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克鲁斯拍谍战片演特工一点都不令人稀奇,毕竟他是凭借《碟中谍》系列才成为好莱坞顶级巨星的,所以最早得知他要拍一部叫做Knight & Day的谍战片时,也只不过觉得他在继续吃老本赚稳钱,直至看到预告片才惊觉这居然是一部类似《史密斯夫妇》的爱情谍战片,笑料与子弹齐飞,爱情共打斗一色,同阿汤哥之前严肃类的谍战片风格迥异。
等到真正在影院中欣赏全片,更是发现影片的精彩超出预期,本片通过阿汤哥独特的脱线喜感将悬疑剧情、枪战打斗、男女主角之见的情感互动紧密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影片的整体喜剧风格显得格外别致,喜剧情境的营造更是让人看到了好莱坞不多见的高级幽默,即便动作场面不及阿汤哥其他间谍片那么火爆刺激,也依然不会令影片失色。
汤姆·克鲁斯作为好莱坞动作巨星,虽然并不是史泰龙、施瓦辛格、杰森·斯坦森那种“扑克脸”的死板类型,但银幕形象也基本是正直、勇敢、无畏、坚定的好莱坞标准男一号,角色定位偏严肃,恐怕很少有人会觉得他适合喜剧角色。
直到在奥普拉·温弗瑞的脱口秀上出人意料地上演了一出“跳沙发”,在成为全美笑柄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如此抓狂搞怪的另一面,于是喜剧戏路也一发不可收拾。
最为让人跌碎眼睛的是他在《热带惊雷》中客串出演了一个大肚、谢顶、暴躁的中年制片人,夸张的表演和大幅度的肢体语言所带出的喜感绝不亚于身为主角的本·史蒂勒、杰克·布莱克等人,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结尾字幕部分还专门给他安排一段相当臭屁的舞蹈秀,让他尽情耍宝搞怪。
这个角色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今年的MTV电影颁奖礼还特别请阿汤哥再次扮演这个中年犹太男,同当红的罗伯特·帕丁森等明星拍摄了一系列搞笑宣传片。
阿汤哥喜剧天赋展现得如此及时,堪称给他的正在走下坡路事业开辟了一条新路。
自从“跳沙发”事件令他的形象严重受损,《碟中谍3》、《羊入狮口》两部影片票房未如预期导致他票房号召力下降,多年合作的派拉蒙也同他个人的制作公司解约,等于是对他的未来投了不信任票,《危情谍战》的票房成败和品质则对他巨星地位和未来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好在阿汤哥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他扮演的特工在保持了过人身手、冷静睿智、迷人风度这些观众熟悉的特点之外,还让角色的所有言行都贯穿着一种独特的脱线喜感——话痨加神经质的语言风格,夸张的肢体动作,枪林弹雨、险象环生之间依然嬉皮笑脸没正形的疯狂举动,整部影片的喜感几乎由他一人撑起,阿汤哥依然游刃有余、毫不费力、挥洒自如,喜感拿捏得极为精准,将这个脱线特工演绎得丝丝入扣,让人感觉既熟悉又具有强烈的颠覆性。
而卡梅隆·迪亚兹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傻大姐形象,夸张的懵懂和惊慌,恰好阿汤哥夸张的冷静与无畏形成强烈反差,汤姆·克鲁斯与卡梅隆·迪亚兹的对手戏在影片中居于核心地位,斗气冤家“没完没了”,打打闹闹“难分难离”,火花四溅,笑点连连。
不过迪亚兹这回演的傻大姐并不是一味扮傻装小女人,而是柔中带钢,性格逐渐向勇敢坚毅过度,阿汤哥与她之间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最后也被彻底逆转,让这个傻大姐形象也显得更有味道。
《危情谍战》除了阿汤哥的脱线喜感格外出彩之外,导演詹姆斯·曼高德对影片整体喜感的营造与控制也极为出色,展现出好莱坞并不常见的“高级幽默”。
