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看,发现影院只排了3场,6点的时候去买了晚上8点场,却发现只剩下前两排的座位了,所以看来还是很多人都想看的。
本来以为只是一般的纯爱电影,没想到剧情还是比较有转折的,最后觉得最感动的还是亲情!
还是挺推荐大家去看的,特别是情侣
冲着片花去看的电影,结果发现电影的精华还真是全在片花里面了。
如果你是一个日韩电影的爱好者,那从电影开始,你就一定会跟我一样,感觉到有很多在日韩电影里看到过场景。
反正我从开场就在联系:《天使之恋》、《七音符》、《悲伤电影》······直到江珊跟杨颖进行了“父亲是外星人”对话后,我确信,这个细节来自韩国的《恋爱进行时》。
还好,在影片结尾处,标志出改编自这个电影。
当然有改动。
《恋爱进行时》只是讲一个纯爱的故事,叙事线索也只有敏雅和英宰这一条。
有关英宰其实是接受了敏雅母亲的钱的细节,导演放在电影的后部,敏雅生命出现危险时淡淡地带过。
所以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形下看到的是:窗前的邂逅、小乌龟人质、拍照中的告白、公交上装外星人以及夜色中的跳格子;恋爱中的怦然心动、妙趣横生,还有真诚热情的生命活力,我们都能感受到并被打动。
至于英宰怎样跟敏雅母亲接触,出于怎样的缘由才会接受敏雅母亲的设计,如果你能被两个年青人亲密相处所感染,又看到了最后英宰还钱的拒绝,开始的缘由是什么还会重要吗?
无论英宰最初的目的是什么,他都已经让本来敏感而封闭的敏雅感受到了恋爱的愉悦和美好,而他自己也因为这些愉悦和美好最终进行了自我修复。
《恋爱进行时》里的主要人物只有三个,除了敏雅和英宰外,还有敏雅的母亲,另外几个次要人物母亲女友、、老保姆、护士长以及学校门口的引道人,所有的角色,他们的功能只有一个,都是为了爱护敏雅而存在着的。
《看电影》上关于这部电影及导演的访谈,特意指出了导演对于韩国原作中本来的单线索修改为两条平行线索,而且似乎导演本人也得意于这一修改。
一条是赵又廷与杨颖的恋爱,一条是赵又廷与江珊共同策划并完成的“善良”的骗局。
其中又穿插了赵又廷的惨痛家史和失败恋情等,为他的参与骗局做了铺垫。
所以本来当你快要沉浸在两个年轻人浪漫恋情中时,突然被导演硬拉着闪回到赵又廷与江珊的合谋以及他的前史时,你知道,哦原来导演不光想谈恋爱,还要讲成长。
但是其实,合谋让恋爱变得明显的不纯粹,而成长之痛的缘由因为牵强而显得肤浅;为了最后那个美好的结局,无论是主要人物赵又廷和杨颖,还是次主要的江珊与赵树海,以及次要的乐队死党和赵的前女友,所有人都要既承担表现善良,又互为阻碍,同时还要完成互相救赎的功能。
加上导演为了同时讲述清楚两条平行线索,那些凌乱的剪切,时间跳跃的闪回······。
其实也不是全无是处,电影中还是有一些日韩纯爱电影中特有的触碰人感觉的精心设计的小细节的,而且基本集中在了电影的前半部分,比如阳台上吊篮传信,夜晚街道上的跳舞,还有各种唯美场景中赵又廷背着杨颖的欢快奔跑。
一定要这样改动才能体现再创作吗?
为什么我们就没有一部只是简单讲“爱”的电影,里面没有心计,没有作恶,只有来自心底,因为纯粹所以可能脱离现实感的“爱意”呢?
