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艺术片吗?
简直像达芬奇的随笔画,果然艺术家拉泡屎都是香的。
当年的《空房间》《坏男孩》认识了这位天才导演,如今这拍的什么呀。。
只要表达内涵,这日韩语BUG都视而不见,情节粗制滥造都无所谓了吗?
靠着认可导演和女主的颜值看完了全片,可垃圾就是垃圾,语言设定就算了,全船人的逻辑都不通,这船还没飞起呢就开始人间炼狱了。
船飞起来后黑老大居然还在听从政客,把枪都给他了,why?
食物偷吃也就算了,如此光明正大,众人面对5-6个人居然不反抗,就因为一把枪,把群众也表现的太愚昧了。
船员拿到一箱手雷居然还在忍,不知道在等什么。。
等到政客开始屠杀了才反抗,扔那颗手雷也真是笑话😂所有人都无视老头存在,他进出自由,各种工具都有,还有船舱那可怜的日照,又不通风,真的能种活植物吗?
另外,在求生环境下,水才是主要的,我不明白他们水哪来的。
当然这是部伪科幻,主要表现人性,科幻不求合理但逻辑要合理啊,光表现人性其他都乱七八糟我等凡人很难代入。
结尾看出,导演是相信人性本恶的,而我相信人性本无。
船上只有母子,孩子是你带的,即便他有冲动,他连JB怎么用都不知道好吗,所以别扯淡了!
如果说金基德以前的剑走偏锋还有探讨的意味,那这部新片的癫狂就纯粹是满满的恶意啦。
无逻辑的剧本,粗糙的分镜,糟糕的影像,我无法相信是一个享誉影坛20多年的知名导演的作品。
没有对电影对观众的基本尊重,反正拍电影只是他发泄私欲的出口。
如果不计较技术层面的缺失,那我们来看看艺术方面。
这又是一个高概念故事,然而并没有花哪怕一分钟试图用人物和故事去诠释这个概念。
故事不需要逻辑,导演就是上帝。
人物不需要动机,都是概念下的木偶。
这哪是在和观众探讨一个问题?而是直接把用过的卫生纸一脸鄙夷地甩到观众脸上。
这种恶意让人发指。
我感觉金基德已病得不清,他缺失了对人性的悲悯和敬畏。
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这种作品都毫无价值。
刚看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片子浅显易懂,中心思想一目了然,不就是想说人类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动物属性以及低级欲望将自我毁灭又自我重生然后又自我毁灭再自我重生,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吗。
可是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慢慢回忆,我突然觉得这个电影不是白起了这么大的一个名字!
人间是什么,人间就是权利,是欲望,是膨胀,是压榨,是欺凌,是反抗,是无奈,是懦弱,是绝望,是忍耐,当然也还是有爱。
可这都出只出现在人还是人的时候。
当人还是人的时候,普通游客是可以扔掉盒饭争取牛排的,是普通游客可以为了不平等待遇发声诉求的。
但人间若人性不在,就仅仅只是“空间”,你可以看到金基德在这个篇章已经开始将人的属性完全归属于动物性了,当然除了“上帝”视角的老头,和被上帝选中的女子女主以外,当然女主的觉悟跟老头比还是差之甚远,这时候几乎包括议员在内的统治阶级已经逐渐走向绝对的动物性,这个时候人吃的人的社会出现了,这种人吃人可能也有吞噬心灵的隐约,但是金基德还是给了人一点希望,即使你的肉体死亡,可仍然是可以孕育出新的种子,即使是恶魔种下的果,那也是生命!
人类就是这样利用自己的动物属性以及低级欲望将自我毁灭又自我重生然后又自我毁灭再自我重生,周而复始,无限循环,每个人种下的因都会有其生成的果,而人类社会就在这样复杂的因果关系中应运而生,于是你嘴里的树苗,你裙底的果子才会不断生根发芽长成17年后的原始森林。
人类最后的希望也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长大,于是当新的人类满足了温饱,他第一次接触到枪,开始收到恶的信号,开始要求性,于是他对母亲下手了,这都是时间带给他的,也是这片原始森林孕育出的他,毕竟他吃的所有食物都来自于死去的人的果实,这里面有好有坏,这个时候可能恶占据了他思想的高地,他成为了“半兽人”!
