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
გადასვლა,Passage,Crossing,跨到彼岸寻找你(港)
导演:列万·阿金
主演:姆齐亚·阿拉布利,卢卡斯·坎卡瓦,德尼·杜曼利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丹麦,法国,土耳其,格鲁吉亚语言:格鲁吉亚语,土耳其语,英语年份:2024
简介:退休教师来到格鲁吉亚海边小镇,带着家姐的遗愿,为了寻找疏远已久的跨性别侄女。人早已搬走,邻居少年告诉她,侄女去了伊斯坦堡,他知道地址但条件是要同行。教师不情愿地带着少年一同踏上前往土耳其的旅程,两人在伊斯坦堡的跨性别人士社区打转。寻人过程中他们结识了一位为当地弱势社群争取权益的跨性别律师,得她帮忙查探侄女在那里生..详细 >
极致的平庸
2024年10月20日。故事性还是差了点。
最后居然偶遇了。
最后40分钟远远好于前一小时。看到了太多跨国找人和跨性别议题的电影的影子,其实拍得不差,但鉴于导演前作《然后我们跳了舞》如此轻盈和惊艳,我还是没法放低标准。最后一个船上的镜头拍得真好。PS:片尾音乐前奏一响,我还以为会出现杨钰莹的歌声……
今年top3
太动人
3.5 很流暢但沒啥亮點,土耳其街貓真多啊!
3.5⭐,两位主人公都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人,但又都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侄子和母亲,都近在眼前。伊斯坦布尔是一座适合消失的城市,太想去那旅游了。
无聊
故事有吸引力,拍的很平淡。
公路,少数,体认,寻找。看见你,再说一定要找到你
寻人故事,镜头语言和故事情节都有种“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感觉。有一个短评讲到中间平行出现的trans girl,作为线索推动故事的发展。想起赵本山演的《落叶归根》,一路在陌生的地方凭借坚定的信念,磕磕绊绊带着已故同乡回家。寻找外甥女的姐像是从乡村坐车来到城里一样,在陌生的城市小心翼翼地寻找亲人,遇到不通的人,淡淡的起伏,短暂的插曲。不过剧情放在十多年前还能理解,现在信息时代发达,打听个人应该容易很多吧。也许是想表现身份认同/出柜的孩子对于家庭的割席…不过还是在影院睡着了…
6.5-7吧。对tran身份认知导致的社会身份/认知身份的误差处境是有一些隐晦暗示的,但是电影节奏介于普通/还行之间,三条人物线的平行和交叉,设置放在这个故事里,也是显得过于浮夸了,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都没有阿姨丰满。就好像完全没必要的一个技巧,为了一种导演和编剧水平的炫技被选择了。
跨国跨族跨性别元素兼具,故事尚可但意义和味道居然出不来,欠自然,台词太密。
可以
拍挺好的。但无论是trans生活还是寻亲这两个主题都很难拍出新意了,即使是放在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的地缘情况下。略无聊。
又名「最后我们跳了舞」,在这场穿行中,我们早就与心中所念之人错位拥抱过了不是吗?近期最舒适的观影体验没有之一!
结局还是很精彩,但宁愿停留在阿姨在出租车上的笑容
后半部分处理得太好了,所以打四星。漫漫寻亲路,也许要找的那个人已经面目全非,但依然在每一个路过的人身上看到了她活过的痕迹。我会一直找,找到你为止,那是所有流浪的人渴望的一双温柔坚定的、托底的手。如果人与人的互助和拥抱真能打破偏见的藩篱该多好,网络上的trans问题已经吵变味了,接触过活生生的人之后,或许会有另一种感受。
比较平和,主要是对伊斯坦布尔感兴趣。主要探讨的亲情关系,看得出来姨妈是一个很传统,也很严格的人。但在经历那么多次迷茫和灰心后,最终遇见了侄女。她抱着她说:不会离开。这里真是对自己多年的冷漠和失去一种深深的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