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被水军淹没,还要再评一次,这么难看的电影竟然评到7分以上,没有天理。
此片观后和鸿门宴的水平在一个档次甚至更差,全剧无主线高潮,零落的笑点散在一堆好演员身上,真是暴敛天物。
对于此片我期待无限,也不知道之前是被如何误导的,一直在期待民国风情以及中文版的prestige,尔东升+梁+刘青云+周迅,再加上陆桥山和佟掌柜,怎不让人激动!
但是,我只发现了这电影越来越向脑残滑落的端倪,直至梁朝伟建议刘青云先去澡堂捏脚,我就时隔多年后终于又体会到了传说中的风中凌乱感。
也不是恨冬升把脑残当无厘头的港式喜剧老路,估计绝大多数责任在那俩脑残编剧上。
也不是恨一帮天才演员的怒气不争,这里面每个人都有过堕落的时候。
但是当我想起那匪夷所思的7.5分,看到一篇篇想象丰富编出让我目瞪口呆的溢美之词的影评,我实在按捺不住了。
爷多少年没写30个字以上的影评了。
就凭这破片儿?
就凭吴彦祖跳上台来表演一下单身男女里学到的把戏?
就凭方中信学星爷一边说着怎么好意思一边把钱往回收?
就凭林雪从头到尾一直慌里慌张也不知道在慌张个什么东西?
就凭徐克出来挥挥钩子?
就凭闫妮嘴里吐几颗豆子出来?
就凭秦沛取了个三流港片里怪力乱神的七圣法搞几个美少女战士般特技忽悠忽悠人(btw老头还故弄玄虚地跟梁朝伟卖关子梁朝伟回家之后故弄玄虚地研究盒子一宿才发现原来翻过来就是七个芝华士大小的装满了液体的酒瓶子)?
就凭陆桥山一上场以老谋深算精明机智的双层间谍形象示人到最后一步步沦为精神失常智商为负数的被梁朝伟忽悠还替他数钱的范伟?
就凭不知道为什么赖在军阀家里就是不走的周迅面对自己的心动男孩和为她亮着灯的大牛徐徐问出三个惊世骇俗的“爱情是什么”问题?
就凭刘青云一会儿不动声色杀了小日本导演一会儿在城墙上面对一帮被自己关押得很高兴的进步学生高声宣扬自己所谓利用日军的计划?
就凭梁朝伟和刘青云在麻辣烫摊儿上被一堆小学生围绕着谈论什么是“自由爱情”(周迅后来一脸大义凛然地说自由爱情也有坏处,我实在不懂坏处何在)就凭雄心万丈的黑鹰会四五十个人还追不上手拉着手的梁刘周?
就凭梁朝伟侦查了半天刘昆山的计划最后只搞了个捉奸在床出来?
就凭那王力宏式的革命党爱国青年李意一直壮志凌云不活捉大牛誓不还后来连去了哪儿都不知所云?
就凭周迅冷静深刻地分析自己的爱情观之后撒欢放马奔驰其实是想让俩突然就想去法兰西和意大利的二逼文艺青年追之?
就凭这完全不知道要干什么意义何在没一个人有脑子的剧情?
就这么破的情节都有人能打那么多四星五星?
都有些“著名影评人”争先恐后各种套辞?
为了抗衡肆虐的水军,小弟愿揭竿而起,抛砖引玉,等待更多被坑爹的豆友们的吐槽。
还我真实的豆瓣评分,还我公正的影评!
