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郊野岭,有位女子,正仓皇逃跑。
一时不察,脚下一绊,摔了,于是逃跑不成, 险被强暴。
刚巧,三个过路书生把人救了。
然而,鬼使神差,三个救人者,变成了施暴者。
一时间,场面香艳,而又暧昧了起来。
下一秒,头给你咬掉。
施暴者与受害者的身份瞬间对调。
刺激吗?
开头不到三分钟,反转再反转。
这就是最新上线的电影《奇花记》,改编自《聊斋志异·葛巾》。
《奇花记》(2021)
离乡七年未归的常在田 (茅子俊 饰)衣锦还乡。
满面愁容,没一点志得意满的气象。
他还未进村,消息就传遍了四方。
“常在田回来了。
”赶集的妇人停下脚步。
“常在田回来了”打铁的铁匠停下活计。
“常在田回来了”村子的里长愣在当场。
所有人见了他都满脸堆笑,礼貌周到。
所有人见了他也都 噤若寒蝉,拔腿就跑。
“常在田回来了”,这句话像是诅咒,让这个偏僻的村子变得不同寻常。
当晚,村里摆酒设宴,常在田独自留在房中,画一幅画像,一个 已死之人的画像。
下一秒,一个长得和画中人 一模一样的女子出现在他身旁。
这就是片中的另一位主角,玉版 (徐沐婵 饰)
《聊斋》系列总少不了人妖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奇花记》也不例外。
玉版是牡丹花妖,对常在田一见钟情,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对他有种说不出的熟悉”为了成功魅惑常在田,她努力 练习“勾引技巧”,可惜效果不太行。
她在自认为“学习成功”后去找常在田,这表现, 又纯又欲说的就是玉版了。
就问常在田你感动吗?
常在田:不敢动,不敢动。
玉版还有个姐姐葛巾 (吴佩柔 饰)比起爱情线,姐妹情其实更加好嗑。
妹妹玉版 天真烂漫,姐姐葛巾 妖冶冷酷。
葛巾的温柔全都给了玉版,只有对着妹妹的时候她才会宠溺一笑。
玉版对姐姐全然信任,任务失败回来直接撒娇,把头靠在姐姐身上。
这行情,谁看了不说一句kswl。
其中最戳人的点就是姐姐知道玉版对常在田动心后打了她,打完后葛巾身上也出现了一模一样的伤痕,葛巾抱着她说:“你我一体双生,你受的每一次伤,我只会比你更痛”
“我不会让任何男人伤害你”她对玉版的心疼和保护显而易见。
但是玉版和葛巾对常在田的态度 截然相反,常在田回村的第一天,葛巾想的就是 杀了他,和单纯天真的玉版不同,葛巾显然知道的更多,也背负着更深刻的仇恨。
这种不同也注定了后期两姐妹的对立。
所以,常在田为什么引人忌惮?
玉版跟死去的女人有什么关系?
葛巾为什么想杀常在田?
看到这里如果你满头问号,那说明《奇花记》是个成功的《聊斋》系列,它延续了《聊斋志异》一贯的悬疑诡谲。
《聊斋志异》各位应该是不陌生的, 它可以说是人妖虐恋的开山之作。
蒲松龄可能也没想到,他出于爱好搜集的志怪故事,到现在成了挖掘不完的 宝藏IP。
《倩女幽魂》《画皮》都由《聊斋》改编而来。
只不过一个故事火了,一模一样的翻拍就一茬接一茬,也一茬不如一茬。
咱们都说饮水思源,翻拍的时候别光盯着“倩女”和“画皮”,《聊斋志异》全书故事将近五百个,要拍就拍之前没有的, 未知的东西才有可能是金矿。
《奇花记》翻拍的《聊斋志异·葛巾》,就是之前 从未翻被拍过的故事。
但是《聊斋》这个IP真的历时太久,几十年了还有人翻拍,为什么?
为了恐怖悬疑的情节?
为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这当然是原因,但又不只是这些原因。
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说它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可以看出《聊斋志异》的亮点不只是精怪故事,还有对现实的探讨。
这一点《奇花记》也做到了,片中除了观影体验极佳的悬疑和爱情,对于 人性的弱点的揭露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比原文《聊斋志异·葛巾》来说,《奇花记》改编了不少情节。
比如常大用 (原著中的男主名),是爱慕葛巾的美貌,“但珍藏如意,以冀其寻。
”意思就是偷了葛巾的东西换来与她的再次相遇。
文中男主的软弱只体现在 禁不起美色的诱惑。
但到了剧中男主直接是 入赘了相爷府,抛弃原配。
因而被质问“荣华富贵您享着,相府小姐的床您睡着,您敢说这不是你的选择。
”
确实是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小厮虽然只是个仆人,但是看的比谁都明白。
不过有人说这就是被富婆支配的恐惧?
