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于雪岭熊风有着挺高的期待,因为评分很高,今天终于把这部作品看完,总的来说虽与我想象之中不太一样,但也算不负期待吧。
雪岭熊风这个名字,听着就有一股土匪气,像是白鹿原一样的,加上熊出没里面的两个熊说话总是一股东北大碴子味,观影之前我一度猜测这是一部土匪片之类的,结果出人意料,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动画电影中的爱情片,虽然很隐晦。
雪岭熊风特别突出了熊二这个人物,让他的人物形象变得丰满许多,剧情也很饱满。
整体来讲确实值得这个评分。
熊二这个人物,之前的形象一般都是呆呆傻傻、胆小没用、单蠢,害怕了就只知道喊熊大,对比成熟有责任心的熊大,显得这个人物特别不讨喜。
但是在这个电影里。
他却变得可以为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大白熊,而变得异常勇敢、勇往直前,变得成熟独立起来,这个转变确实让人看的心潮澎湃,大概这就是“爱”的力量。
虽然作为全年龄段的动画电影,为了照顾小朋友,不可以写的很直白,但是在我看来熊二就是喜欢大白熊的O(∩_∩)O 再说剧情,整个剧的剧情还是很饱满的,但是反派塑造的一般般,对于抓住白熊的执著毫无缘由,人也刻画的比较油腻惹人讨厌。
全片里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应该是熊二与大白熊玩耍的片段、让人看了也会有高兴地感觉,虽然说熊二就是有了“老婆”连哥哥都不要了的见色忘兄之熊O(∩_∩)O 总之,希望熊出没系列越来越好吧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是一部充满冒险和热血的动画电影,讲述了狗熊岭百年不遇的大雪中,熊二勇敢地拯救大家的故事。
这部电影引人入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友情和勇气的力量。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狗熊岭,这里的大雪纷飞,给人一种童话般的感觉。
熊二是一个憨厚可爱的熊,他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当大雪封山,大家被困在狗熊岭时,熊二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寻找食物和温暖的住所。
他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友情和责任。
电影中的画面非常精美,大雪纷飞的狗熊岭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熊二的形象也十分可爱,他的憨厚和勇敢让人忍不住为他加油打气。
在熊二的带领下,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成功地走出了狗熊岭。
除了精美的画面和可爱的角色外,电影中的音乐也非常动人。
每当熊二遇到困难时,一首激昂的音乐响起,让人感受到了熊二内心的坚定和勇敢。
这种音乐的运用非常巧妙,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一部电影好看与否,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能打动观众的心,能否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作家余秋雨说:“当剧情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戏剧家所拨动的艺术琴弦与观众的心弦以近似的频率一起颤动,这就是情感共鸣。
”电影作品要表达的观点和观影者想要吸纳的“想象”有个情绪上的对接,对接好了,观众情绪就会被卷入进去。
那年与好友昌军在家看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2004),好友是一位中学班主任,平日里教学非常认真负责,跟他在一起,言必称教坛事。
片中主人公马修教师对孩子一视同仁,师者仁心,对不同类型孩子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并在“铁血”校长教育模式下敢于冒着开除的危险进行变革和尝试。
这部电影让他很有感触,让他想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如何空谈素质教育,让他想到普通中学老师升学率重要还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
昌军一大摞的情绪表达,可以看出影片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
看叶伟信导演的动作警匪片《导火线》(2007)正是我在警校培训的时候,白天上的是室外课,一身特训装的教官传授擒敌拳,射击,搜身、徒手带离,让我们有一种想要实战的冲动。
影片中马军(甄子丹饰)和Tony(邹兆龙饰)在木屋的那场决斗,甄子丹犀利的脚法,凌厉的摆拳,拳击格斗式的重拳,泰拳中的膝顶肘击,展现得淋漓尽致,两人的决战没有一丝单纯追求华丽好看的套路动作,都是骨碰骨的招招凶狠,拳拳到肉,看的是让人有点窒息,看后直呼过瘾,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是完全投入进去了,应该说达到了情感共鸣。
任何艺术创作都希望作品面对“高山流水”,觅到知音,达到情感认同。
唐代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段数根须。
”唐代诗人贾岛又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其实讲述的就是作诗作曲练字的不容易,但不容易并不意味着一味高端,高端大气上档次固然不易,但要做到“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就更不易了。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说:“戏文作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人之好人小儿同看。
”这就涉及艺术措置,白居易每每作诗都要念给老妇听,老妇听懂了,白先生才拿去发表。
因此,从电影等艺术推广的广度和力度上来看,情感共鸣就要更加注意他的普遍化和普通化。
单就个体而言,不同阶段对电影的指向与注意点也不同。
中学时候看《太极张三丰》(1993),少林功夫,君宝(李连杰饰)与天宝(钱子豪饰)打垮十八罗汉阵,这些飘逸的拳法让我激动不已,顶礼膜拜。
参加工作后再看该片,很为里面的一些无厘头台词和搞笑画面,或者戏谑的打斗场面开心一笑。
再后来,陪着他人重看此片,注意力就会回到人物的台词和故事反映的人生态度上来。
君宝在客栈里睡觉,说:“做人啊,只要问心无愧、开心就好。
”然后带着一个甜甜的笑容酣然入睡,导演还特意给了他一个近景。
天宝却不认同,他懊恼地将爬在地上的一只臭虫弹走,表明他十分不甘心做一个卑微的小人物。
面对八抬大轿耀武扬威经过的刘公公,君宝看后对旁人说:“这人怎么这么霸道?