想了半天原因,我只能归结为,我们从小是写着“有意义的一天”这样的作文长大的,所以我们不习惯没有“意义” 的表达了。
故事主线和2003年韩国上映的电影《····ing》林秀晶和金来沅主演的电影非常相似女主角的母亲经营咖啡馆 女主角有重病 女主角的妈妈说了一个 冷笑话 其实你是外星人 至少在那三秒钟你相信了 台词都你妈一样的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89971/?sugest=ing大家如果看过这部电影 肯定会想到 第一次是抄袭 严重的抄袭 第一次中有个剧情 男主角的爸爸在雨中 指挥交通 。。
不想吐糟了 大家看过03年的那个电影 就知道了 移花接木就是 80%的桥段都是一样的
第一次摔跤~第一次得到奖赏~第一次哭鼻子~第一次考试失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撒谎~第一次没有了方向……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让人新奇的第一次~所以~我们可以被当之无愧地称作第一次先生or小姐。
在这些第一次当中~有的充盈喜悦~有的让人茫然~有的让人落泪。
但是~现在我要说的第一次~是由韩延导演的新片《第一次》——改编自韩国电影《痛爱》。
这是以悲剧结尾的有关第一次的故事。
如果非要在冠名后面狗尾续貂的话~按照故事主线可以被称作《第一次恋爱》或《第一次懂爱》。
身患不能剧烈运动遗传病的宋诗乔和妈妈郑青母女相依为命~父亲则是从未谋面的“外星人”,吕夏则是个退学玩摇滚的颓废青年~因为女儿宋诗乔的高中同学见义勇为时车祸去世的宫宁作为纽带~从此一个甜蜜浪漫又饱含爱意的谎言便在大学女生宋诗乔花儿般灿烂的生命里慢慢绽开了。
爱极了歌舞剧中的大篇幅唱歌和舞蹈~这部不是歌舞剧的电影却也出现了若干次唱歌和三次舞蹈~现在单讲舞蹈。
第一次舞蹈~出现在吕夏第一次扮演宫宁送宋诗乔回家~在家门口听到熟悉的音乐声~高中那个胖音乐老师的舞蹈~被他们很欢乐地在家门口的小巷子里忘情演绎。
第二次舞蹈~出现在吕夏求前女友放1/3页弃登台舞蹈~把机会让给宋诗乔后~宋诗乔在排练场尽情跳舞~意外出现身体不适状况。
第三次舞蹈~应该被称作“宋诗乔的绝唱”~是属于宋诗乔一个人的舞台和精彩闪光。
舞台上的宋诗乔~是白天鹅。
一只洁白的抖着毛羽、在晨光中舒羽的纯洁水鸟~与法国电影《黑天鹅》中那只白天鹅~恍若孪生。
一样的白皙恬静~一样行云流水的舞姿~一样为舞蹈而生~为生命而生。
生如夏花。
恋爱的确像是这样的一场本以为欺骗过了主角的演出~实际上却是主角在配合配角的表演~将整个谎言圆满。
你爱他~他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了你。
或许他知道~或许他假装不知道~总之~他不再出现。
你爱他~看到他沉溺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变得消极颓败~你的劝说~你的一切试图改变这一切的说词~都变成了让你不堪重负的枷锁~而他~未有丝毫改变。
你爱他~明知道他接近你的真实目的是为了钱~但是为了爱你的人能够看到你幸福~哪怕是表象的幸福~你也宁愿在这一刻不顾目的~将自己真实地熔化在这一片甜蜜的挣扎中。
你爱她~愿意用你的一生去守护她~看到她每天脸上绽放的笑容是你最幸福的事情。
所以~你以赌博的方式导演了这场以爱情为主题的演出~以为蒙在鼓里的主演~清楚地知道你是背后的主谋~却毅然决然地将表演进行到底。
所以~她也爱你。
你爱她~可是她未能帮你穿上亲手补过袖口的毛衣~就发生了意外~这时的你才意识到你爱她有多深。
2/3页所以~你坚持了四年的雨天在她离开的路口为行人疏导交通~你愿意将对她的爱~一直延续下去……爱是一个让无数人感到幸福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一个字。
不管是否爱过~请都像是从未爱过的第一次一样~那么深深地用力爱。
昨天被一帮朋友拉去听一个交流会,讲座的嘉宾是个不到四十的女士,英籍华裔,通晓英法德日,还有粤语和国语。
早年在高盛做到合伙人貌似,现在跳出来做高端培训项目。
信息记得不清,大家容忍下。
比较深刻的是,她说小时候想看外面的世界,总是对着窗外看很久,暗许要走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
于是坚持学了两门外语,后又自己攒钱买火车票,去法国留学半年,然后日本,然后在高盛,然后回国,然后创业。
生完baby怕太闲,又在剑桥念了MBA。
昨天她就坐在我们面前,不到40岁,神采奕奕,她说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告诉自己不为钱,最想做什么。
生命饱满而有力量。
一向自恃只有22岁,岁月大好,不负青春。
相差15年么?