这位朋友你很不对劲。
原著中常大用只是怀疑了葛巾花妖的身份,导致葛巾认为“今见猜疑,何可复聚!”,于是离开。
而剧中人们对花妖的态度,是找来除妖师,将原文中的怀疑变成了除妖行动。
这段引起了很多人的感慨,剧中的花妖不是天灾,实为人祸。
明明是自己造的孽现在被报复,最后却能振振有词地喊口号,好像自己是占理一方,果然:“最可怕的不是鬼怪,是人心啊”
可以说《奇花记》所有改编的情节,都是放大了人性的弱点,是对人性的讽刺。
没有还原情节,而是还原了人性,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做法。
另一方面《奇花记》并没有将善与恶完全割裂开来,毕竟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
比如剧中男主虽然抛弃原配,入赘相府,但他也一直心怀愧疚,愿意以死谢罪。
一直试图掩埋自己恶行的村民,临死前也会幡然醒悟感叹着:“难道这是报应啊”
这一段我就不该开弹幕,请问是走程序还是直接笑。
一直明哲保身对他人情况视而不见的小厮,当自己爱的人遭遇危险,他也会选择挺身而出。
人的复杂性就在于此。
弹幕非常给面子地嗑起了cp,祝你俩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姐妹一体双生的设定更是将这一点表现地淋漓尽致。
双生花妖其实都由常在田死去的恋人曹玉所化,姐姐葛巾继承了所有痛苦的记忆,对常在田是刻骨铭心的恨意。
妹妹玉版,忘却了一切重新爱上了常在田。
她们最终的对立,其实一个人心中爱与恨的交锋。
这种 难以具象化的感情冲突,被编剧用这种方式表现出来,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
除了剧情和立意方面可圈可点,《奇花记》的 硬件实力也不输于之前的《聊斋》系列。
特效舍得砸钱,大场景不拉胯。
拍摄场景的审美在线,媚而不俗,直撩拨到人的心里去。
光冲这绝美的镜头,入股不亏。
至于最后两姐妹命运如何,男女主的爱情线会不会继续发展......再说那就真剧透完了,还是留点悬念各位自己去看吧。
白色的玉版是爱,红色的树妖是恨。
姐妹双生牡丹,原是昔日爱人曹玉的怨念幻化为妖。
姐姐、女权、渣男,若干年后回看我们这个年代的民间舆论,女性好像对这个时代有着喷薄而出的表达欲,相比之下的男性就像电影里的常在田一样,被命运的无奈牵着走,欲求功名不得,栖身相府行尸走肉。
如果说剧情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作为聊斋系列的经典奇幻电影,这部影片的特效及制作已接近顶级配置,不管是电影中间的道士做法还是结尾的红衣花妖与桑道人大战,从视觉效果既满足了小荧屏的爽感又满足了大银幕的紧张感。
导演年轻,操刀古装奇幻作品,服装与角色融合的很好,色彩选择匹配人物性格,演员表演在线,广西实景拍摄人美景更美,而这一切就注定了该片就已经在水准线之上。
茅子俊的外形斯文,难得的是演出了儒雅俊逸之下的颓废之感,这种颓废是男主内心无法消弭的痛苦,抓住这一点,基本上人物就立住了。
玉版由新人演员徐沐婵饰演,天真灵动,代表了昔日恋人阿玉对于爱情的赤诚追求。
代表恨意的葛巾由吴佩柔饰演,制作方特意用白红两色的花朵代表两种情感,以示区分。
这是电影在符号选择上有意做出的暗示,也为最后的和解埋下伏笔。
男主七年未归,回乡路上心神不宁,亦如电影开头,随从说七年了,但是男主从未忘记回来的路,这是更符合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改编。
电影中间,男主用回忆的方式叙说了自己在京城的失意和落魄。
考取功名却被顶替,接受救助却是以戕害自己的良知为代价。
泪眼朦胧中写就的休书,是对昔日恋人的致命一击,也是自己成为行尸走肉的原因。
但让人感觉温暖的是当随从逼迫他手刃昔日恋人并且用忠诚来嘲讽他时,男主冲过去和随从扭打在一起,男主在回来的路上就已下定觉醒,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和昔日的感情,这是他对自己的救赎,所以才有了桑道人做法时,他故意踢断插在地上的令旗,才有了最后人妖大战时他不顾一切去找阿玉,拨开荆棘,就出昔日恋人,不管她是人是妖。
我们都会犯错,在闯荡江湖的过程中迷失自我,不得已背叛亲友、爱人。
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瑕的爱也没有十足奸诈的恶。
很多时候,蓦然回首,总想找回过去,给自己一份弥补。
寻找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失望,因为斯人已逝。
但是电影在最后给了我们一份念想,让我们追忆自己的往昔,也能获得一份安慰。
这样的男主,他所守护的感情不比女主微弱,只是来的迟的一些,同样值得宽慰。
而当他奋不顾身救出玉版,女主的恨意在男主的背后幻化成为匕首,终究又隐去。
电影中玉版和葛巾的爱恨亦如牡丹一样,高贵而独立又果断浓烈,男主的爱是迟来的紫藤,却也最终把她紧紧抱住。
这世间最难的莫过于原谅和放下,难的原因是需要有足够大超过恨的爱,因为相信爱,所以爱最终还是会姗姗到来。
并蒂牡丹是爱恨双生。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没有遇见爱情前,不要像那些村民一样去做自以为无辜的刽子手,也许有朝一日获得属于自己的爱情。
唉…… 不知道为啥先叹个气,不怎么看网大,这个真的是有点偏见的,觉得网剧好歹是良莠不齐,龙蛇混杂,这网大即使鹤立鸡群,矬子里拔将军,那出来的鹤和将军质感也不会太好…… 这个片子是一个公众号推荐的,那个号多以排雷烂片为主,很少夸一部网大。
本身是很喜欢聊斋志异的,想着片子整体不长,就看看吧。
看过觉得是缺点优点都很明显的电影,但作为一个鬼怪故事,是中规中矩的。
(b站有一个云与海的剪辑,用的这部剧做素材,很棒!
