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咖啡厅,一个靠窗的座位,在一天之中从早到晚一共接待了四桌客人,讲述了四个不同的爱情故事: 一、 她与他相约在多年以后, 他还是个普通职员,而她却成为了影坛名流。
她想看看昔日恋人,曾经的密友, 而他却用花边八卦挥霍了她的万种轻柔。
难怪两个人坐下后,她喝咖啡,而他却呷酒。
二、 一个在家中思念,一个却在世界周游。
归来后彼此阔别三日,如隔三秋。
执手相对泪眼,无语说愁。
一个强行要走,另一个一再挽留。
也不知道如此勉强后,两个人还能在一起走几个春秋?!
三、 一个欠爱情一个奢侈,一个欠女儿一次缠头。
一个假意的婚礼,却让两人成了忘年之友。
从今后,你是我的牵挂,我则不离你左右!
四、 他用他的外表冷漠来抵御她的万种温柔, 她则用她的全部爱意对他做最后的挽留。
此时无声的凝望,却化作两个人无解的闲愁。
从此后,愿我的转身离去,换取你的锦衣貂裘!
爱情不是一杯咖啡,却像半瓶烈酒。
让人贪杯不醒,醉后扶头...... 观影至此,不禁泪流!
《桌子》,一部非常有趣的韩国爱情“氛围”电影(为什么是“氛围”,后面会说到),在一家咖啡馆的同一张桌子前,发生的四段爱情故事,其中第三段并非讲述男女之爱,但也涉及婚礼和爱情,姑且纳入爱情片范畴。
一张桌子,四个故事,每每两对人物相对而坐,看似漫无目的的“尬聊”,隐匿着欲说还休的心事,恰如店家端上的那壶红茶,白水在茶汁浸润下迸发光彩和香气,满是暧昧浪漫的氤氲之息。
在电影哲学里,有一个理论:电影影像分为感知、情感和动作三种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了影像表达的三个不同状态。
而在情感和感知之间,还存在着一种被称之为“情状”的过渡类型,即情感被激发涌动而出,但还未被接收对象所感知的一种临界状态。
这是一种情感飘散在“空中”而没有归属的弥散状态,用我个人理解的大白话说就是所谓的“氛围”。
在这一理论萌芽时期,“氛围”电影并不多见,但时至今日,却已经很多了,最著名的便是王家卫的电影(网上曾有专门论述),而《桌子》应该也可归为这一类型。
四段故事,四组对话,每个人在自说自话中有意或无意地展露了心意,而在观众对此了然于胸的同时,影片里的对话角色却无动于衷,任由彼此的思绪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和游散,就在“窗户纸”将破未破的情状下,情感达到最为“浪漫”的时刻,亦即高潮。
在一个格局如此狭小的故事中,做好对“情状”的把控,需要更多增值性的技巧,比如打光和装扮,一个隐形一个显性,在这方面本片可谓细致入微。
每段故事的用光既照顾了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又最大化体现了人物的心境,而每位女主角的妆容极好地彰显了其个性和际遇,最明显的莫过于女性角色的口红,从恬静淡雅的裸色系到热情丰润的甜美系,再到妩媚多情的性感系。
除此之外,本片几位女主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不同的个性和际遇注定了不同的爱情观,郑恩彩的侧写镜头美得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在最想要的天气,和最想见的人,来一场千情万绪的相逢,旧爱也罢,新欢也罢,说的都是往事;咖啡也好,红茶也好,品的都是心事。
这是一篇来自一个正挣扎于爱情与现实的漩涡中、即将步入社会与职场、爱过也爱着的女大学生,在完全不懂电影艺术和表现手法、在此之前对几位演员以及制作团队毫无了解的条件下,仅凭自身几段单薄而用力的情感经历,分别从四位女主人公心理角度剖析的礼貌且责任性影评。
一天之内在一间咖啡厅的同一张圆桌发生的四段关于爱情的四段对话
一杯点缀着小白花的半杯清水 贯穿影片始终,花朵静静躺在水面,从羞羞答答地打开、悄然无声地蔫吧到一片一片被撕下...
