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不能说是绝对的恐怖片爱好者,但是也算是对恐怖片情有独钟了。
尤其是喜欢温导的片子,从电锯惊魂入了坑,无论是《招魂》还是《死寂》,甚至到后面非恐怖题材的《速度与激情7》和《海王》,温子仁的风格有区别于一般西方电影,更细致入微,恐怖的气氛渗透到电影的每一个角落,而不是一般西方恐怖题材那种流于形式流于表面的惊吓。
还记得高中刚看电锯惊魂的时候,笔者把短信铃声也改成了那句“I want to play a game”,当然也没用几天……每次一来短信都要吓一跳><这次冲着时隔多年温子仁亲自执导,笔者满怀着十二分的期待进行了观影,为了追求原汁原味,一开始就选择了无删减版。
(当然支持正版也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又忍痛在某奇艺花了6块钱来代表我支持正版的决心)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酌情阅读。
影片一开场出现在1993年的一个康复医院,这里有一个身患特殊疾病的孩子名叫加百利,力大无穷,即使被电击还能吸收并操控电力,虽然口不能言,但是可以运用无线电与人沟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I will kill you all”。
说真的看到这里,我以为这又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而且康复医院里演员夸张的演技和场景时刻让我以为会突然跳出一个人拿着场记板大喊一声“cut”,又有一些类似于《惊声尖笑》那种荒诞不经的感觉。
然而事实证明这就是正片,随着加百利的主治医生说着“是时候把这个肿瘤切除了”,并没有具体形容这个所谓的“肿瘤”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到了现在。
(在这里吐个槽,本来以为“肿瘤”是什么形容词是暗示……结果还……真就是个肿瘤……)
女主曼迪是 个孕妇,两年内四次怀孕,前三个孩子都不明原因的流产了。
让她本来就酗酒的丈夫德里克变本加厉,一言不合就对曼迪拳脚相加。
曼迪原本生活在一个收养家庭,养父母和他们的亲生女儿—曼迪的妹妹一直都和她关系亲密,但是因为曼迪的家人并不喜欢德里克,德里克已经两年不允许他们见面了。
这一天,德里克更是不顾曼迪还大着肚子一拳将女主锤到了墙上,瞬间曼迪的后脑就流出了鲜血。
本来按照正常人类的思维是不是得叫个120或者报个警?
最不济出了那么多血又是个孕妇,也得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偏不,女主就自己锁上门躺床上睡过去了。
夜晚曼迪听到响动下楼查看,发现丈夫居然已经死了,死状极度扭曲,简直不像人类所为。
而杀害丈夫的凶手还在家里并开始追杀曼迪。
一番追逐下,曼迪晕了过去。
醒来已经躺在医院,而且失去了她第四个孩子。
康复后的曼迪回到家里,仍然感觉家里仿佛还有另一个人的存在,而更令人心惊的是,她产生了特别真实的幻觉。
她就站在家里,却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杀人现场,看到一个瘦高的黑影,仿佛就是杀她丈夫的那个人,在一名医生家里将其残忍杀害。
后来接二连三的幻觉,也对应了现实世界的杀人场景,受害者们都指向了当初那个康复医院,当初的那场“肿瘤切除”手术。
警方在整理当时康复医院的资料时发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档案,而当时接受治疗的那个小女孩,居然就是曼迪。
等等?
曼迪?
那加百利又是谁?
它和曼迪到底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根据曼迪童年的回忆,加百利只是她幻想出来的一个朋友,如果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个小天使和一个小魔鬼的话,那加百利就更像是那个小魔鬼。
它不停的暗示它自己才是真实的,曼迪的养父母都是虚幻的。
彼时曼迪的养母已经怀孕,加百利还不停的在曼迪的耳边说着曼迪的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会再爱她了,各种怂恿曼迪对自己未出生的妹妹以及养父母动手。
而随着妹妹的出生,曼迪养父母对她的爱并没有减少,曼迪与妹妹的关系日渐亲密,后来的她再也听不到加百利的声音了。
那现在又是怎么回事?
