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九降风

九降風,Winds of September

主演:凤小岳,张捷,初家晴,林祺泰,沈威年,王柏杰,邱宇辰,纪培慧,李岳承,曾志伟,陆弈静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九降风》剧照

九降风 剧照 NO.1九降风 剧照 NO.2九降风 剧照 NO.3九降风 剧照 NO.4九降风 剧照 NO.5九降风 剧照 NO.6九降风 剧照 NO.13九降风 剧照 NO.14九降风 剧照 NO.15九降风 剧照 NO.16九降风 剧照 NO.17九降风 剧照 NO.18九降风 剧照 NO.19九降风 剧照 NO.20

《九降风》剧情介绍

九降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台湾竹东某高中迎来1996~1997学年,该校不同年级的7名男生——即将毕业的郑希彦(凤小岳)、汤启进(张捷)、林敬超(林祺泰),刚入校门的谢志昇(邱翊程)、黄正翰(李岳承),不上不下的李曜行(王柏杰)、林博助(沈威年)——也因共同热爱棒球,迎来他们的友谊。除到职棒联赛现场高声支持所爱球员,他们还常在一起做只有青春少年人才爱做、会做的事,因之没少受教官责罚。 中心人物郑希彦最大本领是泡马子,他虽有同班同学黄芸晴(初家晴)作女友,却仍在与兄弟们游玩时搭讪偶遇的女孩。与他走得最近的是汤启进与林敬超,前者与他共用一个呼机,后者常做帮他整理房间之类事情。谢志昇与黄正翰看来更像乖仔,他们常被班长沈培馨(纪培慧)相劝与“坏人”保持距离。李曜行与林博助则是,一个对前途满不在乎把兄弟情看作首位,一个总是担心会被退学。 7人如上述般共度过诸多专属他们的简单却多彩的青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真爱不死第二季法证先锋5柏拉图恋爱终极大冒险迷失暗夜姐姐妹妹黑色孤儿第三季背叛超星神格兰赛沙男人四十上高中水上人间30枚银币第二季睡衣派对一级重罪野蛮女友先生,你哪位大卫·科波菲尔的个人史大碗茶浪客剑心最终章追忆篇向日葵:宫崎传奇快乐结局炼狱车站交通费死亡音乐野探哈莉第一季波尔尼第五季萌犬奇缘勇者胜极道千金游戏王GX

《九降风》长篇影评

 1 ) 一群蓝色的蝴蝶...

又是漂亮的女生和帅气的男生整部片子干净、安静属于我们的青春整部片子看下来都是一份平淡但最后的那首歌一首不怎么押韵不怎么华丽甚至唱得有些走掉破音的歌让我泪如雨下想起过去的那三年度过的时候觉得空空如也在回忆起来却觉得满心怀念两年多前的毕业礼上同学们相互拍照留念走上台 从校长手中接走毕业证书高中的三年便结束了不像电影中那般煽情 不像电影中那般无奈现在想起 确实感慨万分十几岁的少男少女生活中可能更多的只是无力反抗每天面对着的只是无趣的老师 丑巴巴的制服 和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的快乐可能只来源于上学路上yy的一段笑话或是看到喜欢的男生对自己的一个帅气的微笑懵懂的青春 在当时并不懂得把握现在回想可能觉得当初很傻 很遗憾但这就是青春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可以表达出我对那份青春的怀念那三年的时间 充斥着太多无言的美好甚至当初那份傻傻的坚持和每天的以泪洗面在现在看来 都只是微微一笑一样的学校 一样的走道一样的吵闹 不一样的我又到了六月 我还是掉下泪三年的岁月 我忘不了谁一群蓝色的蝴蝶 绕着花儿不停歇随微风翩翩地飞 那画面好美绑着蓝色的蝴蝶结 唱着优美的章节朝梦想慢慢地追 永远不后退毕业的合照 流水的小桥爬不完的阶梯 我微微地笑我又回到学校 树越来越高蝉依然很吵 我忘记了谁一群蓝色的蝴蝶 绕着花儿不停歇随微风翩翩地飞 那画面好美绑着蓝色的蝴蝶结 唱着优美的章节朝梦想慢慢地追 永远不后退……脑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画面永远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它们的思念课桌 走道 篮球场 便利店 宿舍 操场 自习室……这些记忆 永存脑海之中像一个精心照顾的小铁盒 里面放着我最为珍惜的回忆……一群蓝色的蝴蝶 绕着花儿不停歇随微风翩翩地飞 那画面好美绑着蓝色的蝴蝶结 唱着优美的章节朝梦想慢慢地追 永远不后退借这部电影缅怀那段逝去的青春

 2 ) 青春很痛,成长很快。

我在这里找到了一直无处发泄的青春回忆。

因为在他们看来,我的青春简直就是个没有逃课、没有记过、没有早恋、不唯美、不精彩的白板。

可是,这话说得——谁的青春又不是青春呢?!