故事一:时过境迁的初恋 现已成为大明星的女主与学生时代初恋男主的约见。
女主一进入咖啡厅就开始东张西望:甜蜜地打着电话的老板娘、隔壁桌紧张而焦急工作的客人和窗外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那份墨镜与口罩都遮掩不在的期待与不安溢于言表。
身旁一句“你好!
”,摘下墨镜的那一瞬间,甜蜜欣喜一下子从眼神中不听话地跑了出来。
如今只是一家公司小职员的初恋男主寒暄地坐下,紧张且不安,他不知道如何与眼前这个大明星对话,毕竟他在单位跟别人讲他们处过对象都没人相信。
女主则是满心期待,看惯了娱乐圈的尔你我诈和身边人的真真假假,看着眼前这个愣头愣脑的男生,满怀着对曾经那份单纯而美好的感情的怀念与向往。
而男主真的还是一点长进没有,完全不会看人眼色,从一开始简单的寒暄到后来没完没了对八卦新闻的追问,让女主茫然若失,她意识到现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回忆也只是回不去的美好。
后来,外面突然来了几位男主同事,隐隐藏藏地在角落议论,男主还欣喜地主动挥了手(可能是男主事先故意叫过来的为了炫耀),看到这里有点反感。
到这里,女主明白了,她主动提出离开并与其他粉丝无异的留下签名照叮嘱支持她的新作品,嗯,回不去的美好。
“好遗憾啊”“我也是”
故事二:悬而不决的春光 女主是刚刚跳槽到某美食杂志的小记者,男主是一穷二白,被炒鱿鱼,旅行归来准备开餐厅的无业青年。
他们正值春光,这是他们的第四次见面,前三次见面在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他们的感情发展得匆忙而热烈,一夜情过后男主意外失业生活捉襟见肘,突然离开去旅行,这是半年后归来的一次约见。
女主从谈话开始就坐立不安,眼神躲躲闪闪,言语中充满对男主半年了无音讯的埋怨与气愤,却又不知如何表达,以什么身份表达...男主则一直津津乐道着旅行趣事,眼神直直地盯着女主透露着欣喜。
女主再也坐不住了,按捺不住的焦灼急切,起身准备离开,男主一把抓住女主的手,从包里取出从各地为女主准备的礼物...用心且真诚。
聊天过程中,女主一直小心翼翼地试探着男主,两人互有好感却都不愿戳破,推推搡搡,半推半就。
这种迟疑源于对未来的茫然,对感情的徘徊,对彼此的不了解。
但在男主热切地一个一个向女主介绍旅行途中为她准备的礼物时,那份爱情的甜蜜青涩又一下子浮现在彼此稚嫩的脸庞。
最为惊叹的就是这份悬而不决的美妙,生命正值春光,面对着未知的现实生活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却更为迷人。
“跟我回家吧。
”
故事三:诈骗犯的自我救赎 第三段对话很短,是一个习惯性骗婚的诈骗犯雇人冒充家人参加自己的婚礼的约见。
女主是一个理性写在脸上的女子,本来目标是体育用品的老板却爱上了店里的小职员,因此特意雇人精心准备自己的婚礼,不想身边亲戚朋友参加使得这场婚礼变得聒噪虚假,嗯,这一次是真的。
老人曾经因犯事而错过自己已过世的唯一女儿的婚礼,一生遗憾,视女主为己出,并拒绝女主提供的衣服,提议穿自己那一套为女儿婚礼准备的高级礼服以弥补遗憾。
不管什么样的女人,对爱情都有自己的固执。
故事三:爱情在左 物质在右 正在筹备婚事的拜金女与一无所有的前男友的约见。
关于这段故事,我不想做过多的描述,现实而残忍。
女主爱男主,这是无疑的,她一再关心男主的身体一再提出要与男主搞婚外情,却被男主拒绝。
男主希望女主好好生活,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回头。
男主深爱女主,他梦到他们一起睡觉一起散步一起生活,在提出送女主到车前时遭到拒绝。
女主显然是在爱情与物质之间无情地选择了后者,之前的试探都只是对自己内心不安的补救,她注定不会与男主同甘共苦。
“为什么人的心和走的路是不一样的呢?