之所以称之为“高级幽默”,是因为他并不是采取迈克尔·贝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中常见的那种用一两个从外形到言谈都喜感突出的配角专职搞笑,例如《变形金刚》里那个黑胖子和第七区大叔特工,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对白、情境、角色关系、动作场面以及蒙太奇组接,形成内在的喜剧张力,把观众包裹在喜剧氛围之中,调动观众自己去发现喜剧的魅力,使得角色并不需要表现出刻意恶搞的言行举止,依然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例如飞机上的那场打斗之后,阿汤哥依然没事人一样用平静的语气跟迪亚兹讲述发生的一切,迪亚兹以为他在开玩笑根本不信,两人越聊阿汤哥的“认真”与迪亚兹的“不信”所形成的反差喜感就越强烈,就连驾驶舱的门一开一合的小细节也倍添幽默。
这种“信与不信”的喜感在随后的剧情中继续发酵,当迪亚兹给她的消防员朋友讲述她的离奇遭遇时,她讲的越是煞有介事,消防员越是难以置信,此时阿汤哥出现加入两人的聊天,不同情绪相碰撞引发的喜感就更为强烈,三个人仅仅是把“I'm the guy”重复几遍,都会让观众感觉无比幽默有趣。
男女主角之间的互动也从头到尾充斥着喜感,特别是迪亚兹一开始只能被阿汤哥任意操控,动不动就被阿汤哥下药弄昏,一次接一次连续中招,将傻大姐的气质发挥到极致。
但在结尾迪亚兹开始操控阿汤哥的命运,反倒把他下药弄晕。
无论是迪亚兹还是阿汤哥,被下药晕倒后的蒙太奇组接都相当有趣,忽明忽暗的主观视角中场景不断变换,醒来后已经身在千里之外了,这种转场方式的设计在动作片中显得匠心独运。
此外,动作场面也被纳入到为喜感服务的范围中,采用了一种刻意夸张的表现手法来营造喜剧效果,但这种夸张不是《王牌大间谍》和《白头神探》那种纯粹无厘头、一心为恶搞的风格,而是在标准的好莱坞动作场面中稍作微调,夸张的程度并不过分。
比如那个阿汤哥“空降”的镜头,迪亚兹眼看着阿汤哥骑个摩托车上桥,然后摩托车从桥上飞下坠入水中,阿汤哥却踪影不见,然后“砰”地一声落在迪亚兹的车前盖上,还面带微笑地她挥手致意,也不管自己挡住迪亚兹的视线让她开车如何险象环生。
既然动作场面以喜感为主,那么与喜感风格不符的过于刺激火爆的大场面则被导演舍去,而是追求一种小而精致、细节时刻蕴含喜剧元素的动作场面,尽管视听刺激不如许多大片那么强劲,但同剧情高度紧密的结合度,让这些动作戏看起来依然精彩,并不失色。
(文/列文)——影评删节版刊登于北京青年报
这部片跟奖励黄晓明饰演一部霸道总裁偶像剧有相同的手法,主要就是突出阿汤哥的帅,但却没有黄晓明油腻,开头把美男计用在阿汤哥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而且阿汤哥这嘴就跟小嘴抹了蜜一样(褒义),又会关心人,又会给与对方鼓励,还给与对方安全感,又能干,暖暖的很贴心,这要是转型为纯爱片也能看。
本片最大的槽点就是子弹描边了,除此之外主线剧情写的还行,基本没怎么出错,但这些槽点其实也对入戏影响不大,阿汤哥在飞机这段戏上,展现了非常人的活泼客观和冷静,加上FBI描述他有精神妄想症,一时之间观众也被蒙在鼓里,总归这部片的调性就是诙谐搞笑,时不时会因为男女主的碰撞哭笑不得。
如果你想把这部片当正经谍战片看,那可能会失望,首先就是没有悬疑的因素,也没有反转的戏剧化剧情,刺激的枪战片和动作戏也只是一般,只有阿汤哥一张帅脸用充满阳光的微笑蛊惑你进入他的节奏,这是部跟主流谍战不太一样的谍战。
比较有特色的是女主眩晕转场给了我惊喜,既省时省力还不拉低效果,切几个睡觉镜头就能丝滑衔接接下来的剧情。
而男女主的感情线也不是说是那种甜甜的恋爱,更像是暧昧里的拉扯,互相打闹来的更为快乐,互相慢慢靠近来的更为真实。
最后就是我最喜欢的结尾了,女主把男主用过的梗都重新用在男主身上,一方面意味着女主的成长进度到了一个蜕变的程度,再一方面就是这样的互动真的很快乐,这样的氛围也很轻松惬意,加上浪迹天涯私奔的设定,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你皆是浪漫,这日子岂不逍遥快活,羡慕了。
Ps.女主眼神是有戏的,爱慕、暗恋、吃醋、决绝、悲伤等都能演绎出来,跟阿汤哥的互动也有趣,但就是没有甜甜的爱情的感觉,不知道啥原因。
