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小小的愿望

小小的愿望,伟大的愿望,The Last Wish

主演: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曾梦雪,贾冰,岳旸,李歌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小小的愿望》剧照

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2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3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4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5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6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3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4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5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6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7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8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19小小的愿望 剧照 NO.20

《小小的愿望》剧情介绍

小小的愿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突然患上肌肉萎缩症的高中生高远(彭昱畅 饰),被医生告知时日不多,决心在临死之前完成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得知这个消息的身边两位好兄弟徐浩(王大陆 饰)和张正阳(魏大勋 饰),为了兄弟最后的愿望,不惜一切奋战到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解决之道煤气灯电话亭情缘圣诞风暴冒牌教练别动!自己人阿凡达优越忠者无敌第二次机会:体操学院功夫双雄金牌保镖绝境希望咕噜牛求爱交叉点轻熟女时代恋爱禁止的世界OAD莫斯鬼之执行长邂逅在釜山凯文·哈特:校对现实财神驾到警察有约BJ单身日记2:理性边缘加油!金顺章西女王兽餐居家自制104号房间第一季我和纽约超级皇后

《小小的愿望》长篇影评

 1 ) 《小小的愿望》,没能实现

01看《小小的愿望》之前,特意先看了韩国原版的《伟大的愿望》。

原版是一部性喜剧,概念还挺有趣的,讲了一个将死的少年想要“破处”,两个伙伴帮助他达成愿望。

有感动,有荒诞,有成长,也有少年情谊。

而且它抓住了“喜剧内核是悲剧”这一特质,把一个人走向死亡的过程,置换为了一段“向死而生”的性爱,并在“高潮”中落幕。

这个创意本身是结实的。

但同时我也觉得,原版拍得并不够好,无论是节奏、剧情的设置,还是结局处理,都不够精细。

看完我就想,这是多好的“翻拍”机会啊。

一个好的创意没有被执行好,我拿来把它重新拍,拍出一个更完美的结果。

这样的翻拍,不才有意思吗?

但很显然,我们的绝大部分翻拍还只是单纯的“市场思维”,不是“创作思维”。

更直白讲,是赤裸裸的“拿来主义”,是他人的成功我可以复制。

你可以这么做,这是你的自由,也是商业的自由。

但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好的创作态度。

从结果说,你把一部90分的原作,一比一复刻下来,又能怎样?

更何况,原作也只有60分而已。

抄,都没找对人。

02《小小的愿望》基本上是照着《伟大的愿望》拍下来的。

从人设到剧情,甚至连很多构图分镜,都完全一样。

至于那些不一样的部分,也多是“被动的改编”,比如一些必须要本土化的东西,还有就是为了过审要做的改动。

提到“审查”,创作者也确实值得同情。

比如对本片最伤筋动骨的发动,就是把“愿望”的内容给改了。

从原版到国产版的预告片,都很清楚,主人公的愿望是想“破处”,是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后再死去,但在最终的影片中,迫于审查,却改为了主人公想要“谈一场恋爱”。

这样的被迫改动,还不止是直接抽掉了一部性喜剧的“性”字,更具破坏性的地方在于,它使得整个剧作的“关键行为”成了个说不清的事。

“破处”是个具体行为,不管当事人心里怎么想,只要行为发生了,事儿就成了,愿望也就达成了。

这是很清晰的,可预想,也可评判。

以这个具体行为作为愿望,整个故事的推进才是扎实的。

可“恋爱”是什么呢?

不清不楚。

它无法提供一个可预知的行为,也无法勾勒一个可幻想的情景。

以至于当这个愿望被说出来的时候,观众根本不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牵手?

是亲吻?

还是冲到病房说一句:“我愿意做你的女朋友”?

完全不知道。

作为影片最大的“麦格芬”,如果这个愿望本身虚了,不够实在,不够有力度,那么整个故事也就泻了。

我觉得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当然,这无疑是审查造成的。

但在发动过程中,是否有更好的改法?

比如改成初吻?