如果要说被预告片和电影名字坑的比较惨的时候,《大魔术师》肯定算一个了。
我没有看过小说,也就并不清楚故事梗概,只是看着演员名单:梁朝伟,刘青云,周迅,再加上诸如“骗不会女人心”这样的台词,几个跳舞举枪的场景——完全就是一个充满了阴谋和诡计的三角恋嘛(虽然后来想想这么说这部电影也没什么错)。
当然闫妮的出现多少还是“泄了底”,隐隐的露出了一点闹剧的味道。
——“闹剧”可真的不是贬义哟。
对于中国式喜剧电影已经绝望太多次了,看着那些4以下的评分,那些雷人的造型,那些味同嚼蜡的台词,那些让人怀疑人生的逻辑,那些完全让人丧失了吐槽能力只能说几句“坑爹啊”“好雷啊”的剧情,已经让我养成了逢类似电影均一律闪躲的习惯,毕竟人生苦短,还是要远离烂片。
然而《大魔术师》是一个幽默的喜剧,一个尔冬升随性拍拍的为了热闹的戏,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电影——一个终于可以不说“雷”的喜剧类电影。
梁朝伟中间那个印度阿三的造型,让人情不自禁的怀念起了《东成西就》的时候,这么多大牌凑在一起,这么乱七八糟的剧情,却那么好看。
好多年过去了,可是只要想到梁朝伟的香肠嘴想到被搬来搬去的尿盆想到张学友跳来跳去唱“表妹,I LOVE YOU”,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被糟糕的烂喜剧和急功近利的大片折磨了太久,我们早就忘了原来“没有逻辑”的故事也能拍成经典,忘了那些随性而做的只为了好玩的电影是真的存在的。
——是啊,矫情一点说,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港片时代啊。
《大魔术师》多少让我们找回了一点点那个时候的感觉吧。
莫名奇妙的坦克(这个我一定要说,那个造型奇怪的坦克让我瞬间想到了周星驰御用狗“旺财”,是的,那个看起来像地摊货的假狗旺财)——认真你就输了,那就只是一个造型奇怪的坦克!
司令和张贤在决战之夜的下午还去捏脚去澡堂,假公公瞬间变大的手,还有被大炮轰了也只会发型变乱却不会流血的桥段,恩哼哼,多么熟悉啊,多么随性的玩笑啊,有点无厘头,有点小幽默,有点小聪明。
当然演员功不可没,也只有刘青云吧,能把一个有点傻有点贱的角色演的这么萌,实在是让人喜欢;梁朝伟是看出了些老态,可是那个放起电来还是如此得心应手,几招几式就把人擒住了。
两个男人的对手戏看起来丝毫不用担心,尺度拿捏得当,只能用赏心悦目来形容啦。
周迅这个角色本身没有什么太多的可塑性——要足够美,足够不一样就好了,可是周公子就是周公子啊,这么一个角色也不肯“随便演演得了”,还是卯着劲的出彩——她被两个这样的男人追,一点也不意外。
不过或许年龄还是差了一点,总是跟梁朝伟和刘青云之间,微微的隔了点什么啊。
闫妮真是很稳妥,本以为在剧中是完完全全跟周迅争风吃醋的主儿,却没想到导演把那么多惊喜点都给了她(刚出场那段,雅蠛蝶那段,等等),演起来完全hold住!
最后要说回导演,我要给尔冬升打个超高分。
影片中贯穿着对电影业的吐槽,贯穿着对自己的自嘲,却那么可爱——因为这自始至终都是一部快乐的电影,一部不会过分用力的电影,一部为了拍电影而拍的电影。
就像之前说过的,它跟多少亿投资没太有关,它跟崭新的3D技术没太有关,它跟冲奥冲金没太有关,它就一部尔冬升随性拍的电影,一部有点回归了拍电影最本身的电影。
当然,为了这个随性的电影写了这么多......我实在是..........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整个电影院都处于一种很High的状态,笑声此起彼伏。
我是跟我家人一块来看的,看完后我的表姐表妹都感到很满意。
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确是好电影。
我一直希望自己是跟人民大众站在一个立场上的,但即使我刻意去忽略,电影前后两个部分巨大的风格不一致,还是明显到让我没法无视的地步。
于是我只能很谨慎小心地说,这部电影还可以做到更好。
但我其实更想说的是,这部电影的缺点跟它的优点是一样明显的。
尔冬升的无所适从就表现在他电影的无所适从上,如果尔冬升不想变成下一个冯小刚或者陈凯歌的话,他至少应该及早做出选择,到底自己想拍一部什么样子的电影。
因为我说真心话,无论是《大魔术师》的前半段,还是后半段,单拿出来都是很精彩的,但当两个部分放在一部电影里,这样分裂的电影就绝不应该被称为好电影了。
《大魔术师》的前半段,虽然也不乏喜剧、自嘲和调侃的元素,但总体上是服从于一种“现实主义”的风格的(如果我们不是很计较很严肃地使用现实主义这个词的话)。
