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过半,男主给我的感觉仍然是:他永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凌驾于任何事情之上。
比如不顾周遭情势和命令,强行救那外国人质,导致小队暴露,双方激战;与此同时,他竟然还不接受教训,跑去救恐怖分子小孩,致使大舅哥被炸死;N年后做了军医,他还是违抗命令,罔顾同行的战友性命,在油量不足支撑的情况下,非要在船上继续等小孩。
你可以圣母,但不能没脑子,外国人质、外国小孩啥的,现在放弃,摸清情况,回去重新部署后再来可以的吧?
就非要逞英雄,表明自己足够仁慈足够圣母?
为了这点英雄主义,就不管同行战友的死活了?
谁跟他组队,谁倒霉啊?
工作中坑完战友,再说说生活中坑老婆吧。
男主一直一直反对老婆进行手术,犹豫一下就可以了,非要反对了好几集。
犹豫一下的话,可以彰显他对老婆的愧疚,对她生命的珍惜;可是一直强烈反对,那就适得其反了,让人觉得他自私,只顾自己的感受,他要心安,他要良心上过得去,却完全不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但凡他稍微站站病人,就会打消犹豫。
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她这种情况,是宁愿冒风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以至于失去意识,直到生活不能自理。
一个人如果不能有尊严的活着,不如死去;一个人如果活着却没有意识,也不如死了。
比死亡可怕的事情其实不少。
我不懂主旋律电视剧为什么要这么塑造男主,这样的男主绝对不只是让我这么一个观众不舒服。
看故事应该说的是我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人道救助的系列故事,题材很好。
开头不错,到了小孩的故事情节一出现,脑残的一系列问题出现了,都已经弄明白被救护的只能通过哈萨克语沟通,中文和英语没法沟通,在救小孩的时候一直,come....come.....come.....个屁,老子都听不懂,几岁的孩子能听懂?
肩膀上不是有对讲机?
让之前那个会哈萨克语的船员去沟通就行,听那舰长和政委的口气男主是个经验丰富的船医,应该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怎么还会这么不冷静。
想要突出急迫性也导演也不要这样闹法,这故事可是军人背景
三月的《你是我的城池堡垒》聚焦特警的浪漫爱情,七月热播的爱情剧《你是我的荣耀》为普通观众推开了窥见航天工程师职业细节的门,今年的国产剧不再一味展现总裁和灰姑娘的老套故事,而是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成长空间,女主在职业领域奋勇打拼的同时,也带出了更多元化的行业剧。
这个月上线的《和平之舟》,是一部硬核行业剧。
男主和女主同为医生,又是朝夕相处的战友,每天不是窝在船上就是在医疗站忙碌,压根没有和外人深度接触的机会,又是男帅女美,按理说应该谈恋爱吧!
可是我看到第十集,两人还是纯洁的同事情,毫无暧昧之处。
因为编剧的设定,男主是有老婆的,还是温柔好丈夫的人设,女主也有男友,虽然看起来有点不靠谱,但女主还是满意这段感情的。
不管后面剧情怎么发展,但前三分之一的剧情里,女主都在专注搞事业,忙着学习和救人,男友只是提了两次,脸都没有露一个,这样清新脱俗的设定就很拉好感了。
女主路阳由张天爱饰演。
从《太子妃升职记》走入观众视野的张天爱有一张端正大气的脸,眉眼深邃,鼻梁提拔,嘴唇厚薄适中,这使她画上浓妆可以扮演美艳舞姬,画淡妆穿上白大褂也能瞥见一丝圣洁感,穿上军装更是充满英气,妥妥的巾帼不让须眉。
在剧中,路阳是一位服务于医院船的医生,穿白大褂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穿着军装,头发贴着头皮紧紧扎成一个马尾,套着救生衣在救援活动中忙碌。
可以看出,张天爱是专门练习过站军姿的,剧中她的身姿挺拔,不管是站立还是敬礼,动作都铿锵有力,演出了军花的飒爽。
男主张渡航由陈坤饰演。
不得不说,陈坤还是抗老,剧中的他还是那熟悉的精致眉眼,清瘦的身形赋予了他一股忧郁,而身患PTSD军医的这个设定又给了这个角色增加了一丝脆弱感。
张渡航是一位天赋超群的军医,有过丰富的救援经验,能够站在风浪中摇晃的船只上进行精密手术,是实实在在的业内大牛。
