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错乱的白泽:白泽一会害怕黑灵,一会追着黑灵到处跑,一会要治黑灵,一会说治不了,一会武功超群,一会谁也打不过,一会疯疯癫癫,一会严肃端庄,一会说你偷我符,一会师弟快跑那符不好用。
不知道是导演精神病,还是编剧精神病。
快去精神病院查一查吧。
现在国内动画片导演只注重技术,剧本却烂的一塌糊涂。
电影不是给大家耍宝,是尊重观众的智商,不要以为把几个网络梗串在一起就是一部好片了。
技术做的好是制作的事,故事烂确实导演编剧负责。
浪费山海经这个IP了,除了名字和一点外形,跟山海经没什么关系了。
《山海经》作为我国著名食谱……志怪地理图志,其中人物各具特色还有各自的功效和能力,这电影是一点不表现啊。
主角叫白泽,好歹有点白泽的能力吧,通晓万事什么的。
配角也是,除了几个著名IP九尾狐、毕方、刑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等能看出来,其他都没什么存在感。
这些有戏份的除了能看出外型,也没什么特点了,换成其他人形或者兽型也不影响。
开头就能知道下文,一看黑灵病人的台词就能知道黑灵跟心有关,类似抑郁症吧。
果然,解决也是经典地与自己和解。
中间开始开导病人,跳的舞给我鸡皮疙瘩尬出来了。
头皮发麻。
几个笑点很僵硬,硬挠你咯吱窝似的,报笑。
主角很经典,不被世人理解,被大家嘲讽的BKing,最后力挽狂澜Happy Ending。
反派真不错,本来主角得一个个清理黑灵,他把黑灵全吸自己身上了,现在主角可以一举击破了,谁看了不说一句多么深切的爱啊。
(反派告诉我们,可以当老大,可以当老小,就是不能在中间,中间没爱)还有我说主角你真是的,人家都说了不想救人只想赢你一次,一次就行。
那你跟他石头剪刀布呗,让人赢一把算了。
主角师父真惨,收了仨徒弟,大徒弟自大狂,二徒弟恨意深沉嫉妒成狂,小徒弟是个二臂,但建模可称一句“可爱”当个吉祥物算了。
女角色不多,戏份少,还都很刻板印象,这点真的是已经说倦了。
(九尾红衣还是很飒的)反正,这电影放十年前给10岁的我看我会觉得还可以,说不定还能跟着夸一句“国漫崛起”。
现在,算了,钱都花了,边看边吐槽也还算个乐子。
本片的立意和魔兽世界第五个资料片《熊猫人之谜》(简称MOP)的主线剧情高度相似。
负面情绪实体化的设定,就像MOP里潘达利亚的“七煞魔”。
分别是怒之煞,傲之煞,惧之煞,狂之煞,疑之煞,暴虐之煞,绝望之煞。
强烈怀疑剧本和美术设定借鉴了。
MOP是我最喜欢的资料片,就是因为这帮老外把中华文化的“平衡”“修心”表现的非常好。
有一个短篇集就是讲如何逐个击败这些负面情感的煞魔的。
你越较劲,煞魔就越强。
就像佛教说的“贪嗔痴”所以,所有潘达利亚的熊猫人都讲求修炼自己的内心,追求内心平静。
这一点,MOP剧情的最后收的特别好。
但是《山海经》没收好这个底。
收的特别生硬。
而且不能自圆其说。
整部电影看下来的感觉就是没有亮点,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吧:1.主角没有亮点。
作为一部动漫,主角人物造型没有特点,只是造型怪异,谈不上多丑,但肯定算不上好看,所以外形来说对观众并就没有有太大吸引力,形象类比到人类世界就是一个正义而略张扬的中年大叔形象。
从形象到人物设定,怎么看这个IP都不会火(个人感觉)2.情节叙事平平无奇。
如标题,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动画商业片,整体下来让人感觉不到新意。
这几年我们的国产动漫电影都是在老祖宗留下的IP里找灵感,然后赋予一个现实主题(或者说是当代人面临的困惑),然后结尾给你一个答案升华一下,说直白一些就是给大家讲道理。
套路很成熟了,而且必须要着重吐槽的一点就是结尾模式,总是会给你设计一个异形大怪兽来作为故事高潮,像是《大圣归来》、《姜子牙》甚至是《白蛇 青蛇》系列,都是这样的模式,看多了就疲劳了。
这部电影仍然也没有跳出这个模式,所以很多网友评论,这部电影放在五年前还能说是国漫崛起,然而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都疲劳了,并不会给出很高的评价。
然后细节上,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亮点,比如加入了一些现代语言甚至是方言,这些在之前的哪吒魔童降世里面都有过了,谈不上什么新意。
至于搞笑的成分,都比较陈旧的段子了,放进去多少显生硬。