至少是一个清晰的动作。

但这样改,势必就要部分放弃“大保健”、“点穴”的梗,这显然也不是主创们希望的。

对他们来说,至少“恋爱”是个模糊的词,还可以塞下一些暧昧的性元素,打几个擦边球,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他们或许来不及深想。

03影片另外一点较大的改动,是结尾。

据导演自己说,这不是一处被迫改动,而是一种创新。

具体说就是,在原版《伟大的愿望》中,主人公最终完成了“破处”的愿望,没有遗憾地死去;而在《小小的愿望》中,结局是一个反转,主人公高远对小姐姐说,这个愿望是他编出来的,他只是想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不要太难过,至少还有件事情可以忙碌。

这也使得两部影片有了截然不同的落点。

《伟大的愿望》比较单纯地诉诸于少年成长和同伴情谊,而《小小的愿望》在此之上,将主题又一次升华。

它实际提出的问题是:与一场“死亡”相关的的所有人,该如何面对死亡前的最后一段时光。

那个愿望,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

它使得将死之人和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至于深陷痛苦,而焕发出了生机。

它也使得一个被保护者和被成全者,最终成了保护者和成全者。

这是死者最后的善意,也是生者得以继续活下去的心理基础。

坦白讲,比起原作,我还觉得这个改动是挺有意思的。

我不能说它多有深度,但至少在原作的基础上,它挖掘出了一个更高的涵义,这是好的“翻拍”应该努力争取的事。

但是另一方面,它的问题也很大。

最关键的就是,影片并没有为这一层最后的反转,做任何一点有效和必要的铺垫。

它的前面完全照着原作拍,只是最后靠一次闪回和几句对白,就把反转完成了。

这简直太生硬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翻拍不应该是照着拍,而是要弥补原作的遗憾,进而挖掘原作并未涉及的那个更深的意义。

《小小的愿望》在这一点上摸到了一点边儿,但很可惜,它并没有抓住这点意义来重新组织它的剧本。

以至于这点创新,也成了生硬的组接,失去了它本来的力度。

04最后聊几句题外话。

《小小的愿望》也真是命途坎坷,接连经历了改名、撤档、撕番等风波,上映后,票房和口碑也不尽理想。

说到撕番这件事,我看到很多评论都在说:番位有那么重要吗?

争来争去很丢人。

对此我的态度是:番位没有那么重要,但合约很重要。

如果番位这件事是合约里写得很清楚的,就应该履约;如果没履约,当事人有权利也理应站出来撕。

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行为,无论受害者是普通人还是艺人,我们都该支持他,因为这背后隐含的是所有人的权利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

围绕《小小的愿望》,我想说的就是这么多。

希望早日看到成功的翻拍片。

“翻拍”不是用来规避“抄袭”的挡箭牌,也不是智力懒惰的合理借口。

它同样也理应是一种独立创作,是可以与原创相提并论的创作。

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翻拍”的态度。

 2 ) 孩子是不会被骗到的

看完之后就一点比较震撼,那就是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懂得少,需要被照顾。

其实真正需要被照顾的反而是大人。

所以以后育儿时还是以朋友之道相处,尽量平等对待。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的交友,也希望他能有几个不错的朋友,男女皆可。

也会让他适当的放松,毕竟青春只有一次,没了就是没了。

至于电影,总的来说还可以吧,也可能是我笑点低的原因

 3 ) 青春萌动,恋爱为了什么?说不清啊!

当父母以及两兄弟发现高远病情恶化,所剩时日不多时,他们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愿望吗?

”在经过父亲带高远参加马拉松并以乌龙收场后,两兄弟深夜“偷”高远去海边并以他再次生病住院后,高远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我想谈恋爱!

