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非常非常好看的电影,如果剧本满分是十分的话,它配得上十分!
剧情环环相扣,跌宕起伏,高潮不断。
博士查理(大卫•休默 David Schwimmer 饰)最近遇到了麻烦。
不仅丢掉了大学里的工作,自己写的书也出版无望。
为了不成为家里的负担,查理找到了份电话销售的工作,在那里认识了自来熟的同事加斯(西蒙•佩吉 Simon Pegg 饰)。
加斯告诉了查理他的计划,即敲诈一位经常浏览色情网站的牧师。
为了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查理答应加入,再加上加斯一夜情的女友朱茜(爱丽丝•伊芙 Alice Eve 饰),三人开始了这个计划。
看似简单的计划,却弄巧成拙的愈发偏离最初的目的。
越来越多的人被卷进其中,事情越弄越大。
而且,糟糕的是,查理发现加斯和朱茜的背后似乎掩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危险也在逐步逼近查理,究竟结局会怎样……
查理是个好人,他在参与计划之前几乎是坚决不作犯罪的事。
加斯是个骗子,他以前几乎没有说过什么实话。
这个计划是在查理和加斯,朱茜准备敲诈爱上黄色网站的牧师开始的。
所有事情是在加斯蹑手蹑脚的进入牧师房子的时候开始变糟的。
第一次意外是查理误认被加斯打昏的牧师情敌没气了,自作聪明的把他扔进了化粪池;第二次意外是朱茜冲进来一把斧头砍在杀夫的牧师妻子头上,并以为这个女人已经死了;第三次意外是发现牧师被杀而前来调查的警探被这些人扣留之后试图逃走而摔死;第四次意外是他们逃走途中,牧师妻子爬出车后箱逃生却被他们返回寻找时撞死;第五次意外是途中无意得罪的FBI胖子黑吃黑打死了加斯;第六次意外是得糖尿病的FBI胖子被他们逼着吃糖而死;第七次意外是朱茜居然是连环杀手之一,最终她逼着查理喝毒自尽;第八次意外是查理居然也留了一手,把巨款留给了自己的孩子;第九次意外是朱茜身无分文的离开时,无意中上了另一个连环杀手的车;第十次意外是这个片子居然叫做BIG NOTHING。
Simon Pegg这个男人 怎么说呢<僵尸肖恩>之前就在什么电影里看到过一个字形容他的外表"圆" 但他的内涵我却无法比喻绝对不是帅的那种 可我往往很容易被这类长相一般的男演员打动Simon的形象太适合演这一类小市民 贪生怕死又自命不凡 有点小小英雄气概 但稍不留意他可能就会在你背后捅一刀似乎很喜欢这种人性 不加掩饰的素描着当今生活在烂心树的人们"大事件"之所以会发生 之所以不可避免的发生 完全依赖于三者性格没有他们仨就够不成这出闹剧 Big nothing,nothing big.条件一:当今社会有钱人骄奢淫逸 穷人街头卖义条件二:牧师很有钱 他们仨存于社会底层 社会分工不平条件三:上色情网清单 人类聪明的意淫脑袋条件一 条件二 条件三 并存(推出)A死亡 B死亡 C死亡
看完电影,看了一下影评,有一个查理不死论比较好玩,不过仔细想了想其实可能性不大。
首先是最有力的两个论据,1 是那个陀是慢性毒药,不会马上发作。
2是蓝墨水可以缓解陀的药效,并且片尾大片的蓝色特写……关于慢性药,其实如果是高浓度的话,什么药都有立即毙命的可能吧。
寡妇是一个惯犯,以前杀的人什么反应她不会不知道,而且里面特地提到“高浓度佗比氰化物快得多”这句,很显然寡妇大概药性是了解过的(有人说杀人不一定要了解用途,其实不是的,首先发作时间她起码清楚,然后从她开头很轻易说出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功能就可以看出寡妇对自己杀人的东西还是很清楚的)。
当然后来查理再次追问了一下药名,并且露出微笑。
但是这个其实可以解释为嘲笑,一个是因为钱已经转移了,另一个是因为查理本来缺少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结果却要死在这种急剧增加的东西上面,很讽刺。
而片尾虽然有大片蓝色,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无意义的蓝色特写,蓝水笔和蓝色办公区都是比较常见的东西。
两个镜头也都有自己想说明的内容在当然这个都是个人观点,你也可以说查理因为缺少那种东西所以免疫力强一些,最后结尾也是导演有意安排的。
但是我觉得有一个事情是不可逆的,就是这些人都要进焦油的……有人说寡妇推不动那么多人,这个不成立,因为汽车,那个东西按一下油门,自己就进去了,更何况如果寡妇推不动车,完全可以让查理帮自己搞定车子再杀,处理一个人的尸体可比一车人轻松多了。
虽然在焦油里会缓缓下沉,但是我也不认为在里面查理能开门逃脱。
最后他还用金钱刺激了寡妇,一个理智的想装死的人不会这么做的,怕泄愤啊……唯一搞不清楚的是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的这个桥段…没人照料的话妈妈是会带女儿上班的,而妈妈在家的话如果知道了钱在哪里,也绝对不会让女儿画的……
很有趣的电影,ROSS的老婆,也就是楚门时间里那位,太迷人了,眼睛很美,每次她出场,就走神。
以下剧透!!!!