即使没有集体翻墙去游泳池裸泳(我是女的),即使没有集体去天台抽烟吃盒饭,即使没有偷车晚上去狂飙,那也是我一个人美妙的青春,也许根本就与他人无关。

——————————————————————————————————————青春当然无悔,青春泛着疼痛,青春转瞬即逝,成长起来却又很快——大概,阿升是第一个理解到这句话含义的人。

也许那时他还在懵懵懂懂,但他也是第一个为这场无悔的青春真正付出代价的人。

阿彦,隐隐约约中七人的老大,却在昏迷后再也没能醒过来。

那眼角默默流下的最后一滴泪,不知是不是在为兄弟们祈祷。

其实他原本是个很好命的人,大大咧咧,从不太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小汤和其余的兄弟在帮他担当与承受。

于是在他没有参与的日子里,小汤也逐渐隐忍着成为了其余六人中的“首领”,却因为缺少些霸气和洒脱,终于,他们也慢慢的在青春最后的日子里,开始了迂回着试探着的分离与破散。

所以小汤,很多人都喜欢他,喜欢他的隐忍,喜欢他成绩好——在那个时代里,如果一个会抽烟会聚众会打架的男生仍然得有一份很好的成绩单,那他真的是一个大家都很羡慕亦很喜欢的男孩。

我看的删节版,没有他和小芸的那段情感纠葛。

但以他的理性,也足以深埋这份心底的喜欢了。

阿行——这很显然是个从头到尾都会被喜欢着的人物——连带着我也喜欢上了这个演员:王柏杰(最新作品《十月围城》)。

他玩的时候像个大男孩,毫不在乎,疯狂不羁,真正出事的时候却最像个男人。

他不仅像阿彦那样把“兄弟”两字挂在嘴边,他也是将这样的义气贯彻得最彻底的一个。

即使那两个人之间的纷争本与他毫无关系,他却也愿意因此为此付出代价,最终入伍。

还有阿超,博助,眼镜胖子。

其中博助是我最不想评论的一个人,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这么一群有义气的兄弟中会有他的存在。

即使是开始,那段泳池的戏份时,便可看出一些端倪——他并不是一个可以豁得出去的人,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兄弟。

阿彦最后在留下一滴泪后还是无言的走了。

小汤在他家找到那一箱仿照廖敏雄签名的棒球,在毕业歌声《蓝色蝴蝶》中下了屏东。

青春终于不在,破散成了各自无法回头的道路。

在那些物是人非的镜头下,被吹散到了天涯。

谨以此片祭奠我那并不很精彩但却也有着温暖回忆的青春。

如今我已离它远去。

 3 ) 友情未满

青春是一首不老的诗。

有的诗苦涩蔓延。

有的诗甜蜜满溢。

有的诗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有的诗是草莓蛋糕里空洞,看不见未来(额,我怎么想起来了这部有点沉重的片子呢。。

)。

而九降风却是明媚中带点悲愤的友情未满事件。

友情未满,1996年的夏天,在青春里肆意挥洒的他们,都面临这样的一课。

他们需要学会的是“我们是朋友”这样很有朋友义气的话只有在大麻烦前真的挺身而出,为朋友着想,而不是只想到自己时,才是真的很帅很有义气的一句话。

他们需要学会的课程是最大的痛苦不是对林博助很没朋友义气很孬眼睁睁看朋友顶替自己被退学的失望,最大的痛苦其实是你以为大家都应该跟你一样认为朋友就应该挺身而生,为朋友舍弃自己利益的时候,但其实只有你想,其他人都先替自己铺好后路的那种失望。

好像,只有你把“我们是朋友”这句话当成圣经一样来崇拜,当成圣旨一样来执行。

那个觉悟的时刻,才叫做痛苦。

而这只是你要上的第一课而已,以后你会面对很多这样的痛苦。

比如说,你认为爱情就应该忠贞对方,天天只想着彼念着此时,对方却劈腿了的那种痛苦,好像“一夫一妻”,只有你听过而已。

比如说,你认为朋友就应该两肋插刀,随时准备捅向欺负你的人,却发现,他们的嘴巴很锋利,骂起人来很毒,但真的要一起去捅敌人时,他肚子很痛要上厕所时的那种痛苦。

比如说,你认为爱就要大胆说出口,可是你真的说了之后,却发现对方经常带着一堵不通风的防弹玻璃随时挡在你俩中间的那种痛苦。

简单的说,我们需要学会的课题是我们想的并不代表大家都这样想,我们需要懂的是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强奸别人的意志。

 4 ) 九降风

一青春是不是就是要把所有的美好都统统毁掉。

然后我们就可以面无表情的开始成人的生活。

死去的少年,撕掉的棒球卡,剃掉的头发,送不出去的BB CALL,满满一箱的棒球,空无一人的学校阳台,没有说出口的爱。

《九降风》作为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已经做完了自己的本分,的确可以让国内的众多号称小成本的导演汗颜。

只是,我忽然就厌倦了这样的青春电影,电影不是要给人梦想的吗?

为什么我们就要流着眼泪,看着所有的美好都统统走远,却连一句再见都不能讲。

经济危机了,日子如此惨淡,能不能有一点开心的东西。

二不过,我喜欢那个最终的结尾,坐着火车固执的要去往屏东的少年,身边是满满一箱的棒球。

就那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微笑着,丢出了两个人共同的球。

那么多天大的事情,在我们变大之后,变得不再重要。

只是,这样的成长,好吗?

