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以为撒哈拉就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沙漠,它的唯一用处是供摄影师们拍些“大漠孤烟直”的照片,这些照片可以用来装潢我们安在都市里的家。
长大一些,看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才知道那里原来也有主妇,有新娘,有邻居,有法官,有理发师……总之,我们这里有的,那里差不多都有——那里是和我们这里一样的世界。
看完《撒哈拉奇兵》,撒哈拉在我心目中残存的最后一点庄严也被生生瓦解。
看德克(马修•麦克康纳饰)在撒哈拉里闲庭信步、左右逢源,我感觉这哪里是雄浑壮阔、令人敬畏的大沙漠,简直就是德克他们家的后花园!
在我们的民间故事里,后花园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总是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
其中最频繁发生的,是公子小姐私订终身。
和他们一样,德克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伊娃(佩内洛普•克鲁兹饰)也是在撒哈拉堕入爱河的。
后花园的神奇还表现在,它能给人勇气。
不管封建礼法多么严格约束,三从四德的小姐们只要到了后花园,见到心上人,便不再在乎父亲手里的家法。
德克借了将军的游艇开到尼罗河上,便再也听不进将军的三令五申,为所欲为,直到炸掉游艇为止。
《撒哈拉奇兵》里的撒哈拉,物产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那里不仅有村庄、河流,坦克车、直升机和军队,还有化工厂、火车、地下河流,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战艇,带壁画的岩洞……只要德克需要,撒哈拉会为他提供一切;不仅会提供,而且就放在他手边。
德克要扒火车,于是骆驼就有了;德克要找战舰,于是足球就会自动把他们带到壁画前;德克要解开手铐,于是工具出现了;德克要走出沙漠,一架失事飞机的残骸修修就能用;德克要反击,140年前的火炮就能打着火……这样的便利,一般人大概也只有在自己家的后花园才能体会到吧。
德克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本来是想寻宝,没想到却救了自己的意中人;本来是想帮自己的意中人,没想到拯救了世界;这边拯救了世界,那边一不留神又寻到了宝。
总之这些许多人一辈子可能都做不成一件的事情,德克捎带手全都做了——这大概只有在后花园午睡时,才可能有的经历。
许多好莱坞英雄都有壮举,但没人能做得像他那样轻描淡写和歪打正着。
《撒哈拉奇兵》告诉我们,没有比拯救世界更容易的事了
无聊无聊的 看到pps上有新的片子 随手就点来看看 看到开头的河战 铁甲舰 和舰长手里的金币 加上简介里的冒险分类 就大概猜除了7788的剧情 不过管他呢 在冒险片里 剧情其实不重要只要编排的合适 情节紧张就足够了 很显然 这是部彻头彻尾的好莱坞片子不要管他剧中的 美国之上 美式民主 美国核心论 美国正义的宣扬 毕竟这是人家美利坚的片子 完全没有是说不过去的 娱乐片嘛 只要看得舒服就好了 就这点 Sahara做的很好 紧凑的情节 紧张的剧情 诱人的宝藏 坏蛋的无耻 恶人的阴谋 美女的正义 帅男的勇猛 再加一个陪衬的搞笑哥们 一部标准的冒险片就完成 而主场景选在西非 更是让片子在壮丽的景色下生色不少 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要多么炫目的特效 只要有这些壮丽的自然景观 一样是绝妙的视觉享受 无聊时 用他消磨2个小时的光影 还是挺快乐的
豆油们都不怎么给很高的评价。
无疑,这部片子太过于重复了,不仅仅是探险类的,不仅仅是模仿夺宝奇兵,国家宝藏之类的。
关键是这部片子的剧情太过没有营养,相比探险类的王牌之作,还是单薄了点。
但也不能说是就真的没有可说的。
毕竟是2005的制作,也是在试图超越的思路上进行的,因此编剧和导演就力图别出心裁。
所以我们看到了西非的大好河域风光和雄壮的大漠……这部片子的关注点显然不在于那艘战舰,尽管个人认为“战舰”极具象征意味,这也就是我这篇影评的基本思路——美利坚精神传到非洲,尽管看似是不可能的。
不过隐含的真意是,在非洲,世界的确忽视了非洲。
这也是片子中那个小独裁者军阀的政治学见解,哈哈。
平心而论,《撒哈拉》还是侧面诠释了好莱坞或者说是主流国际社会的几点政治诉求的。
1,人道主义。
世卫组织在非洲,这是电影很强调的,给予了积极评价的。
2,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
因为在经济和政治血肉相连的年代,任何环境保护上的进步都必然伴随着政治的努力。
算是时代之思吧。
3,美国人的政治立足点——自由是人民的呼喊,支持反抗,只要是有利于美国人的反抗。
电影中小小独裁者军队一副苏式装备就是一种隐喻。
好像独裁的都拿AK—47,开T系列坦克一样。
虽然小小独裁者开的好像是美制直升机。
4,“没人在意非洲”,这恐怕是这电影最深的寓意吧。
虽然没人在意,电影工作者还是不能违背美国大世界家庭主义的。
美国是上帝支持的解放军,自由女神应当是普世的。
所以大西洋也挡不住,内战也挡不住百年之后的撒哈拉寻宝。
哈哈总之,这是一部很下了功夫的电影,虽然套路不新鲜,但制作还不至于落入低劣。
而其中深合时代之思的寓意更应当引起大家的讨论和关注。
愿非洲的上帝保佑非洲早日重获新生吧。
非洲万岁!世界幸福万岁!
