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烟雨红颜》。
《停车暂借问》这名字应该更合适这电影。
《烟雨红颜》咋一听还以为是江南水乡的凄婉爱情。
打开一看?
竟然是东北荒原的欲说还休。
坦白说,要不是张信哲VS周迅的组合,我未必会对它感兴趣。
赵宁静啊赵宁静,你为什么那么安静?
林爽然哪林爽然,你哪里有个爽然的样子?!
两个爱情太极推手的高手,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然后悲哀一生。
其实,当我看到周迅在阳台上喝可乐的时候,我已经明白了,爱情并不是它最终的主题,那是一段回忆、更是一段成长。
但无论如何我还是想骂骂这两个家伙的爱情态度,anyway,这是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
maybe更美丽?
I don't know.可看上去真的很美丽。
如果现在还有这种欲说还休…… …… 会怎样?
--- 电影《烟雨红颜》,原名《停车暂借问》原著:台湾作家钟晓阳,我喜欢的作家。
本来只是看周迅去的,没想到感触多多。。。
赵宁静站在戏院大堂,对着镜子开始检视妆容。
那一刻我相信每个人都预感到了爽然的出现,因为"镜子"的意图实在是太明显了。
上的戏是"婉君表妹" 。
也是用意昭彰的搀和进赵宁静和林爽然的这一段戏梦人生。
戏就是梦,梦在戏里寻,戏里又有梦。
从东北到上海,从香港到美国,婉君表妹的故事演了又演,人物关系始终简单,然而确是此恨绵绵的悠长。
这芸芸众生永恒不休的,百看不厌,百战不殆的爱情主题,却又讲得份外老实,几乎是没什么花招的,平白的,朴实的,一句一句的讲来,就象"婉君表妹" 这戏名,意蕴都在题外。
赵宁静寻寻觅觅十年,其间辗转数地,委身为人妻,落脚在香江,学会打麻将,不动声色地应酬,谈笑有度,举止合范,竟似成其为一个淑女。
当年"妾住长城外" ,手举开春的梨花,语笑彦彦的天真姿态,统统收进箱底。
淑女的感情是需要严加控制的,所以乍一重逢爽然,赵宁静隔着车窗玻璃的那一场大恸,想必是无声的。
有泪而无声,兼且身畔是夫婿,隔着十年的生死茫茫,再看爽然落魄得,与贩夫走足相争而落败,颓然缩在街边的模样,赵宁静是如何的五内沸腾,永无人能得知,所见亦只有清泪两行,稍微有些扭曲的脸容一张。
十年前订了婚的赵宁静与夫婿闹翻,用的是干脆利落的一巴掌以及头也不回地离去。
年少气盛的时代,最见不得的是阴谋诡计,哪里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这些东西。
赵宁静听壁角听来了未婚夫陷害心上人的事实,第一个反应是冲到街上一通狂走。
那一刻心里必定是茫然的,以前怎么怎么样,现在怎么怎么样,将来怎么怎么样,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生硬起这把骨头,争回个公道正义,以及给爱人一个"对得起" 。
赵宁静一通狂走,终于在那著名的"王家沙" 坐定,吃下满满一碗爽然推介过的拌面,也算遂了来上海的一个心愿,放下筷子的时候,表情是那么地笃定。
耳光和离去,应该是在这之后的第二天吧,年轻,就是这样地肆无忌惮,痛快淋漓。
火车上扔掉戒指的那几个手部动作,与其说带着几分思量,不如说是种预支的嘲讽。
对命运和"别人怎么说" 的那份蔑视,就在中指弹出,轻描淡写弹落戒指的那一瞬间轻松完成了。
十年以后赵宁静却颇费思量。
车窗后的遇见,无疑问地是了,是那个朝朝暮暮想的人了。
赵宁静坐在车窗后面痛哭,却终究没有跳下车去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相认。
再怎么不爱,对"既嫁" 的体认却是清楚的。
这一回赵宁静没有摔门而去,而是在过后独自到戏院徘徊,等待那场重遇。
这个举动里无限沧桑,既是隐忍也是不甘,既是追寻又是妥协,既是成全也是破坏,说是世故圆滑,却又天真烂漫。
十年。
十年能做些什么?