3那么,若干年后30而立的我,会面临怎样的人生。
那个暗许要看万千风景的女生,和我和身边多少朋友相似。
但又有几个敢拿着一张火车票出走。
就这样在恍惚中,匆忙赶去电影院,约好和朋友看《第一次》,没想还是迟到,错过了片头。
生活总是特别有意思,有时候忽然给你很多提醒。
影院大屏上,那个选择放弃生命,只为了舞台上竭力舞蹈的姑娘,在演出前一天,留在男朋友的家里,说:“我不要回家,我们还有很多疯狂的事情没有做。
”不得不说,我笑场了。
还好片子的诗乔姑娘已经23岁了,不然这一段广电总局是不是又该下杀手了。
谁说的呢,我们还有很多疯狂的事情没有做。
电影中那个剧烈运动就会随时有危险的姑娘,每一天都得小心翼翼。
对于她,奔跑、舞蹈、喝酒都是疯狂的事情。
而我们,似乎也没有幸运多少。
翘课,早恋,选奇怪的专业,独自背包外出,毕业结婚,辞职旅行,多少都有些疯狂的味道,我们尝试过几件。
还是忘不掉Angelababy在片中恍惚的表情,在演出的前夜,她抢过酒瓶,平静神色,把自己交给了爱的那个人。
第二天,在舞台上,她成了最美的精灵,音乐停止,演出落幕,掌声响起。
她倒下了,生命随之逝去。
《第一次》,拿生命来舞蹈,而这一件疯狂的事情,她解释说,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被照亮一次。
那么,如果真的2012,一起来聊聊吧,我们还有多少疯狂的事情没有做?
不错的电影,单纯的剧情往往让人感动.我也有女友,也有较完美的爱恋,不过高考如今使得我们面对分离.我不会再去说太多的诺言,那些狗屎的等待至少我做不到,真的只希望我们都好好的.如今的日子,也许是我们最后的温存罢了,其实今天发烧了,还是从家里逃了出来陪你看电影.这几天每次在一起总会下雨,今天也没有例外,等衣服上得水干了才打你电话,怕你担心.也许老天都在看着我们伤心,这已经有了结局的爱情.这些难熬使得每次人静的夜晚我很难过.你很喜欢赵又廷,今天我们看了痞子英雄,同样也是不错的戏,看着你的欢笑,我流泪了,你知道吗.这样的日子我们不多了.如同电影里看着宋诗侨的凋谢,我们的爱也差不多凋谢.我知道经过短暂时光我们都会从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忘记过去的那些,最后只留下惨惨的现实,但我如今却坚持不了,想着难过,那些属于我们单纯的美好,我爱你欣荃
亲友场的票国贸三期百丽宫最后一排的最靠里把角位置落座前还在跟姐们儿臭贫“成人震”的下三路玩笑周围密密麻麻的业内人士或者影评人一个多小时后,脸上的泪水还没来得及擦干场灯一亮的时候好尴尬,好像看哭了这事儿不适合让这么同行知道狼狈遮掩的时候小心回忆了一下,多久没在影院里这么大雨磅礴过了?
似乎年代久远矣。。。
从傲娇的度娘上搜索“第一次”,弹出来的第一页,大概不是破没破就是疼不疼的那点儿事往后翻十几页都找不到一条关于第一次心动,第一次牵手,第一次亲吻的条目是什么时候都忘了呢?
匆匆复匆匆做编剧几年,男女主们单车拥抱,雨下起舞,海边背着跑跳着追,这些俗招烂梗其实早就是真真的信手拈来那些大荧幕上看到的抵死浪漫,其实我们在写的时候都是暗戳戳的想,我累死你们丫的演员啊 不信你背个姑娘跑两个来回试试,谁喘谁知道没点抵抗力,不练个铁石心肠真不好意思在江湖上走跳,心理阴暗度的养成绝非一两天的事儿于是男孩们都成了老男孩,女孩们都成了女爷们年少的时的那盒卡带并没有让我们记住多少流逝的时光反而是炮友如何变真爱,是我还是他成了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前些天一直在听王菲的流年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那句: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感情越谈越不是感情两个人一来二去结果还是最爱惜自己的羽翼第一次勇敢,第一次诚实,第一次不想遮掩,第一次面对一个人就知道是他的那种感觉每每姐妹们聊起这些,总觉得比母猪上树黄河倒流还不靠谱只是,若真的爱上一个人,嘴脸是真的很白痴吹泡泡已经不算什么能想象吗逆着夕阳的斜光,空气中飘荡着些许细碎的浮尘对方的每一个笑都化成了缓缓扬起的慢动作这种不好意思直说的单纯只能放到电影里去表现了现实里,是不是真的不该讲出口?