时间就像老人最后走出的♾符号,是不会停止的,而人只会在这无限的时间里不断轮回。
也不知道该绝望还是抱有希望,因为善好像在金基德的世界里只能成为“祭品”。
最后电影定格在海报的这张图上,一张照有绿洲的卫星地图,这世界最后变成绿洲了吗?
还是绿洲只是肉眼的存在!
还是故事的最后其实告诉我们了一个不要破坏环境的故事!
所以我说金基德其实是想写一部包含人类学、进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生态学的全科电影!
从欲望角度来说也是想要的太多。
但是这个电影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有共鸣!
最后,张根硕其实一点也不像饿了很久的样子,请把肚子收一收。
对了!
友情提示!
前一个小时真的是很吵!
各种咆哮乱喊叫!
建议音量调小。
金基德在问答环节说,这部片子表现了“自然观察人类”(nature observing the humankind)。
我愚钝的脑子想了蛮久,才大概猜明白影片如何展现了这点。
只要把片中不说话的老爷子当作自然的化身即可。
第一章“人类”展现了人类世界的全貌,充斥着不平等,暴力,强权,丑陋不堪。
自然静静不说话,只是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以女主男朋友的死为引,拉开第二章“空间”。
经过一晚的混乱,清晨从一片沉寂中醒来,所有人都发现海不见了,乘坐的军舰在天上飞。
舰还是原来的舰,片中人却处于完全不同的空间。
食物的稀缺,引起更大的骚乱。
这里的军舰象征的是地球,军舰所在的空无一物的空间,相当于地球所在的空旷的宇宙(全片最后甚至拉了一个地球的远景让观众意识到这点)。
军舰上紧缺的食物,相当于地球上有限的资源。
地球是一艘军舰,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武装的,是暴力的;人类仅仅是在一艘军舰上残杀,为了这么点食物,是不是特别可悲?
老爷子从头至尾只做一件事——扫土做土养食物,完全不管外面如何打打杀杀。
这么看来,老爷子主动干预人类的行为,拦下怀孕的女主自杀,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为什么他独独在乎一个有身孕的女人呢?
因为自地球诞生的46亿年以来,自然只在乎一件事——繁衍,从而继续生存下去。
这是编进地球上所有生物基因里的东西。
自然吞噬了丑陋腐朽的人类的残骸,用它们做土壤;自然不在乎它们是谁,自然只要活下去。
而第三章“时间”结束后,这些种子都长出了新芽,船上也仅剩下女主(记不得三四章的分割点了,如有错误,麻烦评论指出,谢谢)。
时间只要足够长,人类迟早都会自己把自己干掉。
自然最终像耶稣般将自己献身,一是此时繁衍的任务已交由女主完成,二也可看成是自然在赎人类的罪过。
进入第四章“人类”后,船上绿植成荫,女主身穿白裙与纯洁的小男孩在甲板上玩耍,看上去同当年一样美丽动人。
为什么独独是女主活下来呢?
船上那么多男男女女,造人的机会那么多,自然都未曾搭救一个。
因为这艘船上,只有女主,像她的裙子般纯净无暇,象征着人类的美德;即便最后她也在剁人骨吃人肉,但自始至终,她未曾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她只是在守护繁衍的终极使命。
然而,这么美好的姑娘生下来的孩子什么样呢?
当她身着灰衣的儿子第一次摸到枪时,就注定成为一个不伦的恶棍。
这像是人类无法逃脱的宿命,人类的丑陋是客观的,是轮回的,是不因空间和时间改变的。
自然用绿色包裹了这颗星球,他仍在看着,静静不说话。
我十分认同胤祥老师所说的“金基德的新作不仅野心极大地写了韩国和人类的历史,而且再次如「圣殇」般拔高到了宗教的高度。
”这片子视角如此宏大,为什么我还只给了三颗星呢?