真的没有概念。
对赵宁静来说,活着就是等待,等待"再见爽然一面" ,对林爽然来说,十年可能似一个无穷无尽的泥潭或深渊,而他一直"沉下去" 。
赵宁静或许有机会成为他攀援上去的着力点,但或许,是赵宁静逼得太近令他只想逃避,或许,他只是"无法面对" 。
但这个"无法面对" 的男子,却又一场一场地去看"婉君表妹" ,在夸张文艺的对白腔调里,追忆抚顺皑皑的白雪,他和宁静在元宵夜的街头怄气,未婚妻手上抓着刚买的糖葫芦追在后面。
赵宁静在香港出场的第一个镜头,脸容就徒地沉静了下来。
有了年纪的人都是这副表情,平淡,麻木,目光深远,或者混浊,或者令人不知就里。
两只浅浅的眼圈,一身规矩典雅的旗袍,梳起的髻,不紧不慢的动作,温柔婉转的声线,高跟鞋走出来的笃定,女人就这样疲倦地老去。
笑得越来越少,哭过了也能表情镇静,晚归有合理的借口,谎可以不慌不忙的撒,同时手上做着其他事情。
男人也是一样,想挽留,先拉住右手,放开,再拉住左手,还是放开。
两个人在黑下去的屋子里对峙片刻,彼此心如明镜。
纵使相逢,纵使相逢又如何。
即使不是尘满面,鬓如霜,也是互不相识了。
却遗枕函泪。
爽然一走了之是对的。
他又能期待什么?
有时候,沉沦也是一种快乐,舒舒服服地躺在烂泥堆一样的生活里,完全放弃,完全听天由命,未尝不是种幸福。
诺大把年纪了,落泊了十年,你叫他如何从头拾起,你叫他怎么振作。
励志的话都是别人说着玩的,他岂是不知道自己。
走吧,走吧,不带走一片云彩,最起码他是有骨气的,沉下去就沉下去吧,但是,"我不要你跟我一起沉下去" 。
其实赵宁静恐怕也老早已经"沉下去" 了,只是女人的"沉下去" 和男人毕竟不同。
但终究,他们只是"沉下去" ,就象所有的人一样,疲了,绝望了,但还是生活着,一直过下去。
既不会毁灭别人,也不会毁灭自己,因为毁灭需要太多热血。
有热血的年代,过去了。
十年,一切都老了,包括春天的梨花,宁静的容颜,包括抚顺的大雪,和深夜雪地上旋转的小小风车。
看完书后试试看会不会有电影,果真有。
自认为导演演员选得不对,周迅有灵气,但书中的宁静自然比她多一些说不出来的味道,在电影中,没有找到。
张信哲的声音是败笔,而且爽然不应该更瘦更高更有主见的样子吗?
在电影中还是没找到。
读书的时候,读到爽然心中有离去之意,收拾行李,要求宁静留宿一晚时,那时内心是很悲恸的,在电影里,少有这种心疼的触觉。
也许,是被张信哲的声音打破了什么。
正如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破。
不过,片尾曲倒是可以的。
算是看过。
烟雨红颜 老电影 画质一般还没字幕 冲着周公子看的 最后却被爽然和宁静的爱情感动 两个人明明相爱 却一直在错过 最后一别却是永远 命运 真的是来不及挣扎的东西 雪地中爽然拿走雪人上的围巾那一幕 还有最后宁静在雪天的阳台上远眺 有心跳的地方 就是故乡 周公子成名后第一部上映的电影 停车暂借问
旗袍
远眺
今晚说来也巧,偶然按到音乐频道,发现正在播放张信哲的专访,偶然多看了几眼,发现节目提到了曾参演过的那部电影。
偶然记起当时我非常关注这部片,期待着要去影院捧个场,仅仅因为阿哲和迅哥儿都是我喜欢的艺人。
却不记得后来怎么就没了下文,甚至连片名也不知道,就渐渐淡忘了这事,连阿哲也在我们的视线里消失许久了。
原来这片叫做《烟雨红颜》,赶紧上网百度,庆幸找到了片源,并在开看前照例研究了下各种背景。
相比《烟雨红颜》,我更喜欢原著的名字《停车暂借问》,仿佛上联一般,脑中噌地跳出了下联——酒干倘卖无!