这种风格是尔冬升导演过去所执导电影的一贯风格,也是最适合于尔冬升表达自我思考的风格。
所以在电影的前半段,在喜剧和调侃之外,导演甚至很认真地在讨论“人命跟大局哪个重要”、“不要相信传闻,眼见都未必为实”。
于是我很自然的以为这部电影有着在一个商业故事包装之下的一些对历史叙事的真实与虚假的思考。
本质上,魔术、电影与历史意识形态很相似,它们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欺骗以获得某种绚丽的色彩,很少有像美国好莱坞的西部片那样,把电影与历史意识形态的这种共性结合得如此之好的。
说《大魔术师》前半段整体上服从于现实主义的风格的另一个证据是,张贤、雷大牛、刘管家和李毅几个角色的行动还是都基于他们的人物性格,而他们的性格至少也可以说是鲜明可识别的。
张贤是沉稳内敛、处变不惊、悲天悯人的大魔术师;雷大牛表面上是刚烈暴躁、愚蠢自大的军阀,实则精明过人、洞悉一切,并且有着自己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感情;刘管家野心勃勃,在政治上投机,有着自己的聪明和算计,一直蛰伏在雷大牛身边,是一个阴险狡诈的阴谋家;李毅则冲动而自以为是,处处讲大局、大事,其实不过是一个偏执而缺乏阅历的书生。
在电影前半段,这些人物不管是如何算计对方、或反被对方算计,都没有脱离基本的人物性格设计。
而《大魔术师》的后半段,开始进入一种“狂欢”的精神气质之中,每一个角色,都开始跟他们起初的性格设计不一样了,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勉强可以说,好像每一个角色都变得有一点,“脱线”。
好像不管是阴谋复辟也好,剿灭日本黑鹰会也好,揭露日本人和刘管家阴谋也好,都变得不是那么重要,电影里每个角色都变得带有一些“玩”的心态在行动。
刘管家这样一个阴鸷蛰伏的人,居然化装成小偷亲自去张贤家偷七圣法,偷完之后还拜张贤为师,张贤三言两语就轻易骗了刘管家,复辟这么大的事两人就像讨论八点档狗血剧情似的,在茶楼里聊了起来。
张贤告诉雷大牛刘管家阴谋复辟的事,不找个隐秘的地方悄悄说,两人非在戏台子上又打又闹,当着一堆雷大牛的亲兵,悄悄咬耳朵。
然后雷大牛这么一个精明的人,在抓住刘管家和自己姨太太偷情后(更别说刘管家还背着自己勾结日本人要搞复辟),居然被姨太太三言两语就把他们放了。
然后明知道日本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居然去洗了个澡,还揉了脚(还是张贤提议的)。
最后雷大牛开着坦克从电影中冲出来炮轰日本人,则将这场狂欢节的气氛带到了高潮。
仿佛所有人,包括外面那对说快板的爷儿俩,都知道这是一出戏,所以开心就好,只需尽情狂欢,而不需紧张正经。
我感觉《大魔术师》的后半段,是有《让子弹飞》的影子的。
我认为尔冬升导演在拍《大魔术师》的时候显然不小心看到了《让子弹飞》,于是在自己电影中也加入了这种超现实主义、带着戏谑和自嘲精神的狂欢节气质。
平心而论,尔冬升导演的模仿非常到位,真与《让子弹飞》相比也不妨多让。
但《让子弹飞》这种精神气质是一以贯终的,从片头姜文领着自己的土匪弟兄炸火车开始,观众就已经接受了这种超现实的设定。
也就是说,电影的整体风格是一致的,只有能不能接受的问题。
而且,即使是《让子弹飞》,在狂欢节的气氛之外,依然有六子的死、师爷的死、夫人的死,和几个弟兄的死,这些血腥使得电影依然有自己的厚重和深度,而不会一味狂欢胡闹下去。
而《大魔术师》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就在于,它首先在风格上是前后不一致的,而且后半段的狂欢显然有点过头了,也就说,它太戏谑了,以至于把电影前半部分讨论的“大局和人命哪个更重要”之类的命题也全部冲淡了。
如果尔冬升压根儿一开始就不去讨论这些问题,而摆出一种“我就是逗大家玩儿,图一个乐”的态度,那么他之后怎么狂欢怎么戏谑,都没有问题,我非要说一部喜剧片太不严肃,我就是蛋疼。
喜剧片是可以允许故事中的人物都以一种超逻辑和超现实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动的(比如霍华德·霍克斯、比利·怀尔德或弗兰克·卡普拉的电影中那些疯癫的人儿)。
但尔冬升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如此一本正经,而后半部分又如此的不管不顾,这就让我非常难以接受了。
尔冬升的困境,或者说他的犹豫,其实应该也是当今华语导演们绝大多数人的困境和犹豫:到底如何在迎合观众和自我风格之间寻找一个好的平衡?