我覺得可能是自己對這部影片噠期望值太髙叻。
沒有想像中噠那麼搞笑。
也沒有想像中噠那樣精彩。
唯一特別明顯噠感覺就是Tom Cruise和Cameron Diaz都老叻。
臉上一道道皺紋太明顯叻。
說說影片本身吧。
Tom乾淨俐落噠打鬥場面依舊令我著迷。
仿佛那個不死噠特工Ethan又從《Mission Impossible》系列裏復活叻一樣。
Cameron讓我想起那年美麗噠香草天空。
這次噠合作有些無厘頭。
不過既然是老搭檔還眞沒讓我們失望。
故事情節有點兒類似《Mr.&Mrs.Smith》噠感覺。
但是沒有那麼搞笑。
影片最後是比較吸引我噠地方。
With u。
Without u。
With u。
Without u。
外加手比劃噠髙低。
很是調皮浪漫。
其實我眞噠挺不相信一見鍾情噠。
雖然以前在我身上眞噠發生過。
但結局證明眞他媽不是甚嚒好事。
最後看他們倆開車遠去去實現“Someday”噠時候。
突然。
有那麼點兒溫熱。
就這樣不知不覺噠湧上心頭。
人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情如果要发生的话,是挡也挡不住的。
现在应该又可以再加上一句“骑士要日”也是任谁都挡不住的。
确实是挡不住,管他是FBI特工还是军火商佣兵,什么长枪短炮飞机导弹,完全不在话下。
我说要要带美眉走天涯就是可以走天涯,这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派头,应该会深得某些control控的喜爱吧。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让我感兴趣的问题,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我们的阿汤哥换新公关了。
我不知道阿汤哥和Fox的老总关系如何,但起码应该是不错。
因为从履历来看,和阿汤哥最亲近的应该是曾对他痴迷后又把他抛弃的Paramount或是自己的UA。
这部可以直接放到阿汤哥官网替掉原生平视频的Knight and Day却实打实的是20th Century Fox荣誉出品,于是Fox就悲剧了。
可能是Avatar的暴利让他们以为只要是拍电影就能赚钱,所以这次不仅是挑错了拍个人宣传片的人选,还选错了上映的时代。
北美惨不忍睹的票房收益已经说明了情况,而另一边同为大脸怪的PK中阿汤哥更是完败给不爱洗头的Robert Pattinson。
回到电影,贵为价值1.17亿刀的公关片,Knight and Day从头到尾完全就是为阿汤哥量身打造。
如同电影开篇时Daiz老美女瞪大眼睛发出“Who is that guy?”的惊呼,阿汤哥从一开始就树立了就算全世界都抛弃我,但我还是要为你们这些高龄剩女耍帅耍酷的基调。
所以,解释了更开篇时的那个莫名其妙邂逅的理由;所以,基本上只剩皱纹不剩人气的Charlie's Angels才能战胜那些年轻小妹妹们,当选新一代的汤女郎。
不得不承认,本片对目标观众的情节设计非常的清晰且有人性化,再如同Knight家里的Top Gun海报,在阿汤老矣,尚能戏否中,唤回7080后对那个时代的回忆。
还有的话,那个普通电池大小却能为整座town提供电源的超级电池不也正是暗示阿汤哥那个五短身材可其实仍还是Hollywood最有号召力的明星么。
所以不要再鄙视那个电池的离谱设定了,因为其实是曹雪芹的。
另外,本片对于阿汤哥最出名的动作片Mission: Impossible系列的致敬也是自始至终,对应Diaz那句“Who is that guy?”的提问,让观众不禁要大呼“Yes! U R the guy!”在恍惚中,那个无所不能充满爆发力的动作偶像又回来了。
除了忆往昔的荣耀时刻,阿汤哥趁本公关片还解释了一些日常事务的问题。
比如,FBI黑鬼阿姨对Diaz说阿汤哥其实是个危险的背叛祖国的blahblah的家伙,不也是现实中大家对汤哥所信仰的科学教派这样的邪教和日渐另类举止的定位么。
再比如,在餐厅里阿汤哥对Rodney大叫“I'm the guy! I'm the guy!”又或许是Cruise对着镜头发出I'm the gay的内心独白。
