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标签为动作片的电影,紧张刺激是做的非常成功的了,所以我给这个片子打了四颗星,如果逻辑剧情严谨些就妥妥的五星了。
我觉得一些逻辑不通的地方:1.反派前面太神,后面却那么渣。
还中二2.劫机爆炸的理由实在是过于牵强。
3.戴眼镜的反派帮男主解围,有的人说为了降到8000feet以下,但是戴眼镜的决心自杀的了,而且自己完全可以跑去厕所告诉乘务人员这一切,何必留这么一个人多此一举。
4.里面一些剧情的触发是打着打着推推搡搡出来的,比如杀另一个空警,这种完全没可控性啊,有可能男主把战友打晕或者打残。
其他貌似还有些不太舒服的地方,我觉得这个片子其实完全不用那么较真,作为一个动作片让大家看的酣畅淋漓就足够了,何必弄得有点不伦不类。
好电影真的得看两次才看得出味道来。
第一次看完我的感想只是这样:“有那么一点点柔情在里面,让这起空中劫持案也没有那么难过了。
电影前部分给那个NYPD警察镜头好多,弄得我以为在暗示他是坏人,还真被小小骗了一下。
”第二次看发现了许多细节,许多铺垫,许多熟脸提前出现,感觉更入戏了。
若这个世界对你的评价导向都是负面的,而你一心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硬碰硬会造成的局面会是电影里面的情节走向:因为你酗酒等等使得你成为一个unreliable character,你的上级不敢相信你,他想要抑制已经给予你的权力;你要保护的人凭什么相信你,他们凭借自己本能奋起反之 ... ... 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你的所作所为只能让他们更enervate,让局面更糟糕。
OK,这个时候高潮来了,大家都要同归于尽了,他们认同你是一个好人了。
怎么办?
救人救到底。
只有“技术过硬”、“思想过硬”“勇气过硬”,你才能完成从烂人到英雄的转变。
咳,只有电影才能这么导吧,生活中我们还是谨慎做人好了。
这片一开始看觉得很带劲,那几个短信让人觉得主角碰上了一个极度NB的选手。
正当要把它定位为一部高智商犯罪片时到后面有些情节越发离奇扯淡。
首先是主角的同事,携带可卡因那个货,从他的短信可以看出,他在上飞机前跟反1号应该是不认识,他携带的毒品应该是别人的,他说他需要这笔钱也不是指的那1.5亿而是贩毒挣得钱,既然毒品不是反1的那炸弹怎么让反1给放进去的?
第二是机长的意外身亡,从后面吹个针扎你下你应该能感觉到吧?
那不是被蚊子咬了下,最起码机长中了针的反应应该是:哎呦我擦,这什么扎了我一下。
然后拔出来之后还没弄明白咋回事直接毒发身亡。
除非这毒一见血人秒死,但是从影片情节上看这毒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作的。
同理,那个破产律师也是,尼玛都是僵尸啊,扎你下你连个反应都没有。
第三是正当纽约警察跟几个人一起把男1给制服了时候,为啥反1跳出来要帮男1,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不相信男1,而反1也没暴露身份,制服男1之后很快就会有人去给反1松绑。
此时他一翻脸直接跟老黑跳伞然后炸弹爆炸不就完了么,弄到最后自己把自己给做死了。
第四是为何两个反派能有男1的银行账号,而且在没密码的情况下还能够有能力把钱转走,即便是信托账户之类的,你总得有本人的证件以及授权允许才能开立吧,老外的金融监管都是些空气么。
这个片子告诉我们,牛逼可以吹,但是要吹在自己智商可控的范围内,要不就是在侮辱观众们的智商了。
《空中营救》,2014年10月1日的晚上在正大星美看了这部电影。
尽管这是一部2D电影,却是近年来在电影院看到的少有的剧情取胜的电影。
主角是飞机上的一个乘警。
在一班从纽约飞往伦敦的飞机上,他遭遇了异常狡猾的劫匪。
劫匪通过乘警的无线网络系统和他联系,威胁杀掉乘客以及获取赎金。
该乘警甚至不知道这个劫匪是哪个乘客,在飞机机舱的狭小空间内,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开始破案。
虽然影片结尾有些虎头蛇尾,但瑕不掩瑜,影片总体是一部成功的悬疑动作片。
另外提一句,主角Liam Neeson似乎是一位老来俏的演员,他曾经主演《辛德勒的名单》,但最近靠两部《飓风营救》归入老年打星的行列,所以这部电影的中文名也冠以“营救”的名字。
Take us down and we keep trying40 000 feet keep flying——《If I Lose Myself》,OneRepublic“这座盘旋在空中的移动战场,包涵了猜谜环节,又夹杂了一点儿《迷雾》中的鸡多不下蛋,最后必然是少不了一战。
”“这不是跑大老远救他女儿那个吗?