”天宝一脸羡慕,说:“好威风啊。
”这就是他们的“三观”不同,也决定了后面的戏剧冲突和人物角色的最终命运。
一部好的影片要照顾到全面,顾及到全方位,能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学识、不同经历的人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才能让观众入戏,产生情感寄托。
和家人一起去看3D动画版《熊出没之雪岭熊风》(2014),儿子沉浸在熊大、熊二高山飙雪,酷炫的视觉冲击效果,五彩斑斓的奇幻溶洞等夸张的戏剧场景中,站在一旁不停地手舞足蹈。
芹着重在熊二、团子(白熊)等主角的人性和情感世界上,熊二为了挽救团子,舍命回到她身边,团子注视熊二的表情,让芹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
我重点关注人性中善良和邪恶的较量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挖掘出内心的善。
主题曲“你最勇敢、不怕困难、让整个世界一点一滴不一样”更是满满的正能量。
离场灯光亮了,结尾曲白挺的《你从未离去》唱到“前方的路不再孤单漫长,天空下你我不再守望”让我的内心再次感染。
不同的人都找到了自己的需求点,你说这样的电影我们会给他差评吗?
不能因为动画片不好就否定熊出没的一切作品啊!
拜托你们先看看。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再说话好吧。
熊出没的动画片确实不咋地但是!
电影版,都可谓国漫良心之作你们知道不?
就拿我最喜欢的雪岭熊风说,还有漠视生命吗!
还有暴力血腥吗??
还有你们挑出来的一切毛病吗!!!
真不是我说你们咧,主观臆断,断章取义,因为动画片不好,就全盘否定,麻烦先看看熊出没电影版好吧看看你们批评的《熊出没之雪岭熊风》里有什么吧:感人至深的熊团友谊,震撼人心的雪域风景,这。。。
不好吗。。。。。
想想熊出没也真是够可怜,不管怎么努力弥补,都是批评一片 是,熊出没没有大鱼海棠所谓的情怀,也没有大圣的文化底蕴支持,但是它才是逆境崛起的国漫不是吗!
最看不惯你们这些总是拿第一部动画片说理的人,看看电影版再吵吵吧。。。。
实在看不惯啊。。。。。
再说了,喜羊羊我不知道(不过我感觉好像越拍越次),但是熊出没呢??
你们看到熊出没的努力改正弥补了吗!
先从电影版开始改,现在又在努力改动画片的错误,看看现在的《夏日连连看》《秋日团团转》,已经基本上没有这些缺点了不是吗。。。。。
19.2.9号补充几句,最近看见有人拿同样理由给烂片挽尊。
这是两码事。
大人要尊重孩子,第一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观念强加到孩子头上上纲上线什么救救孩子。
第二也该想想怎么把儿童作品做好点。
这也是尊重的一个方面。
————————————————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评判这部电影,可说的似乎没什么,也似乎很多。
不过看到那些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的另一个意义上的卫道士,想说的话就变成一句:你们真的考虑过小朋友的感受吗?
若是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就不要以自己的预设和判断代替孩子天真朴素、自然而然的喜好。
火车头托马斯,天线宝宝之类,大部分成年人在观看时都如坐针毡(我同学父母坚持收看此节目,是因为中间有六合彩的中奖号码飘过),但某些年龄段的孩子却兴奋非常,手舞足蹈。
因为他们是孩子。
小时候看过余华的一篇随笔。
在他儿子出生后半年,他决定让他来分享自己对古典音乐的爱好,于是整天给孩子放巴赫、巴尔托克和德彪西。
“正当我乐观地感到儿子对巴赫的喜爱与我越来越接近时,外婆拿来了一盒儿童歌曲的录音带,里面有一首四十多年前周璇唱过的儿歌: 小燕子,穿花衣…… 这一天下午,我的儿子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显得十分激动,张大嘴巴使劲地笑著,小小的身体拚命扭动。
他让我将这首歌放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气喘嘘嘘、满头大汗,因為激动过度而没有了力气,倒在床上睡去后,才让我关掉了音响。
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听巴赫了,每当我為他放出巴赫的《平均律》,我这才一岁几个月的儿子都要愤怒地挥动著手,嘴里口齿不清地叫著:「小燕子,小燕子……」我只好关掉巴赫,关掉巴尔托克,让「小燕子,穿花衣……」在我们的房间里飘扬。
我苦心经营了近一年的巴赫,被「小燕子」几分钟就瓦解了。
于是我的蓄谋已久、我的望子成龙、我的拔苗助长,还有什麼真正的宁静?