第一是,我不喜欢扁平的人物设计;第二是,暴力和性是电影中最夺人眼球的东西,因而在使用时是不是也需要更细致一点。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中的暴力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但是,我不喜欢这些暴力元素被混乱粗糙地塞在了中间两章里;第三,我最无法容忍的是人物很多行为是没有逻辑的。
我后来仔细想了想,可能在自然眼中,人类就是如此的混乱,没有逻辑,肤浅单一,还有疯狂的吧。
不止在自然眼中,即便人类眼中的人类,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看,电影二三章的暴力与性,真是太有力量了。
问答环节有一位观众问,为什么不能拍一个拥有good ending的影片(具体阐释为有“教育意义”的大团圆结尾)?
现场观众立刻响起嘘声。
金基德说,“我不认为电影需要有所谓的教育意义(此时观众区响起了掌声),我觉得电影需要去抛出疑问。
因为如果一部电影结尾很快乐,让你在感情上感到舒适,这个世界就不会改变了(掌声再度响起)。
我的23部电影作品的结尾几乎都是相似的——这个世界没有希望(掌声三度响起)。
这就是我电影的结局了。
”电影上映后,作品就不属于导演而属于全体观众了。
商业片的目标是让你感到舒服,从而拿到更高的票房;文艺片会有其他“审美”上的追求。
导演表达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痛苦的是预算是有限的),观众打分也是自由的。
片子怎么样,还请各位看后自行评判吧。
这篇文章转载自百度搜索到的今日头条上的锐泽影娱的一篇文章。
原发于2018年2月23日。
看到觉得写的挺好的就转载到豆瓣上,不做商用。
——————分割线——————金基德的电影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好像是一件再合理不过的工作了,毕竟他这几年栽进政治体裁的坑,太对柏林的食欲了。
新作《人世,空间,时刻和人》已上映,立刻成为了本届柏林为数不多的论题影片——吃人、乱伦、尸身种菜,这么些个关键词光往影片简介里一扔,还能不成为论题电影吗?
金基德一向是个概念现行的导演,估量是一拍脑门想拍个密室屠杀体裁了,所以便有了这部《人世,空间,时刻和人》。
他把一帮退伍军人,一位糜烂参议员和他的儿子,一对新婚夫妻和一干些闲杂人等搬上一条船,聚精会神玩他的人道实验。
可是一条船还不足以成为严厉意义上无法逃脱的密室,金基德再一拍脑门:把船搬到天上吧,看你们这些人怎样逃!
所以便有了本片这套让许多影评人和观众消化不良的硬设定:一艘不知道怎样开到天上的船,带着有限的食物,载着一帮自私贪婪的人。
除了主题骇人,本片的卡司也适当招引眼球。
四年前拍照《莫比乌斯》时掌掴女艺人而被告上法庭的事好像并没有太大影响金基德的艺人缘,这部新片集结了日韩两国不少明星:安圣基、小田切让、藤井美菜、张根硕、李成宰、柳晟范……就算没有他自己的名号加成,《人世,空间,时刻和人》也会成一部极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
金基德完全没有抑制自己的目的,开场刚二十分钟就上强奸场景叠加杀人戏码:蜜月情侣藤井美菜和小田切让,头两个被金基德送上祭坛。
尔后糜烂参议员李成宰带着自己的儿子张根硕纠结退伍军人柳昇范的帮派,占据食物,开始了他们的残酷暴力控制。
所以偷盗、暴乱、谋杀、卖淫……种种丑陋相继演出,最终狂怒而失望的人们耗尽了糟蹋光了食物,无可避免地走向吃人。
与此同时,安圣基扮演的奥秘白叟,在船上的仓库中,悄悄栽培粮食、养鸡,照料由于被强奸而怀孕的藤井美菜。
所有的人由于贪婪而走向死亡的时候,藤井美菜为了维护肚子里的孩子,拿起屠刀,饮血生吃,活了下来。
这个不知在何方的船载着她和她的婴儿,驶向了荒芜的未来。
像金基德这样爱把海量宗教隐喻甩观众一脸(有人能忘掉《圣殇》吗没有),还不担任不解说不寻求合理性的导演,真是寥寥。
简直不存在政治叙事暗线,满是摆在明面上的控诉——还有比人吃人更应战道德的场面吗?