”不得不说连我老爸都是一眼就能认出连姆尼森,他说的是《飓风营救》。
用我的话说就是差点儿掀翻巴黎铁塔的那位,听起来稍微有点儿夸张,看过一遍电影就不会这么想了。
有了《飓风营救》这种失败翻译的前车之鉴,本部影片没有被翻译成《停不下来》,我已经感到十分欣慰了。
眼看《明日边缘》三天斩下1.6亿人民币,靓汤这位人民币玩家为通关不惜买一裤兜游戏币,连打带卖萌外加勾引英伦女教练……已经62岁高龄的尼森大叔不仅比靓汤弟弟大了整整十岁,一米九三的身高也……算了,换个话题。
《星战》中的绝地大师,《天国王朝》中的圣战领主,《暗夜骑士崛起》中的蝙蝠侠老师,《诸神之战》中的宙斯,《天龙特工队》中的开坦克轰飞机,《人狼大战》中的独战狼群,《超级战舰》中的海军上将詹姆斯下士,外加《乐高大电影》中的反派第一战力。
老将尼森一路拼杀可谓骁勇善战、万夫莫开,当然不动手的时候也是气势非凡、不怒自威。
然而在这部影片中境遇就有所不同了,因为他双脚离地了!
聪明的智商上不去了!
病毒又占领高地了!
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次老英雄直接将战场转移到万米高空,不仅要打坏蛋,还要挽救一飞机的无知群众。
要想打坏蛋首先得找坏蛋,注重动作元素的同时,本片还加入了诱人的悬疑惊悚元素。
开始你会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甚至连主角都不太了解,弄不清去向,摸不透起因,等到稍微有了一点儿头绪,却发现事件已经悄然开始,整个人已被搅在局中,想停,却根本停不下来。
正如影片的英文名一样。
没时间缕一缕思绪,更难从长计议。
这座盘旋在空中的移动战场,包涵了猜谜环节,又夹杂了一点儿《迷雾》中的鸡多不下蛋,最后必然是少不了一战。
但作为事件的主角,风暴的中心,其中的压力与责任,承受与担当,如何一个人HOLD住一飞机人,实现英雄化身,或是成为堕落邪神。
老将尼森单枪匹马,却不妨碍绿叶衬红花。
钢铁侠干爹十分钟爱的”唐顿大小姐“,这次穿起空姐制服,纤瘦之下亦有刚毅所在。
《唐璜》中囧瑟夫的老同学,越老越多管闲事儿的摩尔女士,也特地赶来帮帮倒忙。
一老一少两位美女,亦正亦邪孤胆豪侠。
如何逆转乾坤,死局之中拯救人民?
能否力挽狂澜,终结这场急速天劫?
我先不说。
看完这个片子后我有很多疑问,我自己尝试着一一为自己解答,最后整理出了一下内容首先这个故事中应该存在着两个隐藏角色,暂时称呼为:“先知”(我觉得“主谋”没有“先知”传神,毕竟每个人死的都那么准时)和“使徒”1:白人罪犯为什么为什么在登机前要说自己要去阿姆斯特丹 (两种解释 第一他就为赚100块钱,第二这是接头暗号他在寻找“先知”,但“先知”只想先认认他的脸并没有出来说我便是先知)2:这么多白粉很值钱,有这么多钱的人没必要去劫机(白粉提供者必然是 劫机的一群人,不然这种交易不可能让人随随便便知道,更不用说里面还有人炸弹了。
在以上前提下有两种可能 第一白粉是真的,这些拥有200万美金现金(估值)的人为了报复社会而发动此次劫机,目标是获得1500万美金(英文对白是1500w翻译成一亿五)。
第二 白粉是假的,毕竟只有一个人试过真假。
最终不论是爆炸了,还是炸弹从飞机扔下去(低空常压),白粉的事情都不会有人再追下去)3:发信息者凭什么预测到第一个受害人会死,主角在打斗中完全可能被对方干掉,也存在可能主角吧对方制服而没杀掉。
所有人听不到厕所里在打斗,匪徒凭什么肯定第一个死者已经死掉(两种可能第一 存在一位先知,这位先知全知全能排除了所有其他可能性。
第二 存在一名“先知”,然后“先知”入局,去完成他自己的预言)4:为什么主角将白人推向第三个受害者(他要去的位置其实是最后一排,那个位置离后面通道不到一米距离,完全没必要穿过其他人的座位。
两种可能第一:暴躁,失控。
第二:故意制造放手机的机会)5:如何瞄准第三受害人(设置的机关是定时定向的,这种情况要射中人只有两个可能,第一全知全能的先知,第二有人刻意把目标在那指定时间带到指定位置)6:炸弹是被第三方不小心启动?