也许《大魔术师》与《让子弹飞》的相似只是一个偶然,而并非是尔冬升刻意的模仿,全是我自己在看过电影后进行的臆测。
但《大魔术师》风格上的分裂不是我的臆测,而是一个事实。
导致这个事实的原因就是导演既希望表达一些什么,又希望尽量让观众感到轻松和高兴。
在这种两难之中,尔冬升这部电影所保持的平衡,应该说还是很不错的。
事实上我在标记“看过”这部电影时给它打了四星,但最终写这篇文章时还是决定只给三星。
因为我希望尔冬升可以再做的更好一点,我希望他下一次的尝试,可以不再有这种分裂,而是真正做到融合。
因为,他毕竟是个好导演。
逗笑卖萌什么的最讨厌了 冲着梁朝伟,本电影就有了可看的最大理由,毕竟他上一部大屏幕作品都是09年的《赤壁》了。
一直以来他挑剧本、择导演的严苛界定业内有名,而大抵不离三年一功的本事,每每只要他定下来并确定出演的角色和电影,基本水准都不会差,对得起我们一直以来对他报以的超高期望。
别人的含情脉脉和插科打诨总有种小丑做作的感觉,但他就不同,是一种骨子里出现的相似感,丝毫不跳脱的临场感。
吹毛求疵在现在其实毫无必要,伟哥的演技已经炉火纯青,还想继续寻求突破的话,只能寄望更伟大的编剧了。
老实说,我对尔冬升的印象还停留在旺角黑夜、门徒和新宿事件这一层面,总觉得他玩弄英雄黑血、青春伤痛和帮派对峙是绝对的大师级别,所以当看到大魔术师标签是喜剧的时候我就有点懵,这出戏怎么搞?
不过观影之后,我开始理解那句话,香港电影已经有了渐渐靠近好莱坞制作流水线工业的苗头了,就算尔冬升的擅长领域并不在此,但他和团队依然可以凭借成熟的体系和镜头语言,辅以精彩的原著小说和出挑的演员,交出这份足够亮眼的成绩单。
刘青云这次胜在被安排了最萌最讨人喜欢和最适合反转的角色,正因为戏份的加持,才在整体上没有被伟哥的气场压制住。
像他自己在里面里说的,一直在装傻,从未被超越。
电影里最大部分的笑料都是他唱主角,各种话里有话的台词被他一本正经的讲出来,总有种很另类的喜感,让人忍俊不禁。
周迅再一次让我觉得,清末民国时期的半古典装+旗袍竖领才是最契合她气质的扮相,她偶尔展露的身手,针对两个男人设下的问句,领会着雷大牛耍尽心思逗她一笑的心意,和张贤跳舞时候盯着他的眼神,就把电影笑果之外的、导演过分卖弄和谄媚观众的嫌疑给hold住了。
她和陈坤一样,从像雾像雨又像风开始就一直在不断的进步着,必须MARK住他们2个以后的每部电影,哈哈,哈。
喜剧电影本身的故事内容,影评是无从写起的,还想谈论矛盾双方和正邪对抗就会是个笑话,去看了就行,按下不表。
花絮篇: 1:客串的嘛,刘德华《我知女人心》里的大雷小雷双胞胎姐妹,在这个电影里出现了,很好认,作为花瓶组合真是与时俱进呐。
徐克大爷您老也忒霸气了,内一身华丽军装和钩子手还真是出彩啊。
男人帮里的王子文也有,她的小巧也很到位,作为张贤助手再合适不过,可惜没给她安排结局。
我就不说吴彦祖,我就不说吴彦祖,我就不说。
。。。
2:电影里我觉得最赞的部分就是张贤用水墨画一般的屏风道具和质感所表演的、以柳荫经历为蓝本的故事,这个本身不以奇淫巧计做卖点,从却是唯一能少许感动观众的桥段。
如果看到我影评前还没看电影的话,可以MARK住这一时段周迅的各种面部表情,相当精彩。
3:吴刚呐,吴刚呐,我肿么就看你那么顺眼呐。
听到雷司令揶揄狗捐时候的眼神,忽的凌厉凶横,在被雷司令注意到前又马上低眉顺眼,却也没忘表现一下自己失落的神情,短短几秒这种面部变幻真是神了。
在后面被抓包,三姨太诉说自己和刘管家曾经苦难的爱情旅程时候,他也一下子惊慌一下子甜蜜又一下子豁出去性命不要的各种姿态,让人倾倒。
我虽然看不起内地的金鸡奖,但他那个最佳男主拿的当真无议。
4:闫妮在拍沐浴戏的时候说雅蠛蝶雅蠛蝶真是把给我笑趴了。
5:对所有男人来说,在女人面前史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又出现了,哎,好了啦好了啦,如果当时你问我的时候我妈没在我们附近,我一定说救你!