简直每个人物都是功能性压倒性情,暴君、圣女、智者……每个人像带着颜色清楚的戏曲脸谱,在金基德严厉区分的走位空间中推进剧情的前进。
最近一个让我们有这样极点观影体验的,无疑是去年威尼斯的比赛片,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母亲!
》。
但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以视听上的浓墨重彩,与情节上的极简精练,构成比照,加深故事寓言性的深度,拓展诠释空间的广度。
大表姐詹妮佛·劳伦斯一人挑起大梁,自始至终在显微镜式的特写镜头中,奉献影后级别的扮演。
而金基德手里握着一把戏骨,一个也不愿意糟蹋,处处布局,散点开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罗织成一套多层次的人道悲歌。
长达122分钟到的影片被塞得满满当当,尽管观众完全可以预见行将发作的事,但他的的镜头言语,叙事节奏的把控,对艺人的调度仍然把你摁在座位上。
观众们猫挠心一般地想知道,金基德到底要怎样拍下去呢?
这部只要二十万美元成本低电影,无可避免有一种粗糙的质感。
但用艺术说话的金基德底子不在乎。
他诉苦的,只是这笔从韩国和美国拉到的出资,不行他把猪和狮子搬进片场的。
囊中羞涩他才挑选让安圣基在船上养鸡的。
人也是动物。。。。。。。。。。。。。。。。。。。。。。。。。。。。。。。。。。。。。。。。。。。。。。。。。。。。。。。。。。。。。。。。。。。。。。。。。。。。。。。。。
环境教育塑造认知。。。。。。。。。。。。。。。。。。。。。。。。。。。。。。。。。
食色,性也,准确来说这句话更符合男性。。。
食对女性也很重要,可性似乎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准确的说的话我是只看了电影解说,有机会无聊的话再看看这个吧。
抛开剧情不说韩国电影在人性方面一直都是不让人失望的,看解说的时候确实也不太那么舒服,因为有些地方在我们看来可能没有那么的合理,但是如果想看下去自己内心就要找个理由让自己认为是可信的,导演这么做是可行的。
还好,我没看到这部剧中有宗教信仰的人在那里胡搅蛮缠,宣扬末世主义。
船长有武器有勇气,可惜的是单枪匹马;那些下面的底层有人数,不过都是一些乌合之众,确实也是靠不住啊,对方一把枪就把几十个人吓成那样,真的要我指挥我就把屎尿往那边一泼,我看你举枪的手动不动,过去先弄死再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搞阶级分化,真以为你还能回去是怎么着。
只可惜这群人就和当年日本侵华的时候一样,几把枪就能让我们不反抗的等死,有人说那个时候的人老实,其实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在对方四五个人武装押运的时候,队伍中有人肯定是想反抗的,遗憾的就是没有人去响应,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就是怕死,不冲上去最起码还能活一段时间,冲上去好死都难,或者还有的人想着旁边的人可以出去把人全干掉那么自己的性命就回来了。
这部电影中也是一样,看解说的时候评论有很多人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一把枪就能控制住饥饿抢粮的“灾民”,那么我认为这群人还是不饿。
这群人可以一直不反抗,坐在那里每天等着食物的发放,也不琢磨怎么去反抗,怎么去争取更大的利益,这就是人,普通人,但凡里面有个反抗头领再加上演说,这艘船早控制在大部分人手里了。
不过很可惜,我们普通人不等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反抗的,都是在逼得你没活路了才想着不能这么干等着了,但是一切似乎都已经太迟了,历史总是重演,我还没看到这样能成功的故事。
看到解说结尾的时候,女主生的儿子好像对自己有兴趣,评论有人说这就是日本人的由来。