毫无疑问,ROSS和SIMON PEGG都没死1.铊中毒为慢性,急性中毒损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在12小时后发作,而ROSS有神经递质缺失,可能减缓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2.ROSS喝前仔细地问了下酒杯中装的是什么,以他的知识量一定知道铊中毒是慢性的。
2.ROSS提到过,糖尿病导致视力BLA BLA BLA,谁有糖尿病?
FBI大肥猪,这导致他在晚上会看不清楚,注意到他那厚镜片没?
这会让他分不清SIMON PEGG是否真的中枪死亡。
3.杀人寡妇杀人后都不会CHECK脉搏的,她也会搞不清ROSS是否真的死亡,剧情里的细节都是伏笔啊亲。
4.SIMON PEGG 偷了FBI死肥猪的警徽,在枪上做手脚也是很容易的。
5.油中下沉需要一星期,所以ROSS和SIMON PEGG完全有时间逃离。
6.ROSS请看护的情节,ROSS老婆因为ROSS把女儿独自留在家而发飙。
而片末ROSS女儿在家,所以家中肯定有人。
但电话无人接听,首先不可能是请人看护,因为有那么大一堆钱在。
所以可能是ROSS正在救治中,ROSS妻子不方便接电话。
以上都还只是推论,以下一点是铁证!
7.SIMON PEGG片末和FBI肥猪碰头前是检查过包的,打开包后,笑了一下,说明他知道包里装的娃娃,所以被枪击和ROSS吞铊根本就是他和ROSS计划中的一部分,只有SIMON和ROSS合作才能完全做到这些。
这样之前的所有推论都得到了证实,他真的是超级CONMAN.而剧情里的许多细节,都不是没有意义的。
而我怀疑他根本之前就不在那个中心工作的,他和杀人寡妇相遇的那段,关于他的工作背景,全都是杀人寡妇自己的判断,他的态度也都是不置可否。
而在酒店里与ROSS谈论PLAN,也是他的计划之一。
也是挺离谱,陪我爸一起看的,查理竟成为最大赢家。
印象最深刻的点反而是,在电话厂上班,博士应聘主管却只能底层员工,果然在哪里都一样,干销售是这样的。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直接悲哀起来。
世界充满巧合,反而就业形势,无比的真实残酷,没有意外,全是剥削。
现在,学历贬值,青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上完大学还是进厂。
不禁悲哀起来,估计查理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老实说我被这电影彻底震惊加激动了。
电影的开头给了我一个错觉——这大概是一部温馨型电影(没有看简介)。
于是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不断的有人死掉,死掉的方式还各不相同……1、第一个男人被丢到化粪池淹死(这是最恶心最可怜的死法),在这之前他被花瓶砸晕了。
2、牧师的妻子,先被斧子劈,然后被车撞死。
3、牧师被他妻子爆头,中了三枪,可以想象也许中第一抢的时候他未必死了。
4、男警察先被石头砸晕,继而因为跌倒撞在马桶上拧断了脖子。
(他死之前被灌了大量的酒,可以想见朱茜很喜欢用这招)5、加斯被胖老头用抢打死了,不过这之前他大腿中枪。
6、胖老头被逼着吃了大量的糖然后发病死掉,不过这之前他被针扎伤过。
7、查理,喝了毒酒。
8、将死未死之人:“俄勒冈杀人狂”和“怀俄明寡妇”。
