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在意时间的长短, 时间的流逝在这里并不明显 他们也不计较投入的多少 天很高 地很广 需要什么就在身边 他们会忽略很多 心无旁鹜 只会留意最在意的那一件事 一个细节 一个心念 一个人 一条路 他们都是简单的人 以全部的身心智慧和善意 他们踏入了香巴拉的大门 忘情恣意, 有时又会在香巴拉的深处 遥相挥手”。
“有所敬畏,才能无畏。
” 取之有度,敬畏自然,方能和谐共生。
坛城:“可以辛苦的拿起,也可以轻松地放下,世间繁华不过这一掬沙。
”
[cp]@纪录片香巴拉深处 #香巴拉深处# 不应该在饭点点开香巴拉深处第四集的,一看就停不下来,现在饿的不行。
[允悲][允悲][允悲]第四集的主题是相遇,贯彻全集的相遇。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一个故事——才旺洛珠和白唇鹿。
看到抚养白唇鹿一天需要12瓶牛奶的时候震惊了,想当白唇鹿哇。
看到白唇鹿长大,和人类相处的时候,特别感动。
善良的人才能和精灵一样的白唇鹿这么亲昵。
小鹿的眼睛是真的会说话,不知现在的你有没有回归鹿群?
后面的故事全都是虐狗的~来自捷克的马克斯和藏族的向秋卓玛相遇。
向秋卓玛说:“你是外国人,你迟早会离开的。
”马克斯:“那我以后不走了,也不去任何地方了。
”你不愿意离开,那我就留下陪你。
布莱恩和莎拉一家都是外国人,家里有五个孩子。
这里最有感触的是莎拉一直在家里亲身监狱五个孩子,化身为老师。
莎拉说:“他们在教室不仅要压抑自己的天性,而且在学校的八小时要受到别人的影响。
”家人和孩子一起成长真酷~藏族的扎西顿珠和汉族的梅朵相识于尼泊尔,两个人的爱情和他们一起行走在路上。
梅朵只要说起扎西顿珠就是满满的笑意,这就是爱情。
梅朵说:“我从后视镜里是可以看到他的,前面是等着我去探索的世界,然后后面是我强大的依靠。
”狗粮吃饱了,在下雪天抱着手机哭唧唧。
相遇,感谢相遇。
香巴拉,你可一定要火起来啊~[憧憬][憧憬][憧憬]壁纸无水印自取,如果有人需要的话。
为小可爱白唇鹿应援(๑✦ˑ̫✦)✨[/cp]
转载,来自甘孜日报藏语香巴拉意为“极乐世界”,这里是最热闹的世外桃源。
《香巴拉深处》的第一集主题是《乐园》,讲述了六个在四川藏区不同地方发生的故事。
故事里,草原男孩达娃亮吾因为家里的马姜玛尔要被卖掉而流下男子汉的眼泪;金川梨花沟里的奶奶操持一生,无怨无悔,笑着说“坚持就是胜利”;藏族姑娘次仁拉姆为了减轻当地女性的辛劳,立志苦学裁缝手艺并教会其他的姑娘,偶然间遇见了设计师五之,她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这里有草原人家与赛马、与牦牛之间的和谐亲密,有着只在高原上才有的信仰,有着人性的光芒。
乐园,不再是村落小镇,而是人心中的信仰与爱。
就如纪录片中说的“走出去更清楚的回望自己,走进来,这里就是梦中的乐园。
”《香巴拉深处》帧帧画面精美绝伦,随手截图都是一副壁纸,听着意大利音乐家Simone Giuliani创作的片头音乐,更是让你鸡皮疙瘩掉落一地。
《香巴拉深处》以全新视角聚焦了川藏地区,运用史诗般恢弘场面和禅意的叙事语言,以及最有人情味的世态素描手法,从普通人的情感出发,把遥远的“桃源想象”给了一个较为权威的视觉化定义,由此展现了在川藏地区这种极端环境下,藏民的生存智慧和温情。
我们生活在高节奏的“快”时代里,舒适便意味着淘汰。
我们无法爽快地抛下手上的工作,不负责任地“说走就走”。
但竞争随之带来了疲惫和劳累,身体被压垮,是我们最不愿意瞧见的事。