”“恋爱”这种事情,可以说是青春少年习以为常的行为。

不论是暗恋,还是表白;不论是被扼杀,还是修成正果。

“恋爱”已然演变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尽管该电影的故事背景设置在80/90年代),所以当高远说出自己的愿望时,兄弟两人虽然知道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但还是答应下来。

寻找恋爱对象的艰巨性与兄弟两人没有恋爱经验的“屌丝气”,构成了这一事件中最大的一组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才制造出各种笑料。

从当年的老同学,到两人的初恋女友,到“保健服务”,再到“点穴”这一物理疗法,最后两兄弟把希望寄托在“发廊女”身上。

导演选择以“恋爱”为切口来完成整部剧作结构,是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的,但是对过程的完成并不是十分高明。

青春期的少年基本都想谈一场恋爱,但是帮别人恋爱这件事就很少见,这部电影就提供了一个相对新奇的出发点;另外,青春期“恋爱”这件事本身就具有很多潜在受众,当观众看到恋爱题材时也往往会产生共鸣。

但当我们观看这部影片时,高远说的是恋爱这个过程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他的出发点是想“成为大人”,结合影片的镜头暗示,他要做的并不是恋爱,而是想接受一份“成人礼”,这种“性启蒙”意识的暗示是非常强烈的,两个兄弟也GET到了这一点。

所以在他们的思维里,找到女朋友就可以顺水推舟地完成这一愿望。

正片没有这句台词导演把笔墨花费在如何找到女朋友的不断试错中,却很少来关注高远的内心。

不管是因为审查的原因还是剧本的有意为之,在这一方面总是遗憾的。

整个寻找女朋友的过程少不了各种嬉笑怒骂,各种无脑乌龙,可这些终将只是一个表面动作,在观照人物内心或者深层思想的挖掘上都是欠缺的。

试想用一个渐冻症患者的视角去完成一场“性启蒙”的书写,这在影片题材,或主题探讨的完成度上,又会上升到什么高度呢?

当然,“性意识”太过敏感,只能自己YY了。

 4 ) 说到演技值1星,说到眼泪值2滴,说到搞笑可以笑很久。

说在前面的话:1.虽然是翻拍,但是影片对于肌肉萎缩症患者的讨论,还是有意义的。

关注少部分特殊病症患者聚焦疾病治疗。

2.王大陆的演技真的是尬。

伴着旁白的内心世界与和街边乞讨的人爆发的声嘶力竭,都显得苍白,没有内涵。

没有走心只是留于表面。

3.感觉评分较低有一个缘故,就是国内对于“废柴”人设和对于浮夸生活的展现的接受程度比较低。

对于高中毕业还被父亲查电脑热度、被欺负衣着破烂被警察追等剧情就当作调节剂看别认真还是很有意思的。

(但是本身看多了韩剧的我接受起来还是不难,所以也就不尬黑这一点了。

)4.看见一个花絮,一个海边戏份拍摄的工作人员对彭昱畅说“你以为这部戏躺着就把钱挣了。

有这么轻松吗。

”我觉得这个工作人员真的很过分。

全片最大的难度也正是彭昱畅饰演的“高远”。

彭彭真的是实力演员。

—————————

关于打星:作为喜剧,可以给4星因为看电影期间,影院多次响起了笑声。

特别是魏大勋,真的可以说是长在笑点上。

一举一动都是搞笑。

父亲打太阳穴然后看世界一片红色,真的是笑出眼泪。

作为励志片,我只想给这部电影2星看到魏大勋减掉自己心爱的鞋子让彭昱畅穿着合脚,别说,真的笑中是带着泪的。

插一句:如果这部电影在前期宣传不立足于“愿望”不过度的营销梦想,而是立足于喜剧,我觉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大火的《我不是药神》,前期宣传基本都是强调“喜剧”而不是感动,而后期口碑发酵成为了“感动”。

)毕竟魏大勋➕王大陆➕彭昱畅的喜剧阵容还是有人买账的。

另外在我这里口碑和分数真的不至于5.1。

至少及格以上。

也许是映前维权(番位之争)败坏路人好感,所以有所影响吧。

————————关于梦想:当得知离死亡不久后,所有人都问彭昱畅“你还有什么愿望吗?