三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就完全中招了。

死去的张雨生,96年的张惠妹,一下子就回来了。

我想起了我的初中时代,我记得那个停电的夜晚,那个在黑暗的角落里未完成的吻。

时光就这样匆匆的溜走,你的样子已经变到我不认识。

可我依旧记得当时的心跳,还有烛光下忽明忽暗的脸。

SAY GOODBYE。

 5 ) 青春里的棒球与蓝色蝴蝶

  ■入评理由:《九降风》没有一味去扑青春逆反,去打同性早熟擦边球(以非误传的完整版本来说,片中仅有一对注定被拆散的恋人,其他都是处理成暗恋朦胧)。

《九降风》基本是台湾90年代中期的一个缩影,棒球涉黑、纯真幻灭还有张雨生等人的歌声重叠,预示着青春的收场远去。

如果更仔细去考察这一个完整的时空期间(96-97),台湾在政治文化体育乃至于电影领域发生的事情,日后都造成了全盘的影响。

  ■片名:《九降风》  ■导演:林书宇  ■上映日期:2008年6月6日(中国台湾)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近五年最好的一部台湾青春片,再现了少年们真挚的友情岁月。

青春电影是对症下药的一种亚类型电影,其治疗效果无异于好莱坞大片对多数中国观众的杀伤力,抑或爱情悲剧对女性观众的催泪功能。

淡蓝色的高中制服、复古怀旧的校园建筑,游泳馆、棒球场,天台上、榕树下,男生的粗口、女生的软语,它们的混合搭配、交织结合,使得《九降风》成为新世纪以来又一典型的青春片代表作。

相比较少年男女互投情意的《蓝色大门》,《九降风》的友情义气可能更适合男性观众。

《九降风》并非一部单纯的青春电影,里面关于台湾职业棒球的发展起伏,也算是人生成长的岁月缩影。

《九降风》过半冲突矛盾的发生都与棒球有关,买票、离场以及砸碎了门板的球棒,开场是扔鞋,结尾是击球,结构严谨、细节生动。

片名九降风是新竹地区对下坡风的惯称,农历九月的东北季风翻山而过,来势迅猛、尘土飞扬,它在恒春则称为落山风(恒春即《海角七号》的故事发生地)。

九降风预示着少年成长的猛烈,还好影片里的青春不至于残酷,里头的口角意外跟多数人的成长出入不会太大。

九是《九降风》里的重要数字,棒球比赛中,九字也是时常出现的数字,例如九人、九局。

九字不仅指代七男两女的九名年轻人,甚至是少年成长的90年代。

片中是1996年到1997年,职棒联赛的鼎盛到衰退,片尾曲《我期待》的演唱者张雨生于1997年11月车祸去世。

受迫于周遭环境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内地80后通过网络上的Flash或者视频作品来回首一代人的成长,历数陪伴他们的童年游戏、影视剧和流行歌手,内容温暖不乏感伤。

《九降风》里的少年恰好是台湾第一批80后,那边的通俗称法是七年级生(民国纪年,刚准确的标记是六年级的后半截,七年级的前半截)。

相似的酸涩痛楚外,棒球成为他们的独特注脚(内地找不到十全十美的类似替代品,马拉多纳偏早,中国足球太孬)。

台湾的棒球热潮到1997年陡然达到一个顶点,正所谓盛极必衰,球员签赌、黑道卷入、放水打假球事件,棒球陷入严重低潮也是这群少年青春散场之际。

内地年轻一代可能通过日漫等途径知道棒球,但要一五一十谈起详细规则,恐怕是件难事。

反观海峡对岸的台湾,棒球却是一项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运动,90年代时职业棒球联赛更是人气火爆。

究其原因说来话长,台湾棒球一度辉煌,民众也成功寻求到情绪出口。

然而现在说起这些往事,听着也有些光阴荏苒,不复当年。

棒球是下届伦敦奥运会被除名的一个项目,原因是参与国家太少,台湾职棒日益萎缩,那段与棒球有关的青春只能封存在影像的记忆中。

台湾有关于棒球的纪录片,不过岛外的传播力有限。

《童年往事》里,小阿孝跟同学们在操场上用简陋的球棒练习打棒球;杨德昌在《青梅竹马》里就观察出了台湾棒球与社会的息息相关,侯孝贤扮演一名昔日少年棒球队的国手,在时代变动中无所适从终以黑色收场。

《九降风》敏锐地将棒球运动的起伏与少年的成长阵痛结合一处,相比之下同为棒球题材的港片《无野之城》哗众取宠、食之无味。

被扒光衣物扔下游泳池的林博助最后一个下水,这也可以解释他后来的退缩。

《九降风》的人物都有铺垫描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自私、偏袒和掩饰买单。

一样的学校,一样的走道,一样的吵闹,不一样的我。

高中毕业典礼上,响起了竹东高中的毕业歌曲《蓝色蝴蝶》。

一整首唱下来,马上离开校园的学生们动情恸哭。

老师用煽情的话语说,两年多前的学生是小毛毛虫们,今天就要破茧而出,化成蓝色蝴蝶翩翩飞。

凤凰花开的蝉噪季节,《九降风》是在为一段青春做祭,然而结尾不是一个句号,未来的生活刚刚开始,不应该让感伤完全淹没。

期待着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刻,与曾带来欢乐和美好的朋友们相遇重逢。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586300/

 6 ) 廖敏雄揮棒狠狠地擊出那一支全壘打,我想一切對於青春的背叛,都獲得了救贖。转自<<呆呆>>

我覺得,影片很青春,但是好殘忍。

故事是一群喜歡棒球的高中生,他們七個原本是死黨,蹺課、抽菸、喝酒、打撞球,最喜歡一起到棒球場看棒球。

在1997年,職棒還是個風行的年代,統一獅時報鷹味全龍都還在,雖然我沒在看職棒,但確實可以感受到那時候棒球的確是全民運動。

那 群高中生看著職棒,摸索著未來,就跟在MTV裡面那幕一樣,男孩手青澀的摸著女孩的乳房,他第一次感受到異性,他笨拙著像第一次煎蛋翻面的小孩,最後被女 生推開,「鄭希彥,你很色耶~」,是不是每個第一次的高中生戀情都是這樣?