《香巴拉深处》除了视觉上会让你享受到天然去雕饰的山川秀丽,在人文情怀里,还会唤起你童年记忆、撒丫子欢跑的赤子之心。
正如知名音乐人老狼和小柯为影片联手创作的主题曲《无忧的蓝天》中唱到的:“最初的自己无忧无虑的蓝天,最初的自己没有忧伤的世界。
”较之以往的国产纪录片,《香巴拉深处》无疑是一匹有实力的黑马,它既采用了史诗电影惯用的宏大叙事方式,又着眼于讲述平淡却美丽的小人物故事,一张一合,收放自如。
导演对影片节奏的得体把控,使得画面主体的运动、镜头的衔接和音乐的起伏,都恰到好处,让人目不转睛。
不仅如此,《香巴拉深处》在制作层面上,也采用了国际化一流技术——从片头的创意设计,到顶尖的4K摄影;从设计元素、字幕形态,到绝美高清的的画面输出,赋予了影片以现代感,表现了创新意识;又赋予了影片以社会历史感,表现了传承精神。
一方面,影像的高质量呈现依托于4K超高清的拍摄设备、无人机拍摄以及远程控制拍摄等多种组合拍摄方案,全方位探索了未知的藏区圣地,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大的视觉盛宴——蜿蜒的崇山峻岭,潺潺的溪水山涧,苍苍的巍峨雪山,让雄奇诡谲的神秘大地,在4K的镜头下展露无遗,使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另一方面,故事叙述也具有创新突破。
导演让主人公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活动本身来完成故事的走向,使人在观看时更能专注体会藏区的人文情怀——你会对即将失传的藏纸工艺揪心和惋惜;你会对藏汉和中外人民相爱欢雀和鼓舞;你会对藏区有全新的解读,对藏民有更崇高的敬意,更会唤起你远离城市喧嚣的冲动和初心。
除了追求视觉盛宴及人文风情,观众在观看《香格拉深处》时,还能深入了解川藏旅游的绝妙路线。
此次摄制组走进了川西,选取了极具观赏价值和人文思考意义的地点,如丹巴,最具烟火气的村庄;如理塘,极度浪漫主义的圣地;如卧龙和耿达,天然的大氧吧,还能与国宝静距离接触。
每一个地点都能成为你下一站旅途的中点。
而对于去过川藏的游客们来说,也一定能在记录片中寻觅到熟悉又陌生的回忆。
你打的分,是你所处世界的分数,这个分数和香巴拉无关,和这部记录片无关。
美好往往被忽略,它容易被世俗掩埋,被物欲湮灭,被偏见抹杀,被狭隘挤压。
用虔诚感恩知足善良单纯包容富饶绝美瑰丽来表达善意用原始无畏粗犷简陋笨重艰难贫瘠清苦寂寞来传承自然可能你觉得充斥着各种制作套路,人物设定,政治立场,种种被放大的美好但是你不能否认的是它最终想呈现的善意 对这片土地善意的赞美 和对自然的敬畏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有怎样的过去?
你有怎样的理解?
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思考?
你最终会看到什么?
一部纪录片,用镜头后的善意让你收获到感动,赞叹,思考,震撼,就已经很棒了,况且它还那么美, 可能应了那句话,有瑕疵的眼睛终究会看到有瑕疵的世界吧,愿他们的眼里无沙,心里无杂。
愿你见到美好时,能真正识别它。
“我们翻越天山南北、我们奔向喜马拉雅我们游弋南海岛礁、我们驰骋内蒙戈壁有史以来中国人从未像今天这般可以如此大跨度地饱览祖国河山这是一个追逐美景的黄金时代然而若论中国极致风光最密集之处也许不是天山,不是喜马拉雅也并非南海、内蒙而是位于中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脉”开发和保护希望都能做好十年内能格聂神山地区能否开发好呢?