面对同事的敬爱和院长的看重,他不骄傲,更不沉迷,不想着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而是想着转业回老家,跟老婆过平淡踏实的二人世界。
这个人物,是贴近生活的,保护大家的同时,自己的小家也值得守护呀,张渡航的心态是符合人性的。
《和平之舟》讲的是救赎和信仰,以张渡航和路阳为首的人民海军和医生们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奔赴各个惊险的环境,去救助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弘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人道精神。
摄制组实景拍摄了“和平方舟”医院船等多艘舰船;室内的戏份,则是一比一还原医院船内的驾驶舱、手术室、生活区域等主要场景;将海军官兵和医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徐徐展开,在跟着镜头感慨星辰大海的刺激唯美至于,也让人看到了这些最可爱的人的付出。
新上船的设备人员,才满十九岁,因为晕船吐得饭都不想吃,可以接到维护的命令后,毫不犹豫就上到惊涛骇浪中的甲板,和同事一起冒着危险去加固被飓风吹脱的物资。
长得胖胖的王工,是个胆小的深度社恐,见了船长就张不开口,整天窝在设备间里修修补补,可是特殊病房的灯泡坏了,他战战兢兢,还是进到毒贩的床旁,成功换下灯泡。
晕船,是船上人员要克服的第一步,坐过海船的人都知道,远海有浪还有涌,船不仅左右摇,还上下摇,一般人在上面还真站不稳,可和平方舟上的人是住在上面;恐惧,是船上人员要克服的第二步,作为一艘医院船,救死扶伤是它的任务,而医生从不会挑选自己的病人,受灾的平民要救,受伤的毒贩也要救,上一秒还被人用枪指着脑袋,下一秒就要给他尽心尽责地做手术。
和平方舟不是穿梭在风暴等自然灾害之间,就是停留在来历不明的求救船只旁边,它把和平带给他人,却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毫不夸张地说,医院船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中一朵最璀璨的花。
剧中的故事都是取自真实案例,丰富又刺激,所以电视剧的节奏也很快,完全没有灌水。
第二集,和平方舟接到求救信号,本着救死扶伤的宗旨,舰船靠近了求救的优雅号,由直升机带着张渡航路阳姜俊波和金九上船。
可是优雅号不是渔船,而是毒贩的大本营,一上船,路阳就看到甲板上的伤者,船员说这个人死了,路阳反驳,说这个人还活着。
在船员再三催促她去楼上时,她依然坚持救人。
图穷匕见的船员们撕下伪装,纷纷拿出手枪包围了四人。
身为男性的张渡航就被扣在甲板上,试图反抗的金九受伤,只有路阳和姜俊波进入了船舱内部,为狡猾狠毒的老大做枪伤手术。
被枪指着头,身为医生的路阳和护士长姜俊波保持冷静,借讨要麻醉师的机会给了舰船军人上船的机会,在脏乱差的环境下,路阳成功为老大取出子弹,缝合好伤口,而潜水上船的鲛人组也控制住了船上的毒贩,一场惊险刺激的救援任务最终圆满完成。
第八集,医院船开往威利,救助在飓风中受伤的灾民。
船靠近海岸线,镜头十分真实,海洋里漂浮着各种垃圾,木板和塑料制品把整个海面填满,岸上则是堆积如山的混凝土钢筋和木板,废墟中夹杂着椰子树的枝叶,给人强烈的代入感。
替患心脏病的白内障老婆婆做眼科手术,让她看到牺牲儿子的照片;瘦削的政委背着艾滋病病人跑,将病人安全转运到医院船上;面对偏执丈夫的暴力挟持,依然坚持要救治子痫孕妇,最终打动男人,在医院船上成功实行剖宫产,临走时丈夫举起的感谢信……这些都让人十分感动。
剧情围绕医院船展开,以张渡航和路阳为线索,串连起故事的框架。
其实在生活中,女性外科医生很少,因为外科医生不仅对医术要求高,对体力的要求更高。
路阳能够做外科医生,而且屡屡受到院长夸张,得到各种救援机会,无疑是十分优秀的。
而剧中路阳的冷静和机变也证明了这一点,面对危险不恐惧不慌张,面对恶势力不屈服,将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放在第一位,这样专注搞事业的钢铁直女看得人很带感。
剧中出场比率不低的姜俊波也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女性。
身为护士长的她,是医院船上的大管家,药品的储备,人员的调配,她都要操心,而她在做管理的同时也没耽搁下一线。
毒贩的船上,在威利的救灾现场,都有她的身影。