曼迪现在不但可以看到她“幻想”中的朋友杀人的场面,甚至后来在她家阁楼里,发现了一个被囚禁的奄奄一息的女人,和全套加百利作案的工具。
原来加百利其实就是曼迪小时候的那个“肿瘤”,拥有自己的骨骼四肢和强大的能量,长在曼迪的后背上却和曼迪共用一个大脑,只是她不但力大无穷,拥有超能力,而且就像个魔鬼,心里只有残暴。
当初康复院给曼迪做切除手术的时候,因为不敢切除全部脑部肿瘤,把一部分封在了曼迪的大脑里,这么多年过去,曼迪反复怀孕流产的原因也是因为加百利一直在她的身体里吸收营养,越来越强壮。
那次丈夫的家暴正好释放了加百利。
曼迪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杀人的幻觉,其实都是加百利控制了她的身体进行的一切复仇行动。
而在他家阁楼那个奄奄一息的女人,就是当初被强暴至怀孕,并把她们送去康复院的曼迪和加百利的生母。
故事的最后,曼迪经过一番挣扎,重新接管了自己的大脑,把加百利封印在了自己的大脑深处,并拥有的加百利的能力(是不是越说越像超级英雄电影了……下一步就得加入复联了吧),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
她的生活里,还有依然爱着她的妹妹,她的养父母。
影片剧情较常规,基本看到一半就能猜出大概的始末。
剧情一涉及到感情方面就略显尴尬,但仍然牵引着观众的心跟着一步步紧张起来。
只是有一些较尴尬的情节和不合时宜的温情互动,总让人刚把心提起来,又马上出戏了。
女主的养父母真的是个好人,收养的孩子没事就自言自语,还要提刀杀自己都不害怕。
仍然无怨无悔的爱着孩子,也不给她找个医生,哪怕是心理医生看看。
而且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女主每天晚上要干那么多体力活,即使自己不知道,第二天从来都不锻炼的她全身就不会痛吗,甚至第一次的时候她还怀着孩子挺着那么大的肚子……每次一出现幻觉后脑勺就会流血,这么长时间了,为啥不去医院看看啊,之前住院的时候也不说拍个脑ct。
如果早点去看看发现脑部有不明增生,及时就医切除,是不是早就没事了,也不会有无辜医生警察的牺牲了呢。
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致命感应》其实不只是恐怖片,更是一部公益片,提醒大家有病就要及早治疗,不要把小毛病拖成大病,影响了自己,更会影响身边的人。
总得来说,《致命感应》作为温导的作品虽然让人难免略显失望,但是也不失为一部及格的B级恐怖片,正式版虽然删减了一些血腥场面,但是不影响整体观影感受,还是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微信公众号“永无岛的游乐园”
看的是无删减版,与《招魂》系列相比,血腥程度上升了,风格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恐怖氛围营造不错!
女主最后战胜恶魔仅靠个人意志有点草率,至少要借助下耶稣的力量吧?
另外这个畸形寄生胎是怎么来的?
是艾米莉他妈和魔鬼做的交易?
看来拍第二部可以交代清楚最后话说魔鬼战斗力那么差?
需要拿凶器砍人而不是魔法伤害?
一开始听着《搏部》的经典片尾曲前奏做转场BGM,以为温要从恐怖类转型悬疑惊悚类,于是各种挑剔的审视:太过明显的精分啦,提前预知的JUMP.S啦,直到真相揭开,同时牢房与警局大厅两场诡异而贴切的动作戏之后,发现温在成名之后仍然在创新,这份"物理精分"创新值得多一星,和上一部的净化之时一样,适合有一定恐怖惊悚阅片量的人才能更加欣赏到编导的新意,好片
《致命感应》与通常所言的“人格分裂”电影有什么区别?
本质上并没有差别。
艾米丽与加百利被设计成寄生双胞胎(看似高妙),加百利以吸食艾米丽的营养而生。
在大多数时候,艾米丽的主观意志能压制加百利的邪恶力量。
但也有时候,比如艾米丽脆弱时,加百利就会占据优势。
这不正是双重人格的表征吗?
两种人格共存于同一个体,时而这者人格强盛,时而那者人格占优,主体从而表现出差异鲜明的两重性格特征。
《致命感应》换了一层表象罢了,内里逻辑不变,依然是“挂羊头卖狗肉”。
而整个故事,依托于复仇片的老套模式,嵌入对亲情的庸俗探讨。
加百利是偶然诞下的怪胎,为了保艾米丽以完好,需要动手术切除他。
由于医学实验不彻底,加百利成了寄生于艾米丽的非物质存在,一旦吸足养分,他就可能反扑重来。
丈夫对艾米丽的一次重击,让加百利“苏醒”,于是他展开血腥的复仇计划。
该如何结局呢?
诉诸于亲情。
爱的力量(非血缘)让艾米丽重获生机,战胜了体内的加百利。
最终予人的教诲竟然是简单的正必胜邪,正义凌驾于血缘之上。
多么缺乏想象力啊,让人难以置信,温子仁要改名温哈欠吗?