希望香巴拉永远都好(刚好第二次看完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7.7[英] 詹姆斯·希尔顿 / 2015 / 浙江文艺出版社这部纪录片是渐入佳境型的,开始的一两集还觉得有些无聊,后来发现拍的不错。
个人更喜欢第三极。
我个人感觉《香巴拉深处》还是一部挺不错的纪录片,但是感觉官方感还是比较浓,虽然在B站上关注度还可以,但是总觉得是营销宣传的结果,过了热度就没什么了。
特别是后面几个关于外国人的故事,浓浓的宣传感。
以及有一些故事,讲的太短,像度母辩经大会,还有关于坛城的故事,都拍的太短。
一集只有四十五分钟,我数了数,最多的一集讲了有六七个故事,太多了,想表达的东西就会不明确,就算每集都有个小主题,但我还是觉得不够明确。
但是以上都只是一些小瑕疵吧,整个纪录片本身还是很棒。
配乐我真的非常喜欢,但是那个音乐家的作品在网上能找到的实在太少了,可惜可惜。
配乐磅礴大气又不失温柔,在片头第一次听到就印象深刻,有生之年能听到真是非常幸运。
另外一个我觉得特别棒的就是旁白配音,非常有磁性的女声,温柔又神秘,就想藏语姑娘,听着对耳朵是种享受。
还有纪录片的画面,因为大量采用了航拍技术,拍到了很多不一样的画面,而且随着无人机的推进或拉远,再加上配乐,观看过程中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是我觉得这不纪录片在画面上最有特色的地方了。
我把我第一次写的公众号文章献给了《香巴拉深处》,其实倒也没什么,只是刚好,一下是我公众号的正文。
如果觉得我写的不错的话,欢迎大家来关注哦,刚刚开始尝试写公众号,主要是关于电影和纪录片的,也在慢慢找自己的风格,希望以后可以变得优秀,值得你的关注。
୧(⁼̴̶̤̀ω⁼̴̶̤́)૭心存畏惧,才能无畏。
对于西藏,想去的,不想去的,去过的,没去过的,正计划着要去的,这部纪录片,都值得一看。
耗时一年,这部中国首部全面聚焦四川藏区,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与生命之美的4K大型纪录片终于问世。
由《舌尖上的中国1》总导演阎大众与《第三极》编剧颜占领携手打造。
“我们原本预计2017年春暖花开时开播,不料折腾到2018年岁首寒冷天。
”传说中,香巴拉是一个极乐世界,冷了,华丽而暖和的衣服会披在你的身上;饿了,美味而丰盛的食物会出现在你面前。
几乎每一部关于藏区的纪录片的配乐都十分优秀,但是《香巴拉深处》的片头配乐还是让人惊艳,磅礴大气,一如草原带给我们的印象。
(难过的是,我找不到配乐的资源(◞‸◟),文章最开头的那首是片中一处的插曲,同样也十分好听。
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该片一共讲了25个故事,或短或长,有的甚至一笔带过,所以我挑选了其中的几个故事来具体介绍。
次仁拉姆相信每一个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名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被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广阔的草原养大的姑娘,野马的洒脱与鹿的灵气在她眼中闪烁。
她又是那么的温柔,像暗涌着的泉水,一颦一笑,动人心弦。
她被设计师看中,将要去北京作为模特进行拍摄,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发展完全未知,但是不管怎样,她最终都还会回来,回到香巴拉,回到最初生长的地方。
因为那里才是家园。
坛城坛城的制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耗时七天。
一粒粒被染上不同颜色的细沙,被僧人们一点一点拼成变幻莫测的形状,最后做成坛城,信众和僧人们对着坛城进行虔诚的朝拜。
坛城的美让人震撼,僧人们对制作完成的坛城的处理方式更让人震撼。