从他们的死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死之前都不同程度的受过一次伤害,然后以不同的死法死去。
而查理似乎是毫发无损的赴死的(不过他只是没有外在的“伤”,实际上可以说是病入膏肓的人),为什么呢。
他是从头到尾都心怀愧疚想要自首的人。
当他看到耶稣流泪时,甚至一脸虔诚的跪在那里,当然事实是那是从楼上漏下来的水,不过那虔诚的一幕还是叫人印象深刻,这一幕大概是一种暗示:主在看着你们。
而其他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毫无愧疚的面对尸体,不仅如此,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度不良的记录:加斯几乎没有说过真话,虽然他的假话不断被查理拆穿,他甚至不叫加斯,那不过是个假名。
从他从胖老头身上顺手牵羊摸走证件可以看出他还是个称职的扒手,谁知道他是不是因为因为诈骗入狱。
牧师:喜欢看正太萝莉脱衣服——有恋童癖,靠着拍猎奇电影甚至赚了2百万。
至于电影是怎么拍的,是不是真的用电锯劈人了,很难说,说不定真的用真人这么干了,因为查理看着画面直吐。
可见他罪行之大,更何况他还是个神职人员。
牧师妻子:偷情,杀了丈夫,私奔未遂。
牧师妻子的情妇:淫人妻子,杀人未遂。
男警察:为了保命而愿意给他们做假证。
(另外,他有提到查理的妻子几乎离不开他,说不定对她想入非非?
)看上去他的罪行不过是想自保而犯的,不过这有悖一个警察的操守,当然这为求生本能使然,所以他是自己跌死的,并非他杀。
胖老头比较冤,典型的晚节不保。
都老了突然心理失衡,干出这样没有操守的事,而且还杀了人。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猜测那个老头就是“俄勒冈杀人狂”,他一直贯穿影评却在最后出场,于是我们可以遇见他和“怀俄明寡妇”。
会有一场对决,那么到底会怎样呢?
他喝了毒酒还是朱茜被虐杀?
想象这样的画面——“俄勒冈杀人狂”一脸满足的欣赏着将死未死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少女,拿着从少女身上搜出来的酒罐,慢慢的拧开,在少女怀着诡异的笑,默默的注视着他把酒灌进嘴里……最后一个问题:查理究竟死掉没有。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意义。
因为他喝了毒酒倒地死去,也许朱茜已经把他的尸体处理了。
可是我有一些疑问。
影片的结尾处,查理的女儿在家里,做在钱堆里玩。
电话想了却没有人接。
查理的警察老婆去哪里了?
为什么她会丢下女儿一人在家?
再回到查理一行人离开警局:查理主动提出自己可以把女儿带回去。
这里不是明显的奇怪么,查理应该清楚自己还在危险之中,而且他还要处理尸体,有谁会带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处理尸体,并且让女儿身处险境。
他的要求被妻子拒绝。
不过这一段确实很奇怪,查理为什么要这么做。
或许,这是一种暗示。
给他老婆的暗示。
警察老婆曾经毫不犹豫的说假如查理犯罪她会逮捕他,可是在她看见同事的警徽时,她选着丢到警徽,说明她默许了查理。
所以,有没有可能,查理假装喝了毒酒,等待他老婆的救援。
另外朱茜在公路上打顺风车的时候,说离开这里,越来越好。
为什么她这么急匆匆的想要离开,难道是因为处理尸体后心情不好?
不过她更像是想要逃离什么,或许是想要逃离查理的妻子?
