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好电影!
清浅却让人念念不忘!
心血来潮想着写写它,也因为我觉得这电影实在不错。
故事其实及其简单,蝉鸣的夏天、懵懂的童年、破裂的家庭、突然而来的友情、当然还有海边……夏天感觉呼之欲出,影片也把这充满回忆的夏天拍得温暖而安静。
我想说的是片中一大一小女主角。
小女孩出场的造型可爱极了,那发型大概可算是童年的经典标志之一。
女主角洋子出场踏着一辆绿色自行车缓缓而来也给人青春的咄咄逼人之感。
尔后,她们成了朋友。
小女孩也许也和我一样一开始一直在疑问这个莫名其妙来家做饭的姐姐到底是谁。
她是如此随性,在小女孩家中翘着腿、抽着烟、看着小说。
同时,她又轻而易举的应付着小女孩家中的一切。
她的表情总是真诚而明亮,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让小女孩虽好奇也不自觉成了朋友。
小女孩呢,想做摩托车上的那只狗。
呵,纯真如此,这也大概是她们彼此成为朋友的前提吧。
后来,洋子被伤害了。
当然,这样的女子,这样的感情,受伤是迟早的。
她轻描淡写的问着小女孩“可不可以陪我过暑假?
”。
她们一起去了海边,在海边她终究还是会发自肺腑的说道:“比起喜欢讨厌的东西,讨厌喜欢的东西会更难”。
再后来,分手后的洋子没了来小女孩家的理由,于是在她家的最后一天,她和小女孩对坐在桌子两边,看着桌上的柠檬她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
到底还是留了眼泪,再潇洒、明亮的女子在感情上也有着脆弱的一面。
影片拍出来却不显煽情,反而冲淡且温暖。
影片的好在于角色勾画的细致,与性格塑造的共鸣。
用评论《忽而今夏》里的话来说就是“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凭着性情里的天真,硬是把原本颇有点尴尬的关系处理得天清气朗,风和日丽。
以至于小薰在二十年后回想起来,心中也全无怨怼,只余温柔牵动。
”真是入木三分!
夏天过去,友情也结束了。
可二十年后的小女孩再看到绿色自行车时还是忍不住驻足观望……这样的夏天美好且短暂,这样的夏天注定终身难忘。
隔壁奥运开幕式正热烈的播放着。
我给朋友发了几条短信,无意中点了这部很干净片子。
偶尔会会意的笑笑,随手点着了一根烟,在八月的夜晚。
其实一个人静静的看就好了,不需去揣测结局,很舒服。
原本只是为了看结子姐姐,顺便打发时间才看的这部电影。
没有什么期待,影片也是给人一种淡淡的感觉。
但是在影片的末尾,忽然间的一些想法让我觉得还是写个影评得好。
让我有感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和时间、和是否有血缘没有必然联系。
在影片中,就是小薰和洋子的关系。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薰虽然拘谨但是确表现出了对洋子的喜欢。
相反,对于母亲则是"等到妈妈再一次回家才意识到她曾经离开过”。
对于母亲为何会没有感情影片没有描述原因,然而在和洋子的相处过程中倒是可以看出她们关系好的缘由。
首先,洋子对于小薰表现的很积极,十分照顾小薰的感受,能够看出小薰的心思并能做出自然而体贴的反应。
片中洋子多次提到“我小时候也是这样”,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体贴的随口一说。
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他们能够成为朋友的原因,因为相似的人们总是能够相互吸引。
(虽然我也在想开朗大方的洋子是否真的小时候不爱说话)洋子和小薰认识的时间其实很短,然而她们却能够成为朋友。
即使在母亲还倒在地上,小薰任然冲出去看洋子。
即使是洋子和父亲分手了,她任然愿意陪洋子一个暑假。
对比小薰对父母的态度,就会发现其实她和洋子之间又更多的温情。
所以我在想血缘是否就真的那么重要,时间是否真的可以让曾经的好友变成陌路,青梅竹马是否就一定比新认识的朋友要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靠什么,时间的累积还是灵魂的共鸣,我更倾向于后者。
我有时候会担心友谊会不会随着人生的一步步向前而被慢慢丢掉,因为我是那种从来不主动跟别人联系的人。
然而,现在我发现那些真正稳定的关系从来没有因为时间的变淡。
曾经的朋友,现在任然有联系的并不是之前相处的最多的,反而是那些现在回想起来以前几乎没怎么接触几次的,但是每次和他们聊天总是很舒服。
虽然现在也是常常一年也聊不了几次天,但每次总能很自然,就像昨天才见过一样。
所以我现在不再担心时间会带走什么了,因为我相信这些联系和时间无关。