除了军人和护士的身份,她也是妻子和母亲,但家庭没有耽搁她发展事业的脚步,她虽然想儿子想得偷哭,依然决然地踏上一线。
在路阳身上,能看到新医生的稚嫩和热情。
她会为那些不愿意上医院船的威利灾民着急,想要据理力争,却忘了人与人的信任感没那么快建立;会为责怪威利当地医生的误诊,为患者心疼,却忘了飓风损坏了医院里的X光机;会为压在水泥板下死去的女患者哭泣,陷入自责,却忘了医生也是人,不可能救回所有人。
这些稚嫩的地方,也正是感动人的地方。
在姜俊波身上,看到的是老护士的老练和冷静。
她会在第一时间配合医生的抢救,不管环境的恶劣,哪怕对着手枪,也能稳稳当当拿着剪刀;她会在院长屡次让张渡航和路阳露脸时,私下提醒,怕院长的偏心引发其他医生的不满;她也会在同事们开玩笑时,泼辣地回击过去。
她的坚强和干练,其实是很多家庭妇女的缩影。
长期以来,很多女性在家庭中做着辅助性的事务,她们可能没有决定权,也不是对外发言者,可是物资保障来往人情这些看不见的事情,都是家庭妇女在做,正是她们的聪慧和坚强,维持了家庭的运转。
除了路阳和姜俊波这两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医院船上还有更多的女性角色,数量差不多能占一半。
在镜头里,有女军人,女护士,女工程师,在航行的桥段里,还能看到女船员指挥航行的画面。
在这么一部弘扬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主旋律电视剧里,很是让人振奋。
女性从来就不比男性差,女性的韧性和细致更是让她们能从事很多尖端困难的工作。
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女性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过。
而这部展现大国风采的剧,能让出大量镜头来展现女性,让人很是安慰,相信包含着女性力量的星辰大海,会更璀璨美丽,会走的更远。
我刚刚开始看,首先申明我不知道真实案例具体是怎么样的..我感觉现在蛮多人就是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先才去了解真实案件之类的,也没有什么吧,毕竟每个人涉猎范围就是不一样的嘛不用一直揪着是否真实还原,有艺术加工很正常。
我看到第二集那个海盗还是什么毒贩,我能感觉剧情很紧张啊,然后主角演技和颜值也都在线,比什么纯偶像剧好太多吧!
这部剧值得观看,不仅仅体现出了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的“中国名片”形象,还热情讴歌了人民海军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生动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气度、国家力量。
我国的“大白”—— 和平方舟医院船,曾经先后9次走出国门,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多少个日夜?
多少海里航程?
多少次海浪呼啸?
多少次日出日落风起云涌?
多少医者仁心?
多少大爱无疆他国救助?
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那一张张感动的照片,那一道道深蓝的轨迹,那一声声庄严的承诺,让世界看到了传播友谊与和平的“中国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医官兵们的家国情怀!
愿和平永驻!
愿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几集看下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路阳、张渡航等被挟持到“优雅号”商船上,被一群毒贩用枪指着,要求给他们老大做枪伤手术。
路阳作为一个年轻的军医,第一次出海任务,就是如此危急的情形。
她尽全力帮助患者探查病情,找出子弹头,并进行伤口缝合。
此刻躺在她面前的人已然无所谓好坏,她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去救死扶伤。
蛟龙特警队把他们救回和平之舟上时,大难之后的路阳终于站不稳,瘫在地上,哭了起来。
精神高度紧张时,她已然忘记了恐惧,她也不过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啊!