”然后每个人都自作主张的想着去帮别人完成“心愿”。

爸爸的长跑,妈妈的篮球,朋友的海边。

说到底,都是为了自我满足,强加给生病的孩子的负担。

以至于彭昱畅为了满足身边关心自己的人欲望,给自己来了一个“成为男人”的强行愿望。

这个剧情非常的贴近生活。

人们总是“我觉得”“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总是把“我觉得你需要XX”的“XX”强加给对方。

根本不知道对方真正的需要什么。

因为这些没必要的给予,真的导致我们的生活负重太多。

————————最后关于性:我非常能够理解彭昱畅的角色想要在人生的尽头有一次性的享受。

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哪怕最后没有正在的性发生。

即使发生,我觉得也情理之中。

 5 ) 有两个能帮助实现自己人生最后的小小的愿望的兄弟实在是三生有幸

影片处处透露着青春萌动的气息,可以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极其浓厚的兄弟情谊。

影片主要讲述两个兄弟为患绝症的即将不久于人世的高远完成人生最后的小小的愿望的故事,在此过程中两兄弟遇到并受尽了各种挫折,但却始终都无怨无悔,之后似乎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帮助高远完成生命中最后的心愿。

高远能有徐浩和张正阳两个既逗比又善良的兄弟实在是太幸运了。

看完全片后真的会被所有人,尤其是徐浩和张正阳两兄弟的行为所感动。

影片中彭昱畅、王大陆和魏大勋在当时都已经二十几岁了,但看起来都还很稚嫩,饰演青少年一类的角色毫无违和感,他们三人在演艺事业上的不断进步也非常明显。

 6 ) 批着“性”与“死亡“外衣的一星青春片

在7月份还是8月份看到一篇有关《小小的愿望》撤档的报道,但是的标题极其吸引我,大意是这部片子的撤档是中国对“性”、“死亡”避而不谈的现实反应。

对于死亡而言,直面它的态度亦或生活方式,《滚蛋吧,肿瘤君》是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片子。

由此,我对《小小的愿望》的期待值直线上升。

彭、王、魏三位小演员也让我不讨厌,撇开流量不谈,彭彭的演技我是非常认可的。

所有的期待等到我坐在电影院的那一刻。

一整部片子看下来,除了搞笑之外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印象。

它的搞笑是又破又烂的梗和导演故意制造的氛围,靠着演员夸张的演技和桥段。

片子的情节很简单,彭彭的两个兄弟帮彭彭实现他遗愿的故事。

三翻四抖是相声抖包袱的技巧,导演和编剧很好得运用了这个东西。

但是,显然,它完全不适用于此。

在经过彭爸的长跑和三兄弟的海滩之行遇到小姐姐之后,电影开始了全世界都知道彭彭最后一定会和小姐姐*,只有导演和编剧掐着观众的脑子说,不,我不允许你知道。

以海滩之行为分割,片子前半部分勉强能看,后半部分就是真的在拖节奏和注水。

有关于性的思考、讨论和看法在国内从未登过大雅之堂,言论的*让我们无从谈起,这部改编的片子,想谈而不敢谈,不如不谈。

特别是结尾,彭彭说“我就是说说而已”,真的啪啪得打导演和编剧的脸。

那么我们单从青春片而言,它有关青春氛围的渲染只是做到了及格,灌篮高手的海报、玩偶,主演们篮球元素的服装,小学初中确实会填的同学录,泡面和火腿的搭配,这些确实是青春的元素,但是并不是加入了这些元素就能代表这是一部好的青春片。

它们不过是一部电影的辅助工具,让人在无形之中有很强的带入感。

而不是用3秒的放慢镜头甚至特写去强调它的青春感。

无论是服化道还是镜头的表现力,让人觉得假但又不能说它错,这种尴尬的出境,没有打动我。

有关于调色,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用了实习生,这种用力过猛的毛病是我朋友圈里摄影菜鸟会犯的错。

又蓝又黄又亮,我以为我开了美图秀秀。

以上。

 7 ) 客观影评

看的点映场,尽量客观的说一下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不涉及剧透故事讲的是两位死党齐心协力帮一位得了绝症的少年完成最后的愿望,故事主线很明确。