上面都是挑了些不足,但是总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画面场景的渲染,就有多我们中国传统的元素在里面。
这个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到影院感受。
上面说的都比较直白,都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我也知道工作人员制作这么一部电影不容易,但是既然上了院线让大家欣赏,自然要接受大家的议论,总之呢,我是对国漫比较挑剔,希望国漫未来能有更好的突破吧。
如果说《千与千寻》是塑造了一个妖怪的浴室,讲妖怪们如何洗澡的话,那么《山海经之再见怪兽》就是塑造了一个怪兽的医馆,讲怪兽们如何看病。
这个创意对《山海经》文化来说确实算得上是一次创造性转化。
其实作品完全可以做得更细节化一些。
比如,讲一讲妖怪们如何挂号,如何买药,如何做身体检查(山海经中如果有核磁或者CT会是什么样)。
医馆的门诊也是和现代人类的医院一样是一个一个小房间吗,会分科室吗,给牙齿多的怪兽洗牙会不会加收服务费,水里游的怪兽是如何看病的等等。
这些都将是非常吸引人的。
既然要做医馆,就要做到极致,就要做到让观众能把它和现代人类的医院去对比,从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中寻找幽默与趣味。
这种趣味要远比让影片主人公施展鞋臭这种动作噱头更有品味。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是国产动画中比较少见的关注心理健康主题的影片。
所谓“再见怪兽”,就是和自己心里的怪兽说再见。
影片中,山海世界的怪兽都在不断染上一种叫“黑灵”的病,实际上就是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能量,是一种让人不断迷失自我的心理疾病。
造成“黑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现实中的压抑,情感上的失意,性格上的缺欠等等。
火烛作为男主人公白泽光环压抑下的一名医师,因为不被师尊重视,无法超越白泽而产生了黑灵。
小麒麟弈因为自己的角比较小受到歧视和霸凌,同时也是因为父亲的离去无法走出伤心的泥沼而产生了黑灵。
苦山神则是因为有三个头,意见总是不一致,总也无法形成决断而产生了黑灵。
影片中说,黑灵是不可治的。
实际上是因为绝大部分医师都是在用治疗生理疾病的方式在治疗黑灵,没有意识到要用治疗心理疾病的方式才能治疗它。
他们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去吸取黑灵,或者总是试图用一些术法来抵抗黑灵、压制黑灵、消灭黑灵,而没有去寻找黑灵出现的真正原因,因此也就无法根治黑灵。
影片中真正切实地治疗了黑灵,只有两次,都是用的心理治疗的方式。
一次是弈带领灰化的黑灵病患者们跳舞,使他们忘却了烦恼,他们身上也因此重现了亮色。
另一次就是白泽走进了弈的内心,真切地去感悟孩子的所思所想,发现了他感染黑灵是由于伤心父亲离去这一深层原因,于是自己充当起孩子的父亲,使弈重拾父爱,并且能勇敢地面对未来生活,黑灵自然也就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这段剧情十分感人,看哭了不少观众。
白泽作为影片的主人公,是医馆老馆主人参医师的大弟子,颇有才干,为人不拘小节,不在乎尘世功名,一心一意要找到化解黑灵的方法。
但影片过于强调了他的才能与执着,而忽视了对其医德与仁心的描写。
说他有一种光芒,可以照亮黑暗,可如果这种光只是才能和执着的话,显然是不够的。
真正的光芒应该是充满大爱的医者仁心。
如果他有医者仁心的话,他可能就不会盲目地处置爆发的黑灵,从而给整个山海世界带来危机。
如果他有医者仁心的话,在面对寻求他帮助的弈的时候,他就不会显得如此踯躅,还要让小弈一个人面对岛上的危险、山上的危险,自己直到走至山脚下才决定要回去,而没有一开始就坚定地陪伴在其身旁。
所以当我们想到影片对白泽的一个设定——他是不会产生黑灵的——就会觉得很奇怪。
因为他并非真的那样优秀,那样无私,那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心理问题。
他不是一直误解老馆主排斥、压制、不信任他么,他不是对自己是否真的能消除黑灵也产生了怀疑吗,这些情绪难倒不就是其内心的“黑灵”么?