她是一个军人,她是一个医生,她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面对枪口,谁不怕?
怕死是再正常不过,那是人的本能。
她自我安慰道,不能哭,不能给身上的军装丢脸。
张渡航安慰道,害怕不丢人,军人也是人,害怕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一个军人第一次上战场,在枪口下那么好地完成了救治工作,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啊。
这一段让我大为触动。
我们常常在新闻里看到的英雄,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好像生来就是钢铁身躯、硬汉精神,奉献与付出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可哪有那样的人啊!
大家都是凡人,也正因为大家都是凡人,都会有喜怒哀乐,都会思念家人,都会担惊受怕,他们能做到如此这般,才更显得动人。
有弱点的英雄,才是更真实的英雄。
再看面对领导不知所措、面对“优雅号”上接过来的毒贩担惊受怕的机电组汪鸣,再看帆缆组老婆即将生产却得到老婆“准假”外出救援的王聪,再看原本以为可以见儿子却不得不继续外出救援的护士长,再看因为实操出错当众要求张渡航重新讲枪弹伤处理的路阳,再看好不容易和女友团聚却看新闻上战友们即将救援的灾区不得不再次和女友说再见的张渡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但软肋之外都有一身密不透风的铠甲。
他们都是多么强大而可爱的人啊。
军人和医生是两个奉献的职业,当这两个职业结合起来,他们置身的场景从陆地搬到海上,在和平之后上,他们要面临的风险就成倍增长。
而且治病救人的难度也提升了,就像张渡航在给路阳分享海上缝针的技巧时说,陆地上练习一千针,那么海上就练习两千针,别无他法。
如此多的困难,在和平之舟上的军人、医生面前,不管多么困难,也都一一得到解决。
单看剧集的内容,你会发现,它是一个文戏、武戏相得益彰的颇有电影气质的作品,特别是当优雅号的匪徒劫持了医生们,蛟龙号前往救援的那场登船、格斗、枪战戏,氛围紧张、节奏紧凑,在狭小的空间里格斗、射击,那完全是一场高水准的动作戏。
而且在威利救助时,那个十三分钟的长镜头,从军医在车上讨论方案,到医院现场环境的交代,以及他们遇到的困难,高效率快节奏地进行了展示,调度堪称典范。
没想到军旅、医生、海上救援等题材还可以这样完美地结合,水准如此之高。
而且张渡航几个梦境的交代,他的故事又有了很强的延展性,让人很是期待后面的剧情。
每集片尾都有一个真正的和平之舟上的军医出来分享他们海外出航、人道主义救助、面临各种未知风险时,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根据这群平凡英雄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
海上军医,可以说是军旅题材里非常小众的分支,可当我们日常视野之外的场景如此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新闻里面扁平化的报道是那么单薄,这些生动的画面也因此形成了如此强烈的冲击——英雄亦如凡人,他们面临危险,他们默默奉献才显得如此动人。
剧里有好多细节都特别打动我: 比如为了在鼠疫横行的船上救治没有安全感害怕张渡航他们的小孩时,张渡航取下了口罩,为的是让小孩看到他的双眼,看到他的面孔,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
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吗?
他不仅知道,他更清楚自己作为医生的使命。
比如在威利,路阳为了说服不信任这群远道而来的中国军医,路阳同样取下了自己的口罩。
真诚的眼神从不骗人。
这些细节都非常动人。
生在父亲、姐姐都是医生的家庭,太能带入那样的情境。
医生治病救人本不容易,更遑论这群置身危险之中的军医了!