造炸弹的人为什么不留后路?
(炸弹是被那女的不小心启动,从片中爆炸后不久就降落在机场看来,只要再晚个10分钟启动,就能稳稳的在低空把炸弹扔出去,而不会引爆压力装置,这应该是“先知”失算了。
)7:主角过安检时明显有找过关系让他带枪进去(过安检的时候明显机器发出了警报,但有一名工作人员示意让他过去,别查他。
这有两种可能第一他们认识卖他面子, 第二“使徒”帮他安排了让他偷偷带枪进去)8:白人没有受过太高教育智商不高,不善于计划,背后明显还有别人(白人受恐怖份子侵害,就去参军打恐怖分子,想不通为什么打就去报复社会,这样走一步算一步的方式和发短信的人步步算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人更是在他领导之下不可能是先知。
一种可能幕后还有个“先知”在指引他。
并以阿姆斯特丹为暗号叫他来找“先知”,然后“先知”没有认他只把他当作一个棋子。
)9:主角为什么给警察一把没子弹的枪?
黑人没枪拿着个弹夹干什么?
黑人为什么知道弹夹在哪?
(我只能想到主角吧警察当成快递员,送枪给黑人劫匪。
当然子弹的位置和会有人过来送枪自然是“先知”事先告知了黑人劫匪)10:钱到哪去了?
( 办理信托这么复杂的手续不是本人怎么办理,黑人匪徒黑进去办理的?
要是有这能力直接转银行的钱不就好了,劫机干嘛。
片尾的情况是:钱找不到了,人已经出国了,疑犯已经全部死了,先知在飞机上的表演让所有人认为他是英雄。
最终受益人是谁?
不要说钱其实没汇出去,安排他过安检的使徒和汇款的使徒其实是同一个人,最后得知钱已找不回来使徒的笑就能被理解。
)然后我认为这个故事每个人的情况是这样的主角:他安排了整个故事,将自己已另一被害人的身份安插到故事中,并最终获得金钱和成为英雄。
使徒:作为社会的高端人士,他将主角当成敢死队来做这件风险极高的事。
并替他安排种种不合理的政府反映,比如带枪上机,带白粉,带炸弹,查不到白人罪犯的底,真实汇款等等。
但最后主角已经获得所有的主动权。
使徒被抛弃与否全在主角的意愿罪犯:罪犯是被先知所召集的。
这样的人很好召集。
只需要两个要求。
第一前提他们憎恨社会想要报复。
第二他们想要钱对于个人能力要求为零。
工作非常简单,唯一工作就是发信息,其他由先知自己来完成,包括带所有道具,杀所有人。
所以他们只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发短信就好,只要没事发生他们手机一扔就完全不关他们事了。
但最终结果是他们被利用了。
所以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其实什么都没做,只是在放了个手机后骑虎难下。
本片是用快节奏的悬疑来隐藏漏洞百出的剧本。
我正式将这类电影称为闷棍电影,即用闷棍一样的疑团吸引观众,直到最后观众就记得时间瞬间过去,然而问题却得不到解答,最后只记得自己很享受这段时间。
罗列一下剧本的逻辑错误1、连叔的人物是一个由于丧女而酗酒的人。
他因为酗酒和情绪失控被纽约警局开除,但随后却被联邦航空警局录取,这个剧情太多余了,何不说他一直是空警?
同样是情绪失控面临被开除的边缘,比如早上老板给他打电话,意思是要停薪留职之类的。
2、为什么要杀死机长?
抛开到底是谁杀的这个问题,机长并没有挡在恐怖分子的路上。
杀死他比杀死其他任何乘客都要难得多,一个人走过整条走道去厕所,被发现的几率也很大。
第三个人就是被很简单杀死了,影片这么设计完全是如柯南一样创造一个密室杀人案吸引观众注意力。
3、如果黑人是程序员。
为什么要让自己人的手机响。
他可以给任何一个飞机上wifi内的手机发送病毒栽赃这个人,无需掉包手机,其结果是一样的,也不会被拍到掉包手机。
4、如果连叔一生气把自己锁在厕所里,忽略他的短信。
那么恐怖分子就自己失败了。
因为a恐怖分子在8000公尺以上引爆炸弹,无法跳伞,同归于尽,无法栽赃,计划失败。
b如果炸弹在8000公尺以下引爆,则恐怖分子可以跳伞,但炸弹伤害变小,飞机可以迫降,真相可查,计划失败。
c、其他情况,台风战机击毁飞机,同归于尽,计划失败。
d、如果一切顺利,他们没被发现,但只要连叔不死,他们的钱都会被留在他的账上。
5、连叔的同事带了一大包炸弹可卡因上飞机,因为走了员工通道,为什么连叔自己不走?