如果说《野良犬》营造的情感氛围过火了些,那《挎斗摩托车里的狗》就是始终维持浅淡的清凉感。
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很简单,除了易换角色形象的竹内结子之外(也不是特别出格,但已经远离了先前作品的单一形象),就是对片子一直是夏天的气息所着迷,如同记不大清楚的长大故事。
单是今年新片中,关于成长的片子都有太多,比如《屋顶上的童年时光》,那里头也有个离家出走的私奔老妈,小孩子却不能因此将成长停滞。
反过来,正是父亲/母亲的缺席,促使他们迎来了成长更为迅速的机会。
30岁的薫陷入人生低潮,必然地想起这段童年往事。
开始回忆,洋子的出现到消失,占去了片子大部分内容。
之后始终没有再出现被岁月蚕食的洋子,那也不大重要。
所以,熏在那个夏天遇见了会抽烟的洋子,她似乎还和老爸维持着某种关系。
只要不是幕后常见的狠毒妇人,谁是父亲背后的女人,一点都不重要。
故事的进展很平缓,洋子教她骑自行车,洋子带她去找百惠,洋子带她去伊豆海边,一直到最后,洋子离开了熏,就此远离不再出现。
她留给熏的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东西,那年夏天那些事还有那个人。
熏对于洋子的欢喜悲伤失落也无法尽懂,这种称之为“心灵碰撞”的东西其实再寻常不过,一段相处的时光,夏天的太阳,鸟叫蝉鸣。
走出心情的低潮,结尾的乐观、希望和感动是可以预判的,因为《挎斗摩托车里的狗》有一个追忆的开头,它必然要首尾呼应。
不知该说编剧导演到位,还是原著小说厉害,这个成长故事简直是个标准的人生范本。
跟根岸吉太郎的《向雪祈愿》那种感悟生活、体验收获其实近乎一致,只不过讲述者成了一名女子和她10岁时的童年。
最后,回到狗的话题。
片名“挎斗摩托车里的狗”,在小女孩眼里,狗与人的相通,养跟被养,就是片中父亲骑车来接她们回家段落传达的含义。
套用个说法,或许这个片名让清淡的影片有了些调皮色彩,因为,片中确实有很多小幽默待你去留心意会。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841690/
竹内姐姐演主人公“我”爸爸的情妇,被爸爸抛弃后,用22万日币分手费带上“我”一起去海边过了一个暑假的故事,应该是结子在闪婚闪离人气大跌之后的作品,我觉得这部戏比<春雪>适合她多了,反正一直是看到纯爱,行定勋就绕道走的。
这次竹内能接到这个角色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能够情场失意赌场得意一把。
故事感觉不错,无奈的淡淡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感觉。
自行车就是她们共同代表独立坚强不向男性世界妥协的道具。
不过我还是十分好奇她们在海边凿的那个龟手是啥东西呀,google好像也搜不到的说,有人能告诉我不?
这样的小女陔,她易受到惊吓,她敏感、沉默、羞怯,她有一点儿倔强,她内心有小小的自己的世界,希望被爱,亦不知怎样表达。
或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一段时光吧,看到小熏,怜惜的,心疼的,像捕捉到了自己幼年的影子。
可好的是她遇到了洋子。
突然地来到,突然地离开。
不过总是来了。
像一束光,率性、鲜艳、明亮,充满鲜灵灵生活的气息,盛放在熏拘谨的生活里。
小的时候我们不懂得怎样靠自己的力量找到爱。
-拘谨、内向,自己只和自己分享。
突然之间我厌倦了这样的晦暗和隐忍,我喜欢洋子的性格,无拘无束,似闪亮晴天。
30岁的近藤薰收到弟弟的结婚请柬,获知离婚的父母也将出席婚礼,让她回忆起多年前母亲离家出走后,突然闯进生活中的女人洋子。
10岁的薰期末考试回家,母亲正在家里打扫卫生,不停地埋怨和唠叨,然后毫无征兆地离家出走。
七月末骑自行车长卷发的洋子推门出现,薰一脸警觉地防备,直到洋子邀请薰去超市买食物。
原本应该是大吵大闹狗血的家庭伦理戏,但因为电影里出现的人物都恰如其分地化解。
严厉的母亲,随性的洋子,克制早熟的薰,混沌直接的弟弟。
和严厉压抑的母亲比起来,洋子是另一种女性的存在。
影片没有太多笔墨呈现洋子和薰父亲之间的感情线,更多呈现的是洋子和薰之间因遇见而相互改变的故事。
薰的愿望是坐在挎斗摩托车像狗一样快乐,但因薰过分懂事,她不会把自身的愿望表达出来,洋子的性格恰恰相反,肆意张扬,骑着自行车就像拥有全世界,不过她们内里都是不知变通和倔强的人,喜欢影片结尾洋子对薰说的那句,『很高兴认识你这个朋友』,有时候一个人突然出现,就是为了让你学会些什么然后消失。
无论时间过去很久,她们都不会忘记相互陪伴的夏天,或许是热风吹窗帘的聒噪蝉鸣,或许是自动售卖机里腻甜的可乐,或许是第一次骑自行车穿过的河道,或许是第一次学习扔棒球,或许是两个人突然决定去海边。
虽然大人和小孩各有各的心事和烦恼,实在分不清薰和洋子,到底谁更像大人谁更像小孩?