七天之后,僧人们会将亲手制作的坛城毫不犹豫的毁掉。
他们认为,坛城的生与灭,象征着世事的变幻莫测。
一切来源于自然,一切又归于自然。
喇嘛多嘉玉隆拉措又名新路海,是喇嘛多嘉闭关修行的地方,每年冬季结冰的湖面,是这里与外界连接的唯一出路。
赤裸双脚,头发乱糟糟,不加任何修饰,这就是喇嘛多嘉的形象,但这样不堪的外表却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进行如此艰苦的修行,就如他所说当看到他赤脚走在结冰的湖面上,天地辽阔,湖面湛蓝,一步一步,坚定的前行,所有的崇敬都化为无声,在天地间缥缈。
关于爱情这个部分可以算是我的小小私心了,其实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感动人的爱情故事,可是我就是容易被这样的爱情打动啊(*ˇωˇ*)看看这个姑娘幸福的样子,真是让人羡慕啊,或许香巴拉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你可以轻易的决定一辈子就在这里,陪着自己心爱的人,这里实在太美好,就算留下来也完全不会后悔。
就是那句“那好吧,我也不走了。
”一下子戳中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最大的安全感反而用最简单的语言就能表达。
身处在香巴拉,走出去,更清楚的回望自己,走进来,这里,就是梦的乐园。
我觉得这部纪录片一直在传达香巴拉作为永恒的家园的思想,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走多久,你都会回来,回到香巴拉。
每一代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每一代人也都在继承上一代的故事,如此,绵延不绝。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香巴拉。
我的公众号哟
看完新疆看西藏,反正边疆就是有好风光。
这里是川西,在动物园里备受游客喜爱的梅花鹿却成了村民头疼的事物,因为梅花鹿啃了他们的庄稼。
梅花鹿草原中自然少不了牛和马。
人们骑着马奔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要上大学的藏族小伙路上奔驰的,不是车,而是牛羊,这是什么感觉?
(BGM好评!
)
原来阿坝这边产梨子和梨膏。
阿坝的梨刚熬出来的梨膏。
梨膏里面的景色和人都太美了!
拉姆的职业是裁缝,长得也很美啊!
梳妆中好羡慕第三集的哈佛生物学家,边旅行各地,边拿着工资,这是什么dream work啦!
我第一次知道川西很多昆虫哦?!
里面又涉及了外国人和藏族女孩的爱情,这种跨国跨文化婚姻真的很神奇。。。
两个文化不同的人要相知相爱,要求好高啊...
“香巴拉”是藏语的音译,其意为“极乐园”,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
导演颜占领说:他并不是为了纪念或强化这个符号,而是为了试图拔开那层神秘面妙,去记录、发现一个散发泥土气息、充满人间香火味的香巴拉。
片头一出就不禁让人叫绝了: 白鹿莲花,千手菩萨,神秘图腾打开的是一个通往秘境的世界。
如果你看完整个纪录片,你就会发现,这些在片头出现过的不同元素,其实是对应着影片记录下的不同故事,可以说是非常有心了。
《香巴拉深处》纪录的是川藏地区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西藏,殊不知四川也有藏区,作为川妹纸一枚,我当然是亲眼见识过这个被称为摄影者天堂的地区,这个东方文化里最为浪漫的香巴拉,它有着如镜面一般的湖水,白雪覆盖的山峦,绵延如蛇的公路,还拥有丰富的植被与野生动物的密林……这些美丽的景象在纪录片里展现无遗。
然而导演并不仅仅只想给我们看这些,摄制组历时两年,行程超过11万公里,这浩浩荡荡地奔走更是为了将我们带进香巴拉的自然与人的传奇里。