总之,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公关片,不禁重塑了阿汤哥5年前炒掉经纪人后落入事业低谷的形象,还对现实中的一些评论进行了自嘲,反而显得信心十足。
所以我衷心地希望阿汤哥的官网能提供本片的免费高清下载以飨观众。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已经很困了,几乎在电影院打起瞌睡来,好在这部片子还挺喜庆的,阿汤哥如此耍帅真是累的慌的,不过不得不说,用轻描淡写的表情生猛的耍帅,哪个女孩子内心不荡漾呢。
所以呗,在如此畅快淋漓的爱情面前卡梅隆这个傻妞就更傻了。
话说,离当年看恋爱假期才时隔4年,傻妞怎么就老了这么多呢,好在有感染力的笑容让沟壑状的鱼尾纹没那么悲凉了些。
所以吧,对女人来说,衰老好可怕,而唯一可以治衰老恐惧症的便只有爱情。
在这方面,我们的鱼尾纹大姐是绝对幸福的。
纪念这场电影的最大原因是因为这场电影是我爱的人给我放的。
我们说好了,下辈子我们要在同一个猪圈。
阿汤真的好棒,一开始的配乐实在太妙了,像细碎小舞步,摇摇晃晃悠悠荡荡跳到框里。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撞到了你!
”“我想去和那些人见一面,但是你知道的,我就是去shoot他们的!
”你是绝对摆脱不掉我的!
一个跳跃音符直接把女主角人生进行曲都搞乱了!
配乐杀我,配乐杀我,哪怕两个人都不像原来一样是甜心宝贝还是好甜啊!
啊啊啊啊啊啊,阿汤身上那种好奇怪又好协调的气质,打个比方,伊桑霍克演我就肯定不相信他是个好人,他肯定是个变态杀手看到我之前甩了个人的脑袋,阿诺演就是一个要保护我啥都不知道挨多少枪都没有问题的老实人,连森那就是又要营救谁了苦大仇深我和他一起唉声叹气,靠,只有阿汤一出现才是阳光特工wink一下十万伏特,有点憨憨有点像正常人,酷是可以的,但是甜才是必需品!
是奶油薄荷糖!
卡梅隆迪亚兹虽然没保养好,但是也好甜啊,甜憨美国傻大姐什么也不是但是就是什么都能干一点点,尤其是天蓝色眼睛盯着人的时候,靠,中年偶像剧我也要买单!
这个片子加入我可以重看几遍的小妞片片单,超级爆米花无敌浪漫!
网上没找到歌单,重新看了字幕找了一下,在qq音乐做了歌单,还有四首歌没找到。
题外话一句:阿汤哥半睡半醒的样子真销魂这是部正宗的商业片,而且剧情套路都不新,但是确实值得一看。
让我纠结很久的心情豁然轻松起来。
感谢它!若是想看深度片的就不要在这个片子上纠结了。
他没深度,有的是舒心大笑,笑果因人而异。
尽管岁月还是毫不留情的在阿汤哥的脸上留下了痕迹,然而阿汤依然是靓的,不仅仅是靓,眼神依然深邃,一举手投足都魅力十足,让人倾心。
尤其是专注的眼神,温暖的笑容,还是让我痴心,又或者我喜欢老男人吧。
豆瓣上的评分越来越玄乎,又或者是我自己口味的问题。
还好,还好,我不曾看评论,单凭直觉就冲了过去,收获了笑翻了的二个钟,郁闷情绪一扫而光。
英雄加美女,不,老英雄加老美女。
最紧张时刻,不忘调情,一切都是老套路,但是我为什么看得这么高兴,而且整个电影院都是笑声不断,“笑果”不错。
可见它是有它独特的魅力的。
看其他人评论好像是这片子票房不好。
阿汤和迪亚兹都不复当年的靓丽。
所以不被看好。
然而一部戏好不好,和演员年龄真的有这么大关系么?也许,只是我不大看重。
尽管他们老了,但是眼神的流露还是让人心动。
这是时间不能改变的吧。
片子标签上,主打惊险,刺激,然后才是喜剧。
依我看,喜剧才是最重要的。
最惊吓的时刻,睡吧……最危险的时刻,睡吧……最无厘头的时刻,睡吧……最温馨的时刻,睡吧……编剧显然在情节和台词上都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偶评分一向不坚持客不客观。
既然是我的评分,当然是我的感受最重要。
感谢它驱散我阴霾的心情,以这篇杂乱无章,但HC无限的文送赠它,并评5颗星。
作为娱乐,它,真的很值得一看。
照例的,如果不是在一起看电影,就交换一下简短影评,散场的灯光还没有亮起,我赖在电影院座椅里发短信给他:“风光片,笑点很低的浪漫爱情喜剧,不老的阿汤哥,老了的卡梅隆。
”很快的,回复了:“居然不是动作片?!