即便在恐怖片应有之恐怖元素的制作上,也差强人意。
似乎,西方的恐怖片导演倘若不使用肉眼可见的恐怖元素,他们便拍不出恐怖片。
而东方恐怖片是另一种情形:看不见比肉眼可见更让人感到恐惧。
因此东方恐怖片重氛围体验,通过“无”承载想象恐怖的空间,也由此制胜。
熟悉温子仁的大伙伴应该都知道,他是作为这些年恐怖惊悚类型片顶流的存在,出过不少爆款和吓得人津津乐道的影片。
比如成名作《电锯惊魂》惊悚片类型,再到玩转恐怖元素的《潜伏》和《招魂》系列,从此在业界打响了温子仁“恐怖大师”的名号。
不过温子仁成名后,似乎爱上了热衷于收徒弟,自己做起监制和制片人,他做的《招魂》宇宙目前就有8部,现在连金字招牌《招魂3》都拱手让出导演位置。
众所周知,温子仁监制的电影嘛...就没了那个味。
每部他监制的电影品质也参差不齐。
所以在众多温子仁标签的影视作品里,认准温子仁执导是很重要的。
今天要聊的《致命感应》,也叫《恶煞》或《疾厄》,是温子仁继2016年《招魂2》之后,重新拿起导筒执导的恐怖片,那么接下来就来验货!
老规矩先介绍下《致命感应》预告片释出的剧情梗概,不影响原片观影。
故事背景发生在西雅图的现今,曾经在《安娜贝尔》的女主在这饰演麦迪,突然某日能产生诡异的幻象,在幻象中她能看到有一位“美式男版贞子”的“恶魔”,尤其是恶魔在实行杀人的时候,麦迪就像置身于其中,看着那头发蓬松挡住脸的恶魔手刃对方,而麦迪在现场只能尖叫浑身不能动弹。
过不久,麦迪就会在新闻得知确实有人遭到谋杀,这些都并非仅仅存在于麦迪的幻象,而是在现实中真实发生的。
随着剧情发展,麦迪不光发生幻象,自己家里也开始出现异常,常规闹鬼操作也在屋子里轮番上演,在来回几次的过程里,麦迪知道了这长发恶魔的名字叫加布里。
巧不巧,麦迪开始模糊想起了一位儿时的玩伴就叫加布里,但在她回放小时候录像带时,却发现儿时的加布里玩伴,竟然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而此时发生的诡异事件,却和麦迪有着千丝万缕的神秘恐怖关系...于是,一场惊心动魄寻找破解和抓拿“恶魔”加布里的对决上演了。
《致命感应》首先给我的感觉这就是温子仁的味没错了!
复古并有着明暗对比强烈的色调,熟悉独栋大别野开始的诡谲事件,依然是那种审美风格的服道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麦迪开的那辆Toyota复古车型,和《招魂》里沃伦夫妇是同款,房间内的一些家具的风格,也都和《招魂》系列有异曲同工之妙。
全片看下来,虽然影片惊吓程度和次数没有《招魂1和2》那么多和拍案叫绝,但在镜头语言的调度上,影片前半段温子仁把镜头视角玩出更多新花样,比如从房子顶直接俯拍跟随,还有各种奇特极为不寻找的偷窥视角。
当然怎么少得了温子仁式空间纵深感极强的视角镜头,在全景的画面中,不留有特别指引的空余位置,但又让观众感觉每一处都有可能潜藏着惊吓的危机。
而且这次温子仁更是频繁运用恐怖惊悚类型片先入为主的心境,放出各种烟雾弹,把大部分原本传统恐怖片要爆出的惊吓的气氛酝酿到最大化,比如公寓大叔那场戏,我已经整只手都放到嘴巴里了,然后镜头一切,片段结束,那就结束了,啥事都没发生,逗你玩的。
这些我认为都是温子仁很好运用了“未知是最好的恐惧”这句来自古典恐怖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话。
其实在《潜伏》和《招魂》系列温子仁在这些吓人招数上,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了,而且因为这两个系列都由儿童作为被惊吓的主要对象,这也会让恐惧的能量提升不少。
《致命感应》则是以成年人作为承担者,恐惧的力量会削减不少,但依然是以女性作为主体对象,在此前的一期《招魂》宇宙我就有特别分析过,恐怖类型片几乎主角都是以女性作为惊吓对象,包括鬼也是女鬼居多,这里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女性相较于男性,能更快获得观众的包容和共鸣。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恐怖片打破这个传统,比如《逃出绝命镇》,主角是一位男性,他作为被惊吓和被附身对象,恐怖惊悚元素也融合进了种族议题,形成一种新的恐惧探索源。
