需要的一切,再将其剥夺,粉碎得一无所有 他的父亲是一个看似性情相对温和、比较有耐心的人,在生活中对内特拉姆时常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包容心,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还会和内特拉姆讲述自己将来的打算,买下一栋看好的海景房,未来和儿子一齐在这儿打理、有着自己的农场和生活,也许这儿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内特拉姆心中那团得以继续生活的焰火,但其实同时父亲这份溺爱也是对内特拉姆的放肆惯纵。

那他母亲平常里对他以一种刻薄、严苛的态度,是不是表明她不爱她儿子呢?

不是。

相反,她母亲似乎是电影里在内特拉姆周围里最正常的一个人,也是最希望令内特拉姆回到正常生活轨道的人物。

面对自己这个有着天生的智力缺陷的儿子,在做了一系列令人头疼的麻烦后,母亲永远都站在角落阴影处靠着墙、边吸着烟边摇着头。

这似乎是母亲对待自己儿子的默认表现,就像是已经对此愤怒得麻木了,这是一种痛苦的爱,充沛无奈、不可控。

数次徒劳地试图遏制他那些不正常、危险的行为。

母亲这个人物是一种很微妙、出色的处理方式。

母亲 在影片的中间部分,有一个新角色的引入,在内特拉姆试图试图在家周围修剪草坪以此赚钱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也有些古怪、时常带着白日梦的女继承人海伦,她有一栋很大的房屋,还很有钱。

这么一幕似乎很熟悉,我们在库泽尔上一作《凯利帮的真实历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里难以忘怀,而在这里也如此。

海伦给予了他需要的一切:车、自己生活的房屋还有包容他的生活,两人并以此相爱。

海伦这一角色的引入在某一程度上缓和了内特拉姆那些不可控的暴躁行为,但电影叙述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海伦很快因他的暴躁与不受控从而在一次车祸中意外身亡。

海伦 五、希望星火的熄灭,一切变得不可控 电影从这一刻起,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崩塌,以及他的父亲因患上重病在和内特拉姆冲浪中不幸溺死过世,这些都使他的生活开始山崩地塌。

还记得先前父亲和他所讲述自己的打算,那套海景房也突如被他人以高价所占据,他对父亲的爱是毋庸置疑的,看到父亲在车里伤心与不甘心,再到过世,那团点燃希望的星火也从而熄灭。

身边对他慷慨、有包容、给予爱与同情的人都一个接一个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漫长的心碎和悲痛欲绝。

这样的挫折不仅仅是对这么一个天生智力有缺陷的患者会有沉重的影响,就算是对一个普通人也有不可不可小觑的影响。

海伦给内特拉姆留下了50万美元和房子,这些其实在暗中不自觉地成为这场惨案的导火线之一,也就是到后边他拎着一大袋现金前往枪支商店购买了大量手枪、步枪等。

从此刻他已经决心要对这没有希望的世界进行报复,在复仇之前他选择重新回忆过去美好的生活,实现曾经未能完成的计划,前往原本计划和海伦要去的洛杉矶好莱坞、弹起海伦教会她的钢琴曲……占据他父亲梦想的海景房、还有码头游玩的旅客……六、平静克制、戛然而止,在那个悲剧日里我们听到枪声而不是目睹 到最后我们没有如愿看到内特拉姆屠杀的镜头,哪怕任何一点画面,除了那几枪声响,在这一点库泽尔选择了克制、内敛的方式处理这段结尾。

仿佛目的是让这一悲剧成为一段不愿回想的沉重往事,而这种悄然寂静的方式显然有效,恰好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这种不寒而栗。

但到了结尾,是否会让观众产生怀疑,面对这样的惨案,我们需要责怪谁?

是内特拉姆周围的人吗?

还是澳大利亚没有完善好枪支管理规定?

还是说我们面对这样的边缘群体缺乏全面的协助体系?