(多年後你以嫻熟的技法衝刺時,還能想起那純真的一刻嗎?

)探索,慾望,濛濛懂懂。

隨著故事劇情的發展,七個男孩之間的關係逐漸生變,一些友情的糾葛,愛情的迷離,誤會,憤怒,衝突;就如同高中的我們,曾經狠狠傷害過人,也曾經難過到痛哭 流涕;曾經在下課的走廊上和人大聲對罵,也曾經在路上見到某人卻如隱形人般的冰冷。

或許有些誤會與心結在高中畢業前就可以解開,但有些故事卻只能等到畢業 後離開學生甚至工作生子後,你在某個同學會或路上場合的巧遇,才會幽幽的想起當年的那些無法釋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所有青春的情緒,最強烈的,都隨著高中時期的驪歌而消逝遠去....往後的時代裡,你再也沒有辦法如同高中時代有那樣的精神去撞擊,去怒目著瞪著別人,或柔情的看著別人,或跟人搭肩的稱兄道弟,因為你知道,就如同打假球事件一樣,這一切都是假的...高中是長大前最後純真的地圖,那段時間我們摸索著,最後放棄,然後就長大了,然後我們學會社交與禮儀,學會防備,學會在心裡放一塊所有人的進不去的地方,因為我們受傷過。

我跟雅薰說,導演一定被青春傷得很深,才會想拍這部片來贖罪。

電影我最喜歡的地方,在最後一段。

小湯抱著整箱的球,在畢業典禮當天,向火車售票員說『我要到屏東…』。

他坐在搖晃的火車上抽著煙望向遠方,天空很藍,畫面穿插著缺席的畢業典禮,配樂的藍色蝴蝶唱出了成長的無奈,最後,他在屏東球場遇到了廖敏雄,『喂~你會投球嗎?

』『恩』他們一起在空曠無人的球場上練習,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從前,鏘~那是支兩分打點的全壘打…最後這段很令我感動。

我覺得,導演最後到底是選擇了放下,對於曾經傷害過他的打假球事件,對於曾經傷害過他的青春。

故事最後導演讓小湯投出簽名的假球,廖敏 雄揮棒狠狠地擊出那一支全壘打,我想一切對於青春的背叛,都獲得了救贖。

我彷彿看到導演說,原諒青春吧,無論他傷得你有多深。

片尾曲張雨生唱出「我期待」,歌聲悠揚,雅薰說,故事的1997年也正是張雨生過世那年,那年,我們高二。

 7 ) 九降风

影片在我看来,是一部关于‘出局’的电影,青春期的少年,不是在学业的道路上晋级,而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出局,和成年人的社会一样。

这一点,导演有意用棒球联赛的放水丑闻来做背景,在青春偶像剧里平行穿插一些现实而残酷的讽刺。

‘偶像’的坍塌,也是青春少年不得不迈过成熟的一个坎儿,影片一直在为这个坎儿做着准备,或者说是一种冲刺,有么是击碎这个偶像(胖子撕了卡),要么是直面他们。

等到真的跨过去了,再回头看这个坎儿,就可以用成年人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了。

所以影片最后会安排小汤和曾经的偶像廖敏雄击球,不再是仰视的崇拜,而是平等的对待。

世界变化很快,直到勇敢的奋力一击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长大。

这是这帮子‘温柔’的台湾兄弟们注定无奈的命运。

其实影片中整个台湾社会就是温柔的,父母,同学,连警察教官都和颜悦色,我不知道台湾某县是不是真这样,或许是个还不错的重点中学吧。

所以太温柔的兄弟关系,并不牢靠,没有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所谓兄弟,不过是些打牌喝酒的自私同学。

没有一起打过架流过血,并肩拍过砖头的学长学弟,到头来还是会为了保全自己出卖弟兄,这是铁打不动的人生准则。

否则怎么说战友的情缘赛过亲生兄弟呢。

作为小帅哥的阿彦和作为旁观者的小汤都没能把影片推向高潮,倒是拿着球棒的那位哥们还剩下点血性和义气,可最终还是没打人。

其他的都是孙子。

在这么一个温柔的高校里,出局的人才能真的长大,青葱岁月转瞬即逝

 8 ) 如果叫我选出代表青春的画面,会是那片蓝天和你的脸。

再看《九降风》,脑海里却总是浮现起《那些年》。

一样的年代,一样的棒球联赛和明星卡,一样的也是路边摊,一样的死小孩骂着一样的脏话,一样的毕业典礼,一样来不及说说的爱和掰掰。

和沈佳仪比起来,黄云晴和沈培馨的运气都没那么好。

同样一群男生的故事里,她们出现的再多也只能算配角。

被劈腿的配角,被幻想的配角,甚至还不如身段火辣的谢孟伦来的抢镜。

早就不算少女年纪的刘品言贡献了夸张的白衬衫制服裙造型,在阿昇“32E到底是多大?

”的迷惑中,嫣然一笑,和藏在书包里侧的那些秘密杂志一起,变成了男生眼中充满兴奋感的符号,熠熠生光。

还有一心一意想要把阿昇拉回“正道”的沈培馨,出尽百宝,结果阿昇出事以后,甚至连一句简单的解释都没办法给他。

要怎么和她说清楚“兄弟情”这档子事呢?