温子仁在访谈时就聊过,多年来他一直做的恐怖类型片,他自己也在求变,需要在这部电影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确实这部电影在恐怖的设定上,给了观众一个非常不一样的转变,甚至被有些人调侃,《致命感应》是此前未能成功拍出的R级版《新变种人》,现在被温子仁给拍了出来。
也或许是这样的转变,再加上影片的惊吓次数没有太多,所以导致了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观感小差异。
接下来做更深的点评,会涉及微醺剧透,但不影响观影。
影片开始于一个神秘的实验室城堡,相关科研医学人员在对一个长得奇丑无比的生物进行实验,但实验时死伤人员惨重,无奈只能进行病灶切除,结束实验。
转眼多年来到主角麦迪怀有身孕,但这是她两年多第三次怀孕,前两次都以流产悲剧收场,酗酒家暴的丈夫对她更是粗暴对待,但也就在这时,麦迪儿时的幻想的朋友加布里出现,先把麦迪的丈夫给灭了。
此后麦迪的家开始“闹鬼”,她自己更是和加布里产生各种可怕的联结。
影片前半段把悬念做得很足,基本靠着加布里到底是谁去牵引观众往下看,在制造恐怖惊悚的气氛上,温子仁算是正常发挥,少了些惊喜但惊吓指数还是在线的,起码我所在的影院观众和我的反应都是挺激烈的。
随着线索一点点的铺开,其实到了影片中段的时候,基本大概能猜到神秘的“恶魔”加布里是谁了,但当他现原形的时候,还是让我心里有念到哇有够变态的。
这样的大开脑洞,真的有一种看了重口味“走进科学”的感觉。
这或许也是观众对《致命感应》有比较两极化讨论的原因,前半段搞得像是神秘兮兮的恐怖片,到了后面变成了惊悚动作片。
也因为这样的设定,国内可以买进这部电影在流媒体上播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国内不能拍有“鬼”恐怖片的案例,值得去研究和摸索下的。
或许也正因为这样的设定反转,再回头看影片前半段铺垫的逻辑就会显现出硬伤,比如麦迪头时不时流血,那她真的没时间没空去医院检查一下,去拍个CT做个核磁共振什么的吗?
还有前半段“加布里”神出鬼没悄无声息,但到后半段打斗时的声响,隔一条大马路关着窗都能听到,前后这些动静差别是不是也太大了。
看过电影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最后在收尾时,温情式的转折显然也暴露了温子仁对于文戏控制的不自然,台词上为了表达亲情的力量,更是直白到书面语。
这或许问题是出在反派角色加布里的塑造上,影片没能给足太多丰富该角色的空间和时间,导致了加布里在影片都是以制造恐惧的工具人存在,但最后却要搞一出煽情,从而显得角色共情能力过于单薄。
比起同样以亲情落脚的《招魂1》,《招魂1》中的母亲从一开始母爱的力量就在酝酿了,在情感累积的作用下,最后在驱魔时转折就自然很多。
此外,影片结尾那段让我想到对于家庭关爱,以及社会包容和接纳的探讨,这些或许都能深入去做些文章,可惜影片也就点到为止而已。
但我依然认为这是温子仁导演一次不错的尝试,缩放到每一场戏份去单独看,温子仁稳定发挥的恐怖视听效果,都能让人屏住呼吸进入状态。
不过拉远纵览全片,剧情之间的衔接和进展,以及角色的行为逻辑和关系,都是为了营造每一场恐怖惊吓场景而铺垫的,稍微太过于强调惊吓的形式主义。
当然了,在恐怖类型片里营造恐怖气氛的形式主义是很重要的。
只不过在形式主义和故事之间找到完美平衡,应该是每部恐怖片都想要探索的天花板。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月前看的一部韩泰合拍恐怖片《灵媒》,也给我同样的感受,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执导过《鬼影》的班庄·比辛达拿刚,制片和编剧除了导演外,还多了一位执导过《哭声》的导演罗泓轸。
因为这片太冷门所以就没安排上,如果大家对这片感兴趣可以点赞和留言让我知道。
《灵媒》去除掉更为传统的恐怖片模式,用了一个高概念的伪纪录片形式,去慢慢把恐惧感渗入到观众内心,让真实和离奇,植入到大家的潜意识里。
不管是今天聊的《致命感应》还是《灵媒》,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在生理上而非心理上,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两部作品探索恐怖元素的动因,其实都在试着找到人心恐惧成因的不同角度。