我一直觉得,不干涉不参与,只是真实的呈现纪录,才是纪录片该有的态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纪录片。
《香巴拉深处》做到了,影片里的故事都很平凡,没有戏剧化的渲染,也没有多余的煽情,人物饱经风霜留下的皱纹都没有刻意去回避它,镜头的直接让人震撼。
它不是想通过画面来刺激你的眼睛,它想刺激的是观众的心。
观看的过程里心慢慢沉淀,从中看见那些身处香巴拉腹地的人们,他们最真实的生活与最虔诚的信仰。
金川梨花沟里熬了一辈子梨花膏的老奶奶,觉得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就是幸福。
做跳金刚面具的工匠认为,做手艺就像吃饭一样,不能着急,着急就吃不出来味道了。
一家放牛牧羊的居民收养了被鹿群遗弃的小鹿,细心陪伴它长大之后又打算将它放回山林,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在香巴拉生活的族人们,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大自然怀着无比虔诚的敬畏之心。
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劳作生活。
他们关心一朵花的盛开,一棵树的生长,关心着在城市里被我们忽略的一切,看见他们脚踩大地用力地活着,我有种说不上来的感动,应该是被他们这份朴实的平凡所打动吧。
看完纪录片,我又听了一遍小柯、老狼联袂创作的主题曲,两个没有被岁月带走赤子之心的老少年,在歌里唱着:我竟然突然流下了泪水……我想我明白了为什么会突然流下了泪水,那是因为出走半生,归来寻到了无忧无虑的蓝天,蓝得像孩提时候的单纯,蓝得好像从来不曾被世界污染……
『香巴拉深处』香巴拉 意为极乐世界,人间仙境,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乐园』走出去,更清楚地回望自己;走进来,这里就是梦中的乐园『传承』故事与传奇,在人群中心口相传;色彩与声音,在山谷与草原流淌;千百年形成的传统,沁入血脉『秘境』在自然的秘境里,人的装点让香巴拉的深处更加多元、更加独特。
一个真实的香巴拉,古老神秘、包容一切『相遇』让阳光、云和雨,推动生命的转动。
停下来的、在路上的、已经找到的、还在寻找的,必定会在某处相遇;过去的、现在的文明的种子,在这里留下星罗棋布的印记。
在香巴拉的深处,他们相遇、相识『心愿』这里没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山巅的积雪却同样终年不化;这里没有世界最低的河谷,激流而下的水势却同样澎湃激昂。
儿时的心愿在这里成真、梦中的拼图在这里聚合完整。
把心的疆界打开,每一个小小的心愿都可能成就大大的境界。
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闭上眼睛,是万物的声音;睁开眼睛,香巴拉之梦就在眼前
看完真的控几不住我寄几了!
先说几个最重磅的,4K高清的纪录片!
在家里用大屏电视看,觉得没有辜负感人的画质。
镜头的切换非常细腻,特别是动物在山间的走动,还有人物面部表情的捕捉,对于神秘文化的娓娓道来,一口气就想追到底!
感觉中国纪录片已经走在了商业片的品质前面了。
作为一个登山控,对于四川藏区的美景憧憬已久,关于香巴拉的传说是早有耳闻的,它代表着人们向往的仙境与净土,是佛教所说的神话世界。
不过这片子,几乎已经呈现了我们心中的“香巴拉”,想立刻背上包也去里面去走一圈。
完美的作品,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最感人的就是连片头的动画都做得这么走心。
是一系列的3D动画,栩栩如生的做了许多有宗教以为的意向。
颜色和音乐搭配的,具有神秘的美感。
每一集纪录片当中所选取的故事也都具有藏族特色,让我们能看到秘境深处的人们,他们如何理解生活,以及如何理解世界的。
每一集里都有几个小故事,虽然节奏缓慢,但是有一种蜜汁魅力,让人看一会就沉到里面去,心态也变得和画面的气质一样,沉静,柔和,纯美。
有毒停不下来!