本以为是美国拯救世界的俗套主旋律电影,不想里面还是有不少亮点。
首先超喜欢本片中镜头的运用,特别大气。
其次情节的安排也比较巧妙,寻宝和救人两条线最后很自然的合二为一了。
而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是里面的战斗场面比较专业。
例如Asselar村之战,在作为反方的马里政府军没有像中国电影中的日本鬼子一样,被主人公端着机枪一扫一大片。
在对抗过程中还是比较训练有素的,分工比较明确,有近身搜捕的,有暗哨负责外围警戒的。
就是那个狙击手枪法烂了一些。
本片中两个男主角大概都是海豹特种部队的,其中有两个细节,就是那个总是搞笑的男二号在卡车背后与马里士兵对射时遭到夹击,他马上反身将枪抵在左肩进行射击,但没子弹了。
回想《黑鹰坠落》里面那个游骑兵男一号就不会左肩射击,只能常规右肩射击。
所以在墙角被民兵偷袭时只能采用一种非常别扭的姿势射击。
此外整个电影中没有看到游骑兵有卧姿射击,不知道游骑兵是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而三角洲部队在开阔地被藏在楼房里的狙击手压制时会依据地势进行卧姿射击。
在本片中男二号的卧姿射击姿势也是比较专业的。
从这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同为特种部队,两个男主角受的训练要比陆军的游骑兵要严格得多。
所以在整个历险过程中能够频频上演神来之笔也就不足为奇了。
认识佩内洛普·克鲁兹,源于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阿汤哥的《香草的天空》,她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野性不羁,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人共有的豪迈脱俗,是娇艳欲滴的玫瑰挑战雨暴的桀骜不屈。
而佩内洛普·克鲁兹与哈维尔·巴登低调完婚,崇尚完美的我一直认为,是《午夜巴塞罗那》,让他们走到一起,不管对错。
同样是伍迪·艾伦,《午夜罗马》中,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演的妓女,让人印象深刻,当然了,佩内洛普·克鲁兹与阿汤哥、马特·达蒙、尼古拉斯·凯奇、马修·麦康纳等大牌明星之间的纠纠缠缠,至今仍为人不时谈起。
《撒哈拉骑兵》,又名《撒哈拉奇兵》《撒哈拉》,观影之前,未免让人想起三毛和荷西遗落在撒哈拉的爱情,那美丽的石头,荷西的打捞职业,甚至加那利群岛,都一下子浮现出来,那段岁月,有《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陪着我,就已足够。
让我们回到《Sahara》吧,毕竟,回忆三毛总是伤感的,而《Sahara》则是一部笑点连连的爆米花影片,甚至连心狠手辣、残暴跋扈的连尼·詹姆斯饰演的卡辛暴君,其发型均觉十分飘逸搞笑。
神奇之处在于,男一男二生命力比成龙还要强上百倍,只身于陌生的野蛮国度冲锋陷阵,虎口逃生,却不见任何伤却,危难关头总能利用身边可利用工具制造逃生甚至利用150年前老古董炮火出奇制胜,险呐,奇呐,比成龙还牛逼啊。
沙漠中多如牛毛的太阳能板让人印象深刻,尼日尔河上的追杀打斗场面也惊险刺激,应该说,达到了水准。
马修·麦康纳可能是佩内洛普·克鲁兹与阿汤哥爱情的松动者,个人相信娱乐圈还是存在真爱的,虽然阿汤哥离开了妮可·基德曼也离开了凯蒂,布拉德·皮特离开了詹妮弗·安妮斯顿,迈克尔·道格拉斯貌似离开了凯瑟琳·泽塔-琼斯。
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总是让导演在剧情安排方面不用太操心。
两个印象深刻的场面:1. 把破飞机改装成帆板在沙漠冲浪。
2. 用百年前的大炮把直升机给轰下来。
值得一看的娱乐片 -- 当然,买张碟在家看看足矣。
一出儿齐全得像满汉全席的商业大片儿风景上有沙漠有内河武器上有飞机有大炮演员上有壮汉有美女剧情上的探险有复仇而且比007还牛掰,总能绝处又逢生,算着主解这回准没跑儿,该死菜了,没想到又让Y脱逃了,不但脱逃,还发现了宝藏,不但发现了宝藏,还赢得美人归。
这么全乎儿的一部戏,竟然没有出现FBI,CIA的人露面儿端了一回盘子,政府的人除了官僚P都不行,导演大大的恶搞了一回有关部门。
带着娱乐的心情放松的欣赏这部片子,绝对不要质疑为什么巧合这么多啊,为什么信号枪都能打人了,穿甲弹坦客车机关枪就射不死神一样的主角啊,没那么多为什么,就因为人家脑子好使,竟然能想出用飞机在沙漠里当帆板这样的噱头。