总之我的猜测不过是因为不愿接受他死的事实,不过是因为想到他如此希望过幸福的家庭生活,他的女儿如此可爱,明明都快成功了却死掉,他的书能出版了他完全不用进行这次行动等等叫人不甘心的想法导致我不能接受他的死。
说到这里,查理是一直想要退出却越陷越深。
从第一次出门被牧师出里警局之后他想要离开到出了警察局他又一次要自己走(不过这时候他已经把钱掉包了……)另外,最最讽刺的是,电影结尾的那个电话:查理会加入这次犯罪完全是因为想要钱,因为他认定自己的书不能出版了不得不想别的办法。
可是,这是出版社电话却来了……加斯叫他选择加入与否时说过,一旦加入,就不能退出,这果然是一条不归路,无数个巧合让他无从选择,越陷越深。
总之,这电影很精彩。
《微不足道》可以说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名不副实”的片子,因为它值得我大书特书。
使我产生兴趣的原因不仅是朋友的推荐,更是电影海报上的人物,想来大家对家喻户晓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并不陌生,作为老友记粉丝的我看见电影海报上的ROSS时那种无以名状的亲切感就成了我看《微不足道》的一大动力了。
另一个动力,来自影片的另一位主演,Simon Pegg,他也是大有来头的,还记得《僵尸肖恩》里的肖恩吗?
如果你喜欢黑色幽默,你就不会不知道他,至少不会忘记他那颗比“猪八戒”徐峥还要圆的圆溜溜的脑袋,哈哈。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好莱坞大片《碟中谍4》中扮演阿汤哥身边那个技术一流的程序员。
啊,貌似介绍太多演员了。
当然这只是第一印象。
对我来说,有了Simon Pegg,这片子至少不会是一部烂片了。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重点,谈谈这部片子是如何让人亢奋的。
影片的开头是漫长的黑夜公路,让人联想到逃亡。
紧随其后的镜头却是阳光普照下一个慈父陪女儿荡秋千。
这真是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
别着急,慢慢来,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接下来的短短86分钟的紧凑剧情会让你过瘾的!
患有非典型性失忆症的博士无奈之下暂时当起了电话接线员,他的搭档是个会在切换电话的间隙戏弄客户的大滑头。
博士效仿失败后不幸被开除。
后来被滑头说服参与进了一场电话诈骗,半路还增加了一个伙伴,一个机灵的姑娘。
战战兢兢的博士出师不利,各种意外频出,叫人啼笑皆非。
滑头兄很无奈,狡猾如他也没想过自己会被命运如此捉弄。
姑娘似乎总能化险为夷,在她的“帮助”下,情节一路跌宕起伏,叫人应接不暇。
每个人的身份也在不停转换与被揭发着,老实巴交的博士成了杀人犯,虽然不是故意的。
滑头兄从一个让人同情的父亲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说谎专家,虽然老被特意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的博士看穿。
姑娘似乎也不是单纯的少女选美冠军。
围绕着3个主要人物之外的还有博士的警官妻子,以及聪明反被聪明误、晚节不保的FBI警探。
所有人都被一根命运之绳牵着,上演了一场斗智斗勇斗人性的淘汰赛。
在一笔巨大的不义之财的强大吸引力前,每个人都在犯罪,好像没有人是无辜的,但不全是罪有应得。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终极大BOSS,我只能回答你,是一个在哭泣的耶稣(这在影片前半部分也是一个笑点),我也未曾想过笑点会变成泪点。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每个角色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有各的小算盘,巨款是一个引子,把大伙不为人知的一面逐渐地抽丝剥茧出来。
可是看到最后却发现,那笔使众人走上不归路的钱根本就不重要。
博士的美满家庭是其他角色所没有的牵绊,因此当所有人都沉迷于满满一袋子的钱的时候,我们的博士还在拿毛绒玩具哄女儿入睡。
也许就在那一刻,他曾醒悟,亲情才是他用钱也换不来的幸福之所在。
可惜上了这条贼船,也不是那么好脱身的了。
当博士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录音里的声音仿佛在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影片的结尾似乎有点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味道,却也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嘲讽意味,这才切了题——微不足道。
一部好电影会打开你的思维,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会让你一会儿拍腿大笑一会儿唏嘘不已。
《微不足道》是一部好的黑色幽默,它的结局没有结果,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影片留给了我们两大悬念,第一个是女孩与老头鹿死谁手,第二个是让我纠结了一番的问题,那就是博士到底死没死,而我最终的观点是电影的一开始就交代了这个问题。
这里不多剧透了,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好片,从主角们迈出酒吧的那一刻开始,节奏就加快了,心跳也加速了。
所以友情提示下大家,看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啊,别边嗑瓜子边嚼薯片了,不然很容易就错过一个或有趣或意外或具有暗示性的小细节哦。
演员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博士虽然看上去还是那个呆头呆脑的ROSS,认真起来也是很震撼的。
Simon Pegg把一个看似高明实则破绽百出的骗子给演活了,扮演姑娘的女孩虽然不起眼,但是她刻画的这个角色却不得不让你佩服,或者说是后背发凉,哈哈。
最后,笔者在这里向所有喜欢看黑色幽默的、喜欢看犯罪刑侦类的、喜欢紧凑剧情的、喜欢意外结局的、喜欢探讨人性的、喜欢思考的甚至热衷寻找剧情漏洞的朋友们说:《微不足道》,足可道也!