今天聊的《致命感应》,应该不会成为温子仁新的爆款,不过如同他说的希望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我来说我看到了这种不一样,但在剧情编织和升华主题上,或许还能做得更好。
如果你喜欢恐怖片,同时又对重口味的惊悚动作片感兴趣,那么温子仁的新作《致命感应》,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无数遍想起《鬼伎回忆录》
如果对《Audition》有印象的话,一定不忘里面钢丝割裂皮肉以及刮磨骨头时候刺耳的声音,不过那多少也只是听觉上的折磨,顶多让人忍耐不住扔掉耳机罢了。
这里却更多是视觉的。
导演很耐心的用特写描绘了钢针如何刺入指缝,如何拨开指甲,如何深入,如何渗出血这一个过程,配合上Komomo撕心裂肺的惨叫,着实让人浑身不适。
影片完全开始按照导演荒诞不经的想象力和令人发指的恶口味进行。
除了那些残忍的虐待,多次出现的死婴估计就让崇尚人道的老美发疯,何况这是给无辜的美国男女老幼茶余饭后消遣的TV节目,三池导演实在有点玩的过火。
不过呢,邀请他拍片的人也正是看重了他《Audition》中表现出来的功力,这片子多少也算不负重托。
总之这部电影比较难懂而且口味重孕妇小孩年老者心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勿看如果是对喜欢三池崇史或者有点兴趣的 ,或者是生活了无生趣想要自虐的,或者是自认为麻木不仁什么都刺激不到的,看看这片子应该还是不错。
温子仁导演的《致命感应》近日于流媒体上映。
或许是因为删减,恐怖与血腥元素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消弱,我认为如今这部影片仅能被定义为是一部成功的惊悚片。
另外,温子仁在推动影片叙述的同时,致敬了一众电影大师,这足以让不少影迷兴奋。
而影片中对于恐怖文学元素的借鉴也足以让恐怖片爱好者满足。
因此,若是对此影片保持好奇的观众,不必担心此片过于恐怖,完全可以放心观看。
以下内容有严重剧透,请酌情观看/ 本文图片截取自海报与预告
《致命感应》海报1《致命感应》的故事由一个名叫曼迪的女性(安娜贝拉·沃丽丝/麦肯纳·格瑞丝 饰)展开,渴望着有一个孩子的她在多次流产后并没有放弃。
而她的丈夫德里克,一个瘾君子,在一次清晰时空的争吵中失手将曼迪的头砸向了墙面,从而唤醒了寄生并沉睡于曼迪大脑中的加百利。
加百利作为曼迪的孪生双胞胎因发育不良而寄生于曼迪身上并与曼迪共享同一个大脑,并且吸收曼迪的营养而存活,并且逐渐的拥有了控制电子设备和控制曼迪身体的能力。
治疗曼迪的医生们最后决定切除加百利,术后曼迪恢复显著并被收养。
可由于兄妹两人共享同一个大脑,加百利并没有死亡,而是躲在了曼迪的大脑之中并且悄然地吸食着她腹中的胎儿的能量。
最后加百利借着德里克意外砸破曼迪的机会苏醒,并再次控制着曼迪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旅。
2不出意料,在《致命感应》中,温子仁又一次融入了克苏鲁的恐怖元素。
《克苏鲁神话》是由H.P.洛夫克拉夫特所创作的恐怖小说集,其影响力之大早已渗透于各个文学以及影视作品之中,如《降临》、《水型物语》、《林中小屋》等影片都能找到《克苏鲁神话》中旧日支配者的影子。
导演温子仁访谈温子仁之前的作品也深受其影响,在18年的《海王》中,温子仁构造了一个“克苏鲁”式的海底城市。
其片中的海沟族就是小说中潜行者的由来。
在《致命感应》中,我相信关于加百利的设计温子仁也是从克苏鲁的相关故事中获取了不少的灵感。
而这次温子仁所选取的对象H.P.洛夫克拉夫特的信徒是拉姆齐·坎贝尔所写的《夏盖妖虫》。
夏盖妖虫拥有寄生在有机生物的头骨和大脑内的能力,一旦被安置在人类的头颅之内,他们便会使用残忍的外星人心灵感应逐渐像控制木偶一样控制人类。
不难看出,加百利就是本片中夏盖妖虫的化身。
他通过与曼迪交流逐渐的蛊惑并且控制曼迪的身体去满足他邪恶的念头,例如他迷惑儿时曼迪的视线,险些让她杀死还未出生的妹妹希德尼。
《致命感应》预告图片3在成功借用了恐怖文学作为《致命感应》的背景之后,温子仁在叙事以及场面调度上的精妙设计让这部影片更加的引人入胜。