竹内结子的气场有种被偏爱的少女明朗感,她的片子只看过《金色梦乡》和《挎斗摩托车的狗》,两个故事都有点寻常生活的不按常理发展的色彩。
人的一生或寻常或黯淡的时光占99.9%,那0.01%的人事物就是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光遇瞬间,要练习珍惜也要学会告别,而我喜欢这部电影里不矫情不怨憎不哀矜的告别。
适合调剂心情用,故事很简单,但是很温情,一切都很自然,感情淡淡的,但是又影响了一个人一生,就是这样,你感到了温暖,你感到了一阵风拂面而过
对近藤薰姐弟来说,洋子似乎是个不一样的存在。
弟弟只是觉得有这个人,可是姐姐薰内心却感觉不一样。
在妈妈离家出走之次日,洋子突然来到家中,开始帮助做饭,收拾家务。
阿薰有些反感,又有些不知所措。
可是不久渐渐被这个大大咧咧的阿姨所吸引。
自己从一个闷闷孩子变得开朗起来。
不过夏天还没有过完,妈妈回来了,洋子阿姨走了。
只留下印象在薰心中直到永远。
如小品一样,温馨的小故事,薰与洋子生活中的一小段,可是影响的也许是一生。
继续追结子的片 片中故事的主视角熏已经30岁生活的不顺心 回忆起小时候一个叫洋子的女人 在母亲离家后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又突然的离去. 而洋子的随性不加掩饰的生活态度感染到了熏,虽然熏是胆小固执的性格正好与洋子相反但两人惺惺相惜. 全片没有特意交代洋子和父亲的关系,所有的镜头都非常自然就像身边发生的事. 最后父母离婚熏跟着妈妈,弟弟透被判给爸爸, 而洋子 因为他这样的性格 不会因为这样的家庭因素访碍她喜欢一个人,但这样的结果往往只会带来伤痛,洋子拿到钱对银行柜面说:22万,这是给我的分手费!爸爸在熏临走时告诫说:以后别这么固执了,长大要吃亏的. 30岁的熏在人生不如意时想起洋子,那个做她不敢做的率性的却也总是受伤的女人,心理是否会获得一点慰藉? 每个人的记忆里是否会有这么一个人 虽然是你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 但他却拥有令你向往的性格和生活态度,使你总是回忆起他,勉励自己.
竹内確實打動我了,但我還是覺得藉著夏天、離棄什麽的堆砌起來的故事有那麼點廉價跟生硬
all about summer
为片尾一闪而过绿色自行车的设定多给一星半。
难得一见关于母爱的片子。我想做只狗,你来养我吧。
淡淡的女性情谊,美好的事情总发生在夏天。
温暖. 想在能骑单车的地方生活.
散文小说般的美感,仿佛闻到了童年夏天的味道,无论是节奏还是演员的表演都极好,大演员演的好,小演员演的更好。
竹内结子真好看
好闷的片子,5颗星给大小两个女主角。
三星半吧。剧本弱了些。四星给两个女角色。
她永远那么美好。
是泛散~是治癒的回憶。幸福的瞬間不會騙人,騎摩托車的夜藏在她心裡…
07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清新宜人,充斥着烟火、海滩、冰棍、可乐的夏日之旅,多少有点像《菊次郎的夏天》。
浓眉毛的竹内结子
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
意味深长或许是因为字幕暧昧的关系。。。怎么觉得是朦胧的初恋
有点莫名其妙……
两个倔强女子的忘年交
一个性格认真固执的四年级女生,跟爸爸情妇一起的那个美好的夏天。结子姐姐,很爽朗~最后骑着德国制公路赛车一晃而过的侧影也很美好~
虽然故事显得没头没尾,但还是像听一个老朋友的倾诉一样,饶有兴致的看下去。 片名看似清奇,实际是指洋子和熏这类女孩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吧。 竹内结子真是集气质,颜值,气质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