哈哈哈,你这个观点得到了韩国高层的认可,因为什么都是他们的,什么都是他们发明的,这回日本人都是他们的后代了,就当看一乐呗。
有时间真得好好看看,剧中的老爷子到底代表着什么,一直都是一脸的平静。
也确实,我们人的教育需要对比,其实想想一个漂浮的森林里要啥啥没有,没书没几个人能教育出个什么玩意,也确实,导演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观众,最后的镜头不就是那个孩子在追他妈。
普通人没法逆袭,能逆袭的从来就不是普通人。
古之成大事者,都得有洗脑的能力,让一群散沙听命与自己,为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去打拼,去拼命,这个船上的政客就是很好的代表,不过可惜的是他还不够格,他与黑帮大哥只是利益交换,如果他们回不到现实世界,那么他的权利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记得我想过为什么很少有普通人的电影,或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就是因为太普通了,没特点,看看网络的小说就知道了,为什么成为YY小说。
小红书上刷到的,只是剪辑但已经让我彻夜难眠了。
整个影片充斥着暴力、血腥、反人类、反社会的感觉……抛开揭露的人性不谈,我就只想说说逻辑。
说先,这部电影让我最先联想到的是《一出好戏》,但是在逻辑上真的是……1、船上没水,植物怎么生长,怎么活?
2、有个细节,船没在地球上了,那么也就是说船上没空气了,那人怎么活?
植物怎么活?
3、船上肯定有生火的设备,为啥还要吃生肉?
(为了表现的残忍)4、两只鸡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还是两只,一直下蛋,不孵小鸡?
5、人死了尸体会腐烂吧?
还能拿来种植物?
合理?
6、女主自始至终穿一条紧身裙,试问大肚子的孕妇怎么穿的下的?
7、还是女主的裙子,那么多年过去了,还是白色的?
8、儿子都长那么大了,女主依旧容颜未老,难道是吃人肉能变年轻?
(让我想到了唐僧肉)9、把人骗到粮仓然后让人和粮一起爆炸……这种注意,这种环境下想出来,真的够费脑子了10、一把手枪,有用不完的子弹……额……毕竟没看过全片,所以我就胡乱写了,不喜勿喷。
2018年韩国电影,金基德导演。
本质上属于荒诞隐喻的电影。
一群人上了一艘斑驳的军舰,进行一周的旅行。
这群人中有参议员和他儿子,一群流氓,一些普通青年人,几个妓女,还有一对日本夫妇。
但是莫名的是,船突然到了空中,成为一个孤岛,粮食短缺,从而变成血腥的地狱。
故事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虽然明白不过是隐喻,但是还是不太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反而会引起一些不适。
我们现在谈论的法律、道德等等,这些在我们眼里已经司空见惯的“现代文明”产物,在人性面前是毫无抵抗力的,可以说在“生存”这个游戏里,这些也只不可是后期添加的“属性”。
影片前半部分讲着人性,“弱肉强食”的社会法则,只要你权力足够大,你会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奇怪的是这些东西,有时还并不是你有意而为之,总有一些人会主动奉上,时间久了,有些人不免会被这种无形的力量而绑价吧!
最后害人害己。
后半部分就是深厚的宗教气息,当船上的老伯得知女生怀孕,在她身上所做的手势,还有后面的“莫比乌斯环”,便已说明了一切。
船上所有人的举动都是所处那个环境下,正常人应有的反应,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残酷、荒诞的举动都不足为奇。
试问,我们自己所处在那个环境下,能说比他们表现出更“文明”?
人性嘛,最无法直视的东西之一!