6:不懂为什么,在梁朝伟刘青云周迅这两帝一后的统帅下,我还是感觉这个电影有点飘,没有着力感的那种浮漂。
不过贺岁喜剧嘛,乐呵呵就行了。
(十分制)故事性:7分人物设定:10分画面质感:8分大魔术师:8分综合评定:8分 接下来还有伟哥最重磅的大戏《一代宗师》,激动万分啊!
也许《大魔术师》这个太普通直白的片名会损失掉不少观众吧,如果改成《大卫高柏飞在民国》或是《大军阀的天桥风云》,会不会更奇情一点呢!
就像刘镇伟的《东成西就2012》明明应该叫《圈钱2012》,《战国》应该叫《真爱》,《关云长》应该叫《三国版超级马里奥》……总之现在的电影故弄玄虚的太多浮夸的太多,就这一点来讲,《大魔术师》其实算得上一部诚恳的电影吧,没有号称宏片巨制,也没有号称特效里程碑(真是谢天谢地没有这么多号称),甚至,里面有那么多大明星大导演的客串演出,也没有成为宣传重点。
所以这部电影变出的第一个戏法就是——龙套明星!
开场就能意外收获吴彦祖的制服诱惑,然后,再有林雪愈发广阔的身躯和方中信愈发上爬的发迹线在大屏幕晃荡,再然后,在人堆里,还能捡到个吴廷烨,当然,这得你是ATV的观众才能得到这偶见熟脸的乐趣,当然,天下谁人不识徐克呢,所以,你还能在这部施南生参与出品的电影里看到热爱客串的徐导断臂演出,如果你又那么爱好港片,秦沛和谷德昭你也不会陌生,总之,贺岁片的基本款——明星扎堆,这电影真是做到了。
至于人人都知道的大卡司主演——梁朝伟,刘青云,上次合作得追溯到银河时期的《暗花》吧,那时候,他们脸上的褶子还被隐藏在青春里,但现在戏妆的粉底都已经遮不住这些沧桑了。
其实我都已经毕业,这些陪伴我们长大的演员们都不得不成为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明星”,好在,伟仔成为伟叔身边还是嘉玲,刘青云拿到影帝旁边还是那位学历最高的港姐献吻,而港片虽然爱上合拍但我怕么怀念的那些元素也在这部电影里看得到——因此第二个戏法就是——无厘头。
别以为只有刘镇伟才会玩这个,只有周星驰才会演这个,其实梁朝伟在《东成西就》里就证明了自己是个出色的谐星,所以他穿着印度服装在音乐中变魔术逗孩子玩那段简直就是欧阳锋再现江湖,尔冬升恶搞的本领也是一流,让闫妮喊出“亚麻爹”的那段简直是让整个影院的男女全部心知肚明地狂笑。
最无厘头的还是片尾突然变出来的坦克,令我觉得剧情如果突兀到一定级别就算是笑点了!
第三个戏法自然是——隐喻,我觉得这部电影流露出来的政治隐喻倒是明过那部电视剧, 你懂的。
“自由恋爱”“抓住爱国青年只是为了保护他们”“人命比大事重要”……嗯嗯嗯,只要你上多了围脖和豆瓣,你真的懂的!!