但是,他们的救援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们可以看到威利老人不信任中国军医,散布他们是骗子时,他们的委屈;以及他们没能救助到所有人,见到有病人在等待救治时死去的难过;还有他们四处找起重机抢救被掩埋的病人却找不到起重机时的无奈……这些复杂的情绪埋藏在一颗滚烫的心下面。
因为言语不通,因为不了解,带来了太多的不信任,可他们面对这些不信任,没有退缩,依旧尽全力去守护每个病人。
哪怕是那个抢走张渡航药包的小偷,政委老叶发现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妻子身患重病。
老叶不计前嫌地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就是中国军人、中国军医,他们一身军装,不仅要肩负军人的职责,更要肩负中国人的道义。
走到世界各地,都是友好地和世界各国合作,基于人道主义的原则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正如第一集片尾那位军医所说,这艘医疗船不仅是和平之舟,更是救人治病的生命之舟,传播国家形象的形象之舟,建立中外关系的友谊之舟,以及它是命运共同构建的梦想之舟。
这群平凡而伟大的军医,在海外漂泊治病救人,也肩负起了伟大的使命。
还记得多年以前看《血战钢锯岭》时为信念而内心感动,现在看到我们中国的《和平之舟》时,我内心充满了同样的感动,因为片中展现的是我们中国军医的信念与仁心。
《和平之舟》讲述的是我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赴海外行医救治救灾的真实故事,因为是真实故事改编的,所以更具有力量,剧中展示的是我国海军866医院船上的军医们,在公海营救感染鼠疫的“菲尔”号货轮船员、智斗“优雅”号商船贩毒分子,赴国外执行台风灾后医疗救援的故事。
每集结尾都会播放一段曾经在和平方舟上工作过的人员采访。
听着这些朴素却有重量的话,会对这些真实事件更有共鸣,也对工作在和平方舟上的军人们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在没有看过这部剧之前,我是不了解和平方舟的,看完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很喜欢这种少见的海军救援题材电视剧,剧集制作上非常精良写实,每次救援的过程,都充满了大量令人信服的细节,在舰船上以及台风救灾时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令人赞叹,也很有气魄。
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故事情节,其中展现的是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艰苦过程,也是随时面临突发事件需要决策的紧急状况,还要面对太多的误解与生命危险,这是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各种危险、和平是一种幸福的世界。
看完第一集张渡航为了救助小男孩摘下口罩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如路阳一样对张渡航产生了质疑,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路阳和张渡航都没有错,保护自己的安危与同事们的安危确实非常重要,可是张渡航展现的是医者仁心,在事关生死存亡的时刻,他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决断,他是把生命看得很重的人,在我们普通人难以做出的选择面前,他就那样轻易地做到了,这或许就是真正的医者与我们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吧。
救人是医生的天职。
而在救人之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让小男孩信任他这个陌生人。
片子塑造了很多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坦率可爱较真的路阳,快言快语的护士长,智勇双全的蛟龙队队员,体恤下属的船长政委,爱才和蔼的孙院长,甚至是维修与后勤人员汪鸣王聪,都令人印象深刻,有些社交恐惧症又不善言辞的汪鸣却细心又爱帮助人,关心战友的王聪同时也是一位准爸爸,却在执行任务时选择留在船上,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紧张的剧情中间感到一丝轻松,让人体会到身为和平方舟一员的任务艰巨,以及和平方舟上一员做为普通人的分离之苦与思家之情。
尤其让人难以忘记的是主角张渡航,他的角色塑造很有特点,通过了解一点点浮出水面,一开始空降和平方舟,我们只看到孙院长对他的偏爱与他的优秀,之后他摘下口罩,得到了小男孩的信任,听课指出错误,却以不伤害他人面子的方式,他不仅关注病人的病情与现在,也关注病人的未来,所以要为阿婆医好眼睛。
当然,他也不是一位完人,他经常做的噩梦,展示了他的过往,他也要面对自己的心魔与创伤,可是他依然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所有人。
在这部剧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是信任。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但是信任却也是最难建立的,其中与太多的阻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立场都可能带来隔阂,无法建立信任。
就像路阳与张渡航同事之间从不理解到建立信任,宣传干事与护士长之间职责的对立到之后的理解,面对刚刚经历过生死仇杀的外国小孩不敢信任陌生人,不同语言不同国家无法沟通的病人更难相信外国人,政委想要获取外国记者的信任,张渡航与失明阿婆的沟通,王聪与难以沟通的外国男人的共情,这样的逐步建立信任在剧中比比皆是,而每一次建立的信任都令人感动,这是现代社会非常稀缺的情感,我们往往在自保的铁幕后不需要思考就做出决断,互相不理解之后令隔阂越来越深,却忘了向别人迈出一步,掏出真心,可是张渡航们做到了。
这才是让我们格外感动之处。
我们习惯了让自己变得强大,却忘记了如何展示软弱。
斯宾诺莎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
和平方舟上的军医们就是靠着爱与仁心得到了所有人的心。
也展现了作为强者与强国的担当。
陈坤眼睛毋庸置疑,演什么都像!