整部戏不但硬件上料足,软件上更是从头到尾贯穿了美式幽默,笑点之一,31分15秒,男主和男二露天咖啡,男主发现线索甩头走掉,男二用了20秒自说自唱了一回自己请客,拦着已经走掉的男主自己做东不管你笑不笑,反正我是笑了
也是哥哥推荐的电影之一,撒哈拉,又名《情迷撒哈拉》。
后面这个名字真够暧昧的,但是纵观全片男女猪脚自始自终未发生关系,我想主要是因为佩内洛普太恶心,而且时不时还有满脸麻子、包头巾的人出来扫兴。
看这个米国版海报上的宣传语,adventure has a nie destination,感觉像是旅行社关高一样。
总体而言,这个片子感觉不好。
故事说的是撒哈拉沙漠周边的一些非洲弱势民族,因为快速挺进的资本主义广泛开设工厂造成了地下水污染而陆续中毒,被世卫的砖家(佩内洛普饰演)发现,并与探险家(身材性感但声音难听)的男猪脚前往调查并最终迫使资本家破坏了造成污染的设施。
如果我是编剧或者导演,片子的着力点或者会放在对非洲弱势民族和其内斗的描述上,挖掘资本主义能在当地顺利扎根并且导致生灵涂炭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
目前这部电影,缺乏深刻性和高度,我看完几天都开始忘记电影内容了。
所以不愿多写了
典型的好莱坞片,男主角演过类似的一个片子忘记名字了,里面的女主角跟这部佩内洛普的打扮类似。
佩内洛普的魅力在电影中才能完全展现,黑色头发,眼睛,黑色的背心,卡其黄的工装裤,非常的酷和性感。
美术指导和木乃伊是同一人,难怪我觉得有些熟悉
2021.06.02
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景色美极了,色彩鲜艳,层次分明,金黄色的沙漠,蔚蓝色的河流,黝黑的非洲人,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由于西方资本的介入和掠夺,造成军阀割据,部落厮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美丽的非洲从此成了西方冒险家投机的乐园,列强贪婪吸血的乐土。
疾病和战乱成了非洲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是一部娱乐片,因此故事情节可以不必那么较真考究,比如在沙漠里把破飞机改成帆船真能见风使舵的开起来?
再比如用150年前的一个丸的大炮打飞机。
探险家德克(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饰)和世卫组织女科学家伊娃(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饰),俊男靓女一块飙戏又是本片一大亮点,剧终佩内洛普三点式泳装看呆了多少男人。
非常平庸
沉闷,不精彩。
Insane score, 然后才是bromance。 然而任何大场面也比不上Morgan说don’t you know nobody cares about Africa的时候的一切讽刺
冒险/撒哈拉
情节和非洲风光都还成 两个多小时不觉得闷
2010.8.19,还不错,当成风光片吧。要我说最大的亮点还是沙漠里面开帆板和古董大炮打飞机了
古老的大炮威力不小。
是个视觉至上的年代?故事可怕的哦。
西非的沙漠竟然能走出来……神人也
超牛逼铁甲无畏舰
因为她才看的。恭喜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啊!实在很帮!
美式汉堡包电影
记得好像还是在电影院看的……真叫一个后悔啊
打游戏通关都比这个好看。男神和女神是缺钱花了么。
最挂羊头卖狗肉的寻宝片....寻宝过程几乎没有,全是误打误撞,莫名其妙去打黑心商人和军阀,几年前吐槽《超级战舰》半世纪前的战列舰还能打炮的人来看看这个,尼玛一个半世纪前的铁甲舰从沙漠里刨出来还能打飞机!
just so so 感觉太普通的电影了 男女主一路都很顺利的摆脱追兵 打斗戏也不是特别精彩 两星也是因为讽刺美国政府还挺爽的 剧情也很一般
电影下载错了,是想看1995年那个《撒哈拉》,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8613/?dt_dapp=1,结果下载了这部,既来之则安之,也就看了。浪费两小时,谍战为什么非要加喜剧元素,甚至算喜剧电影?这么危险的工作不应该很专业吗,搞笑轻松什么鬼,撒哈拉被白嫖了,难过。
夭寿了……150年巨炮轰碎美国直升机,原汤化原食?
剧情超狗血
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