看完电影,看了一些影评,颇有启发,又倒看,对应了不少初看时并没有联系起来的情节。
既然这本身就是一部情节紧凑细分纷呈的剧情电影,不妨来条分缕析一番。
关于查理影评中大家争论的最大的一个焦点是查理最后死没死?
虽然查理喝下乔希的毒酒之前确认了成分才喝,这样的情节很容易让人认为他已经大脑飞转找到了解毒逃脱的办法,但仔细分析后我仍然认为他最终还是死了。
他的死可以说是影片的主题,简单说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复杂说就是命运的嘲弄,选择的盲目,对幸福的错误的定义。
也许影片的要义就在于,看似那么多巧合、偶然的因素,其实你自己的选择,决定了你命运的必然性。
还记得他去呼叫中心上班第一天开车时电台里播的是什么吗?
“黑洞,……最新的术语,1969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首创”,这就是告诉我们,从这一天、这个上班的开始,查理的一生就将要改变了,他之后所遇到的事情就像一个黑洞一样,黑暗神秘,把所有一切都吸入,无法自拔,无法逃脱了。
另外,查理和加斯在酒馆里谈起这个计划时,加斯拉他入伙让他选择红蓝豆,选红豆时影片借加斯之口说:“我必须警告你,选了红豆就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命运的选择摆在了他眼前,犹如红蓝豆子,蓝豆子循规蹈矩,但他为自己的病痛和失业困惑,妻子安慰他的“你还有我你还有艾米丽,这就是富裕”他并不懂得,安慰他一定有出版商会出他的书,他也没有坚持信念,他要留下实际的财富,他选择冒险,即使他说他“不是犯罪的料”,也还是选择了红豆。
查理被加斯的一个计划拉下水,步步深陷,走向一条不归路,不论他的初衷多么好,他多爱妻子女儿,但他做的总归是犯罪的事,那么多条人命,即使不是他杀,也脱不了帮凶的关系,特别是最后眼睁睁看着肥侦探死的那一笔。
这是在影片前面的铺垫,在影片后,也有对这种命运选择的嘲弄和呼应。
案发第二天早上(为什么是那晚的第二天,小女孩旁边还没有整理出袋子的散落的钱、乔希穿着同样衣服搭车都说明了就是第二天),出版商就有电话来了,就是说查理哪怕只要再坚持一天,他就不会是这样。
呼叫中心里的景致一如平常,镜头摇到查理和加斯的桌子前,还和他们那天上班时的摆设一样,加斯的呢,摆有电话机、相架、罐装百事可乐、筹码(揭示他赌徒、欺骗的性格)、人人桌上都有的一本“叉叉service”的书、一本硬皮文件夹、还有一个“G9A-869”的工号牌.。
而查理因为只有上了一天班当天就被开除了,所以桌上干干净净,如同没有来过。
就是说,物还在,人已非。
其实,查理的陷入,到底是无意中,还是他早就被层层设计?
为什么偏偏遇上加斯,为什么加斯要挑中他?
最终哪一分是被迫,哪一分是他早就计算好的,已让人迷惑。
关于加斯肥侦探说,加斯除了临终那一句“你打死我了”之外,没有一句真话。
除了查理已经揭露他的那些关于妻女的假话之外,他大概还有两个地方,值得捉摸一下:1、加斯白天在呼叫中心混日子,他旁边的座位是空的,也许不是偶然,他也许早就用同样的招数套过N多傻小子了。
什么招数?