) 网大被人诟病大多有这么几点: 1、 蹭大热ip,但内容或者新瓶装旧酒,或者消费情怀改的稀烂。
这里用的聊斋,但葛巾这个故事本身改编的作品很少,因为原著故事情节我感觉不是特别精彩,况且这里只是借了名字,内容更像画皮加小倩。
2 、特效五毛,假动物假植物假人甚至假脸,看着都尴尬。
这片子看着成本应该不高,但是实景很漂亮,树林,瀑布,村子里的烟火气,滤镜不严重,打斗特效场面不光多,也是很良心了,不是转两个圈,摆两个手势糊弄过去的。
3、剧情不够,卖肉来凑。
大多从海报就能看出来。
这部说是花妖,但穿的都挺严实,个别剧情需要的也不色情,(感觉男主牺牲的更多啊!
)而且别的片子诱惑一般就是宽衣解带,这里头花妖讲究声表形体吹拉弹唱,没想到啊,妖精都内卷成这样了?!
说回电影内容,提到聊斋,大多能想到四个要素,书生,女鬼(妖),千金小姐,道士,这里基本上齐了。
但是故事实在有点普通了,书生遇到小姐,两情相悦,因为某些原因始乱终弃,小姐因爱生恨,身死化为厉鬼(或堕落成妖),报仇。
书生如果找道士,女妖卒,没找道士,书生卒。
奇花记有点新意的设定(其实也不算有新意,参考仙剑三红葵蓝葵)就是小玉一头撞死后,血染牡丹,分裂出一红一白两个姐妹花,姐姐妖艳狠辣嫉恶如仇,是保护者,妹妹单纯可爱不谙世事还如同当年的小姐一般。
两个演员都特别漂亮,姐姐淡妆明显更胜一筹,但她本身是承载恨意的一方,扭曲一点更合适,妹妹演醉玲珑的时候就挺灵的,这里也算本色出演了。
我觉得bug的几处: 一个是开头我以为曹家灭门是因为六年前强盗来袭,但是常在田是七年前离开去赶考,曹小姐也是不久后怀孕流产被赶出来一头撞死的,那就跟强盗没有关系,村民们的态度就很奇怪,明明曹家已经灭门,他们为何还会担心常在田知道真相?
相国手里还有什么可以要挟他们的把柄?
我只能理解为要不强盗是相国派来的(可他用得着么),要不曹小姐在他们眼里是失踪,所以他们不能确定生死,毕竟化妖大概没有尸体?
第二个就是相国让常在田入赘用来报恩这个理由,特别一言难尽。
我先说我没有针对演员的意思,但是相国千金那个妆啊,太刻薄了,不自觉的让人往她是图人常公子长的好看,但是后面她也没有多珍惜自己夫君啊,曹小姐小家碧玉都那么知书识礼,温婉可人,相国千金怎么也算京城名媛顶流了吧,那个长相性格气度,哪里有一样像是吧……不说我以为是相国夫人呢!
而且,相国也很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女儿想嫁什么皇亲贵族青年才俊不成,作为父亲不是一般都拦着嫁穷小子么?
难不成你也图人长得好?
如果是看重才华,我看也没有让人施展抱负啊,天天活在你们父女阴影之下,连跟班的都敢打他。
第三是,小姐化妖怎么也有六年,她既然有那么大的恨意,如何一直只是设计祸害经过的路人而不是直捣黄龙去找常在田讨说法,(我不知道为什么好想看姐姐扁那个相国千金啊!
)路人就应该成为炮灰?
我只能理解她是个地缚灵,离不开那山那村那棵树…… 还有就是男主是不是渣男这一点。
毕竟聊斋的世界里吧,书生也算毁誉参半了。
我于是捋了捋他都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
在村民和他自己最后说出的回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我个人觉得打斗场面其实不用那么多,时长应该多放在人物塑造上,有些回忆情节居然重复剪辑,我们看不到全貌,如何断定一个人的对与错?
他确实没有做到发乎情,止乎礼,所以一定程度造成了小姐的悲剧,然后也确实不敢反抗权威忍气吞声整整六年,这个不该同情,但一方面我觉得他大概率是不知道曹小姐怀孕的(没准这才是村民们的秘密,怕常在田知道破釜沉舟),俩人明明没有正式成亲,休书这个事也是不严谨,他回到家乡明是省亲寻故人,暗中确是被妻子要求杀了曹小姐(相国千金啊,估计也不读书是吧,居然觉得生不出孩子是因为相公前女友克的缘故)。
但他也确实从到了鹿韭村就一直保护小玉,不管她是人是妖。
他的随从可以看做和他的对比,那人虽然市侩,最开始就是个眼线,但看到后面发现他居然是有情有义,并且真的忠诚的,虽普通,但是对得起自己的心。
姐妹花消失以后,男主有一个眼神,有伤有悔有绝望,我就不太好意思说他渣了,只是既然做了选择,承担还是要承担的……
确定这不是安庆绪?