首先他在叙事上采用了以曼迪为主线,其他角色为支线的方式使多个人物可以对不同事件进行发现以及探索,并且最终交汇于一点。
这不仅仅扩充了影片的叙事空间,更是给予了观众了更多的线索去猜测影片的走向。
温子仁曾用一段精彩的平行蒙太奇。
让观众更好的接受了加百利的第一次“正式”出现,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曼迪的妹妹希德尼(麦蒂·哈森 饰)拿到曼迪儿时的病例带回到家中与母亲一同观看对加百利的手术录像时,我们看到被抓到警署的曼迪遭到了同样关押在监狱中的犯人的霸凌。
这条故事线的场景之间不断切换,观众在逐渐得知加百利的秘密后,更像是获得了短暂的前情预告,为加百利的出现和即将到来的屠杀做了充分的心里准备。
细致的场面调度以及摄影也是影片成功的因素。
温子仁在这部影片中通过强调多种强烈的反差来突出了加百利的危险性,而让观众感受到一种为未知危险性的恐惧。
在片头的西蒙医院里,我们跟随着韦弗医生的视角观看了加百利的第一次暴动。
红色的灯光闪动着警告着当时情况的危险,可随着加百利被镇压以后,温子仁呈现出的画面却是带有着卡通图案的蓝色袜子。
通过联想,我们不得不将穿着袜子的主人与已经杀死了数名警卫的加百利划上等号。
在这个场景中,蓝色与红色、卡通袜子与残暴的对比所产生的反差显然会加强加百利的恐怖,而为之后的内容作出了铺垫。
另一处巧妙的设计在于后脑勺的鲜血,闪烁的灯光以及恼人的耳鸣声的多次结合出现,构成了加百利出现的必要元素。
这些线索的出现都会让观众于第一时间意识到加百利/恐怖的即将出现。
而此等吊起观众情绪而不是立马惊吓的方式更能体现出温子仁在沉迷类型片后所展现出的大师风范。
《致命感应》预告图片4家庭在《致命感应》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曼迪对家人的渴求、加百利对希德尼的嫉妒、还是曼迪生母萨琳娜的抛弃孩子的行为中,都能看出几乎所有推动影片叙事的重要因素都是由家庭引起的。
而这样的设计,却成为了不少影迷对这部影片,甚至是温子仁批评的理由:一切都用家庭来解释,即简单又俗套。
换言之,这也是在批评此影片缺少了一定的深度。
放眼望去,回归家庭或许是今年来好莱坞电影甚至是全球商业电影的一大全球化的趋势。
近年,一些列商业影片都不约而同的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例如《X特遣队2》、《人之怒》、《活死人军团》和《小人物》等影片。
这些影片都或多或少的选择家庭作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来推动剧情,既方便了电影制作者,也让观众能够在不进行思考的情况下对叙述逻辑给予肯定。
因此,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影片缺少深度,甚至会导致观众不再对影片进行思考。
这样的问题确实在《致命感应》中出现过,例如觉醒后的曼迪在打败了加百利后竟然选择抱着希德尼痛哭表白,她才是自己真正要寻找的家人。
但是在其他方面,影片以家庭作为解密线索,无不成功地做了合理的铺垫。
以曼迪精心布置的婴儿房为例。
温子仁曾在影片中展现出散漫阳光的婴儿房间以凸显了曼迪对孩子的渴望。
而在加百利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曼迪最后是在婴儿房中被打晕,这一切都在暗示着加百利是导致婴儿去世的罪魁祸首。
而这也为曼迪的觉醒做了一定的铺垫。
因此,回顾家庭有利有弊,《致命感应》中对于家庭元素的处理确实有稍微欠缺思考。
但是整体上却是成功的以家庭线索为基础而推动剧情的。
所以我认为不能以此为由将此影片一棍子打死。
《致命感应》预告图片5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结尾获得自己身体控制权并且觉醒的曼迪仅仅是将加百利关在了自己精神世界之中。
这或许暗示了加百利重出江湖的可能性。
或许,《致命感应2》的面世已经出现在了温子仁的日程表之上了。
不同于《海王》,《致命感应》中克苏鲁的元素变得更为的直接。
在《夏盖妖虫》中夏盖虫族的计划是潜伏于地球之中寻找机会控制全人类。
再或许,在接下来的影片中,代表着夏盖虫族的加百利或许是破茧成蝶,对曼迪身边的人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曼迪,拥有着与加百利相同能力的人类将会再次拯救所有人。