船上的老伯,表现出像个“圣者”,好像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去改变,可能他自己也知道凭自己这点力量,是无法改变最终结果的,反而会让所有人都失去希望,都将走向灭亡。
老伯更像是“大自然”的化身,我们不需刻意留意它,也不需要对它做些什么,它会自我慢慢的恢复,它会原谅所有人,对它伤害过的还是对它无视的,它会给最后生存下来的人以希望,并扶佑着生命的成长。
女性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都是令人心疼的,一对情侣在饥饿下,男方凭着力量会先得到食物,自故自的吃起来,大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既视感,而女性起码会先走向伴侣再走向食物。
都已经快饿死,吃根香蕉还要剥皮,唉!
人类那卑微的脸面呀!
另一方面,女性这个身份却成了一种“武器”,是可悲,还是无奈!
影片的结局,很好的映射出《创世纪》的场景,是人性,是欲望,还是这本是已经安排好的。
金基德进入拿了金狮后就放飞自我了,圣膓作品全都木大……
人间的丑恶,空间的错乱,时间的永恒,人的终点
去年还在说某位香港大导为了“重拾自己”一个劲净胡来,同样的评价给到金基德也毫无问题。
金基德真的疯了
口味略重啊…
#Berlin2018# 爆款诞生!应该进主竞赛啊!虽说看上去仍然是恶趣味和生硬的政治寓言,但金基德的新作不仅野心极大地写了韩国和人类的历史,而且再次如「圣殇」般拔高到了宗教的高度。另外,所有要拍“太平洋大逃杀”的都看看这部片然后洗洗睡吧,能到金基德十分之一的狠劲都审不过,那还拍个毛。
相较于金基德的其他作品,这部电影纯粹就是装逼,什么玩意,那个罗志祥男主,一副欠揍的样子,也是没谁了。矫揉造作的故事情节,太酸!还来了个轮奸谁是亲生父亲的恶趣味,也没讲个所以然,金基德确实够脏的。
人吃人 结局实在是悲哀
我觉得拍得蛮好的,背景设定很好。内容很丰富,包含阶级矛盾、善恶、欲望、正义邪恶、因果轮回、毁灭重生等,人性泯灭到兽性大发,这是个“吃人”的社会。食欲和性欲总是交替出现,也正是想说明食色性也。
安圣基的角色应该让金基德自己来演,冷冷看着我们人类。
概念比春夏秋冬更高一点 但呈现效果并不够好 而且水是哪来的啊?
说实话,金基德这次还真没资格和黄渤battle。
刚刚看完这部电影,收到女朋友从网上订的冷藏肉,牛肉、羊肉、鸡肉。其实人肉和这些又有什么区别呢,金是太敢说太敢拍的导演,同样探讨人的题材,和少年派有特别大的风格区别,金这一部看完更让人绝望,人的理性都是建立在物质丰裕的时候。我猜金的现实生活一定很辛苦、艰难....
李成宰 ,诠释的角色真好。 张根硕 ,演的也不错。不喜欢女主角演的。总体觉得还差一点东西,
金基德死在了拉脱维亚,这部电影成为了他导演的最后一部本土电影。
这种片子讲的内容挺多,更韩国!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绝对胜过《一出好戏》太多!
人类本性非善恶,实则食色与求生;英雄先身死,而后乱世至;一切人类争端起于资源,权利即资源的享有权;所有外界的干涉都不会改变前三点。
真是重口「一出好戏」,同样的主题,黄渤和金基德简直是人魔两生花。其实金基德也是重复自己了,这算是所谓大师们走不出的困境。「春夏秋冬又一春」用东方佛家来表达那份禅意。这一部用西方基督来表达那份原罪。怎么看都太像了,一套思想两种表达。总得来说他对人性和人间还是悲观的,自己仿佛是位置身事外的长者悲悯地看着这个世界,周而复始。
太淺顯直白的寓言失去了外延空間,動作鏡頭色調全是電視劇做派。藤井美菜真是美到天邊了。
像吃牛排一样吃人肉,像吃零食一样吃人肉,也只有老金敢这么玩了。虽然在他眼里人类不值一提,但失去他也是人类的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