不能说心理医生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主人公就要给个免疫光环。
让白泽也产生黑灵,从而更能让他发现黑灵的秘密,这或许比一个随意的光环设定要好得多。
最近我接触到一些医者,特别是中医师,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传承。
所以作为一部以医为题的动画作品,理应着重表达医德的传承。
影片在这方面也确有一些不错的体现。
比如人参就是一位拥有大爱、献身精神这些崇高医德的医师,而白泽在了解了师尊的真正想法和做法后,也的确受到了影响,医者仁心在其身上获得了传承。
但我们也希望白泽能把这样的医德传承下去。
如果只是他自己能治疗黑灵,那就成了美式科幻动画中的孤胆英雄,不是医生了。
一个比较好的结局或许是,弈受到白泽的救助更是受到他的影响,最终也成为了一名医师学徒。
他自己就有通过跳舞治疗患者的先例,那时就体现出他具有大爱仁心的潜质。
这样,从老馆主人参医师,到白泽,再到弈,就能形成医德与医术的传承体系了。
最后有个遗憾就是,苦山神没能被复活。
苦山神在影片之中是个很惹眼球的角色,造型独特,萌态可掬,特别是他那种性格是现实中很多人都有的。
当他抵抗不住黑灵而石化的那一刻,很多人都会感觉悲情。
但我还是充满理想主义地希望他能获救。
当白泽找到黑灵的秘密之时,当山海世界不再为黑灵所困扰之时,是否可以回过头来再去检视一下沙漠中那尊茫然而不知何往的石像呢?
不要忘却那些先驱者,也不要吝啬对苦山神所代表的这一类小人物的救赎。
在解决黑灵的问题上,一个都不能少。
点亮心灵之光,勇敢面对生活和情感中的问题,和心中的怪兽说再见,从这个医术+怪兽的山海世界带回来的伴手礼,我们收到了。
相关链接: 宋天师聊动漫:山海经之再见怪兽,点亮心灵的光明_腾讯视频动画影评俱乐部 inside 更多精彩影评,请关注动画影评俱乐部!
点击下面二维码关注宋天师聊动漫创作号
也许我们无法阻止黑灵的出现,但是当黑灵出现的时候,只要我们足够坚强,就可以战胜怪兽,和怪兽说一句再见 全篇扣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故事,实际上是想教我们面对困难要勇于积极去克服,不要放弃,不要被负面情绪影响心情,要用积极的思想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动画设计的挺有趣的,还有诙谐幽默风趣搞笑在里面,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人物特征,性格特色,每一个动物的形象真的都有明确的形象!
山海经拍的这么有趣有感动真是没想到,制作特别有心,剧情,画面,设计,都出乎意料的好,主要的几个人物性格都很鲜明。
还有夸一下音乐,片头片尾和插曲,中国风,喜欢,真棒,献给认真的动画人和电影人和喜欢传统文化的朋友们。
必须五星推荐。
看完后有种意犹未尽之感,此时,老大在重温山海经,老二在听着插曲跳扭腰舞,和你的孩子们一起看起来。
如果立意停在告诉小朋友们,不能歧视霸凌他人,就还行。
但是看了好多,都说是讲抑郁症的。
就很无语。
我看的时候以为是讲人要积极应对负面情绪和影响。。。
首先,抑郁症不是简简单单的有“黑灵”,其次抑郁症也不是心中有光就能治愈的,要是这么简单,就不会那么多人得抑郁症了。
角色。
一个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男主,跟九尾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说她印堂发黑,一定是太想他了(他没事吧)。
要是之前就有感情线还能接受,当不当正不正整了这一句。
白泽还一直夸耀自己有多好,有多厉害,吹自己是神医。
心中有光≠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OK?
然后那个很漂亮的九尾狐(我觉得她超级超级好看)。
就是不懂,他拼命保护白泽,就因为酒钱?
有感情线就大大方方交代好不好?