他果然还是疯起来带劲 我觉得还不错的一场高光戏份是结尾姐妹的打斗,她们一个想杀了他,一个要保护他。
但我们是不是忘了她们本是一个人的两面,所以我依稀觉得是想表达一个人陷在爱情里的挣扎,恨他但是也爱他,知道他有苦衷,但也怪他不坚定,就这样拧巴着,或者最后姐姐占了上风,那么杀了他(现实里离开他),或者妹妹赢了,就如同剧里,所以姐姐妥协,她们放过他(现实里还继续将就)。
所以那个结尾虽然太过大团圆,但也算部分现实吧…… 最后还是要吐槽编剧是欺负我们看过聊斋么,我记得原著最后难道不是姐妹两个抛弃渣男飘然远去?
聊斋的意义在于,虽然是一堆鬼怪妖精,但是借古喻今,借妖讽人,是很有心思的。
有时候评分也是不能全信啊……
最近,由《聊斋志异·葛巾》改编的《奇花记》在腾讯视频播出,讲的是书生和花妖的故事。
聊斋中讲述姐妹情的故事其实有很多,有温柔娴静的封三娘与热情可爱的小狐狸,也有相爱相杀因同一个男人而为情所困的连城与宾娘,更有爱捉弄人的女鬼小谢与秋容。
《奇花记》脱胎于《葛巾》的故事,但亦有所改编,除了男女之情,也将两位花妖女主:玉版与葛巾之间的感情描绘得十分细腻。
双女主不只是形式,更有其象征与所指。
书生常在田从京城回乡之后,受到全村人的夹道欢迎,唯独没有看到昔日爱人曹玉一家。
但他却见到了一位样貌行事都和曹玉十分相似的姑娘——玉版。
玉版是她的姐姐派来刺杀书生常在田的,她的姐姐名为葛巾,身着一袭红装,与妹妹全身素白的装扮不同。
这一切,要回到当年来看。
七年前,与曹玉定下终身的常在田进京赶考,遭人陷害落榜、流落街头。
在流浪中,他不得已成为相府赘婿,并将一纸休书传至曹家。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何阿玉要自杀,鲁迅写过《吃人的封建礼教》——要知道,在古代中国,封建礼教思想极其严重,未婚先孕的曹玉忍受不了流言蜚语,又因常在田的休书而含恨离世,才会怀着怨气啼血牡丹,并幻化出玉版、葛巾双生花妖。
红色象征着炽烈的情感,白色象征着简单质朴的纯洁。
这对姐妹的设定正如颜色的象征一般,红色的葛巾是恨,而白色的玉版则是爱,她们本就是双生牡丹花妖的一体两面。
在姐姐的保护下,玉版同样不相信男人,和姐姐一起以吸取男人精气为食。
面对常在田,她本该如此。
但在和常在田的接触中,她有一种特别的熟悉的感觉以致于第一次对姐姐的告诫产生了叛逆。
姐姐的恨难以消解,是无法逃脱的宿命。
而妹妹的爱又何尝不是一种命定的安排呢?
就像是一种难以磨灭的执念,带着恨意的姐姐以肃杀的气势奔向常在田,招招致命。
而妹妹为了救爱人只得与姐姐为敌,但仍有不舍与对姐姐的祈求。
这个男人是否值得让姐妹之间兵戈相向,或许无法被解答。
但玉版与葛巾的对决也是观影过程中让观众共情的部分。
当玉版与姐姐葛巾爱恨交织在一起,外力消除恨而不能时,爱选择了消除自己,从而获得消除恨的结果,从爱自己,转向了渡众生,从小爱,到大爱。
当然,除了姐妹两之间的“内部斗争”给人带来的共情感之外,我们依旧能看到姐妹两人亲密无间、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场景。
当葛巾被桑道长困住时,妹妹玉版苦苦哀求而不得,葛巾亦希望妹妹能逃离法阵,愿以一己之躯来抵抗法术。
徐沐婵饰演的玉版仙气灵动,饰演的曹小姐温婉端庄,吴佩柔饰演的葛巾飒气十足,都很符合她们各自的角色性格,两个角色拿捏的都很到位,塑造出善良真诚与敢爱敢恨的姐妹形象。
牡丹向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花卉之一,是倾国倾城的美,玉版与葛巾也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存在,演员本人的气质十分适合这两个角色,正如牡丹一般。
看到好多人说男主是渣男,可我觉得渣男这个词把这个人物定义得太过片面化了。
这个人物是复杂的,他前期确实软弱,可我们也看到了这个人物的转变,自他回来之后,他一直试着在补救七年前的过错。
他只是个普通人,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他能做的也很有限,可他真的在尽自己所能去赎罪了。
许多人都认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都觉得他那句“我是没得选”不过是一个让自己心安理得地享受荣华富贵的借口罢了。
可我看到的是,他确实没得选,无论他怎么做,都是错的,都会被人诟病。
若他宁死不娶,一意孤行,相府真的一怒之下灭了鹿韭村,别人会说他恋爱脑,说他爱情至上,会说那些村民罪不至死,何苦要为了他一个人的爱情搭上全村的性命。
他为了保全其他人选择了屈服,别人又说他懦弱,说他贪图权势富贵,说他薄情寡义。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会对他这么苛刻,可若换做其他人,处在他那样的境遇下,也不一定能做的比他更好。
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完美的人,大部分都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我觉得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里面的男主不像多数的偶像剧男主一般那么完美,他身上所体现的更多的是普遍的人性,而这不正是《聊斋》的特点吗—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转自春暖花开王大拿电影《奇花记》最后,男主角没有再回京城,而是留在故里,重新做起了花农,蓦然抬头看见曾经的真爱一袭白衣又出现眼前。