影片里有亲情,有友情,有笑点,有泪点,作为商业片来讲可以打及格分了,但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是不应该只有这些的。

比起韩国原版《伟大的愿望》来说,这部翻拍在我看来属于翻拍片十部翻车九部的那九分之一。

原版的愿望和对生死的思考有巧妙的关联,这点不多说,而小愿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需要改动,硬要说得通也行,总归差了那么点意思,看得出很尽力了。

但是电影一开始是照着原版拍的,为了过审再去重新剪辑和修改,故事就显得有一点碎了。

前半程的情节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所以剧情流畅笑点密集;后半段的补拍镜头+重新配音,由于修改显得不是特别合理的情节,明明是A在说话切到B的画面,还是影响到了观影体验的。

结尾的强行转折真的好生硬啊,但这也是唯一一个可以算得上改编的点了。

这里真的还是忍不住吐槽一下导演和剧本,对翻拍是有什么误解,翻拍不是指翻开别人的剧本然后开始拍。

我就感觉这电影也不用剧本,你让演员们一起看下原版然后照着演就行,像我这种看过原版的,就跟二刷的感觉差不多。

有一些情节其实还带一点水土不服。

有一说一,没看过的人会觉得还挺好笑。

设计的一些笑点我也能get到,好几次全场爆笑。

好笑算这部片子的优点,该夸还是要夸,有几个空镜也真的很美。

打个比方就是整部电影是一棵树的话,树干还是韩版的,树叶换成我们熟悉的颜色,挂了一些符合我们国家那个年代的笑点,然后树长到后面还长歪了。

就显得,诚意一般。

导演没有想要拍出自己的东西,只是想拍出一部能卖座的,还舍本逐末的把最重要的内核给丢了。

因为即使放弃了那个敏感话题,原版剧本更多的关于生死的思考,也没有呈现好。

你不知道这个故事重点在哪里,高潮在哪里,结局强行拔高真的让人感觉有些噎着吃不下。

笑完了,擦干泪,再来回想一下,好像也并没有觉得这部电影真的讲了个啥。

这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真实观感。

观众买不买账且看后续票房情况。

我是一直有在关注这部片子,真的太多波折,对影片期待放得很低,对演员预期也低。

以前没看过魏大勋的戏,以为只是个单纯挺搞笑的小鲜肉,但是这部电影他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大勋真的很好笑,影片大部分笑点是他来制造的,因为他演的张正阳比较憨,配上他的委屈脸就会笑果加倍。

还挺适合演喜剧的,不过是刚起步的阶段。

如果他有心沉下去好好磨练演技,以后喜剧片里真的可以有他一个位置,他本身就是很讨喜自带笑点的男人。

有几个镜头我在想如果他能更面无表情一点来演,可能会更好笑也说不定,期待一下。

但是他也有一个小缺点,就是可能脸上自带笑容,导致有些哭的戏份很难分清他是在笑还是在哭还是在笑场中哭,也可能导演就是要这个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通过后期对表情的控制的加强去改进改进。

加油我看好你。

然后徐浩那个角色,其实是在憨中带一点聪明的。

徐浩和张正阳两个人应该是张正阳最傻最天真,凭着一腔纯粹的友情和并不发达的智商在帮死党完成心愿,徐浩也傻,但是稍微的懵懂一点。

当然这是我看了原版后对角色的定位,小愿里的演绎,总感觉过于扁平了一些,是人物去贴演员气质,而不是演员去演绎角色的感觉。

特别是两场独角戏,实不相瞒,王大陆确实撑不起来。

不管是台词还是表演,都让人很出戏,特别是大段的独白和长镜头的画面,放在台湾偶像剧里是适配的,放在电影大荧幕上就不可以了。

真的很不适合他,我甚至怀疑导演是不是在故意整他要拍这段(这句是开玩笑)。

然后另一场应该是泪点的戏,电影也处理的不好,演员也发挥的不好,反而让我笑出了声,就很尴尬。

台湾腔不如东北腔自带搞笑气场是真的,用得好也可以搞笑,但这部剧里显然是负面效果。

希望他如果真的要演电影的话,也拿出专业的态度来,不要拿着拍偶像剧的调调来霍霍大荧幕。

最起码把普通话练练标准,台词念清楚了,这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要求,真的也不是什么努力了做不到的事。