(就算是给孩子看,孩子也不是傻子,他们也能明白,也能看懂。
)四个啥也不会的神兽。
中国神兽都是有来源有故事有象征意义的,不是啥也不会,还不能明辨是非,遇到危险只会跑的胆小鬼。
还有两个墙头草小弟,就因为能加入医馆就叛变,又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去救白泽。
还有小麒麟,他抑郁不止是因为角小。
还有角小带来的同学对他的霸凌,以及父亲去世对他的冲击。
不是角好了就能直接治好他的抑郁症的。
山海经中每个神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别把他们做的像一群傻子好吗?
山海经和抑郁症不应该是流量密码,用心才是。
彩蛋里孙悟空和山海经有毛关系啊,能不能不要搞一锅大杂烩!!
嗯?
😊这俩个东西都不是一个体系的,西游记的神话体系和现实生活中又不是一样的。
剧情不好好写,搞这种,你直接说这是小孩子看的呗,国漫真的站不起来,这么好得素材,这么烂的剧情,气的我捶胸顿足…真的搞不懂搞什么飞机啊?
我真的生气了
没有人觉得这个片名《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有歧义吗?
这部电影是没有前作的影片,单看片名很容易产生误解。
到底是再次见到,还是告别……撇开这个部分不谈,电影整体的完成质量也并不高。
剧情、画面、设定,各有各的问题。
先说设定的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用《山海经》这本古籍来作为故事的背景设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有问题的地方在于,你打这个旗号却没用到里面的东西。
主角白泽、医馆馆长、四大长老、反派火烛……几个主要的角色没一个是山海经里面的。
毕方是有了,但是形象和书中记载的毫无关系。
这完全就是在欺骗观众感情!
除此之外,几个角色的人物设定也不讨喜。
主角白泽,为了证明自己是医馆最好的医师,毁掉了大岛、逼死了师傅……可能片方想表现白泽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乐天派,但实际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一个自私自利只为了自己的名声而不顾别人死活的自大狂。
特别是影片还是在讲抑郁症这个背景下,像白泽这种毫无同理心,甚至根本不关心别人的人,让整体的立意显得特别讽刺。
白泽手下的小弟跳反也是跳得莫名奇妙。
坏得不彻底,好得不纯粹,跟玩一样。
萝卜精这个角色没有用处而且多余,感觉是为了可爱而设置的角色,幼稚的让人脚趾扣地。
四大长老也基本都是摆设,角色戏份少到连脸谱化都算不上。
稍微好一点的角色设定是火烛和毕方,虽然都是恨意驱动,但是好歹还算是合情合理。
比起其他动机不明的角色,已经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在剧情的部分,故事节奏奇怪,中间历险的阶段不仅意义不明而且拉得过长。
白泽上大岛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没解决,麒麟的角没治好,黑灵如何医治也不知道。
电影不是电视剧,主角的每一个举动或者步骤都是有目的的。
把大量的篇幅用在叙述意义不明的小事,是在浪费观众的时间。
九尾狐对白泽的帮助,感觉和白泽没有什么关系。
动画片里两者互动了了,几乎没有交集。
而且特别恶心的一点是,动画片里把白泽表现成了个渣男,对九尾狐的付出根本无所谓。
影片结尾的剧情也是“亮点”不断。
《山海经之再见怪兽》整个故事说的是白泽潜心研究如何治愈黑灵的故事。
换句话说,就是解决黑灵无法消灭的问题。
但是直到影片结束,导演也没能给观众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都不用扯上心理学去分析,什么“心中要有光”能不能治疗抑郁情绪。
就单从逻辑层面讲这一点都说不通。
你心里有光,是如何驱散别人的黑灵的?
最后特别提一下画面。
一般来说这种制作程度的动画,通常是不会扣分的。
3D的效果和好莱坞动画相比,基本上没有差距了。
但是这部动画片我给不了星。
打着山海经的旗号,又是国漫,好歹要像点样子。
群众演员像《功夫熊猫》,黑灵雾气像《寻龙传说》,黑化的火烛特别像爱死机第3季里的克苏鲁,走廊、灯笼都是日式设计,麒麟还要到房太太的地盘上唱扭腰(纽约)……不至于吧!
片方真的以为这个电影只有小孩子会去看吗?