《艋舺》里的白猴被问急了还知道不耐烦的回一句嘴“意义是三小,你爸只知道义气啦!

”倔强腼腆的阿昇,在长大以后回头看这段再也擦不掉的“前科”,会不会也只能留下一句“年少无知”?

学生时期的少年友情,热血起来完全没有上限,一起翻墙一起抽烟,一起飙车一起打架,一起在深夜无人的游泳馆酣畅淋漓的游泳喝啤酒,就连替兄弟背黑锅被爆头这种事,做起来都有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过瘾得要命。

可是学生时期的少年友情,有时一样脆弱易折。

就像爱把“大家朋友哎”挂在嘴边的阿彦,殊不知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其实一个爱着他,一个爱着他的女朋友;就像书呆子小汤,可以帮阿彦挨打,却忍受不了他的玩笑;还有有胆偷车却没种认错的博助,面对阿行的问责,只敢哭着求饶:“我就是孬啊……但我们不是兄弟吗?

”尽管从小跟着老爸看多了《英雄本色》和《古惑仔》,受那种枪林弹雨三刀六洞式的友谊影响甚深。

可是在我心里,最温馨最热血的友情典范,莫过于《灌篮高手》里的樱木军团。

虽然五人一辆小机车是有点夸张,虽然尖酸刻薄的吐槽起来也绝不客气,但是当好朋友有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会全力支持而不是借故阻挠;当好朋友有了骄人的成绩,会发自内心骄傲而不是妒忌;当好朋友面对困难和挑衅,会二话不说的不知从哪个墙头跳下来挡在前面。

拜托!

这种充满明骚暗贱又洋溢着正面能量的友谊才够格叫作“真的爱你”好么至于阿行他们这群人,伴随着阿彦的轰然倒下,阿昇的离开,一切都提前在那个夏天戛然而止了吧……各自用不同的样子,奔向不同的生活。

然而操场边的老榕树,天台的那片蓝天,和那一张张会不时在眼前放大的笑脸。

不管他们最终变成了什么样的大人,都还是盖着青春的戳子,停格在原点。

 9 ) 关于九降风和青春

昨天中午接到RD的推荐,晚上就看了。

我想,这是一部关于青春和勇气的电影,许多情节是那么的似曾相识。

半夜抱着啤酒偷偷到游泳池裸泳。

大榕树下抽烟聊天。

捧着花花杂志讨论“健康”问题。

为兄弟挡酒瓶。

到天台分烟抽。

喜欢兄弟的女友的矛盾。

翻墙偷玩。

离别。

还有——兄弟之情。

兄弟、爱情、早熟、烟、酒、打架、冒险,甚至是死,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部片。

突然想到片子的结局是不是太惨了,阿彦就那么死去,兄弟们都散了。

片尾《蓝色蝴蝶》离别的歌声中,大榕树还是那颗大榕树,游泳池还是那个游泳池,他们却不是原来的他们了。

又他妈一幅物是人非的情景。

也许,导演正是想通过这样的结局告诉我们,青春原本就是残酷的。

很好的一部片子。

看的时候努力在想自己当时在做什么,于是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

关于这部片本身不想说太多,说说自己关于青春的片段。

高中开学第一天,坐在六十几个人的课室里,看着一张张陌生而兴奋的脸,心里有种莫名的无所适从的慌张。

入校不久的中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碰到初中心仪的同班女生时,因为太过突然和紧张而哐当一声摔倒在地的窘态。

在她和她女伴的笑声中面红耳赤地爬起来,微微的打声招呼,夹着尾巴逃跑。

狼狈的羞涩。

开始喜欢上看足球,喜欢优雅的齐达内,也因为这共同的爱好大家聚在一起成了兄弟。

轮流着到学校报刊亭买一块五一份的体坛周报。

一张报纸撕成两半,然后逃过政治老头子的法眼肆无忌惮地在课桌下传递。

看的兄弟有多少,一张报纸就撕成几份。

分享的快乐。

课间大家一起上厕所小便。

有些害羞又有些好奇地互相比较。

大小问题,兄弟间取笑的凭据。

幼稚而有趣。

不会也不愿意抽烟,却遭遇一句你是不是男人。

愤然,便很男人地豁出去到厕所偷偷接火,然后呛得一塌糊涂。

周六的晚上,和几个兄弟相约着去录像厅看教育片。

都是第一次,紧张无比。

临到门口,看着旁边暴露的海报,低着头摸摸索索地拿出钱买票,然后迅速地冲了进去。

在昏暗的房间里找一个角落的位子坐定,看着屏幕上的激情,大气不敢出一声。

满脑袋想着无数个被冲进来的警察抓到派出所,全校通报,父母老泪纵横的画面。

终于,有兄弟说,不如走吧。

小鹿乱撞又神色紧张。

夏天的夜晚,趁着晚自修课间的十分钟,逃离闷热的课室,躺在大操场的草坪上围成一团,聊女生,聊足球,聊可恶透顶的老师。

每每聊到兴起,上课铃就响了,再懒懒地回去。

第一次半夜偷跑出家和兄弟们到学校附近的网吧通宵。

心里默想着自己正在犯多大的错,被发现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却也不能退缩,因为不能不够兄弟。