参考资料:[1]: Bradshaw, Peter (17 November 2011). "Snowtown – review". The Guardian. Retrieved 13 December 2011.[2]: Justin Kurzel’s ‘Nitram’: Film Review | Cannes 2021;by David Rooney. July 16. 2021 in The Hollywood Reporter[3]: Cannes Review: ‘Nitram’By Todd McCarthy. July 16. 2021 in Deadline

 9 ) 疯狂又扯淡的世界,只配拥有这个疯狂又扯淡的结尾

人们普遍更接受的是阿甘、雨人这类正面弱智的励志故事,抑或是Joker、JinX这类反面心理缺陷角色,但要是拍的真实、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匪夷所思的成长故事,那就太令人反感抓狂了;这效果就类似黑夜骑士中的小丑的台词“炸坦克问题不大,但要炸校车人们就吓疯了”,要符合人们的预期,人才会接受,士兵属性的一部分与死亡相关,被恐怖袭击也不会引起恐慌,而学生和校车不行;弱智有天生短板,那么有些特殊技能也符合预期;邪恶要有归因和来源,要有人可以责备,有办法可以清除,没有就不行,人会难以接受。

所以在有些荒诞的真实世界里,一个弱智不怎么费力就得到了陌生人的关爱和理解,no fxxking way;那陌生人还是个孤寡女,澳洲博彩业寡头继承人,no fxxking way!

想尽办法也是没有道理可讲。

我不觉得电影最后的字幕是创作者的妥协,也不觉得是词不达意的落脚点,我就觉得是故意的。

这是一件没道理可讲、没人可指责、无处归因、文明社会共同作用下的荒诞至极的恐怖事件,我们必须 找出他的原罪!

要怪到什么事情上去。

那就怪枪支法案好了。

怪异吗,扯淡吗,真实世界里就是这么干的,12天内所有人,都迅速同意了,就这么定了,我们就怪它。

 10 ) 房间里的枪

表面强硬的母亲在家庭中实际上拥有最大的权力 对孩子即爱又恐惧 但更专注于虚假的母亲形象和权力营造 对内特拉姆没有真正的责任感 父亲则是精神正常版的儿子 唯唯诺诺 毫无节制的宠溺 “为什么你总要激一下,你把他逼到边缘了”就是他的设定 海伦被塑造成一个最后的善念时刻 成为全片重点 也是窥探内特拉姆复杂性内核的关键 但这没有答案的探寻就像无因的真实 没有辩驳和隐喻的余地(因为海伦和这段经历完全真实存在)电影只是利用这个事件做了些小改动 以强调这与区别于全片调性的时刻 海伦只看见内特拉姆体贴温柔的一面 首先对他放下戒备 并且给予包容 在这一步上就已经替代了父母的存在 还以自己的能力给予他更多的自由(物质和精神)到这里已经升级了父母的存在(父母给予的是一个虽不可控但依旧有栅栏的空间 而海伦则在此基础上完全打破了栅栏)对他不设限的纵容 但因此内特拉姆也格外温和且稳定 不过危险也早有预示 方向盘就是一个鲜明的警告 只不过第一次海伦随感受到危险的同时在(人物关系逐渐亲密) 兴奋中选择性忽视了 而第二次 海伦对内特拉姆危险的举动报以玩笑的口吻回复 这是在人物内心将危险动作合理化 于是 成了最后一次 杰米也许是内特拉姆希望成为的样子 有漂亮女友 会冲浪 阳光健康 在真实事件中他在与警察谈判时谎称自己是杰米 / 最后的镜头 母亲靠在窗边抽烟 窗子里映着她的镜像 而电视里播放的内容则正好和镜像中的母亲合二为一 电影开始塑造内特拉姆时 用的是塑造一般主角的相反方式 即把共情变成共愤 他不顾邻居和小孩的乱玩烟花 大吼大叫 这是用动作和视觉对故事内人物的的冒犯 而之后坐在车上疯狂鸣笛 声音持续不断的聒噪 则是通过听觉对观众的冒犯 此刻观者无不对他产生一定厌恶 / 格斯•范•桑特《大象》

《内特拉姆》短评

呜呜呜呜兼具乖巧与暴戾的Caleb,那时候就能驾驭一群狗狗,早就是狗神了

7分钟前
  • 咩咩
  • 力荐

为什么会成为恶。氛围感很好,但也是氛围感,开头立意之后,随时可以进入这个故事,不影响观感。

9分钟前
  • 豆瓣路人己
  • 还行

控枪似乎是不太能实现的事了,那么只能民众来买单了。平民很容易就买到大量的枪支这确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11分钟前
  • 梵顿Kirin
  • 还行

一度我看到《日落大道》里的那个没落贵妇,那些为不切实际的梦的努力,那些为委曲求全的生活的努力,内特拉姆,海伦,母亲,父亲,还有我们无处安放的自恋、自尊和自由。然而到头来,这是一个控枪宣传片。有些地方值得五星,有些地方不值一提。