与电影开头男主骑着白马遥相呼应,制作方别有用心的留下一笔,乌托邦也好,寄情也好,都是想给一个安慰,留下美好的念想。
在此要真心安利一下女主角,98年的妹子徐沐婵,本身就是灵动美少女一枚,演起剧中角色完全契合。
奋不顾身的爱是少年人才有的勇气,要有纯真、无邪,还要有为爱付出的勇敢。
当然,一张上镜的古装脸也是必不可少。
结尾处,女主掀起盖头,刚刚毕业两年的徐沐婵借由这个角色把古装美女的人设送到了观众心里。
感谢制作方和女主角送给观众这份安慰,因为它不可能在生活中出现。
虚幻的安慰代表了现实中的不可得,对已逝真爱的追索,在抬头的一瞬间得到慰藉,遇见故人。
但实际上过去回不来,就算故人,也只是新的开始,一个颔首即代表了对过去的释怀。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个结尾,他承认了“我贪慕虚荣”,他说着“我百死莫赎”,男主心甘情愿的死于葛巾之手,倒下去的时候他嘴角含笑,仿佛这一世的愧疚也终于烟消云散,这对他来说不失为是一种解脱。
但他给阿玉带去的伤害却将继续留在葛巾和玉版的记忆中,无法释怀。
阿玉生前是如此爱着常在田,所以死后才会将自己的爱恨注入到并蒂牡丹里幻化重生,无法原谅更无法释怀这份沉重的爱。
的确,留下的人才是最痛苦的,只要活着此生都是在忏悔和赎罪。
但同时影片更为那些为爱迷途知返的人赋予了爱与被爱的权利,所以影片的结尾在我看来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表达,给迷途的人以告诫,需敬畏过往,并对未来有所期待。
原著小说中男主本身就是花农,为了留恋牡丹容姿而几乎变卖家产,电影结尾回到花圃似乎也是回归处心。
不同是蒲松龄老爷子让男主的余生都活在悔恨中,而电影特意安排了两人再相见。
物物皆有情,这是独属中国古典的美学想象。
相恋的人会再相见,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美好。
曹玉的恨化为葛巾,爱成为玉版。
有爱必有恨,爱恨交织的情感成为化不开的执念。
漫天红色花朵在意象上进行了完美演绎,解说了什么是恨。
同样,玉版的漫天白色也演绎了纯洁的爱。
双生姐妹花这个人物设定恰到好处的说明了爱恨一体,无法战胜恨,就会伤害爱本身。
让人欣喜的是,终究还是爱战胜了恨,就像道长所感慨的,战胜妖邪的不是法术,是善良。
过去的时间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古典是不可得的心灵港湾,快餐的现代生活是痛苦的每一天,所以要安慰。
需要那女主角在乌托邦的想象中再次重逢,开始男主身骑白马归来,结尾女主一袭白衣相见。
这白衣,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道白月光。
一个午后,看完了这个影片,又增加了我的烂片观看记录。
看到开头的时候,就对于这是烂片心有所感。
但是我挺好奇曹家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村民含糊的话语,对外来人的避讳,还是勾起了我一点好奇心的。
可惜的是最后也还是含混不清。
一,情节稀烂据村民所言,曹家被土匪灭了门。
穿插的回忆显示,曹晓玉未婚先孕,被父亲责打流产,后面被阻止参加家人的葬礼。
含恨带着情起的牡丹在定情的古树下成了妖。
一分为二,一个是带着恨和记忆的,被烈火灼烧的葛巾,一个是失去记忆的,但是仍旧爱着的玉版。
但是并没有呈现清楚,为什么村民对于曹家灭门含含糊糊,充满畏惧,已经葛巾下面的几个姑娘,为什么对村民有恨,村民到底做了什么孽。
二,人设稀烂葛巾和玉版明明是一体双生,但是很多镜头都是,玉版受伤,葛巾痛,但是葛巾受伤,玉版却不疼。
当树妖占据葛巾身体时,仍旧是葛巾的思维与情感。
男主角的设定就完全离谱,他是个渣男完全不奇怪,是个痴情种就让人感觉十分离谱。
三,剪辑稀烂前期在交代剧情时,穿插回忆有助于交代剧情,但是后面疯狂插回忆,就完全是在注水了,连道士放个大招也要加个回忆。
四,强行升华最后葛巾说,什么爱比较容易,恨很累什么的,简直是尴尬。
改编自《聊斋志异·葛巾》的《奇花记》终于还是上映了,一口气看完全片的我,为双生花妖的宿命感到既欣慰又难过。
欣慰的是两人终于得到解脱,不用再被情字所累;难过的是最后并蒂牡丹终香消玉殒,红白花瓣围绕下的漫天花语也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代表着这一世的爱恨已然消逝。
玉版拥有着曹小姐的容貌和单纯善良、为了爱情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持,葛巾继承了曹小姐临终前的怨念、不甘和恨意,对于男人极其强势痛恨,邪魅狂狷。
虽然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还是能相互理解支持,纵然也为了常在田“相爱相杀”过,但仍能纯粹的去守护彼此,不为爱恨,只是那份相濡以沫且同株并蒂的感情。
有人说玉版太痴,为了常在田这么一个并不算是完美好人的角色就付出生命,还不惜与姐姐对抗。
有人说葛巾太傻,明明被负了一次体会到了绝望和恨意,还是对那个男人抱有原谅的希望。
可两人是一体双生,葛巾是曹玉,玉版也是。
曹小姐的怨念和思念分别注入到了这两朵牡丹身上。
玉版对于爱情是懵懂且天真向往的,当葛巾得知玉版对常在田动情之后,反对并严厉的惩罚了一直被自己捧在掌心的妹妹,而这一切只是她不想让自己承受的痛再一次在玉版身上重蹈覆辙。
她的那句“你受到的伤,我比你更痛”,道出了一个姐姐的深沉的心事与责任。
而常在田到底是不是渣男,又该不该死?