小网吧里全是自己的兄弟,一起打CS,互相叫着,骂着。

一局又一局,无休无止。

心仪班里一位女生,闷骚而不敢表白。

目送她与最好的兄弟渐行渐近,心情错综复杂。

最终生生地按下了自己的想法,选择默默的祝福。

班里一位女生向我表白,大胆而直接。

拿着她的信哆哆嗦嗦,惶惶不可终日。

我对她也是有好感的,但我知道我不能接受,因为一位兄弟已经喜欢她很久了。

我不能为了一个女生坏了兄弟的感情。

浑身上下散发着“兄弟如手足,女人是衣服”的气息。

那时觉得很伟大,现在只觉得傻。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修,一群人逃课看球赛。

正如痴如醉,突然听到平常严厉无比的班主任在门外大喊。

顿时屋内慌成一片。

关电视,关灯。

然后大家在黑暗总摸索着进厨房,进厕所,钻床底。

黑暗中隐约感觉到蹲在身边的兄弟微微发抖。

大家沉默着。

门外喧闹着。

就这样对峙着。

良久,鼓起勇气,猛地开门,一拥而上向外冲。

身后响起班主任的叫骂声,气喘吁吁。

再然后,就是高考后一群人聚在一起,唱朴树的《那些花儿》。

唱的时候有说有笑,唱完却一言不发。

大家都明白,是说再见的时候了。

对兄弟说再见,对青春说再见。

去年春节一群人又游荡了一遍高中校园。

02年站在餐桌上看世界杯的那间小饭馆,曾经翻过的破围墙,买体坛和科幻世界的报刊亭,校门外经常聚集的那间小医疗所,高三常去的那间拉面馆。

一切,都还在,那么孤单的原封不动的存在。

太多关于青春的东西需要铭记。

回头想起九降风。

相比他们,我算一个乖学生。

我的青春没有打架,没有血腥,没有生死。

偶尔的疯狂也是小打小闹。

面对高考时庆幸自己刻苦努力,没有虚度时光。

可是怎样的行为才不算虚度时光?

长大以后,关于青春的记忆,恰恰满是那些疯狂的行径,那些本以为错误的行为。

三点一线的生活,单纯,规律,稳妥。

可是这样的生活是青春应该有的吗?

本不是大人,却想着像大人一样思考问题,像大人一样循规蹈矩。

等长大成人,却唏嘘感叹曾经的青春一张白纸。

仅存黑白无光的回忆大概是最可悲悯的。

我庆幸,我的青春不是一张白纸。

 10 ) 小白马啊小白马,你是后青春期的诗。

我想我该写篇文章出来,来表达九降风它给我的东西。

即使我明天就得交的6000字小说连大纲都没有,即使剧本分析的作业连剧本都没有找,即使很多的事情。

我要写很多东西,但却一直什么都写不出来。

但我知道,这篇我能写的出来,不知道写的好不好,但起码我能写的酣畅淋漓。

【这是一部需要分享的电影。

】当《九降风》第一天出现在学校的BT上的时候,就下载了,但是没有看。

第二天跟朋友出去玩,他说一定要看《九降风》,他说他看完都哭了。

现在煽情的电影有很多,爱哭的人总归看看就会哭出来,当然,我看完九降风之后也没有哭出来,但那种感动却持续了很久,持续着让我跟遇见的朋友说一定要看九降风,持续的让我觉得这是我二十岁到来之前可以纪念和铭记的一部电影。

如果哪天我会去当老师,给学生们拉片讲剧本,我肯定会选择这个片子。

看到半路的时候,给我一个朋友发信息说,你一定要看九降风,我说你也会在这个电影里面看到从前的自己。

也终于明白那天他对我说,你一定要看《老男孩》时,跑我寝室把碟给我送过去叮嘱我今晚一定要看的感觉。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需要拿给更多的人去分享。

后来我问他看了没,他说没看,刚好那天在我寝室。

两个人就座在那看电影,看第二遍的时候,又看到了一些东西。

偶尔会停下来两个人说说,自己以前也这样,很共识的喜欢小芸这样的短发,偶尔还搞怪的学学台湾小女生的姿态。

受处分,经常会有装逼的分子,一般都会有个小胖子去拖后腿等等的事情。

现在青春电影大多太做作矫情,而真正那个年代的我们不就是这样逃课出去喝酒,成伙结帮的混搭在一起。

没有驾照的骑摩托车,一帮人在一块讨论“健康“知识。

【这是一部属于八零年代的人看的深刻的电影。

】我想,这部电影,真的是应该八十年代的人看的最深刻的电影,他们都经过了术语九十年代中期的青春时光。

他们都一起听张惠妹的《原来你什么都不要》,在饭店里彪歌会唱张雨生。

他们会看一张张硕大无比的影碟,看属于那个时候的史泰龙的电影,也会看《恋恋风尘》。

尤其是在MTV那一段,音像店里出现的是《原来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就觉得导演做的功夫做的很足,即使你在看的过程中忘记了这是发生在哪个年代的事情,但一首歌就已经让你再回到那个年代。

而到最后,电影的片尾出现了《我期待》的时候,我当时真是彻底膜拜了。

不仅仅是在音乐上,这里还要很巧合的像一位前辈致敬,也该是致哀。

饭岛爱,在我第二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刚巧前一天知道她的去世。

里面那句“饭岛爱这么早退休真是可惜了。

”听上去却很哀愁,在这之前我并没看过饭岛爱的毛片,或者之前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那是饭岛爱,在现在,人们讨论就是松岛枫,小泽,苍井这些人了。