”“我没有做出选择,我只是走投无路。
”
四段爱情故事,有春天的短暂与美妙,夏天的热烈与烦躁,秋天的静谧与真挚,冬天的萧瑟与无情... 但愿时光的隧道里能少些遗憾,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回头,相见不如怀念,再见就是永远。
祝你开心并做自己。
影片可划分为四场独幕,围桌而谈至分离落幕,娓娓而谈关于‘爱情’,戛然而止且无关联。
整体偏向女性视角,为数不多的店主镜头令人过目难忘,寄希望其充当线索人物,可惜未与剧情挂钩。
长圆木桌上的透明器皿里静静躺着一支淡雅小花,俯拍角度构成似一只窥视人心的眼。
每幕结尾过渡均给予桌上‘花’特写镜头,随时间推移由新嫩到凋败再到解体,暗示情节且侧显心境。
场景设置有意局限,镜头从细微之处展现画面变化:清晨至傍晚的天气渐变、远近与动静切换等。
若将题材作玻璃杯盛着的清水,剧中美人便是点缀情节的素花,一切是如此朴实无华,适合惬意之际打发时光。
果然,the table的导演就是最坏的一天的导演。
他拍摄的画面真心很美。
第一个故事的渣男形象与满桌的尴尬气氛又让我想起洪导演。
然后又想起了最坏的一天。
最后看完整个故事, 确实印证了自己的感受。
想想,洪导的电影画面从来就不美。
但是真的很有意思。
而这个导演的画面很好看,但是四个故事就是四个故事。
很好奇,如果洪来编导一个四人的故事。
会怎么讲?
四段爱的故事,普通的男人和不普通的女人男人一个个都那么不解风情,而女人们却都那么款款深情,妥妥的女权主义爱情大片啊。
第一段,逝去的的初恋,好像是某卫视的大头娃娃访谈一样。
功成名就的女明星与平凡八卦小职员,记忆中的他是那么的清纯美好,连放个屁都是香的,可现实中的言行,表情却都变得这么粗鄙可憎。
我都看不下去了。
既然初恋早已逝去,我们各奔东西。
第二段,继续爱的征途,男孩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着调,实在是狗急跳墙了才找出妹子来聊聊。
虽然窘迫,他却一直心里想着妹子,每到一处都买了不菲的纪念品给她。
她当然是笑纳罗,带着浓浓的爱意,与男孩一起再续前缘。
第三段,老娘要收山。
九尾狐修炼了千年,本想继续害人,谁料想在山中遇到了一个秀才,就打算委身于他,还请了黑风寨的干娘一起办一个老鼠娶亲的故事。
第四段,废柴滚犊子。
这个男人继续是一事无成,连个正经职业都没有,女人已然是榜上了金龟婿,各种明示要在一起。
男人高傲的表示算了吧,多次拒绝。
反转来了,最后双方离别之时,男人一反常态想要再续前缘,女人却无情拒绝,看样子前面的多次挑逗无非就是想印证一下之前的感情是否双方都投入了真感情。
结论:也就只有片子里才会出现三个颜值美女+一个无颜值但有钱妹子,会眼瞎爱过(爱着)四个分别是市井小人,无业废柴,接盘傻子,无业废柴的男人。
我作为一个无颜值、无票子、高度还没达到平均身高的打工草民还是舔完屏之后洗洗睡吧!
一则广告的组成是什么?