进京赶考被害落榜无奈入赘相府,想要突破枷锁,试图回到阿玉身边,却在相国的权势威逼下妥协低头,始终没有那层戳破牢笼的勇气。
“吾尔无缘,来生再续”一封藏头诗的休书道出了他的万般的无奈与心酸。
七年后再回鹿韭村,面对和阿玉有着相同容貌的玉版,他坚定的不再放手,誓死保护。
面对葛巾的质问,他承认了“我贪慕虚荣”,他说着“我百死莫赎”,也心甘情愿的承受着葛巾对他的恨意。
他在忏悔,在救赎。
爱与恨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常在田也只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个缩影,有着人性的弱点,但也拥有爱人和被爱的权利。
玉版是曹小姐美好包容的爱,所以再遇常在田,她仍然回馈给他最真挚的情感。
葛巾是曹小姐痛苦不甘的恨,在不放过常在田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束缚,但最终爱恨一体,红白牡丹因爱入魔又因爱而释怀。
影片在情爱纠葛之外,更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不失为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合格作品。
奇花记 (2021)4.32021 / 中国大陆 / 奇幻 古装 / 王涛涛 / 茅子俊 徐沐婵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尾姐姐的台词“原来爱一个人比恨一个人快乐”。
挺喜欢姐姐的,最开始还没见过姐姐花妖妆容的时候,觉得姐姐长得挺清纯的。
———————分割线———————— 想吐槽的点:1.逻辑:a.阿玉的家人是谁杀的,在旧社会一个女子未婚先孕可能被认为不守妇道,被逼死可以理解,但是无脑村民真的会以一个可大可小的理由杀阿玉一个村上地位应该还算不错的员外的全家吗,他们是村名,不是暴民。
b.相府一家人都坏透了,有什么理由去救一个落魄书生,而不是当乞丐打发掉;能身居高位又坏透的人难道不是应该广结权贵,希望自己好手好脚,智商又没问题的女儿攀上高枝儿?
c.阿玉送给男主当盘缠的钗子,在男主回村后明明在男主手里,怎么男主询问阿玉家情况遇见铁匠老婆的时候,她老婆手上有个一样的钗子,后面男主又在自己身上拿出来,可见钗子不是同一个,那铁匠老婆把袖子拉下来挡住感觉很心虚的样子是想起个什么作用呢。
2.看到很多其他影视的影子:a.有个插曲觉得很熟悉,原来是《华胥引》的插曲;b.一体两面,是最近《司藤》看到的;c.一个要伤,一个要护,是在《女娲传说之灵珠》看到的。
3.剧情特色不足文中塑造阿玉无怨无悔,奋不顾身爱一个人的形象,我觉得是不太成功的,这类形象其实看得已经比较多了,难免让人反感,在这方面更喜欢《宫锁沉香》的沉香,她是唯一一朵我反感不起来的白莲花,如果不能塑造一个让人感动的白莲花,其实我觉得《龙无目》女主拿的起放的下的形象大家反而会更喜欢。
更何况其实这个电影里面没有太多误会,就像书童说的,一切都是他选择的结果。
4.结局阿玉为了保护男主杀死了双生花妖姐姐,自己也死了,男主活了,村民竟然也活了。
后面看见小树藤活了,应该想暗示阿玉又变成了妖,但是阿玉首先应该是人啊,如果换成投胎到一个幸福的家庭,或者阿玉原本可以选择人或妖,但是觉得做人太苦,选择遗忘过去,做一个潇洒、快活、不想再涉及人类生活的小妖,会不会好一点。
男主活了站在那儿迷茫的眼神啥意思啊。
也根本没提复活后的村民对于员外家死去的人有丝毫愧疚,而是继续自己的生活,遗忘自己犯过的错,而镜头想要给我们展示的我觉得更多的是村里又恢复了从前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人性恶、复杂的感慨,如果村民集体给人家建个衣冠冢之类的逢年过节祭拜一下会不会好一点。
5.关于茅子俊第一次看茅子俊应该是在《皓镧传》吧,觉得挺好的男演员,而后《大唐荣耀》的角色虽然有些偏激但也挺好,不过我没看他演过男主角,之前看网上爆料,说他本来是《山河令》主角的,我不确定如果他演《山河令》会不会有现在《山河令》的成绩,但是我还是觉得他可以演更好的剧本。
人家上京赶考前跟女主许了终生,为的就是他日飞黄腾达不抛弃,给女主心安。
二人真心相爱拜过天地入了洞房,随即男主就开开心心上京去了,此时他还不知道,正是这份深情为他日后的悲剧,日日夜夜加固一道道锁链。
然后他就像西游记里让妖怪掳走的公主一样,被按头结婚了,入赘之耻,极力反抗无果,他没隐瞒已婚,看重才华的相爷让他写休书。
婚后不能回家,又不能说爱女主,思念过甚画了幅画,还被小姐罚跪 (看大婚眼神,小姐也知对方有爱人),于是他只能谎称已无感情,拿女主当妹妹。
有人说剧本根本不成立,富家女不可能看上穷人,家里也不会答应,这要问三星小姐李富真,她为何下嫁贫民保镖?