在此,我将视《致命感应》为一个新的恐怖片系列的开篇之作,并且给其一定的肯定。
希望在下部影片之中,希德尼,警探,萨琳娜这些存在探索空间的角色会变得更加的丰满,西雅图的地下城会变得更加“恐怖”。
《致命感应》预告图片
书影背包客公众号二维码
2023年3月18日18:41:46《致命感应》是温子仁执导的悬疑恐怖电影,由安娜贝拉·沃丽丝、麦肯娜·格瑞丝主演,于2021年9月10日在北美院线上映,并于HBO MAX上线播出 [1] 。
该片讲述了麦迪森在梦中不断看到恐怖的杀人场景幻象,而这些幻象实际上真实存在,她决定挖掘真相和自己的过去,与邪恶力量斗争的故事。
在一间凶宅之内,麦迪森(安娜贝拉·沃丽丝饰)的丈夫在家中被神秘入侵者杀害,麦迪森则在事件中失去了孩子。
后来,她在梦中不断看到恐怖谋杀案现场的幻象,而这些幻象实际上是真实发生过的凶案。
她试图帮助警方抓获凶手,同时解开她与凶手有联系的原因之谜。
她开始挖掘真相和自己的过去,发现这一切与名叫“加百列”的“魔鬼”有关 [1] [17] 。
有一段时间,该片表现相当不错,就像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惊悚片,带有超自然的元素,并呈现出惊人的 CGI 特效。
但是随着更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古怪场景展现出来,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愚蠢和狂热,演变成一系列滑稽可笑的追逐和极其血腥的打斗场面。
如果这部电影表现出任何幽默或讽刺性的自我意识,那么它可能会非常有趣,但一切都是直截了当的,观众会发现自己不是因为这部电影而笑,而是在笑话这部电影。
该片人物刻画平淡无奇,对话敷衍了事,往好里说,表演充其量也就是差强人意 [13] 。
(《好莱坞报道者》评)狂喜看起来太累了!
有点感觉头晕!
这部电影是一个畸形病娇妹控哥哥的猎杀狂欢。
说实话,这部电影悬疑感比较弱,前半段就像普通的恐怖片,甚至有些老套,在中段就几乎把所有秘密揭露了,但剩下的一半全是高潮。
当加百利显身监狱猎杀女囚徒、警察的时候,它几乎是无敌的,直到最后也是只有她的妹妹艾米莉阻止了它。
导演就是这样精心准备这一场惊喜恐怖大礼包的,甚至那个疑似男主的警察到最后都是在打酱油。
加百利唯一失算的是它的妹妹也是个妹控。
但是,到最后那容易被忽略的电子杂音让我这个观众不禁想象,如果加百列没有被艾米莉关在精神空间,而是继续它的屠杀,只是让艾米莉误认为她已经掌控了自我而且拥有了远超常人的力量怎么办……可是,我转念一想,加百列没有这么细腻的心思。
我又不禁想,或许是艾米莉自己想象出一个虚假的、母亲妹妹都还健在的现实……
上古纪元,上帝创造了一大批美好的天使,这群天使生活在天堂中无忧无虑享尽世上的快乐和爱,随着人类无法想象的时间推移,天使们出现了厌倦和叛逆,一个只拥有上帝无偿给予自由美好的世界是无法健康的存在下去,带头的几位能力强大的天使蛊惑了一大批追随者向上帝发起了阴谋和挑战,结果可想而知就是晨星的陨落,掉入专门为禁锢这群堕落天使设置的地狱。
他们变成了恶魔,心怀怨恨不满,伺机而动,想要重新祸害上帝创造的人类,它们化身为蛇在夏娃的耳边窃窃私语,甚至化成肉身在她的后代里行走生子,产生了一种天使与恶魔结合的产物,一面是他们在天堂里的美好面容,一面是它们在地狱里的邪恶景象。
7分:男警察战斗力也太强了吧,一路追到地下,Gabriel钻哪里他就钻哪里,身手矫健。最后来一句fuck me, 我默默在屏幕前狠狠点头😅译名有剧透嫌疑,中间看到ta把母亲绑架就知道不是鬼片了,鬼不搞绑架这一套的。没想到是被恐怖片感动的一次观影体验,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依然是家人,兜兜转转就在眼前。前面惊悚恐怖、中间打戏(打戏真的蛮搞笑,甚至想起信条)和反转,最后温情结尾,忽略掉“妹妹为什么敢只身一人前往阴森废弃医院找资料,竟然还毫无阻拦找到了,找到之后不报警反而和妈妈看起录像带”这些解释不通的小细节,整体还是中等偏上的作品。确实和招魂不一样,温子仁没骗人。
剧本也太无聊了点吧,所谓反转啥的都一下能猜到,在影像调度上面也没令人真能够惊艳折服的时刻,真就啥惊喜都没有