三兄弟里最后说高远,这个角色应该是三个角色里演绎难度最高的,毕竟躺着四肢不能动,只有面部表情和眼神、台词可以传达他的情绪。

高远的演员彭昱畅,也是我来看这部电影的原因。

一直很期待他演一个绝望or濒死之人,特别是看完原版后,就更加想知道他可以演成什么样子,会怎么表达。

他没有让我失望。

很可惜的是,他的戏份实在很少,看到首映的反馈说导演删了他很多戏份,所以从影片最后呈现的效果来看,他真的很厉害了。

一张试卷,做完试卷了撕掉半张再给他打分。

在这个前提下,他完成的很好,在仅有的发挥空间里表达他的人物,把人物立住了,该传达的都传达到了。

台词的进步很明显,特别是讲长台词的时候。

影片没有再给他更多一点点的空间去发挥,反正目前的观感就是他写了篇优秀作文,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作文大纲加优秀片段,就没有了。

原本高远这个人物作为主人公,在最好的年纪还没活明白却要面临死亡,他是怎么想的,是害怕更多一点,还是坦然更多一点,是不是还有好多话要说,是不是还有遗憾。

这里提一句妈妈的戏份貌似也被删了,所以有一个情节有点突兀。

可能是我想当然的觉得由他去点题其实是更合适的,但是电影把点题这一重任交给了徐浩这个角色,也不是不行,只是从效果来看,题没点出来。

高远这个人物鲜活却难以更饱满,是我对这部影片最遗憾的一个点。

剧里父亲这几个角色也都是又搞笑又拼,给岳旸老师点赞,会错意的老父亲可真的不要太拼了。

演张正阳爸爸的贾冰老师也超好笑,可以跟大勋父子组合出道了。

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宇哥,都留下了经典的片段。

总体来说,这部片子三星我还是会给的。

但也止步于三星了。

挺好的题材,本可以有更多的进步空间,可以更好的,种种原因最后止步于此、很遗憾。

就像主人公高远一样,他本可以有无数的可能,却也只能走到这里了。

如果你只是想去电影院放松一下乐一乐,可以放心去看,起码笑到回本。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尽量客观了。

以上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谢谢您看到这。

 8 ) 非常好笑,看完很开心

突然想到赵本山的一段采访,大致是不上春晚演小品,是因为苛刻的要求影响了艺术的发挥,什么小品都得是表达了什么,弘扬或者评判了什么,不重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生活每天都在教育我们,不需要看个小品,看个电影,还要有多少深刻的认识,简单点嘛,开心就好,嘿嘿。

彭昱畅特别像我一个好朋友,看起来也很亲切,好想去青岛见他一面,喝喝酒,聊聊天!

 9 ) 悲剧、喜剧

真的是一部难得的喜剧电影。

导演也真是厉害,明明是如此悲伤的故事,却能让全场观众笑泪N次,这不就是导演情感的最高境界吗[强]?

现在真的不敢去看哭成泪人的作品了,真的怕会哭到头痛,小Q真心不敢看呦[撇嘴]。

王大陆虽然个性张扬,但是,作品真心都很好看呢。

最后一句,幂幂确实有点可惜了(2019年9月26日观后感)现在才知道原来是田羽生作品,导演确实厉害,前任三好看,前任四还没看,人在囧途居然也是他创作的剧本,有才华的人,不会是一时的呀。

关于幂幂,唉,其实幂幂是人间清醒。

2023年10月5日。

 10 ) 去年我许下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以下纯主观。

去年这时候我在厦门,赶上愿望拍摄。

夏天的尾声,在凌晨在深夜见过很多次彭彭大勋大陆。

三个呆瓜兄弟在剧组里的沙雕故事层出不穷,杀青时呜呜嘤嘤的舍不得。

大勋杀青的时候说 “因为很不舍 太开心了 这个戏”。

演员之间的默契,让我对这部片子有了期待。

那时候,《快把我哥带走》终于把彭昱畅带到了更多人面前。

拍摄期间,彭昱畅去了金马,《大象席地而坐》拿下最佳影片。

我在想,《闪光少女》时愧疚自己不红不能给电影带来好票房的他,是不是快要实现他小小的愿望了?