张孝纯、冯京、赌王、迟重瑞,从古至今凭借美貌/才华,通过婚姻跃阶层的事,少吗?
况且把男主捡回去,他的经历自然是要说明的,我们不知道相爷是否给他平反,可他最终还是做了官为相府效力,不是吗?
一个背景纯粹,以相府利益为使命,在朝中游说的倒插门,退下朝服,他在相府生活中没有话语权,相府日常他也不想“深入”(包括小姐身子),仆人说自己是二人之下,万人之上,化身鹰犬监视他,时刻敲打,可想而知男主绝不是村民和女主想象中过的如鱼得水……他虚与委蛇,拖了7年,然而小姐也不傻,要他回去杀女主安己心。
他好不容易回家,从未想过杀人,听到女主死讯,心痛的要昏过去。
夜晚看到女主,他眼中失而复得的惊喜。
第二天看村民躲闪态度,他在祠堂中决心复仇,道士做法他踢掉旗杆,广场混战他毫不犹豫为女主挡箭,女主轻易治好重伤的他,他察觉女主化妖,却说再也不会放手。
树林混战他第一时间去救女主,二人逃去天涯海角。
他哪里错了?
甚至他此时都不知道女主为他付出了什么,他这么做全凭着7年前积累的深厚爱意和7年间日夜思念。
男主开头说他没忘记回家的路、中间说他根本没得选、最后得知女主遭遇,他震惊心疼,说他万死莫辞。
其他聊斋里,妻子贤惠异常,为村子布施恩泽,还被怀疑是妖怪,从而惊惧妻子的书生,跟他有法子比?
没有负心却被人骂渣男,比窦娥还冤。
这就相当于你被掳到大山里,土匪为了让你安心呆着,还随时在考虑要不要杀掉你父母,你只能用计跟对方周旋,假意说你不想家,实际内心每天都在流泪。
更更惨的是,这是相府不是大山,每个人包括女主和观众都在脑补,男主应该很幸福……这,简直六月飞雪。
绝望的藏头诗,下笔之人内心是何滋味
吾尔无缘来生再续中间他被女主治好伤回去,见到仆人就直截了当的说:“我不走!
”,与仆人扭打在一起,仆人说“自己是忠诚的狗,男主连忠诚都没有”的时候, 男主脸上满是窒息愤恨,因为在他心中他连相府的人都不是,更遑论给相府当狗。
在仆人和观众眼中,上层人对下层人的接济是天大的恩情,理当知恩图报 (真是吴起看了会流泪、王献之看了当场接腿) 。
没人在乎底层的意见,男主他不愿娶啊!
他与小姐的交谈中处处透露着哀求、疏离与恨。
不对等的婚姻真是煎熬,他人就跪在那里,但确确实实是行尸走肉。
接着,仆人威胁男主说:“曹小姐在哪?
你非要老爷灭了这村?
”,男主脸上闪过奇异的光,眼眸中满是不怀好意。
犹疑、思索、痛下决心、阴险算计在一秒钟转瞬即逝,此刻固然是茅子俊的炫技时刻,但男主内心恐怕想的是带仆人去妖物老巢,自己救出女主溜之大吉,仆人就留给妖物们好了……最后他得知女主遭遇,红衣女主情绪激动要杀他,他心绪复杂却没有废话,干脆利落跪下认错,还主动说“我贪慕虚荣”(潜台词就是我该死,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没有任何多余的辩解,难道要一个大男人长篇大论的跟妹纸诉苦?
像话吗?
一个半小时渲染女主的痛苦就是痛苦,男主轻描淡写的一句“成为行尸走肉”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了吗?
逼迫男主的是相府,逼死女主的是村民,到头来都在骂男主和玉版俩受害者……天理何在?