而那个“退休”的人,如今都已经离开了人间。

这当然都是巧合,但总是有一个象征性的人的离世会代表着又一群属于那个人的时代的人也过去了。

《九降风》好像就在诉说着这个时代,如同台湾九月的风,吹着每个人都寥落的散落到了天涯。

前几个月看新闻,说首批九零后进入大学。

也就说属于我们这些人的青春时代,已经开始进入了一隐没期。

一个人的青春时光就那么几年,不管是辉煌也好,暗淡也罢,时间一过,皱纹易生,男人开始有的啤酒肚,女人的乳房开始下垂,这都是每个人都在接受的事情。

即使是饭岛爱,她也有垂老的一天。

很多人看了她的青春之后不也没有记住多少的以后的天。

我们都是经历的人,在别人眼里,也把别人看在眼里,共同的进退,从幼稚到青年,为从前的自己偷笑,否定从前的想法。

经常说,当一个人在认为从前做的事是幼稚的时候那就是在长大的时候。

我们前赴后继的奔向错误,然后再取笑自己,再继续。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阿昇,他应该是第一个这样的人。

如果是阿行是冲动的人的话,阿昇是做了一件冲动的事。

他想的太过灿烂和繁盛以及幼稚,以为,以为,以为这样就对了,几年之后,脑子里出现的词语肯定都是如果,如果,如果。

还有就是那个天台,真是美好的回忆了。

高三时候的楼顶都是我们的乐园,几个人逃课,在上面抽烟,喝酒,被教务主任抓个正着,最后把窗子给封锁,然后再扯开继续玩。

到后来,我们都上了大学,说起高三来,还是会想回去看看那个天台。

我们都大了,已经有了第一段可以记得和回忆的东西了。

【这是一部唯美好看的电影。

】导演倒是很会选角的一个人,九个人各个长相其实都还不赖,或者让不同的人去喜欢。

阿彦是典型的混血儿,现在好像这种风尚也流行到亚洲来了,日本的平井坚,前阵子人气爆棚的泰国小帅哥MARIO,所以台湾也跟着来了。

阿彦长的其实真的也不赖,看上去也壮壮的。

相信不少人会喜欢的是他。

阿彦是个傻乎乎的孩子,我是这么觉得。

很多事儿没头没脑,若不是周围有这么多的人帮着他,照顾着他,他肯定有很多的麻烦。

可能也因为人很好,所以这样的人总有一帮真挚的哥们在身边。

所以他经常说,兄弟,兄弟,估计也是《古惑仔》带起来的风潮。

小芸实在是个美丽的女孩,她的下巴,眼睛,发型,身材,都是无数男孩追求和女孩嫉妒的类型。

她又有台湾女孩典型的那种做作,当她听到“对不起”回答“嗯”的时候,好像在表达着女人有多贱,但又多么依赖着男人。

这样的女人,女孩,又有几个男人会抗拒呢?

所以小汤出现,整个电影里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小汤。

他的隐忍,他的理性,他爱学习,这是让人羡慕和喜欢的原因。

小汤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他喜欢的女孩是自己好朋友的女朋友,却又抑制不住的喜欢,幻想着她打飞机,也会偷瞄她,却还是一直止住自己的想法。

谁都知道,那一瓶子,他不是为了阿彦捱的,其实为了小芸。

他一边得帮着阿彦,还一边爱着小芸。

当故事的转入结尾期的时候,他是最好的理性的,他真的以一个大哥哥,学长的身份去跟他们讲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劝他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

鉴于某姑娘的喜欢,我也说下阿昇吧。

阿昇其实是里面最懵懂的一个,刚入学就跟群这样的孩子混在一起,还什么都不懂。

长着一张天生正太的面孔(她怎么又喜欢上正太了,郁闷。

),还很像阿信,有个漂亮的喜欢她的女生,最后却退了学,我刚才说了,阿昇是第一个会明白这场青春无悔的代价的人。

李耀行是大多数人看到最后喜欢的人,男人,义气,洒脱不羁。

超人,我认定他是个GAY。

小胖子,我没在意这个人,用朋友的话是好像《古惑仔》里的包皮。

林博助这个人,不想评价。

而电影本身也拍的很漂亮,游泳池那段,太美好了。

一群嬉戏大闹的大男生,虽然没偷入过游泳池(我们高中没游泳池。

)但扔人玩这些事儿真是尝做的事儿。

颜色也是典型的岛国电影岩井俊二那种类型。

但却很朴实不浓重,干净而不华丽,清淡而不残酷。

影片出现大多都是浅蓝色,即使出现红色也大多淡成了橙色。

清清淡淡的配乐,配合着声效话语,流畅唯美的好像水龙头里的清水,干澈冰凉,又酣畅淋漓。

【这是一部让人在一个半小时之内产生回忆的电影。

】这句话是我每次跟别人推荐这个电影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就一个半小时就能产生的回忆的电影。

这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每一步都走的很对,很多不经意的事情都是伏笔,到最后结局部分进入之后,一幕幕又重新出现在眼帘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哪天要拉片我会选择这个片子的其中一个原因。