都是一段悲情故事。
表妹和表哥一见钟情,表哥却苦于已有未婚妻,深深的爱和犹豫的性格让表哥一直游走在纠结之间,直到英俊年少体贴多金的医生也爱上了表妹。
大病后的表哥终于鼓起勇气要去求婚,却在这错过的时间里被医生使了计谋捷足先登。
我很难在使计谋的医生前加上“卑鄙无耻”这个形容词,为了爱不择手段和为了爱舍弃一切,在我看来并无区别。
婚后的表妹偶然得知了真相,于是离开医生去寻找表哥而未得。
为了终有一天的相见,她用力地活着,把相见活成了生命唯一的信念。
但爱情不是童话,爱情有时比惨淡的生活还要残酷,终于相见的时候,他早已不是那一个翩翩少年。
于是他离开她,他说自己十年前已死,如今的自己,活着只能沉,他不愿她一起。
而她只有一句话“从十年前我就知道,爱你本就是一场自暴自弃”。
他始终不敢靠近,选择远离,而她固执地等在他曾经生活的地方,让他那压抑阴暗的小阁楼投进阳光和微风,甚至盛开了鲜花。
故事的结尾,他仍不回,而她仍等。
鲜花盛开的春天,窗外随着微风散落的,不知是絮,还是雪。
心一直跟着疼到了现在。
许多年过去,终于明白,最爱的还是如此调调,欲言又止的爱,莫名其妙的错,多年之后的恨,记忆深处的光。
还有那一个走在阴暗潮湿咚咚作响的阁楼上的孤单背影。
年少时喜欢阿哲,并不太因为他的歌,单单因为他的笑,笑起来的时候,露出的那颗有些歪的小虎牙,尽管他努力笑得灿烂,却还是无法掩盖笑容之下的忧郁。
写到这里要夸一下刘导的选角,忽略掉阿哲并不太专业的演技之后,至少呈现在我这个还算用心的观众面前的,就是那一个渴望爱情,又惦记责任;向往勇敢,又选择退缩;以为成全,又消极沉沦的表哥。
而影片一开始,拉着马车的阿哲用台湾式的东北腔问溪边浣花的迅哥儿“请问XX是从这里走吗?
”(原谅木有字幕的片源让我真的木有听清那个地名),这是和《停车暂借问》多么天衣无缝的呼应。
这许多年过去,我仍矫情地相信一瞬便是一生,当那个人在你生命中初次却也是最后一次出现时,四目相对所迸发的光,足以将你的一生照亮,哪怕从此以后,生命便会跌入无尽的黑暗,那也是不悔此生。
所以我仍然相信,爱情只能被冠以的两个形容词是真假,而不是好坏。
所谓好的爱情,人民说要爱的双方共同成长,可是爱是命啊,一个固执一个沉沦的时候,这固然不好的爱情,却是那么的真实。
若是遇上了,你怎能逃掉?
最后说个题外话:初中的时候居然还给阿哲写过信,由于找不到收信地址又舍不得扔掉就给放到了课桌里。
被调皮的男生拿去,居然跑来要挟我,而我居然给了他五毛钱让他不要宣扬这事。
如今想起,那时的逻辑,真尼玛捉急啊!
情节简单,相爱而不能在一起,有一些可惜,有一丝委婉。
不停地寻找这部片子,只为高中时期的追星情结,总想看看情歌王子的表演功力,总想看看在《人间四月天》里婉约的女子如何表现。
以现在他们的表现来看当初的那部戏,自然是青涩,而表现出的认真却是毋庸置疑的。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
纷纷说甚亲疏密?
从前碌碌却因何?