”汗,对啊,据说主要应该是动作片的,偏偏我忘了说,汤哥(替身)身手也够得上眼花缭乱,炸的车也都够档次,枪林弹雨,飞檐走壁……可是怎么我就是感觉不到?
对我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美貌风趣但不知为什么过着平淡乏味生活的大龄女青年的美梦一场。
试着想一下,如果只是寻常的一天,你却忽然遇到一个惊世大帅哥,幽默善谈,缘分像雷雨之前天上的云层一样轰然作响,接着虽然不可思议的追杀发生了,但不需要担心,你只要尖叫就好,帅哥忠诚的一塌糊涂,不管乱子是他引起的还是你无休止的好奇心惹上的,他总会穿越枪林弹雨和那些满脸横肉但掩饰不住蠢相的丑男人来救你,带着你飞,带着你游,带着你有惊无险……怎么可能没有危险?
毕竟都是实打实的谍战,幸亏帅哥早有准备,一粒让你昏睡的药,所有的困境都像仙女吹了一口气一样,在迷迷糊糊中,只有几次他关切安抚的面容依稀出现,然后……啪!
你醒了,你们在一个热带小岛上,风光旖旎到难以置信,他还深情款款为你烤鱼砸椰子,你们当然激情迸射……可惜,你又搞砸了,坏蛋像苍蝇像电灯泡破坏了你们一点就燃的火焰,你们只好再次上路,风尘扑扑,幸好他还是时刻为你豁命,你知道自己永远安全,所以所谓的危情危险,都成了刺激,更何况这种时候他不会让你们藏身在肮脏床单的MOTEL而是在奥地利订了最高级的酒店,推开窗户是欧洲风情的广场,鸽子飞翔,爱情啊,挡也挡不住……最后,你当然还是怀疑了,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
你退缩了,幸福像烟花,消逝了。
但最后关头你反悔了,你要争取让他回来,你小小计谋努力了一下,果不其然,他像一条死心塌地的忠狗召之即来,甚至在密集的枪弹中他闲庭信步走向你,只为了吻你……是的,只为了吻你。
你满足了么?
上天入地只为你的肌肉男。
保持微笑机枪扫射的深情男。
或者,是谁都不重要,是阿汤哥,阿汤哥诶!
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我忽然挺为卡梅隆迪亚兹委屈,我喜欢哈拉玛丽里的那个傻大姐,但她如今已经沦为广大大龄女青年的代言人,她在银幕上摸爬滚打,只为了代表她们做那个不灭的美梦——灰姑娘遇到了白马王子。
铁甲骑士杀死恶龙救下了小公主。
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刚刚和亮子说完汤姆是土鳖,我就颠儿颠儿跑去看他的新片《危情谍战》了。。。。
Well,我要说,虽然汤姆的确是土鳖,但也是个敬业的土鳖。
都年过半百了,还去演这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勇角色,叔你也太拼了。
至于剧情,非常之扯,之搞笑,我从头爆笑到尾,觉得这票真值了,晚上吃下去的一堆东西估计也在大笑中消化的比较快。
说是一个高中生神童发明了一块电池,蕴含着巨大的源源不断的能量,到底是有多大,可以给一座城市供电,还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
然后各路神头鬼脑的人物就为了争夺这块五号电池展开殊死搏斗。
总的来说,就是一好莱坞特工版琼瑶剧。
特工是超人蝙蝠侠般的特工,没他干不了的事,没有子弹能射中他,还特懂女人心思,特会玩情调,比007都牛。
琼瑶剧是中老年版的琼瑶剧,你我都知道汤姆和卡梅隆.迪亚兹是多大岁数的人,虽然汤哥的胸肌还健在,卡姐还是很可爱,但是俩人满脸的褶子在时时提醒着我们,人生弹指一挥间。
然后我们中老年朋友的恋爱也可以很刺激的!