还要和挡路的恐怖分子纠缠。
既然没走员工通道,那安检通道的机器遇到枪不会响吗?
他放在包里备用弹夹不会响吗?
这是唯一一个看之前没上豆瓣看评论的。
我看有人说情节抓人,前半段我是没感觉到,可能是柯南什么的看多了,主角还很暴躁,第三个死者吐白沫之前我已经感觉到无趣了,还想半路走来着。
正当我在座位上嗜睡的时候,一个钢瓶朝主角抡过来,顿时我就清醒了,后边不错了,够紧凑够刺激,那显得怯懦的戴眼镜的我倒是猜到了,虽然在那之前我怀疑过副机长,但是没想到还有个同伙,这样倒是使得剧情走向更有说服力,实施难度不大,不存在上帝视角的问题。
这两人的作案动机有些让人无语。
最后的飞机俯冲迫降够给力,就是停的太突兀,而且发动机上还没有火。
迫降之前也没给乘客指示,也许他们以前都经历过这种迫降。
想看空难,建议看看国家地理的空中浩劫,好几季,各种原因都有,那个也很抓人的。
当舍身为国的保护者们被说成是罪犯,那么将乘警污蔑为劫机者也无可厚非。
这大概也算是一种创新吧。
一说起飞机这个空中密室,往往最先想到的不是侦探和密室杀人犯的智计角逐,就是探员同劫机者的勇者游戏。
本片属于后者。
只不过,《空中营救》这个电影不走寻常路,没有让乘警和歹徒直接较量,而是设计计谋使飞机这个大密室成为乘警的个人舞台,他们仅仅混在人群中,冷眼旁观,三言两语就搅得飞机上鸡犬不宁,乘客们像热锅上的蚂蚁,而主角则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跳,并一步步坠入他们布好的圈套。
当国安局主管彻底认定主角就是劫机者的一刻,阴谋得逞。
不过,电影就是电影,就算正不压邪,大不了同归于尽,本片没有避免落入主流结局的俗套,并且,电影最大的毛病也尽在于此,这个结尾没有足够的电影细节信息来支撑,显得很扯很突兀。
不过整体来说,尤其是站在电影的娱乐性观赏性来说,本片是在合格线以上的标准的工业流水线产品。
电影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前半部分是歹徒周密的简讯联络作案时间,后半部分则是主角被陷害后的紧迫脱罪时间。
歹徒通过网络传简讯给主角,告诉他每二十分钟会杀死一个人,于是主角一边寻找歹徒一边防止乘客被杀。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杀死乘客的恰恰就是主角,至少看起来,几位乘客的死都与主角有关。
而最重要的陷阱则是歹徒要求汇款的帐号,竟然在主角名下。
至此,构陷主角的阴谋。
这一部分,几乎都使用简讯联络,所以台词较少,大部分时候都是将短信内容呈现在画面中。
画面跟随着主角的行动和视线而不断移动与切换,悬疑感很强,极具压迫感和代入感,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唯一一场格斗戏发生在厕所这个极度狭小空间,是全片动作精华凝聚,节奏迅猛,动作凌厉,大有《飓风营救》的写实动作风格。
当地面的电视新闻也将主角认定为劫机者后,电影进入第二阶段,如何重获信任,并抓捕凶手,是主角的难题。
就在此刻,飞机事件中最重要最俗套的道具——炸弹,闪亮登场。
然而,本片再次不走寻常路,没有让主角顺利拆弹或者将炸弹摆脱,而是用了空中应急措施来应对炸弹危机。
最终炸弹爆炸,飞机紧急迫降。
通观全片,本片有两点做的极好。
一是节奏的把握和氛围的营造,短信博弈和三次死亡事件快速推进,让氛围不断高涨,在主角被构陷的一刻达到高潮,又在炸弹危机开始再一次加强让观众将心提到嗓子眼,最后飞机成功迫降才放下心来。
第二,这是笔者认为本片最成功的一点,整部电影的设计像是密室逃脱,一条一条的线索不断被抛出,只要细心寻找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就能找到答案,没有无关紧要的冗余信息来故弄玄虚扰乱视听,这是编剧的高明之处。
这样做,可以让主角专注于剧情主线,增强电影的节奏感和悬疑氛围;也能让观众们的注意力保持在谜题上,加强了紧迫感和代入感。
而电影的动作风格则继承了《飓风营救》系列。
甚至笔者感觉本片就是空中版飓风营救,所以片名的翻译中才会有营救二字。