这个剧也是很好的题材,把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帮助其他小国家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人民很朴实,很无私!
在这个世界上最有爱,zui善良,最希望世界和平的国家!
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非常幸运,我们无论走在哪里,都能感受到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国际歌》有唱:“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现实确实如此,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并没有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出现。
但在新时代的大海上,却有一艘满载着爱心与希望的大船——来自中国的“和平方舟”,肩负着救助的责任,肩负起国家的使命,成为茫茫大海上的生命之舟。
正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和平之舟》,便是根据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救援任务先进事迹改编。
本以为这是一部医疗题材的常规剧情片,没想到从开篇第一刻,便被带入到紧张而惊险的救助事件之中,无论是对传染病侵袭的“菲尔号”的紧急驰援,还是在“优雅号”上与毒贩们斗智斗勇,以及奔赴遭受台风袭击的威利进行灾区救助……我们这艘方舟上的医护人员与战士们,总是奋战在生与死、血与火的最前线。
在刚刚播出的第七、第八集内容中,我们的和平方舟已经停靠在了威利海边,医护人员也已经奔赴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展开救助,但当地的情况显然比想象中要恶劣得多:本土医疗条件本就落后,当地住民各种传染病多发,原有的医院与设备被台风重创,自然灾害中的群众尚没有完全解救,大灾之后的瘟疫,比如痢疾等等,又开始大流行……但对于我们的方舟医护人员而言,船上的医疗设备和大家的医疗水平完全没问题,此次救助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本地民众对我们方舟的信任,对我们救助的理解。
毕竟,根据现场的情况,我方虽然搭建了建议的临时医疗点,但若想得到更好的治疗,还是希望大家能到设备更先机的和平方舟之上。
但民众们的不配合,特别是几位重症病员的救助被阻,随着时间的流逝,势必会让这片本就多灾多难的土地,遭受更严重的伤害。
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两位患者:其一,是一位即将临产的准妈妈,患有子痫前期,并且已经出现了心脏病、心功衰竭等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剖宫产手术,将母子不保,但患者的丈夫却对我们的医护人员怀有敌意,甚至怀疑妻子的症状是由战士们对灾区的消杀作业所引起,并一度持刀威胁医护人员的生命,但我们的医护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将他说服……其二,是一位69岁的心脏病患者,也是一位濒临失明的老奶奶,她儿子也是一名军人,已经在这次救灾中身亡。
虽然为身患心脏病的她进行眼科手术,也有着巨大的风险,但为了能让她重现光明,能够在想儿子的时候,看到儿子的照片,我们的医护人员还是为她进行了手术……
这次在威利,不同于既往的出航任务,“和平方舟”所面临的时间紧、任务重、患者多的严峻考验,以及因为语言不通、理念不合等诸多状况所引发的误会甚至冲突,但我们始终用爱心、耐心与诚意,来面对每一位需要救助的患者……可以说,在和平方舟的无影灯与手术刀下,中国军医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
回望已经播出的部分,电视剧《和平之舟》有着国际化宏伟场景的呈现,同时也对许多的细节进行还原与重现,毕竟这艘“方舟”基于真实,剧情也基于真实,由此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同样让人产生强烈的沉浸感与融入感。