吕夏唱哭的像个小孩,场下渐渐拼出一张诗乔的巨型照片的时候胸口靠 左的某个地方被某种情绪一穿而过百丽宫的成人震影厅太给力每一个拍子都生生砸到心上最碰不得那个点喜欢一个人,是不是应该永远笑着对他说再见喜欢一个人,是不是应该愿他的好比自己所有的好都更好喜欢一个人,是不是应该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勇气都给他喜欢一个人,是不是应该永远像第一次一样,放肆爱?
“别哭,我的坏男孩”AB演了一个好有能量的向日葵女孩儿和左耳戴着两个耳环的赵又廷看起来好般配男主和女主在荧幕上真的能产生化学作用,是无脑爱情片唯一成功的关键这一点,第一次很完美【doki doki】どきどき在日文里是心跳的意思直观的就是那种扑通扑通的感觉诗乔的大娃娃头摘掉的时候他们在游乐场,我真切的听到了画面外的这个声音在电影院的座椅上我也听到了我自己的你听到了吗?
承认开头真没兴致看下去,两人莫名其妙地瞎玩在一起。
在深圳时看第一次就没决心看下去。。。
以为无非是些花痴芒果剧情。
回了家,反正平时等开学闲着无聊,就守着电视把这货看完了,没想到,这么好。。。
滤光的小镜头哦,你怎么这么萌啊?
讨喜的手绘们,干嘛这么欢乐啊难道这就是治愈范爱情片?
父子、母女、情人,共同组成美丽的画面。
斑驳臻美的光影下,艰难维系生存的各路角色,都如斯真挚,竟然把老子给感动几秒。
于繁华落幕的诗乔,留给生者的不止一瞬的感受,我也领略到了。
电影缺陷还是很多,毕竟金玉在前要求是要严格点,特别结尾宫宇救吕高妈妈的交代太TMD狗血了,烂尾烂得太不值得了对于分数我真不在乎了,什么时候开始豆友的心态如此浮躁,对一部电影的感动处竟丝毫无感。
即使它有众多瑕疵(而此类瑕疵在众多高分爱情电影里很不少见),也掩盖不掉那几秒的风华!!!
至从2011年—2012年,中国除了大制作能拍点能看的东西,小制作基本见不到什么好片子了,像《钢的琴》之类的佳作真是可遇不可求。
对于,这部《第一次》如果不是放在这个阶段,它应该很快被掩盖下去,但是放在这个阶段,让我感觉到《第一次》独有的魅力。
首先,作为一部纯爱片中,掺杂了很多元素,如校园风、摇滚风、韩国怪病风,同时还有亲情的因素,这些东西放在一起,虽然有一点点乱,但是不影响整部片子的清新,动人的格调。
再就是,对比这两年的一些狗血剧情的片子,这部电影真算上是佳作了。
剧情没啥大漏洞,虽然有些剧情自己都能猜到,特别一些细节的处理,很独特,很能催然泪下。
演员配备也是不错地,两位主演很养眼,虽说印象中两位演技都是一般,但在这部电影中演的很干净,不做作,能做到这点,也他们这些年轻一代的算是不错了。
乐队几位成员很个性,很疯狂,看着很爽。
赵树海这一点处理的不好,整部片子就一个格调,感觉多些变化会好些。
江珊呢,表现很沉稳,白百合算是糟蹋了自己一把,感觉有些多余,也是我这部电影中看着最别扭地方。
最后说一句,看完这部电影,我哭了,而且我也25了,呵呵。。。
其实故事本身还是个不错的故事。
只不过台词的设计....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整个电影看下来,脑海中的印象就是Angelababy忙不迭的扮清纯扮可爱,赵又廷(好吧,其实他演的还算不错)时不时的的耍个帅。
然后整部影片充斥着听了就想吐的蛋疼台词。
能把这么个还不错的故事给拍成这样,实属不易。
好看
摘取赫尔豪森职业生涯里最高光且最悲壮的生前一年时光,演绎他彪炳的人生。触觉敏锐、眼光超前、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如果有幸不被日本赤军的衍生恐怖组织、德国红军派暗杀,他生命的延续,目测将会成为柏林墙倒塌后德国的伟大政治家。赫尔豪森、CIA和红军派的三线叙事并最终闭环,清晰交代了暗杀事件的来龙去脉,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的佳作。