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
متر 200,200 Meters,瞒天过界(台)
导演:安敏·纳耶费
主演:阿里·苏莱曼,安娜·乌特伯格,莫塔兹·马希斯,Lana Zreik,Gassan Abbas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土耳其,瑞典,约旦语言:阿拉伯语,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0
简介:巴勒斯坦人穆斯塔法和他的妻子儿女住在隔离墙的两边,距离只有短短的二百米。迟迟拿不到工作许可的穆斯塔法只能等待亲人定期来访而无法履行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一天当听说儿子出了意外,穆斯塔法决定以走私的方式铤而走险;然而与一位喜欢拍纪录片的德国女孩等人的相遇却在悄然改变着穆斯塔法的内心。详细 >
#SIFF2021 最后一场
可惜现实生活里mo salah也已成为符号 没法在社交媒体发声pray for palestine了
【金鸡影展】7.5/10.约旦河岸200米,巴以边境皆为家,可巴以冲突与两德分裂毕竟殊途,也未必同归。
墙电影。一家人的灯火信号,把心灵选择给影像化了。当男主角反省并质问黑车路上的每个人,200米可能已经是理想化的,尚还看得见的心灵距离。
竟然还挺好看的!简简单单的!
#夏天的电影节# SIFF2021
Se-Fi-Te-Ni (Se-Ni)(Fi-Te)
7
8.6 这是个关于墙的故事。墙在具象的世界阻隔200米的距离,也在幽幽之中隔阂人的悲喜。从巴勒斯坦《200米》赶到以色列的《穆兰诺的游魂》,注定的巧合,我相信,我们去泪流他们的故事,也会有人来感喟我们的故事。
这么近,那么远。
儿子被骂西岸小混蛋却帮不了,家距住处只有两百米却过不去。应该像一位父亲搬去以色列和家人团聚,还是如一个儿子留在巴勒斯坦坚守土地。偷渡的路上,没人在意他的至亲遭遇车祸,只在意她的镜头拍到扯下的国旗。不在意谁在后备箱憋闷致死,只在意谁在高墙上扔下绳缆。约旦河两岸只有彩灯的光可以通行。
love and peace人类普世价值观
故事不复杂,这类片子的价值在于呈现某种程度的真实已经足够有力,不过感觉这道墙的表现力度不是很足够
因为对背景了解不深 只有大概的了解 所以感触上还好 有几个过检查站的环节确实让人揪心和气氛紧张 / 感谢小程看完电影后给我讲述了一些巴以冲突的背景 愿世界和平
上影节错过的
非常特殊环境下的情感
又是一部讲巴以冲突隔阂的电影,居然盲买到了两部巴勒斯坦电影。这部叙述流畅许多,也对隔阂的感觉更深刻一点。年轻人拉米为了生计不惜偷渡打工甚至摔断了腿,他的故事我也挺感兴趣的。反而是女记者一对很莫名其妙。
2021siff第十一部:成熟且流畅的叙事,配乐与一些类似留白的画面相得益彰;一群人在路上的偶然相聚,个体、整体的冲突聚焦
挺不错的,俗套又有创新
当West Bank的父亲在自家阳台上亮起彩灯那一刻,由衷的感到温暖快乐,仿佛隔着隔离墙,也能共享团圆之乐,物理的隔离终极不能隔断亲人间的连接,男人的妈妈说的那些杂物大概都是从地道偷运进去的,也正是母子间的会心一笑就是对冰冷绵延的隔离墙最大的戏弄。此时,巴以冲突升级,几千条生命就此结束,他们可能有各种信仰和倾向,可是他们都有亲人和朋友,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有着普世的道德观,都是一些“好人”杀死另一些“好人”,一边的爸爸仇恨另一边的爸爸,一边的儿子憎恨另一边的儿子。不管世界乱成什么样,关注自己,保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