而在那时候相识的伙伴,这一年里我们也总是在盼着,愿望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呢?

走入2019年夏天,电影定档,提档,改名,撤档,补拍,重制,再定档,终于上映。

戏外片方违约,首映变点映,公告声明信函,争执风波不断……我的期待渐渐消散。

剪刀手之下,剧情变得支离破碎。

彭昱畅的主角戏份大幅删减,补拍了王大陆魏大勋的戏份,《小小的愿望》变成《我帮好兄弟完成愿望》。

预告片里的镜头也几乎在正片消失,堪称迷惑行为大赏。

剧情:规则之下,也许已经是竭尽全力的结果。

但是修改之下, 人物声音和镜头的不对位,大量的画外配音,都让人出戏。

剧情的推进变得急匆匆,结尾强行升华变得僵硬和突然。

喜欢的几处:设想中的海滩,有灯光有开心的时候;三兄弟在摩托车上,高远笑的时候;帮高远换装的时候;末尾高远望向另外两位的时候。

(我还是喜欢温暖的时候吧 -w-置景:这本来是一个不需要时代背景支撑的故事,导演硬是要拗到80年代。

环境营造不在细节处用心,全靠粉红、昏黄色调的迷之滤镜。

在影院大荧幕硬是看出了一种电视机信号不好的卑劣质感。

笑点:不知道是不是情节删减的原因,笑点来得密集却粗暴,仿佛就是“你看啊哈哈哈哈哈好好笑快笑吧”。

(笑点是个人主观,同场仍然有大部分观众喜欢,应该是倾向年轻群体。

演技:王大陆的口音实在太出戏,还偏要在开头cue魏大勋是东北人,明明他才像转学来的。

嘶吼那段真的觉得快冲出屏幕把我吞噬了。

一些静态点的镜头还可以。

/ 魏大勋的综艺感很好,但是出演这种搞笑角色真的.....笑点是有的,但尴尬更甚。

// 重点是这两位演高中生真的太违和了。

彭昱畅:无论是床上病恹恹的高远,还是片尾闪回时打球奔跑着的高远,都让我有很多话想说却也什么都说不出口,总觉得心里揪着一块。

也许这就是这个角色留给我的东西吧,就好像我曾见过他一样。

总有人说“拜托彭昱畅好好挑剧本吧”,但一个人能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呢。

我们都要做100件不喜欢的事,才能选择一件喜欢的事。

去年我许下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一星给电影。

一星给彭昱畅和未来的他。

《小小的愿望》短评

烂俗的主题 这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 也不值得搬上大银幕 王大陆说每一句台词的表情 语气 动作 都是单一的 没有递进的变化 苍白无力的表演

7分钟前
  • 芥末ww
  • 很差

台前幕后的故事,看了心情复杂。本来在上映前就非常期待的。结果破事一堆又一堆,电影里肯定是删了彭彭的好多戏份,包括预告片里明显是作为精华的两场都没了,所以肯定不存在说导演说的彭彭戏不好所以删了的。相反,彭昱畅一个人奶了整个电影,要是把他换了你看这个电影能糊成什么样吧

12分钟前
  • 夏叶
  • 推荐

没有看过原版,这一版所有的亮点都在三个大男生的演员选角上,彭昱畅当然不用说了,完全靠眼神演戏,王大陆、魏大勋也算是比较贴合角色;但剧情就因为关键因素“破处”不能碰而变得十分无稽,靠演员撑过四十分钟后就让人觉得乏味无趣,老实说也是难为导演了,算得上是用超强执行力来尽力挽尊了

16分钟前
  • 满江红
  • 推荐

相信我,没被阉割和重做,也只能是这种水平,无非就是更恶趣味一点罢了。不管是小小的愿望还是伟大的愿望,都只是用来赚噱头吸引兴趣的一个装模作样的愿望

20分钟前
  • 薛定谔的猫
  • 较差

改名撤档都是噱头,本质上导演和台湾片方都是捞钱一波跑路的心态,完全向低俗媚俗的市场资本妥协低头!