当然,除了隐喻,对电影圈的明讽激起的笑点似乎更多,在《色情男女》里早就用过一次,旧瓶装新酒的效果还蛮不错。
当然,号称以魔术为主线的电影自然也少不了流光飞舞的视觉效果,所以,那些飘散在空中的七色气味,还有被魔术师玩弄于鼓掌之中的那团火焰,你才可以得到第四个戏法——玄幻,人人都有欲望,所以才会被张贤变出的那些梦想所迷惑,这部戏你会觉得明明是喜剧,但他好像又在跟你讲人生大道理。
周迅颇有哲理地说:“我没有被那些梦想困住,因为我没有欲望,我安于现状。
”所以大魔术师和大军阀她谁也不要选,魔术变不到一个人的心,因为人心才是比戏法更玄幻的东西。
其实天桥戏法尽皆障眼法,但我们明知道魔术是假却愿意观赏这些骗术,其实图的就是个开心,我们进电影院也是同样的想法。
其实观众好简单的,如果你买票进去是有期待,出来的时候是不后悔的,这就是一部电影最好的戏法。
《大魔术师》虽然有很多bug,但也更有惊喜,因为你明明以为进去看到的讲是刘谦“这是见证奇迹的一刻”,出来的时候却开心的发现,其实这个刘谦还变出了一个郭德纲,给你讲了那么多段好玩的段子,你花掉的钱吃掉的爆米花才总算死得其所可以含笑九泉了!!
有天跟朋友唠嗑,曾经戏言: 豆瓣上国产电影,只要评分在6.5以上就值得一看,7.0以上就是好片,7.5以上就是牛片,值得去电影院,8.0以上那就是神级的片了,8.5以上的?
你见过几部?
我就不明白了,诸君请看最近电影的排行榜《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分数高高在上,遥遥挂起!
8.4分哇!
《十三钗》只有soso潦倒的7.9分了,大魔术师竟连7.5都不到。
在豆瓣上就只有小文艺小清新的小成本电影,再么就是又悲伤又美好的电影,或者是一些本土到大家都看不懂导演在拍什么的电影大行其道。
《大魔术师》这种电影就怎么入不了你们文艺青年们的法眼了呢。
我真觉得这部戏超好,梁朝伟板着脸的搞笑,刘青云大戏骨,演傻呵呵的一根筋的痴情大帅,周迅更不用说了,就是经典电影的代言人了 (除了某某伟业),电影里说学逗唱样样皆有,还原民国的天桥还原的有模有样。
梁朝伟的魔术随便拽出来一个都可以上春晚,水墨山水画那一幕萌死我了真真是气死刘谦的主。
剧情也不错哇,非常连贯让人没有一丝疲惫。
可能有bug,但你随便拽一个香港的经典老电影不都是这样天马行空的嘛。
整部戏就是诙谐幽默从头到尾,看完了电影我真真的鼓掌了,这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贺岁片。
豆瓣的孩纸们。。。
你们打7.4分到底是闹哪样?
想逼死国内的导演不成?
拍成什么样的片你们能给打到9.0分????
看完《大魔术师》后,我在电影院门口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大魔术师》是部好电影,轻松幽默有情怀,只是我第二爱的梁朝伟越来越老了,而且还越老越像今年要卸任的某人了……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十月围城》,想起了关于这部电影的一篇影评的标题:唯有进步值得信仰。
现在有些香港少壮派导演拍可以在内地公映的电影,都会在里面藏点儿“私货”顺带着搞一下启蒙,例如《十月围城》和《武侠》,例如这部《大魔术师》。
从小到大,出生并成长于内地的我们总是被教育要以大局为重,我们身边一些同时拥有着压迫者的口气和被压迫者的生殖器的人也会鹦鹉学舌,说要以大局为重。
这些人也让我想起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胸贼猛、脸巨美的美女说的这样一句话:“奴性,就是习惯站在奴役你的人的立场去看问题以及去帮他们开脱,并且深信每一口饭都是奴役你的人赏的。
”而在这部《大魔术师》里,梁朝伟扮演的大魔术师张贤说人命比大局更重要。
另外刘青云扮演的军阀雷司令还会把那些上街宣扬自由的学生抓起来,但却将他们好吃好喝地养在监狱里,因为他害怕这些学生会被其他军阀杀害,所以他以这种方式保护他们。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搞了一些关于自由恋爱的启蒙,看到这儿有些人可能会说:搞什么飞机啊?