这是个关于鹿的故事当然,在天堂般的地方,动物的生活里,也有人类的故事。
比如这个是关于妇女们翻越阻挡鹿的篱笆外出场景,虽然危险,但是她们仍心存温暖。
最有趣的是这个,老爸用来鼓励儿子的片段。
真是羡慕死了!
父亲奖励他的,不是最新款的游戏机,而是一匹最好的赛马。
我内心OS,人家玩的高级多了,长大了一定能当真正的男子汉。
美丽的藏族小姐姐!
想给她打电话!
泽仁拉姆15岁跟着父亲做裁缝,用手工缝制美丽的衣裳。
后来与设计师相遇,成为了藏族模特。
她的轮廓,自带着藏族的古朴美貌,一颦一簇之间,比那些什么整容脸,美丽多了吧?
这位是医生小哥哥!
十二三岁开始学藏医的巴尔机,到现在已经学习了十八年,跟着老师认真学习,品尝药草的味道,用最传统的方式研磨草药,听上去就很厉害的样子。
还有个好玩的智慧游戏——辩经。
以前在别的片子当中看到过片段,远远看着就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又拍手又跺脚的。
据说辩经时候双方会把对面辩手当做文殊菩萨,然后在辩论的时候每一个论点都要有经文依据,标明出处,这样可以让学习的经论迅速消化。
即使辩不过了也不会胡搅蛮缠,脸红脖子粗,失败的一方会更加努力地钻研经典。
《香巴拉深处》只有五集,真的是怎么看都看不过瘾,期待能出到第二季!
在片子当中,配乐、画面,加上冷静的配音,把生活里油腻的烦心事都给洗干净!
洗眼睛的好节目!
《香巴拉》呈现的是我们憧憬的天堂。
那里的人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没有喧嚣,时光静静走过,唯宁静永存。
那里的人心怀信念,他们坚定信仰,他们无所畏惧。
生活不过就是如此,在感恩世界中,享受世界赐予的一切。
旁白好优秀
画面太美。人文方面,没有过渡煽情。只是有些地方镜头应用让人想到生命之树。
川北很美,人文、风景、生物都很棒。纪录片拍的节奏有些慢和散。
CCTV纪录片画面越来越好看,不过太缺内容了。
个别不错,摄影很绝
很赞,配乐和旁白都很走心。故事都非常朴实,那些奔跑的骏马,广阔的草原,温暖的笑容,唤起了记忆中川西最美好的记忆。治愈当下所有不好的情绪。
四星半,镜头很好,逆光画面太美,如果再继续动人些就完美了
真的好喜欢坛城啊啊啊啊啊不及《第三极》
音乐和画面都很美,说川普的藏民很亲切
神秘美丽的香巴拉,很难得的专门讲述藏区的纪录片
3.5🌟从更人文的角度了解了一些些川西的知识。比期待值低点,可能我对自然风光更感兴趣吧。看这五集睡着了不少次。
内容挺朴实且有新的知识点,没有惯常拍藏区的套路和油腻感,特别好!
如果说《极地》的拍摄是内向性的,更多的是记录西藏更原始深处的居民生活,是比较封闭式的。那么《香巴拉深处》拍摄视角则具有很强的外延性。不仅记录了四川藏区的藏族人民生活,更多的也记录了它与外界的联系,是开放式的。每集题目标题起的都很应景,旁白词写的也很好。一部比较文艺的纪录片~
空远的大地,信仰的圣地。但是,里面一闪而过的现实问题,仿佛置身迷惘。
第二集采草药做藏香那块有些神奇植物,觉母辩经有意思,拍打手掌为了让大脑思路清晰😅;第三集傈僳族在马蜂身上绑布条来找树上的蜂巢,再养到地里,闭关的喇嘛多嘉给小鸟捏糌粑;没想到四川藏区也有不少外国人定居…
第二集未看
回归了叙事……
塔公乡是甘孜州的,不是阿坝州的
风景很美
被香巴拉人民的淳朴与幸福感染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