温哥出品,必属精品,但是温哥为了迎合中国市场二次剪辑的作品,必属残次品。
将所有悬念系于一点就像整段相声只有一个包袱,如果不响会适得其反,本片一体两面的高概念其实很前期就已经曝光,剩下的无非是生理上的实现形式,温子仁纵使下了很多功夫去设计逆行的动作逻辑,但只要核心悬念一破,作为悬疑剩下的就只有垃圾时间了,这一点着实很像信条,甚至连逆行设计的瑕疵都像,尽管牢房警局两场虐杀可称今年的名场面,但整个剧本的薄弱显而易见,一些逻辑上的不合理也比较掉价,温子仁还是温子仁,但灵气已经变成了匠气
这个,超能力能不能解释一下
鬼怪到底想要什么,很多这类片都是通过热热闹闹让你忘记问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贫困却住大房子,这房子在哪个国家都不该太便宜吧。不该是精神分裂这种老套路,结果是物理分裂。但仍然没啥意思,中间追捕那段我都快睡着了。不明就里就开始欺负新囚犯,但凡透露自己是因为凶残地杀了三个人被抓进来的,就没人敢找茬。这类重犯也不该与其他看起来就是小偷小摸的犯人关在一起。刚上映时四处没找着,以为拍得有多好,这不行。
扬短避长,又土又俗。
我他妈真的服了温子仁了,一个没有鬼的电影死的人比前几部鬼片加起来死得都多!在几乎所有好莱坞导演都在探索新技术的时候,温导大踏步的后退,愣是从被人嘲笑多少年的铅黄电影当中挖掘出新的宝藏。他完美袭承了约翰·卡朋特,山姆·雷米,托比·霍珀等人的恐怖元素,成功塑造出手持利刃,身穿黑衣,行走如风,杀人如麻的全新怪物形象,并且让心电感应一词真正具现化,真的是应了国家电网那句话:您用电,我用心!忽明忽暗吓死您!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集变态、丑陋、诡异、恶趣味于一身的怪物了!前半段我还在纳闷,为什么温子仁这次没有那么吓人了,后来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温导已经从“我要用你看不见的东西吓死你”进化为“我要用你看得见的东西吓死你”,我现在心里面就一件事,烧香拜佛求菩萨求上帝都行,二十一世纪恐怖大师:温子仁,长命百岁
封闭空间的运镜好强!恐怖程度一般,剧本也有点敷衍了事,但是整体精彩刺激!最后大结局也太东方了吧!
依然是灵异附身,故事太单薄了,y1s1剧本很不温子仁...
下半年Highlight预定。气氛营造得太棒,虽然有些地方比较瑕疵但是完全可以被后半段有几处屠杀场景导致肾上腺素飙升的爽感给抵消掉。【不要看爱奇艺版本!不要看爱奇艺版本!】
走近科学…………被译名骗了 只有揭晓真相时有点恐怖 不过这不是魔法石那个奇洛教授吗……虐杀场景其实是动作片……调度不差但我看温子仁想看的不是这个……雷·沃纳尔的重要性
怪不得国内能引进,原来是一部重口味“亲情”家庭片呀(狗头保命)。从纵深感极强的镜头视角和极其鲜明的明暗对比电影色调,你就知道这就是温导的作品了。而本片在稳住导演个人惊悚风格的基本盘上也确实如他所言呈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大场景会用到俯拍来递进且增加了不少让人先入为主的偷窥视角镜头。故事设定有所创新是挺惊喜的,当前面一大段恐怖幻觉的铺垫都以为还是老掉牙的恶灵附体了,后半段女主后脑勺裂开的小别致东西从监狱到警察厅里重口味的大虐杀给本片增色不少啊。整体可以打到7分,虽然温导把“未知才是最大的恐惧”玩得挺明白了,但温情升华方面还是挺薄弱的,老精神战胜法了。
倒不如老實地將《奪命怪胎》好好重拍一次。
7他是她,她是他,他爱她,她也爱他,他恨她,他控制她,她给他写了一个剧本杀。抄袭借鉴自陈奕迅歌曲 黑泽明
配乐浮夸+1 不是很恐怖。控制视觉中枢这说法可以,关进精神监狱哈哈哈哈。女主很乐观,不过妹妹光环真重啊。肿瘤侠这又名笑死我
Gabriel休眠了那么久是咋练就一身好武艺的?各种反关节扭断肢体骨头刺出的镜头还是挺过瘾。
终于知道为什么能在中国上了,因为这好像是一部恐怖片,又完全不是一部恐怖片…[C+]
前半部分真是一点亮点也没有,让人昏昏欲睡。故事不新鲜,节奏太拖沓,最后半小时杀戮场面尚可。
温导回归恐怖片后的水准还是顶级,各种经典元素海量奉上,镜头语言太强,谜底揭晓后开始喜剧时间,警局屠杀又血腥又恶趣味,扔椅子那简直笑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