16分钟前
  • 故城
  • 还行

《小丑》的0.5版还差不多。《小丑》的人性剖析的深度和社会问题的概括力在这里是缺失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先天具有人格和智力缺陷的人的沦落,而不是像“小丑”那样本身是一个正常人被逼疯。社会批判找不到着力点使得这部电影最终只是带有猎奇感的个体悲剧,甚至要滑落到以片末字幕的方式文不对题地引向禁枪问题来勉强树立一点可笑意义的地步。所幸倒是选择了反高潮的克制处理,这很正确,但并不新鲜。影帝当然是实至名归,这届戛纳金棕榈和评审团奖一通胡搞,最佳男女主倒众望所归。看来分辨影片的艺术品质高低比评比演技好坏更虚更没有标准。

18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噪音 焦虑 恐惧 厌世情绪 爆发 几乎集中了所有我不喜欢的元素这个片子里

19分钟前
  • 跳出框的鱼
  • 较差

难以共情。事实证明行活导演只能忠实执行文本,而丝毫不具备溢出文本之外的能力。为什么看完《大象》,我们会反思校园暴力、枪支泛滥的问题,看完《天生杀人狂》,我们会对无处不在的媒体有所警觉,但看完本片,我们却只想离反社会人格的精神病远一点呢?

23分钟前
  • Baldr
  • 还行

影片改编自一起发生在澳大利亚的真实枪击案。虽然是犯罪题材,但显然导演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人物塑造,而非犯罪过程本身上。用相对中立冷静的视角以及几乎90%以上的篇幅讲述了主角如何从一个被人欺负的边缘性人格一步步发展为枪击案凶手。和几年前大火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相似的是,影片也企图用镜头语言来模拟一个精神疾病和智力疾病患者的主观感受,以达到让观众共情的目的。相比善恶分明的传统价值观电影,这种处理方法显然更加高级且更容易引人深思。

26分钟前
  • 孤独的幸存者
  • 推荐

T.T

27分钟前
  • LOL
  • 力荐

我们看见怪物 因不知其成因而恐惧 因知其成因而害怕 比起可以发生的微小改变或许人会更愿意相信不可能改变结果的宿命 这样或许就可以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

30分钟前
  • YiQiao
  • 还行

今年主竞赛里较次的出现了

32分钟前
  • 绯色的回忆re
  • 较差

令人不寒而栗的表演。全片没有一处血腥镜头,大量第三视角的窥视拍摄角度,不受控的超雄、心理障碍严重的父母、泛滥的枪支、缺乏监督和关照的社会制度,共同酿成了这一悲剧。然而更为讽刺的是,今日今日,澳大利亚的枪支数量比1996年时更加泛滥。

36分钟前
  • 岛主林
  • 推荐

840|剥削性质的电影,然后还试图讲一个禁枪的主题,真是有点可笑了。拍得也很笨拙,不太吸引人。唯一闪光可能是他坐在沙发上看自己去美国的录像,悲伤中略带诗意。

37分钟前
  • Lecleg
  • 较差

3.5 反高潮的处理让本来应该更加压抑的故事因为高潮的缺失,反而在全片过程中都有一种无形的压抑,每一步成因都沾染着鲜血,每一个经历都有着恶的原罪,这才让人毛骨悚然。命题作文的完美表达。

3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这男主自带cult气质每次看他我都不舒服

40分钟前
  • 井底珍珠
  • 较差

拍得还不如《一念无明》,人物设计感太强,症结在于意图拍摄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类人,最后的字幕坐实了这点。

45分钟前
  • LOOK
  • 较差

选择展示而非挖掘,选择的本身是创作者刻意为之,虽然呈现非常出色,但终究也只是浮于表面的《大象》,戛纳影帝拿得不虚,希望不是昙花一现。

46分钟前
  • SleepWalker
  • 还行

三星半。男主角的表演让人对主人公又恨又烦又怕。一个犯下滔天罪行又给他人带来无限痛苦的人背后的故事,这种讲述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最后字幕关于枪支管理的说明又让本片陷入语焉不详。

50分钟前
  • 装老阿姨的少年
  • 推荐

所有的悲剧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53分钟前
  • 猩猩王ி
  • 推荐

非人的电影。

58分钟前
  • Alain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