设定、故事、画面一个都没弄好,真的是可惜了这么大的投资和这么精良的制作。
最后插嘴说一句抑郁症。
这个病症并不是一个成因、治疗非常明确清晰的病。
诚然在动画中,冒黑气是最具体展示,但是这也并非是全部。
如果形象一点比喻的话,抑郁症就好比一艘载满了过多货物的船。
吃水过深,容易搁浅,接近沉没。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减少货物,要么加大船身,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不容易。
这部电影就像这条船,它不是装的太多,而是装的太少。
一个严肃的话题,变得空荡荡轻飘飘。
那必然开不远,翻船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结果了。
带着低期待去看的,意外还行,看来现在国产动画电影基本水准变高了。剧情还是目前国漫电影的主流套路,主人公被坏人陷害最后战胜boss的故事,不过既然大圣哪吒都能成为国漫之光,这部为什么不行,在我看来这几部都差不多
画面太满了,细节能看出团队无数个通宵。
2.5星。 治愈心灵的梗有点太纠结了,没什么炫技的特效,就少了些看点。 画风、性格跟功夫熊猫有些像吧。 而且不像能打造一个山海经宇宙的感觉。
好可爱!!!画面虽然比不上杨戬华丽,但是色彩鲜艳,反而特别有美感!情节比较普通,但是人物塑造还是成功的。喜欢可可爱爱的小麒麟,画的太帅啦!萝卜医师可爱的打紧!黑灵是一个人的戾气、负面情绪,抽出黑灵,人也就失去了生气,被社会孤立的两面性,出发点很好~
不是我偏心,真的是看着国漫一点点儿变好。
有点低龄,超过12岁就别看了。
首先....这和山海经没有关系....你换个张三李四也是一样的故事。很老套,多一星鼓励。
作为勉强算有原生IP的中国第一部讲抑郁症的原创动画长片,对于没有直说“俺们这是抑郁症”的抑郁症描摹还是很详尽的:片中被抑郁症缠身的家伙,有的成为了病人,有的成为了魔鬼,一体两面地展现了复杂而又可怜的人,结果就是甚至不用讲到抑郁症,里面角色的困境也还是真实可信能共情的;结尾看似机械降神,从天而降的英灵化作了主角变成红辣椒的布条、最终将boss拯救,但可能是同行衬托,这种奇幻设定反而比什么陌生人救你一命的剧情更像是在讲心病还需心药医,而甚至拥有伏笔的彩蛋“跑步机”则也像《瀑布》一般简单科普了一下一些治病常见手段,简而言之还真是抑郁症儿童普及版教科书。看完之后看了下豆瓣和B站评价,普遍都是在说山海经角色不应该这么被消费,结合起同类作品,可能在国内动画受众眼里,皮克斯还是不如吉卜力吧。3.5归4。
非常意外,有中式元素,以及还有思考的电影。
定位很难评,也不太适合小孩。和山海经没啥关系,主角yy。不值得看。
算是有想法有审美的国漫电影作品了,有很多惊喜!只是《功夫熊猫》的神话没那么好复刻,我辈还需继续努力。
剧情太拉了,你们不会写剧本请联系我好吧。
超前点映看完了,发现一个梗:萝卜叫糖泥,不会是小罗伯特唐尼吧……
挺好看的,以山海经幻想怪物为背景的故事,内核是现代的心理治疗。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动画制作本身尚可,但讲故事的水平真得是太糟糕了,没有戏剧高潮,黑灵产生讲得就不清不楚,黑灵消灭更是不堪入眼,白泽性格轻率魅力不足,羿人物扁平,最后心结化解也不深刻。不是成人可看的动画片,期待而去,失望而归。
相对低幼化,目标人群应该是小朋友。主角的形象也有点不讨喜,反正我作为成年人没什么感觉,小朋友就不知道了。不过小时候的白泽其实挺可爱的。最后的结尾,黑灵整得跟抑郁差不多,或者说是负面情绪,这就让老馆长的死都有点尴尬。这不就是和你相信光吗一个意思?最后在吐槽一下片名,说真的,你换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成立的,只是山海经是个大IP,好宣传罢了。
没有一个完全的坏人,都是成长过程中的遭遇改变了每个人,负面情绪长期压抑会影响一生。
很一般,没有拍出山海经的感觉。
白白浪费了《山海经》这个大IP,国产动画的误区就是定位不准,孩子看不懂,大人看幼稚。故事太弱了,白泽在里面除了吹牛逼,真心是啥也没干,然后九尾喜欢,师傅喜欢,凭啥??没有任何成长线,结尾一句“心灵之光战胜黑暗”,消灭黑灵,就这??这不是心灵之光,这是心灵鸡汤啊!
惊喜不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