男演员也剧透过,男主不是渣男。
显然剧中的女主也相信了男主,并说出了“爱比恨,更快乐”,做出了剧终大和解。
男主戏份碎、人设弱,但文戏的起承转合又全在靠他来把控节奏。
他未出场时,各方人物正邪分明、故事展开是源于他;他出场后,他的一举一动又改变了其他人物对他的固有印象,戏剧矛盾点出现;他退场时,正邪不再分明,邪归正,正理解了邪的苦衷。
讲道理,我没想到这剧会有这么多人误解……台词和蒙太奇,处处透露着我要整活儿,相府回忆、村口傻子这种烟雾弹不能称之为暗示简直是疯狂明示。
一、有人说“灭门惨案”交代的不明朗,到底怎么回事?
已知:①相府小姐要男主杀了那个贱人。
②相爷要男主这趟回来杀了村姑不然屠村。
③但6年前曹家就没了so排除相府灭门,那么女主真的被灭门了吗?
已知:①曹家有两位主人(男主祭拜有两个新曹氏牌位),其余是家丁和丫鬟。
②老爷被女主气死,女主被村民逼死。
③村长说山匪烧杀抢掠,连丫鬟家丁都没放过。
④男主第二天调查看见了活体丫鬟。
⑤丫鬟手上有女主家的财物。
⑥强盗杀人事件由村民口中提及,可村民连强盗人数都圆不上。
⑦刚开始,村民惧怕男主知道真相,因为会饶不了他们。
(指逼死曹小姐)⑧广场杀人后,村民说要不然向男主坦白,好好说,兴许能饶命。
(如果是灭门程度,村民不会这么说)⑨女主回忆都终结在被村里人赶出来,她本人没有任何关于“灭门”的话语和抱怨。
结论:女主并没有被“灭门”。
女主被逼死后,下人们跟村民瓜分了财产。
二、还有人说男主就算不精神出轨那也是肉体出轨。
现实中,你被父母以性命相挟娶/嫁了个人,还得自杀证本真?
男主没有大婚当日撞柱而死就是他的原罪?
真就受害者有罪论呗。
什么时候开始,主角们必须是不能有一丁点瑕疵的?
比如男主在政务人民和女主中选择前者,就代表爱不够纯粹=不爱女主=渣男……比如女主在工作晋升和家庭中选择工作,就代表家庭缺位=不爱丈夫孩子=狠心……持完美受害者观点的人多半是言情电视剧看得多,电影少。
他们是这样想的,我被迫娶了她,但也用了她家资源,一换一,我不亏,我不能不满。
只能说,过日子要真这么简单那就好了。
所谓“完美爱情”放到现实社会,多情只会被无情鞭笞。
这小姐,在春天,种牡丹,用盆栽,1.5加,救不活还抱怨……就离谱
聊斋系列的改编没有能超越《倩女幽魂》了
明明姐姐比妹妹漂亮那么多,结果化那么一眉毛和妆容。。。。。。得罪造型师
牡丹并蒂一痴一怨,这个还真有点略略惊艳了一下!整部剧情也算在整个故事的线里头,落榜书生流落街头被强权所救倭身她人,抛妻弃子!原配怨念众生遂化为并蒂牡丹绝色双生妖复仇,有些特效还行,特别是花妖的部分,但场景显得过于混乱少了一份仙气~最后回到主题!原来爱一个人要比恨一个人快乐得多!美化了人世沧桑所有的不幸,也把爱与善良顺利升华为人鬼情未了的心愿主题。
嗯,茅子俊的颜还是不错的。
改编自葛巾,结果玉版反而像主角,喜欢姐姐。
有钱没地方花了。。。
我真是跑在第一线,上线第一天就看了,就是三心二意看的,也只能这么看,否则我就得关掉了。
剧情多次反转,不错不错。有意思有深度。道士多是爱酒且穷。 妖眉是看不惯啊。傲气啊,书生,宁死不失节,枉读圣贤书。委屈巴巴,活个什么日子。 小姐不懂避孕,按常规走啊。呸呸呸。
没有抱着很大期待看的,但是看完蛮惊艳的,画面,剧情,演员颜值都挺好的,看得出用心在拍,现在分数感觉有点低啊,还是遵从内心给个好评吧!
网大来说,算不错了,景拍的美,特效也炫目,就是剧情有点狗血和凌乱。
花太善良了
刚开始那段桑道人看起来疯疯癫癫,等男主他们走了之后眼神变化好明显啊,这片子演技全员在线,夸夸
特效可以的啊
比较原著改得太烂,但是茅子俊……好家伙给我蛊住了,他好适合演书生!古装焊死,多接几个好本子吧🙏
最后渣男,恶村民居然复活,震碎三观,阿玉终究是错付了,做了妖还要为渣男再死一次,魂飞魄散。
作为网大,特效和实景都挺好的,两个姑娘很好看很可爱。
三星吧。
觉得3.5-4星可以有的,各方面比一般网大要好些,现在评分才4.6感觉过低了,5星平衡一下吧
什么债都容易还,唯有情债最难还,常在田的辜负了阿玉,于是终其半生夜夜无法安稳,直到直面自己的软弱与错误,为爱赎罪
剧组上下都写着两个大字:用心!演员、故事、特效、bgm~都诚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