特别是每集结束时,都会有曾经亲身参与“和平方舟”航行的工作人员的讲述,让我们得以更直观的感受到,这艘被誉为生命之舟、和平之舟的大船所经历的风浪,所肩负的使命。
当然,在最近的几集剧情中,也让我们看到了传媒的助推力量,无论是我们的前线采访、纪录,还是邀请到国际媒体、记者登船采访、报道,都很有效的促进了和平方舟与等待救助的患者们的理解与信任,同时也使中国军人守护和平的形象,得以更广范围的传递,和平方舟到世界各地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
刚刚看完《和平之舟》播出的两集,不得不感叹一下国产剧的崛起,场景宏大,制作精良。
开局就是大白船乘风破浪,在海上航行,海军们循环且短促的口令,瞬间让人倍感真实,每次口令一喊,就瞬间回到了军训的自己。
最让人惊喜的是,剧组对细节、场景的追求很极致。
在营救感染鼠疫的“菲尔”号货轮时,一系列专业操作救助病人,防护服背后的名字,都让人看到了剧组的在细节上的用心。
陈坤在这部剧里面更是颜值爆表,当他坐在直升飞机上准备降落,阳光打在他的侧脸,除了让人感叹陈坤的超高颜值外,还仿佛看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那是对于生命的敬畏,与一种想要守护每一个生命的愿望,而《和平之舟》是陈坤首部军旅题材电视剧。
军医张渡航脱下防护口罩跟救援的小孩说“我是个人,我是个人”的那一刻,貌似种族、语音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敬仰。
在小孩成功救治后,朝军医们敬礼画面瞬间让人泪目。
第二集在公海勇斗“优雅”号商船贩毒分子,张天爱演的路阳面对毒贩子弹威胁,临危不乱,在恶劣环境下做手术,眼神里充满着刚毅与无畏。
因为这部剧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以至于这部剧拥有一些其他剧所没有的真实,而恰恰这种真实是最打动人心的,最有力量的杀手锏。
居然是部群像剧,好看!一部讲救人的电视剧居然有人嫌弃医生圣母,我不理解。
中央一台背景音
看不懂当地人为啥打仗,看不懂为啥中国人要为他们拼命,流水账一样,一点激动人心的东西都没拍出来
挺好看的
灾情现场的混乱场面看得我触目惊心,太真实了,这时候的人民的心灵动荡不安,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的到来也稳定了人心吧
曹D执导,避雷
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挺好看的。节奏再快一点儿就好了。
对那些援外的医生表示致敬。
越来越喜欢,中国人演自己的故事!并且还输出我们的文化!希望这种剧能够更多!以及坤哥总是那么帅!哈哈哈哈哈。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承载着和平去向远方,方舟上的中国医生,为了和平和生命一直都在拼劲全力,这就是医者仁心,这就是中国和平!
还原度一般,立意有加分,极好的征兵广告。
沈老师快点好起来吧,看得我真的好心疼啊,真的好想拥有张渡航这样的对象,太温柔了太令人心动了
我们坤哥什么时候才能支棱起来?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把锅推到怀才不遇身上去?
第一集看了10分钟了 还不错 我的天 三年来能看下去10分钟的剧越来越少。第三集看的也太揪心了,17分钟了,希望可以被救出来…30分钟修电灯的真的好可爱,太真实了,真是吓死…怕他出啥意外…第四集,能出生在和平的国家有稳定的生活是多么的幸运。
劇情有點碎,張力不夠,男女主性格各不討喜,沒有很大吸引力,可惜了一個好題材。
本来挺好的题材,但是节奏太拖沓了,听演员说台词跟催眠差不多,那种紧张的救援气氛也没营造到位。这种剧其实应该压缩成迷你剧,精炼一些。总说美剧切尔诺贝利夹带私货,问题是呈现出来的效果跟人家根本没得比,取长补短才会有进步的啊
坤哥的高低眉看的我难受,坤哥太久没面对镜头了吧,太尴尬了。
这真是曹盾导演的嘛?水平和长安十二时辰怎么会差这么多。
看了一半弃了。不喜欢海上的剧情,本来以为会拍成一个救援任务接一个救援任务的形式。前面那个水中的打戏真的好,其他没印象了。
剧情有逻辑一点吧 不能为了煽情热血而故意为之。看到第一集为救孩子拖延时间甚至放弃防护,就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