雷点哪都有,看你找不找。
两人再次重逢后。
汤哥:我以为你在家。
卡姐:我以为你死了。
卡姐被注射了说真话药水后的对话。
(要真有这么牛逼的药水,FBI是不是要下岗一大批人了?
)卡姐:(含情脉脉地看着汤哥)我现在很想和你亲热,那滋味一定很美妙。
汤哥:他们给你打针了吧?
多喝水。
卡姐:再次见到我,你怎么一点也不鸡冻?
汤哥听了这话,冒着枪林弹雨,径直走到卡姐身边,送上一个深深的热吻。。。。
这片子就是拍给女人看的。
虽然这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多少年之后它如果仍然被记得,只是为了嘲笑老迈的汤姆•克鲁斯与过气的卡梅隆•迪亚兹。
如果是在电脑上看它,我不知道会不会坚持到最后。
但是作为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商业喜剧片,重要的是坐在电影院中,不停地笑,以及觉得很酷;重要的是我觉得很好看,艺术之类的可以先放在一边;重要的是这对我可能也是一部有纪念意义的电影。
Knight and Day——这是电影的原名。
在观影之前,我甚至没有查看电影的英文名,只知道它叫《危情谍战》——一个我听了就会忘记的名字,俗得如同香港的cult片。
加上看电影迟到,也没看到片头,以至于回来后才记起来要查查这个名字——然后莫名其妙。
不过仔细想想,当真是为难了翻译工作者,这个Knight的双关意义有三个(我就不多提了,看了的人就会明白),而且是源于英语本身的同音。
不过,我倒是觉得,翻成“骑士与白天”挺好的,很后现代,而且大多数人会记得。
说起影片的内容,那是没什么可以言说的,翻开过去的经典谍战片,《007》、《谍中谍》、《谍影重重》在间谍的创意上都比它强许多(本来嘛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电影,这么比阿汤哥早就应该气死在片场了)。
不过,它是一部喜剧电影,非现实的喜剧电影,而且干脆让现实的逻辑他妈的都见鬼去吧!
反正子弹都是不会射中的,反正掉进河里是不会淹死的,反正女主角陷入险境男主角肯定英雄般降临的。
甚至最后的结局,我以为要落入俗套的——男女主角因为各自世界的差异太大,于是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出生入死后,不得不就此分开。
不过这本来就不是要教育人们的电影,要的就是刺激,于是女主角有了特工的身手和敏捷,以及童话般的爱情。
“With me? Without me?”反正电影就在最美妙的时刻散场了,管他的爱情是不是一下子。
观影现场的感受是愉悦的。
在电脑前观影时,你可以因为一个镜头的倒胃口而暂停,喋喋不休一番,甚至就此作罢;在影院是不行的。
坐在300人的大厅的第五排,扑面而来的是阿汤哥那帅到掉渣的台词,以及那深邃而鬼魅的笑容。
虽然年近50的他已经只能靠镜头的突转来掩饰体态的笨拙,虽然他的肌肉已经显得松弛,但是48岁的人能有那个身材,已然是让人羡煞的了。
而卡梅隆•迪亚兹感觉比汤姆还老了十岁——女人啊,在38岁的时候已经难掩青春的逝去,好在她没有装嫩,倒是让我觉得清新自然。
不过影片的最后,我不知道她被灌的是坦白剂还是春药,那个迷离的眼神,翘起的嘴角,以及浪荡的微笑,让人终于回忆起她从前红紫的理由。