在我儿子愤怒挥动的手上和口齿不清的「小燕子」里,一下子就完蛋了。
” 每个人都曾年幼过,华兹华斯说,孩子是成人的父亲。
说过“救救孩子”的鲁迅,后悔的是童年时毁掉了弟弟的风筝。
而评论中那些疾呼“救救孩子”的人,却是因为孩子看了部你们不爱看的动画片而已(甚至有些人看没看过都两说)。
以自己的价值观越俎代庖,别说“救”了,根本是不尊重孩子的自以为是。
熊,本就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
哪个孩子童年时不喜欢熊?
小时候我非常喜欢一个美国卡通里的毛毛熊。
后来又喜欢爱心熊。
时至今日我的同事看到维尼熊和泰迪熊就迈不开步子。
最近几年在日本大热的熊本县吉祥物Kumamon,除了宣传策略外,恐怕本身就具有“熊本熊”这个得天独厚易受欢迎的条件。
现在,我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熊大熊二。
剧情设置如何改进,怎样做到老少咸宜,这些问题都可以探讨。
偏偏有些人不这样,他们只会跳出来大叫:“救救孩子!
”根本不管抱着狗熊玩得开心的孩子们需不需要他们救。
这就是孩子们眼中最没意思的大人。
需要被救的搞不好是他们。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是《熊出没》大电影的第二部,该片已于2015年1月30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狗熊岭百年不遇的大雪中,熊二偶遇了小时候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神秘小伙伴,除了重逢的喜悦,小伙伴也给熊二带来了不少麻烦:穷凶极恶的追猎者、神秘而未知的重大传说。
一系列的阴差阳错,熊大熊二光头强和动物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
在小镇和森林中,他们闹出了不少惊险又好笑的意外,在传说的驱使下,一行人踏上了前往白熊山的旅程,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欢笑和感动,勇气日渐增长,友谊也越加深厚,熊大和熊二学会了理解对方,矛盾也渐渐地化解。
可是,一场灾难意外地爆发,在千钧一发之际,熊二鼓起勇气,承担起了拯救大家的责任,危机最终圆满解决。
这部除了延续第一部的亲情、温情、友情等正能量元素外,还在主要角色的成长、情感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尤其着重刻画相对不太成熟的“熊二”一角的个人成长,亲情、友情,这些人生中的重大命题从银幕关照现实生活,也是每一位小朋友和成年人在成长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生命体验。
影片中妈妈的离开和团子的离开。
对熊二来说是痛苦的,可这也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所必须要经历的,人会离开,但感情和回忆却总永远不会离开, 我们要学着慢慢长大,慢慢坚强。
很喜欢电影的主题曲《你从未离去》,温馨且动人。
你从未离去9.6白挺 / 2015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是一部一流的国产动画电影,是熊出没系列电影中的最佳作品。
该作品在票房上刷新了此前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保持的国产动画票房纪录。
我认为这是个被低估的作品,作品精致讲究,剧情流畅完美,如果说夺宝熊兵在好莱坞面前是个小个子,那么雪岭雄风已经可以与好莱坞一较高下了!
我个人认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熊出没之雪岭雄风、魁拔3:战神崛起和小门神是国产电影的一阵作品!
救救孩子们吧〃(印象1:看来又是一个没有智商的家长。
印象2:怎么说呢,你家里是动画片带孩子还是家庭教师带孩子,也或者是爷爷奶奶呢?
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到头来怪动画片,我也是笑了)真吓人,可笑至极,确实,l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熊出没也不例外,不过,你的眼睛是用来看坏的一面嘛?
好的一面从来不看?
眼睛不要可以捐给有需要的人嘛。
何必在这里当个小丑,你有什么资格评论,如果不能把好与坏讲出来,你的评论宛如一个**(脏话用星号代替)动物不是不能成精嘛?
(一星评论)。
我无语了,儿子,孙子(实在忍不住了),我怕你们都是没有看过到这里了来评论吧,这是动画片动画片动画片,你还在闭关锁国呢?