对新来的员工,故意在他们面前示范按键之后狂骂客户的泄愤方法,其实是不是有电话打来,打来了对方是否还在通话中?
外人不得而知,加斯对着空电话演一场戏轻而易举,对面的傻小子们信了,如法炮制,结果毫无意外地被炒掉,加斯再利用对方失业沮丧之机拉人入伙(当然还配合有午餐时间的温情攻势),也许之前的人由于害怕、胆怯或种种原因拒绝了,或许也曾经干成功了很多次,总之,这次轮到了查理。
2、牧师家里出现的那个人,到底在查理来之前死没死?
照加斯的说法,他并没有杀死那人,只是枪走火,把他砸晕而已(查理进门时是踩到了碎片,也可能是打斗时打碎的东西)。
但查理是探过脉搏的,他探错的可能性到底大不大?
如果最初加斯的目的只是想要独吞赃款跑路(买好的次日的飞机票),那他这时候为了自卫杀了人,也不是不可能,枪声可是响了两下,一下是在加斯腿上的话,还有一下反正有查理会给他做不在场证明。
也许他早就在楼上看到了查理,查理又是叫唤又是打电话,还拖曳尸体,总会有动静,加斯知道他帮他处理了尸体,顺势就把那情人的死干干净净地推在查理身上。
总之,加斯顶多也是诈骗惯犯,他并不热衷于杀人,但绝对是自身利益为重不会讲什么情义的就对了。
关于乔希乔希的“怀俄明寡妇”身份,也真正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回过头去就会发现对她的铺垫实在不少,回忆她与加斯在小餐馆里的相遇时,加斯问她来自哪里,她第一次点出地点,但却是极嗲的一句“俄克拉荷马”,谎言开始。
主动要求入局,打电话时台词老练,还会加码,如果这尚可看做是叛逆少女的行为,那在牧师家一上场就砍了牧师妻子一斧头,还那么高兴自在,就真的不是一般小女孩的淡定了,之后对待警卫的厕所之死,也是高兴得忘乎所以,提议撞警车、运尸的程序,也反应很快很有主张,对待肥侦探跟踪后的要挟,谈条件也是她先上,哇哦,真是犯罪全能mm!
铺垫得够可以了。
最后喝酒后家装中毒,查理和加斯信以为真,她把头一甩说了一句“你们真好骗!
”,这可是真心话啊。
另外还有几个地方不太明白:1、糖尿病和眼病:工作午餐时,加斯骗他说他女儿眼压有问题,一年内不做角膜移植手术会失明啥的,查理的回答是每年6万5千个糖尿病患者都会引起视网膜增上病变,加斯说他女儿没有糖尿病后,查理的表情有一丝停顿和疑惑,是不是聪明博学的他马上听出了破绽?
我自己百度了一下糖尿病和眼压之类的,看不太懂,不知道儿童的眼压问题是不是一定由糖尿病引起的,如果这之间有某种必然联系,那就是说查理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知道加斯是说谎了,那么他还愿意加入,这至少说明他的腹黑远比影片呈现出的表面要多得多。
此外,肥侦探的病也设计成糖尿病,这之间又是否有联系?
2、肥侦探和加斯:肥侦探白吃黑枪杀加斯之前,加斯转头被肥侦探用枪指着,他反复求饶道“我们是一边的”,这是为什么?
肥侦探望着那个袋子时说“这应该是山姆大叔的吧”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这句话怎么理解,还是说山姆大叔在这里指代美金?
但也说不通啊3、乔希的酒瓶:既然两个酒瓶是乔希“吃饭的家伙”,为什么她会粗心大意到把装酒瓶的外套忘记在警察局!
即使当时慌张但她见过的场面也不至于慌张到这个地步。
退到那里仔细看了,知道她和加斯在进验尸房的走廊上她还穿着外套的,下一个镜头肥侦探在验尸房对着众人解说时她就已经没有穿外套了,为什么这个时候脱掉?
就算不小心忘了,但这件衣服可是过了肥侦探的手的,他后来也说自己搜查外套的时候检查到了酒瓶,但难道他搜出了一个酒瓶,就没有搜出第二个酒瓶?