首先它为目的服务,为着宣传,为着激发观众购买欲。
它不直白向你言说“快来购买”,它伪装。
或将意图过度暴露:东西是真好;或拿文艺的糖衣掩盖;或另言其他:给你讲个故事。
前者依靠炫目的场景、凌厉的剪辑,不必真实;后两者首先搭建唯美的场景,调配文艺的调子,引你毒瘾上身。
太唯美也就失真了,好在广告不问询真假。
把电影拍成文艺广告,葬送了观看。
《桌子》中的论题再怎么深刻,演员的演技再怎么高超,已然失效。
全不及洪尚秀的一个推拉镜头来得真实。
在一家名叫그 전 의상실的咖啡厅,一张桌子旁上演了四个清新文艺小品,四个女人,四个不同的故事,人间的悲欢离合,感情的寄托与安放,对过去的缅怀,对失去的过往的回忆。
故事开始于杯子里的几朵小花,女演员怀着期许与前前任坐在桌前,却没料到对方和她并不在同一个频道。
男子只是对她的私生活传闻和演员身份好奇,原来见面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在同事前炫耀的资本,最大的尴尬是前男友变成了粉丝,那些属于二人的感情印记早已被男子抛在了脑后,女演员答应男子的下次再见面,不知道会不会履约。
第二组客人是总共见了三次面就发生了一夜情的男女,这是他们的第四次见面。
女孩是美食杂志写手,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神经。
男孩爱好旅行,游走世界多日,并没有和女孩联系。
一夜情之后一方对感情从向往到幻灭,一方经历过后再回来寻找,在桌子前两人从生疏到解开误会,看似一段感情的结束,实则为新感情的重新出发。
第三组客人很有意思,女孩大概是靠骗婚钓鱼为生,两次订婚一次结婚,最后一次原本钓的是老板,没成想爱上了下面最普通的职员,于是,改邪归正,真真正正想走入婚姻的殿堂。
大概为了圆起初撒的慌,所以特意请来群众演员扮演她的母亲。
二人在交谈中互相了解到,女孩结婚的日期正是女人的女儿曾经的结婚日期,女孩的母亲和女人的女儿都已去世,彼此被彼此的故事所感动,两个曾经走上邪路的女人或许经过这次桌前的共话,会找回不一样的人生。
第四组是林秀晶饰演的出轨女与她的备胎的故事。
还没开始交谈,备胎就将白色玻璃杯里的花朵捏碎,本已死去的花朵,再艳丽也终将枯萎。
一段见不得阳光的感情忍痛割断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只是人心和走的路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已是深夜,最后的客人离开,咖啡厅主人收走杯碟,擦拭桌子,关闭灯光,经历了不同人生的桌椅终于可以休息。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最坏的一天》,同样是咖啡厅,不过那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我想,感情的羁绊是导致心与路不一致最大的原因吧。
《桌子》假如我是神,我会怎么样?
当然,每天看电影。
这就是我看这部电影想到的一件事。
之前知乎上有人在探讨一个问题,超高智能的神存在的话,会是怎么样的状态,他们会思考什么问题。
其实,他们既然活在时间之外,那么怎么会考虑问题,即使有问题,也早就考虑完了。
像《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马文一样。
所以,他们唯一的方式,必定是“把无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故事中去”。
为什么?
反正无聊呗。
凭着无所不在,又无法被人发现的存在,凭着能够主宰一切,却又懒得干预的心情,神会像看电影一样,出现在任何场合,任何时机,出现在任何人的身边,像看戏一样,欣赏一切。
《桌子》就是这样的故事,咖啡厅的一张桌子,四组人的对话,组成了一部电影。
似乎有点小尴尬,却没有大冲突,似乎波澜不惊,却又总关情绪。
第一组一男一女原来是恋人,但是女的变成了明星,男的依然是个公司小职员。
以至于,这次见面,女的本来是想重温一下那些平凡的美好(毕竟身边都是明星,不管是真爱还是绯闻都很累),但是男的仅仅是想要找一点“炫耀的资本”(因为同事们都不相信他和明星拍过拖)。
男的还想以后可以见面,女的心理也许一百万个“悔得肠子都绿”了。
当然这是我的第一领悟。