一个动画片被你当做那种影视片。
那么你怎么不去汽车总动员,疯狂动物城等这些动画片里评论说:哎呀,汽车成精了,怎么动物也成精了。
唉,你是想让人们承认你有多无知啊,身体器官不要可以捐给有需要的人啊。
我无法理解这是什么评论,黑这么有意思,要不要哪一天我黑一下你试试。
评论,要从好的角度上想,再加一点坏的角度,这样的评论才叫合格,那些喷子与黑的,我只能用几句话形容(喷子不包括全部(这里面,那些黑的就算了))没证据还说的“严正义词”,喷子请看清楚和了解情况再说抄袭与其他事情,不然,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观点,甚至觉得有点可笑。
那些黑的:无脑跟风,愚蠢至极,智商下线,毫无道理,思想奇怪,视力需要去眼科检查,思想的去心理医生去帮你咨询一下。
首先,我需要先说明一下,我今年19岁,刚上大一,年寒假我和同学一起去看雪岭熊风的首映。
我不知在你们这些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人来说怎么样,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比第一部要好很多。
至少我在看第一部时只是觉得好笑甚至有点幼稚,但是我在看第二部时看到最后特别是那段音乐响起来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真的很感动,而且看完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也许有人会说我幼稚,看动画片也哭,长不大。
我不在乎,我只知道看完电影后我的心里那些在大学里看到的不公平人心险恶似乎瞬间消失了,这对我来说就够了,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心情而不是为了学习。
有些人一看到熊出没电影就开始发什么救救孩子们,那我倒要问问你们,那什么该是孩子们看的动漫电影呢。
首先你们要明白看电影是为了放松心情而不是为了学习,而且有很多人觉得不适合儿童看拉低儿童智商的很大原因恐怕是自己不喜欢看吧。
因为你们觉得它幼稚,所以你们就认为孩子们看这个拉低智商。
还有一些更离谱根本没看过电影就乱发评论,就是纯属于黑国漫。
你们觉得雪岭熊风幼稚无聊,就像觉得教你们1+1=2一样。
是,我们都会1+1=2,可那我们该教一年级的孩子们什么呢,就是这个。
难不成要教他们拉格朗日定理,不定积分吗这样高深的东西吗?
不管你们会如何说我甚至骂我,我不会改变立场。
我非常讨厌那些把成年人的想法加到儿童电影上的人,你们既然一开始就觉得幼稚那又何必去看呢?
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终年被白雪覆盖的白熊山,可爱调皮的熊大和熊二出生在这里。
伐木工整齐有力的号子响彻森林,当卡车满载原木离去的时候,熊大和熊二则与他们宿命中的敌人——少年光头强相遇。
三个小家伙互相追逐的时候,熊二不小心掉入树洞,随后来到一个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
在碧蓝剔透的湖中央,熊二见到了妈妈故事中的大白熊。
转眼时间来到了现代,对白熊念念不忘的熊二弄丢了朋友们过冬的口粮,为此遭到哥哥的痛骂。
而就在此时,光头强带着三个行踪诡异的外地人来到森林,他们却无意中吵醒正在雪中休息的大白熊。
混乱中,熊二和大白熊再度相逢,而一场意想不到的全新冒险也即将展开…
喜剧,贺岁,陪小朋友一起笑笑,但是广告真是讨厌。
【B-】情绪饱满,动作流畅,确实是被低估的一个国动系列。
如果实在没啥笑点,那就给孩子们普及一些知识也好啊
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电影,虽然有很多瑕疵,但其质量、好看程度和诚意,已经甩开很多国产真人实拍片许多条街。6.5分。
《熊出没》的电影系列每年都会看,唯独这一部在当年跑去看《喜羊羊》去了。不知道是不是期待值太高,还是时间跨度太长了,看完觉得好,但没我想象中的好。其实故事文本依然大人小孩皆适用,团子被赋予成了大自然or山神的具体形象,用这种形式警示人们剥削大自然会遭到反噬,同时熊二在也在此行中学会了勇敢地肩负起责任。而最后的岁月静好,不知道是不是只是熊二的幻想,团子或许可以让时间回溯,但大自然未必会......
我家熊孩子最爱这个了,我们没有看其他节目的权力,遥控器掌握在孩子和中老年妇女的手中。这两只熊加一个光头电影票房和电视收视真稳😂。
太好哭了,不输美国那些迪士尼片
变身是童年阴影
标记
还算是比较好看的。我觉得这部电影主要是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否则大自然的报应人类难以接受。
感觉不少场景还是不适合太小的孩子看,这点处理的不好。剧情我估计孩子理解不了,趋于成人化。
这个白团子也是稍微有点大白。不过可可爱爱,欢欢乐乐的。
补标
看不下去了....看到一堆宫崎骏迪斯尼梦工厂的影子....
国产动画里真的算不错了。
陪女儿看把我哭了,我泪点低啊,可是网易云主题曲下评论一看,不止我一个,好吧,四星
讨厌熊大熊二,可是这部真的好
熊孩子爱看,用几张电影票换我一个多小时的清静还是蛮值的。
这个画面还凑合吧………………
还是很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