搜出来过在众人要揭露她身份逼她喝酒时又不提醒大家?
这实在不合理。
4、一共几把枪:从出现枪开始,应该是牧师妻子情人一把,那个时候加斯说他并没有枪,情人死后,加斯手里拿着的理应是捡的情人的那把,但倒回去看了,不像,加斯后来手里拿的枪是黑把柄银枪管,枪管有点长,牧师妻子情人原来的那把是全黑的短枪管的,那加斯的枪哪里来的?
接着牧师妻子第二把,死后应由乔希捡到,注意看了后来乔希用枪的几个镜头,好像是同款。
肥侦探自己一把。
后面没有倒来倒去逐个研究,但这些枪——好像用串了。
5、大胡子:情人准备杀没带枪的加斯时说了一句“向大胡子致敬”,加斯还说不会是圣诞老人吧。
这个大胡子是谁?
是不是后来肥侦探说的什么山姆大叔?
——哦,难道都是指从未在影片中出现过的牧师?
一个叫山姆的大胡子牧师?
但牧师名字也不是山姆啊6、黑大个:回忆乔希和加斯那疯狂一夜时,最后敲门进来吓的加斯掉裤子的黑大个是谁?
是乔希的老相好?
另外,如果乔希的惯用手段是勾引男人后让他们喝毒酒挂掉,最终所为何事,求财吗?
加斯不像有钱的,而且乔希也没有干掉加斯?
反而进来一个黑大个,为什么?
6、时间简史:影片里好几处提到与时间理论有关的地方,比如一开始查理失业在家看的书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开车上班时电台里讲“黑洞”,在牧师家对敲门的倒霉警官自称“史蒂芬霍金”,开车运尸时和加斯争论时间倒退的理论,这对于影片又有什么暗示?
还是因为导演或编剧纯粹是霍金迷?
几个有意思的小细节:1、三人碰头谈计划的酒吧叫什么?
“wrench”,“搅局”,哈哈,真妙!
2、他电话戏弄客户被发现,愤愤地走人时,那个staff only 的员工通道招牌给了一个特写,是什么呢?
“BIG FALLS call center”。
影片在有限的时长内讲述了一个一波三折、层层递进的故事,在一个个不断铺垫的巧合中,表现出了荒诞离奇、黑色幽默的戏剧效果,佩服编剧。
故事的结构很出色,屡屡出人意外但又自然流畅,将乐趣融入到这样一个紧凑的故事之中,每一秒都在推进剧情。
妙趣横生而又充满黑色幽默,整个故事也相当完整,收尾得相当利落。
没想象中好看 每个人都勾心斗角 谁知最后都难逃厄运
电影所有的时间都透露着一股温情和黑色幽默,一点诡异的恐怖的氛围都没有,哪怕一路上一直在四人,却比喜剧更有喜感。是一部很特别的凶杀片。
呵呵 好生活化的幽默杀人剧啊
Horrible, horrible movie! I can&#39;t believe I spent time on it!!!
就冲两位男主,也是5星了
with David Schwimmer Again!
最后让我很喜欢
信息量太大
寡猜猜
atrocious ...为什么居然有八分?这个叫做好剧情?!?!?
看多了这样的片子后,结尾加一颗星。CAST很有geek趣味
此类型里的无趣之作,各个方面都僵硬的发指
不错不错。。还有笑点啊~哈哈哈
编剧屌了!主线清晰演员到位!一切都OK!最后的结尾是亮点!!!!顺便提一下,我就是喜欢这种主角全死的电影!
我看过很多发生在一夜里的连环套连环杀人案,犯罪的人总是没有好下场,不过,这部属于比较不错的,节奏好,音乐也很好,结局也不错。
for ost
bullshit
在看到各种致敬之后,难得还能享受一个完整又有趣的故事...
正所谓无破绽剧情
很明显有模仿英国同类电影的痕迹,只不过到了美国这锅粥就会明显的多出了颗粒感,看来还是大厨掌握的火候儿不够,可好在美国电影不分品种的总是能在结尾奋力一搏,攀得高枝儿,这一点其他哪个国家也比不过。再一个继Phoebe和Chandler之后我这又见到了久违的Rose,兴奋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