相信其他人通过两人的对话可以领悟到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至于你要深究下去,也可以探讨人与人微妙的“地位”与“关系”。
第二组一男一女,很明显是接触才四次,但是之前在第二三次见面之后,就仓促地发生了关系。
两人都没有什么正规职业,一个所谓的作家,一个所谓的旅行者和外来餐厅老板,都是浪漫但是不靠谱的家伙。
很明显,小姑娘曾经憧憬过之后的未来幸福,但不想男的一趟欧洲去了那么久才回来。
在咖啡厅一叙,他们发现彼此都不熟悉。
但是男孩子拿出来的一大堆礼物,既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朝思暮想,也表现了他曾经经历的内心折磨(为什么要去那么久,为什么不见面)。
当然,当姑娘接送了那些既价值不菲,也有点毫无头绪的礼物,他们似乎又可以把爱情延续下去。
尽管,我们并不看好。
第三组两个女的,小姑娘要结婚了,本来是想钓金龟婿,瞄准了公司的小老板,没想到结果爱上了一个小职员。
要办婚礼仪式了,小姑娘因为没有家人,所以雇佣一个老太太做自己的“临时妈妈”。
聊天中,开始“临时妈妈”误会小姑娘是找到了金龟婿,又想假装有家族有地位。
没想到,小姑娘是想办一个“不混乱,不糟心”的婚礼,不想请那些乱七八糟的同事亲友(这个我们中国人应该可以理解,三姑六婆问些鸡毛蒜皮,又隐藏着功名利禄的糟心事)。
然后“临时妈妈”知道了真相,也真心把小姑娘当自己的女儿来看,努力再做一次妈妈(自己的女儿去世了)。
很明显,说的是母女感情,其实背后也隐藏着一个爱情故事,很普通但是也不乏神奇。
第四组又是一男一女。
女的要嫁人了,对象不错。
但是她居然还是明确表示随时可以回到男的身边,甚至如果男的不愿意娶她,也要在婚后和男的继续保持情人关系,甚至还表态直接就要一起回家(反正未婚夫出外)。
这样的美女,这样的好事,结果男的明确拒绝了,但是回头又说了他昨晚还梦见和她一起出外散步。
当然,对话也展现了问题的关键:男的经济状况不好,他爱女的,希望她过上好日子。
而电影最后,当男的表示要送女的的时候,女的居然“神来”一句:车子是未婚夫的,有行车记录仪,会拍到他的。
然后拒绝了他,在咖啡厅门口就各奔东西。
很明显,两个人是爱人,但是爱情却无法承担未来的幸福生活,女的抛出了很多“诱惑”,但其实只想知道对方还爱着自己,然后准备潇洒地嫁给幸福。
好了,一张桌子,四组人物的对话。
然后我们就明白了,说白了都是爱情故事。
电影精彩的地方还在于角色的甄选。
第一组中的明星很有气质,但男的很明显满脸就长着小职员的庸俗;第二组中就是一对嫩嫩的小年轻,都可以掐出水来;第三组老太太深藏对女儿的爱,也对他人幸福的嫉恨,姑娘虽然不漂亮,但是却是那种理性写在脸上的人;第四组,男的吊儿郎当又深情款款(浪子),女的妩媚多情又满是那种金丝雀的娇柔。
人物和情节高度契合。
然后更妙的地方,我们会发现,这四个故事可以拼合起来,甚至打乱重组。
毕竟是不同人生阶段,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领悟与表达。
假如我是神,我会一直看着电影。
就像一直就在桌子边,花费一午的时间,看点有趣的故事打发亿万年的无聊。
2017-10-08 @�4�=�\
一张桌子,一朵白花,从早到晚,四拨客人,一拨两个。
这部影片更像是四个单独的小短剧,毕竟没有什么连续性,单独拎出来或者打乱顺序没有什么毛病。
从理性上来说最喜欢郑有美的片段。
但从情感上来说偏向于林秀晶,简直太喜欢她啦,为什么她能把那么温柔的脸演成玩世不恭的形象呢。
第一场简直大型尴尬现场。
已经是大明星的郑有美与前男友多年后重逢,约见面。
从她挑选座位的细节看,是对这次见面抱有一些浪漫的想法。
为了这朵有小花的杯子,选择坐在了容易暴露身份的窗边位置。
可是接下来的见面完全颠覆。
前男友抱着“让同事们相信自己与大明星之前交往过”的佐证心态而来,以及和网络喷子们无异的心情来各种八卦问到底,究竟传出的和某某明星交往是否属实,怀了某副会长的私生子,或者被某某家暴后劈腿,以及是否整容手术等花边新闻问题。
郑有美饰演的前女友,几乎是好气又好笑让他摸摸鼻子,看是不是整过。
Ex毫不识趣伸手触摸了鼻子。
对ex呵呵哒搞笑的是,明明知道对方对拍合影这件事为难,分别时ex还要求拍了张“认证合影照”。
及时结束这场本该不见的重逢才是王道。
Ex:「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再见面啊,我可以先联系你吗?