有些话在开始就已经给每个人设置了结局了,只是这是一个需要发展的过程而已。

当林博助骑着车子出现的时候,阿昇说了句“学长以后可不可以借你的车骑啊。

”所以最后阿昇骑了林博助的车子出去,然后被抓了。

有得就有偿。

在林博助跟教务主任说完话后李耀行揽着林博助的肩膀说,以后再有事我帮你抗。

所以车子事件,最后李耀行跑到教官室去说车子是他偷的,而没有揭发了林博助。

这是诺言,自然说了要遵守。

小汤为阿彦捱了一个酒瓶,所以到最后,这一酒瓶还是还到了阿彦的身上,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即使是在法律上也没有替罪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是。

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卡片,BP机等等。

这些东西在最后出现的时候,都会让你之前看到的东西翻江倒海,而不会轻易的把这部电影给忘记。

还有一段我不得不提的东西,就是最后那些空镜头,大榕树,游泳池,比赛场那些地方,伴着那首《蓝色蝴蝶》。

这一串镜头太有杀伤力了,物是人非也就这样了,人去楼空也就这样了。

青春不在,人自然也都不在了。

而这中间也总是穿插着的时报鹰的新闻也是一种暗示,电影基本是双线路线了,即使这条线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正线,但当廖敏雄辉煌的时候他们团结着,廖敏雄被审问,他们开始矛盾,廖敏雄停赛了,他们也结束了。

这是他们崇拜的人,随着他的起伏他们也在各自的起伏着。

【这是一部纪念着的电影。

】转眼之间,我也要步入加冠之年,我曾想在这之前写篇好的小说作为结束,但昨天我对着WORD开了一天,开了好几个头都删除了,然后几近崩溃的感觉之后。

早晨突然想写《九降风》。

看完之后我就说我要好好写一篇,然后早早爬起来就在写。

一边回忆着一边写,想把当时想到的都回忆出来,当然很可惜,我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我没有把全部的都回想起来,因为当时真的想起了太多的东西。

前几天在饭否上说:“我现在努力的攒钱买一些别人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甚至影响到了健康。

只是希望以后再回忆现在这些日子的时候不像现在回忆头二十年,能有的只有校服。

”所以昨天我去买了一堆铅笔,买个转笔刀会高兴。

跟朋友讨论儿时山东影视台的早晨8点半档的动画片会兴奋。

看朋友买儿时玩的,再也买不到的,用钱来衡量是“很不值”的发条小青蛙时会感动。

因为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纪念而不能忘却。

在我们回忆里,有太多的东西是可以称之为是缺少的东西。

所以,当现在还能拥有和拾回的时候,一定是在马不停蹄的抓寻,因为时间也是马,叫白驹过隙。

我们只有驾着自己的马去赶超那只时间的小白马。

当电影的最后,九降风吹起来了,有人看校服,有人撕卡片,有人装BP机,有人终于流下一滴眼泪,听见测心跳的仪器发出的声音不在如同电报而是持续翁鸣时,他们都被吹的散落在天涯。

【这是一部请你不要忘记的电影。

】电影在小汤一个球里结束。

出现了张雨生的声音,《我期待》。

故事结束在九七年的六月。

张雨生去世在九七年的十一月。

say goodbye say goodbye前前后后迂迂回回地试探say goodbye say goodbye昂首阔步不留一丝遗憾

《九降风》短评

《我期待》 张雨生 张惠妹 BBCALL 棒球

6分钟前
  • 可乐杨
  • 推荐

看着有点儿累。

8分钟前
  • Doi
  • 还行

不喜欢

12分钟前
  • 悯笈
  • 较差

我期待,听了好想哭,这首歌把很多回忆都唤醒了。怀念的只是张雨生。

14分钟前
  • 那谁
  • 还行

腐到不行……也萌到不行……

19分钟前
  • 筱蓝
  • 推荐

就这样结束了

20分钟前
  • blueloo
  • 推荐

这帮社会渣滓还要拍出青春残酷风? 矫情得令人恶心

23分钟前
  • Bill
  • 还行

比海角7号好

26分钟前
  • 徐小花
  • 还行

之前苏比向我力荐,说我看了一定会哭。但故事本身实在没有给我什么惊喜,看的无比冷静,混乱的生活,过剩的青春无处发泄。偶像倒塌了(棒球队的作弊),他们也一夜长大。然后,片尾曲响起,我就明白了苏比的话,因为那是《我期待》,还是独唱版的。果然被苏比说中。

31分钟前
  • 半袖
  • 较差

想起一段不愉快的回忆

34分钟前
  • 我昨天叫何宝荣
  • 较差

是的,你们还可以把你们所谓的“青春”搞得更煽情点,苦逼点,凄凉点,总会有人迎合的。

37分钟前
  • 二木
  • 较差

我们都记得我们青春的日子。

41分钟前
  • 小G|唉呦喂
  • 推荐

我是冲着一帮帅哥才看下去的

42分钟前
  • 大河马
  • 推荐

还是年轻

43分钟前
  • 达斯佛™
  • 还行

三星半

45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从头到尾都正常的看完 却被片尾曲 我期待搞哭 - - 王柏杰真心不错 现在净演革命青年 真是可惜了。。。

47分钟前
  • 乱.
  • 还行

所谓青春片总是这个套路啦。色调什么的也都相近。我喜欢凤小岳和王柏杰。嘿嘿。

49分钟前
  • HsvEvnX
  • 还行

剧情比较弱智,青春就是这样的?

54分钟前
  • 天空中的海
  • 较差

冲动的有点过头的青春。最后同样物是人非。只怕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回忆起来只剩星星点点。

55分钟前
  • Aether
  • 推荐

确实不错的电影,但稍微闷骚

56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