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爽然没有念完的一段红楼里的词句,也许,恰描述了整个故事,还没有看完,先放一放,放一放……
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看这部电影了。
应该是高中时在电影频道。
中午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胡思乱想。
思绪纷乱得叫人窒息。
室友在小声地放着不知谁的rap。
下雨,门关着,有些昏暗的压抑。
雨已经断断续续的下了小半个月了,让人有些烦躁了。
前天扬宇他们来,昨天他们走了。
来去匆匆,可是我居然还是很平静,还在心底抱怨着为了接待他们又浪费了一整天的复习时间。
这样心烦意乱的中午,突然想起一部叫《烟雨红颜》的老电影。
太平常不过了。
对有些神经质的我来说。
张信哲的气质是忧郁的。
还记得在剧中他的角色叫爽然,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那个干净的宁静的男孩,有些瘦弱的无力的样子。
至于周迅的角色已经忘了名字了。
也懒得去找了。
烟雨红颜。
这是个很美丽的标题。
从标题里就透着淡淡的幽怨。
只是有些奇怪,这样的标题居然是放在东北那苦寒的地方,心底想着的是江南水乡才有的迷蒙。
忘了剧情了,只记得爽然骑单车载着周迅,周迅开怀大笑。
这样老套的场景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似乎。
还有整部电影弥漫着的忧伤的基调。
有时间找来再看看吧。
期末考会结束的。
今天看了张信哲和周迅主演的《烟雨红颜》。
两个人经历了很多悲欢离合,最终还是没在一起。
周迅选择了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但她始终忘不了他,她尽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和他在一起的机会,并把离婚作为他们重获幸福的手段。
而他却以各种理由不支持她的离婚。
他说,你不要和他离婚,你跟着我不会幸福的。
我在十年前(十年前,他遭了一场变故)就已经死了,这十年我是多活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沉,但我想一个人沉,我不愿你跟着我一起沉。
周迅说,我对你的感情本来就是自暴自弃的,我要和你一起沉。
最后结尾的时候,周迅收到一封信,内容还是一样的,充满了悲观色彩,特别是“我们的情充满了悲伤”。
周迅穿着旗袍,推开窗子。
手轻轻地接住空中飘着的雪花,心里叹道,十年前我妈死的时候,我觉得不管在何处,始终是异乡,你是我唯一的希望。
我真的没骗你,我活者完全是为了你,原来只有心跳的地方才是故乡。
这样的男人何必去爱,爱情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一个在感情方面软软弱弱的人,不值得拥有爱情。
lp说要去看烟雨红颜,本不太想去。
以前很喜欢张信哲的歌,不过他和孟庭苇一样都是看过真人就感觉大打折扣的歌者。
看过张信哲的舞台形象,一直以为他根本就应该躲在音乐的背后,不应该抛头露面。
各种普通话在电影中出现,张信哲的国语根本就跟整个故事的东北背景不搭调,一开始就感觉不适应,加上整个片子都没有字幕,只有原音,听着忒辛苦。
很多情节上听不清楚对白,只能根据前因后果猜猜。
故事很简单,虽然很多对白没有听清楚。
但是觉得很闷,简单的爱情故事很多,好看的也很多,而且大多数好看的爱情都不是以情节取胜,而是人物承载的逼人代入角色的魅力,可是烟雨红颜中的周迅和张信哲都没有这种魅力,苍白。
浪费时间,看这么一出电影。
不过据说这个电影是一部曾经非常出名的小说改编的,有空看看那篇小说吧,因为片子越是不好看,说明原著的小说的魔力大到让眷恋它的人无法控制。
相信导演太着迷于这个故事了,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完全陷入自己的世界,无论拍成怎样,他都满足了自己对一个梦的追逐,就是苦了我们这些观影人。
原著里并没有这么多守和等,日子到最后其实都只是过成自己所习惯的样子。
迅好灵 好美
故事,人设,表现细节都不错,但是节奏怪怪的。
哲子其实还可以啦哈哈
还算好看的片。
噩梦!
你是我的故乡
周迅在车里看见爽然后,无声的哭戏那段让人印象深刻
男神和女神,挺好看的啊!但模仿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痕迹过重。最后表哥一去不回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阿哲荧幕首球略显青涩 周迅不用说 最后那个镜头 仅凭可乐和一封信就表达了一切情绪
我看过的, 可是基本忘记了情节...
遗憾的是爱情??
小周爱上表哥前简直孩子王 烤地瓜放次花拉爬犁堆雪人 啊爱情真是害人不浅啊
为了「究竟」,多给一颗星。
男女主的爱情观太诡异了
凑合看看
挺沒意思的
我都忘了原来以前学校组织看过...
没印象了
"爽然,像你这样的人,我是不能一个人把你提起来的,我只有和你一起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