」女:「好啊。
对了,我今年春天会有新的电视剧播出,到时候一定要记得看。
」Ex:「那当然,我一定会看电视直播的。
好可惜啊。
」 女:「我也是。
」是啊,好可惜。
第二场郑恩彩真的太美啦!
求口红品牌及色号!!!
美!!!
一场美好仓促,但又小心翼翼的恋爱。
虽然两人才是第四次见面,且前面寥寥几面中就发生火热触碰或者热情,但却又在男生突然的不辞而别,周游欧洲而中断。
俩人气氛一度降低到零下。
后半段被男生的突然真情告白而回温。
有些笨拙,伤心,冒失,但美好的年轻人恋爱。
俩人后来并肩上坡的画面美!
第三场韩艺璃浓妆好看的呀,比素着顺眼的多。
《青春时代》以及张律导演的影片里角色有些沉闷,配上她略寡淡单薄的脸,憋得慌。
这个角色还蛮成功的。
最早国内有新闻里某地新娘花钱请群演来冒充亲人,参加婚礼。
这就是基于事实的改编吧。
本想钓老板,却对公司普通职员动了真情。
爱情的阴差阳错吧。
第四场关于爱情的错过,无法在一起的恋人,欲说还休。
也蛮妙的,虽然不知道这两人之前经历了什么的恋情,短短十几分钟就能掂起轻重来。
林秀晶甚至半真半假说,即便结婚了还可以和你交往啊,你愿意吗?
我已经做出选择了,虽然有时人心和选择是不同的。
就是觉得林秀晶好看呀。
吸烟都那么好看!
com-�=�'
还是最喜欢第二段,其实每一段都挺真实的,只是第二段离我更近,那个男的有种小太阳(很抱歉用了这个词)的感觉,就是觉得他总是会把事情往不内耗的方向引导。真的好喜欢郑恩彩的外形,演技也很细腻。
在固定时空里,用对话和表情,铺陈男女情事,其间闪烁跃动着各种令人心动的小情绪。个人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也因为有自己偏爱的郑有美。持续关注金宗宽。
很美,但是离我的生活很远。
emmmmmmm我能理解拍的角度和剧情节奏,也很欣赏演员的演技,但是真的没耐心看啊故事线也不够吸引我....
不是我能接受的那种
好想有这样一家店,一张摆着一朵花的桌子,看着坐在桌子边的人,听着他们的故事~
是我喜欢的安静的电影 很久没看电影了 在第二个不能回家过年的大年初一 看了这个电影 像看到了人生 我们的生活就是有这么多渴望无奈和甜蜜 愿不开心留在过去 未来能继续充满期待
几个女主的颜值巅峰啊
林秀晶和郑有美都想看。看到了我感觉第四个和第一个最好看,太过文艺
都疯了吧 这都超过7分了
淡淡讲故事,可能是演员的演绎和颜我都挺想看的,所以能看下来。
最近迷恋这种
第一个男的真的太没眼色、太让人不舒服了
"四个女演员的戏都很好!郑有美从打招呼时口罩下都遮不住的欣喜到渐渐意识到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的失望和焦躁,郑恩彩从一开始眼神闪躲言语里尽是酸楚到从心底溢出来的甜蜜,韩艺璃不张扬的自我救赎,和林秀晶玩笑般的最后一搏,四个人四种人生四个结局。男演员戏也都很好!"
喜欢第三个故事,通过对话一层层把情节和情绪铺开的感觉很好。也喜欢中间用桌子上的花来换下一个故事的镜头,水在一点点地减少,时间也在一点点地流逝。
鄭恩彩太漂亮聽不懂也沒關係。
需要靠对白撑场的一部戏,却差在对白上。
三星半。看完后,那窗外的风景一直在我脑海里。小制作的佳作,四段对话都写得自然而又不失细节,情绪和背后的故事都能到位。尽管拍摄简单,导演还是做了不同的变化,例如第二个故事在试探间,镜头一直比较紧,第四个故事留恋间,机位就去了前三个故事没去过的另一边。
台词加演技就足够
第二个故事可真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