就好像内地中国人到现在还没学会自由恋爱似的。
细想想,现在无数内地中国人还真就不会自由恋爱。
这一点都不奇怪,想要自由恋爱是要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那些就像网络暴民一样狂骂小三的人肯定是没有这两样东西的。
还有那些在21世纪的今天竟然还有处女情结的吃奶小可怜,他们同样不可能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
当然,这并不完全是他们的错,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
都说仓廪实才能知礼节,仓廪实才能自由爱也是成立的。
另外只要接受过内地学校的“去势教育”,想要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这个基本上只能靠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蒙。
好像有点扯远了,说回到《大魔术师》,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青涩少年,那时的我看了无数部香港电影,那时梁朝伟主演的电影我是每部必看的。
那些香港电影曾让我快乐,也曾让我空虚,另外它们也让我向往一种更真实、更自由、更好玩的生活。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几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而这部《大魔术师》,它让我想起了那个黄金时代,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娱乐性,同时也因为这部电影里还有一点点可称为自由情怀的东西。
知道影片是因为梁朝伟,背景是民国,有军阀,有青梅竹马,梁朝伟饰演主角大魔术师,这是个内敛的职业。
于是我期待的是大魔术师如何从一个恶霸军阀的手中内敛的巧取青梅竹马然后远走高飞的故事。
而后知道了导演是尔冬升,《新不了情》是一部好电影,于是对于此片的期待上加上了导演对于乱世鸳鸯的塑造。
军阀是刘青云,我觉得影帝来塑造一个反面的厉害的,能够匹配的了梁朝伟气场的角色是值得期待的。
女主角是周迅,虽然对她无爱,不过至少能够匹配二位影帝。
于是我怀着内敛的心去了影院。
所以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一部被我先前定义为内敛的乱世苦情鸳鸯戏是如何演变为一部贺岁喜剧佐料无数的心灵鸡汤影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是如何沦陷的成为了我对于该片褒奖的关键。
梁朝伟上次出演贺岁喜剧还是十年前的天下无双,最后的噱头集中在了爱情。
这部电影开头的能够秒杀人的“自学,玩玩”,配合他犀利的眼神让人认为这次的梁朝伟是要继续东邪西毒了,于是最后我发现,风度翩翩的大魔术师的内心其实是东成西就的。
效果是我同样也东成西就了。
影片的初始是构建了“大魔术师—军阀—七太太”的框架,所有的矛盾是围绕着这个三角形而产生的,从民族大义到爱恨情仇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遗憾在于可以想象最终的结局会是俗套的;随着管家的叛变,这个框架被打破了。
于是便开始期待,最后大魔术师和军阀是如何联手打败坏人的。
这种转变是充满了喜剧甚至无厘头的元素。
所有的元素仿佛魔术师隔空取物随意添加到影片中。
军阀被塑造成了一个“傻子”,影片的很大篇幅集中于军阀纠结的想要讨好七太太而引发的一系列碎碎念。
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大魔术师从“大人物”退化成为了“小人物”,这种退化配上例如“探班”等台词,迅速扫去了影片由于时代关系而呈现的陈旧感。
在此影响下,七太太从一种随时都可能伺机而动的“深闺怨妇”演变成一个拥有爱情哲学观并提出“我和你妈掉水里,你救谁?
”这个经典问题的小女人的瞬间是充满了喜剧效果但又是合理的。
影片中充满了大魔术师的舞台表演,两次电影放映的出现以及最后大魔术师提到他的人生理想是去“法兰西”让人感觉这是对于电影本身的一种致敬。
大魔术师作为运用魔术技术最出色的代表,对于自己的定义是造梦师,而非普世价值观所认为的“变戏法”和军阀当初所指的“骗子”。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些自我标榜的“嫌疑”,但大魔术师在影片最后所表达的作为造梦师而延续人生的想法是深得人心的。
管家或者说所有人追求的“七圣法”就是造梦师造的梦。
卢米埃尔的火车没有冲出幕布,日本人望着快要冲出幕布的坦克大叫电影不是真的却被轰得稀烂,这可能是电影的变影成真的愿望的体现。
总之,我在荧幕前,看着造梦师造出的一出美妙的梦,感觉是享受的。
ps:感谢依旧帅气的吴彦祖和歇斯底里的徐老怪带给我的最大惊喜。
大陆电影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讲的故事太假了。
这个假不是说故事的内容奇幻或是天马行空,而是故事的推动和人物的行动都匪夷所思。
因为之前看过老夜的原版小说,一直对《大魔术师》还是很期待的,对那个火球啊,那个水墨画魔术啊,还有山中和海上终极魔术的呈现都很好奇。
但是看了一会儿就发现故事被改了,而且越看就越有抽离感,到最后导演已经开始借着“魔术”之名信口胡诌了。
这种幼稚的叙事又回到了解放初期,主角掌握全局无所不能,反面的人物全是傻子,被骗得稀里糊涂被打得满地找牙。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好好的小说变成了这个样子的?