就在霎那,专注于装酷的阿汤哥立即开启了无敌光环模式,在枪林弹雨中以最威武的姿态迈步走进迪亚兹,然后深情热吻,枪声都成了浪漫的背景。
我靠,这个时候你还跟我讲什么“太不现实了”,拜托,浪漫点好不好。
虽然阿汤哥的身手那是可以想象的老态毕现,但是人家跑得还是有模有样的,至少“龙钟”这个词还早了一亿万年。
影片的战斗场面除了阿汤哥开挂之外,无任何新意。
倒是飞车的几段,尤其拍得刺激好玩。
比如回头见一摩托高速腾起,转头只看见一个摩托的落下,以及听见车顶一声轰响,镜头的剪辑还是相当的好莱坞。
最后西班牙街头追逐的一段,电车相遇前缝隙的惊险穿越,以及与西班牙热情奔放的公牛们飙速,那是怎样的拉风与有趣。
影片从一开始就告诉你,如果你是为了担心主角们的性命而来,那出门右转是另一场电影的售票处。
看书看得郁闷的时候,懒得用心去理解一部深刻的电影。
我倒是有点喜欢荒诞,在荒诞中体悟不同寻常的味道。
要说这部电影,深究起来是什么也不靠谱的,甚至于最应该靠谱的分手结局也给篡改成了迪亚兹劫掠了阿汤哥浪迹天涯。
当年诗人雪莱拉着一个小旅店主的女儿从伦敦私奔到爱丁堡,到了最后发现,一时的热情也无法掩盖俩人的背景差异,于是婚姻成了折磨。
就像普通的平民女子卡梅隆•迪亚兹(尽管她后来的作为显示出她有做特工的直觉与素养,或者说她天生就与阿汤哥的特工气质有点臭味相投,连做出的事情都一样的不靠谱和天马行空)与卖身给CIA的阿汤哥,论什么都是八辈子走不到一起的,但是就这么凑一块了,还浪迹到了南美的圣地亚哥——这还热情得不够味儿,非得再加上点南美风情。
《独唱团》里有个短文,作者和名字都忘记了,但是内容记得,写的是浪子的爱情,以《天若有情》为例。
里面有句话,“爱情就是那么一下子,兵荒马乱的一下子,过了就过了”,殊为赞同。
《危情谍战》里并不是要颠覆掉这个论断,相反地,虽然它是因为好莱坞流水线的原因而不得不造就一个童话,但是它却用自己本身来证明了,也只有在这样的童话里,爱情和浪漫,才不仅仅是那么兵荒马乱的一下子。
电影观于7月17日 文字成于19日上午
因为阿汤哥 忍了吧 女人远比男人显老啊~
史密斯夫妇的谍影重重,碟中谍遇上霹雳娇娃。汤叔卡姨,我就吃你们这一套。
爆米花
除了越来越老的汤哥,实在是不知道说啥了
看完整部电影我只记得Tom cruise的铃声是louie louie
剧本的漏洞多的可怕,迪亚兹被下药或者昏迷几乎成了故事无法进行下去时的救命稻草;两人在小岛上的戏码真是让人感叹时光乃一把杀猪刀也,尽管在台词和某些桥段上不遗余力的搞笑,但还是不能掩盖那些苍白的失误。
又见这神一样的二流老特工和青春不再的霹雳娇娃~~~~~~
完全是tom cruise的个人表演,情节一般
风景怡人,有利于推动欧洲旅游业的发展
两个中年人的风骚情节
两位老人,演什么罗曼斯呀,好无聊好无力。。。
依旧喜欢汤姆克鲁斯~~
阿汤哥好帅!!!!!
15.08.2010 ODEON With Ping &Kun
汤姆克鲁斯为了赚钱拍这种片子,真让人哭笑不得。
西班牙好美哦~
看完就忘了 两个人都老得不成样子了 关键是居然还有勇气露肉 我就很佩服了
动作片也是需要智商的
节奏紧凑,台词有笑点,不错的商业片。
《碟中谍—3.5改进版》,汤姆.克鲁斯继承了英俊耍帅、刀枪不入、衣冠整洁的光荣传统,占士邦和伊森在这一刻灵魂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