23分钟前
  • 贝贝熊猫well
  • 很差

在韩版的基础之上,《小小的愿望》加入了更多接地气的元素,显然十分得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从一名身患肌肉萎缩的高中生开始到实现自己的的人生理想,他在电影中坚强励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而已”。比起愿望的实现,电影中向命运不屈服的决心,显得十分励志,年轻有梦就去追,这就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25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没有了性,破处做爱等等。一群莫名其妙的人,做着不知所谓的事。父母,兄弟情也都变得鸡肋。没有中心思想,阉割的平庸没落了。天朝的审查制度9102年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30分钟前
  • 清舞翩翩
  • 还行

清爽的喜剧…内核纯情动人

33分钟前
  • 直树植树
  • 推荐

什么鬼屎一样的电影,王大陆浮夸,陆大勋浮夸的像个傻子,彭彭也就哭戏那个地方值得🌟

36分钟前
  • 梅岭藏殊梅长苏
  • 很差

和你一起看的最后一部电影,看到最后片尾曲叫《好好告别》 差点泪崩

39分钟前
  • DuoDuoC☆~
  • 力荐

彭彭很棒

42分钟前
  • 是杨桐的小仙女
  • 推荐

很沉重的题材但有点好笑,本法官判定,凭戏份得是王大陆一番。

45分钟前
  • 躺平鸭
  • 还行

多年前看到这条新闻时,内心被狠狠触动了。如今能够拍成电影,真的挺让我惊叹的,没想到国内审批尺度会这么大,这种题材都能上映。看完后发现结尾果不其然被和谐了。电影三星,司马缸加一星,照搬翻拍减一星。

49分钟前
  • 咖啡只喝速溶
  • 还行

我现在明白这种电影为什么也能有票房了,你可以挑出一千个理由说这是烂片,为这种电影花一分钱都不值,但是这样的电影就是适合谈恋爱,你带着女朋友过周末,逛逛街,看个电影,吃个饭,看三个小时的复联,或者速度与激情,哐哐炸的你是很爽了,但是你的女神在一脸懵逼你造吗?所以,单身狗们,不要怪上天不公平,不给你女朋友,真的是自己的问题。至于这部电影,确实是烂片,但是能让身边漂亮的姑娘笑的前仰后合,那就是个好电影。

53分钟前
  • sunking
  • 还行

只能用脖子以上演戏的彭彭,让我看到了他的前途无量……其他的,就算了。

56分钟前
  • 时光小隧道
  • 还行

我为这三张大嘴而来!

60分钟前
  • 呱呱呱
  • 推荐

这样的电影 还真不如等个蓝光回家自己慢慢看 广电让你重新上映应该就是导演这里改一点那边剪一刀的妥协。

1小时前
  • 黄悦_
  • 还行

历经改名撤档,还有番位之争的狗血营销,已经对片子没有好感了

1小时前
  • 张咏轩Wayne®
  • 很差

真是烂啊…烂出天际。原罪确实就是审查,所以才会把原有的素材弄成这个支离破碎的样子。每场戏每个镜头都无比尴尬。疯狂拖时间,完整的故事都讲不明白,全是拼凑。甚至有点怀疑“降番”算是一种为了把损失降到最小的一种欺骗式的炒作,彭昱畅戏都剪没了,番不番还有啥意义,实话说看完之后我觉得是被骗了的。(打五星是因为…是彭昱畅粉丝…下不去手

1小时前
  • 以然
  • 力荐

真人性泯灭,破处都不让破了,做人还有啥意思啊!小彭绝对最后是还没病入膏肓前自杀的!

1小时前
  • bird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