硬派,写实,凌厉,简练,没有多余的动作,也绝不拖泥带水。
电影是工业产品,而本片就是一个合格的流水线爆米花电影,剧情上的硬伤和漏洞,本就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在这一百多分钟的时间内,你能够跟随连姆尼森大叔的脚步,感受着压迫的氛围,同他一起找寻线索,解开这密室谜题,度过一段紧张刺激的时光。
《空中营救》和以往的电影题材不同,这部电影没有让乘警和歹徒直接较量,而是设计计谋使飞机这个大密室成为乘警的个人舞台,他们仅仅混在人群中,冷眼旁观,三言两语就搅得飞机上鸡犬不宁,乘客们像热锅上的蚂蚁,而主角则像猴子一样上窜下跳,并一步步坠入他们布好的圈套…… 电影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前半部分是歹徒周密的简讯联络作案时间,后半部分则是主角被陷害后的紧迫脱罪时间。
歹徒通过网络传简讯给主角,告诉他每二十分钟会杀死一个人,于是主角一边寻找歹徒一边防止乘客被杀。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杀死乘客的恰恰就是主角,至少看起来,几位乘客的死都与主角有关。
而最重要的陷阱则是歹徒要求汇款的帐号,竟然在主角名下…这一部分,几乎都使用简讯联络,所以台词较少,大部分时候都是将短信内容呈现在画面中。
画面跟随着主角的行动和视线而不断移动与切换,悬疑感很强,极具压迫感和代入感,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唯一一场格斗戏发生在厕所这个极度狭小空间,是全片动作精华凝聚,节奏迅猛,动作凌厉,大有《飓风营救》的写实动作风格。
整部电影的设计像是密室逃脱,一条一条的线索不断被抛出,只要细心寻找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就能找到答案,没有无关紧要的冗余信息来故弄玄虚扰乱视听,增强了电影的节奏感和悬疑氛围,也能让观众们的注意力保持在谜题上,加强了紧迫感和代入感。
电影的动作风格继承了《飓风营救》系列。
硬派,写实,凌厉,简练,没有多余的动作,也绝不拖泥带水。
匪徒还是很会玩心理战的嘛,前面耍得大叔团团转,结果剧情到后半部分就泄气了,大叔一通嘴炮演讲居然就扭转了局面,真不愧是有主角光环。这类密闭空间救援类电影悬疑氛围的营造一向是不错的,其实把握好节奏剧情上的bug倒也可忽略不计,爆米花电影嘛看得爽就行。
胡乱紧张一气。铺垫太少,到最后又扯了太多。坏人总是前面神勇,后面神经。
真没什么好看的
【C+】又一部“伪高智商电影”,男主角被剧情衬托的极为愚蠢,看似很厉害其实根本不能细想,凶手如何预料男主一定会杀死同伴?机长究竟如何被下的毒?这种以逻辑取胜的故事当被太多巧合和糊弄充斥,就失败了。只能拿来解闷的片子。
期待过高…
看了好害怕:(
也是一部好睡的电影……
一度以为男主是个分裂症,但是他没有(窝做不到,但觉这样的人是存在的
航班版恐怖直播。小格局中的黑白对抗。不讲拳脚,大玩心理战。铺垫悬念迭出,但高潮缺乏惊喜。合格爆米花。
港式烂片系列,那些对打的招数太港太烂了。剧情牵强附会,一堆明星贡献的烂片。
前85分钟的剧情就像男主控制欲爆发的yy情节,一个人压制一整个飞机的人,最后果不其然反派自己跳出来,然后再来一些违反常识的迫降,就为了表达一个失落法警成功解救劫机的故事
唐顿大小姐真美。
没什么悬念的破案故事
标准美式爱国片
氛围营造与人物塑造很棒,紧张刺激一气呵成。当下好莱坞的犯罪悬疑动作片领域已经彻底摆烂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可真够意淫的
高潮来得太晚了
大小姐你好美!尼森叔和摩爾姐頗有火花。故事很好,不見硬傷和漏洞,反正我沒看出來。睏得我要死要活的,但堅持看完。五星必須有。2014最佳电影之一。
62岁的尼森大叔依然宝刀未老,写实的动作风格让人看完热血沸腾。
3.5星就是这电影最好的归宿,比一般商业片强一点的戏剧张力,但归于流水线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