归根结底是对“故事“本身的不尊重。
为了爱情和演员把一个”臭军阀“改成一个好人;一个在前半段十分精明的管家,和一个阴险的日本间谍头目,在后半段以无厘头的方式变成了二逼。
甚至连主人公自己想干什么都不知道,就别说他身边和手底下的人了。
也许导演会说这是一个近代故事的当代呈现需要,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上面的问题,显然,他在剧本上偷懒了。
与之相对的,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谄媚观众上――以至于我看的时候虽然心情被他搞得很不爽,但还是被逗笑了很多次。
我们并不要求你所描绘的世界,能够逼真到脱离写作者也可以自行运转的程度――就连原作小说的人物性格也没有那么丰满。
但起码的逻辑关系是要有的,不能想一出是一出,相加什么就加什么,一会儿博观众一笑,一会儿又转过头来进行励志教育,还理所当然的正义打败邪恶。
你的定位本身就不是无厘头喜剧,也不是童话,请你至少讲出一个可以说得通的故事就好了。
反观半年来看过的电影,我觉得可以与之媲美的有《龙门飞甲》和《肩上蝶》,都是主人公在镜头中瞎转,转得比观众还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倒是导演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往里加。
到了结尾不管多突兀也要往里硬加一段让观众大跌眼镜的剧情,仿佛出乎意料才是结局的唯一标准。
临到结尾一定要教育观众一番,远离杀戮也好,环保也好,审查制度没有严格到必须要有教育意义才让上吧。
anyway, 不管是风格的不统一,还是逻辑上的各种混乱,都是对剧本的态度问题。
商业没有问题,但是请好好利用资源,认认真真写好剧本,然后再想着把它拍出来的事儿。
前一阵子一直在跟同学探讨“纪录片和虚构片哪个更能呈现真实“的问题,写到这里我才发现,管他是什么类型,一个故事如果没有一个人相信它,何来的”呈现真实“。
所以这样的电影,关于文化也好,风格也好,手法也好,这些讨论都没有意义。
在此之前,求求你,给故事一些尊重吧。
另1,笑点颇多以及各位的演技还是加一分另2,自从跟某人在一起就变得喜欢吐槽了...不吐不快!
我在努力让自己笑。。
请给我好一点的梁朝伟……
刘青云说 桃子杏子瓜子 你们来啦 桌子 坛子你们也来啦 的时候我就笑喷了。。。。笑点会不会太奇怪啊
唉。。。
5分电影 不是很好笑 笑点也没什么内涵 比较失望 只是一部普通的喜剧片
能不能有个配得上魔术师名字的结局啊!!!
超级大烂片,雨天早起跑出来看真不值得。
烂到底的剧情+低劣的笑点,再加上在豆瓣发的一个帖子,得到的各个脑残的回复,让我无法不改成1分。。。
作为一部喜剧片,这是目前最好,而魔术方面,确实没多少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剧情逻辑上有若干点,不清,后面的过渡,很无厘头……周迅那个老梗,竟然我还会笑。。。有人说它能PK让子弹飞,我觉得简直没法比……
乱七八糟 浪费时间啊……
你們成功地把我騙進了電影院,這其實是想拍喜劇但是剪失敗了吧……
1、周迅这扮相真是差啊2、朝伟哥哥你这辈子都脱离不了欧阳锋了3、这尼玛还真是喜剧片。。。4、总的来说,我是有点想给四颗星的。。。
就剩仨星星了,几位爷拿去分了吧
到处是笑点,很有意思,陪我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下午
给吳彥祖一分,给周迅一分。不好意思,阵容也无法挽救烂片的本质。
视觉做的像demo,配乐借鉴了不少哈利波特,台词写的像年度报表,剧本后半段编成散沙,梁朝伟还能靠这张老脸混几年,周迅先等肉毒消了再出来演戏,徐克拍龙门飞甲的钱估计都是靠这部电影的片酬赚来的。要想做成夸张怪诞舞台剧式的巨作就请尔冬升别只想着圈钱。
以魔术为题材的电影不好拍啊
七圣法那段太像《香水》了
完全和评论不符,大失所望。烂片一个。
仿《讓子彈飛》不到位,時而無厘頭時而一本正經,後半段亂七八糟。雖然致敬了一把電影,但還是一鍋亂粥,不成體系。PS.徐克這醬油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